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言必時[1]其謀慮,故觀蜎飛蠕動[2],無不有利害[3],可以生事變。生事者,幾之勢也。此揣情飾言成文章,而後論之。


    注釋


    [1]時:動詞,通“伺”,觀察、偵察,引申為“掌握”。


    [2]蜎(yuān)飛蠕動:泛指昆蟲的行動。蜎是沒有骨頭的昆蟲,爬行時都必須屈伸身體,就叫蠕動。


    [3]無不有利害:無不藏有利害。


    譯文


    遊說進言必須深謀遠慮。因此觀察昆蟲蠕動,無不藏有利害,可以引發事物的變化。任何事情在剛剛變化之時,都呈現一種微小的態勢。這就是揣情的時候,需要先修飾言辭,或使之富有文采,出口成章,這樣才能進行遊說之道。


    鬼穀錦囊


    “言必時其謀慮”,是說進諫是需要看時機的,是否合時宜是進諫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選擇什麽時間進言,進言要用多長時間,這些都是進諫者要事先思量的問題。進諫合乎時宜,往往能收到預期甚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閱讀


    《江乙說於安陵君》的故事足以說明這一點。


    一天,大臣江乙對安陵君說:“先生可知自己為什麽能身居高位,執掌大權嗎?”安陵君答道:“不過是大王過分地抬舉我罷了,不然哪能這樣呢?”江乙說:“用錢財結交的,錢財用盡而交情就斷絕了;靠美色結合的,色衰而愛情就改變了。因此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已被驅逐,獻媚的女子不等到床席磨破就遭遺棄。如今你掌握楚國大權,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你覺得危險。”安陵君急著問:“既然如此,那該怎麽辦呢?”江乙出了個主意:“您去請求在大王歸天時,隨大王一塊死,以自身為大王殉葬。如果這樣說了,必能在楚國長久地保住權位。”安陵君拜謝說:“願意聽從您的指教。”


    不覺過了三年,安陵君還沒有講。江乙便對他說:“既然您不用我的計謀,我就不敢再和您見麵了。”安陵君解釋說:“哪裏敢忘先生的話,隻是還沒有合適的機會。”


    不久,楚王帶著千乘馬車去雲夢遊獵。楚王一箭射死一頭野牛,十分高興,仰天大笑道:“今天遊獵太開心了,不知寡人我萬歲千秋之後,還和誰能有今天這樣快樂呢?”這時安陵君淚流滿麵地走上前說:“我進入宮中與大王同席共坐,到了外麵就陪伴大王乘車。如果大王萬歲千秋之後,我希望能隨您奔赴黃泉,變作席墊為大王阻擋螻蟻,沒有比這更令人安慰的事了。”楚王聽了十分喜悅,馬上築高壇正式封他為安陵君,從此對他更加信賴。


    對於此,有人曾曰:“江乙可謂善謀,安陵君可謂知時矣。”就是說安陵君說話很注意時機,一直等到適宜的機會才將江乙的計謀付諸實踐,所以贏得了楚王的大悅和更大的信賴。


    先秦法家認為:“權勢者,人主之所獨守也”“下侵上之權,臣用君之術,為亂政之本”。君王處於權力的金字塔尖,操縱著萬民百官的生殺予奪大權,誰人不想得到君王的庇護與照顧,以期獲取顯爵厚祿?因此,明智的大臣進諫時一定要懂得把握時機。


    進諫一定要因人而異,相機而言,倘若諫言不看時機,不分場合,不看對象,即使諫言是對的,也不會收到預期效果,甚至有可能招致禍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明並收藏鬼穀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