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約三十米傾斜的墓道, 第一道墓門也在沐春麵前封起來, 沐春為父母各燒了一堆紙錢, 跪在夫妻合葬墓前, 低聲說道:


    “母親, 都說人死之後過了七七就喝孟婆湯,轉世投胎。算一算日子, 母親現在應該二十七八歲, 說不定是我雲南新移民的一員。人呢, 應該向前看,人死燈滅,你的屍身在這裏住了二十九年, 反正你的靈魂已經轉世, 也不曉得現在多了這麽個討厭的鄰居。母親現在被追封了詔靖王夫人, 也都是虛名,對母親現世一點用都沒有。兒子隻希望母親現在這一世要幸福,要開心。”


    沐春帶著龐大的送葬隊伍離開, 留下滿地燒成灰燼的紙錢, 以及酒肉等祭品,守陵人拖著掃把清理遍地狼藉, 揚起了片片灰燼,就像一片片黑色蝴蝶, 在觀音山漫天遍野的飛舞著。


    夜深了,野貓野狗聞著味成群結隊而來,在墳頭開起了盛宴, 爭奪酒肉,剛開始守陵人還會揮著棍棒趕走野狗,擺好祭品,沒過多久,流浪貓狗又來了,反複幾次後,守陵人累了,在被窩裏酣睡,由得它們熱鬧。


    次日早上,墳頭祭品已經吃喝完畢,幾隻喝醉的狗還癱在原地,守陵人罵罵咧咧的趕走畜牲,清洗墳頭,不留一點油腥味,擺了幾盆花,終於清淨了。


    風風雨雨,百年滄桑,沐氏家族信守承諾,世世代代鎮守雲南,一個個沐家的男人和女人死在雲南或者北京,被千裏迢迢送到南京江寧縣觀音山祖墳安葬,直到三百多年後,沐家和大明一起滅亡,依然有守陵人保護這裏。


    又過兩百多年,中華山河在列強的堅船利炮下破碎,禮樂崩壞,中華大地成為了人間煉獄,沐家的墳墓被一波波盜墓賊光顧,南京本地盜墓賊、著名的“江寧大盜”唐永海終於把目光定在沐英墓,砸開了沐英的棺槨,取出裏頭最有價值的陪葬品——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當時的南京市市長劉伯承下令捉拿這個江寧大盜,將其槍斃,這尊陪伴了沐英五百多年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送到了南京博物院,成為了整館之寶。


    如今的觀音山從沐氏家族墓變成了遊客如織的風景區和大學城,從禁地變成花錢就能進去的大眾旅行之地。沐家部分保存完好墓地,甚至被房地產開發商非法強行圈地搗毀建立所謂生態別墅區。


    正如明朝詩人唐伯虎寫的那樣:“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無論沐英多麽英勇無畏,無論沐家一代代人為保護國土前赴後繼犧牲,沐家出了無數豪傑,也出了無數的混賬,出過英雄讚歌,也出過狗血醜聞,熱鬧喧囂了三百多年。


    當一切塵埃落定,縱使沐家這種五陵豪傑墓,也是無花無酒鋤作田。


    曆史總是那麽的巧合,唐伯虎的詩預言了沐氏家族墓的未來。明朝弘治十一年,唐伯爵參加應天府鄉試,驚才絕豔,被一個廣東人主考官點為第一名,鄉試第一名叫做解元,故,唐伯虎被叫做唐解元。


    這個來自廣東的主考官也是學霸一枚,成化十四年會試第一、殿試之後發榜,是二甲第一的傳臚、入選翰林院庶吉士,之後官運亨通,順利入內閣,乃至成為大明內閣首輔大人。


    他叫梁儲,是胡善圍……的同事黃惟德的侄孫。


    而唐伯虎被梁儲點為應天府鄉試解元後,本以為是他攀登人生高峰的起點,但事實上就是他的人生高峰了——之後會試,唐伯虎無辜卷入了會試試題泄露案,終生不得再考,斷絕仕途。


