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
陶光字重華,但我們背後都隻叫他陶光。他是我的大一國文教作文的老師。西南聯大大一教課文和教作文的是兩個人。教課文的是教授、副教授,教作文的一般是講師、助教。陶光當時是助教。陶光麵白皙,風度翩翩。他有個特點。上課穿了兩件長衫來,都是毛料的,外麵一件是鐵灰色的,裏麵一件是咖啡色的。進了教室就把外麵一件脫了,掛在牆上的釘子上。外麵一件就成了夾大衣。教作文,主要是修改學生的作文,評講。他有時評講到得意處,就把眼睛閉起來,很陶醉。有一個也是姓陶的女同學寫了一篇抒情散文,記下雨天聽一盲人拉二胡的感受,陶先生在一段的末尾給她加了一句:“那濕冷的聲音濕冷了我的心。”當時我就記住了。也許是因為第二個“濕冷”是形容詞作動詞用,有點新鮮。也許是這一句的感傷主義情緒。
他後來轉到雲南大學教書去了,好像升了講師。
後來我跟他熟起來是因為唱昆曲。雲南大學中文係成立了一個曲社,教學生拍曲子的,主要的教師是陶光。吹笛子的是曆史係教員張宗和。陶先生的曲子唱得很好,是跟紅豆館主學過的。他是唱冠生的,嗓子很好,高亮圓厚,底氣很足。《拾畫叫畫》《八陽》《三醉》《琵琶記·辭朝》《迎像哭像》……都唱得慷慨淋漓,非常有感情。用現在的說法,他唱曲子是很“投入”的。
他主攻的學問是什麽,我不了解。他是劉文典的學生,好像研究過《淮南子》。據說他的舊詩寫得很好,我沒有見過。他的字寫得很好,是寫二王的。我見過他為劉文典的《〈淮南子〉校注》石印本寫的扉頁的書題,極有功力。還見過他為一個同學寫的小條幅,是寫在桃紅地子的冷金箋上的,三行: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字有《聖教序》筆意。選了這首唐詩,大概是有所感的,那時已是抗戰勝利,聯大的老師、同學都作北歸之計,他還要滯留雲南。他常有感傷主義的氣質,觸景生情是很自然的。
他留在雲南大學教書。我們北上後不大知道他的消息。聽說經劉文典做媒,和一個唱滇戲的女演員結了婚。後來好像又離了。滇戲演員大概很難欣賞這位才子。
全國解放前他去了台灣,大概還是教書。後在台灣客死,遺詩一卷。我總覺得他在台灣是寂寞的。
陸
真抱歉,我連他的真名都想不起來了。和他同時期的研究生都叫他“小陸克”。陸克是三十年代美國滑稽電影明星。叫他小陸克是沒有道理的。他沒有哪一點像陸克,隻是因為他姓陸。長臉,個兒很高。兩腿甚長,走起路來有點打晃。這個人物有點傳奇性,他曾經徒步旅行了大半個中國。所以能完成這一壯舉,大概是因為他腿長。
他在雲南大學附近的一所中學——南英中學兼一點課,我也在南英中學教一班國文,聯大同學在中學兼課的很多,這樣我們就比較熟了。他的特點是一天到晚泡茶館,可稱為聯大泡茶館的冠軍。他把臉盆、毛巾、牙刷都放在南英中學下坡對麵的一家茶館裏,早起到茶館洗臉,然後泡一碗茶,吃兩個燒餅。他的手指特別長,拿燒餅的姿勢是蘭花手。吃了燒餅就喝茶看書。他好像是曆史係的研究生,所看的大都是很厚的外文書。中午,出去隨便吃點東西,回來重要一碗茶,接著泡。看書,整個下午。晚上出去吃點東西,回來接著泡。一直到燈火闌珊,才挾了厚書回南英中學睡覺。他看了那麽多書,可是一直沒見他寫過什麽東西。聯大的研究生、高年級的學生,在茶館裏喜歡高談闊論,他隻是在一邊聽著,不發表他的見解。他到底有沒有才華?我想是有的。也許他眼高手低?也許天性羞澀,不愛表現?
