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素問·上古天真論》


    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素問·舉痛論》


    《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天複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複雜、豐富、細膩的精神活動,是人區別於動物所在。但這種複雜的精神活動,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人類豐富情感感受的同時,也是導致人疾病叢生的緣由之處,《黃帝內經》說“百病生於氣”。相對於其它的致病因素,如外邪六淫、飲食不當、勞逸過度等對身體的損傷,《內經》更注重精神因素在疾病發生中的主導作用,因此,對如何調養精神、神誌,便論述得尤其詳盡。《內經》的養生思想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對外順應自然,即四氣調神、法於陰陽的內容;對內注重精神心理的調養,即注重養心,《素問·上古天真論》、《靈樞·本神》篇就充分闡述了精神養神的思想與方法,包括“美其食,任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等;中在強調節製起居勞逸與飲食,即注重養形。


    一、恬淡虛無——保持心靈清虛寧靜


    恬淡,安靜閑適,淡泊寡欲;虛無是心無雜念。我們隻有保持內心的的安靜、淡泊,才能使心靈輕鬆快樂。反觀內省,我們的煩惱,均是源自欲望的充斥,欲望越多的人,煩惱就越多。中國古人說“無欲則剛”,坦蕩的胸懷,來自沒有私欲的內心世界。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了對名、對利、對感情的無盡追求與奢望時,他的內心也往往同時會被煩惱、恐懼、嫉妒、仇恨所充斥,因為,世間的名利隻有那麽多,芸芸眾生均趨之若鷺,更多的人是失敗者。莊子說過“鷦鷯巢於樹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人在物質上的消耗實在有限,更多的時候,人隻是被欲望主宰與控製的奴隸。因此,傳統文化各個學派,均注重養心、調心,心性的修煉是養生第一要著。


    (一)道家的“守虛”養心法


    從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到莊子養生專篇《莊子·養生主》,再到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道家學派乃至後世出現的道教,均是主張自然曠達、清靜無為的世界觀,將追求身心的舒適與精神的自由視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道家學派的養生觀中,虛無無為是其理論核心,這就是莊子提倡的“因虛而行”。莊子在其《養生主》中,借助於“庖丁解牛”的故事,闡釋了其主體的養生思想,原文之“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即提出了兩個方麵的養生思想,一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順應自然的法則,這種順應自然,主要是指順應、尊重生命的自然狀態,不要人為改變、刻意追求;一是“批大郤,導大窾……以無厚入有閒”的“因虛而行”的原則,人活在世,就要“因虛而行”。我們的身心就像是牛刀,要想保持她的完好無損,使其長久於世,在麵對這個充滿誘惑和欲望的世界時,就要做到避開那些“盤根錯節”的部位“筋脈”,避開那些折刀的大“骨骼”,而現代社會的名利場就是最損傷人身心的骨骼與筋脈關節。養生的“因虛而行”,就是要不斷清除內心的那些雜念、欲望,欲望少了,煩惱就沒有了,自然會變得快樂、安靜,這個不斷剔除內心之雜念、欲望的過程,即是“虛心”的養心修煉。為此,莊子還提出了“心齋”、“坐忘”、“緣督以為經”等修心法術。


    1心齋


    “心齋”之語出自《莊子·人間世》,是一種剔除內心的各種思慮和欲望而達到內心清虛淡泊狀態的一種精神修養方法。是莊子借用是孔子與顏回的一段對話,闡述其如何做到內心清虛的養心法。文中曰“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者,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即要摒除雜念,專一心誌,對於外界的事物不用耳去聽而是用心去領悟,不是用心去領悟而用凝寂虛無的意境去感應!耳的功用僅隻在於聆聽,心的功用僅隻在於跟外界事物交合。凝靜虛無的心才是能應待宇宙萬物的,隻有大道才能匯集於凝寂虛無的心境。使心達到這種虛無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齋’。”


    2坐忘


    “坐忘”亦是道家學派靜心去欲的修煉養神法,是通過遺忘自己的形體、智慧與知識,將自己與天地之氣融為一體的修煉法。“坐忘”出於《莊子·大宗師》,其中一段也是虛擬孔子與顏回的對話,來闡釋何為“坐忘”。根據這段文字記載,顏回對老師說:“回益也”,意思是說自己有了進步,孔子問什麽進步?顏回告訴老師:“回忘禮樂矣”,孔子說,很好,但做得不夠。過了幾天,顏回又說“回忘仁義矣”。孔子仍然說很好,但還做的不夠。到最後,顏回說“回坐忘矣”,孔子聽了後,“蹴然(非常驚奇)問曰:何謂坐忘?”,因為在儒家的文獻裏沒有“坐忘”這個概念。顏回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為坐忘。”即遺忘了自己的肢體,擺脫了自己的才智,離棄了本來的形體與獲得的知識,與天地大道融為一體,這就叫坐忘。


