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教育落幕後,沈家河跟方天林並肩而行,他對方才自家媳婦那番言論半信半疑:“你剛才說的,他們真能做到?”
“怎麽可能?”方天林側頭笑眯眯地說道,“人隻要還存在私心,就不可能擰成一股繩,我這麽做,最多就是讓繩子更粗壯一點,粗一點是一點,不是嗎?”
“嗯,是這個理。”沈家河表示贊同。和方天林生活這麽長時間,他也明了,既然私心不可能消滅,那紛爭自然會一直相隨。他們作為沈家掌舵人,要做的就是把控好方向,盡量減少內耗,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採取製衡手段。這是最後的無奈之舉,出現這種情況,就意味著沈家對手下勢力的掌控力減弱到了一定程度。
拋開這個惱人的話題,沈家河眼底閃過一道亮光,真心贊道:“你今天說得真好!”
方天林笑而不語,上輩子聽領導講話聽多了,依樣畫葫蘆也不算多難的事。演講嗎,隻要稿子寫得好,能放得開,嗓音合適,臨場發揮不失常,基本就算合格,再加把勁,具備煽動力也不難。
最主要還是聽眾見識少,太過容易被說動,方天林這次講課之行才能如此順利。
第138章
方天林親自出馬的這次說講,旨在調動眾人幹活的積極性,以及種下一粒與沈家共榮辱的種子,靜待以後發芽壯大,並沒有一上來就大談特談他們該怎麽怎麽做。
剩下那些就是水磨工夫,需要打持久戰。
人都有從眾心理,若周圍大家都持相反的觀念,在這種環境之下,即便餘下那一小部分人觀點才是正確的,他們中多半人也很難堅持己見,被同化或者無奈融入大眾之中是早晚的事,隻有那些心誌極為堅定之人才無懼於此。
顯然,在民智還未開的靖朝,這種有大毅力者不是沒有,但他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那就是眼界太小,見識不足。這樣的人太好忽悠,隨便弄出一些他們難以理解的事物,就能把他們說暈過去,尤其是那些底層民眾,更容易被帶進溝裏,靠他們自己,很難走出來。
這裏鬼神之說盛行,這個大仙,那個大神,類似的神仙不要太多,方天林不介意為眾人塑造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信仰。
光心靈慰藉就能讓他們虔誠為信仰奉獻一輩子,沈家物質精神雙管齊下,要還幹不過神婆神漢,方天林覺得他可以滾回娘肚子裏重新投胎了。
有些事情,光說沒用,說得再天花亂墜,大家也隻當個樂子聽,麵上應得好,心裏指不定怎麽想,沈家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在靖朝說男女平等,那是吃飽了撐的,方天林當然不會這麽幹,他隻不過逐步推出幾項小政策,女性地位自然而然便上漲,還是那種不為人察覺,沒有引起男人警覺的溫和方式。
思想教育這點自是不必深談,它的厲害之處想必不少人都領略過,這種大殺器自然要大力運用。
男人除了體力上比女人強不少之外,其他方麵兩者並不存在明顯區別,光允許女性參與各項工作,並且按勞分配這點,女性地位就會慢慢提升。
當然,想要一蹴而就那不可能,方天林也沒想過這樣。他都為女性鋪路了,要是她們還不趕緊抓住機會順杆子上,那他也沒轍,他不可能硬逼,實在不行,就把那些有才的女性單獨提溜出來,免得她們受製於家人。
女性地位有所改善,那些出嫁的男子同樣也因此而受益,當然,這種改變目前還非常微弱。沒分家前,錢財都把在長輩手中,兒子媳婦們賺再多,也得交公,但賺的錢多了,就算隻是過個手,底氣也足不是嗎?
眼看眾人已經習慣每隔幾天就去廣場上聽一次課,方天林又拋出一個重磅炸彈,炸得大家都目瞪口呆。
“孩子爹,東家說得都是真的?”
“杏兒娘,你沒聽錯,是真的,真的!”剛過而立之年沒多久的中年漢子一臉激動。
他家一連生了五個女娃,就沒個男丁承繼香火,到他這個年紀,夫妻兩個也歇了這份心思,隻想好好培養立住的三個閨女,可能的話就招一個上門女婿,也好有人為他們養老送終。
可兩人總放不下這個心,他們在世時,還能看著點,女婿再糟糕也蹦不到天上去,可要等他們都過身,這個家還是不是他們家,就不好說了,沒準辛苦打拚下的家業轉眼就變成女婿家產。
這種事並不少見,兩人每每想到這些,就打心底犯嘀咕,唯一的辦法便是教導招婿的女兒性子強悍一些,隻是這談何容易?
