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心, 海底針。太子許給貴妃之位色/誘、有許以尚宮之位利誘、還說她爹胡榮愛好去教坊司喝茶看戲, 用家人來威脅她。


    太子連續三板斧, 想要收割胡善圍的忠誠。


    太子如此迫不及待, 胡善圍當然不會戀愛腦的以為太子喜歡她, 她的第一反應是:難道皇上快不行了?隱瞞病情?所以太子在這個時候收買她,想要確保登上帝位。不對呀, 明明出發之前洪武帝身體挺好, 還能連著寵幸剛進宮的朝鮮貢女。


    胡善圍熟讀曆史, 在宮廷也有多年的實踐經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史書上的完美太子,和現實的完美太子有天壤之別。


    史書上的太子, 或有詩文才華、或開疆擴土、或善良慈悲、或者對愛情忠誠, 隻有一個方麵表現良好, 都會留下美名,是個好太子。


    但是現實裏的太子的評判標準隻有一個——那就是是否順利登上帝位。


    當不了皇帝的太子都不是好太子。


    太子和老中醫不一樣,老中醫越老越吃香, 太子當的越久, 就越危險,越被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和疑心病此消彼長, 成反向發展的老皇帝所忌憚。


    所以古往今來,在太子崗位上工齡超過二十年的, 基本下場都很慘,沒有幾個得到善終的。


    太子朱標努力營造出仁德、友愛兄弟、尊師、對愛情堅貞等等良好的人設。其實胡善圍這種終年在名利場摸爬滾打的人是絕對不相信的,不說破, 不戳破而已。


    當年太子為了“尊師”美名,苦求洪武帝放恩師宋濂一條命,其實是用苦肉計迫使孝慈皇後出麵幫忙,最後還是孝慈皇後拖著病軀搞定了洪武帝,但是美名卻是太子的。


    從成穆貴妃的葬禮引出改變孝製的《孝慈錄》,到救宋濂這兩件事,胡善圍就看清楚了太子的虛偽。


    太子的人設是騙一騙廣大無知老百姓,得到他們的尊敬和愛戴,這和五百年後演藝界明星們做“好男人”、“吃貨”、“學霸”人設是一模一樣的,為的是迅速提高知名度和辨識度,他們知道老百姓喜歡這種的人設,就努力把自己包裝成和真實的他們完全不同的人設。所以屢屢出現出軌劈腿的“好丈夫”、瘦成一條閃電的“吃貨”和論文格式都不標準的“學霸”。


    但是,群眾的目光豈是那麽好糊弄的?人設一時爽,崩壞火葬場。立的越高,崩塌的越快。


    此時的太子已經在胡善圍心中崩到一塌糊塗了,還死皮賴臉的想要索取她的忠誠。她已經分不不清楚,虛偽的太子和暴戾的秦王那個更討厭。


    胡善圍決定給太子一擊重拳,說道:“微臣吃的是大明朝廷發的俸祿,不是來自東宮。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啊,微臣不能端著朝廷的碗,做著東宮的事。微臣的忠誠隻會給兩個人,那就是皇上和統領六宮的貴妃娘娘。太子殿下得到微臣信任的唯一方式,隻有一個,那就是坐上那張龍椅。”


    想得到我的信任?那就先當皇帝,太子是儲君,離皇位隻有一步之遙。


    是的,這一步的差距,可以隻是三尺的一小步,也可以是十萬八千裏的一大步。


    這一步其實很遠,小心扯著蛋啊太子!


