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如夢堅持不接受周全的意思,周新民見周全真的來請他當皇帝,對他大為改觀,心理就舒暢了。[.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其實他一個小孩子,倒不是真的對這個早已失去的、沒有自由的皇帝如何倦戀,隻是覺得周全負了他,騙了他,咽不下這口氣,現在氣一消,也真心地表示不當皇帝了,他當不來。
周全說:“我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身不由己,從來就沒有窺覷帝位的意思,這天下本來是你們的,現在我與你們有夫妻、父子之實,我若搶走了皇位,於理何在,於心何安?”
褚如夢道:“教主萬萬不可作此想法,晉室氣數已盡,積屙難愈,教主登基乃是大勢所驅,天命已定,若不順天應人,必然導致天怒人怨,不但前功盡棄,天下百姓又遭磨難,生靈塗碳。我們母子兩早已與舊朝無關,隻想平平靜靜做個百姓,希望教主成全,莫要將這孩兒推到浪口刀尖上。”
“你們落到今日的局麵我也有些責任,要是不對你們做一些補嚐,我心中不安。既然你們勢意不肯再臨朝,我就另想一個妥善之策。新民也快成年了,當了這麽多年小皇帝,多少也見識了一些,當個大皇帝不行,當個小皇帝總可以的。”
褚如夢愕然,皇帝隻能一個,哪裏來大小之說?
“如今雖然天下歸心,但數百年來的戰亂導至南北民俗大相庭徑,多處荒蕪,各地民生情況相差懸殊,很難容洽起來。所以我決定新朝將采取諸侯分封製,我居中稱帝,分封有功勳和才能的人為諸侯,分治各方,依各地不同情況自治。等過了數年之後,大局穩定,再在各諸侯中逐步推行統一的標準。如今舊朝的王公大臣、豪門大族都在,若不給他們一個安身之處,必然又起混亂,所以我決定將舊朝的皇族和遺臣歸到一處,成為一路諸侯,便由新民來統領。人都是舊人,地還是舊地,隻是各方麵都要消減一些,新民也必須遵我號令,大局上按我的政策來施行。。。。。。”
周新民大喜,以他的才能當皇帝確實是吃不消的,但當個諸侯,管著個小朝廷還是可以的,並且幾乎就是回到他原有生活了,卻不必天天擔心著打仗的事,不用擔心有人敢來欺負他,還哪裏還有比這更好的結局?
“教主天縱英才,諸侯分治果然是最適合現今局麵的治理方法,以教主之威望和德行,也定能使諸侯臣服,以最短時間實現天下大治。隻是。。。。。。”
“隻是什麽?”
褚如夢深情地望著他,“隻是教主用心良苦,把毫無建樹的新民推為一路諸侯,會不會有些人不服呢?況且把這些舊臣大族集中到一處,風氣習俗等等還是與舊朝相同,就不擔心他們複辟麽?”
周全笑道:“量他們也沒這個膽,更主要是你和新民沒有這個想法。不,現在開始不叫新民了,還是叫回司馬聃吧。你也該回複身份,然後我大王的身份,聚某路諸候之母,不管是有違體製吧?”
