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變法
戰國初期,各諸侯國為了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勢力,都想方設法吞並別的國家的土地,削弱別的國家的實力。而魏國新政權的鞏固要求改革以圖強,於是,魏文侯招才納賢,任用李悝為相,試行變法。
李悝,魏國人,是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學派的創始人。
據相關史料記載,李悝出身於山西運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期外出求學,成為孔子的弟子子夏的學生。而子夏是“孔門十哲”之一,當時常因有獨到見解而得到孔子的讚許,而他的政治思想則得到魏文侯的推崇,魏文侯後將子夏邀請到魏國,讓他在西河聚徒講學。當時跟隨子夏的學生有三百多人,形成“西河學派”,名噪一時。就是在這一時期,李悝成為子夏的得意門生。後來,子夏的弟子中,比較有名氣的都被魏文侯收歸麾下,李悝由此得到魏文侯的賞識,被任命為相,試行變法,從此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之先河。
“盡地利之教”以勵民
李悝生活的時代,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農業。農業如果受危害,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會受影響。於是,李悝根據魏國土地的實際情況,從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角度,給魏文侯算了一筆賬,使魏文侯看到了農業的重要性。得到了魏文侯的支持,李悝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他首先鼓勵農民多種雜糧,深耕細作。讓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除了上繳的稅,其餘的剩餘產品都歸自己所有。由此,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大增。沒過幾年,魏國糧食增加,國力漸強。
“平糴”為免傷民
年景好的時候,農民手頭的糧食很多,不容易賣出去,即使賣出去了,也隻能以低價出賣。一旦到了災年,糧食大量減產,糧食價格就會一路飆升,這樣就會使很多不種地的居民買不起糧食,從而必然導致百姓離散國家貧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李悝采取“平糴法”,在好年份裏,由國家收購農民的餘糧,在壞年份裏,官府則按平價把糧食賣給百姓,糧食價格變得相對穩定。這以後,即使遇上饑荒年月,百姓也不會離散各地。魏國很快就走向了安定和富強,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的諸侯國。
奪“淫人”之祿以廣招賢士
魏文侯跟李悝討論如何治理國家。在魏文侯看來,自己賞罰得當,按理說天下賢士應該紛紛而來,可實際情況是沒有多少人來。他還認為自己愛護百姓,百姓應該滿意才是,可百姓還是少不了抱怨。對於這種狀況,魏文侯很是費解。李悝趁機向魏文侯指出世卿世祿製的弊端,又向魏文侯提議,廢除世卿世祿製度,取消那些“淫人”(李悝對世襲貴族的稱呼)的俸祿,用以招攬天下有誌之士。權衡利弊後,魏文侯最終采納了李悝的建議,在全國推行這項新法令,不論出身門第,廣招天下賢士。一時間,四方人才競相歸附,一大批懷有報國之誌,卻無處施展才華的有才之士,得以順利進入國家權力中心,獲得了參與政治的機會。更為可貴的是,不少並非出身魏國的精英人物,如樂羊和段幹木等人,也先後融入了魏國改革的大潮,在魏國的崛起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著《法經》,固成果
由於魏文侯的大力支持,李悝大刀闊斧,變法效果顯著。但是在新法執行的過程中,取消世卿世祿製度,必然遭到世襲貴族的強烈反抗,致使變法遭遇強大的阻力。為了鞏固已有的變法成果,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更為了變法的繼續推行,李悝研究並總結了當時各國的法律,製定了《法經》。為使《法經》真正行之有效,李悝又通過魏文侯予以公布,使它變成法律,以法律的形式保護變法成果,並保證變法的繼續進行。
吳起,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人,中國古代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據史料記載,吳起曾到魯國拜孔子的弟子曾參為師。後來母親去世,為了“誓為卿相”的誓言,吳起沒有回家居喪。而曾參是個大孝子,在他看來,吳起不為母親服喪,簡直是大逆不道。於是,曾參同吳起斷絕了師生關係,將其趕出了師門。
吳起轉而鑽研兵法,來到魯國,正趕上魯穆公改革內政,吳起就留在了魯國。後來齊國大軍壓境,魯穆公想用吳起為將,又因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而猶豫不決。吳起即回家殺死妻子以表明自己絕齊的心跡,隨後率大軍大敗齊軍。後遭魯穆公猜忌,當時魏文侯招賢納士,吳起於是離開魯國,輾轉來到魏國。魏文侯十分愛惜人才,當時,在他身邊已經聚集了卜子夏段幹木魏成子樂羊等一大批文臣武將。對於吳起的到來,魏文侯十分重視,先任他為將軍,後又破格提拔為西河守。
在魏文侯的重用下,吳起的軍事才能盡顯,政績顯赫。在鎮守西河的軍事實踐中,吳起提出了“戰勝易,守勝難”“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的軍事觀點和戰略思想。在治軍方麵,吳起則提出“教戒為先”的思想,提倡教育和軍紀厚賞和嚴懲用兵和愛兵相結合。而吳起創立的武卒製的實行,則大大提高了魏國軍隊的體能和戰鬥力,從魏文侯到魏武侯,再到魏惠王,魏國軍隊在一係列諸侯爭奪戰中所向披靡,形成了獨霸中原的局麵。
文侯死,公叔嫉
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繼位,以德高望重的田文為相。後來田文死了,公叔為相。公叔心胸狹隘嫉賢妒能,功勳卓著的吳起對他而言,就成為一種嚴重的威脅和無形的壓力,整天憂心忡忡,長籲短歎。於是公叔千方百計排擠吳起。後來在仆人的策劃下,公叔設計離間了魏武侯和吳起。魏武侯對吳起日漸疏遠,君臣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吳起害怕遭受陷害,於是離開魏國,一路狂奔,逃到了楚國。
大刀闊斧行新法
當時的楚國,經濟落後,國力孱弱。楚悼王繼位後,魏趙韓等國每年都來入侵。萬般無奈之下,楚悼王隻得用重金求助於秦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才得以跟魏趙韓講和。麵對如此內外交困的局麵,楚悼王很想有一番作為,恰在他思賢若渴熱切盼望變法圖強的人才之時,吳起來到了楚國。吳起的到來,讓楚悼王看到了振興國家的希望,馬上封他為宰相,主持變法。
在楚悼王的傾力支持下,吳起大刀闊斧,進行變法。沒過多久,楚國落後的局麵就大為改觀,其軍事力量也迅速增強。據史書記載,變法後的楚國,“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皆患楚之強”。曾與魏國“戰於州西,西出梁門,軍舍林中,馬飲於大河。”一時間,楚國名聲威震四方,中原諸侯各國無不刮目相看。
身遭射殺變法止
吳起變法廢除了世襲貴族的特權,嚴重危害了舊貴族勢力的利益,楚國的貴戚大臣都想殺他而後快。新法推行了一年多,楚悼王死去,楚國的貴戚大臣們趁機作亂,群起圍攻吳起。吳起最終寡不敵眾,在無處可逃的時候,轉身衝進楚悼王的靈堂,趴在楚悼王的屍體旁以期躲避眾人的追擊。眾人略微遲疑了片刻,紛紛舉起手中的弓箭向吳起射去。吳起身中數箭而亡。
舊貴族們的箭在射死吳起的同時,也射到了楚悼王的屍體上。按當時楚國的法律:加兵於王屍者,罪及三族。楚悼王的兒子楚肅王即位後,參與射殺吳起的七十多家舊貴族全部被誅滅。
公元前0年,趙武靈王采取軍事改革措施,學習西北方遊牧和半遊牧民族的服飾,學習騎馬射箭,史稱“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一心想著發奮圖強,他對謀士樓緩說:“我趙國東麵有齊國中山國,北邊有燕國林胡,西邊有秦國韓國和樓煩部族。如果不發奮圖強,加緊軍事裝備,武裝國防軍隊,隨時會被鄰國偷襲過來。要發奮圖強,就得采取軍事改革措施。我覺得咱們穿的服裝,長袍大褂寬袖口,幹活打仗,都不太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腳穿皮靴子,行動方便靈活。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風俗,把服裝改一改,你看怎麽樣?”
謀士樓緩聽了很讚成,他說:“咱們仿照胡人的服飾,就能學習他們打仗的本領。”趙武靈王說:“對呀!咱們打仗全靠步兵,進攻衝鋒緩慢,就是打敗遊牧族騎兵,在追擊的時候,他們騎馬跑得快,很難追上他們;即使馬拉車,道路不好走,也是追不上他們;但是,我軍又不會騎馬打仗。要想學穿胡人的服飾,就得學習胡人那樣騎馬射箭。”
這個改革議論一經傳開,就有不少大臣反對。趙武靈王隻得再找軍事將領肥義商量,說:“我想用胡服騎射來改革咱們國家軍隊的服裝和裝備,可是,有人反對,怎麽辦?”肥義將軍表示支持,說:“服裝與裝備的改革關係到國家的安危,要辦大事不能猶豫,猶豫不決就辦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認為這樣做對國家有利,何必擔心幾個人的反對?”趙武靈王聽了很高興,說:“我看譏笑改革而反對我的是些蠢人,明白道理的人都會讚成軍事改革的。”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趙武靈王身穿胡人的服裝,大臣們見到他短衣窄油,穿著胡服,都嚇得不得了。趙武靈王把改穿胡服的設想講述一遍。大臣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不好看,有的說不習慣,有的說不穿本民族的服裝,豈不是丟臉麽!有一個頑固派老臣,名叫趙成,是趙武靈王的叔父,帶頭反對服裝改革。他是趙國一個很有影響的老臣,頭腦守舊,十分頑固。他不但反對,而且在家裝病不上朝了。
趙武靈王知道要推行軍事改革,首先要打通叔父的阻攔,就親自上門找趙成,對他反複地講解改穿胡服騎射的好處。趙成終於被說服了。趙武靈王趁熱打鐵,立即賞給他一套新式胡服。次日朝會上,文官武將一見老將趙成也穿起胡服來上朝了,都沒有話說,隻好改穿胡服了。
緊接著,趙武靈王又號令兵士學習騎馬射箭。不到一年,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次年春,趙武靈王親自率領騎兵隊打敗鄰近的中山國,又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幾個遊牧族。到了實行胡服騎射後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樓煩都被收服了。趙國從此興盛強大起來,可以對付當時的霸主國了。
商鞅,戰國時期衛國國君的後代,稱衛鞅;又因為他姓公孫,所以又稱公孫鞅。他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年輕的時候喜歡法律,當時在魏國宰相公叔座的門下任職。公叔座非常看重商鞅,覺得他年輕有為,是棟梁之才,後來在臨終之前把他推薦給了魏惠王。當時商鞅還不到0歲,在魏惠王的眼裏,商鞅既年輕,地位又低,曆練也不夠,所以一直沒有重用他。後來,商鞅得知秦孝公下令求賢的消息,就發奮圖強,離開魏國,來到秦國。商鞅先是跟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取得聯係,後通過景監的引薦,得以受到秦孝公的接見。在秦孝公麵前,商鞅慷慨陳詞,把自己的一套富國強兵的理論陳述與孝公,孝公聽了大喜,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
立木取信
新法令尚未公布之初,商鞅為了取信於民,令人在國都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宣布如有人能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就賞賜十兩黃金。一開始,根本就沒人相信,大家都以為商鞅在開玩笑。於是商鞅又宣布隻要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五十兩黃金。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之下,終於有一個人動心了,這個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木頭搬到了北門,結果商鞅當即賞了此人五十兩黃金。此事使商鞅在老百姓心目中樹立了言出必行的形象,獲得了百姓對變法的理解和信任,使得新法令得以順利發布和實施。
新法初行遭阻撓
在秦孝公剛剛決定變法之初,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曾有人製造輿論,以為“智者不變法而治”,“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商鞅的新法令取消了貴族的特權,建立了以戰功授獎的爵位等級秩序,這嚴重觸動了貴族宗室的利益,使他們隻能享受平民待遇。同時,連坐法的施行,使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因此,新法令一經頒布,即遭到了舊貴族勢力的強烈反對和攻擊。
商鞅在征得秦孝公的同意後,用嚴酷的手段進行了鎮壓。
孝公死,商鞅亡
商鞅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鎮壓貴族的勢力,執法較嚴,積怨較多,加之他在秦孝公重病期間,一手操控秦國的軍政大權,有些獨斷專行,這樣難免引起秦國貴族的普遍怨恨,一時之間,“宗室貴戚多怨望”。
孝公死後,太子秦惠王繼位。公子虔等人為報夙怨,乘機誣告商鞅有謀反的企圖,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先是逃到了魏國,可是魏國人早已不接納他。在魏國無存身之地的商鞅無奈之下返回自己的封地,組織了一批人馬準備抵抗秦國軍隊,結果寡不敵眾,被秦惠王抓獲。
此時的秦國,新法令已經全麵實施,改革也早已走上了正軌,效果日顯。對新秦王而言,商鞅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再者,商鞅是先王的老臣,魏惠王處決他並不存在感情障礙。因而,秦惠王為了平息舊貴族勢力滿腔的怒氣和怨氣,在下令處死了商鞅後,又對他施以“車裂“之刑,並滅其家族。
