原文


    摩[1]者,揣之術也。內符[2]者,揣之主[3]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隱[4]。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5],內符必應。其應也,必有為之[6]。故微而去之,是謂塞窌[7]、匿端[8]、隱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摩之在此,符之[9]在彼。從而應之,事無不可。


    注釋


    [1]摩:揉擦,切磋。這裏指通過刺激、試探,以求引起對方反應,從而了解內情。


    [2]內符:情欲活動在內,符驗就表現在外。


    [3]揣之主:揣的主要對象,指內符。


    [4]隱:隱密。


    [5]測而探之:觀測、研究,以探求其真實的欲求。


    [6]有為之:有作用。


    [7]窌(jiào):地窖。


    [8]匿端:匿,隱藏;端,端緒、開始、前兆。隱匿其端緒。


    [9]符之:與之呼應。


    譯文


    所謂“摩意”是一種與“揣情”相類似的方法。“內符”是“揣”的主要對象。在“揣情”的過程中需要掌握“揣”的規律,而這些規律都是隱而不現的。這就需要適當地去“摩”,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測探,其內情便會通過外符反映出來。要將內心的感情表現於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動,這就是“摩意”的作用。實現這個目的之後,要在恰當的時機遠離對方,隱藏動機,消除可見的痕跡,偽裝其外表,回避相應的實情,讓人無從知曉此事的行為者。因此,達到目的的同時又不會留下禍患。在此處揣摩對方,而在另一處觀察對方的表現,讓我方的揣摩能在對方順利地實現,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鬼穀錦囊


    要想成事,就需要巧妙地隱藏自己的想法,不能輕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在符合別人觀點的前提下,揣摩對方的心境,隻有這樣,事情辦成之後才不會留下後患,這也是“揣摩”的高明之處。


    “揣情”“摩意”,常常因機而發,順情而得。當人們明確自己的行為目的之後,即可擇法而行之。而“摩”的行為方式也是有一定規律的。高明的“摩”者,善於獨立思考,能辨明對方的內心欲求。


    延伸閱讀


    曆史上許多農民起義都借天意來征服天下人心。先秦陳勝、吳廣如此,劉邦如此,黃巾軍亦如此。洪秀全也以此“摩”盡天下人內心,而自編神話謀起義。


    在今天的商業活動中,“摩意”之術就顯得更為重要,隻有摸清市場的需求,掌握顧客的消費心理,才能穩操勝券。


    在現代社會的諸多領域,摩意之術同樣重要。談判、銷售、公關,等等,無不需要對對方的心理進行揣摩,隻有揣摩到了對方的真實心理,你才能順利實現你的預期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明並收藏鬼穀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