褚太後感動得幾乎流下淚來,司馬聃也相當機靈,立即跪下,“孩兒拜見父皇。”
“哈哈哈,先別叫父皇,我還沒正式登基呢,況且我要大量削減你的屬地、權力和大臣,隻怕到時你又要恨我了。”
“不不不,孩兒隻要能光明正大活著,還有人遵重我就知足了,削減是應該的。”
周全說:“我把建康皇宮還給你,把舊臣和江南的豪門劃給你,也不全是顧念與你們的關係,而是這一塊也是極大的不穩定因素。這些年的戰亂,北方的文化、經濟、商業、工藝都幾乎被摧毀得一幹二淨。而江南、江東是現今漢人文化保留得最好的地方,最繁華的地方,漢人中的許多精英都集中在這兒,這兒一亂,所受到的損失將無法挽回;如果處理好了,讓他們安安心心地活著,人才為國效力,文化和優良的傳統輻射傳揚到全國各地,就變成寶貴的財富了。”
“如今我依舊保持著建康的小朝廷,風俗習慣,規矩體製大多不變,隻削減他們一土地和權力,應該不至於逼反了他們,然後再逐步改造,若是誰敢有異心和不滿,我就完全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充軍到北方的苦寒之地去開荒。另外能不能領導好他們,就得看聘兒的了。”
司馬聃說:“雖任重而道遠,孩兒竭盡全力,不敢懈怠。”
“這就好,哈哈哈。。。。。。”三人都笑了起來,心情大為舒暢。
很快五鬥米教就通告天下,要廢黜偽帝司馬昱,另立新君。五平米教內部自然呼聲極高要周全當皇帝,貧民階層也極力支持,什麽“萬姓表”、“請願書”遞上一大堆,都是要求周全上位;冉閔召集他的舊部代表黃河以北的勢力支持周全,願聽從周全的收編和調度;桓溫、謝安也公開了支持周全稱帝,代表江南這邊的軍事勢力,特別是豪門體係的支持。
周全與司馬聃的約定還沒對外說出,東晉各豪門大族見風頭不對,立即開始跟風,爭先恐後表明立場,支持周全稱帝,並且大力宣傳,說周全立下了如何多的豐功偉業,如何的英明神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降神人,本就是真命天子。馬屁拍得比誰都響,無非就是希望討了周全的歡心,能夠保有自家的利益。
此外各地的佛教、道教等各宗派的領袖,如道安、支道林、吳猛等也聲稱周全上應天命,下合人心,早前的七星聯珠光照山陰就已經預兆了這一點;八門遁甲城內虹光衝天,民間流傳的童謠早就證明了這一點。
司馬昱惶惶不安,周全還沒找上門去,他就嚇得在皇宮內上吊自殺了,周全也不與他家裏人為難,宮人大部份散去,他的家屬回到王府等侯判處。
眾望所歸,水到渠成,於是周全不再推辭,決定登基為皇,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登基事宜,以及各地區的劃分和管理問題。
他的計劃是淮河以南,到鄱陽湖和會稽連接線為止這塊近四正方形的地區劃給司馬聃,算是東邊的大諸侯,供司馬家族和各王公大臣安身。雖然小了點,大家擠擠吧,各家都把自己地盤縮小一些,反正不會餓死了。建康附近是當時最繁華的地區,但靠近淮河則是不少戰亂造成的廢墟和荒地,得權的、識抬舉的留在繁華的地方;不聽話的,看不順眼的,全趕去淮河邊開荒。末落王孫,孤臣遺老,能保命已經是非常仁慈了,不許再囉嗦。
荊州在長江以北的區域,江荊、江夏、長沙這邊劃給桓氏家族,是次一等的諸侯,地盤也比之前小了些,不過不用挪窩,大部份基礎都在,又是好地段,算很給桓家麵子了。
謝家據有會稽、廬陵、晉安之間一大片區域,算是東南方的大諸候。會稽之地人才薈萃,其繁榮僅次於建康,再往西南雖然有許多地方是沒有開的,可是這地盤卻大得很,比原來謝家擁有的不知要大多少倍。謝家不用挪窩,又增加了可以開的大量土地,也是大為驚喜——誰叫謝家的女兒是周全的夫人,謝安又與周全有著非同一般的交情呢?
