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建立
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權位。啟在與伯益爭奪權位的鬥爭中獲勝,而且殺死了伯益。而伯益本來是大禹按照禪讓製選定的傳位的對象,啟的即位,打破了禪讓製,成了曆史上王位世襲繼承製的開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啟在位期間,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時期。
大禹治水之後,深受擁護,根據“禪讓”製而做了舜的繼承人。他在位時曾經將當時的中國劃為九個州,這就是“九州大地”的來曆。大禹還製定了各種製度,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
啟建夏朝
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裏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禹到了晚年,決定推舉夷人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但是皋陶卻先他而逝,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製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當禹死後,部落聯盟中一些有權勢的大家族,擁立禹的兒子啟即位,便起來反對伯益。啟趁動亂之機殺了伯益,奪得了王位(約公元前988年前979年)建立夏朝。以前的“禪讓”選舉製度從這個時候被破壞,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襲製。從此以後,“禪讓”製變成了“世襲製”,“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私有製社會誕生
禪讓製被世襲製所取代,這標誌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製社會所替代,應該說是曆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製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製度的做法十分不滿,堅決不出席鈞台會。出於對王權的維護社會的統一,夏啟調動軍隊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族。這次征討使新生的專製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原始的民主推舉製被強製取代。
啟在位期間,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時期。夏朝統治的範圍大約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東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的三省交界處,西到山西南部。
太康失國
一種新製度的建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新政權的產生,也麵臨缺乏統治經驗的問題。建立在私有製基礎上的政權,即使是在其進步作用的上升階段,也改變不了統治者剝削掠奪和貪圖享樂的本性,統治集團內部圍繞權和利的爭奪成為不可避免。因此,夏啟死後,出現了五子爭權鬥爭。太康即位後,政事不修,沉湎於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後羿乘機奪取了政權。直至後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太康的曾孫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奪回了政權,才恢複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曆史上出現的“太康失國”“後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
夏朝末年,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國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夏朝開始走下坡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無道,荒淫無恥,“賦斂無度,萬民甚苦”。
商族興起
