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定親的日子選在五月五日小端午這一天。由於王家也是芷陽村有名的一家,親家是芷陽村有名的何員外,王家準備的定親禮物當然都是按照芷陽村的高標準準備的。
吃了早飯,王家大院一陣鞭炮響,一個十多人的求親隊伍從從王家浩浩蕩蕩出發了。走在最前麵的是快嘴媒婆。今天的快嘴媒婆格外高興,因為做這樣的媒實在太劃得來,既用不著她快嘴媒婆太多地動她的快嘴,也用不著她快嘴媒婆走太遠的路。隻管喝現成的喜酒,拿現成的銀子。而且這一份銀子的份量一定不輕。接下來是十多個挑擔的,挑著酒缸、豬肉、雞鴨鵝魚、糖果糕點之類以及給女方的衣物等。王昌齡滿麵春風地站在隊伍的最後麵,看著這一行浩浩蕩蕩的隊伍,心中有一種躊躇滿誌的感覺。一雙敏銳的眼睛不時往街道兩旁掃視,看著那些站在門前看熱鬧的人們臉上無不顯出羨慕的神色,不時有人向著王昌齡指指點點,嘴裏嘰嘰咕咕地說著什麽,心想,你們羨慕吧?芷陽村第一大美人是我王昌齡的了,不過你們千萬不要嫉妒,在芷陽村也隻有我王昌齡配得上她何家的千金小姐,隻有讓我王昌齡跟她芙蓉小姐配成一對,才能讓所有的人心服口服。
現在隊伍已經到了何家大院門前,何家早有人接下擔子。王昌齡點燃準備好的鞭炮,轟隆隆的鞭炮聲讓整個芷陽村的人們立刻活躍起來,紛紛從屋內走出,互相詢問這鞭炮向大家傳遞著一個什麽信息。由於人們傳遞信息是靠嘴巴發出的聲音,所以這種信息傳播的速度特別快,眨眼之間,整個芷陽村都知道了這樣一個消息:村北王明哲的大兒子王昌齡跟街中心何員外的大女兒芙蓉小姐今天定親。這一消息的傳出,立刻在芷陽村引起強烈反響,到處是一片讚歎聲。不過也給不少對芙蓉小姐懷著癡心妄想的後生帶來失望。
求親隊伍進了何家大院,人們互相打著招呼,不過是“忙呀”、“辛苦辛苦!”、“不客氣不客氣”之類的客套話。但是何家所有的人和前來喝喜酒的親眷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王昌齡,這個大家聞名已久的芷陽村大詩人,何員外的新郎官。
人們經過南房前麵的過道,走進垂花門,進入正院。接著,客人們被安排在正房的廳堂裏休息,有接待人員給客人們篩茶,在一張大圓桌上擺上糖果糕點。現在王昌齡正落落大方地跟親眷們打著招呼。快嘴媒婆對一些重要的親眷向王昌齡做介紹:“他們是外公外婆,他是大舅舅,她是舅媽,這是大姑爺,她倆是大姑姑小姑姑,他是小姑爺,這是嬸娘,她是二姑爺,他們是大姨父、小姨夫……”快嘴媒婆每介紹一個人,王昌齡都要及時打招呼。王昌齡富有風度的表現得到所有的客人們的嘖嘖稱讚,大家都用飽含愛慕的眼神看著王昌齡的一舉一動。
現在有一對中年夫婦站在王昌齡的麵前,王昌齡心情激動,雖然王昌齡對他們並不陌生,曾經多次叫他們“伯父伯母”,但是現在不能這樣叫了,現在需要用一個對所有的過來人都習以為常、但是對王昌齡來說還是第一次的稱呼,盡管王昌齡內心有些緊張,但是王昌齡落落大方地作出了最親切的應對:“爹!媽!”
“喲,這孩子有學問就是不一樣,叫我們爹媽!”芙蓉媽高興極了,嘴巴向兩邊臉頰拉成一條細長的縫,滿臉堆滿幸福,甜甜的笑容幾乎要從臉上溢出往下流。
芙蓉媽看見幾個小女兒都在姐夫身邊,於是吩咐:“蓮花水芝菡萏,還不快點把姐夫帶到你們大姐那裏去?”