    看透一切的唐伯虎對名利頓悟,寫下了“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的絕世佳句,卻又預言了沐氏家族墓地的未來,冥冥之中,人間多少悲歡離合,其實隻是一輪又一輪的死循環。


    人間如此,皇室這個最大的名利場更是如此,胡善圍在回宮的途中,就被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叫去了錦衣衛衙門。


    “這是你雇傭鏢局送給我的?”毛驤將一個錦盒推到胡善圍麵前。


    胡善圍點點頭,“準確的說,是我命海棠在兗州城一家鏢局裏寄出。”


    毛驤:“然後你轉頭就要紀綱派出錦衣衛暗探盯著十個鏢師,看一路上有誰調換或者偷看這個小匣子裏的東西。”


    胡善圍:“是的。”


    鏢師們怕出意外,幾乎是日夜兼程,輪番趕路,所以這個匣子五天前就到了毛驤手裏。


    毛驤打開小匣子,裏頭是一枚紅彤彤的藥丸,兩頁信紙,他晃了晃信紙,“這封信中說魯荒王死於藥丸的砒/霜中毒,是意外。魯荒王沒有把握好配方,自己毒自己,這個藥丸就是證明。你自己看一遍,是否有人模仿你的筆記,調換了信件。”


    胡善圍攤開信紙,從頭到尾仔細看一遍,“沒錯,這就是我寫的,沒有刪減,也沒有更改增加。”


    毛驤問:“你信中所寫,並非事實吧?否則,你為何要紀綱派人盯梢?”


    胡善圍說道:“我在信中寫了一半的事實。另一半被我掩蓋了,那就是有人在魯荒王煉丹必用的白礬裏下了純砒/霜——這個是茹司藥辨認出來的,她的醫術和品德,想必毛大人心知肚明,由於白礬和砒/霜長得相似,魯荒王沒有發覺。所以,毒死魯荒王的人,就是對這個小匣子裏頭感興趣的人。”


    毛驤很是沉得住氣,臉上無波無瀾,說道:“鏢師護送途中,有人想動手掉包,被錦衣衛拿下,經過這幾天言行拷問,他們招供了,說幕後主使是秦王。秦王毒死魯荒王,嫁禍太子,挑撥東宮和郭貴妃,還有東宮和郭家之間的矛盾,借著郭家的手絆倒東宮,廢掉太子。太子下台,秦王是二皇子,身份居長,必定入主東宮。”


    聽到這個結果,胡善圍怒極反笑。


    毛驤挑了挑眉毛,“你笑什麽?”


    胡善圍收斂笑容,說道:“秦王惡貫滿盈,他就是個重口味的火鍋——什麽肉,菜,豆腐,真的,假的,統統往裏頭涮,管他好吃不好吃,都能煮熟了吃下去。但是,毛大人,火鍋的重口味騙不了我的味覺,這個結果,我‘吃’不下去。”


    胡善圍之前不是沒有考慮過喪心病狂的秦王,郭貴妃即將封皇後,魯荒王就是唯一的嫡子,對身為庶長子的東宮太子形成威脅,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秦王隻比太子朱標小一歲零兩個月,排行老二。


    但是,秦王之前多行不義,隻顧滿足自己的欲望,毫無大局觀,洪武帝對他已經死心了,隻是把他當成鎮守西北的藩王。


    洪武帝有二十幾個兒子,他可以從中再做挑選一個兒子當太子。


    何況,東宮還有四個皇孫,其中朱允炆和朱允熥都已經十五歲成年了,他們也是繼承人的人選。


    根據胡善圍對洪武帝的了解,洪武帝大權獨攬慣了,越老疑心病越重,一個兵強馬壯,正值盛年的兒子,和一個剛剛成年,無權無勢,一切都得依靠自己給他張羅的皇孫,他會選擇誰當儲君?


    當然是聽話的皇孫啊!按照洪武帝的性格,他怎麽可能忍受當一個太上皇。


    所以秦王冒險毒死魯荒王,不僅不能漁翁得利,反而會為他人做嫁衣。


    毛驤定定的看著胡善圍,仿佛要穿透她的內心,“你認同錦衣衛調查的結果,那麽,你覺得誰是真凶?”


