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1],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2]。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3]之。審定有無,以其實[4]虛,隨其嗜欲[5]以見其誌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6],闔而捭之[7],以求其利[8]。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9]。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明審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10]有守[11],先從其誌。
注釋
[1]度權量能:測度權衡、比較才能。
[2]有差:各有不同。
[3]以牧:用來掌握。
[4]實:指實情。
[5]嗜欲:喜歡,特殊的愛好。
[6]指:同“旨”,宗旨。
[7]闔而捭之:先封閉,然後再打開。
[8]求其利:檢討對方的善惡利害。
[9]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或開放使其顯現,或封閉使之隱藏。
[10]離合:離,離開,不一致。合,閉合,合攏與“開”相對。
[11]守:遵守,信守。
譯文
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麵的長處和短處。至於賢良與不肖,智慧與愚蠢,勇敢與怯懦都是有區別的。所有這些,可以開放,也可以封閉;可以進升,也可以辭退;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靠無為來掌握這些。考察他們的有無與虛實,通過對他們嗜好和欲望的分析來揭示他們的誌向和意願。適當貶抑對方所說的話,當他們開放以後再反複考察,以便探得實情,切實把握對方言行的宗旨所在,讓對方先封閉而後開放,以便抓住有利時機。或者開放,使之顯現;或者封閉,使之隱藏。開放使其顯現,是因為情趣相同;封閉使之隱藏,是因為誠意不一樣。要區分什麽可行,什麽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計謀研究明白、透徹,計謀有與自己不同的,也有與自己相同的,必須有主見,並且區別對待。還要注意跟蹤對方的思想活動。
鬼穀錦囊
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是真正的用人之道。在競爭激烈的今天,這條法則更是企業用人的王道,是企業用人的精髓所在。今天的人才競爭,歸根結底是實力與能力的競爭。很多企業在用人上已經摒棄了“學曆至上”的陳腐理念,而是以能力和實力作為用人的首要標尺。
延伸閱讀
使用人才一定要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其技巧方麵的長處和短處。所以,用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任人唯賢。《尚書》有雲:“任官惟賢才。”孔子在回答仲弓問政時也說“舉賢才”。
《呂氏春秋》和《左傳》中都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祁奚請求退職,晉悼公要他推薦一個有才能的人繼任,他推薦了與他有私仇的解狐。解狐上任不久便死去,悼公又要他推薦,他又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
孔子、韓非子等先賢以及後人都稱讚祁奚是個“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唯才是舉者。這正是任人唯賢的要求和體現。
《大學衍義補輯要》中說:“欲得良將而用之,必不以遠而遺,不以賤而棄,不以仇而疏,不以罪而廢。”唐太宗說:“用人跟用器物一樣,每一種東西都要選用它的長處。”
任人唯賢、用人唯才大可以定國興邦,小可以讓企業興旺、個人發達。因此,“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才是用人的不二法門。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1],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2]。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3]之。審定有無,以其實[4]虛,隨其嗜欲[5]以見其誌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6],闔而捭之[7],以求其利[8]。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9]。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明審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10]有守[11],先從其誌。
注釋
[1]度權量能:測度權衡、比較才能。
[2]有差:各有不同。
[3]以牧:用來掌握。
[4]實:指實情。
[5]嗜欲:喜歡,特殊的愛好。
[6]指:同“旨”,宗旨。
[7]闔而捭之:先封閉,然後再打開。
[8]求其利:檢討對方的善惡利害。
[9]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或開放使其顯現,或封閉使之隱藏。
[10]離合:離,離開,不一致。合,閉合,合攏與“開”相對。
[11]守:遵守,信守。
譯文
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麵的長處和短處。至於賢良與不肖,智慧與愚蠢,勇敢與怯懦都是有區別的。所有這些,可以開放,也可以封閉;可以進升,也可以辭退;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靠無為來掌握這些。考察他們的有無與虛實,通過對他們嗜好和欲望的分析來揭示他們的誌向和意願。適當貶抑對方所說的話,當他們開放以後再反複考察,以便探得實情,切實把握對方言行的宗旨所在,讓對方先封閉而後開放,以便抓住有利時機。或者開放,使之顯現;或者封閉,使之隱藏。開放使其顯現,是因為情趣相同;封閉使之隱藏,是因為誠意不一樣。要區分什麽可行,什麽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計謀研究明白、透徹,計謀有與自己不同的,也有與自己相同的,必須有主見,並且區別對待。還要注意跟蹤對方的思想活動。
鬼穀錦囊
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是真正的用人之道。在競爭激烈的今天,這條法則更是企業用人的王道,是企業用人的精髓所在。今天的人才競爭,歸根結底是實力與能力的競爭。很多企業在用人上已經摒棄了“學曆至上”的陳腐理念,而是以能力和實力作為用人的首要標尺。
延伸閱讀
使用人才一定要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其技巧方麵的長處和短處。所以,用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任人唯賢。《尚書》有雲:“任官惟賢才。”孔子在回答仲弓問政時也說“舉賢才”。
《呂氏春秋》和《左傳》中都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祁奚請求退職,晉悼公要他推薦一個有才能的人繼任,他推薦了與他有私仇的解狐。解狐上任不久便死去,悼公又要他推薦,他又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
孔子、韓非子等先賢以及後人都稱讚祁奚是個“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唯才是舉者。這正是任人唯賢的要求和體現。
《大學衍義補輯要》中說:“欲得良將而用之,必不以遠而遺,不以賤而棄,不以仇而疏,不以罪而廢。”唐太宗說:“用人跟用器物一樣,每一種東西都要選用它的長處。”
任人唯賢、用人唯才大可以定國興邦,小可以讓企業興旺、個人發達。因此,“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才是用人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