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周恩來調查“信陽事件”
1959年10月底,周總理接見了一個衣服襤褸、麵黃肌瘦的人,這個人就是原河南蘭考縣縣長張欽禮。他是冒死偷偷地跑來北京向中央反應河南和信陽地區大批餓死人的情況的。
一九五八年秋,河南省召開地、縣秋糧征購大會。層層加碼,也報不出省裏要求的征購數字。張欽禮在大會上發言了,他說他沒有見過紅薯畝產二十萬斤,小麥畝產五千斤,芝麻稈能榨出油。他說他報不出來,其他地縣報出的數字都是假的。他批評省委帶頭搞浮誇,並指名道姓批評了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吳芝圃並沒有因為和張欽禮的父親是老戰友而“關照他”。省委立即組織對張欽禮的批判鬥爭,並取消參加大會的資格,押送回蘭考接受群眾的批鬥。從五八年秋冬批到五九年廬山會議後,都沒有批倒他。張欽禮並不具有能言善辯的口才,他隻不過用事實反駁就足夠了。他被戴上“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帽子,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留黨查看一年,降了三級,送農村勞動改造。
張欽禮住在地頭看莊稼用的草庵裏,到村裏吃派飯。五九年冬、六零年春,大批群眾偷偷外出逃荒要飯,這是政府不允許的,說是“給社會主義臉上抹黑”,抓回來要挨批挨鬥受懲罰。有人寧可在家餓死也不敢外出討飯。張欽禮到群眾家吃派飯,有時吃的就是群眾偷偷討來的發餿發黴的“百家飯”。那時群眾含淚對張欽禮說,等他們的日子過好了,要煮隻老母雞給他補補身子。(.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不久,村口路邊經常出現餓死的屍體,從外地討飯回來的群眾向他反映,說信陽有的村莊人都餓死光了。後來揭露出信陽餓死百萬人,震動全黨。
張欽禮再也沉默不住了。夜裏在草庵中用黑布遮住煤油燈,開始給周總理寫為民請命書。他是用農民慣用的順口溜寫的,大意是:我受委屈事小,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我不怕再遭橫禍,現在向總理反映河南的實情。他說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等省委領導壓製民主,堵塞言路,不讓人講話。許多抵製浮誇風、共產風的好幹部好黨員橫遭批鬥,開除黨籍;好多群眾逃荒要飯,有的餓死,聽說信陽的群眾餓死很多,這使他這個當縣長的徹夜難眠。他指責河南省委犯了掠奪農民的錯誤,呼求總理快來救救河南人民。寫完信的時間是一九六零年十月二十八日。
一天夜裏,一群饑民來到張欽禮的草屋裏,為他準備路上吃的幹糧,把他送到火車站,千叮嚀,萬囑托,叫他到北京見不到周總理,打不贏這場官司就別回來。
幾經周折,周總理先看到張欽禮的信,並立即接見他。總理第一句話就說:“你是全國兩千多個縣中,第一個向我反映真實情況的縣長。”看著衣服破舊,麵黃肌瘦的張欽禮,總理叫工作人員先帶他去吃飯,張欽禮說:“總理,不用麻煩了,我來時鄉親們給我帶了幹糧,還沒有吃完,我知道你很忙,現在隻想和你多說說話。[.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總理叫他拿出幹糧,看看群眾都吃些什麽。張欽禮從一個布袋中掏出一個菜團子,總理說“給我嚐嚐”,伸手接時不慎掉到地上摔成碎渣,總理彎腰拾一塊放到嘴裏,大聲說“我這個總理沒當好”,說著流了淚,張欽禮在一旁也泣不成聲。
這些菜團是用樹皮、樹葉、花生殼和一點點雜糧做成的。
後來中組部的同誌告訴張欽禮,吳芝圃己經停職反省,不久中央將派劉建勳接替他,叫他回河南找劉建勳。
張欽禮在省委大門口遇到己經停職的吳芝圃,吳問張:“你爹現在可好?”