    胡善圍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太子曉得她的決定,很是失望,“原來胡司言是那種不到最後一刻絕不下注的人。”


    胡善圍說道:“是的,微臣出身市井商戶人家,小門小戶的,沒見過什麽大世麵,隻曉得端誰的碗,吃誰的飯,就要給誰辦事,太子殿下的賞識微臣心領了,這桃花還是勞煩太子拿去魯荒王棺槨前插瓶吧,告辭。”


    這是兗州皇家寺廟,魯荒王停靈之處,在弟弟死去四十九天,屍骨未寒,大哥就迫不及待色/誘起了弟弟親娘的女官。


    胡善圍告退,太子沒有追,隻是看她的背影所有所思。


    傳說七七是死人停留陰間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喝孟婆湯,忘記前世所有的事情,轉世投胎。


    胡善圍來到大雄寶殿,在佛前為魯荒王祈禱:來世,莫要再投胎帝王家了,你這個無用的好人。


    做完法事,送葬隊伍回到魯王府,明日就要啟程回京了。


    胡善圍在書房裏寫了幾頁書信,將一顆丹藥用油紙包裹好,一起放在木匣子裏,層層疊疊裹上防水防潮的油紙,然後在最外麵裹上布包袱,交給海棠:


    “你拿這個出去,你出去之後,必定有人跟蹤,不要怕,他們不會傷害你,你多換幾個地方,換一次裝束,假裝甩脫跟蹤後,去上一次我雇傭保鏢的鏢局,把這個木匣子寄送到京城錦衣衛衙門毛大人手中。”


    海棠不解,“這個風險很大,憑我一人之力,很難甩掉跟蹤。”


    胡善圍說道:“不,不是要你真的甩掉,是要讓對方以為,你既然想盡辦法想要甩開眼線,這個木匣子裏頭一定有什麽了不得的驚天大秘密。”


    海棠問:“胡司言今日怎麽了?要捎信給毛大人,交給紀綱便是,為何要鏢局去做這件事,鏢局沒有紀綱靠譜,這東西有遺失甚至調換的風險。”


    胡善圍輕輕叩了叩小匣子,“這個小東西是魚餌,我要用它釣出一條大魚,論理,這事我應該置身之外,交給皇上和貴妃娘娘定奪,但是……”


    一想起桃花林太子輕佻的用桃枝托起自己下巴的那一幕,胡善圍覺得惡心作嘔,魯荒王是皇室中人,生老病死都歸宗人府管轄,然而宗人府宗正就是主持魯荒王葬禮的太子。


    不要你是太子,就可以仗勢欺人調戲我。


    不要以為我拒絕了你,這事就算完了,你要為你輕薄負責。


    我胡善圍從不惹事,也從不怕事。誰搞宮鬥我搞誰。


    “釣大魚?”海棠問:“毒死魯荒王的真凶嗎?胡司言已經有眉目了?是誰在白礬裏加的砒/霜”


    胡善圍說道:“魯王府後宅由王妃管的水潑不進,掉包這事隻能在府外兗州城裏完成,對方的手應該沒有伸進來,否則白礬和《煉丹手記》這種要命的證據早就被偷走或者銷毀了。”


    “可是兗州城人海茫茫,根本無跡可尋,何況此事已經過去了四十九天,魯荒王可能是在路途中被人調換了藥包,即使錦衣衛來查,估摸也查不出所以然來。唯一的揪出真凶的辦法,就是讓真凶誤會以為我們掌握了什麽確鑿的證據,引蛇出洞。”


    胡善圍指著小匣子,“誰碰了這個盒子,誰就是凶手。”


    海棠讚道:“胡司言妙計!”想了想,又問道:“凶手……真的會來咬誘餌嗎?”


    胡善圍回想起太子擺弄供桌上花瓶的插花,當時他掰斷了幾根花枝,還說:“這插花講究錯落有致,有高有低,方能賞心悅目,最高的花枝永遠隻有一朵,倘若都差不多高,縱使一瓶都是仙境奇葩,也不會好看的。”


    以及,桃花林的太子色/誘利誘還有家人威脅的那一幕,晚不來,早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招安”我……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魯荒王早不死,晚不死,唯獨在坤寧宮加固地基,重修完畢,郭貴妃即將冊封皇後的時候死了。