桑弘羊,漢武帝時的大臣。河南洛陽人,出身於商人家庭。歲時就被漢武帝召入宮廷做了侍中,由此步入朝廷的決策中樞。後來,國家庫府餘財用盡,財政上發生了困難,漢武帝便委任當時的大鹽鐵商東郭鹹陽大冶鐵商孔僅和桑弘羊負責國家的財稅經濟改革。這一改革從國家壟斷鹽鐵的經營權入手,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很快就初見成效。三年後,孔僅升任大農令,桑弘羊也被提拔為大農丞。從此,桑弘羊越來越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後來,漢武帝委任桑弘羊代理大農令,承擔總管國家財政經濟的重任。在此期間,桑弘羊大刀闊斧,在全國各地推行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和酒類專賣等重要政策。
力排眾議站得穩
桑弘羊的抑商措施,不可避免地損害了當時許多大地主大商人的根本利益,一大批老官僚對他恨之入骨,不斷找機會詆毀桑弘羊以泄私憤。有一年,發生了嚴重的旱災,漢武帝就讓百官去求雨。當時商人出身靠捐米做了官的卜式乘機向漢武帝說桑弘羊的壞話,卜式說國家應該靠租來吃飯,靠賦來穿衣,現在桑弘羊卻開辦官營工商業,靠販賣貨物求利,這樣做既違背了祖宗的法規,又違背了天意,所以老天爺才不下雨。要是把他烹了,天就下雨了。結果漢武帝沒有聽這些人的話,依然重用桑弘羊,後來又任命他為禦史大夫,輔助丞相處理國家政務。
舌戰群儒論鹽鐵
漢武帝去世後,劉弗即位,是為漢昭帝。由於漢昭帝年幼,漢武帝臨終時托命大將軍大司馬霍光車騎將軍金日
左將軍上官桀丞相田千秋禦史大夫桑弘羊五人共同輔政。後來霍光獨攬大權,而且主政思想和桑弘羊相左。霍光為了打倒長期掌握財經大權的桑弘羊,就以“問以百姓疾苦及施政教化”為由,召集郡國所舉賢良文學六十多人來到京師長安,舉行了曆史上有名的“鹽鐵會議”。會上,各郡國的賢良文學代表民間向丞相田千秋禦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下屬質詢當時的經濟政策,全盤否定漢武帝的一係列政策,堅決請求罷除鹽鐵酒肆均輸,雙方由此展開激烈的論戰。麵對眾儒生的唇槍舌劍,7歲高齡的桑弘羊從容應戰,堅持鹽鐵官營是國家大業的觀點,於金鑾殿上舌戰群儒。
燕王之變受牽連
桑弘羊對霍光的掌權本就不服氣,想替自己的子弟謀官又遭到霍光的拒絕,因此對霍光的意見更大了。上官桀本來在武帝時就已官至太仆,地位比霍光高,對霍光的掌權也看不順眼。後來,上官桀的孫女通過召帝的姐姐鄂邑公主的關係,入宮被立為皇後。上官桀父子為答謝鄂邑公主,就要求霍光封鄂邑公主的情夫丁外人為列侯,霍光沒有答應,他們之間開始發生矛盾。這樣,在他們三人之間,就形成了對立的兩派,桑弘羊與上官桀聯合起來,共同反對霍光。
後來,皇族內部發生了一場爭奪帝位的鬥爭。漢武帝的另一個兒子燕王丹想廢掉皇帝,桑弘羊也參予了這個陰謀。結果事情敗露,桑弘羊受到牽連,全家被滅族。
王莽,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在位。
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的伯父王鳳,是當時的大司馬。王莽平時對伯父恭敬孝順,所以王鳳很喜歡他。王鳳在臨死的時候曾囑咐王政君要好好照顧王莽。後來,王莽先任黃門郎,又升任射聲校尉。任職期間,王莽非常清廉,禮賢下士,對門客和窮人特別好,眾人都很愛戴他。據說,當時王莽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別人,有時候甚至會賣掉馬車接濟窮人。王莽不斷得到升遷,在他8歲那年,出任大司馬。漢哀帝死後,王莽立漢平帝,朝野都很擁戴他。再後來,王莽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由王莽代天子朝政。公元8年,王莽篡皇位,開了中國曆史通過篡位做皇帝的先河。
王莽上台後,針對當時存在的土地兼並奴婢和流民問題,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但是最終,這一場改革將王莽推上斷頭台。
土地國有奴婢私屬行不通
為解決日益尖銳的土地兼並和奴婢問題,王莽宣布所有的土地全部改稱“王田”,不許買賣;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稱私屬,也不許買賣。結果遭到了貴族官僚和地主的強烈反對,他們千方百計地破壞新法的施行。同時,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也被斷絕了賣身為奴的活路,很多人都牢騷滿腹,一時間民怨沸天。三年後,王莽不得不宣布王田和奴婢可以自由買賣。
“五均六筦”露弊端
為了不讓大商人和高利貸者隨意操控市場,王莽將鹽鐵酒等大宗商業由私營改為國營,史稱五均六筦(筦即管,由國家經營之意)。這樣做明顯是與民爭利,結果不可避免地遭到他們的強烈抵製。而山澤收稅的規定,又使那些在災荒年月指望山河湖海求生的百姓們沒有了活路。因此,在自然災害嚴重的年份,“天下愈愁,盜賊起”因此,五均六筦法阻礙了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而且觸犯了所有人的利益。更為重要的是,王莽無力控製那些推行此項製度的人員,致使他們與官府相勾結,共同盤剝百姓,而這與王莽的初衷背道而馳。
貨幣混亂激民憤
為了削弱漢朝舊族的勢力,以及加強對百姓的掠奪,王莽以“托古改製”為名進行了多次幣製改革。在王莽掌權的十幾年間,王莽先後四次下詔改幣,五次重申改革貨幣的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幣一次。由於多次改幣,使得貨幣種類雜亂,比值也非常不合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經濟混亂。而且每一次新貨幣都是以劣充優,雖然幣麵價值不變,但實際價值卻不斷降低。如此頻繁的貨幣改變,使得“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於道”。
義民起,王莽死
王莽改製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反對,引起了社會的混亂局麵。這與王莽改製的初衷相去甚遠。王莽改製不僅沒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進一步激化了各種矛盾,致使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公元7年,南方大旱,饑民們揭竿而起。公元年,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一舉打敗王莽的精銳部隊。王莽在混亂中被商人杜吳殺死。
周武帝宇文邕,漢化鮮卑人,小字彌羅突,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18年,死時僅歲。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據說他“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很得宇文泰的喜歡,常跟身邊的人說:“成吾誌者,必此兒也”。歲時即被封為輔城郡公。宇文泰死後,孝閔帝即位,拜他為大將軍,鎮守同州。明帝即位後,升他為大司空,加封魯國公。後來,明帝被宇文護毒死,宇文邕即位,是為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即位後,政局十分不穩。因為宇文泰臨終前,曾委托宇文護輔政。因此,北周的實權一直掌握宇文護手中,因此,當時宇文邕對宇文護十分不滿,可是當時宇文護的勢力極為龐大,宇文邕不敢流露自己對宇文護的不滿,於是暗下決心,一定要鏟除宇文護。後來,終於尋到機會,設計將宇文護及其子弟親黨殺死。
親理朝政,百姓擁戴
周武帝即位後大力推行新政。當時,漢族和鮮卑族的民族矛盾極為尖銳。為了緩和民族矛盾,周武帝極力擺脫鮮卑舊俗,積極接受漢族文化,還廣為吸收漢族中的合格子弟加入君王侍衛。這既加強了北周的軍事力量,也使民族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周武帝廢除了宰相的軍事管理權,自己直接控製君王侍衛。大力整頓吏治,執法嚴峻而公平,北周政治逐漸變得清明。據說,當時清除宇文護的時候,其弟宇文直立了大功。可是宇文直貪婪浮躁,周武帝曾經依法處罰過他,結果他懷恨在心,趁周武帝外出的時候,帶兵闖進宮殿,圖謀叛亂,結果被君王侍衛隊抓獲,後被處死。
周武帝還在全國範圍內下令廢奴,不論官奴私奴,一律釋放為良民。沒過多久,社會經濟就得到了恢複和發展,百姓生活安定,社會秩序井然,國勢逐漸強盛起來。周武帝自然獲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擁護,威信也大大提高。
廢除佛法,富國強兵
南北朝時,佛教盛行。當時北周人口不到一千萬,僧尼卻占了十分之一,寺院數量超過一萬,占去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嚴重影響了國家經濟收入和兵源。為了掃除富國強兵的障礙,周武帝決定大舉滅佛。
當初宇文護還在世的時候,周武帝就曾召集群臣商討滅佛一事。由於當時佛教已經深入人心,宇文護又是虔誠的佛教徒,因此,每次議事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當周武帝誅殺了宇文護,把大權奪回來後,再次召集僧侶道士百官討論儒釋道三教的問題。據說,當時周武帝高高在上,聽群臣討論三教的順序後,把儒教列為第一位,道教放在第二位,而佛教則放在最後。當時有些佛教徒沒有搞清楚周武帝的真正用意,還很不服氣的爭論,說佛教應當在道教之上。有些明白點的佛教徒則看透了周武帝的心思,他們認為周武帝這樣做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當時說什麽風涼話的人都有。
僧侶們的譏諷和反抗更堅定了周武帝滅佛的決心。建德三年,周武帝斷然下詔廢佛道二教。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刹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大量佛像佛經被銷毀,佛塔寺院被收歸國家改為俗宅,僧尼還俗……
北魏孝文帝,鮮卑族,姓拓跋,名宏。後改漢姓元,因此又稱元宏。他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時間9年,死時歲,諡號孝文皇帝。
孝文帝即位時年僅歲,由馮太後主政。馮太後是漢族人,具有一定的漢文化修養,她很注重對孝文帝的培養,使孝文帝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漢文化的啟蒙教育。而當時朝中的大臣也是一批具有極高文化修養的漢族士大夫,因此宮中的文化氣息相當濃鬱,孝文帝於有意無意間就能受到漢文化的熏陶,因而具有良好的漢族文化修養。
巧妙部署,遷都洛陽
馮太後去世後,孝文帝開始親政。他親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都城從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了河南洛陽。當時決定南遷時,可謂煞費苦心。
鮮卑族世代居住在平城,早已習慣了那裏的一切,遷都洛陽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為保證遷都的順利進行,孝文帝先召集群臣,宣稱要大舉南征攻齊。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以任城王拓跋澄為首的文武百官的竭力反對。退朝後,孝文帝立即單獨召見拓跋澄,對他講明了事情的真相,結果得到了拓跋澄的肯定和支持,二人接著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後來,孝文帝率大軍及眾文武百官抵達洛陽時,正趕上下雨天。稍事休整後,孝文帝下令繼續南行。眾人早已疲憊不堪,加上對南征沒有絲毫信心,紛紛跪下,請求停止南征。孝文帝假裝發怒,說什麽現在如果無功而返,會遭天下人恥笑雲雲。早已安排好的大臣王肅在一個合適的機會站出來,假裝出謀劃策,說本次南征並沒有告訴天下人是攻打南齊,現在大軍已經到了洛陽,不如就跟天下人說本次行動是為了遷都洛陽。孝文帝聽完,假裝折中同意王肅的提議。當時雖然有許多鮮卑大臣不願意內遷,但是更害怕南伐。於是,沒有人敢再提出異議,遷都大計就這樣定下來了。
漢化過程充滿血腥
遷都洛陽後,在王肅等人的支持下,孝文帝立即從改革鮮卑舊俗學習漢族的生活方式開始,全麵推行漢化。
然而,就在孝文帝的漢化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朝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反對改革和漢化的武裝叛亂。太子元恂不喜歡洛陽,一直抵製漢化。趁孝文帝出巡幸嵩嶽的機會,元恂與身邊人合謀逃奔平城,結果事情暴露,元恂被抓。孝文帝親自杖責後,廢了元恂的太子位,把他貶為庶人,囚禁在河陽的無鼻城。第二年,有人告發元恂又與身邊人謀反,孝文帝就讓人帶著毒酒趕到河陽,逼元恂自盡了。
那些不滿意孝文帝漢化改革的鮮卑舊貴族及其子孫,也趁機作亂。就在元恂被廢的當月,恒州刺史穆泰和定州刺史陸睿合謀,暗中勾結元思謄等鮮卑舊貴族及其後裔,推舉朔州刺史陽平王元頤為首領,起兵叛亂。孝文帝獲悉後,立即派任城王元澄前去處理。元澄接受命令後,先派侍禦史李煥單騎進入平城,瓦解了穆泰的同黨。穆泰倉促之中率領幾百名手下攻打李煥,結果失敗,逃到城西,束手被擒。元澄趁機把穆泰的一百多名黨羽一網打盡。
柴榮,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即周世宗。柴榮祖上曾是當地望族,後家道中落,柴榮便去投奔嫁給郭威的姑母。郭威後收他為養子。當時郭威家境並不富裕,為了貼補家用,柴榮外出經商,跟人做茶葉生意,利用經商的間隙,柴榮閱讀了大量史書和黃老著作,並學習騎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棄商從戎登帝位
後漢建立後,郭威被授為樞密副使,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柴榮也棄商從軍,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開始踏入政界。後來,郭威遭後漢新皇帝隱帝的猜忌,他和柴榮留居京都開封的家屬全部被誅殺。郭威大怒,命柴榮留守鄴都,自己親自率兵,以清君側為名殺向開封。後周建立,郭威是為周太祖。柴榮順理成章,成為皇子。後來周太祖駕崩,柴榮根據太祖遺詔,在柩前即皇位,是為周世宗。
雄心勃勃立大誌
柴榮即位時,年僅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他雄心勃勃,心懷統一大誌,決心遵照養父遺願,繼續深入改革。
據說,當時的左柬大夫王樸精通術數,周世宗曾向王樸詢問自己在位的時間能有幾年。當他聽王樸說自己在位時間能有0年時,非常欣喜,當即立下宏誌:要用十年的時間來開拓疆域,用十年的時間讓百姓休養生息,用十年的時間使國家太平無憂。
懲驕裁冗建精兵