他後來到了重慶,聽說生活很潦倒,到了吃不上飯。終於死在重慶。
朱南銑
朱南銑是個怪人。我是通過朱德熙和他認識的。德熙和他是中學同學。他個子不高,長得很清秀,一臉聰明相,一看就是江南人。研究生都很佩服他,因為他外文、古文都很好,很淵博。他和另外幾個研究生被人稱為“無錫學派”,無錫學派即錢鍾書學派,其特點是學貫中西,博聞強記。他是念哲學的,可是花了很長時間鑽研滇西地理。
他家在上海開錢莊,他有點“小開”脾氣。我們幾個人:朱德熙、王遜、徐孝通常和他一起喝酒。昆明的小酒鋪都是窄長的小桌子,盛酒的是蓮蓬大的綠陶小碗,一碗一兩。朱南銑進門,就叫“擺滿”,排得一桌酒碗。他最討厭在吃飯時有人在後麵等座。有一天,他和幾個人快吃完了,後麵的人以為這張桌子就要空出來了,不料他把堂倌叫來:“再來一遍!”——把剛才上過的菜原樣再上一次。
他隻看外文和古文的書,對時人著作一概不看。我和德熙到他家開的錢莊去看他,他正躺在藤椅上看方塊報,說:“我不看那些學術文章,有時間還不如看看方塊報。”
他請我們幾個人到老正興吃螃蟹喝紹興酒。那天他和我都喝得大醉,回不了家,德熙等人把我們兩人送到附近一家小旅館睡了一夜。德熙後來跟我說:“你和他喝酒不能和他喝得一樣多。如果跟他喝得一樣多,他一定還要再喝。”這人非常好勝。
他後來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當編輯,研究《紅樓夢》。
聽說,他在鹹寧幹校,有一天喝醉酒,掉到河裏淹死了。
他沒有留下什麽著作。他把關於《紅樓夢》的獨創性的見解都隨手記在一些香煙盒上。據說有人根據他在香煙盒子上寫的一兩句話寫了很重要的論文。
陶光字重華,但我們背後都隻叫他陶光。他是我的大一國文教作文的老師。西南聯大大一教課文和教作文的是兩個人。教課文的是教授、副教授,教作文的一般是講師、助教。陶光當時是助教。陶光麵白皙,風度翩翩。他有個特點。上課穿了兩件長衫來,都是毛料的,外麵一件是鐵灰色的,裏麵一件是咖啡色的。進了教室就把外麵一件脫了,掛在牆上的釘子上。外麵一件就成了夾大衣。教作文,主要是修改學生的作文,評講。他有時評講到得意處,就把眼睛閉起來,很陶醉。有一個也是姓陶的女同學寫了一篇抒情散文,記下雨天聽一盲人拉二胡的感受,陶先生在一段的末尾給她加了一句:“那濕冷的聲音濕冷了我的心。”當時我就記住了。也許是因為第二個“濕冷”是形容詞作動詞用,有點新鮮。也許是這一句的感傷主義情緒。
他後來轉到雲南大學教書去了,好像升了講師。
後來我跟他熟起來是因為唱昆曲。雲南大學中文係成立了一個曲社,教學生拍曲子的,主要的教師是陶光。吹笛子的是曆史係教員張宗和。陶先生的曲子唱得很好,是跟紅豆館主學過的。他是唱冠生的,嗓子很好,高亮圓厚,底氣很足。《拾畫叫畫》《八陽》《三醉》《琵琶記·辭朝》《迎像哭像》……都唱得慷慨淋漓,非常有感情。用現在的說法,他唱曲子是很“投入”的。
他主攻的學問是什麽,我不了解。他是劉文典的學生,好像研究過《淮南子》。據說他的舊詩寫得很好,我沒有見過。他的字寫得很好,是寫二王的。我見過他為劉文典的《〈淮南子〉校注》石印本寫的扉頁的書題,極有功力。還見過他為一個同學寫的小條幅,是寫在桃紅地子的冷金箋上的,三行: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字有《聖教序》筆意。選了這首唐詩,大概是有所感的,那時已是抗戰勝利,聯大的老師、同學都作北歸之計,他還要滯留雲南。他常有感傷主義的氣質,觸景生情是很自然的。