    郭貴妃一旦封後,魯荒王就是唯一的嫡子。東宮太子朱標是庶長子,生母是誰,洪武帝連個名字都沒讓這個女人留下來,而魯荒王兩個舅舅都是侯爵,大明名將。


    從出身上看,太子就落了後塵,雖說太子儲位穩固,頗有賢名,但魯荒王的嫡子身份,給了太子很多壓力。


    尤其是洪武帝身體還不錯,六十二高齡還生了三個兒子的前提下,太子還不知要在東宮熬多久才能上位。每熬一天,東宮就有易主的危險。


    太子也是飽讀史書的,他當然知道工齡超過二十年的太子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


    所以,除掉魯荒王,將威脅掐死在搖籃裏,是最好的辦法。郭貴妃封後,她就是第二個孝慈皇後,沒有嫡子,所有庶子在她眼裏都一樣……


    胡善圍說道:“我也不確定,希望是我多想了,不然這個結果真的太可怕了。”


    海棠機靈聰明,當年秦王以她大哥的性命為要挾,借用懷慶公主的手,除掉胡善圍,是海棠說服了教坊司當閨門旦的姐姐,將計就計,揪出了秦王這條毒蛇。


    胡善圍輔佐郭貴妃,權力大增,想法子將海棠的姐姐和大哥都脫了官奴的籍貫,送到雲南沐春那裏,作為移民,重新開始生活。


    故海棠對胡善圍忠心耿耿,言聽計從,她將小包袱放進食盒裏,扮作魯王府普通丫鬟從後門出去。


    不知是真的有人盯梢,還是胡善圍的提醒,海棠覺得身上總有幾道目光,她路過一個成衣店時,買了套男子的衣服換上,還租了轎子,繞著兗州城瞎逛,做出努力要擺脫跟蹤的假象。


    之後甚至改為租了一匹馬出城跑了一圈,又折返回來。這才去了鏢局,將小匣子高價托付給鏢局,請了十個鏢師送到京城。


    走出鏢局,海棠又感覺了審視的目光。她沒有左顧右盼,一副自信滿滿確認自己擺脫了跟蹤的樣子,步履輕鬆的回到魯王府。


    次日,龐大的治喪隊伍啟程回京,年輕的寡婦魯王妃抱著過兒相送,太子安慰哭哭啼啼的弟媳,還抱了抱繈褓裏的過兒。


    胡善圍看見太子慈祥的目光,像是十分愛惜過兒的樣子,縱是穿著夾衣,也覺得徹骨深寒。


    那過兒在魯王妃手裏好好的,太子一抱,過兒就大聲嚎哭起來,身體不安的在繈褓裏扭動,胡善圍聽得心驚,走過去說道:“過兒咂著嘴,應是餓了,叫奶娘抱過去喂奶吧。”


    過兒是魯王府的指望,魯王妃將來還指望他承襲爵位,延續魯王一脈,聞言連忙向奶娘使眼色,要奶娘去接過兒——大伯子和寡婦弟媳之間不好直接傳遞,都是奶娘作為中間人將過兒抱來抱去。


    太子依然保持慈祥的笑容,將過兒還給奶娘,疼惜的說道:“孤有過八個孩子,都是在孤手裏抱大的,因而有些經驗,過兒哭聲嘹亮,腿腳有勁,將來一定是個身體健康的孩子。”


    這下太子除了“好兒子”、“好大哥”、“好學生”、“好丈夫”的人設以外,又多了個“好父親”——誰會料到“好大哥”會在弟弟過七七的時候在桃花林裏使出渾身解數逼女官就範呢?


    虛偽,太虛偽了!


    胡善圍上馬車之前,魯王妃又在她麵前一通自責,說辜負了郭貴妃所托,沒能照顧好魯荒王,“……妻賢夫禍少,都是我的錯,嗚嗚。”


    其實從魯王妃把王府管理的井井有條來看,她絕對不是表麵上的軟和性子,隻是迫於男尊女卑的禮教,必須做出示弱求原諒的態度。


    胡善圍有了憐憫之心,安慰道:“魯王妃莫要胡思亂想,好生照顧過兒,把他培養成人,莫要走他父親的老路。魯荒王雖走了,過兒是郭貴妃的親孫子,貴妃娘娘也是魯王府的依靠,大家還是一家人。”


    看到胡善圍這個態度,魯王妃心下稍安,方收了淚水。


    胡善圍暗歎:皇室裏的女人啊,淚水都修煉到了收放自如。


    回京途中,胡善圍和沈瓊蓮同吃同住,同臥同起,像連體姐妹似的,故意做出防備太子的模樣。


    沈瓊蓮覺得奇怪,“出了什麽事?你怎麽突然變得膽小了?”