夏桀認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當時民眾咒罵道“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尚書。湯誓》),意思是說你這個太陽何時才淪亡啊,我們情願同歸於盡。夏桀還召集所屬各部首領開會,準備發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爭。可是,各部落已對他離心離德。這就給商湯滅夏造成了有利的機會。
商族興起於黃河下遊,相當於現在的河南山東一帶。商族在早期經常遷徙居地,所以從契到湯,經過了十四代,八次遷徙。到成湯時才居於亳(今山東曹縣南)。大約夏朝建立後不久,商族就臣服於夏,成了夏的一個屬國。商部落的畜牧業發展很快,據說有名的先公相土作乘馬,王亥作服牛,就是馴養牛馬,作為運輸工具。商部落傳到成湯做王的時候,已經很強盛,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都有很大進展,經濟力量逐步超過了夏朝。已經由夏的屬國演變為足以與之抗衡的對手。
當禹建立夏朝的時候,商族剛剛進入到父係氏族階段,到商湯作部族首領時,剛好處於夏代最後一個國王桀統治時期。
麵對夏桀的暴政,商族首領湯采取“寬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籠絡民心,擴大自己的影響,遇到哪個方國有災有難,就主動救濟,並積極網絡人才,收集有關夏桀政權的情報信息,為進一步消滅夏朝做積極的準備。
夏桀禁湯
夏桀看到商族一天天壯大起來,湯的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已嚴重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心中十分害怕,就聽信佞臣趙梁的計謀,假意召湯入朝,趁機將他囚禁在夏台。商湯被夏桀囚禁後群龍無首,商部族滅夏大業受到了嚴重影響。所幸商部族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國內搜羅到許多美女珠寶進獻給夏桀,又暗中重金賄賂趙梁,使貪財的趙粱在桀麵前為湯開脫,最後夏桀聽信了趙梁之言,竟然放了商湯。
商湯起兵
商湯被放回以後,堅定了滅夏決心,加力準備滅夏戰爭。他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幹的人。商湯首先出兵攻滅了與夏關係密切的葛韋顧昆吾等夏朝屬國。他越戰越強,“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使夏桀陷於孤立的境地。在力量準備充足以後,於公元前00年領導了滅夏戰爭。
在商軍出征以前,商湯進行了誓師動員,曆數夏桀的罪行,說明自己出兵滅夏是替天行道,號召部眾勇敢作戰,一舉消滅夏桀的黑暗統治。誓師以後商軍戰旗獵獵,軍容齊整,士氣高昂地向夏朝都城進發,商湯手把大斧,坐在戰車上,指揮三軍。此時的夏桀再也顧不上尋歡作樂,連夜調集軍隊,設下幾道防線,阻止商軍的進攻。可是,多年來夏桀的統治已十分不得人心,軍隊紀律渙散,又指揮不利,兩軍交戰,夏軍很快就被擊潰。夏王朝宣告滅亡。
商湯建都
商湯滅夏以後,建都於亳(今洛陽市轄的偃師市西洛河北岸的屍鄉溝一帶),並進一步營建其奴隸製文明大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製王朝商朝。
之後,商成為黃河流域的主要統治者,勢力發展很快。尤其是前期政治狀況較好,社會也比較穩定,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標誌這一時代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當成熟和青銅冶煉技術的相當進步。商朝曆時00餘年後滅亡,時間約在公元前世紀。
商朝的最後一個帝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加在他頭上的惡諡,意思是“殘又損善”。據正史所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兩個主要的敵手:西部的周方國及東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裏被稱作人方)。
當時,商紂王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嚴重威脅,決定對周用兵。然而這一擬定中的軍事行動,卻因東夷族的反叛而化為泡影。為平息東夷的反叛,紂王調動部隊傾全力進攻東夷,結果造成西線兵力的極大空虛。
文王積極備戰
與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商的西方屬國周的國勢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公劉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積極經營,使周迅速強盛起來,其勢力伸入江漢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後,任用熟悉商朝內部情況的賢士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積極從事伐紂滅商的宏偉大業。