    胡善圍說道:“其實之前我也不確定,隻是猜測,但是現在聽毛大人一席話。連皇上都要替他遮掩,並且不惜栽贓給另一個兒子,以此來欺騙郭貴妃、穩住掌握兵權,和戰功赫赫的郭氏家族,所以……這個答案不需要我說出來了吧。”


    隻可能是太子。


    隻有國儲,才會讓洪武帝去栽贓另一個兒子。


    倘若讓郭貴妃和郭氏兄弟知道魯荒王死於太子投毒,後果是國儲動搖,國家動蕩。


    如果隻是一個素有惡名的親王,洪武帝不至於殺了秦王——奪爵貶為庶人,圈禁中都鳳陽即可。


    這便是帝王心術。


    果然還是不能瞞住她啊,毛驤心中一歎,麵色卻是一肅,“傳皇上口諭,尚宮局司言胡善圍跪下聽旨!”


    胡善圍趕緊站起來,跪拜在地:“微臣胡善圍聽旨。”


    毛驤說道:“魯荒王之死,朕甚是心痛。然,國儲乃國之根本,牽一發而動全身,朕需從長計議,此事乃國家機密,胡善圍不可說與外人知曉,隻需回魯荒王煉丹失誤,自取滅亡。若抗旨不尊——”


    毛驤瞥了一眼跪地的胡善圍,“誅滿門。”


    洪武帝對胡善圍的恐嚇逐漸升級,先是要挖去她的眼睛,之後是殺了她給孝慈皇後殉葬,現在幹脆要殺她全家!


    胡善圍心裏咯噔一下,猛地抬頭,和毛驤對視,毛驤對她點點頭,“君無戲言,你還不接旨?”


    胡善圍手心都是冷汗,跪地俯拜:“臣……胡善圍……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領旨完畢,胡善圍跪在原地,久久沒有起來。


    直到紀綱來扶她,“請胡司言回宮,倘若耽擱太久,唯恐郭貴妃懷疑。”


    同行的沈瓊蓮已經回宮了,胡善圍不能在錦衣衛停留太久。


    啪!


    胡善圍拍開紀綱的手,“滾。”


    紀綱早就知道結果了,卻一直瞞著胡善圍,隻是報給毛驤和洪武帝知道。


    嘶!紀綱倒吸冷氣,看著自己骨肉均亭的玉手,“輕點!都打出紅印來了。我畢竟是錦衣衛的人,


    這種要命的事情,我怎麽敢自己主張告訴你?少不得先報給毛大人,由皇上處置了。”


    都是打工的,胡善圍理解紀綱的苦衷,但是她無法接受現實:說出真相,滿門抄斬。不說真相,她如何有臉麵對郭貴妃的托付?


    胡善圍用力的拍開紀綱,她的手也生疼,隻是她內心十分糾結,忽略了疼痛。


    紀綱勸道:“毛大人要你早點回宮,走吧,我送你回去。”又伸出手。


    胡善圍側身避開了,說道:“我自己走。”


    胡善圍站起來,她不知不覺跪的太久了,腿腳麻木,膝蓋一軟,差點摔倒,紀綱用力扶她起來,怪叫道:“哎喲,想不到你還挺沉。”


    胡善圍坐在椅子上,揉著麻木酸疼的腿。


    紀綱遞給她一杯參茶,又勸,“不就是說謊嗎?我們這種當差的,一天到晚,十句話有九句是假的,說個謊還不容易,你聽我一言,皇上並不是不動太子,而是時候未到,今天他敢殺親弟弟,明天說不定就敢弑君。但這和咱們都沒關係,他們老朱家爭權奪利,咱們冷眼旁觀便是,反正最後都是老朱家的人當皇帝,咱們都要在皇帝手裏討碗飯不是?誰當皇帝都一樣。”


    “俗話說,賭場無父子,這權力場,尤其是皇權,那就更……咳咳,這些殺頭的話我隻敢對著你說,你要明白,你全家的性命都在皇上手裏,你爹那一天去教坊司喝茶,我們錦衣衛是清清楚楚,到時候皇上要動手,我一個人可攔不住。”


    “我累了。”胡善圍疲倦的說道,目光有些發直。


    紀綱以為她被嚇壞了,安慰道:“放心,隻要你不把太子抖出去,皇上照樣重用你。你知道宮裏什麽樣的人命短,什麽樣的人活的長嗎?”