他留在雲南大學教書。我們北上後不大知道他的消息。聽說經劉文典做媒,和一個唱滇戲的女演員結了婚。後來好像又離了。滇戲演員大概很難欣賞這位才子。
全國解放前他去了台灣,大概還是教書。後在台灣客死,遺詩一卷。我總覺得他在台灣是寂寞的。
陸
真抱歉,我連他的真名都想不起來了。和他同時期的研究生都叫他“小陸克”。陸克是三十年代美國滑稽電影明星。叫他小陸克是沒有道理的。他沒有哪一點像陸克,隻是因為他姓陸。長臉,個兒很高。兩腿甚長,走起路來有點打晃。這個人物有點傳奇性,他曾經徒步旅行了大半個中國。所以能完成這一壯舉,大概是因為他腿長。
他在雲南大學附近的一所中學——南英中學兼一點課,我也在南英中學教一班國文,聯大同學在中學兼課的很多,這樣我們就比較熟了。他的特點是一天到晚泡茶館,可稱為聯大泡茶館的冠軍。他把臉盆、毛巾、牙刷都放在南英中學下坡對麵的一家茶館裏,早起到茶館洗臉,然後泡一碗茶,吃兩個燒餅。他的手指特別長,拿燒餅的姿勢是蘭花手。吃了燒餅就喝茶看書。他好像是曆史係的研究生,所看的大都是很厚的外文書。中午,出去隨便吃點東西,回來重要一碗茶,接著泡。看書,整個下午。晚上出去吃點東西,回來接著泡。一直到燈火闌珊,才挾了厚書回南英中學睡覺。他看了那麽多書,可是一直沒見他寫過什麽東西。聯大的研究生、高年級的學生,在茶館裏喜歡高談闊論,他隻是在一邊聽著,不發表他的見解。他到底有沒有才華?我想是有的。也許他眼高手低?也許天性羞澀,不愛表現?
他後來到了重慶,聽說生活很潦倒,到了吃不上飯。終於死在重慶。
朱南銑
朱南銑是個怪人。我是通過朱德熙和他認識的。德熙和他是中學同學。他個子不高,長得很清秀,一臉聰明相,一看就是江南人。研究生都很佩服他,因為他外文、古文都很好,很淵博。他和另外幾個研究生被人稱為“無錫學派”,無錫學派即錢鍾書學派,其特點是學貫中西,博聞強記。他是念哲學的,可是花了很長時間鑽研滇西地理。
他家在上海開錢莊,他有點“小開”脾氣。我們幾個人:朱德熙、王遜、徐孝通常和他一起喝酒。昆明的小酒鋪都是窄長的小桌子,盛酒的是蓮蓬大的綠陶小碗,一碗一兩。朱南銑進門,就叫“擺滿”,排得一桌酒碗。他最討厭在吃飯時有人在後麵等座。有一天,他和幾個人快吃完了,後麵的人以為這張桌子就要空出來了,不料他把堂倌叫來:“再來一遍!”——把剛才上過的菜原樣再上一次。
他隻看外文和古文的書,對時人著作一概不看。我和德熙到他家開的錢莊去看他,他正躺在藤椅上看方塊報,說:“我不看那些學術文章,有時間還不如看看方塊報。”
他請我們幾個人到老正興吃螃蟹喝紹興酒。那天他和我都喝得大醉,回不了家,德熙等人把我們兩人送到附近一家小旅館睡了一夜。德熙後來跟我說:“你和他喝酒不能和他喝得一樣多。如果跟他喝得一樣多,他一定還要再喝。”這人非常好勝。
他後來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當編輯,研究《紅樓夢》。
聽說,他在鹹寧幹校,有一天喝醉酒,掉到河裏淹死了。
他沒有留下什麽著作。他把關於《紅樓夢》的獨創性的見解都隨手記在一些香煙盒上。據說有人根據他在香煙盒子上寫的一兩句話寫了很重要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