另一大族王姓,沾了邱靈柔和王羲之的光,與謝家處在同一區域,具體如何劃分和落戶由謝安和王羲之說了算。這些區域歸在謝安名下管轄,出什麽問題唯謝安是問,對這些大家族除了削減地盤和在朝廷的官員外,不做過多變革。
五鬥米教中原意還俗當官,並且有當官能力的,都劃分到全國各地封為大小諸侯;有功勞卻沒有當官能力的,也封個爵位享受清福當個大地主隻想修行不願當官的,可以選名山勝水建立廟宇,開設道場,或是在自己好友的地盤裏開壇布道。雖說許多地方參考了古代的諸侯分封治,卻又加入了許多新元素,量才而用,量力而行,並不是隻憑功勞原有地位來封賞。
爵位也參考古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更低級的不是朝廷封的,可以由各大小諸侯來封,暫時擬正是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大諸侯,另有三十六路小諸侯,各級諸侯可以擁有限定數量的兵馬和文臣武將,屬地中的人才和家族中的優秀子弟,可以在自家組建的小朝廷裏當官,能力強的再推舉到周全的大朝廷。各級諸侯和爵位有具體的權力、軍隊、占地大小等限製。。。。。。
以洛陽為中心,方圓約一千裏的地域是周全直轄的國土,蓄備最優秀的人才,為周全獻計獻策,訓練最精銳的軍團,作為國家的王牌軍隊。
朝廷中的高官雖然拿高工資,地位很高,卻是沒有什麽實際權力的,主要是建議權、監督權、設計權、規劃權,最終決定的還是周全,周全不同意,他們什麽都做不了,還不如皇室轄區內管理實際事務的小官有實權。這樣一來,下麵有實權的人有人管著,上麵管人的又沒有實權,可以有效的避免**的產生——目前肯定是沒有**,誰敢在天降神人麵前**啊?但日後時間久了就難說了。
皇家的軍隊稱為“王師”,分為皇宮禁衛(包括守衛和儀仗隊)、皇城治安兵、正規作戰部隊等。對內維護皇室的尊嚴,轄區的內治安,威懾諸侯;對外威揚國力,抵禦入侵,征伐外國等。周全可以隨時調用各大小諸侯的兵馬和將官,如果還解決不了,就要動用王師了。
這一係列東西要整理出頭緒來可不是容易的事,周全頭都大了,若不是有褚如夢、公孫薇、龐易等人在幫他弄,就是殺了他也沒辦法,當皇帝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五鬥米教的總體結構依舊保存著,教主也是周全兼任,但各治各部人數大量削減,原先的精銳部隊如機動組、神風突擊隊、鶴鳴治的骨幹完全保留,一部份充入山陰總壇,一部份充入朝廷的“王師”之中,編製和藩號有所改變。目前這些人和荊州、豫州的精兵強將大部份在妖霧之外守著,少數在各地清剿流躥的胡人的流寇;冉閔則帶著他的舊部在長城一帶守著。。。。。。
一個月後,周全在洛陽登基稱帝,國號“玄”,不忘出身於道門;年號“民主”,取以民為主之意;五鬥米教改稱“天師教”,為護國大教,尊周全為天師教主,舉國歡慶,大封天下,大赦天下。
八大諸侯分別是:東路侯主司馬聃,公爵,係舊朝廢帝,念其皇室血親,自小勤勉並過大過;又曾禮遇周全和原五鬥米教,封周全為教主,對原五鬥米教的統一和展具有不可否認的功勞,因此得封。食邑揚州,都建康,統領舊朝遺臣和大族以輔新皇;
西路侯主成風,侯爵,係天師教鶴鳴治大祭酒嶽九真大弟子,戰功素著,道德高尚,因嶽九真不願為官,推舉他出仕。食邑西蜀,都於成都,率教眾教民以輔新朝;
南路侯主龐易,公爵,本是孫泰家人,與周全不打不相識投向周全,成為原五鬥米教的山陰總壇大祭酒,為天師教的建設和展立下漢馬功勞,其才能之傑出,功勳之顯著,教中無人不知。食邑廣州,交州,據有今廣東、廣西全境和湖南、江西、福建部份地方。地域廣大且富饒,雖然沒有全麵開,卻大有可為。