牧野之戰展開之前,文王采取政策,即政治上,積善行德,裕民富國。廣招人才,發展生產;外交上,爭取其他諸侯,最大限度孤立商紂。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他繼承父親文王遺誌,重用薑尚等人,使國力增強。遵循既定的戰略方針,並加緊予以落實:在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與諸侯結盟,向朝歌派遣間諜,準備伺機興師。
牧野之戰
此時的大商幾乎被與東夷曠日持久的戰爭拖垮,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紂王大軍盡出,指向東方,都城內防禦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帶領之下,聯合各個部落,率領兵車00輛,虎賁(衛軍)000人,士卒。萬人,進軍到距離商紂王所居的朝歌隻有70裏的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舉行了誓師大會,列數紂王罪狀,鼓勵軍隊同紂王決戰。
這時候商紂王才停止了歌舞宴樂,和那些貴族大臣們商議對策。這時,紂王的軍隊主力還在東部,一時也調不回來,隻好將大批的奴隸和俘擄來的東南夷武裝起來,湊了17萬人開向牧野。可是這些紂王的軍隊剛與周軍相遇時,就掉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向紂王。結果,紂王大敗,連夜逃回朝歌,眼見大勢已去,紂王隻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領商都以後,便宣告商朝的滅亡。這一年大約是公元前年。
公元前78年,宣王的兒子即位,即幽王。幽王十分寵幸褒姒,甚至不惜用烽火戲弄諸侯而博其一笑,諸侯十分不滿。為討好褒姒,幽王不顧王室的反對,廢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又廢申後而立褒姒為後。褒姒是褒國姒姓的女兒,申後是申侯的女兒,申侯是薑姓,由此就引發了姒姓和薑姓間的激烈鬥爭,為西周滅亡埋下了禍根。
同時,外敵入侵頻繁。宗周鎬京,瀕臨西北遊牧部落,經常遭到遊牧部落的侵擾。公元前77年,申侯與犬戎聯絡,進攻幽王,諸侯都不來救駕。犬戎與申侯迅速攻入鎬京,幽王急忙逃到驪山,被驪山之戎所殺。這時,關中已布滿了戎人,宮室被洗劫一空。至此,西周覆滅。
平王東遷
周幽王死後,眾諸侯擁立宜臼為王,即平王。當時周已沒有力量進行抵抗戎人,在犬戎等的威脅下,王朝已無法在舊都活動了。到了第二年,平王將都城由渭水流域的鎬京遷到了黃河南岸的洛邑,史稱“平王東遷”。
周室的遷都,使得周王朝對各諸侯國的駕馭能力明顯削弱,中國曆史終於結束了周天子的權威統治時代,進入了“禮壞樂崩”“群雄逐鹿”的春秋時代。這次遷都還產生了一個後來將對中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的諸侯國,即原先替周天子牧馬於渭水流域的秦人,由於護送周平王遷都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封賞,從此在遠離周室的渭水流域建立起了秦國。
東周開始
平王遷都後,洛邑成了國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時候,王室更加衰弱,諸侯勢力卻越來越強大,國都的中心地位常常在內亂與外患中發生動搖。
周平王執政達五十年之久。東周是周王室逐漸衰微以致最後亡國的時期。這時,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地蠶食下,控製範圍逐步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00公裏,即今洛陽附近的地盤。同時,天子控製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漸喪失。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而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
東周王城
東周初年,平王居住在現成的成周城中,坐觀周圍的大國爭霸,而自己卻一籌莫展。襄王三年(前9年),王子帶勾結洛邑附近的楊拒泉皋伊水洛水一帶的幾支戎人武裝,攻克成周王城,在城內大肆燒殺搶掠,把成周城糟蹋得殘破不堪,無法居住。襄王平叛之後,決定放棄成周故城,另建新都。
