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方[1]來應時[2],以合其謀。詳思[3]來揵,往應適當也。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4]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揵。
注釋
[1]方:方法,道術。
[2]應時:合乎時宜。
[3]詳思:詳細地思考。
[4]揣切:揣量、切磋琢摩。
譯文
以道術來進言當應合時宜,以便與其謀劃相合。詳細地思考後再來進言,去適應形勢。凡是內情有不合時宜的,就不可以實行。就要切磋琢磨形勢,從便利處入手,來改變策略。用善於變化來爭取被采納,就像以門管來接納門楗一樣順當。
鬼穀錦囊
大自然中播種和收獲都各有各的時機,農民們不能在秋冬播種,在春夏收獲;人們不能在格陵蘭島的冰山上栽種柑橘,也不能到熱帶地區的河裏去取出冰塊兒,因為季節、時間和地點不對,所以不會有收獲。
以此類推,下屬向上司進言,若想讓上司接受,又不致使自己遭受危險,就必須選擇合適的時機,尤其不能當眾批評指責上司或與上司爭論。任何管理階層的人,都想維護自己的權威,而當眾批評甚至頂撞上司無疑是對上司尊嚴與威信的損害和貶低。所以韓非子說:“進諫,最忌諱的便是當麵觸犯。”
延伸閱讀
“方來應時,以合其謀。”是說向君主進言,應當和時宜,才能與君主的謀劃相合。時機不當,就會因為觸犯了君主的威嚴而失敗。
《韓非子》上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殷紂王曾做長夜之飲,即:大白天關起窗子、拉上帷幕、點上蠟燭,不分晝夜地飲酒作樂。結果搞得他神魂顛倒,以致忘了年、月、日。他問左右的人,現在何月何日,左右也沒有人知道。他隻好派人去問箕子。箕子私下對家人說:“以天下之尊,居然不知月日,這個天下可危險極了;舉國上下都忘了月日,我若獨自清醒而知道月日,我也危險極了。”於是,他對來者說:“我醉得厲害,人也迷糊了,什麽日子我也記不起來了。”
假如箕子用“天下之尊,居然不知月日,這個天下可危險極了”為進諫之言,勸諫紂王,勢必會招來紂王的不悅,因為正是紂王不分晝夜的尋歡作樂、不務正業導致了他不知月日的荒謬結果,在這種時候向他進諫,顯然是諷刺紂王是個無道昏君。“眾人皆醉我獨醒”顯然不合時宜,會冒犯龍威。所以,箕子的做法可謂明智之舉。
然而,曆史上的臣子並非都像箕子那樣明智。有的人雖然是出於一片赤膽忠心,對君主冒死直言力諫,但往往因為不合時宜、不識進退之道,結果不但起不到進諫的作用,反而可能白白斷送了性命。
方[1]來應時[2],以合其謀。詳思[3]來揵,往應適當也。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4]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揵。
注釋
[1]方:方法,道術。
[2]應時:合乎時宜。
[3]詳思:詳細地思考。
[4]揣切:揣量、切磋琢摩。
譯文
以道術來進言當應合時宜,以便與其謀劃相合。詳細地思考後再來進言,去適應形勢。凡是內情有不合時宜的,就不可以實行。就要切磋琢磨形勢,從便利處入手,來改變策略。用善於變化來爭取被采納,就像以門管來接納門楗一樣順當。
鬼穀錦囊
大自然中播種和收獲都各有各的時機,農民們不能在秋冬播種,在春夏收獲;人們不能在格陵蘭島的冰山上栽種柑橘,也不能到熱帶地區的河裏去取出冰塊兒,因為季節、時間和地點不對,所以不會有收獲。
以此類推,下屬向上司進言,若想讓上司接受,又不致使自己遭受危險,就必須選擇合適的時機,尤其不能當眾批評指責上司或與上司爭論。任何管理階層的人,都想維護自己的權威,而當眾批評甚至頂撞上司無疑是對上司尊嚴與威信的損害和貶低。所以韓非子說:“進諫,最忌諱的便是當麵觸犯。”
延伸閱讀
“方來應時,以合其謀。”是說向君主進言,應當和時宜,才能與君主的謀劃相合。時機不當,就會因為觸犯了君主的威嚴而失敗。
《韓非子》上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殷紂王曾做長夜之飲,即:大白天關起窗子、拉上帷幕、點上蠟燭,不分晝夜地飲酒作樂。結果搞得他神魂顛倒,以致忘了年、月、日。他問左右的人,現在何月何日,左右也沒有人知道。他隻好派人去問箕子。箕子私下對家人說:“以天下之尊,居然不知月日,這個天下可危險極了;舉國上下都忘了月日,我若獨自清醒而知道月日,我也危險極了。”於是,他對來者說:“我醉得厲害,人也迷糊了,什麽日子我也記不起來了。”
假如箕子用“天下之尊,居然不知月日,這個天下可危險極了”為進諫之言,勸諫紂王,勢必會招來紂王的不悅,因為正是紂王不分晝夜的尋歡作樂、不務正業導致了他不知月日的荒謬結果,在這種時候向他進諫,顯然是諷刺紂王是個無道昏君。“眾人皆醉我獨醒”顯然不合時宜,會冒犯龍威。所以,箕子的做法可謂明智之舉。
然而,曆史上的臣子並非都像箕子那樣明智。有的人雖然是出於一片赤膽忠心,對君主冒死直言力諫,但往往因為不合時宜、不識進退之道,結果不但起不到進諫的作用,反而可能白白斷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