    胡善圍不言不語。


    紀綱自問自答道:“知道皇室秘聞的人命短,但是,知道很多皇室秘聞的人卻會活的很長。就和賭場欠錢一樣,你欠一個人十兩銀子,那別人就是大爺,可是你若千一個人十萬兩銀子,別人就得管你叫大爺。你不會有事的——我可以保證,在我出事之前,你都不會有事。”


    胡善圍冷哼一聲,“男人的話不可信。我那麽相信你,你卻轉眼就把我賣給毛驤。”


    紀綱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你和毛大人在我心中是一樣的,你是我朋友,毛大人是我……反正對我很重要,別讓我為難嘛。”


    胡善圍問紀綱:“當了這麽多年錦衣衛,幹了那麽見不得人的事情,你不覺得累嗎?”


    “累。”紀綱說道:“有時候覺得真他媽的不想幹了,但是除了幹錦衣衛,我也不會幹別的啊。我這個人,除了長得好看,沒別的優點,去其他衙門,會被人欺負瞧不起的。不會有第二個上司像毛大人那樣真心實意對我好、賞識我了。再說了,我若走了,毛大人會很孤單的。”


    胡善圍頹然說道:“不管我怎麽做,宮廷都不會改變。生生死死,如潮漲潮落,花開花謝,自有天時規律,半點都不由人。那我做的一切有什麽意義?”


    紀綱取笑道:“你對宮廷有什麽誤解?宮廷從來就是爾虞我詐,倚強淩弱,無情無義的地方,一切皆有規則,你改變了皮,改變不了本質。”


    胡善圍頓時啞口無言,難道一直以來,都是我一廂情願,緣木求魚嗎?


    胡善圍心裏有個小小的聲音:“從來如此,那便對嗎?”。可是隻是一瞬,就被洶湧而來的疲倦和無力感覆蓋了。


    胡善圍站起來,“回宮。”


    宮裏,春光正好,遊絲軟係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柳絮欲停風不住,杜鵑聲裏山無數。


    心中幾乎要積鬱成疾,胡善圍仿佛聽見成千上萬隻杜鵑齊齊鳴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回到宮廷,稍作休整,胡善圍換了一套素服去鍾粹宮見郭貴妃。


    一路上,胡善圍無數次勸自己,郭貴妃就是知道真相又如何?她即將封後,她身後還有龐大的郭氏家族,她能把太子怎麽樣?


    郭貴妃會陷入報仇和隱忍兩難境地,每一次見到太子恭敬的給她請安,叫她母後,她都會痛苦不堪,會心疼雙眼毒瞎,活活疼死的親兒子。


    她不能為兒子報仇,還要和殺子凶手扮演母慈子孝的戲碼,對於一個母親而言,是多麽的殘忍?


    隱瞞殘酷的真相,對郭貴妃而言,反而是好事……


    胡善圍努力說服自己,可是見到闊別兩個月的郭貴妃,看到她鬢發全白、容貌憔悴時,愧疚感,負罪感,無力感,自我厭惡等等情緒如洪水般湧過來,忘記了之前準備好的所有說辭。


    還是郭貴妃先開口,“胡司言回來了,真是辛苦了,本宮見你很是疲倦,回去好好休息,不用著急來請安。”


    郭貴妃這九年的變化真是太大了,從岌岌可危的後宮大權,到得到朝野內外認可,即將封後,她不再是當初屢屢犯蠢作死的郭寧妃了。


    胡善圍猛地回過神來,行了拜禮,“微臣一路坐著馬車,累不著。想必貴妃娘娘著急知道魯荒王葬禮情況,還有孫子的身體狀況,便先過來和娘娘詳敘。”