    胡善圍說道:“相信我,你不知道是為了你好。”


    沈瓊蓮素來不愛管閑事,居然真的就不問了。弄得胡善圍心裏癢癢,恨不得把桃花林受太子騷擾之事拿出來傾訴。


    這個油膩的太子居然拿桃花枝托我的下巴!啊!連春春都沒有這樣輕佻的托過我的下巴!


    夜裏住在驛站,胡善圍洗臉的時候拿著熱帕子狠狠的搓洗下巴,差點搓下一層皮。


    而太子,日常的禮遇兩個女官,甚至把驛站最好的房間讓給她們住,好像桃花林騷擾事件從未發生過。


    十天後,治喪隊伍到了京城,此時南京城正值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怕熱的人已經穿上單衣了,眾人老遠就看到前方高高飄起的白幡、聽到震天的哭聲。


    這個葬禮規格不一般,是按照王禮出殯,朝中文武百官相送,胡善圍看了,大驚:短短三個月,又有一位親王去世了?


    治喪隊伍走近一看,才知道黔國公沐英去世,洪武帝追封其為王,配享太廟,諡號昭靖。


    沐英死了?那麽沐春……


    胡善圍趕緊下了馬車,有紀綱開道,她順利的擠到了人群前麵,看著“孝子”沐春穿著麻鞋、粗麻沒有鎖邊的孝服、捧著父親的牌位走在最前麵。


    六年了,兩人一直書信聯係,從來見麵,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重逢。


    沐春眼睛紅紅的,看到路邊的胡善圍,立刻迸出光亮來,嘴角不知覺的上揚。


    胡善圍一瞧,心道不好,忙搖頭擺手。


    沐春方收斂了目光,繼續哭喪著臉。


    沐春身後穿著同樣孝服的是三弟沐昂和四弟沐昕,沐昕就是六年前像個野人一樣舔手指的小男孩,像沐春小時候那樣在宮裏長大,安排在乾清宮東五所裏,和幾個小親王們一起長大,現在已經是個九歲的男童了,長大很是秀氣,雌雄莫辯,像個女孩子。


    沐家隻有二公子沐晟留守在雲南。


    沐家三位公子之後,是用白麻布做的帷帳,由幾個強壯的小廝們舉著杆子拉扯開來,形成兩堵可以行走的白色“圍牆”。


    圍牆裏麵都是披麻戴孝的沐家女眷,為首的當然是黔國公夫人耿氏,其實沐英長年鎮守雲南,平時也大多在戰場上,沐家大小事宜都交給耿氏打理,和喪偶差不多,夫妻感情淡漠,相敬如“冰”的過了一生。


    所以,耿氏哭的不是丈夫,而是心愛的兒子沐晟沒有回來送葬。沒了丈夫,耿氏越發思戀唯一的親生兒子。她已經足足十一年沒有見過兒子了!


    攙扶著耿氏的青年夫人是二少奶奶程氏,程氏是沐晟的明媒正娶的妻子,由父親沐英親自下聘求娶的,程氏家門不顯,是個小文官家庭,也不曉得沐英是如何打算的,他明明最喜歡二兒子,卻給老二指定了如此低調的一門親事。


    耿氏得知此事後,當即氣得吐血,就這種出身的女人,給兒子當妾都不配啊!可是她自打嫁入沐家,曉得前頭原配馮氏是如何死的,知道若想日子過得去,就得順著丈夫的意思,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耿氏隻得捏著鼻子認下這門婚事,開始操辦婚事——由於沐晟一直跟隨父親鎮守雲南,到處平亂,沒有時間回來結婚,最後還是五歲的四弟沐昕替二哥接了新娘,拜堂成親。