柴榮剛即位,北漢的劉崇就勾結契丹貴族,想一舉消滅後周。柴榮決定親征,卻遭到了以馮道為首的官僚的極力阻攔。結果周世宗力排眾議,率兵北上。兩軍在高平開戰後,又出現了右軍大將樊愛能何徽等人臨陣脫逃士兵投降的現象。最後,雖然後周軍隊大獲全勝,但周世宗對這支軍隊的腐朽無能深感痛心,於是他痛定思痛,以這次戰爭為根據,對眾將士論功行賞按罪處罰,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名臨陣逃跑的部將砍頭示眾,以誡逃兵。回到東京後,周世宗開始大規模的整治軍隊,嚴厲整治了為禍已久的驕兵悍將,裁減大批老弱冗員,建立了一支精銳的部隊。
毀佛鑄錢遭阻力
後周佛教盛行,許多人為逃避徭役和賦稅而遁入佛門,致使不事稼穡的佛家子弟越來越多,從而大大影響了國家的稅收收入和兵役征集。同時,大量金屬用來鑄造佛像,致使銅價大幅上漲,錢幣奇缺。針對這種情況,周世宗下令禁止私自剃度出家,拆毀寺廟數千所,勒令僧尼還俗數十萬人,並且融化了所有佛像用來鑄造銅錢。
由於當時佛教相當強大,教權已成為製衡皇權的重要力量。對於柴榮的此番舉動,朝野中反對的聲音四起。柴榮則以“吾聞佛說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其所惜哉?”“且吾聞佛誌在利人,雖頭目猶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來說服眾人。一百多年後的司馬光看了這些話感動不已,連聲稱讚: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王安石出生於小官吏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慶曆二年中進士,其後在揚州鄞縣舒州常州等地任地方官。多年地方官的經曆,使王安石看到了北宋社會積貧積弱的現狀,並由此認識到北宋所麵臨的危機。於是,在嘉佑三年給仁宗皇帝上萬言書,分析北宋內憂外患財政日益貧困風俗日趨敗壞的形勢,提出變革圖強的迫切性,要求宋仁宗以漢唐兩代的覆亡為前車之鑒,果斷實行變法。他還在萬言書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思想。
神宗在即位之前就聽說過王安石的才能和政治抱負,即位後,勵精圖治,王安石的改革主張與他不謀而合。熙寧二年,召王安石為翰林學士。後來又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與他籌備變法事宜,從而揭開了變法圖強的序幕。
變法路上阻力重重
早在變法之前,神宗對王安石的器重,就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滿。執政三朝的宰相韓琦,認為王安石不適合做參知政事,堅決辭掉了相位。元老重臣富弼,也不同意任用王安石,在罷相位時,推薦了文彥博。除了這些老臣外,當朝大臣吳奎呂誨唐介等也極力反對神宗任用王安石為相。
新法推行後,王安石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眾人的攻擊。當時的翰林學士範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五十步笑百步;範仲淹的次子範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王安石聚斂錢財;禦史中丞呂誨,則檢舉王安石巧取豪奪。以司馬光文彥博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正直文人,也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在變法的第二年,司馬光曾給王安石寫了三封信,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止新法。
用人不當失民心
王安石變法誌在清除社會弊端,可事先沒有進行宣傳,在變法的過程中無法吸收到優秀的人才。因此,在新法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比如青苗法,王安石以前在鄞縣做官時曾試行過,效果非常好。可是在全國推廣時,手續非常繁瑣,執行起來就變味了。不識字的農民要花錢請人填寫貸款申請,去衙門申請時,貸款的數目又要由官吏填寫。這樣經過層層盤剝,最後貸款的農民要返回的利息居然是原來的三十五倍之多。“利民之策”變成“擾民之舉”,逼得農民寧借高利貸,也不敢向政府貸款了。因此,王安石變法也沒有得到廣大勞苦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神宗死,變法止
熙寧六年,發生了嚴重旱災,災民紛紛逃亡,路上餓殍遍地。當時有人拿了一幅《流民圖》給神宗看,並告訴神宗,說天旱是王安石變法造成的。神宗看後,很受刺激,對變法產生了懷疑。後來,隨著反對變法的聲音高漲,宋神宗對王安石的不信任也日益增加,對變法開始動搖起來。
宋神宗死後,趙煦即位,由高太後垂簾聽政。高太後本身就是變法的反對者之一,她聽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麵廢止新法。至此,進行了十五年的變法最終落下帷幕。
張居正,字叔大,諡號“文忠”,湖北江陵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張居正歲時,參加鄉試一舉成名,成為最年輕的舉人。顧轔知道後非常高興,立即解下隨身佩戴的玉墜贈送給他,以資鼓勵。
張居正很有謀略。他歲中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為官期間,與朝廷中的宦官和權臣關係都很密切,後來一再得到升遷。歲那年,張居正升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隆慶皇帝死後,張居正與高拱高儀共同輔佐年僅0歲的小皇帝朱翊,首輔是高拱。高拱驕橫自大,跟太監馮保素來不和,而馮保在宮裏權勢很大。張居正一直很想有所作為,後來就與馮保聯手,找機會罷了高拱的首輔,很自然地循序升為首輔。當時神宗年幼,其生母李太後非常信任張居正。因此,朝中的一切軍政大事都由他主持裁決。
力挽狂瀾於既倒
當時的明王朝,朝綱鬆弛,官員無為現象非常嚴重。張居正的改革就從整頓吏治開始,他對官員實行“考成法”,在施行的過程中,將追收逋賦作為考試的標準,限令官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征收完賦稅。在限定的時間內達不到規定的標準的,一律受處罰。各級官員因為害怕降職處罰,都不敢懈怠,積極督責戶主們及時繳納稅糧。他還重新丈量全國的土地,後來又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在減輕農民不合理的賦役負擔的同時,增加了國家的賦稅總收入。隨著新法的推行,國庫日益充盈,長期財政虧虛的狀況逐漸好轉,奄奄一息的明王朝終於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人亡而政息
58歲那年,張居正病逝。他死後沒多久,神宗就下令取消了“一條鞭法”。反對他的人鬧的更歡了,當時被馮保張居正擠走的前任首輔高拱送來了《病榻遺言》,為自己伸冤;遼王妃王氏上疏說張居正誣陷遼王霸占王府……張居正生前所用的官員有的被削職,有的被棄市,張居正生前推薦的潘晟,還沒上任,就遭到了言官的彈劾而辭職……
家人的遭遇
張居正死後,他的家人也慘遭迫害。神宗給張居正加上了“誣蔑親藩,箝製言官,蔽塞朕聰……”等罪名,削盡其官職,追回其封號和諡號,並下詔查抄張居正的家產,派司禮太監張誠刑部侍郎丘
前往張居正的家鄉湖北江陵辦理。丘
是張居正生前不喜歡的舊臣,張誠則是萬曆皇帝早年安插在張居正身邊的探子。張誠等查抄了張居正的兄弟及幾個兒子的所有家產,看到張家的全部財產還趕不上明嘉靖時宰相嚴嵩家產的二十分之一,斷定張家還有財產分散在外,於是對張氏家族嚴加拷問財產分散之處。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被迫自誣,株連到親友,當時整個荊州都為之騷動不已。最後,張敬修受不了嚴刑追逼,寫了血書鳴冤,自縊身亡。三兒子張懋修投井自殺未遂,後又絕食,也沒死成。子孫家屬餓死的有幾十人,他年逾八旬的老母,終日以淚洗麵,惶惶不已。後來,他的弟弟張居易二兒子張嗣修和幾個孫子都被流放到了遙遠偏僻的嶺南。他的族人怕遭株連,各自逃到全國各地避禍。
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廟號太宗。皇太極剛繼位的時候,按照努爾哈赤立下的規矩,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按月輪流執政。他們平起平坐,平等相處。
後來,皇太極抓住阿敏永平屠城並棄守的罪名,將他幽禁起來。第二年,皇太極以莽古爾泰“禦前露刃”的“大不敬罪”,革去了他的大貝勒爵位。也許是因為親眼目睹了阿敏和莽古爾泰二人的下場,後來代善也自動退出汗位的競爭,一心一意地支持皇太極。
獨掌大權後,皇太極以一個政治家的膽略和氣魄,對國家的政策法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和改革。
加強中央集權
皇太極仿照明朝,建立了國家統治機構:建立了由漢人組成的“文館”,掌管“翻譯漢字書籍”,後又將之擴充為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稱“內三院”;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國家行政事務;建立都察院,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通過這套政權機構的建立,皇太極把權力逐漸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恩養漢民,發展農業
努爾哈赤晚年在遼東實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為奴”的政策,致使漢人紛紛暴動和逃亡,生產凋敝,經濟蕭條,後金社會變得動蕩不安。同時,後金還三麵臨敵:南有強敵明朝,西有蒙古,東有朝鮮。因此,穩定漢人的民心發展農業成為後金存亡的關鍵。
意識到了這一點,皇太極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針,多次下諭旨,強調滿漢一體,強調要寬待遼東漢民,禁止騷擾漢人。不僅如此,皇太極還一改努爾哈赤屠殺漢人的政策,代之以“恩養”,再三下諭禁止貝勒大臣殺害漢民及搶奪他們的財物的行為。
為了恢複經濟,皇太極把發展農業放在了首位。為了保證農民有足夠的生產時間,皇太極特別珍惜民力,凡有妨礙農務的工程,一概不複興築。為了保護農業,皇太極還製定了一係列法令,禁止濫殺農耕牲畜。
經過幾年的努力,後金的農業生產很快走出了陰影,糧食生產逐漸可以自給。
不惜重金,籠絡漢臣
對於歸降的漢族官吏和知識分子,皇太極更是不惜高官重金,極力籠絡。當初在攻下大淩河後,對於歸降的一百五十多名大小官員,一次賞給仆役一千五百多人,牛隻三百多頭,還有莊屯和大量土地,並讓八大貝勒輪流宴請款待各位官員,以安其心。後來又安排了官職。對於吳三桂的舅舅袁崇煥的得力部將祖大壽極其子侄,皇太極“各賜房屋,以客禮恩養之”。即使祖大壽隨之叛逃後又投降,皇太極依然接受。對於那些有才幹的漢人,皇太極一律重用,並極為信任。如漢人範文程,歸降後深得皇太極的尊崇,委任他為內秘書院大學士。每逢議論軍政大事,總問範文程是否知道,當議事難以裁決時,就說:“何不與範章京商議一下?”當眾大臣說範文程已經同意,皇太極才會批準。
編成漢軍八旗,籠絡漢族地主
為了擴大兵力和進一步利用地主階級,皇太極編成漢軍八旗。漢軍八旗的組成與滿洲八旗相同,皇太極任最高統帥,可以隨時指揮和調遣。這樣,既擴大了兵力,又籠絡了漢族地主階級,加強了對漢人的控製。
經過皇太極十多年的勵精圖治,後金經濟逐漸恢複,人民生活安定,國力漸強,為進一步向外擴張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滿族的發型與漢人迥異,滿人男性把前顱兩鬢的頭發全部剃光,僅後顱留下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此種增加頭皮麵積的發型有助於打仗時佩戴頭盔與軍帽,頭皮麵積增多摩擦力增加,可減少打仗時頭盔或軍帽歪斜遮眼或掉落的機率,增加安全性也避免被友軍誤殺;滿族服飾和漢族的服飾不同,滿族以長袍馬褂為主。
滿服的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等,緊窄合身,符合北方民族騎射之生活與作戰需求。漢人的服裝漢服以交領右衽無扣寬袖等為特色,反映農業生活文明。
剃發易服,首試受阻
清軍入關,繼續推行這個政策。順治元年(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五月初一,攝政王多爾滾率領清軍過通州,知州迎降,多爾滾“諭令剃發”。初二進北京,次日多爾滾給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別發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撫,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遵本朝製度”。這是清朝進入北京後正式下達剃發和易衣冠的法令。
但是這一政策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在朝漢族官員遵令剃發的為數寥寥,不過孫之獬等最無恥的幾個人。不少官員觀望不出,甚至護發南逃,畿輔地區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多爾滾見滿洲貴族的統治還不穩固,自知操之過急,被迫宣布收回成命。所以清軍入關後,剃發易衣冠的政策隻實行了一個月。
剃發易服,強製執行
然而,這一政策並未就此完結。當滿洲統治者認為天下大定之時,立刻以民族征服者的姿態,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發。順治二年(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報之時,多爾滾即遣使諭給在江南前線的總指揮豫親王多鐸命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發,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同年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製”。要求禮部通告全國軍民剃發。規定實行期限,自布告之日起,京城內外限於十日內,各地方,亦是在通令到達後的十日內“盡行剃發”。規定懲治辦法:“……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發。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這是對民眾的。同時要求地方官員嚴厲執行,更不許疏請維持束發舊製,否則“殺無赦”。這是一道嚴令,隻能執行,不許違抗。很多文章都指出,滿清的辮子絕不僅僅是一個頭發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滿洲統治者其實把辮子作為的“良民證”使用。多爾滾在順治元年五月講到剃發令時,就明它的功能是“以別順逆”:“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發,以別順逆”。