    至唐代,道教學派司馬承禎專著《坐忘論》一卷,從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等七個步驟和層次,集中講如何坐忘收心、主靜去欲的修煉法,並又將這種修煉概括為“簡緣”、“無欲”、“靜心”三戒,是對“坐忘“修心的進一步發揮。


    3緣督以為經


    亦是道家養生法,即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語出《莊子·養生主》,原文“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緣,順著,遵循。督,督脈,為奇經八脈之一,行於身背之正中,具有總督諸陽經之作用。“緣督”意指順從自然之中道。經,常也。認為我們的行為方式應盡可能做到不偏不倚,遠離名利與刑罰,使自己處於一種適意逍遙的狀態。


    (二)佛教的“禪定”靜心法


    “禪學”本為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在南北朝時期由印度傳入中國,始於菩提達摩,但中國禪宗的真正奠基者是六祖慧能,他創立了獨特的宗教體係,並成為漢傳佛教的重要內容。“禪”之本意是獨自麵對神靈之義,是一種靜思、內省以頓悟的修煉方式。“


    ”之本意,是指神靈。


    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人類文明處於萌芽階段,對天地自然缺乏深入、透徹的認識,對天地間所有的自然現象均心存敬畏,人類文明的主要內容是對自然界天神的膜拜,祭祀天神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內容,而天神的代表是太陽。小篆體以“示”字旁組成的字代表與神事活動相關的所有事物或活動,如祭祀、祈禱、祠堂、福、禍、祖宗等,在東漢時期的文字學大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古為上),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即“示”所表達的,是從天上照射下來的日、月、星三光,而在甲骨文中,“示”寫為“


    ”,隻有一垂,這一垂自然是指太陽的光芒,意味著當時的人類,認為隻有日光才是神的代表,因此,早期的神崇拜是太陽崇拜。我們中國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數量並不很多,但卻多與天、日有關,象“誇父逐日”,“弈射九日”,“女媧補天”等等。由此產生的人類文明,如其後形成的空間觀念、時間觀念,均是基於對太陽的運行以及其相應的屬性形成的。


    中國禪宗是一個關於“梵我合一”的世界觀,認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間萬物,皆是我心所化,沒有我心,就沒有日月星辰、滄海桑田。要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就必須坐禪靜修,以求漸悟或頓悟,挖掘人心本有的佛性。根據《坐禪三昧經》、《安般守意經》,坐禪有五大法門:


    調息——是呼吸、初步冥想之意。修行者調整呼吸,使之不急不徐,冥想收心,專一精神。


    不淨——通過觀察不淨不潔之物,如屍體等,靜思、分析其變化原由與過程,抑製內心的各種欲望。


    慈悲——觀察美好的事物、景象,獲得寧靜、愉悅的心境,抑製內心的憤怒、嫉妒、仇恨等負麵情緒。


    因緣——理性、冷靜地分析所麵對的、接觸的所有事物,抑製內心的欲望。


    念佛——想象佛祖的姿勢,頌詠其名號,求得內心的安寧,戰勝恐懼、不安、焦慮,達到清靜平和的心境。


    通過坐禪修行,可以逐漸達到“禪定”的四個不同的階段:


    初禪:排除了欲望的幹擾,感受到從現實的困擾中擺脫出來的一種喜悅;


    二禪:喜悅逐漸純淨,變為自身的自然屬性;


    三禪:帶有外在世界色彩的喜悅逐漸消失,隻留下一種純淨的心境、適意的樂趣;


    四禪:這種樂趣也歸於虛無,人心到達無欲無念、無喜無悲的境界,得到清澈的智慧,達到最高程度的“淨”。


    二、恬愉為務——以寧靜愉快為人生要務


    《內經》認為在七情五誌中,喜樂是對人體最有益的情誌,言“喜則氣和誌達,榮衛通利”。在談到聖人的養生秘訣時,也將精神的快樂列為主項,《素問·上古天真論》中闡述了四種養生高人的養生境界與法度,言“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中,“無嗔恚之心”、“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即提醒人們不要總是心懷鬱怒與幽怨,而是要把自得、快樂作為像事業、功名一樣去爭取、去努力的目標,隻有這樣,才能有形之肉體無害,無形之精神充實,達到百歲之壽命。