北路侯主羊希,侯爵,係魏時名將之後,落魄於閩南治下,被周全慧眼挖掘了來,曾任提煉組組長,指揮多次大戰,戰功顯著,食邑幽州,都範陽,開墾北方大量土地以及防範胡人入關。
東南路侯主謝安,公爵,係舊朝一等豪門中最傑出的人才,周全的知交好友,在周全初到此地時給予極大的關照,又是周全夫人謝雨卓的三叔;原任豫州刺史,與天師教多次並肩作戰,強力支持,於公於私都該得高位。
東北路侯主雨森龍,侯爵,原是漢陽治一頭目,主動投向周全,拜周全為師,憑挖礦組組長,參與過多次大小戰役,勞苦功高。食邑徐州和青州部分地方,都徐州。
西北路侯主冉閔,公爵,原冉魏皇帝,民族英雄,現重出江湖,率舊部歸降,食邑涼州和雍州部份地區,以開土地和防範胡人入侵為主。因冉閔執意要追隨周全左右,傳位給舊部周成,隻受其爵不授其職,周成功勳不夠,降為伯爵。
西南路侯主王猛,伯爵,雖加入天師教較晚,但參與指揮幾次大戰,表現突出,立下不少功勞,並且有非凡的管理能力,破格重用。食邑交州,都建寧。
在曆史上,“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兩個都是臥龍鳳稚級的人物,得一個可以安天下,現在卻都成了周全的諸侯。還有羊希、龐易這樣沒在史上留名,才智卻不在王猛和謝安之下的奇人,八大諸侯分治,天下想不安定繁榮都難了。除了這八路大諸侯外,另有三十六路小諸侯,都是有功之人,分封各地,不一一例舉。
嶽九真、孔靈產、沈警、左尋仙、莊淡然、洪濤等不願還俗,依舊在天師道中任職;白龍、牛夢、衍江、司徒雷等不肯當諸侯,依舊跟隨在周全身邊,都封了爵位。對於已經戰死的人,凡有親人的都給封賞,沒有親人的都追封官職,載入史書,刻上紀念碑。。。。。。
周全選擇的諸侯分封治是正確的,因為當時經過了胡人大入侵,多年大混戰,南北習俗差距太大,各地的展度池差距太大,絕對不可能一把抓,否則過不了幾天就要開始大混亂。現在分塊治理,每個諸侯可以跟據自己所在地的具體情況來管理,總體上由中央朝廷來抓,事情就好辦得多。
豪門大族和舊朝的勢力,他們依舊呆在自己的地方,雖說權力小了,家業小了,可是還能舒心的活著,沒人會想搗亂;五鬥米教的各大功臣本來就是四處流浪的人,現在分到許多已經荒廢了的土地,立起大旗,召集民眾,一切從頭開始建設,有官有地有兵有民,也是很有成就感歸屬感的,所以分封之時皆大歡喜,稱頌如潮。
大局初定,但是這些事要落實下來,各地官員到任、原有兵馬撤換、削減多少人、補充多少人、地界的認定等等,絕對不是三兩天就能完成的,全國各地都忙成一片。
比較大的人員變動有:原司馬昱集團的兵力大部份開到妖霧外鎮守去了,少數留給司馬聃小朝廷;豫州的兵馬一部份隨謝安去上任,一部份調到邊疆去守衛,一部份調到妖霧外去鎮守;荊州的人馬也是象豫州一樣處理。現在東南方跟本沒有戰爭了,還要養著這麽多軍人幹什麽?南方人也該去北方經曆點風雪了,都是一個國家,不能南人不管北方事。再有多餘的人員,全解甲歸田種地生孩子去,如今最缺少的就是會種地和能讓女人生孩子的壯丁。
雖然忙雖然亂,但大多數人都是欣喜的,生活已經充滿了希望,終於不用打仗了,不要提心吊膽過日子了。被削減土地的一些豪門大族雖然有些不滿,卻也沒人敢怎麽樣,現在他們要想出頭,不能靠誇誇奇談了,隻能下苦功去讀書,掌握有用的知識和本領。通宵達旦在秦淮河上**清談的人,不但沒有出頭的機會,說不定還會被送到邊遠地區去種田。
這一翻紛紛攘攘,直到半年才稍定下來。
周全說:“我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身不由己,從來就沒有窺覷帝位的意思,這天下本來是你們的,現在我與你們有夫妻、父子之實,我若搶走了皇位,於理何在,於心何安?”