剃發令在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反抗,以至於引發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幾乎遍及全國,導致了長期的政局不穩,以至生靈塗炭。
89年月7日,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派公車上書,請求光緒皇帝變法維新。
新政伊始遭抵製
月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變法開始。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製度,發展農工商業等。守舊派榮祿等人對新政產生一種畏懼和厭惡情緒,從而對其持抵製態度。因此,變法伊始,當光緒帝的新政上諭如雪片般頻頻頒發的時候,守舊派一再推宕拖延,全力阻撓,致使新政無法推行,詔諭成為一紙空文。
支持者成陌路
維新變法剛開始時,洋務派對其倡導的活動,大都支持。可是,維新派並沒有借此機會與洋務派結成親密同盟,反而對洋務派的實權人物李鴻章予以排斥。強學會成立時,李鴻章曾想捐銀二千兩,主動示好,結果維新派卻以他聲名不好為由,堅決拒絕。
維新派始終拒絕接受李鴻章的做法,使洋務派的一批實權人物逐漸遠離變法中心,對變法采取“若即若離”的觀望態度。當後來維新派與保守派的矛盾日漸激化力量對比越來越懸殊的時候,他們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對維新派予以幫助和支持。
將慈禧推向對立派
與思想極端保守的頑固派不同,慈禧當時對變法持讚同態度。隻要有利於她權勢地位的鞏固,她不會拒絕“變通”傳統的統治模式。如果康有為等人當初能接受王照的建議,把“主張變法”的桂冠送給慈禧,後來的政變或許就不會發生,頑固派官僚對變法的阻力也會得以排除。但由於康有為等人對光緒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因而極易受到光緒對慈禧不滿情緒的感染,所以他們看不到慈禧對變法的讚同態度,甚至把她的讚同視為阻撓,把其看做“不可造就之物”,而堅決“扶此抑彼”,始終將慈禧排斥在變法之外。而他們的這種做法,最終導致慈禧與維新派人士“勢不兩立”。
西太後訓政,新政止
由於受到康有為的影響,光緒帝對自己周圍的守舊大臣極為不滿。隨著軍機大臣翁同龢等人屢遭斥責,君臣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遠。898年月底,禮部官員王照應詔言事,請求禮部六堂官代遞,遭拒絕,結果雙方發生激烈衝突。光緒知道後,認為禮部六堂官阻撓新政,決定把這六名堂官全部罷免。
事件發生後,在慈禧的授意下,直隸總督榮祿慶親王奕龢以及懷塔布立山等人密謀策劃,請慈禧太後出麵“訓政”,以終止新政。後來,慈禧獲悉光緒帝將在西苑接見伊藤博文,她非常害怕光緒會聘請曾做過日本首相的伊藤為顧問官。因此,等楊崇伊的上疏一到,慈禧立即決定回宮“訓政”。在伊藤博文覲見光緒帝的的第二天,慈禧即宣布訓政,並下密令逮捕康有為康廣仁兄弟,後來又下令逮捕譚嗣同等人。此後,除京師大學堂和各地的新式學堂被保留外,其餘的新措施都被廢止。
◆戰國時期形勢圖
◆李悝像
延伸閱讀
李悝不報私恩
魏文侯想從魏成子和翟璜兩人中選一個為相,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李悝,想聽聽他的意見和建議。
當初,中山攻滅後,是翟璜向魏文侯推舉李悝前去鎮守。按照一般人的邏輯,翟璜自是李悝的大恩人,此時,李悝當然應該為翟璜說好話。可是李悝想了想,覺得兩人比較起來,魏成子更為國家著想,因而更適合做相。
於是,李悝讓魏文侯對二人平日接近的人富有時結交的人顯貴時推舉的人不得誌時不做哪些事貧苦時不要哪些東西等五個方麵進行考察,自己定奪。魏文侯聽後,思考片刻,心中主意已定,相國的位子自然非魏成子莫屬。
吳起變法
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各諸侯國紛紛掀起改革的浪潮,北方三晉悄然興起,國力逐漸變得強大。而楚國早已衰落兩代,楚悼王即位後,麵臨內憂外困危機四伏的局麵,改革圖強成為此時唯一的選擇。
◆吳起像
◆銀鑲嵌有翼神獸。戰國
延伸閱讀
吳起為士兵吸吮瘡口的故事
吳起愛兵如己。在一次行軍的時候,有個士兵身上生了膿瘡,吳起親自用嘴為他吸吮膿水。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嚎啕大哭,別人覺得奇怪,就問她哭什麽,士兵的母親邊哭邊說:“我丈夫曾經在吳公手下當過兵,吳公也曾為他吸過瘡口,我丈夫感念吳公的恩德,結果戰死了。現在吳公又為我兒子吸瘡口,怕是兒子也不知道要戰死在哪裏了。”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學習胡人的長處,實行易服改兵製創新戰術的全麵軍事革新,推廣胡服騎射,使騎兵這一靈活的新兵種取代了笨重的車兵,中國古代戰爭的樣式從此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戰國時期貴族服裝複原圖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複原圖
延伸閱讀
趙武靈王之死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傳國於次子趙何,為趙惠文王。而自號為“主父”。禪讓以後,趙武靈王就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權力。後來公子章爭奪王位,在沙丘發動變亂,被李兌與公子成率領的軍隊打敗。公子章逃到趙武靈王所居的沙丘宮,李兌與公子成派兵攻入主父宮,誅殺公子章。他們害怕主父秋後算帳,就將主父圍困在宮中。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趙武靈王就是這樣在內訌中死去。
◆趙武靈王墓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有利於提高秦國的生產力和秦國的綜合國力。變法適應了曆史的潮流,推動了曆史前進的步伐,實現了秦國的富國強兵,為後來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像
◆商鞅方升及銘文。戰國
延伸閱讀
魏國人為什麽不肯接納商鞅
馬陵之戰,以魏國的慘敗而告終。而秦國一直把魏國視為心腹大患,瞅準了魏國危難的機會,馬陵之戰的第二年,商鞅主動請命帶兵伐魏。
秦魏兩國擺開陣勢後,聽說魏國派公子卯率領大軍進駐易守難攻的吳城,而公子卯曾經跟商鞅交情深厚。於是,商鞅派人給公子卯送去一封信。在信中,商鞅首先敘兩人的舊交情,表達自己對公子卯的感激之情,然後約他在玉泉山見麵簽訂盟約。公子卯深為感動,應邀與商鞅見麵。就在他們酒酣耳熱之際,當公子卯剛剛提出締結聯盟的問題時,早已埋伏好的兩個大力士突然跳出來把公子卯牢牢按住,主帥被擒,結果,魏軍大敗,魏國把河西之地全部割讓給秦國。
對於商鞅欺詐公子卯而使魏國損兵折將和割地的行為,魏國人深為怨恨。所以,當商鞅後來走投無路逃到魏國的時候,魏國沒有一個人願意接納他。
桑弘羊改革
漢武帝劉徹掌權後,一改漢初以來一直奉行的與匈奴“和親政策”,“廓土斥境”,對匈奴采取強硬措施,導致“府庫空虛財政告急”。解決財政困窘成了漢武帝的燃眉之急。
◆漢武帝像
◆《鹽鐵論》書影
延伸閱讀
是非功過爭議多
在當時的曆史情境下,桑弘羊所實施的一係列理財措施確實收到了預期效果,解決了國家的財政危機,為曠日持久的漢匈對決提供了經濟保障,大漢王朝因此才能將抗禦匈奴的戰略方針進行到底。從這一點來說,桑弘羊確實是漢代的“富國名臣”。
然而,桑弘羊生前死後都被不少人稱為“言利小人”和“聚斂之臣”而飽受非議。《漢書》不為他立傳;司馬光詬病他“不加賦而國用足,不過設法以陰在民利,其害甚於加賦”;蘇轍則說他“法術不正”。
王莽改製
西漢後期,土地兼並奴婢和流民問題相當嚴重,最後逐漸演化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哀帝死後,平帝即位,王莽輔政,後來代漢稱帝,改國號為新。為了緩和早已激化起來的階級矛盾,擺脫政治危機,王莽宣布改製。
◆大司馬印
◆“新莽天鳳二年”長樂富貴鏡
延伸閱讀
王莽當權後所用非人
王莽在當政後聽不進忠言,任用的人多是拍馬逢迎刻薄寡恩的小人。有一次,他叫大司馬允費興去做荊州牧。允費興說荊州連年幹旱,百姓饑餓貧窮,因而盜賊興起,自己到荊州後要給百姓發放貸款買耕牛種子和糧食,減輕他們的賦稅。王莽聽後勃然大怒,居然免去了允費興的荊州牧。對於那些置百姓死活於不顧的小人,王莽則信任有加。有一年,關中地區湧進了大批流民,王莽“置養膳官稟食之”,可是辦事的官員卻將賑濟的糧米據為己有,致使十分之七八的饑民餓死。王莽聽說後,就問負責這件事的官員王業,王業則買了米飯和肉湯,拿著去見王莽,對王莽說給饑民吃的都是這個。王莽居然查也不查,就相信了他的話。
周武帝新政
從西魏到北周建立,戰事連年不斷,人口越來越少。自然災害頻繁,百姓們背井離鄉,佛教僧侶趁機吞並土地,使百姓生活更加貧困,也嚴重威脅著北周政權。在此情境之下,改革政治取消佛教勢力在必行。
◆周武帝像
◆馬頭鹿角金飾件。北朝
延伸閱讀
宇文邕韜光養晦伺時機
宇文邕剛剛即位時,雖然對宇文護的獨斷專行非常不滿,可是他深知宇文護的勢力之龐大,因此他絲毫不敢暴露自己的不滿,而是時時小心,處處謹慎,事事都按宇文護的意思去做,以迷惑宇文護,好讓他對自己不起疑心。
有一次,陳崇和宇文邕去原州,夜裏,他執意要回長安,眾人都覺得奇怪。陳崇自作聰明,對周圍人說晉公今年不利,現在車返回,是因為晉公死了。後來,宇文邕聽說後,立即把眾大臣召到大德殿,當著眾大臣的麵把陳崇痛罵了一頓。當天夜裏,宇文護就派人逼陳崇自殺了。
後來,宇文邕慢慢地取得了宇文護的信任,宇文護漸漸對宇文邕放鬆了警惕。十三年後,宇文邕終於找到了機會,設計讓宇文護給太後讀《酒誥》,趁他不防備的時候,殺死了宇文護,奪取了政權。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前期,自然災害連年不斷,經濟蕭條,人口大量流亡,各地起義不斷,政局動蕩不安。當時執政的馮太後為鞏固自己的地位,決心進行改革。孝文帝親政後,將改革進一步引向深入。
◆北魏將軍印
◆北魏孝文帝像
延伸閱讀
孝文帝取信馮太後的故事
也許是自幼便失去母親的緣故,孝文帝拓跋宏不但聰明,而且早熟,言行舉止常表現出跟年齡極不相稱的一麵。孝文帝的聰慧讓馮太後極為不安,擔心日後會對自己不利,便想廢掉他。在一個非常寒冷的日子,馮太後把隻穿單衣的孝文帝關進一間小房子裏,下令三天都不給飯吃。幸虧當時朝廷一幫重臣的勸阻,馮太後才改變了主意。後來,有個宦官在馮太後那裏搬弄是非,說了孝文帝很多壞話。馮太後大怒不已,把孝文帝痛打一頓。孝文帝心裏非常委屈,表麵上卻默默接受,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辯解。馮太後以後再也沒有對孝文帝發過火,而是全心全意栽培他。
周世宗革新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及中原地區戰爭不斷,百姓痛苦不堪,迫切需要一個安定的生存環境。因此,實現國家統一,成為時代的最強音。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後周在經濟軍事等方麵存在諸多弊端,要統一天下,改革是必由之路。
◆周世宗柴榮像
◆五代十國政權表
延伸閱讀
柴榮親自毀佛表決心
毀佛運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有洛陽的官員報告說,該地寺院內有一尊“大悲佛”,非常靈驗,百姓們頂禮膜拜,多少年來一直絡繹不絕。民間傳說,這尊佛相當靈驗,誰要是敢毀了它,一定會有報應遭天譴。於是有人建議柴榮網開一麵,柴榮堅決不同意,並說:“天子一言九鼎,豈可因一佛像而廢之,朕必親往探之。”第二天,柴榮親自來到該寺,督促毀佛。可是,兵丁們仍然不敢下手,紛紛把斧頭錘子等工具丟在地上。於是,柴榮拿起斧頭砍破了大悲佛的臉和胸部,四周圍觀的人嚇得直發抖。柴榮砍完後,扔下斧頭,對眾人說:“都說‘大悲佛’靈驗,我現在不是毫發無損,什麽事都沒有嗎?”
王安石變法
北宋中葉以後,冗官冗費冗兵激增,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國庫空虛,國家財政出現了赤字,百姓痛苦不堪,各地起義不斷,西北的遼西夏等國也經常來襲。要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實行改革迫在眉睫。
◆王安石像
◆王安石尺牘
延伸閱讀
後人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
北宋時期,那些反對派就以修史的方式對王安石變法進行尖銳的批評。到了南宋,有關人士依然通過修史的方法對王安石變法進行定性評價,說王安石變法是北宋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此後,曆朝曆代都以此作為依據,對其變法做出類似的判斷。而王安石的一些同鄉文人,則對以上評價進行了爭辯。
到了近代,人們對王安石變法的看法開始改變,梁啟超嚴複等人對王安石變法進行了正麵評價。梁啟超把王安石比作中國的克倫威爾,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並說王安石變法是“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
張居正改革
明朝中葉,土地兼並嚴重,國家用度匱乏。流民遍野,農民起義接二連三,社會秩序極不穩定,周邊環境也動蕩不安。作為內閣首輔,張居正立誌改革,挽救危機重重的明王朝。
◆張居正像
◆《帝鑒圖說》書影。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編撰,供當時年僅十歲的小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閱讀的教科書。
延伸閱讀
萬曆皇帝為何“追仇居正”
神宗皇帝10歲登基,張居正輔政,並對小皇帝嚴加教育。對於張居正的震主之威以及大權獨攬處理朝政,萬曆皇帝實是出於無奈之舉。從皇家自身利益考慮,他需要張居正去挽救當時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因此,他當時必須支持張居正的一切裁斷。而一旦張居正病逝,一具屍體對皇帝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此時,對於首輔鞠躬盡瘁舍身為國的精神,對於首輔力排眾議推行改革而使大明王朝起死回生的功績,都已隨風而去。當反對聲討張居正的聲浪一波波襲來的時候,萬曆皇帝終於頂不住巨大的壓力,轉而支持他們“追仇居正”。
皇太極新政
皇太極繼位後麵臨嚴峻的內外形勢:內部由於分權勢力的矛盾,衝突日益嚴重;外有明朝蒙古朝鮮的包圍,處境孤立。在這種形勢下,皇太極整頓八旗,加強汗權,為政治改革的順利進行創造了前提。
◆清太宗皇太極像
◆範文程像
延伸閱讀
努爾哈赤和大青馬的故事
傳說努爾哈赤早年逃難時騎著一匹大青馬,趕路趕得很急,結果把馬累死了。努爾哈赤對這匹馬很有感情,現在馬累死了,他非常難過,就說“大青啊大青,將來我得了天下,國號就叫大清!”