他們也不能光為自己著想,而半點不顧女兒。這要是招不到合適的上門女婿,最終全要嫁出去,過剛的性子進了婆家那可是大忌,怎麽把握好這個度,對於沒多少見識的兩夫妻來說,實在是有些難為他們。兩人完全就是憑本能在教孩子,還得避著父母行事,難度進一步加大。
現在好了,沈家開的書院要把所有十六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娃子都招進去,還男女不限,這對兩人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不用整天在家裏幹活,自家閨女就能少受一些長輩的影響。整天被人罵賠錢貨之類,他們作為父母聽了都難受得緊,更不用說自家閨女。要不是他們後來意識到不對,背地裏常常為閨女打氣,自家娃怕是早就養成軟弱可欺的性子,這樣別說當家,就算嫁人也隻有受欺負的份。
去書院不但能學到知識,還能遠離家人不合適的言傳身教,兩夫妻真是求之不得。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不大滿意,連個女娃子都能上學,還怎麽凸顯生了諸多男丁的媳婦乃至他們一整家的地位?
可惜,再不滿,他們也得憋著,沈家兩位爺下的命令可沒有他們置喙的餘地,他們最多背地裏發泄一下情緒,當麵誰也不敢質疑東家的做法。
方天林當初僱人的時候就曾說過,他會辦一所學堂,各家孩子人人都有份。這種好事,大家自然不會往外推,一個個都樂嗬嗬地接受,他們會跟沈家人進荒穀,未嚐沒有這個緣故。
眾人想當然地以為,學堂隻收男娃子,哪知竟是連女娃子也包含在內,這就大出眾人意料。
丫頭都上學去了,家裏諸多活計誰來幹?最不樂意的便是當家阿奶。媳婦要賺錢,讓他們帶孩子,做飯洗衣餵牲口,沈家下發的活計就得留一部分到晚上做,這不但費眼神,還費燈油,那可都是錢!要想兩不誤,這還不得他們親自上?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了,他們怎麽那麽苦命,到老還要操勞這些?
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直接留一兩個媳婦專門做這些就行,問題是有幾個婆婆捨得明明能到手的錢從他們麵前飛走?
方天林招的人,裏麵或許有那麽一兩個不怎麽勤勞,但每一家總體上都很能吃苦,那些慣會偷jian耍滑,好吃懶做之人,早在選人之際就被刷下去。這才是這些當婆婆的煩惱的根源,懶人隻要自己過得舒服就行了,哪會在乎這些?
現在眾人普遍日子過得比以往好,至少不用擔心因年景太差而餓肚子,溫飽滿足了,攀比心自然也見長。其他人家吃好的穿好的,他們家卻沒有,這齣去連說個話都不夠響亮,要想有麵子,隻能自己稍微吃點苦。
這種情況,方天林自然不會管,底下聲音隻要不鬧到他麵前,他就當沒看見,書院如期開辦。
因著第一批孩子隻極個別識字,所以最開始採取統一教學,之後再根據進度進行分班。
甄選方法很簡單,就是考試。理論知識就用書麵考試檢驗,涉及到動手能力的,就進行實操。及格就過關,不及格便留級,到了十三歲,成績要還實在沒臉看,那便自動轉去學手藝,個別學生成績過於糟糕,甚至可以酌情考慮,讓他們提早進入這一步。
這樣的考試每半年一次,聰明好學的學生很快就能凸顯出來,笨的懶的逐漸被淘汰。這聽起來似乎很殘酷,卻是沒辦法的事,方天林急需人才,他不可能像上輩子國家那樣施行九年製義務教育,所有學生不管聰明過人,還是愚笨不堪,都能學滿九年,他等不起,以最快速度篩選人才才是他想要的。
靖朝大戶人家特別講究男女有別,在農家規矩則要寬鬆一些,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平日裏說幾句話也沒人說道。
書院人手緊張,方天林不可能單獨為女學生再開設一個學堂,男女一起上課,不過該有的規矩他也不好隨便打破,男女各自分開幾列,不要說男女同桌不可能出現,就連相鄰的男女兩桌之間,都隔開老大一段距離,課間交談都得加大聲音才成。