    郭貴妃賜了座位,聽胡善圍講兗州城魯王府所見所聞。胡善圍隻隱去茹司藥從白礬提取□□、《煉丹手記》以及桃花林太子威逼利誘,還有海棠去鏢局放誘餌這四樁事情。


    無論胡善圍講什麽,郭貴妃都沒有打斷她,隻是偶爾發出哦、唉等歎詞,講到太子為孫子取了小名,叫做過兒時,郭貴妃才說了一句“這小名取的不錯,有警示之意,不過,等滿周歲,寫入皇室金冊,得讓皇上、禮部還有宗人府早早定一個大名才好。”


    胡善圍講了快半個時辰,才說完兗州之行。


    末了,郭貴妃落了淚,“吾兒真是糊塗啊,自己毒自己,都是本宮的錯,沒有好好保護他,十四五歲就被人引誘吞服丹藥,心癮難戒,倘若本宮細心一些,或許就不會出現這種事。”


    胡善圍聽了,愧疚幾乎將她的脊梁壓垮,覺得臉上像是被人甩了兩巴掌,火辣辣的疼。


    胡善圍不敢直視郭貴妃的眼淚,掏出了手帕遞過去,“娘娘節哀,過兒身體健康,他是庶長子,將來是否能成功繼承魯王的爵位,還需娘娘幫忙,娘娘一定要保重身體。”


    “謝謝你。”郭貴妃自己的帕子早就哭濕透了,接過了胡善圍的帕子,擦幹眼淚,說道:“你此去兗州,路途遙遠,責任又重。其實你是宮廷女官,為親王送葬,本不是你的責任。是本宮太任性了,非要你跑一趟腿。”


    聞言,胡善圍恨不得甩自己兩耳光,忙說道:“為娘娘效力,本就是微臣的責任,娘娘客氣了。以後的日子還長,娘娘若有差遣,盡管吩咐便是。”


    郭貴妃說道:“你好久沒有孝陵祭拜孝慈皇後了,惦記著孝陵的鹿還有鳳凰了吧?這些禽獸都是你養大的,有感情。明日本宮給你放個假,你去孝陵小住幾日,算是出了遠門的補償。”


    其實不用郭貴妃開口,胡善圍就會找機會告假,去孝陵和沐春見麵,郭貴妃主動開口,胡善圍順水推舟,“微臣明日便去孝陵,為娘娘給孝慈皇後上一注香。”


    次日一早,宮門一開,胡善圍的車駕去了孝陵。


    臨行前,郭貴妃將好幾卷經書交給胡善圍,“這是本宮親手抄的經書,你幫忙拿去孝慈皇後神位前焚燒,也是本宮一點心意。”


    胡善圍慎重其事的接下,郭貴妃看著她的背景消失在宮門外,若有所思,許久,對身邊的郭嬤嬤說道:“檀兒的葬禮是太子一手操辦的,聽說胡司言說葬禮辦得很漂亮,選的墓地風水也極好。太子如此賣力,本宮不能虧待了他,寫一張請帖送去東宮,今晚本宮擺一桌素宴,給太子接風洗塵。”


    “是。”郭嬤嬤應下。


    春光爛漫,萬物生長,芳菲一片,郭貴妃信步走到禦花園樓閣,偌大皇宮,盡收眼底。


    皇宮所有的屋頂都是金黃色的琉璃瓦,在春日下熠熠生輝,唯有東宮用的綠色琉璃瓦,波光淋漓,仿佛池塘清水。


    郭貴妃對著東宮那一抹獨特的綠色,無聲的笑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今晚寫的肥,所以更新的晚。


    在這個漫漫長夜裏,我們來做題吧!!!今晚一共有四道題,答對任何一道題,或者你是學霸全都答對了,隻要你是第一個答出來的,就送100點大紅包獎勵!


    題目和胡善圍……的同事黃惟德……的侄孫梁儲有關。請注意看題!