    《內經》的快樂精神養生法,實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一脈相承。說來有趣,中國古人對待社會人生的思想有很大區別,儒家注重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怎樣才能處理好關係與責任的問題;道家則注重作為一個自然之身,應怎樣才舒適、自由,二者哲學思想有明顯的差異,但有一點他們卻是相同的,就是均看重精神的快樂與舒適,孔子在《論語》開卷第一句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交友是生活中的兩件大事,要學會從中體會快樂;名利之爭是人痛苦與煩惱的根源,很多有修養的人能夠擺脫“利”的誘惑,但卻無法避免“名”的吸引,曆代名士、僧侶多數如此,孔聖人可謂深知世人的軟肋,上來就給世人提醒,在別人不知道你的大名、不了解你的才華、不認可你的思想的情況下,即使你無法做到快樂,至少也不要惱火、鬱悶。


    老子告誡人們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內容比孔子來得詳細、具體,要我們對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吃飯、穿衣、居住、人情往來等,都要保持一顆快樂的心,無論吃什麽,都覺得香甜;無論穿什麽,都覺得漂亮;無論居住何處,都感覺舒適;無論什麽風俗禮儀,都覺得有趣。可以想見,如果我們對待生活都采取這種態度,我們還會不快樂嗎?


    莊子則更是反對自然之身不要為社會化的各種外物所役使,包括名利財產、仁義道德,精神要超脫,身心要自由。對最能引起人的痛苦之情的死亡,都用一種超然的視角去看待,著名的“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就是告訴世人如何擺脫死亡帶給人的恐懼與痛苦,如果我們連生死的困惑都能超越,還有什麽會讓我們煩惱不安?


    著名中國古代哲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古代文化,是屬於典型的“樂感文化”,從古代智者的字裏行間,我們總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對快樂的追求。但看我們現代社會,卻越來越偏離這種文化精神,有人說中國人天生帶著一張“討債”的臉,淡漠、抑鬱、焦慮、煩躁、憤怒,唯獨沒有快樂,原因是什麽?由於在忙於權位,而權位又遙不可及;忙於生意,而生意又頗多波折;忙於出名,而成名又遙遙無期;忙於子女、忙於父母……,生活似乎就是由一係列挫折、苦難構成的,無快樂可言。


    我們看一個希臘神話故事——


    西齊弗的石頭:


    西齊弗因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懲罰,降到人世間來受苦。神對他的懲罰是:要推一塊石頭上山。每天,西齊弗都費很大的勁把那塊石頭推到山頂,然後回家休息,可是,在他回家的時候,石頭又會自動地滾下來,於是,西齊弗又要把那塊石頭往山上推。這樣,西齊弗所麵臨的是:永無止境的失敗。大神要懲罰西齊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靈,使他處於永無止境的失敗中。


    可是,西齊弗肯認命。每次,在他推石頭上山時,大神都打擊他,告訴他不可能成功。西齊弗不肯在成功和失敗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著:推石頭上山是我的責任;隻要我把石頭推上山頂,我的責任就盡到了;至於石頭是否會滾下來,那不是我的事。


    再進一步,當西齊弗努力地推石頭上山時,他心中顯得非常的平靜,因為他安慰著自己:明天還有石頭可推,明天還不會失業,明天還有希望。


    大神因為無法再懲罰西齊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齊弗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快樂,並不取決於他的生活經曆,所處的環境,以及他目前所麵對的事情,而是取決於他看問題的角度,他麵對事情時的心態。一個想快樂的人,即使他無法時刻都從天上找到一顆星星,他至少也會發現身邊的一燭燈光。


    中國曆史上,與西齊弗得經曆很象的是蘇東坡,他一生連續被貶,但卻始終保持快樂的心情,他自我描述自己的一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之處,當他被貶至嶺南的惠州時,嶺南時為蠻荒貧瘠之地,大家都在為他的生活捏把汗,東坡卻隨遇而安。“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鍾”。“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種隨遇而安的性格,使蘇東坡受益甚多,中國古代的文人大多短壽,但在如此坎坷的經曆下,蘇東坡竟然活了六七歲,實屬難得。


    三、順應自然——接受自己,也接受環境


    記得大學畢業時,大家互相在留言簿上留言,多是寫些祝福的話語,讚美的詩句,但有一個平時非常沉默的男同學,給每個同學都寫了同樣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極為深刻,他寫的是“上帝創造的你是獨一無二的”。現在想來,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實在是值得反複體味。現代人的心理疾病越來越多,抑鬱症、恐懼症、焦慮症等精神障礙成了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這些病症形成的原因,除了社會節奏的增快,工作壓力的增加,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緊張等因素,最重要的,是源自自己內心的不認同心理,包括對自己的不認同、對別人的不認同,以及對環境的不認同。這些人,都在自己的心裏設定了一個完美的標準,用這個標準去丈量一切,因自己達不到而產生自卑、抑鬱,繼而產生恐懼。恐懼症的根本不是對外界的恐懼,而是對自己的恐懼,擔心自己的能力欠缺、形象不雅、口才笨拙被別人嘲笑或鄙視。