書院中隻有柯夫子這麽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先生,其他都是半路出家,對這些倒沒太大反應,至少沒有老夫子成天嚷嚷“敗壞風氣,成何體統!”這樣的事情出現,著實讓方天林省事不少。
第一屆學生不到百人,分成三個班教學,第一學期主教語文數學,其他自然科學以科普教程的方式進行教學,不求他們學明白,隻求他們心中對這些要有一個概念。
此外還開設一門體育課,和單純鍛鍊身體不同,這門課會教授武技,成績優異者有望被調入軍校就讀。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課也不能落下,沒這門課鎮著,以後的事變數太大,不說沈家河,就連方天林都不太放心。
“阿父,二弟教體育,三弟教生物,那我呢?”沈璧不是沈璋,不會遇事便跳腳,但到底年歲還小,一聽兩個弟弟都分配到活幹,就他沒有,麵上雖不顯,行動上卻還是顯露出來他有些急了。
“璧兒能做的事情很多啊,你想教什麽?教語文的先生夠了,其他諸如體育、勞技這類你都能勝任。”方天林俯下身體,拍了拍大兒子的肩膀,笑嗬嗬地說道。
這些課程一周也就一兩堂,既能讓孩子們過一把當先生的癮,又不至於耽誤他們自己的學習,還不會勞累到他們,方天林跟沈家河一早就商量好,讓他們嚐試著當個小夫子。他家孩子這麽聰慧,又有他們夫夫看著,兩人完全不用擔心自家兒子會把學生給教毀了。
第139章
沈璧想了想,體育有二弟,那他就選擇勞技。他聽阿父和爹爹說過,十三歲以下的學生,除了極少數成績差到沒邊的人之外,其餘暫時不會接觸到各門手藝,那勞技課就是唯一一門鍛鍊動手能力的課程,又是他擅長的,教這個肯定很有成就感。嗯,就這麽定了。
對於大兒子的選擇,方天林倒是沒有任何意外。
沈璧懂得比大多數師傅還多,工匠隻專精一門手藝,沈璧不是,而且他會的很多東西,除了他們一家五口之外,這個世界的人恐怕想都不曾想過,更不用說親眼見識一番。
</br>
“怎麽可能?”方天林側頭笑眯眯地說道,“人隻要還存在私心,就不可能擰成一股繩,我這麽做,最多就是讓繩子更粗壯一點,粗一點是一點,不是嗎?”
“嗯,是這個理。”沈家河表示贊同。和方天林生活這麽長時間,他也明了,既然私心不可能消滅,那紛爭自然會一直相隨。他們作為沈家掌舵人,要做的就是把控好方向,盡量減少內耗,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採取製衡手段。這是最後的無奈之舉,出現這種情況,就意味著沈家對手下勢力的掌控力減弱到了一定程度。
拋開這個惱人的話題,沈家河眼底閃過一道亮光,真心贊道:“你今天說得真好!”
方天林笑而不語,上輩子聽領導講話聽多了,依樣畫葫蘆也不算多難的事。演講嗎,隻要稿子寫得好,能放得開,嗓音合適,臨場發揮不失常,基本就算合格,再加把勁,具備煽動力也不難。
最主要還是聽眾見識少,太過容易被說動,方天林這次講課之行才能如此順利。
第138章
方天林親自出馬的這次說講,旨在調動眾人幹活的積極性,以及種下一粒與沈家共榮辱的種子,靜待以後發芽壯大,並沒有一上來就大談特談他們該怎麽怎麽做。
剩下那些就是水磨工夫,需要打持久戰。
人都有從眾心理,若周圍大家都持相反的觀念,在這種環境之下,即便餘下那一小部分人觀點才是正確的,他們中多半人也很難堅持己見,被同化或者無奈融入大眾之中是早晚的事,隻有那些心誌極為堅定之人才無懼於此。
顯然,在民智還未開的靖朝,這種有大毅力者不是沒有,但他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那就是眼界太小,見識不足。這樣的人太好忽悠,隨便弄出一些他們難以理解的事物,就能把他們說暈過去,尤其是那些底層民眾,更容易被帶進溝裏,靠他們自己,很難走出來。
這裏鬼神之說盛行,這個大仙,那個大神,類似的神仙不要太多,方天林不介意為眾人塑造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信仰。