剃發易服
剃發易服,是指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滿族統治者用暴力手段強迫全國漢族人改剃滿族發型改穿滿族服裝的政令。“剃發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
◆清朝男性服飾形象
◆一道“剃頭令”帶來新行業剃頭
延伸閱讀
張春拒絕剃頭
張春曾經是四萬明軍的統帥,在大淩河之戰中被後金俘虜。皇太極對勸降很有一套,對付張春應該有富餘。被俘當晚,皇太極就派人送來了佳肴美酒,但被張春拒絕,還說了“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之類的話。
此後,張春開始絕食,但求一死。三天之後,皇太極出馬,親自給他賜食,張春不知道是被感動還是實在太餓,開始吃飯,這就意味著他願意效忠了。如果事情照這樣發展下去,以張春的能力,他會是一個默默無聞效忠新主的明朝降將。事情的轉折就因為他不肯剃發。
張春雖然同意了投降,但是死活不肯剃發,皇太極無奈隻好把他安頓在三官廟“恩養”。張春始終不願剃發,最後死於廟中。
戊戌變法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群情激憤。康有為在北京發動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由此拉開維新變法的帷幕。
◆梁啟超舊照
◆戊戌六君子。上排左起:譚嗣同楊銳林旭,下排左起: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
延伸閱讀
袁世凱告密內幕
據袁世凱當年的幕僚親信張一麟所記,袁世凱當初告密,並非如他在《戊戌日記》中所寫的那樣,而是慈禧的政變導致袁世凱告密。當時,對於袁世凱在北京被光緒帝封為侍郎一事,榮祿心存疑慮。因此,他去天津見袁世凱時,“令衛兵夾道羅列”。袁世凱從楊崇伊那裏得知太後訓政捉拿康有為康廣仁的消息後,早就惴惴不安了。現在見榮祿擺出如此陣勢,以為康有為已供出了譚嗣同夜訪法華寺密談兵變圍園之事,心裏非常害怕,於是將當時守舊派還不曾知道的殺榮祿圍園的密謀和盤托出,並“跪求榮為做主”。
西太後動手後,才接到袁世凱的告密,所以又下令抓譚嗣同等人。
戰國初期,各諸侯國為了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勢力,都想方設法吞並別的國家的土地,削弱別的國家的實力。而魏國新政權的鞏固要求改革以圖強,於是,魏文侯招才納賢,任用李悝為相,試行變法。
李悝,魏國人,是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學派的創始人。
據相關史料記載,李悝出身於山西運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期外出求學,成為孔子的弟子子夏的學生。而子夏是“孔門十哲”之一,當時常因有獨到見解而得到孔子的讚許,而他的政治思想則得到魏文侯的推崇,魏文侯後將子夏邀請到魏國,讓他在西河聚徒講學。當時跟隨子夏的學生有三百多人,形成“西河學派”,名噪一時。就是在這一時期,李悝成為子夏的得意門生。後來,子夏的弟子中,比較有名氣的都被魏文侯收歸麾下,李悝由此得到魏文侯的賞識,被任命為相,試行變法,從此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之先河。
“盡地利之教”以勵民
李悝生活的時代,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農業。農業如果受危害,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會受影響。於是,李悝根據魏國土地的實際情況,從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角度,給魏文侯算了一筆賬,使魏文侯看到了農業的重要性。得到了魏文侯的支持,李悝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他首先鼓勵農民多種雜糧,深耕細作。讓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除了上繳的稅,其餘的剩餘產品都歸自己所有。由此,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大增。沒過幾年,魏國糧食增加,國力漸強。
“平糴”為免傷民
年景好的時候,農民手頭的糧食很多,不容易賣出去,即使賣出去了,也隻能以低價出賣。一旦到了災年,糧食大量減產,糧食價格就會一路飆升,這樣就會使很多不種地的居民買不起糧食,從而必然導致百姓離散國家貧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李悝采取“平糴法”,在好年份裏,由國家收購農民的餘糧,在壞年份裏,官府則按平價把糧食賣給百姓,糧食價格變得相對穩定。這以後,即使遇上饑荒年月,百姓也不會離散各地。魏國很快就走向了安定和富強,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的諸侯國。
奪“淫人”之祿以廣招賢士
魏文侯跟李悝討論如何治理國家。在魏文侯看來,自己賞罰得當,按理說天下賢士應該紛紛而來,可實際情況是沒有多少人來。他還認為自己愛護百姓,百姓應該滿意才是,可百姓還是少不了抱怨。對於這種狀況,魏文侯很是費解。李悝趁機向魏文侯指出世卿世祿製的弊端,又向魏文侯提議,廢除世卿世祿製度,取消那些“淫人”(李悝對世襲貴族的稱呼)的俸祿,用以招攬天下有誌之士。權衡利弊後,魏文侯最終采納了李悝的建議,在全國推行這項新法令,不論出身門第,廣招天下賢士。一時間,四方人才競相歸附,一大批懷有報國之誌,卻無處施展才華的有才之士,得以順利進入國家權力中心,獲得了參與政治的機會。更為可貴的是,不少並非出身魏國的精英人物,如樂羊和段幹木等人,也先後融入了魏國改革的大潮,在魏國的崛起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著《法經》,固成果
由於魏文侯的大力支持,李悝大刀闊斧,變法效果顯著。但是在新法執行的過程中,取消世卿世祿製度,必然遭到世襲貴族的強烈反抗,致使變法遭遇強大的阻力。為了鞏固已有的變法成果,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更為了變法的繼續推行,李悝研究並總結了當時各國的法律,製定了《法經》。為使《法經》真正行之有效,李悝又通過魏文侯予以公布,使它變成法律,以法律的形式保護變法成果,並保證變法的繼續進行。
吳起,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人,中國古代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據史料記載,吳起曾到魯國拜孔子的弟子曾參為師。後來母親去世,為了“誓為卿相”的誓言,吳起沒有回家居喪。而曾參是個大孝子,在他看來,吳起不為母親服喪,簡直是大逆不道。於是,曾參同吳起斷絕了師生關係,將其趕出了師門。
吳起轉而鑽研兵法,來到魯國,正趕上魯穆公改革內政,吳起就留在了魯國。後來齊國大軍壓境,魯穆公想用吳起為將,又因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而猶豫不決。吳起即回家殺死妻子以表明自己絕齊的心跡,隨後率大軍大敗齊軍。後遭魯穆公猜忌,當時魏文侯招賢納士,吳起於是離開魯國,輾轉來到魏國。魏文侯十分愛惜人才,當時,在他身邊已經聚集了卜子夏段幹木魏成子樂羊等一大批文臣武將。對於吳起的到來,魏文侯十分重視,先任他為將軍,後又破格提拔為西河守。
在魏文侯的重用下,吳起的軍事才能盡顯,政績顯赫。在鎮守西河的軍事實踐中,吳起提出了“戰勝易,守勝難”“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的軍事觀點和戰略思想。在治軍方麵,吳起則提出“教戒為先”的思想,提倡教育和軍紀厚賞和嚴懲用兵和愛兵相結合。而吳起創立的武卒製的實行,則大大提高了魏國軍隊的體能和戰鬥力,從魏文侯到魏武侯,再到魏惠王,魏國軍隊在一係列諸侯爭奪戰中所向披靡,形成了獨霸中原的局麵。
文侯死,公叔嫉
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繼位,以德高望重的田文為相。後來田文死了,公叔為相。公叔心胸狹隘嫉賢妒能,功勳卓著的吳起對他而言,就成為一種嚴重的威脅和無形的壓力,整天憂心忡忡,長籲短歎。於是公叔千方百計排擠吳起。後來在仆人的策劃下,公叔設計離間了魏武侯和吳起。魏武侯對吳起日漸疏遠,君臣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吳起害怕遭受陷害,於是離開魏國,一路狂奔,逃到了楚國。
大刀闊斧行新法
當時的楚國,經濟落後,國力孱弱。楚悼王繼位後,魏趙韓等國每年都來入侵。萬般無奈之下,楚悼王隻得用重金求助於秦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才得以跟魏趙韓講和。麵對如此內外交困的局麵,楚悼王很想有一番作為,恰在他思賢若渴熱切盼望變法圖強的人才之時,吳起來到了楚國。吳起的到來,讓楚悼王看到了振興國家的希望,馬上封他為宰相,主持變法。
在楚悼王的傾力支持下,吳起大刀闊斧,進行變法。沒過多久,楚國落後的局麵就大為改觀,其軍事力量也迅速增強。據史書記載,變法後的楚國,“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皆患楚之強”。曾與魏國“戰於州西,西出梁門,軍舍林中,馬飲於大河。”一時間,楚國名聲威震四方,中原諸侯各國無不刮目相看。
身遭射殺變法止
吳起變法廢除了世襲貴族的特權,嚴重危害了舊貴族勢力的利益,楚國的貴戚大臣都想殺他而後快。新法推行了一年多,楚悼王死去,楚國的貴戚大臣們趁機作亂,群起圍攻吳起。吳起最終寡不敵眾,在無處可逃的時候,轉身衝進楚悼王的靈堂,趴在楚悼王的屍體旁以期躲避眾人的追擊。眾人略微遲疑了片刻,紛紛舉起手中的弓箭向吳起射去。吳起身中數箭而亡。
舊貴族們的箭在射死吳起的同時,也射到了楚悼王的屍體上。按當時楚國的法律:加兵於王屍者,罪及三族。楚悼王的兒子楚肅王即位後,參與射殺吳起的七十多家舊貴族全部被誅滅。
公元前0年,趙武靈王采取軍事改革措施,學習西北方遊牧和半遊牧民族的服飾,學習騎馬射箭,史稱“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一心想著發奮圖強,他對謀士樓緩說:“我趙國東麵有齊國中山國,北邊有燕國林胡,西邊有秦國韓國和樓煩部族。如果不發奮圖強,加緊軍事裝備,武裝國防軍隊,隨時會被鄰國偷襲過來。要發奮圖強,就得采取軍事改革措施。我覺得咱們穿的服裝,長袍大褂寬袖口,幹活打仗,都不太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腳穿皮靴子,行動方便靈活。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風俗,把服裝改一改,你看怎麽樣?”
謀士樓緩聽了很讚成,他說:“咱們仿照胡人的服飾,就能學習他們打仗的本領。”趙武靈王說:“對呀!咱們打仗全靠步兵,進攻衝鋒緩慢,就是打敗遊牧族騎兵,在追擊的時候,他們騎馬跑得快,很難追上他們;即使馬拉車,道路不好走,也是追不上他們;但是,我軍又不會騎馬打仗。要想學穿胡人的服飾,就得學習胡人那樣騎馬射箭。”
這個改革議論一經傳開,就有不少大臣反對。趙武靈王隻得再找軍事將領肥義商量,說:“我想用胡服騎射來改革咱們國家軍隊的服裝和裝備,可是,有人反對,怎麽辦?”肥義將軍表示支持,說:“服裝與裝備的改革關係到國家的安危,要辦大事不能猶豫,猶豫不決就辦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認為這樣做對國家有利,何必擔心幾個人的反對?”趙武靈王聽了很高興,說:“我看譏笑改革而反對我的是些蠢人,明白道理的人都會讚成軍事改革的。”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趙武靈王身穿胡人的服裝,大臣們見到他短衣窄油,穿著胡服,都嚇得不得了。趙武靈王把改穿胡服的設想講述一遍。大臣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不好看,有的說不習慣,有的說不穿本民族的服裝,豈不是丟臉麽!有一個頑固派老臣,名叫趙成,是趙武靈王的叔父,帶頭反對服裝改革。他是趙國一個很有影響的老臣,頭腦守舊,十分頑固。他不但反對,而且在家裝病不上朝了。
趙武靈王知道要推行軍事改革,首先要打通叔父的阻攔,就親自上門找趙成,對他反複地講解改穿胡服騎射的好處。趙成終於被說服了。趙武靈王趁熱打鐵,立即賞給他一套新式胡服。次日朝會上,文官武將一見老將趙成也穿起胡服來上朝了,都沒有話說,隻好改穿胡服了。
緊接著,趙武靈王又號令兵士學習騎馬射箭。不到一年,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次年春,趙武靈王親自率領騎兵隊打敗鄰近的中山國,又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幾個遊牧族。到了實行胡服騎射後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樓煩都被收服了。趙國從此興盛強大起來,可以對付當時的霸主國了。
商鞅,戰國時期衛國國君的後代,稱衛鞅;又因為他姓公孫,所以又稱公孫鞅。他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年輕的時候喜歡法律,當時在魏國宰相公叔座的門下任職。公叔座非常看重商鞅,覺得他年輕有為,是棟梁之才,後來在臨終之前把他推薦給了魏惠王。當時商鞅還不到0歲,在魏惠王的眼裏,商鞅既年輕,地位又低,曆練也不夠,所以一直沒有重用他。後來,商鞅得知秦孝公下令求賢的消息,就發奮圖強,離開魏國,來到秦國。商鞅先是跟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取得聯係,後通過景監的引薦,得以受到秦孝公的接見。在秦孝公麵前,商鞅慷慨陳詞,把自己的一套富國強兵的理論陳述與孝公,孝公聽了大喜,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
立木取信
新法令尚未公布之初,商鞅為了取信於民,令人在國都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宣布如有人能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就賞賜十兩黃金。一開始,根本就沒人相信,大家都以為商鞅在開玩笑。於是商鞅又宣布隻要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五十兩黃金。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之下,終於有一個人動心了,這個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木頭搬到了北門,結果商鞅當即賞了此人五十兩黃金。此事使商鞅在老百姓心目中樹立了言出必行的形象,獲得了百姓對變法的理解和信任,使得新法令得以順利發布和實施。
新法初行遭阻撓
在秦孝公剛剛決定變法之初,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曾有人製造輿論,以為“智者不變法而治”,“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商鞅的新法令取消了貴族的特權,建立了以戰功授獎的爵位等級秩序,這嚴重觸動了貴族宗室的利益,使他們隻能享受平民待遇。同時,連坐法的施行,使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因此,新法令一經頒布,即遭到了舊貴族勢力的強烈反對和攻擊。
商鞅在征得秦孝公的同意後,用嚴酷的手段進行了鎮壓。
孝公死,商鞅亡
商鞅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鎮壓貴族的勢力,執法較嚴,積怨較多,加之他在秦孝公重病期間,一手操控秦國的軍政大權,有些獨斷專行,這樣難免引起秦國貴族的普遍怨恨,一時之間,“宗室貴戚多怨望”。