褚如夢道:“教主萬萬不可作此想法,晉室氣數已盡,積屙難愈,教主登基乃是大勢所驅,天命已定,若不順天應人,必然導致天怒人怨,不但前功盡棄,天下百姓又遭磨難,生靈塗碳。我們母子兩早已與舊朝無關,隻想平平靜靜做個百姓,希望教主成全,莫要將這孩兒推到浪口刀尖上。”
“你們落到今日的局麵我也有些責任,要是不對你們做一些補嚐,我心中不安。既然你們勢意不肯再臨朝,我就另想一個妥善之策。新民也快成年了,當了這麽多年小皇帝,多少也見識了一些,當個大皇帝不行,當個小皇帝總可以的。”
褚如夢愕然,皇帝隻能一個,哪裏來大小之說?
“如今雖然天下歸心,但數百年來的戰亂導至南北民俗大相庭徑,多處荒蕪,各地民生情況相差懸殊,很難容洽起來。所以我決定新朝將采取諸侯分封製,我居中稱帝,分封有功勳和才能的人為諸侯,分治各方,依各地不同情況自治。等過了數年之後,大局穩定,再在各諸侯中逐步推行統一的標準。如今舊朝的王公大臣、豪門大族都在,若不給他們一個安身之處,必然又起混亂,所以我決定將舊朝的皇族和遺臣歸到一處,成為一路諸侯,便由新民來統領。人都是舊人,地還是舊地,隻是各方麵都要消減一些,新民也必須遵我號令,大局上按我的政策來施行。。。。。。”
周新民大喜,以他的才能當皇帝確實是吃不消的,但當個諸侯,管著個小朝廷還是可以的,並且幾乎就是回到他原有生活了,卻不必天天擔心著打仗的事,不用擔心有人敢來欺負他,還哪裏還有比這更好的結局?
“教主天縱英才,諸侯分治果然是最適合現今局麵的治理方法,以教主之威望和德行,也定能使諸侯臣服,以最短時間實現天下大治。隻是。。。。。。”
“隻是什麽?”
褚如夢深情地望著他,“隻是教主用心良苦,把毫無建樹的新民推為一路諸侯,會不會有些人不服呢?況且把這些舊臣大族集中到一處,風氣習俗等等還是與舊朝相同,就不擔心他們複辟麽?”
周全笑道:“量他們也沒這個膽,更主要是你和新民沒有這個想法。不,現在開始不叫新民了,還是叫回司馬聃吧。你也該回複身份,然後我大王的身份,聚某路諸候之母,不管是有違體製吧?”