襄王新建的都城,位於成周故城的西麵,北靠邙山,南臨洛水,西跨澗河,東至今洛陽市金穀園西工小街工農鄉下池村一線。史稱“東周王城”。這個東周王城作為國都共計年。其間,曾被大水衝毀,因得齊國主動資助而重新修建。公元前0年,周景王病死,王子朝發動叛亂,占領王城,自立為王,與敬王對峙。經過四年的戰爭,敬王平定叛亂,但王城遭到嚴重破壞。戰亂之後周敬王在這殘破的王城中渡過了五六年,由於受到王子朝餘黨的威脅,心中很不安定,公元前0年修築新都(位於今洛陽白馬寺以東),新城仍沿用成周之名。
戰國後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戰爭不斷。經濟遭破壞,生靈遭塗炭,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民眾希望統一。因商鞅變法而日益強大的秦,就擔起了這個曆史的重任。
公元前年,莊襄王死。年僅歲的嬴政繼位為秦王,但當時的國政大權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8年,歲的秦王嬴政舉行了加冕典禮,開始親政,他首先鎮壓了嫪毐集團的政變,接著,又以呂不韋與政變有關為借口,罷其相國之職,令其遷蜀,迫使不韋無奈自殺。至此,秦國大權真正掌握在了贏政手中,這就為他指揮消滅六國的統一戰爭,創造了絕對必要的條件。
統一中國的戰爭開始
從秦王嬴政十七年滅韓開始,秦王贏政開始了他正式的統一中國的戰爭。
秦王嬴政十七年,贏政派大將內史騰率兵攻打韓國,俘虜韓王安。至此,韓國雖已滅亡,但韓國貴族的反抗並沒有停止,韓王安被遷於岐山,前年曾發動叛亂,不久被鎮壓下去,這才徹底解決了韓的問題。
第二個滅的是趙國。在當時的六國中,趙國是很強大的一個。先是廉頗,後為李牧龐暖,都是善於用兵的大將,秦國幾次興兵伐趙,都未曾討得多少便宜。前9年,秦將王翦楊端和分別率兵向趙進攻。趙將李牧司馬尚堅持抵抗達一年之久。後來,趙王寵臣郭開接受賄賂,向趙王誣告李牧司馬尚。李牧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拒絕交出兵權,趙王便派人暗地裏逮捕李牧並處死,同時殺掉司馬尚,李牧一死,秦軍如入無人之境,3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俘趙王遷。時年十月,秦軍進入邯鄲,趙亡。
滅趙以後,秦兵臨易水,就下令攻打燕國。燕國太子丹帶領兵馬出去迎戰,但哪裏是秦軍的對手,被秦軍打敗。燕王喜和太子丹隻好逃到遼東。秦王政不肯罷休,非要抓住太子丹不可。燕王喜被逼無奈,隻得殺了太子丹,向秦王政謝罪求和。
公元前年,秦國滅了魏國,接著又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後王翦滅了楚國。這樣,秦國兼並了韓魏楚燕趙五國,隻剩下一個齊國了。
齊國君王建一向不敢得罪秦國,死心塌地的聽秦國的話,他以為這樣秦國就不會進攻齊國了。等到五國被秦國吞並,他才清醒過來,連忙派兵去守西邊的邊界,可是已經太遲了。
公元前年,王翦之子王賁率領幾十萬秦軍攻打齊國,齊國根本就沒有抵抗的能力。沒有幾天的功夫,秦軍就占領了臨淄,齊王建投降了。
秦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把六國吞並,結束了長期諸侯割據的局麵,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這就是秦王朝。
秦末,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失敗後,楚地義軍分兩路攻秦。項羽在關東(指函穀關以東地區)聚殲秦軍主力;劉邦乘隙攻入鹹陽。
秦朝滅亡
項羽是楚國名將的後代,由叔父項梁撫養成人,長大後成了秦末第一武術高手。劉邦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秦末做過泗水亭長。不久,項羽劉邦響應秦末農民起義,擴充隊伍,積極發展勢力。各路起義軍為了號召群眾,共同推舉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和起義軍總領袖,然後兵分兩路攻打秦朝。項羽在攻打秦朝進軍北上的途中奪取了北征軍的領導權。
公元前07前,強大的秦軍追殺趙國軍隊到巨鹿。項羽率領全軍,破釜沉舟,士兵每人隻帶天的幹糧,表示決一死戰的勇氣與信心,雙方軍隊在巨鹿展開戰鬥。義軍英勇拚搏,每個將士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大戰9天後,項羽獲勝,解了巨鹿之圍,消滅了秦軍主力,迫使秦朝0萬大軍投降。項羽在亡秦戰爭中立了首功。
在項羽北上攻秦時,劉邦從西麵擊秦。由於劉邦的兵力弱小,無法大規模作戰,他就采用計謀攻城占地。劉邦的軍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注意減輕百姓的各項負擔,因此獲得了百姓的大力支持。而此時秦朝丞相趙高殺死秦二世,另立子嬰為秦王。劉邦趁秦王朝內訌的機會直逼鹹陽,秦王子嬰捧著玉璽向劉邦投降。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楚漢戰爭爆發