幾個小女兒答應一聲,眾星捧月擁著姐夫往西廂房那個繡樓走來。
芙蓉此時正在繡樓上觀望。這種時刻,芙蓉不便到處走動,這是待字閨中的女子的規矩。但是芙蓉耐不住躲在繡房裏,不時到走廊上看看,聽聽下麵的風聲。當那轟隆隆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芙蓉的心也激動起來,芙蓉知道這種轟隆隆聲音的意義,它意味著從此她跟昌齡哥的關係公開化了,整個芷陽村的人都知道她是王昌齡的老婆,也好,這樣以來,一些在她麵前死皮賴臉的家夥再也不必枉費心機了。
那轟隆隆的鞭炮聲停下來以後,芙蓉在走廊上張開耳朵聽,從喧囂嘈雜的聲音中,芙蓉的耳朵裏篩選出那些跟昌齡哥有關的聲音,一方麵是昌齡哥跟親眷們打招呼的聲音,一方麵是親眷們讚揚昌齡哥的聲音。芙蓉聽著那些聲音,內心湧起愛情美滿的自豪感。
忽然她聽到了媽媽那一聲“喲,這孩子有學問就是不一樣,叫我們爹媽!”,芙蓉的臉上現出了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那是跟此時她媽一樣的表情,一種滿臉堆滿幸福的表情。接著又聽到媽“蓮花水芝菡萏,還不快點把姐夫帶到你們大姐那裏?”這一句,芙蓉知道昌齡哥就要來了,於是走進繡樓,拿起針線,裝模作樣地做起了女紅活兒。
幾個小妹陪著姐夫走上繡樓,看著姐夫進入了繡房,幾個小妹說了聲“大姐,我們外麵玩去了”就帶著一路嘈雜的腳步走開了。
“這幾個鬼丫頭,真把她們沒辦法。”芙蓉說了這麽一句馬上改變話題:“你也來了?”
“我不應該來嗎?”
“我是說,也許你……”芙蓉一邊做針線活兒一邊找閑話說,實際上她早就知道昌齡哥一定會來。
“怎麽?準備做媽媽了?”
“不怕羞呢,‘做’字還沒寫一撇,就想做爹了,真的不怕羞。”
王昌齡從芙蓉的話裏聽出了一點意思,“做”字還沒寫一撇,這不明明是說我跟她還沒做那事嗎?昌齡想,她可能有些急了。想到這裏,昌齡心裏一動,伸出手臂把芙蓉攬入懷中。接著,兩張嘴唇又合在一起了。
但是昌齡跟芙蓉都還理智,知道今天不能在繡房呆太久,尤其不能讓別人看到他倆此時在繡房裏抱在一起,於是二人毅然鬆開手,摸摸嘴巴,開始了正常談話。
“這些天來想我嗎?”昌齡問。
“不想。誰會時時刻刻想著你呢?”
“芙蓉,我的芙蓉,我的芙蓉妹妹,你昌齡哥可是時時刻刻想著你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現在真的有了這種感覺。當然,我也知道芙蓉妹妹時時刻刻也在想著昌齡哥,是嗎?”
幾個小妹在樓下叫大姐和姐夫吃飯了,於是二人起身走出繡房,向著西廂房裏側的餐廳走來。
吃了早飯,王家大院一陣鞭炮響,一個十多人的求親隊伍從從王家浩浩蕩蕩出發了。走在最前麵的是快嘴媒婆。今天的快嘴媒婆格外高興,因為做這樣的媒實在太劃得來,既用不著她快嘴媒婆太多地動她的快嘴,也用不著她快嘴媒婆走太遠的路。隻管喝現成的喜酒,拿現成的銀子。而且這一份銀子的份量一定不輕。接下來是十多個挑擔的,挑著酒缸、豬肉、雞鴨鵝魚、糖果糕點之類以及給女方的衣物等。王昌齡滿麵春風地站在隊伍的最後麵,看著這一行浩浩蕩蕩的隊伍,心中有一種躊躇滿誌的感覺。一雙敏銳的眼睛不時往街道兩旁掃視,看著那些站在門前看熱鬧的人們臉上無不顯出羨慕的神色,不時有人向著王昌齡指指點點,嘴裏嘰嘰咕咕地說著什麽,心想,你們羨慕吧?芷陽村第一大美人是我王昌齡的了,不過你們千萬不要嫉妒,在芷陽村也隻有我王昌齡配得上她何家的千金小姐,隻有讓我王昌齡跟她芙蓉小姐配成一對,才能讓所有的人心服口服。
現在隊伍已經到了何家大院門前,何家早有人接下擔子。王昌齡點燃準備好的鞭炮,轟隆隆的鞭炮聲讓整個芷陽村的人們立刻活躍起來,紛紛從屋內走出,互相詢問這鞭炮向大家傳遞著一個什麽信息。由於人們傳遞信息是靠嘴巴發出的聲音,所以這種信息傳播的速度特別快,眨眼之間,整個芷陽村都知道了這樣一個消息:村北王明哲的大兒子王昌齡跟街中心何員外的大女兒芙蓉小姐今天定親。這一消息的傳出,立刻在芷陽村引起強烈反響,到處是一片讚歎聲。不過也給不少對芙蓉小姐懷著癡心妄想的後生帶來失望。
求親隊伍進了何家大院,人們互相打著招呼,不過是“忙呀”、“辛苦辛苦!”、“不客氣不客氣”之類的客套話。但是何家所有的人和前來喝喜酒的親眷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王昌齡,這個大家聞名已久的芷陽村大詩人,何員外的新郎官。
人們經過南房前麵的過道,走進垂花門,進入正院。接著,客人們被安排在正房的廳堂裏休息,有接待人員給客人們篩茶,在一張大圓桌上擺上糖果糕點。現在王昌齡正落落大方地跟親眷們打著招呼。快嘴媒婆對一些重要的親眷向王昌齡做介紹:“他們是外公外婆,他是大舅舅,她是舅媽,這是大姑爺,她倆是大姑姑小姑姑,他是小姑爺,這是嬸娘,她是二姑爺,他們是大姨父、小姨夫……”快嘴媒婆每介紹一個人,王昌齡都要及時打招呼。王昌齡富有風度的表現得到所有的客人們的嘖嘖稱讚,大家都用飽含愛慕的眼神看著王昌齡的一舉一動。
現在有一對中年夫婦站在王昌齡的麵前,王昌齡心情激動,雖然王昌齡對他們並不陌生,曾經多次叫他們“伯父伯母”,但是現在不能這樣叫了,現在需要用一個對所有的過來人都習以為常、但是對王昌齡來說還是第一次的稱呼,盡管王昌齡內心有些緊張,但是王昌齡落落大方地作出了最親切的應對:“爹!媽!”