    所以沐晟之妻、二少奶奶程氏嫁到沐家快四年了,依然沒有見到丈夫,梳著婦人頭,但還是處女之身。


    不過,沐晟雖然老婆不在身邊,並不妨礙他納妾——是的,沐晟無論相貌、性格,還是愛好都和親爹沐英一模一樣,他喜歡女人,漂亮的女人,在沐英去世之前,已經有兩個妾為沐晟生了兒子。


    程氏連丈夫的麵都沒有見,就“喜當媽”,比婆婆耿氏還慘,耿氏好歹生了沐晟,故,聽到耿氏哭泣,程氏更加悲傷,比耿氏的哭聲還響亮。


    隔著移動的白色帷帳,聽見裏麵女眷的痛哭之聲,在人群裏圍觀的胡善圍心中一聲歎息:她討厭沐英,討厭他對沐春冷酷無情,沐春半生的痛苦,大多都來自父親。可是沐英真的死了,看到他的棺材在麵前經過,心中卻無暢快之感,不得不承認,沐英是大明的脊梁。


    他的去世,對大明是一大損失,洪武帝二十幾個兒子加起來,都不如一個幹兒子沐英。


    胡善圍的目光貪婪的追隨著沐春穿著喪服的背影,直到消失了還舍不得離開。


    沐春捧著親爹的牌位,心潮澎湃,啊,我終於見到善圍姐姐了!這送葬的路怎麽那麽長?怎麽還沒到墓前?下葬的吉時怎麽那麽慢?


    沐英夫婦合葬墓在南京江寧縣觀音山,由於原配馮氏早逝,墳墓早就建好了,夫妻同墓,但是棺材放在不同的室內,墓穴是“三室兩廳”的結構,三室分別是馮氏,沐英,還有為將來繼室耿氏挖好的、安放棺材的墓穴。


    兩廳是兩個用來堆放陪葬品和祭祀用的左右兩個墓室,中間是長條形的墓道。


    送葬隊伍先打開第一道墓門,走進前墓道,約三十來步時,被一道千斤重的墓門阻攔。


    墓門後麵是一個凹糟,凹槽裏卡著一根幾百斤的石柱子,傾斜著頂住墓門,從外頭根本無法開啟墓門。


    當年建墓時,在墓道左邊預留的一個小方口——這個口子是進入墓室的入口,類似五百年後程序員給程序預留的“後門”。


    一個身形瘦小的掘墓人撬開墓磚,從方口裏爬進去,爬到墓室後,他挪開頂住墓門的石柱,墓門緩緩開啟。


    沐英的棺材抬進了中間的墓室,擱在棺床上麵,棺材的左邊是已經停放了二十九年的原配馮氏的棺材。


    沐春在母親的棺材前燒香磕頭,親爹死了,他沒有哭,可是看到母親的棺材,眼淚不受控製的落了一地,一顆顆砸在墓室的青磚地麵上。


    入葬儀式結束,沐春走出墓室,眼淚才止住了。


    待所有人走出墓室,瘦小的掘墓人重新將幾百斤的石柱推到地麵凹槽處,抵住墓門,又從墓室預留的小口子裏爬到墓道,重新用墓磚封住。


    這個小口子會一直留著,等待耿氏死後,掘墓人爬進去,重新開啟墓門,抬進沐英右邊的墓室,夫妻兩人合葬,掘墓人第三次抵住墓門,從小口子爬出墓道,隨身布下炸/藥,炸塌小入口,再封上墓磚,他們夫妻三人將永遠在此沉睡。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要正是開撕了,好激動。


    今晚送200個紅包,沒錯,是200個!一起慶祝三八節!大家周末愉快!三八婦女節快樂!


    恭喜讀者yuki喜提100點大紅包!


    [-收起] №12 網友:yuki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9-03-07 23:12:53  所評章節:136


    2個,李治和李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胡善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蘭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蘭舟並收藏胡善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