褚太後感動得幾乎流下淚來,司馬聃也相當機靈,立即跪下,“孩兒拜見父皇。”
“哈哈哈,先別叫父皇,我還沒正式登基呢,況且我要大量削減你的屬地、權力和大臣,隻怕到時你又要恨我了。”
“不不不,孩兒隻要能光明正大活著,還有人遵重我就知足了,削減是應該的。”
周全說:“我把建康皇宮還給你,把舊臣和江南的豪門劃給你,也不全是顧念與你們的關係,而是這一塊也是極大的不穩定因素。這些年的戰亂,北方的文化、經濟、商業、工藝都幾乎被摧毀得一幹二淨。而江南、江東是現今漢人文化保留得最好的地方,最繁華的地方,漢人中的許多精英都集中在這兒,這兒一亂,所受到的損失將無法挽回;如果處理好了,讓他們安安心心地活著,人才為國效力,文化和優良的傳統輻射傳揚到全國各地,就變成寶貴的財富了。”
“如今我依舊保持著建康的小朝廷,風俗習慣,規矩體製大多不變,隻削減他們一土地和權力,應該不至於逼反了他們,然後再逐步改造,若是誰敢有異心和不滿,我就完全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充軍到北方的苦寒之地去開荒。另外能不能領導好他們,就得看聘兒的了。”
司馬聃說:“雖任重而道遠,孩兒竭盡全力,不敢懈怠。”
“這就好,哈哈哈。。。。。。”三人都笑了起來,心情大為舒暢。
很快五鬥米教就通告天下,要廢黜偽帝司馬昱,另立新君。五平米教內部自然呼聲極高要周全當皇帝,貧民階層也極力支持,什麽“萬姓表”、“請願書”遞上一大堆,都是要求周全上位;冉閔召集他的舊部代表黃河以北的勢力支持周全,願聽從周全的收編和調度;桓溫、謝安也公開了支持周全稱帝,代表江南這邊的軍事勢力,特別是豪門體係的支持。
周全與司馬聃的約定還沒對外說出,東晉各豪門大族見風頭不對,立即開始跟風,爭先恐後表明立場,支持周全稱帝,並且大力宣傳,說周全立下了如何多的豐功偉業,如何的英明神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降神人,本就是真命天子。馬屁拍得比誰都響,無非就是希望討了周全的歡心,能夠保有自家的利益。
此外各地的佛教、道教等各宗派的領袖,如道安、支道林、吳猛等也聲稱周全上應天命,下合人心,早前的七星聯珠光照山陰就已經預兆了這一點;八門遁甲城內虹光衝天,民間流傳的童謠早就證明了這一點。
司馬昱惶惶不安,周全還沒找上門去,他就嚇得在皇宮內上吊自殺了,周全也不與他家裏人為難,宮人大部份散去,他的家屬回到王府等侯判處。
眾望所歸,水到渠成,於是周全不再推辭,決定登基為皇,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登基事宜,以及各地區的劃分和管理問題。
他的計劃是淮河以南,到鄱陽湖和會稽連接線為止這塊近四正方形的地區劃給司馬聃,算是東邊的大諸侯,供司馬家族和各王公大臣安身。雖然小了點,大家擠擠吧,各家都把自己地盤縮小一些,反正不會餓死了。建康附近是當時最繁華的地區,但靠近淮河則是不少戰亂造成的廢墟和荒地,得權的、識抬舉的留在繁華的地方;不聽話的,看不順眼的,全趕去淮河邊開荒。末落王孫,孤臣遺老,能保命已經是非常仁慈了,不許再囉嗦。
荊州在長江以北的區域,江荊、江夏、長沙這邊劃給桓氏家族,是次一等的諸侯,地盤也比之前小了些,不過不用挪窩,大部份基礎都在,又是好地段,算很給桓家麵子了。
謝家據有會稽、廬陵、晉安之間一大片區域,算是東南方的大諸候。會稽之地人才薈萃,其繁榮僅次於建康,再往西南雖然有許多地方是沒有開的,可是這地盤卻大得很,比原來謝家擁有的不知要大多少倍。謝家不用挪窩,又增加了可以開的大量土地,也是大為驚喜——誰叫謝家的女兒是周全的夫人,謝安又與周全有著非同一般的交情呢?