孝公死後,太子秦惠王繼位。公子虔等人為報夙怨,乘機誣告商鞅有謀反的企圖,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先是逃到了魏國,可是魏國人早已不接納他。在魏國無存身之地的商鞅無奈之下返回自己的封地,組織了一批人馬準備抵抗秦國軍隊,結果寡不敵眾,被秦惠王抓獲。
此時的秦國,新法令已經全麵實施,改革也早已走上了正軌,效果日顯。對新秦王而言,商鞅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再者,商鞅是先王的老臣,魏惠王處決他並不存在感情障礙。因而,秦惠王為了平息舊貴族勢力滿腔的怒氣和怨氣,在下令處死了商鞅後,又對他施以“車裂“之刑,並滅其家族。
桑弘羊,漢武帝時的大臣。河南洛陽人,出身於商人家庭。歲時就被漢武帝召入宮廷做了侍中,由此步入朝廷的決策中樞。後來,國家庫府餘財用盡,財政上發生了困難,漢武帝便委任當時的大鹽鐵商東郭鹹陽大冶鐵商孔僅和桑弘羊負責國家的財稅經濟改革。這一改革從國家壟斷鹽鐵的經營權入手,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很快就初見成效。三年後,孔僅升任大農令,桑弘羊也被提拔為大農丞。從此,桑弘羊越來越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後來,漢武帝委任桑弘羊代理大農令,承擔總管國家財政經濟的重任。在此期間,桑弘羊大刀闊斧,在全國各地推行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和酒類專賣等重要政策。
力排眾議站得穩
桑弘羊的抑商措施,不可避免地損害了當時許多大地主大商人的根本利益,一大批老官僚對他恨之入骨,不斷找機會詆毀桑弘羊以泄私憤。有一年,發生了嚴重的旱災,漢武帝就讓百官去求雨。當時商人出身靠捐米做了官的卜式乘機向漢武帝說桑弘羊的壞話,卜式說國家應該靠租來吃飯,靠賦來穿衣,現在桑弘羊卻開辦官營工商業,靠販賣貨物求利,這樣做既違背了祖宗的法規,又違背了天意,所以老天爺才不下雨。要是把他烹了,天就下雨了。結果漢武帝沒有聽這些人的話,依然重用桑弘羊,後來又任命他為禦史大夫,輔助丞相處理國家政務。
舌戰群儒論鹽鐵
漢武帝去世後,劉弗即位,是為漢昭帝。由於漢昭帝年幼,漢武帝臨終時托命大將軍大司馬霍光車騎將軍金日
左將軍上官桀丞相田千秋禦史大夫桑弘羊五人共同輔政。後來霍光獨攬大權,而且主政思想和桑弘羊相左。霍光為了打倒長期掌握財經大權的桑弘羊,就以“問以百姓疾苦及施政教化”為由,召集郡國所舉賢良文學六十多人來到京師長安,舉行了曆史上有名的“鹽鐵會議”。會上,各郡國的賢良文學代表民間向丞相田千秋禦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下屬質詢當時的經濟政策,全盤否定漢武帝的一係列政策,堅決請求罷除鹽鐵酒肆均輸,雙方由此展開激烈的論戰。麵對眾儒生的唇槍舌劍,7歲高齡的桑弘羊從容應戰,堅持鹽鐵官營是國家大業的觀點,於金鑾殿上舌戰群儒。
燕王之變受牽連
桑弘羊對霍光的掌權本就不服氣,想替自己的子弟謀官又遭到霍光的拒絕,因此對霍光的意見更大了。上官桀本來在武帝時就已官至太仆,地位比霍光高,對霍光的掌權也看不順眼。後來,上官桀的孫女通過召帝的姐姐鄂邑公主的關係,入宮被立為皇後。上官桀父子為答謝鄂邑公主,就要求霍光封鄂邑公主的情夫丁外人為列侯,霍光沒有答應,他們之間開始發生矛盾。這樣,在他們三人之間,就形成了對立的兩派,桑弘羊與上官桀聯合起來,共同反對霍光。
後來,皇族內部發生了一場爭奪帝位的鬥爭。漢武帝的另一個兒子燕王丹想廢掉皇帝,桑弘羊也參予了這個陰謀。結果事情敗露,桑弘羊受到牽連,全家被滅族。
王莽,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在位。
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的伯父王鳳,是當時的大司馬。王莽平時對伯父恭敬孝順,所以王鳳很喜歡他。王鳳在臨死的時候曾囑咐王政君要好好照顧王莽。後來,王莽先任黃門郎,又升任射聲校尉。任職期間,王莽非常清廉,禮賢下士,對門客和窮人特別好,眾人都很愛戴他。據說,當時王莽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別人,有時候甚至會賣掉馬車接濟窮人。王莽不斷得到升遷,在他8歲那年,出任大司馬。漢哀帝死後,王莽立漢平帝,朝野都很擁戴他。再後來,王莽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由王莽代天子朝政。公元8年,王莽篡皇位,開了中國曆史通過篡位做皇帝的先河。
王莽上台後,針對當時存在的土地兼並奴婢和流民問題,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但是最終,這一場改革將王莽推上斷頭台。
土地國有奴婢私屬行不通
為解決日益尖銳的土地兼並和奴婢問題,王莽宣布所有的土地全部改稱“王田”,不許買賣;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稱私屬,也不許買賣。結果遭到了貴族官僚和地主的強烈反對,他們千方百計地破壞新法的施行。同時,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也被斷絕了賣身為奴的活路,很多人都牢騷滿腹,一時間民怨沸天。三年後,王莽不得不宣布王田和奴婢可以自由買賣。
“五均六筦”露弊端
為了不讓大商人和高利貸者隨意操控市場,王莽將鹽鐵酒等大宗商業由私營改為國營,史稱五均六筦(筦即管,由國家經營之意)。這樣做明顯是與民爭利,結果不可避免地遭到他們的強烈抵製。而山澤收稅的規定,又使那些在災荒年月指望山河湖海求生的百姓們沒有了活路。因此,在自然災害嚴重的年份,“天下愈愁,盜賊起”因此,五均六筦法阻礙了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而且觸犯了所有人的利益。更為重要的是,王莽無力控製那些推行此項製度的人員,致使他們與官府相勾結,共同盤剝百姓,而這與王莽的初衷背道而馳。
貨幣混亂激民憤
為了削弱漢朝舊族的勢力,以及加強對百姓的掠奪,王莽以“托古改製”為名進行了多次幣製改革。在王莽掌權的十幾年間,王莽先後四次下詔改幣,五次重申改革貨幣的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幣一次。由於多次改幣,使得貨幣種類雜亂,比值也非常不合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經濟混亂。而且每一次新貨幣都是以劣充優,雖然幣麵價值不變,但實際價值卻不斷降低。如此頻繁的貨幣改變,使得“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於道”。
義民起,王莽死
王莽改製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反對,引起了社會的混亂局麵。這與王莽改製的初衷相去甚遠。王莽改製不僅沒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進一步激化了各種矛盾,致使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公元7年,南方大旱,饑民們揭竿而起。公元年,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一舉打敗王莽的精銳部隊。王莽在混亂中被商人杜吳殺死。
周武帝宇文邕,漢化鮮卑人,小字彌羅突,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18年,死時僅歲。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據說他“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很得宇文泰的喜歡,常跟身邊的人說:“成吾誌者,必此兒也”。歲時即被封為輔城郡公。宇文泰死後,孝閔帝即位,拜他為大將軍,鎮守同州。明帝即位後,升他為大司空,加封魯國公。後來,明帝被宇文護毒死,宇文邕即位,是為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即位後,政局十分不穩。因為宇文泰臨終前,曾委托宇文護輔政。因此,北周的實權一直掌握宇文護手中,因此,當時宇文邕對宇文護十分不滿,可是當時宇文護的勢力極為龐大,宇文邕不敢流露自己對宇文護的不滿,於是暗下決心,一定要鏟除宇文護。後來,終於尋到機會,設計將宇文護及其子弟親黨殺死。
親理朝政,百姓擁戴
周武帝即位後大力推行新政。當時,漢族和鮮卑族的民族矛盾極為尖銳。為了緩和民族矛盾,周武帝極力擺脫鮮卑舊俗,積極接受漢族文化,還廣為吸收漢族中的合格子弟加入君王侍衛。這既加強了北周的軍事力量,也使民族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周武帝廢除了宰相的軍事管理權,自己直接控製君王侍衛。大力整頓吏治,執法嚴峻而公平,北周政治逐漸變得清明。據說,當時清除宇文護的時候,其弟宇文直立了大功。可是宇文直貪婪浮躁,周武帝曾經依法處罰過他,結果他懷恨在心,趁周武帝外出的時候,帶兵闖進宮殿,圖謀叛亂,結果被君王侍衛隊抓獲,後被處死。
周武帝還在全國範圍內下令廢奴,不論官奴私奴,一律釋放為良民。沒過多久,社會經濟就得到了恢複和發展,百姓生活安定,社會秩序井然,國勢逐漸強盛起來。周武帝自然獲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擁護,威信也大大提高。
廢除佛法,富國強兵
南北朝時,佛教盛行。當時北周人口不到一千萬,僧尼卻占了十分之一,寺院數量超過一萬,占去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嚴重影響了國家經濟收入和兵源。為了掃除富國強兵的障礙,周武帝決定大舉滅佛。
當初宇文護還在世的時候,周武帝就曾召集群臣商討滅佛一事。由於當時佛教已經深入人心,宇文護又是虔誠的佛教徒,因此,每次議事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當周武帝誅殺了宇文護,把大權奪回來後,再次召集僧侶道士百官討論儒釋道三教的問題。據說,當時周武帝高高在上,聽群臣討論三教的順序後,把儒教列為第一位,道教放在第二位,而佛教則放在最後。當時有些佛教徒沒有搞清楚周武帝的真正用意,還很不服氣的爭論,說佛教應當在道教之上。有些明白點的佛教徒則看透了周武帝的心思,他們認為周武帝這樣做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當時說什麽風涼話的人都有。
僧侶們的譏諷和反抗更堅定了周武帝滅佛的決心。建德三年,周武帝斷然下詔廢佛道二教。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刹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大量佛像佛經被銷毀,佛塔寺院被收歸國家改為俗宅,僧尼還俗……
北魏孝文帝,鮮卑族,姓拓跋,名宏。後改漢姓元,因此又稱元宏。他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時間9年,死時歲,諡號孝文皇帝。
孝文帝即位時年僅歲,由馮太後主政。馮太後是漢族人,具有一定的漢文化修養,她很注重對孝文帝的培養,使孝文帝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漢文化的啟蒙教育。而當時朝中的大臣也是一批具有極高文化修養的漢族士大夫,因此宮中的文化氣息相當濃鬱,孝文帝於有意無意間就能受到漢文化的熏陶,因而具有良好的漢族文化修養。
巧妙部署,遷都洛陽
馮太後去世後,孝文帝開始親政。他親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都城從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了河南洛陽。當時決定南遷時,可謂煞費苦心。
鮮卑族世代居住在平城,早已習慣了那裏的一切,遷都洛陽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為保證遷都的順利進行,孝文帝先召集群臣,宣稱要大舉南征攻齊。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以任城王拓跋澄為首的文武百官的竭力反對。退朝後,孝文帝立即單獨召見拓跋澄,對他講明了事情的真相,結果得到了拓跋澄的肯定和支持,二人接著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後來,孝文帝率大軍及眾文武百官抵達洛陽時,正趕上下雨天。稍事休整後,孝文帝下令繼續南行。眾人早已疲憊不堪,加上對南征沒有絲毫信心,紛紛跪下,請求停止南征。孝文帝假裝發怒,說什麽現在如果無功而返,會遭天下人恥笑雲雲。早已安排好的大臣王肅在一個合適的機會站出來,假裝出謀劃策,說本次南征並沒有告訴天下人是攻打南齊,現在大軍已經到了洛陽,不如就跟天下人說本次行動是為了遷都洛陽。孝文帝聽完,假裝折中同意王肅的提議。當時雖然有許多鮮卑大臣不願意內遷,但是更害怕南伐。於是,沒有人敢再提出異議,遷都大計就這樣定下來了。
漢化過程充滿血腥
遷都洛陽後,在王肅等人的支持下,孝文帝立即從改革鮮卑舊俗學習漢族的生活方式開始,全麵推行漢化。
然而,就在孝文帝的漢化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朝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反對改革和漢化的武裝叛亂。太子元恂不喜歡洛陽,一直抵製漢化。趁孝文帝出巡幸嵩嶽的機會,元恂與身邊人合謀逃奔平城,結果事情暴露,元恂被抓。孝文帝親自杖責後,廢了元恂的太子位,把他貶為庶人,囚禁在河陽的無鼻城。第二年,有人告發元恂又與身邊人謀反,孝文帝就讓人帶著毒酒趕到河陽,逼元恂自盡了。
那些不滿意孝文帝漢化改革的鮮卑舊貴族及其子孫,也趁機作亂。就在元恂被廢的當月,恒州刺史穆泰和定州刺史陸睿合謀,暗中勾結元思謄等鮮卑舊貴族及其後裔,推舉朔州刺史陽平王元頤為首領,起兵叛亂。孝文帝獲悉後,立即派任城王元澄前去處理。元澄接受命令後,先派侍禦史李煥單騎進入平城,瓦解了穆泰的同黨。穆泰倉促之中率領幾百名手下攻打李煥,結果失敗,逃到城西,束手被擒。元澄趁機把穆泰的一百多名黨羽一網打盡。
柴榮,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即周世宗。柴榮祖上曾是當地望族,後家道中落,柴榮便去投奔嫁給郭威的姑母。郭威後收他為養子。當時郭威家境並不富裕,為了貼補家用,柴榮外出經商,跟人做茶葉生意,利用經商的間隙,柴榮閱讀了大量史書和黃老著作,並學習騎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棄商從戎登帝位
後漢建立後,郭威被授為樞密副使,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柴榮也棄商從軍,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開始踏入政界。後來,郭威遭後漢新皇帝隱帝的猜忌,他和柴榮留居京都開封的家屬全部被誅殺。郭威大怒,命柴榮留守鄴都,自己親自率兵,以清君側為名殺向開封。後周建立,郭威是為周太祖。柴榮順理成章,成為皇子。後來周太祖駕崩,柴榮根據太祖遺詔,在柩前即皇位,是為周世宗。
雄心勃勃立大誌
柴榮即位時,年僅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他雄心勃勃,心懷統一大誌,決心遵照養父遺願,繼續深入改革。
據說,當時的左柬大夫王樸精通術數,周世宗曾向王樸詢問自己在位的時間能有幾年。當他聽王樸說自己在位時間能有0年時,非常欣喜,當即立下宏誌:要用十年的時間來開拓疆域,用十年的時間讓百姓休養生息,用十年的時間使國家太平無憂。
懲驕裁冗建精兵
柴榮剛即位,北漢的劉崇就勾結契丹貴族,想一舉消滅後周。柴榮決定親征,卻遭到了以馮道為首的官僚的極力阻攔。結果周世宗力排眾議,率兵北上。兩軍在高平開戰後,又出現了右軍大將樊愛能何徽等人臨陣脫逃士兵投降的現象。最後,雖然後周軍隊大獲全勝,但周世宗對這支軍隊的腐朽無能深感痛心,於是他痛定思痛,以這次戰爭為根據,對眾將士論功行賞按罪處罰,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名臨陣逃跑的部將砍頭示眾,以誡逃兵。回到東京後,周世宗開始大規模的整治軍隊,嚴厲整治了為禍已久的驕兵悍將,裁減大批老弱冗員,建立了一支精銳的部隊。