    春秋時期的莊子,深知現實世界對人的心理形成的擠壓、逼迫,他的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重視對生命的自然屬性的尊重與接納,在養生長壽、身心舒適、身心自由的終極哲學目的下,提出了“齊物論”的觀點,認為自然萬物、所有的生命都是等同的,認為的劃分標準、等級,隻會損害著人的心靈,世間萬物,無論黑白、長短、美醜、有用無用、活著或者死亡,隻要是自然存在的,就有它的價值。我們文明社會所提出的統一的標準看待自然萬物與生命,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是可笑的。除了戕害人的心靈,沒有存在的價值,他舉例說“鳧頸雖短,續之則憂;鶴頸雖長,斷之則悲”,說明長短的概念是沒價值的;又說“毛嬙驪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毛嬙驪姬作為春秋時的兩大美女,人人皆以為美,見後就要駐足觀望,但魚見了卻沉入了水底,鳥見了卻遠走高飛,麋鹿見了拔腿跑開,這些動物都沒覺得她們有多美。說明這種美的標準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除了讓更多的女性自卑之外,毫無價值。


    所以,無論自己能力大小,外貌美醜,各自高矮,都接受自己,愛自己。同樣,對待別人、對待周圍的一切,都是持一種寬容的心境去接受,《內經》“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就是對這種心境的表述。


    四、學會放下——解除內心的糾結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有恒心、有毅力,能夠堅持,但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對待心裏問題卻恰恰要取其相反,要及時放下,放下什麽?放下那些怨恨、嫉妒、痛苦、沮喪、失落等負麵情緒,隻有及時清理內心的那些負麵的情緒,我們才能讓自己的內心輕鬆、快樂。


    有一個人,因為自己遭遇了一些朋友的背叛,非常的痛苦,一直耿耿於懷,幾年過不去,然後就去找一個禪者去問,說我因為某個事情,我一直心裏麵很痛苦,那個朋友我是給他付出了多少,結果把我坑的傾家蕩產,所以我這些年我一直是過不來這件事情。那個禪者就告訴他,說你放下,他說,問題是我放不下。禪師說你放下,他又說我放不下。最後那個禪者給他一個杯子,讓他端著,然後開始往裏麵給他倒熱水,倒滿了,再繼續倒,再倒的時候,水溢出來了,燙著手了,“啪”一下,杯子就放下了。禪師說,痛了,就放下了。


    我們一生當中都會有遭遇各種挫折,每個人身上、心上都有傷,但能夠治愈我們的,隻有自己。這種治愈的方法,就是及時的放手。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個中年男子怒氣衝衝地闖進了酒吧,對著服務生大嚷:“給我一杯威士忌。”服務員趕忙遞上一杯。看到他一飲而下之後情緒稍稍平緩了一些,服務員就試著問他是不是有什麽煩惱。原來該男子是推銷天鵝絨枕套的,一天接到一個年輕女士的訂購電話就按約送上門來。誰知,他剛跟女士進了臥室就聽到了大門響了,原來女士的丈夫回來了。女士很緊張,說這樣被她丈夫看到肯定會被誤會,建議他先躲避一下。在他排除了床下、衣櫃等地方之後,毅然跳出窗外,雙手扒住窗沿,身體懸吊在外麵。女士的丈夫進來後似乎感到了一些異常,先是翻看了床下,又打開了櫃門,男士暗自慶幸沒被發現。就在此時時,丈夫去衛生間接了一盆熱水,打開窗戶潑了出來,接著又用力關上了窗戶。可憐的男子不僅被熱水燙了個落湯雞,而且雙手也被夾得血肉模糊。服務員說:“我明白你為什麽憤怒了。”但男子接著說:“這還不算什麽,關鍵是我在窗外吊了半個多小時,低頭一看才發現我的雙腳離地麵隻有大概六英寸。”


    這個故事就是“六英寸的距離”。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生活中,總被某件事情纏繞著,放不下又很痛苦,就像這個男在那扒著窗台吊著一樣,它一點價值都沒有,它除了讓我們痛苦不堪疲憊難忍之外,沒有一點意義,我們隻要一鬆手一放開,就能達到非常舒適、自然的境界。所以,在現實中,我們要及時放手,及時放下,放下痛苦、不平、難堪、妒嫉、仇恨等,讓自己的心輕鬆起來、快樂起來。當我們緊握雙手時,我們手中空無一物;當我們伸開雙手,我們才會擁有整個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賀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賀娟並收藏黃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