光心靈慰藉就能讓他們虔誠為信仰奉獻一輩子,沈家物質精神雙管齊下,要還幹不過神婆神漢,方天林覺得他可以滾回娘肚子裏重新投胎了。
有些事情,光說沒用,說得再天花亂墜,大家也隻當個樂子聽,麵上應得好,心裏指不定怎麽想,沈家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在靖朝說男女平等,那是吃飽了撐的,方天林當然不會這麽幹,他隻不過逐步推出幾項小政策,女性地位自然而然便上漲,還是那種不為人察覺,沒有引起男人警覺的溫和方式。
思想教育這點自是不必深談,它的厲害之處想必不少人都領略過,這種大殺器自然要大力運用。
男人除了體力上比女人強不少之外,其他方麵兩者並不存在明顯區別,光允許女性參與各項工作,並且按勞分配這點,女性地位就會慢慢提升。
當然,想要一蹴而就那不可能,方天林也沒想過這樣。他都為女性鋪路了,要是她們還不趕緊抓住機會順杆子上,那他也沒轍,他不可能硬逼,實在不行,就把那些有才的女性單獨提溜出來,免得她們受製於家人。
女性地位有所改善,那些出嫁的男子同樣也因此而受益,當然,這種改變目前還非常微弱。沒分家前,錢財都把在長輩手中,兒子媳婦們賺再多,也得交公,但賺的錢多了,就算隻是過個手,底氣也足不是嗎?
眼看眾人已經習慣每隔幾天就去廣場上聽一次課,方天林又拋出一個重磅炸彈,炸得大家都目瞪口呆。
“孩子爹,東家說得都是真的?”
“杏兒娘,你沒聽錯,是真的,真的!”剛過而立之年沒多久的中年漢子一臉激動。
他家一連生了五個女娃,就沒個男丁承繼香火,到他這個年紀,夫妻兩個也歇了這份心思,隻想好好培養立住的三個閨女,可能的話就招一個上門女婿,也好有人為他們養老送終。
可兩人總放不下這個心,他們在世時,還能看著點,女婿再糟糕也蹦不到天上去,可要等他們都過身,這個家還是不是他們家,就不好說了,沒準辛苦打拚下的家業轉眼就變成女婿家產。
這種事並不少見,兩人每每想到這些,就打心底犯嘀咕,唯一的辦法便是教導招婿的女兒性子強悍一些,隻是這談何容易?
他們也不能光為自己著想,而半點不顧女兒。這要是招不到合適的上門女婿,最終全要嫁出去,過剛的性子進了婆家那可是大忌,怎麽把握好這個度,對於沒多少見識的兩夫妻來說,實在是有些難為他們。兩人完全就是憑本能在教孩子,還得避著父母行事,難度進一步加大。
現在好了,沈家開的書院要把所有十六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娃子都招進去,還男女不限,這對兩人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不用整天在家裏幹活,自家閨女就能少受一些長輩的影響。整天被人罵賠錢貨之類,他們作為父母聽了都難受得緊,更不用說自家閨女。要不是他們後來意識到不對,背地裏常常為閨女打氣,自家娃怕是早就養成軟弱可欺的性子,這樣別說當家,就算嫁人也隻有受欺負的份。
去書院不但能學到知識,還能遠離家人不合適的言傳身教,兩夫妻真是求之不得。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不大滿意,連個女娃子都能上學,還怎麽凸顯生了諸多男丁的媳婦乃至他們一整家的地位?
可惜,再不滿,他們也得憋著,沈家兩位爺下的命令可沒有他們置喙的餘地,他們最多背地裏發泄一下情緒,當麵誰也不敢質疑東家的做法。
方天林當初僱人的時候就曾說過,他會辦一所學堂,各家孩子人人都有份。這種好事,大家自然不會往外推,一個個都樂嗬嗬地接受,他們會跟沈家人進荒穀,未嚐沒有這個緣故。
眾人想當然地以為,學堂隻收男娃子,哪知竟是連女娃子也包含在內,這就大出眾人意料。
丫頭都上學去了,家裏諸多活計誰來幹?最不樂意的便是當家阿奶。媳婦要賺錢,讓他們帶孩子,做飯洗衣餵牲口,沈家下發的活計就得留一部分到晚上做,這不但費眼神,還費燈油,那可都是錢!要想兩不誤,這還不得他們親自上?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了,他們怎麽那麽苦命,到老還要操勞這些?