毀佛鑄錢遭阻力
後周佛教盛行,許多人為逃避徭役和賦稅而遁入佛門,致使不事稼穡的佛家子弟越來越多,從而大大影響了國家的稅收收入和兵役征集。同時,大量金屬用來鑄造佛像,致使銅價大幅上漲,錢幣奇缺。針對這種情況,周世宗下令禁止私自剃度出家,拆毀寺廟數千所,勒令僧尼還俗數十萬人,並且融化了所有佛像用來鑄造銅錢。
由於當時佛教相當強大,教權已成為製衡皇權的重要力量。對於柴榮的此番舉動,朝野中反對的聲音四起。柴榮則以“吾聞佛說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其所惜哉?”“且吾聞佛誌在利人,雖頭目猶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來說服眾人。一百多年後的司馬光看了這些話感動不已,連聲稱讚: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王安石出生於小官吏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慶曆二年中進士,其後在揚州鄞縣舒州常州等地任地方官。多年地方官的經曆,使王安石看到了北宋社會積貧積弱的現狀,並由此認識到北宋所麵臨的危機。於是,在嘉佑三年給仁宗皇帝上萬言書,分析北宋內憂外患財政日益貧困風俗日趨敗壞的形勢,提出變革圖強的迫切性,要求宋仁宗以漢唐兩代的覆亡為前車之鑒,果斷實行變法。他還在萬言書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思想。
神宗在即位之前就聽說過王安石的才能和政治抱負,即位後,勵精圖治,王安石的改革主張與他不謀而合。熙寧二年,召王安石為翰林學士。後來又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與他籌備變法事宜,從而揭開了變法圖強的序幕。
變法路上阻力重重
早在變法之前,神宗對王安石的器重,就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滿。執政三朝的宰相韓琦,認為王安石不適合做參知政事,堅決辭掉了相位。元老重臣富弼,也不同意任用王安石,在罷相位時,推薦了文彥博。除了這些老臣外,當朝大臣吳奎呂誨唐介等也極力反對神宗任用王安石為相。
新法推行後,王安石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眾人的攻擊。當時的翰林學士範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五十步笑百步;範仲淹的次子範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王安石聚斂錢財;禦史中丞呂誨,則檢舉王安石巧取豪奪。以司馬光文彥博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正直文人,也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在變法的第二年,司馬光曾給王安石寫了三封信,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止新法。
用人不當失民心
王安石變法誌在清除社會弊端,可事先沒有進行宣傳,在變法的過程中無法吸收到優秀的人才。因此,在新法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比如青苗法,王安石以前在鄞縣做官時曾試行過,效果非常好。可是在全國推廣時,手續非常繁瑣,執行起來就變味了。不識字的農民要花錢請人填寫貸款申請,去衙門申請時,貸款的數目又要由官吏填寫。這樣經過層層盤剝,最後貸款的農民要返回的利息居然是原來的三十五倍之多。“利民之策”變成“擾民之舉”,逼得農民寧借高利貸,也不敢向政府貸款了。因此,王安石變法也沒有得到廣大勞苦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神宗死,變法止
熙寧六年,發生了嚴重旱災,災民紛紛逃亡,路上餓殍遍地。當時有人拿了一幅《流民圖》給神宗看,並告訴神宗,說天旱是王安石變法造成的。神宗看後,很受刺激,對變法產生了懷疑。後來,隨著反對變法的聲音高漲,宋神宗對王安石的不信任也日益增加,對變法開始動搖起來。
宋神宗死後,趙煦即位,由高太後垂簾聽政。高太後本身就是變法的反對者之一,她聽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麵廢止新法。至此,進行了十五年的變法最終落下帷幕。
張居正,字叔大,諡號“文忠”,湖北江陵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張居正歲時,參加鄉試一舉成名,成為最年輕的舉人。顧轔知道後非常高興,立即解下隨身佩戴的玉墜贈送給他,以資鼓勵。
張居正很有謀略。他歲中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為官期間,與朝廷中的宦官和權臣關係都很密切,後來一再得到升遷。歲那年,張居正升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隆慶皇帝死後,張居正與高拱高儀共同輔佐年僅0歲的小皇帝朱翊,首輔是高拱。高拱驕橫自大,跟太監馮保素來不和,而馮保在宮裏權勢很大。張居正一直很想有所作為,後來就與馮保聯手,找機會罷了高拱的首輔,很自然地循序升為首輔。當時神宗年幼,其生母李太後非常信任張居正。因此,朝中的一切軍政大事都由他主持裁決。
力挽狂瀾於既倒
當時的明王朝,朝綱鬆弛,官員無為現象非常嚴重。張居正的改革就從整頓吏治開始,他對官員實行“考成法”,在施行的過程中,將追收逋賦作為考試的標準,限令官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征收完賦稅。在限定的時間內達不到規定的標準的,一律受處罰。各級官員因為害怕降職處罰,都不敢懈怠,積極督責戶主們及時繳納稅糧。他還重新丈量全國的土地,後來又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在減輕農民不合理的賦役負擔的同時,增加了國家的賦稅總收入。隨著新法的推行,國庫日益充盈,長期財政虧虛的狀況逐漸好轉,奄奄一息的明王朝終於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人亡而政息
58歲那年,張居正病逝。他死後沒多久,神宗就下令取消了“一條鞭法”。反對他的人鬧的更歡了,當時被馮保張居正擠走的前任首輔高拱送來了《病榻遺言》,為自己伸冤;遼王妃王氏上疏說張居正誣陷遼王霸占王府……張居正生前所用的官員有的被削職,有的被棄市,張居正生前推薦的潘晟,還沒上任,就遭到了言官的彈劾而辭職……
家人的遭遇
張居正死後,他的家人也慘遭迫害。神宗給張居正加上了“誣蔑親藩,箝製言官,蔽塞朕聰……”等罪名,削盡其官職,追回其封號和諡號,並下詔查抄張居正的家產,派司禮太監張誠刑部侍郎丘
前往張居正的家鄉湖北江陵辦理。丘
是張居正生前不喜歡的舊臣,張誠則是萬曆皇帝早年安插在張居正身邊的探子。張誠等查抄了張居正的兄弟及幾個兒子的所有家產,看到張家的全部財產還趕不上明嘉靖時宰相嚴嵩家產的二十分之一,斷定張家還有財產分散在外,於是對張氏家族嚴加拷問財產分散之處。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被迫自誣,株連到親友,當時整個荊州都為之騷動不已。最後,張敬修受不了嚴刑追逼,寫了血書鳴冤,自縊身亡。三兒子張懋修投井自殺未遂,後又絕食,也沒死成。子孫家屬餓死的有幾十人,他年逾八旬的老母,終日以淚洗麵,惶惶不已。後來,他的弟弟張居易二兒子張嗣修和幾個孫子都被流放到了遙遠偏僻的嶺南。他的族人怕遭株連,各自逃到全國各地避禍。
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廟號太宗。皇太極剛繼位的時候,按照努爾哈赤立下的規矩,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按月輪流執政。他們平起平坐,平等相處。
後來,皇太極抓住阿敏永平屠城並棄守的罪名,將他幽禁起來。第二年,皇太極以莽古爾泰“禦前露刃”的“大不敬罪”,革去了他的大貝勒爵位。也許是因為親眼目睹了阿敏和莽古爾泰二人的下場,後來代善也自動退出汗位的競爭,一心一意地支持皇太極。
獨掌大權後,皇太極以一個政治家的膽略和氣魄,對國家的政策法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和改革。
加強中央集權
皇太極仿照明朝,建立了國家統治機構:建立了由漢人組成的“文館”,掌管“翻譯漢字書籍”,後又將之擴充為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稱“內三院”;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國家行政事務;建立都察院,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通過這套政權機構的建立,皇太極把權力逐漸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恩養漢民,發展農業
努爾哈赤晚年在遼東實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為奴”的政策,致使漢人紛紛暴動和逃亡,生產凋敝,經濟蕭條,後金社會變得動蕩不安。同時,後金還三麵臨敵:南有強敵明朝,西有蒙古,東有朝鮮。因此,穩定漢人的民心發展農業成為後金存亡的關鍵。
意識到了這一點,皇太極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針,多次下諭旨,強調滿漢一體,強調要寬待遼東漢民,禁止騷擾漢人。不僅如此,皇太極還一改努爾哈赤屠殺漢人的政策,代之以“恩養”,再三下諭禁止貝勒大臣殺害漢民及搶奪他們的財物的行為。
為了恢複經濟,皇太極把發展農業放在了首位。為了保證農民有足夠的生產時間,皇太極特別珍惜民力,凡有妨礙農務的工程,一概不複興築。為了保護農業,皇太極還製定了一係列法令,禁止濫殺農耕牲畜。
經過幾年的努力,後金的農業生產很快走出了陰影,糧食生產逐漸可以自給。
不惜重金,籠絡漢臣
對於歸降的漢族官吏和知識分子,皇太極更是不惜高官重金,極力籠絡。當初在攻下大淩河後,對於歸降的一百五十多名大小官員,一次賞給仆役一千五百多人,牛隻三百多頭,還有莊屯和大量土地,並讓八大貝勒輪流宴請款待各位官員,以安其心。後來又安排了官職。對於吳三桂的舅舅袁崇煥的得力部將祖大壽極其子侄,皇太極“各賜房屋,以客禮恩養之”。即使祖大壽隨之叛逃後又投降,皇太極依然接受。對於那些有才幹的漢人,皇太極一律重用,並極為信任。如漢人範文程,歸降後深得皇太極的尊崇,委任他為內秘書院大學士。每逢議論軍政大事,總問範文程是否知道,當議事難以裁決時,就說:“何不與範章京商議一下?”當眾大臣說範文程已經同意,皇太極才會批準。
編成漢軍八旗,籠絡漢族地主
為了擴大兵力和進一步利用地主階級,皇太極編成漢軍八旗。漢軍八旗的組成與滿洲八旗相同,皇太極任最高統帥,可以隨時指揮和調遣。這樣,既擴大了兵力,又籠絡了漢族地主階級,加強了對漢人的控製。
經過皇太極十多年的勵精圖治,後金經濟逐漸恢複,人民生活安定,國力漸強,為進一步向外擴張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滿族的發型與漢人迥異,滿人男性把前顱兩鬢的頭發全部剃光,僅後顱留下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此種增加頭皮麵積的發型有助於打仗時佩戴頭盔與軍帽,頭皮麵積增多摩擦力增加,可減少打仗時頭盔或軍帽歪斜遮眼或掉落的機率,增加安全性也避免被友軍誤殺;滿族服飾和漢族的服飾不同,滿族以長袍馬褂為主。
滿服的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等,緊窄合身,符合北方民族騎射之生活與作戰需求。漢人的服裝漢服以交領右衽無扣寬袖等為特色,反映農業生活文明。
剃發易服,首試受阻
清軍入關,繼續推行這個政策。順治元年(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五月初一,攝政王多爾滾率領清軍過通州,知州迎降,多爾滾“諭令剃發”。初二進北京,次日多爾滾給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別發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撫,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遵本朝製度”。這是清朝進入北京後正式下達剃發和易衣冠的法令。
但是這一政策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在朝漢族官員遵令剃發的為數寥寥,不過孫之獬等最無恥的幾個人。不少官員觀望不出,甚至護發南逃,畿輔地區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多爾滾見滿洲貴族的統治還不穩固,自知操之過急,被迫宣布收回成命。所以清軍入關後,剃發易衣冠的政策隻實行了一個月。
剃發易服,強製執行
然而,這一政策並未就此完結。當滿洲統治者認為天下大定之時,立刻以民族征服者的姿態,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發。順治二年(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報之時,多爾滾即遣使諭給在江南前線的總指揮豫親王多鐸命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發,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同年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製”。要求禮部通告全國軍民剃發。規定實行期限,自布告之日起,京城內外限於十日內,各地方,亦是在通令到達後的十日內“盡行剃發”。規定懲治辦法:“……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發。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這是對民眾的。同時要求地方官員嚴厲執行,更不許疏請維持束發舊製,否則“殺無赦”。這是一道嚴令,隻能執行,不許違抗。很多文章都指出,滿清的辮子絕不僅僅是一個頭發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滿洲統治者其實把辮子作為的“良民證”使用。多爾滾在順治元年五月講到剃發令時,就明它的功能是“以別順逆”:“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發,以別順逆”。
剃發令在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反抗,以至於引發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幾乎遍及全國,導致了長期的政局不穩,以至生靈塗炭。
89年月7日,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派公車上書,請求光緒皇帝變法維新。
新政伊始遭抵製
月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變法開始。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製度,發展農工商業等。守舊派榮祿等人對新政產生一種畏懼和厭惡情緒,從而對其持抵製態度。因此,變法伊始,當光緒帝的新政上諭如雪片般頻頻頒發的時候,守舊派一再推宕拖延,全力阻撓,致使新政無法推行,詔諭成為一紙空文。
支持者成陌路
維新變法剛開始時,洋務派對其倡導的活動,大都支持。可是,維新派並沒有借此機會與洋務派結成親密同盟,反而對洋務派的實權人物李鴻章予以排斥。強學會成立時,李鴻章曾想捐銀二千兩,主動示好,結果維新派卻以他聲名不好為由,堅決拒絕。