張說:“我爹不好,餓得浮腫”。吳芝圃一時語塞,稍後又問:“你有什麽事?”
張說:“我去北京告你去了,現在來見劉建勳。”
劉建勳為張欽禮準備了簡單的飯菜,又斟滿了兩杯酒,舉杯說:“我代表省委正式給你平反。”張也舉杯,兩人一飲而盡。張放下酒杯說,“這飯菜我不能吃,蘭考的群眾正在挨餓要飯……”,說時哭了。
他回到蘭考,把三年勞改中補發的一千二百六十四元工資,全部捐給縣救災辦公室。
1960年4、5月間,**中央監察委員會隱隱約約聽到一些關於信陽地區大量餓死人、逼死人的消息,立即向河南省監察委員會詢問。河南省監察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劉名榜就是信陽人,家裏也有人被餓死,可是他不敢講真情。因為河南省自反潘、楊、王運動以來,五風極為嚴重。“一手高指標,一手右傾帽”,幹部都害怕講實話被扣上右傾機會主義和反社會主義的帽子。劉名榜當時是省級幹部都不敢講實話,河南省當時“左”的形勢可見一斑。
中央監察委員會在河南省監察委員會那裏得不到信息,就直接派人到了情況最嚴重的信陽地區光山縣。光山縣委嚴密地封鎖消息,千方百計地阻撓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同誌下去調查,同時對下麵的農民威脅恐嚇,不讓他們向上級反映問題。
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同誌排除重重困難,直接到村子裏找農民群眾了解情況。這才知道問題太嚴重了,餓死人的數目很大。後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同誌又調查了其他幾個縣,情況同樣嚴重。通過初步調查,查有實據死人數目70多萬。這一情況立即匯報給中央監察委員會和中央組織部的主要領導,他們感到問題重大,決定當天晚上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安子文向周恩來總理匯報信陽的情況,緊接著,中央監察委員副書記王從吾又寫了一個關於信陽事件的書麵報告,上報周恩來。
周恩來聽了的報告,又看了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王從吾的報告,感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即向主席報告了信陽事件的情況,主席十分震驚。根據主席的意見,第二天周恩來主持召開國務院緊急會議,通告信陽事件。周恩來在會議上心情十分沉痛地說:“信陽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我有責任,原來沒有一個人匯報,中央不知道。”會議上周恩來決定立即成立中央工作組,馬上深入信陽地區,進一步調查情況,向中央作詳細的匯報。
由周恩來親自點將所組成的工作組是高規格的。組長是**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王從吾,副組長是國家公安部副部長徐子榮、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安子文,他們率領從三個單位抽出來的幾十人前往信陽地區。中央工作組在信陽調查了一個多月,情況比較嚴重的縣基本上都走到了。中央工作組回到北京後,給黨中央、國務院寫了一份正式報告並附有零星報告和隨時報告。後來根據主席的指示和周恩來的安排,調撥大批糧食到信陽以解燃眉之急,同時指示從河南省直單位抽掉了一批幹部到信陽工作,幫助當地進行民主革命補課和整社整風運動。
但是,由於河南封鎖消息,錯過最佳救援時機,終於釀成了餓死100多萬人的慘劇。“信陽事件”最後官方的統計數是“非正常死亡一百五十萬人”,據前信陽地委統戰部副部長魯嘉賓說,原信陽地委統計幹事何佩芳生前向他提供:因為一個領導說六十歲以上餓死者都算正常死亡,要扣除數字,所以後來隻上報了105萬人。