劉邦攻占鹹陽後,繼續推行仁厚政策,深得百姓擁護。項羽聽說劉邦進入鹹陽並且約法三章,認為劉邦要奪取天下。於是,劉項兩軍在函穀關對峙。劉邦軍隊實力弱小,就親自到鴻門向項羽賠禮道歉。不久,諸侯混戰再次爆發,劉邦在漢中建立根據地。公元前0年,劉邦帶兵北上,楚漢戰爭爆發了。
公元前0年,劉邦把項羽圍在垓下城。項羽糧草斷絕,也無援兵。在寒冬的一個夜晚,項羽的愛妾虞姬正陪他在軍營中借酒消愁,忽然聽見四麵傳來楚國的民歌。項羽的愛馬也嘶鳴起來。英雄一世的項羽知道大勢已去,虞姬拔劍自殺,軍中士兵悲痛不已。半夜,項羽率領八百多騎兵突圍出去。天亮後,劉邦派五千騎兵追趕到烏江,項羽率領最後的8騎苦苦戰鬥,但寡不敵眾。在烏江渡口,烏江亭長要渡他過江,並勸他東山再起,項羽感到沒顏麵再見江東的父老兄弟,也不甘心當俘虜,於是抽出寶劍在烏江岸邊自殺了。
楚漢戰爭是由秦末農民起義發展而來的,但這場戰爭發生在亡秦之後,卻不再具備農民戰爭的性質,而成為劉邦項羽爭奪新的封建統治權的鬥爭。其結果是,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統一的封建政權西漢王朝。
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的侄子。在元帝成帝掌握朝政時,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長期握有朝廷內外的軍政大權。這一時期,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到處流傳著“湯武革命”的流言,似乎漢朝的氣數快要盡了。王莽瞅準機會,巧妙地偽裝自己,在朝廷內外博得了好名聲。
王莽的“孝道”
在王氏家族裏,王莽的同門兄弟們都過著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放蕩生活。唯獨王莽儉樸溫順,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他的伯父王鳳生病時,王莽親自熬湯煎藥,噓寒問暖,整整一個多月沒有脫衣解帶睡覺。王鳳十分感動,臨終前囑托妹妹王政君要關照好這位好侄兒。不僅對伯父如此,王莽對母親更是體貼入微。在王莽招待賓客的宴會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家臣出來要王莽請老夫人服藥。於是王莽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去後堂探問老母病情,親自送上湯藥。朝廷內外,因此都說王莽是孝子。
執政“有方”
蝗災之年,老百姓的生活過不下去了,紛紛賣地賣房賣兒賣女,王莽卻主動捐獻00萬錢0頃土地,由國家財政大臣分給災民。在他帶頭下,滿朝公卿紛紛捐錢捐地,賑濟災民。大家都說王莽仁慈善良,是個好人。
在一片讚譽聲中,王莽擔任了大司馬,掌握了朝廷大權。他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敢於拿皇親國戚“開刀”:他先把皇太後趙飛燕貶為皇後,後再降為庶人,迫使趙飛燕自殺;他還大封劉姓王姓和功臣後裔為侯,給退休官吏增加俸祿,博得了上層貴族階層的好感;他甚至“大義滅親”,他的兒子王宇殺了一個奴婢,他當即迫使王宇自殺。於是,人人都說王莽是個公正的好官。
野心暴露
元始元年,即平帝即位次年,遠居南方的越裳氏獻來了白雉。王莽黨羽一陣鼓噪,說是吉兆,吹捧王莽安定漢室德比周公,要求賜予“安漢公”的稱號。王莽假意推托了一番,也就做了安漢公,不久又獲得了宰衡重職。這時,太後王政君看出王莽有篡漢野心,但對羽翼豐滿的王莽已無可奈何。元始五年(公元年),王莽毒死了年僅歲的平帝,擁立兩歲的宣帝玄孫劉嬰當皇帝,號為孺子,自己做了“攝皇帝”,並將年號改為“居攝”。
過了三年,公元8年,王莽指使他的黨羽放出風聲,說王莽是真命天子,天命授意他做真皇帝。在黨羽的鼓噪下,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國號為“新”,年號為“始建國”。就這樣,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漢朝。
建安元年(9年),袁紹謀臣沮授曾勸說袁紹,如果能“西迎大駕,挾天子而令諸侯”,就會收到沒有誰“能禦之”的功效。袁紹偏偏不聽,覺得獻帝是個廢物,把他弄來還得養著,怪麻煩的。可見袁紹根本不是個政治家,雖然空有雄兵猛將,卻不懂軍事不過是政治的工具,最後難免失敗。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識。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做東郡太守不久,皇室劉邈在獻帝麵前稱讚曹操忠誠,曹操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9年),治中從事毛玠向他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覺得是說到了點子上。
迎接漢獻帝