    閱讀下麵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梁儲傳


    梁儲,字叔厚。舉成化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弘治四年進侍講。改洗馬,侍武宗於東宮。冊封安南,卻其饋。久之,擢翰林學士,同修《會典》,拜吏部右侍郎。正德初,改左,專典誥敕。劉瑾摘《會典》小疵,儲坐降右侍郎。瑾誅,以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十年,楊廷和遭喪去,儲為首輔。明年春,以國本1未定,請擇宗室賢者居京師,備儲貳2之選,皆不報。


    帝好微行,嚐出西安門,經宿返。儲等諫,不聽,然猶慮外廷知。當是時,帝失德彌甚。群小竊權,濁亂朝政,人情惶惶。儲懼不克任,以廷和服闋,屢請召之。廷和還朝,儲遂讓而處其下。


    十三年七月,帝從江彬言,將遍遊塞上。托言邊關多警,命總兵官朱壽統六師往征,令內閣草敕。閣臣不可,帝複集百官左順門麵諭。儲泣諫,眾亦泣,帝意不可回。儲獨廷爭累日,帝竟不聽。


    秦王請關中閑田為牧地,帝排群議許之,命閣臣草製。廷和等引疾,帝怒甚。儲度不可爭,乃上製草曰:“毋收聚奸人,危我社稷,是時雖欲保親親不可得已。”帝駭,事遂寢。明年,帝將南巡。言官伏闕諫,儲等亦以為言。會諸曹多諫者,乃止。


    寧王宸濠反,帝南征,儲扈從。在道聞賊滅,連疏請駕旋。帝以宸濠械將至,問處置之宜。儲等請如宣宗征高煦故事,罪人既得,即日班師。


    帝崩,楊廷和等定策迎興世子。故事,當以內閣一人與中貴勳戚偕禮官往。廷和欲留蔣冕自助,而慮儲老或憚行,乃佯惜儲憊老,阻其行。儲奮曰:“事孰有大於此者,敢以憊辭!”遂與定國公徐光祚等迎世子安陸邸。既即位,給事中張九敘等劾儲結納權奸,持祿固寵。儲三疏求去,命賜敕馳傳,遣行人護行,歲給廩隸如製。卒,特贈太師,諡文康。


    (選自《明史·列傳第七十八》,有刪改)


    【注】1國本:確定皇位繼承人。2儲貳:儲副,太子。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同修《會典》  同:共同參與


    b.備儲貳之選,皆不報  報:答複


    c.儲懼不克任  克:完成


    d.帝駭,事遂寢  寢:停止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儲以國家大事為重的一組是


    1冊封安南,卻其饋 2楊廷和遭喪去,儲為首輔 3請擇宗室賢者居京師,備儲貳之選 4廷和還朝,儲遂讓而處其下 5會諸曹多諫者,乃止 6事孰有大於此者,敢以憊辭


    a.146


    b.235


    c.125


    d.346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梁儲仕途平坦。梁儲考取了成化十四年會試的第一名,被授官為編修,後來被任命為吏部右侍郎、文淵閣大學士等,並入閣參與處理國家的重要事務,再後來還成為首輔。


    b.梁儲敢於犯顏直諫。皇帝曾經在宮外留宿,梁儲等人直諫;皇帝要遊塞上時,梁儲獨自在朝堂上與皇帝爭論好幾天;在皇帝南征期間,梁儲多次勸諫皇帝早回京城。


    c.梁儲能審時度勢。秦王請求將關中的閑田作為放牧之地,很多人都反對,皇帝不聽,就連楊廷和都稱病辭官,梁儲就上書說這樣做恐怕最終連想保護親近的人也不可能。


    d.梁儲做事當仁不讓。皇帝駕崩後,楊廷和想讓蔣冕留下來幫助自己,讓梁儲去迎接興世子,就假裝勸梁儲不要去,梁儲認為那是職責所在,便和定國公等人到安陸王府迎接世子。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托言邊關多警,命總兵官朱壽統六師往征,令內閣草敕。


    (2)儲等請如宣宗征高煦故事,罪人既得,即日班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胡善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蘭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蘭舟並收藏胡善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