“喲,這孩子有學問就是不一樣,叫我們爹媽!”芙蓉媽高興極了,嘴巴向兩邊臉頰拉成一條細長的縫,滿臉堆滿幸福,甜甜的笑容幾乎要從臉上溢出往下流。
芙蓉媽看見幾個小女兒都在姐夫身邊,於是吩咐:“蓮花水芝菡萏,還不快點把姐夫帶到你們大姐那裏去?”
幾個小女兒答應一聲,眾星捧月擁著姐夫往西廂房那個繡樓走來。
芙蓉此時正在繡樓上觀望。這種時刻,芙蓉不便到處走動,這是待字閨中的女子的規矩。但是芙蓉耐不住躲在繡房裏,不時到走廊上看看,聽聽下麵的風聲。當那轟隆隆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芙蓉的心也激動起來,芙蓉知道這種轟隆隆聲音的意義,它意味著從此她跟昌齡哥的關係公開化了,整個芷陽村的人都知道她是王昌齡的老婆,也好,這樣以來,一些在她麵前死皮賴臉的家夥再也不必枉費心機了。
那轟隆隆的鞭炮聲停下來以後,芙蓉在走廊上張開耳朵聽,從喧囂嘈雜的聲音中,芙蓉的耳朵裏篩選出那些跟昌齡哥有關的聲音,一方麵是昌齡哥跟親眷們打招呼的聲音,一方麵是親眷們讚揚昌齡哥的聲音。芙蓉聽著那些聲音,內心湧起愛情美滿的自豪感。
忽然她聽到了媽媽那一聲“喲,這孩子有學問就是不一樣,叫我們爹媽!”,芙蓉的臉上現出了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那是跟此時她媽一樣的表情,一種滿臉堆滿幸福的表情。接著又聽到媽“蓮花水芝菡萏,還不快點把姐夫帶到你們大姐那裏?”這一句,芙蓉知道昌齡哥就要來了,於是走進繡樓,拿起針線,裝模作樣地做起了女紅活兒。
幾個小妹陪著姐夫走上繡樓,看著姐夫進入了繡房,幾個小妹說了聲“大姐,我們外麵玩去了”就帶著一路嘈雜的腳步走開了。
“這幾個鬼丫頭,真把她們沒辦法。”芙蓉說了這麽一句馬上改變話題:“你也來了?”
“我不應該來嗎?”
“我是說,也許你……”芙蓉一邊做針線活兒一邊找閑話說,實際上她早就知道昌齡哥一定會來。
“怎麽?準備做媽媽了?”
“不怕羞呢,‘做’字還沒寫一撇,就想做爹了,真的不怕羞。”
王昌齡從芙蓉的話裏聽出了一點意思,“做”字還沒寫一撇,這不明明是說我跟她還沒做那事嗎?昌齡想,她可能有些急了。想到這裏,昌齡心裏一動,伸出手臂把芙蓉攬入懷中。接著,兩張嘴唇又合在一起了。
但是昌齡跟芙蓉都還理智,知道今天不能在繡房呆太久,尤其不能讓別人看到他倆此時在繡房裏抱在一起,於是二人毅然鬆開手,摸摸嘴巴,開始了正常談話。
“這些天來想我嗎?”昌齡問。
“不想。誰會時時刻刻想著你呢?”
“芙蓉,我的芙蓉,我的芙蓉妹妹,你昌齡哥可是時時刻刻想著你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現在真的有了這種感覺。當然,我也知道芙蓉妹妹時時刻刻也在想著昌齡哥,是嗎?”
幾個小妹在樓下叫大姐和姐夫吃飯了,於是二人起身走出繡房,向著西廂房裏側的餐廳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