獻帝東遷後,曹操覺得機會來了,當時宮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經常向獻帝進獻食品和器物。獻帝還在洛陽時,曹操就曾向他進獻過縫帳兩頂,絲線十斤,山陽郡所產的甜梨兩箱,稗棗兩箱。獻帝都許後,曹操更是經常進獻,其中有桓帝時賜給他祖父曹騰的家藏器物,也有屬下陸續搜尋到的一些宮中流失的器物。
迎接漢獻帝來許昌,是曹操的一個傑作。他最初提起此議時,隻有荀彧讚同,並極力說明迎獻帝的迫切性和對今後鬥爭的有利性,說這是一件“大順”“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的迎接由於董承等人的阻攔並未如願。後來董承為抵抗韓暹的勢力暗召曹操到洛陽。此時曹操的部下董昭又提醒他隻有把獻帝迎到他的地盤許昌,方可成就大業,萬事無虞。
遷帝都許
曹操對獻帝的物質保障和適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報。獻帝授給曹操節鉞,錄尚書事,任司隸校尉,遷都許昌後,又任命他為大將軍,實際獲取了高出於所有文臣武將的地位。
建安元年(9年)八月,曹操進駐洛陽,立刻趁張楊楊奉兵眾在外,趕跑了韓暹,接著做了三件事: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謂“討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謂“賞有功”;追賜射聲校尉沮俊,謂“矜死節”。然後在第九天趁他人尚未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遷帝都許,使皇帝擺脫其他勢力的控製。此後,他還加緊步伐剪除異己,提高自己的權勢。他首先向最有影響力的三公發難,罷免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其次誅殺議郎趙彥;再次是發兵征討楊奉,解除近兵之憂;最後是一方麵以天子名義譴責袁紹,打擊其氣焰,另一方麵將大將軍讓予袁紹,穩定大敵。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采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欲一統南北。曹操采用侍中尚書令荀之計,領大軍直出葉縣宛城,另遣輕騎襲襄陽。
九月,曹操至新野接受劉琮投降後,逼向荊州腹地。劉備為避曹軍銳氣,與諸葛亮徐庶等率十餘萬軍民倉促南撤,退向戰略要地江陵,並令關羽領萬餘水兵順漢水溯江水會師。劉備至當陽長阪,與魯肅相見,接受其勸說,願率軍轉東,向孫權靠近。時曹操已過襄陽,恐劉備先占江陵,親率精騎000,晝夜行00多裏,追上劉備,將其擊敗,並獲徐庶之母,迫徐庶來歸。張飛率0騎斷後,拆長阪橋,勒馬橫矛,令曹軍疑懼,劉備方得脫險,東奔漢津(今湖北省鍾祥境),恰遇關羽船隊,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也領萬餘人接應。劉備軍順漢水至夏口,先遣諸葛亮至柴桑見孫權,共謀抗曹,自率軍屯樊口。
孫權見劉備新敗,又懾於號稱80萬的曹軍聲威,對聯劉舉棋不定。諸葛亮與魯肅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勢,指出曹軍不過0餘萬,且有後方不安遠道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等弱點,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讚軍校尉,率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
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冬,親統軍順長江水陸並進。
孫劉聯軍在夏口部署後,溯江迎擊曹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麵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與聯軍隔江對峙。
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周瑜鑒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讚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麵0艘滿載浸油的幹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係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烏林。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觀看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餘船,引軍退走。