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直接留一兩個媳婦專門做這些就行,問題是有幾個婆婆捨得明明能到手的錢從他們麵前飛走?
方天林招的人,裏麵或許有那麽一兩個不怎麽勤勞,但每一家總體上都很能吃苦,那些慣會偷jian耍滑,好吃懶做之人,早在選人之際就被刷下去。這才是這些當婆婆的煩惱的根源,懶人隻要自己過得舒服就行了,哪會在乎這些?
現在眾人普遍日子過得比以往好,至少不用擔心因年景太差而餓肚子,溫飽滿足了,攀比心自然也見長。其他人家吃好的穿好的,他們家卻沒有,這齣去連說個話都不夠響亮,要想有麵子,隻能自己稍微吃點苦。
這種情況,方天林自然不會管,底下聲音隻要不鬧到他麵前,他就當沒看見,書院如期開辦。
因著第一批孩子隻極個別識字,所以最開始採取統一教學,之後再根據進度進行分班。
甄選方法很簡單,就是考試。理論知識就用書麵考試檢驗,涉及到動手能力的,就進行實操。及格就過關,不及格便留級,到了十三歲,成績要還實在沒臉看,那便自動轉去學手藝,個別學生成績過於糟糕,甚至可以酌情考慮,讓他們提早進入這一步。
這樣的考試每半年一次,聰明好學的學生很快就能凸顯出來,笨的懶的逐漸被淘汰。這聽起來似乎很殘酷,卻是沒辦法的事,方天林急需人才,他不可能像上輩子國家那樣施行九年製義務教育,所有學生不管聰明過人,還是愚笨不堪,都能學滿九年,他等不起,以最快速度篩選人才才是他想要的。
靖朝大戶人家特別講究男女有別,在農家規矩則要寬鬆一些,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平日裏說幾句話也沒人說道。
書院人手緊張,方天林不可能單獨為女學生再開設一個學堂,男女一起上課,不過該有的規矩他也不好隨便打破,男女各自分開幾列,不要說男女同桌不可能出現,就連相鄰的男女兩桌之間,都隔開老大一段距離,課間交談都得加大聲音才成。
書院中隻有柯夫子這麽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先生,其他都是半路出家,對這些倒沒太大反應,至少沒有老夫子成天嚷嚷“敗壞風氣,成何體統!”這樣的事情出現,著實讓方天林省事不少。
第一屆學生不到百人,分成三個班教學,第一學期主教語文數學,其他自然科學以科普教程的方式進行教學,不求他們學明白,隻求他們心中對這些要有一個概念。
此外還開設一門體育課,和單純鍛鍊身體不同,這門課會教授武技,成績優異者有望被調入軍校就讀。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課也不能落下,沒這門課鎮著,以後的事變數太大,不說沈家河,就連方天林都不太放心。
“阿父,二弟教體育,三弟教生物,那我呢?”沈璧不是沈璋,不會遇事便跳腳,但到底年歲還小,一聽兩個弟弟都分配到活幹,就他沒有,麵上雖不顯,行動上卻還是顯露出來他有些急了。
“璧兒能做的事情很多啊,你想教什麽?教語文的先生夠了,其他諸如體育、勞技這類你都能勝任。”方天林俯下身體,拍了拍大兒子的肩膀,笑嗬嗬地說道。
這些課程一周也就一兩堂,既能讓孩子們過一把當先生的癮,又不至於耽誤他們自己的學習,還不會勞累到他們,方天林跟沈家河一早就商量好,讓他們嚐試著當個小夫子。他家孩子這麽聰慧,又有他們夫夫看著,兩人完全不用擔心自家兒子會把學生給教毀了。
第139章
沈璧想了想,體育有二弟,那他就選擇勞技。他聽阿父和爹爹說過,十三歲以下的學生,除了極少數成績差到沒邊的人之外,其餘暫時不會接觸到各門手藝,那勞技課就是唯一一門鍛鍊動手能力的課程,又是他擅長的,教這個肯定很有成就感。嗯,就這麽定了。
對於大兒子的選擇,方天林倒是沒有任何意外。
沈璧懂得比大多數師傅還多,工匠隻專精一門手藝,沈璧不是,而且他會的很多東西,除了他們一家五口之外,這個世界的人恐怕想都不曾想過,更不用說親眼見識一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