信息封鎖,這是“信陽事件”的要害問題之一。**者和酷吏既不想自己說真話聽真話,也禁止百姓說真話聽真話。如果當年不封鎖消息的話,中央就會及早救災,絕不會餓死100多萬人。吳書記、路憲文之流,為了維護所謂的“尊嚴”、“威信”,竟置百萬人民的性命於不顧,讓古今中外的奸臣酷吏們望塵莫及
1959年10月底,周總理接見了一個衣服襤褸、麵黃肌瘦的人,這個人就是原河南蘭考縣縣長張欽禮。他是冒死偷偷地跑來北京向中央反應河南和信陽地區大批餓死人的情況的。
一九五八年秋,河南省召開地、縣秋糧征購大會。層層加碼,也報不出省裏要求的征購數字。張欽禮在大會上發言了,他說他沒有見過紅薯畝產二十萬斤,小麥畝產五千斤,芝麻稈能榨出油。他說他報不出來,其他地縣報出的數字都是假的。他批評省委帶頭搞浮誇,並指名道姓批評了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吳芝圃並沒有因為和張欽禮的父親是老戰友而“關照他”。省委立即組織對張欽禮的批判鬥爭,並取消參加大會的資格,押送回蘭考接受群眾的批鬥。從五八年秋冬批到五九年廬山會議後,都沒有批倒他。張欽禮並不具有能言善辯的口才,他隻不過用事實反駁就足夠了。他被戴上“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帽子,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留黨查看一年,降了三級,送農村勞動改造。
張欽禮住在地頭看莊稼用的草庵裏,到村裏吃派飯。五九年冬、六零年春,大批群眾偷偷外出逃荒要飯,這是政府不允許的,說是“給社會主義臉上抹黑”,抓回來要挨批挨鬥受懲罰。有人寧可在家餓死也不敢外出討飯。張欽禮到群眾家吃派飯,有時吃的就是群眾偷偷討來的發餿發黴的“百家飯”。那時群眾含淚對張欽禮說,等他們的日子過好了,要煮隻老母雞給他補補身子。(.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不久,村口路邊經常出現餓死的屍體,從外地討飯回來的群眾向他反映,說信陽有的村莊人都餓死光了。後來揭露出信陽餓死百萬人,震動全黨。
張欽禮再也沉默不住了。夜裏在草庵中用黑布遮住煤油燈,開始給周總理寫為民請命書。他是用農民慣用的順口溜寫的,大意是:我受委屈事小,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我不怕再遭橫禍,現在向總理反映河南的實情。他說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等省委領導壓製民主,堵塞言路,不讓人講話。許多抵製浮誇風、共產風的好幹部好黨員橫遭批鬥,開除黨籍;好多群眾逃荒要飯,有的餓死,聽說信陽的群眾餓死很多,這使他這個當縣長的徹夜難眠。他指責河南省委犯了掠奪農民的錯誤,呼求總理快來救救河南人民。寫完信的時間是一九六零年十月二十八日。
一天夜裏,一群饑民來到張欽禮的草屋裏,為他準備路上吃的幹糧,把他送到火車站,千叮嚀,萬囑托,叫他到北京見不到周總理,打不贏這場官司就別回來。
幾經周折,周總理先看到張欽禮的信,並立即接見他。總理第一句話就說:“你是全國兩千多個縣中,第一個向我反映真實情況的縣長。”看著衣服破舊,麵黃肌瘦的張欽禮,總理叫工作人員先帶他去吃飯,張欽禮說:“總理,不用麻煩了,我來時鄉親們給我帶了幹糧,還沒有吃完,我知道你很忙,現在隻想和你多說說話。[.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總理叫他拿出幹糧,看看群眾都吃些什麽。張欽禮從一個布袋中掏出一個菜團子,總理說“給我嚐嚐”,伸手接時不慎掉到地上摔成碎渣,總理彎腰拾一塊放到嘴裏,大聲說“我這個總理沒當好”,說著流了淚,張欽禮在一旁也泣不成聲。
這些菜團是用樹皮、樹葉、花生殼和一點點雜糧做成的。
後來中組部的同誌告訴張欽禮,吳芝圃己經停職反省,不久中央將派劉建勳接替他,叫他回河南找劉建勳。
張欽禮在省委大門口遇到己經停職的吳芝圃,吳問張:“你爹現在可好?”