另一大族王姓,沾了邱靈柔和王羲之的光,與謝家處在同一區域,具體如何劃分和落戶由謝安和王羲之說了算。這些區域歸在謝安名下管轄,出什麽問題唯謝安是問,對這些大家族除了削減地盤和在朝廷的官員外,不做過多變革。
五鬥米教中原意還俗當官,並且有當官能力的,都劃分到全國各地封為大小諸侯;有功勞卻沒有當官能力的,也封個爵位享受清福當個大地主隻想修行不願當官的,可以選名山勝水建立廟宇,開設道場,或是在自己好友的地盤裏開壇布道。雖說許多地方參考了古代的諸侯分封治,卻又加入了許多新元素,量才而用,量力而行,並不是隻憑功勞原有地位來封賞。
爵位也參考古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更低級的不是朝廷封的,可以由各大小諸侯來封,暫時擬正是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大諸侯,另有三十六路小諸侯,各級諸侯可以擁有限定數量的兵馬和文臣武將,屬地中的人才和家族中的優秀子弟,可以在自家組建的小朝廷裏當官,能力強的再推舉到周全的大朝廷。各級諸侯和爵位有具體的權力、軍隊、占地大小等限製。。。。。。
以洛陽為中心,方圓約一千裏的地域是周全直轄的國土,蓄備最優秀的人才,為周全獻計獻策,訓練最精銳的軍團,作為國家的王牌軍隊。
朝廷中的高官雖然拿高工資,地位很高,卻是沒有什麽實際權力的,主要是建議權、監督權、設計權、規劃權,最終決定的還是周全,周全不同意,他們什麽都做不了,還不如皇室轄區內管理實際事務的小官有實權。這樣一來,下麵有實權的人有人管著,上麵管人的又沒有實權,可以有效的避免**的產生——目前肯定是沒有**,誰敢在天降神人麵前**啊?但日後時間久了就難說了。
皇家的軍隊稱為“王師”,分為皇宮禁衛(包括守衛和儀仗隊)、皇城治安兵、正規作戰部隊等。對內維護皇室的尊嚴,轄區的內治安,威懾諸侯;對外威揚國力,抵禦入侵,征伐外國等。周全可以隨時調用各大小諸侯的兵馬和將官,如果還解決不了,就要動用王師了。
這一係列東西要整理出頭緒來可不是容易的事,周全頭都大了,若不是有褚如夢、公孫薇、龐易等人在幫他弄,就是殺了他也沒辦法,當皇帝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五鬥米教的總體結構依舊保存著,教主也是周全兼任,但各治各部人數大量削減,原先的精銳部隊如機動組、神風突擊隊、鶴鳴治的骨幹完全保留,一部份充入山陰總壇,一部份充入朝廷的“王師”之中,編製和藩號有所改變。目前這些人和荊州、豫州的精兵強將大部份在妖霧之外守著,少數在各地清剿流躥的胡人的流寇;冉閔則帶著他的舊部在長城一帶守著。。。。。。
一個月後,周全在洛陽登基稱帝,國號“玄”,不忘出身於道門;年號“民主”,取以民為主之意;五鬥米教改稱“天師教”,為護國大教,尊周全為天師教主,舉國歡慶,大封天下,大赦天下。
八大諸侯分別是:東路侯主司馬聃,公爵,係舊朝廢帝,念其皇室血親,自小勤勉並過大過;又曾禮遇周全和原五鬥米教,封周全為教主,對原五鬥米教的統一和展具有不可否認的功勞,因此得封。食邑揚州,都建康,統領舊朝遺臣和大族以輔新皇;
西路侯主成風,侯爵,係天師教鶴鳴治大祭酒嶽九真大弟子,戰功素著,道德高尚,因嶽九真不願為官,推舉他出仕。食邑西蜀,都於成都,率教眾教民以輔新朝;
南路侯主龐易,公爵,本是孫泰家人,與周全不打不相識投向周全,成為原五鬥米教的山陰總壇大祭酒,為天師教的建設和展立下漢馬功勞,其才能之傑出,功勳之顯著,教中無人不知。食邑廣州,交州,據有今廣東、廣西全境和湖南、江西、福建部份地方。地域廣大且富饒,雖然沒有全麵開,卻大有可為。