維新派始終拒絕接受李鴻章的做法,使洋務派的一批實權人物逐漸遠離變法中心,對變法采取“若即若離”的觀望態度。當後來維新派與保守派的矛盾日漸激化力量對比越來越懸殊的時候,他們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對維新派予以幫助和支持。
將慈禧推向對立派
與思想極端保守的頑固派不同,慈禧當時對變法持讚同態度。隻要有利於她權勢地位的鞏固,她不會拒絕“變通”傳統的統治模式。如果康有為等人當初能接受王照的建議,把“主張變法”的桂冠送給慈禧,後來的政變或許就不會發生,頑固派官僚對變法的阻力也會得以排除。但由於康有為等人對光緒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因而極易受到光緒對慈禧不滿情緒的感染,所以他們看不到慈禧對變法的讚同態度,甚至把她的讚同視為阻撓,把其看做“不可造就之物”,而堅決“扶此抑彼”,始終將慈禧排斥在變法之外。而他們的這種做法,最終導致慈禧與維新派人士“勢不兩立”。
西太後訓政,新政止
由於受到康有為的影響,光緒帝對自己周圍的守舊大臣極為不滿。隨著軍機大臣翁同龢等人屢遭斥責,君臣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遠。898年月底,禮部官員王照應詔言事,請求禮部六堂官代遞,遭拒絕,結果雙方發生激烈衝突。光緒知道後,認為禮部六堂官阻撓新政,決定把這六名堂官全部罷免。
事件發生後,在慈禧的授意下,直隸總督榮祿慶親王奕龢以及懷塔布立山等人密謀策劃,請慈禧太後出麵“訓政”,以終止新政。後來,慈禧獲悉光緒帝將在西苑接見伊藤博文,她非常害怕光緒會聘請曾做過日本首相的伊藤為顧問官。因此,等楊崇伊的上疏一到,慈禧立即決定回宮“訓政”。在伊藤博文覲見光緒帝的的第二天,慈禧即宣布訓政,並下密令逮捕康有為康廣仁兄弟,後來又下令逮捕譚嗣同等人。此後,除京師大學堂和各地的新式學堂被保留外,其餘的新措施都被廢止。
◆戰國時期形勢圖
◆李悝像
延伸閱讀
李悝不報私恩
魏文侯想從魏成子和翟璜兩人中選一個為相,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李悝,想聽聽他的意見和建議。
當初,中山攻滅後,是翟璜向魏文侯推舉李悝前去鎮守。按照一般人的邏輯,翟璜自是李悝的大恩人,此時,李悝當然應該為翟璜說好話。可是李悝想了想,覺得兩人比較起來,魏成子更為國家著想,因而更適合做相。
於是,李悝讓魏文侯對二人平日接近的人富有時結交的人顯貴時推舉的人不得誌時不做哪些事貧苦時不要哪些東西等五個方麵進行考察,自己定奪。魏文侯聽後,思考片刻,心中主意已定,相國的位子自然非魏成子莫屬。
吳起變法
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各諸侯國紛紛掀起改革的浪潮,北方三晉悄然興起,國力逐漸變得強大。而楚國早已衰落兩代,楚悼王即位後,麵臨內憂外困危機四伏的局麵,改革圖強成為此時唯一的選擇。
◆吳起像
◆銀鑲嵌有翼神獸。戰國
延伸閱讀
吳起為士兵吸吮瘡口的故事
吳起愛兵如己。在一次行軍的時候,有個士兵身上生了膿瘡,吳起親自用嘴為他吸吮膿水。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嚎啕大哭,別人覺得奇怪,就問她哭什麽,士兵的母親邊哭邊說:“我丈夫曾經在吳公手下當過兵,吳公也曾為他吸過瘡口,我丈夫感念吳公的恩德,結果戰死了。現在吳公又為我兒子吸瘡口,怕是兒子也不知道要戰死在哪裏了。”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學習胡人的長處,實行易服改兵製創新戰術的全麵軍事革新,推廣胡服騎射,使騎兵這一靈活的新兵種取代了笨重的車兵,中國古代戰爭的樣式從此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戰國時期貴族服裝複原圖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複原圖
延伸閱讀
趙武靈王之死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傳國於次子趙何,為趙惠文王。而自號為“主父”。禪讓以後,趙武靈王就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權力。後來公子章爭奪王位,在沙丘發動變亂,被李兌與公子成率領的軍隊打敗。公子章逃到趙武靈王所居的沙丘宮,李兌與公子成派兵攻入主父宮,誅殺公子章。他們害怕主父秋後算帳,就將主父圍困在宮中。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趙武靈王就是這樣在內訌中死去。
◆趙武靈王墓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有利於提高秦國的生產力和秦國的綜合國力。變法適應了曆史的潮流,推動了曆史前進的步伐,實現了秦國的富國強兵,為後來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像
◆商鞅方升及銘文。戰國
延伸閱讀
魏國人為什麽不肯接納商鞅
馬陵之戰,以魏國的慘敗而告終。而秦國一直把魏國視為心腹大患,瞅準了魏國危難的機會,馬陵之戰的第二年,商鞅主動請命帶兵伐魏。
秦魏兩國擺開陣勢後,聽說魏國派公子卯率領大軍進駐易守難攻的吳城,而公子卯曾經跟商鞅交情深厚。於是,商鞅派人給公子卯送去一封信。在信中,商鞅首先敘兩人的舊交情,表達自己對公子卯的感激之情,然後約他在玉泉山見麵簽訂盟約。公子卯深為感動,應邀與商鞅見麵。就在他們酒酣耳熱之際,當公子卯剛剛提出締結聯盟的問題時,早已埋伏好的兩個大力士突然跳出來把公子卯牢牢按住,主帥被擒,結果,魏軍大敗,魏國把河西之地全部割讓給秦國。
對於商鞅欺詐公子卯而使魏國損兵折將和割地的行為,魏國人深為怨恨。所以,當商鞅後來走投無路逃到魏國的時候,魏國沒有一個人願意接納他。
桑弘羊改革
漢武帝劉徹掌權後,一改漢初以來一直奉行的與匈奴“和親政策”,“廓土斥境”,對匈奴采取強硬措施,導致“府庫空虛財政告急”。解決財政困窘成了漢武帝的燃眉之急。
◆漢武帝像
◆《鹽鐵論》書影
延伸閱讀
是非功過爭議多
在當時的曆史情境下,桑弘羊所實施的一係列理財措施確實收到了預期效果,解決了國家的財政危機,為曠日持久的漢匈對決提供了經濟保障,大漢王朝因此才能將抗禦匈奴的戰略方針進行到底。從這一點來說,桑弘羊確實是漢代的“富國名臣”。
然而,桑弘羊生前死後都被不少人稱為“言利小人”和“聚斂之臣”而飽受非議。《漢書》不為他立傳;司馬光詬病他“不加賦而國用足,不過設法以陰在民利,其害甚於加賦”;蘇轍則說他“法術不正”。
王莽改製
西漢後期,土地兼並奴婢和流民問題相當嚴重,最後逐漸演化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哀帝死後,平帝即位,王莽輔政,後來代漢稱帝,改國號為新。為了緩和早已激化起來的階級矛盾,擺脫政治危機,王莽宣布改製。
◆大司馬印
◆“新莽天鳳二年”長樂富貴鏡
延伸閱讀
王莽當權後所用非人
王莽在當政後聽不進忠言,任用的人多是拍馬逢迎刻薄寡恩的小人。有一次,他叫大司馬允費興去做荊州牧。允費興說荊州連年幹旱,百姓饑餓貧窮,因而盜賊興起,自己到荊州後要給百姓發放貸款買耕牛種子和糧食,減輕他們的賦稅。王莽聽後勃然大怒,居然免去了允費興的荊州牧。對於那些置百姓死活於不顧的小人,王莽則信任有加。有一年,關中地區湧進了大批流民,王莽“置養膳官稟食之”,可是辦事的官員卻將賑濟的糧米據為己有,致使十分之七八的饑民餓死。王莽聽說後,就問負責這件事的官員王業,王業則買了米飯和肉湯,拿著去見王莽,對王莽說給饑民吃的都是這個。王莽居然查也不查,就相信了他的話。
周武帝新政
從西魏到北周建立,戰事連年不斷,人口越來越少。自然災害頻繁,百姓們背井離鄉,佛教僧侶趁機吞並土地,使百姓生活更加貧困,也嚴重威脅著北周政權。在此情境之下,改革政治取消佛教勢力在必行。
◆周武帝像
◆馬頭鹿角金飾件。北朝
延伸閱讀
宇文邕韜光養晦伺時機
宇文邕剛剛即位時,雖然對宇文護的獨斷專行非常不滿,可是他深知宇文護的勢力之龐大,因此他絲毫不敢暴露自己的不滿,而是時時小心,處處謹慎,事事都按宇文護的意思去做,以迷惑宇文護,好讓他對自己不起疑心。
有一次,陳崇和宇文邕去原州,夜裏,他執意要回長安,眾人都覺得奇怪。陳崇自作聰明,對周圍人說晉公今年不利,現在車返回,是因為晉公死了。後來,宇文邕聽說後,立即把眾大臣召到大德殿,當著眾大臣的麵把陳崇痛罵了一頓。當天夜裏,宇文護就派人逼陳崇自殺了。
後來,宇文邕慢慢地取得了宇文護的信任,宇文護漸漸對宇文邕放鬆了警惕。十三年後,宇文邕終於找到了機會,設計讓宇文護給太後讀《酒誥》,趁他不防備的時候,殺死了宇文護,奪取了政權。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前期,自然災害連年不斷,經濟蕭條,人口大量流亡,各地起義不斷,政局動蕩不安。當時執政的馮太後為鞏固自己的地位,決心進行改革。孝文帝親政後,將改革進一步引向深入。
◆北魏將軍印
◆北魏孝文帝像
延伸閱讀
孝文帝取信馮太後的故事
也許是自幼便失去母親的緣故,孝文帝拓跋宏不但聰明,而且早熟,言行舉止常表現出跟年齡極不相稱的一麵。孝文帝的聰慧讓馮太後極為不安,擔心日後會對自己不利,便想廢掉他。在一個非常寒冷的日子,馮太後把隻穿單衣的孝文帝關進一間小房子裏,下令三天都不給飯吃。幸虧當時朝廷一幫重臣的勸阻,馮太後才改變了主意。後來,有個宦官在馮太後那裏搬弄是非,說了孝文帝很多壞話。馮太後大怒不已,把孝文帝痛打一頓。孝文帝心裏非常委屈,表麵上卻默默接受,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辯解。馮太後以後再也沒有對孝文帝發過火,而是全心全意栽培他。
周世宗革新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及中原地區戰爭不斷,百姓痛苦不堪,迫切需要一個安定的生存環境。因此,實現國家統一,成為時代的最強音。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後周在經濟軍事等方麵存在諸多弊端,要統一天下,改革是必由之路。
◆周世宗柴榮像
◆五代十國政權表
延伸閱讀
柴榮親自毀佛表決心
毀佛運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有洛陽的官員報告說,該地寺院內有一尊“大悲佛”,非常靈驗,百姓們頂禮膜拜,多少年來一直絡繹不絕。民間傳說,這尊佛相當靈驗,誰要是敢毀了它,一定會有報應遭天譴。於是有人建議柴榮網開一麵,柴榮堅決不同意,並說:“天子一言九鼎,豈可因一佛像而廢之,朕必親往探之。”第二天,柴榮親自來到該寺,督促毀佛。可是,兵丁們仍然不敢下手,紛紛把斧頭錘子等工具丟在地上。於是,柴榮拿起斧頭砍破了大悲佛的臉和胸部,四周圍觀的人嚇得直發抖。柴榮砍完後,扔下斧頭,對眾人說:“都說‘大悲佛’靈驗,我現在不是毫發無損,什麽事都沒有嗎?”
王安石變法
北宋中葉以後,冗官冗費冗兵激增,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國庫空虛,國家財政出現了赤字,百姓痛苦不堪,各地起義不斷,西北的遼西夏等國也經常來襲。要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實行改革迫在眉睫。
◆王安石像
◆王安石尺牘
延伸閱讀
後人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
北宋時期,那些反對派就以修史的方式對王安石變法進行尖銳的批評。到了南宋,有關人士依然通過修史的方法對王安石變法進行定性評價,說王安石變法是北宋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此後,曆朝曆代都以此作為依據,對其變法做出類似的判斷。而王安石的一些同鄉文人,則對以上評價進行了爭辯。
到了近代,人們對王安石變法的看法開始改變,梁啟超嚴複等人對王安石變法進行了正麵評價。梁啟超把王安石比作中國的克倫威爾,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並說王安石變法是“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
張居正改革
明朝中葉,土地兼並嚴重,國家用度匱乏。流民遍野,農民起義接二連三,社會秩序極不穩定,周邊環境也動蕩不安。作為內閣首輔,張居正立誌改革,挽救危機重重的明王朝。
◆張居正像
◆《帝鑒圖說》書影。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編撰,供當時年僅十歲的小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閱讀的教科書。
延伸閱讀
萬曆皇帝為何“追仇居正”
神宗皇帝10歲登基,張居正輔政,並對小皇帝嚴加教育。對於張居正的震主之威以及大權獨攬處理朝政,萬曆皇帝實是出於無奈之舉。從皇家自身利益考慮,他需要張居正去挽救當時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因此,他當時必須支持張居正的一切裁斷。而一旦張居正病逝,一具屍體對皇帝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此時,對於首輔鞠躬盡瘁舍身為國的精神,對於首輔力排眾議推行改革而使大明王朝起死回生的功績,都已隨風而去。當反對聲討張居正的聲浪一波波襲來的時候,萬曆皇帝終於頂不住巨大的壓力,轉而支持他們“追仇居正”。
皇太極新政
皇太極繼位後麵臨嚴峻的內外形勢:內部由於分權勢力的矛盾,衝突日益嚴重;外有明朝蒙古朝鮮的包圍,處境孤立。在這種形勢下,皇太極整頓八旗,加強汗權,為政治改革的順利進行創造了前提。
◆清太宗皇太極像
◆範文程像
延伸閱讀
努爾哈赤和大青馬的故事
傳說努爾哈赤早年逃難時騎著一匹大青馬,趕路趕得很急,結果把馬累死了。努爾哈赤對這匹馬很有感情,現在馬累死了,他非常難過,就說“大青啊大青,將來我得了天下,國號就叫大清!”
剃發易服
剃發易服,是指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滿族統治者用暴力手段強迫全國漢族人改剃滿族發型改穿滿族服裝的政令。“剃發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
◆清朝男性服飾形象
◆一道“剃頭令”帶來新行業剃頭
延伸閱讀
張春拒絕剃頭
張春曾經是四萬明軍的統帥,在大淩河之戰中被後金俘虜。皇太極對勸降很有一套,對付張春應該有富餘。被俘當晚,皇太極就派人送來了佳肴美酒,但被張春拒絕,還說了“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之類的話。
此後,張春開始絕食,但求一死。三天之後,皇太極出馬,親自給他賜食,張春不知道是被感動還是實在太餓,開始吃飯,這就意味著他願意效忠了。如果事情照這樣發展下去,以張春的能力,他會是一個默默無聞效忠新主的明朝降將。事情的轉折就因為他不肯剃發。
張春雖然同意了投降,但是死活不肯剃發,皇太極無奈隻好把他安頓在三官廟“恩養”。張春始終不願剃發,最後死於廟中。
戊戌變法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群情激憤。康有為在北京發動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由此拉開維新變法的帷幕。
◆梁啟超舊照
◆戊戌六君子。上排左起:譚嗣同楊銳林旭,下排左起: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
延伸閱讀
袁世凱告密內幕
據袁世凱當年的幕僚親信張一麟所記,袁世凱當初告密,並非如他在《戊戌日記》中所寫的那樣,而是慈禧的政變導致袁世凱告密。當時,對於袁世凱在北京被光緒帝封為侍郎一事,榮祿心存疑慮。因此,他去天津見袁世凱時,“令衛兵夾道羅列”。袁世凱從楊崇伊那裏得知太後訓政捉拿康有為康廣仁的消息後,早就惴惴不安了。現在見榮祿擺出如此陣勢,以為康有為已供出了譚嗣同夜訪法華寺密談兵變圍園之事,心裏非常害怕,於是將當時守舊派還不曾知道的殺榮祿圍園的密謀和盤托出,並“跪求榮為做主”。
西太後動手後,才接到袁世凱的告密,所以又下令抓譚嗣同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