張說:“我爹不好,餓得浮腫”。吳芝圃一時語塞,稍後又問:“你有什麽事?”
張說:“我去北京告你去了,現在來見劉建勳。”
劉建勳為張欽禮準備了簡單的飯菜,又斟滿了兩杯酒,舉杯說:“我代表省委正式給你平反。”張也舉杯,兩人一飲而盡。張放下酒杯說,“這飯菜我不能吃,蘭考的群眾正在挨餓要飯……”,說時哭了。
他回到蘭考,把三年勞改中補發的一千二百六十四元工資,全部捐給縣救災辦公室。
1960年4、5月間,**中央監察委員會隱隱約約聽到一些關於信陽地區大量餓死人、逼死人的消息,立即向河南省監察委員會詢問。河南省監察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劉名榜就是信陽人,家裏也有人被餓死,可是他不敢講真情。因為河南省自反潘、楊、王運動以來,五風極為嚴重。“一手高指標,一手右傾帽”,幹部都害怕講實話被扣上右傾機會主義和反社會主義的帽子。劉名榜當時是省級幹部都不敢講實話,河南省當時“左”的形勢可見一斑。
中央監察委員會在河南省監察委員會那裏得不到信息,就直接派人到了情況最嚴重的信陽地區光山縣。光山縣委嚴密地封鎖消息,千方百計地阻撓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同誌下去調查,同時對下麵的農民威脅恐嚇,不讓他們向上級反映問題。
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同誌排除重重困難,直接到村子裏找農民群眾了解情況。這才知道問題太嚴重了,餓死人的數目很大。後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同誌又調查了其他幾個縣,情況同樣嚴重。通過初步調查,查有實據死人數目70多萬。這一情況立即匯報給中央監察委員會和中央組織部的主要領導,他們感到問題重大,決定當天晚上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安子文向周恩來總理匯報信陽的情況,緊接著,中央監察委員副書記王從吾又寫了一個關於信陽事件的書麵報告,上報周恩來。
周恩來聽了的報告,又看了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王從吾的報告,感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即向主席報告了信陽事件的情況,主席十分震驚。根據主席的意見,第二天周恩來主持召開國務院緊急會議,通告信陽事件。周恩來在會議上心情十分沉痛地說:“信陽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我有責任,原來沒有一個人匯報,中央不知道。”會議上周恩來決定立即成立中央工作組,馬上深入信陽地區,進一步調查情況,向中央作詳細的匯報。
由周恩來親自點將所組成的工作組是高規格的。組長是**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王從吾,副組長是國家公安部副部長徐子榮、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安子文,他們率領從三個單位抽出來的幾十人前往信陽地區。中央工作組在信陽調查了一個多月,情況比較嚴重的縣基本上都走到了。中央工作組回到北京後,給黨中央、國務院寫了一份正式報告並附有零星報告和隨時報告。後來根據主席的指示和周恩來的安排,調撥大批糧食到信陽以解燃眉之急,同時指示從河南省直單位抽掉了一批幹部到信陽工作,幫助當地進行民主革命補課和整社整風運動。
但是,由於河南封鎖消息,錯過最佳救援時機,終於釀成了餓死100多萬人的慘劇。“信陽事件”最後官方的統計數是“非正常死亡一百五十萬人”,據前信陽地委統戰部副部長魯嘉賓說,原信陽地委統計幹事何佩芳生前向他提供:因為一個領導說六十歲以上餓死者都算正常死亡,要扣除數字,所以後來隻上報了105萬人。
信息封鎖,這是“信陽事件”的要害問題之一。**者和酷吏既不想自己說真話聽真話,也禁止百姓說真話聽真話。如果當年不封鎖消息的話,中央就會及早救災,絕不會餓死100多萬人。吳書記、路憲文之流,為了維護所謂的“尊嚴”、“威信”,竟置百萬人民的性命於不顧,讓古今中外的奸臣酷吏們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