北路侯主羊希,侯爵,係魏時名將之後,落魄於閩南治下,被周全慧眼挖掘了來,曾任提煉組組長,指揮多次大戰,戰功顯著,食邑幽州,都範陽,開墾北方大量土地以及防範胡人入關。
東南路侯主謝安,公爵,係舊朝一等豪門中最傑出的人才,周全的知交好友,在周全初到此地時給予極大的關照,又是周全夫人謝雨卓的三叔;原任豫州刺史,與天師教多次並肩作戰,強力支持,於公於私都該得高位。
東北路侯主雨森龍,侯爵,原是漢陽治一頭目,主動投向周全,拜周全為師,憑挖礦組組長,參與過多次大小戰役,勞苦功高。食邑徐州和青州部分地方,都徐州。
西北路侯主冉閔,公爵,原冉魏皇帝,民族英雄,現重出江湖,率舊部歸降,食邑涼州和雍州部份地區,以開土地和防範胡人入侵為主。因冉閔執意要追隨周全左右,傳位給舊部周成,隻受其爵不授其職,周成功勳不夠,降為伯爵。
西南路侯主王猛,伯爵,雖加入天師教較晚,但參與指揮幾次大戰,表現突出,立下不少功勞,並且有非凡的管理能力,破格重用。食邑交州,都建寧。
在曆史上,“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兩個都是臥龍鳳稚級的人物,得一個可以安天下,現在卻都成了周全的諸侯。還有羊希、龐易這樣沒在史上留名,才智卻不在王猛和謝安之下的奇人,八大諸侯分治,天下想不安定繁榮都難了。除了這八路大諸侯外,另有三十六路小諸侯,都是有功之人,分封各地,不一一例舉。
嶽九真、孔靈產、沈警、左尋仙、莊淡然、洪濤等不願還俗,依舊在天師道中任職;白龍、牛夢、衍江、司徒雷等不肯當諸侯,依舊跟隨在周全身邊,都封了爵位。對於已經戰死的人,凡有親人的都給封賞,沒有親人的都追封官職,載入史書,刻上紀念碑。。。。。。
周全選擇的諸侯分封治是正確的,因為當時經過了胡人大入侵,多年大混戰,南北習俗差距太大,各地的展度池差距太大,絕對不可能一把抓,否則過不了幾天就要開始大混亂。現在分塊治理,每個諸侯可以跟據自己所在地的具體情況來管理,總體上由中央朝廷來抓,事情就好辦得多。
豪門大族和舊朝的勢力,他們依舊呆在自己的地方,雖說權力小了,家業小了,可是還能舒心的活著,沒人會想搗亂;五鬥米教的各大功臣本來就是四處流浪的人,現在分到許多已經荒廢了的土地,立起大旗,召集民眾,一切從頭開始建設,有官有地有兵有民,也是很有成就感歸屬感的,所以分封之時皆大歡喜,稱頌如潮。
大局初定,但是這些事要落實下來,各地官員到任、原有兵馬撤換、削減多少人、補充多少人、地界的認定等等,絕對不是三兩天就能完成的,全國各地都忙成一片。
比較大的人員變動有:原司馬昱集團的兵力大部份開到妖霧外鎮守去了,少數留給司馬聃小朝廷;豫州的兵馬一部份隨謝安去上任,一部份調到邊疆去守衛,一部份調到妖霧外去鎮守;荊州的人馬也是象豫州一樣處理。現在東南方跟本沒有戰爭了,還要養著這麽多軍人幹什麽?南方人也該去北方經曆點風雪了,都是一個國家,不能南人不管北方事。再有多餘的人員,全解甲歸田種地生孩子去,如今最缺少的就是會種地和能讓女人生孩子的壯丁。
雖然忙雖然亂,但大多數人都是欣喜的,生活已經充滿了希望,終於不用打仗了,不要提心吊膽過日子了。被削減土地的一些豪門大族雖然有些不滿,卻也沒人敢怎麽樣,現在他們要想出頭,不能靠誇誇奇談了,隻能下苦功去讀書,掌握有用的知識和本領。通宵達旦在秦淮河上**清談的人,不但沒有出頭的機會,說不定還會被送到邊遠地區去種田。
這一翻紛紛攘攘,直到半年才稍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