聯軍水陸並進,追擊曹軍。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徑往江陵,經華容道(今湖北省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並遣甘寧攻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境)。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後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與曹仁對峙。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後,溯漢水欲迂回曹仁後方。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戰後,劉備乘勝取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荊州牧,奠定了壯大發展進據益州的基礎。曹操吸取失敗教訓,大興水軍,進控江淮,與孫權對峙。孫權為抗曹,繼續與劉備聯盟,任其在荊州發展。三國鼎立格局逐漸形成。
0年,漢獻帝下詔禪位於魏王曹丕,曹魏政權從此建立。此時,司馬家族的勢力已經壯大起來,司馬昭繼其父兄(司馬懿司馬師)的事業,兵權在握,消滅了蜀漢,取代曹魏已是水到渠成。
司馬炎受禪
年,司馬昭死,司馬炎掌握全國軍政大權。同年月,司馬炎經過精心準備之後,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為自己登基做準備。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後,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不久,曹奐下詔書說:“晉王,你家世代輔佐皇帝,功勳高過上天,四海蒙受司馬家族的恩澤,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讓給你,請順應天命,不要推辭!”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司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衛將軍賈充等人,帶領滿朝文武官員再三勸諫。司馬炎多次推讓後,才接受魏帝曹奐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司馬炎於年,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史稱為西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
西晉成立之初,晉武帝為了收買人心,大封功臣,許多大家族都被封為公侯。短短幾年時間,晉武帝共封了7個王,00多個公侯。蜀漢滅亡不久,晉武帝為了穩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漢供職的官吏為朝官。晉武帝沒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攏收買人心的辦法,穩定各級官吏,以確保社會穩定地過渡。因為晉武帝還看到,蜀漢雖亡,東吳未滅,全國還未統一。於是他開始運籌帷幄,準備擊滅東吳,結束全國的分裂局麵。
統一天下
為了完成滅吳大業,晉武帝在戰略上做了充分準備。早在9年,他就派羊祜坐守軍事重鎮荊州,著手滅吳的準備工作。羊祜坐鎮荊州後,減輕賦稅,安定民心,荊州與東吳重鎮石城(今湖北鍾祥縣)相距最近,晉軍采取了“以善取勝”的策略,向吳軍大施恩惠。由於孫皓揮霍無度,部隊士兵常常領不到軍餉,連飯也吃不飽。羊祜命人向吳軍送酒送肉,瓦解吳軍。這樣,不時有吳軍前來投降,羊祜下令說,吳軍來要歡迎,走要歡送。有一次,吳將鄧香被晉軍抓到夏口,羊祜部下堅持要殺掉,羊祜不但不殺鄧,而且還親自為其鬆綁,把鄧送了回去。有時,吳軍狩獵打傷的野獸逃到了晉軍領地,晉軍也把這些野獸送到吳軍帳內。正是由於這樣的“厚”愛,東吳將領們的心已經一步步趨向晉軍。
晉武帝在襄陽一邊命羊祜以仁德對吳軍施加影響,一邊在長江上遊的益州訓練水軍,建造戰船。經過長達0年時間的充分準備,79年,晉軍開始向東吳展開大規模的進攻。為了迅速奪取勝利,晉軍分五路沿長江北岸,向吳軍齊頭並發。第六路晉軍由巴東益州出發,沿江東下,直搗吳軍都城建業。0萬晉軍直撲東吳。東吳守軍,在巫峽釘下了無數個鋒利無比的長十餘丈的鐵錐,在江麵狹窄處用粗大的鐵鏈封鎖江麵。晉軍先用大竹排放入長江,晉軍在船上載了無數根數丈長的用麻油澆灌的火點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夠把鐵鏈燒斷。就這樣,東吳長江的防守設施被一個個排除了。
在第六路晉軍進攻東吳時,為了分散吸引守衛建業的吳軍兵力,安東將軍王渾率一路晉軍,由北向南,直取建業。孫皓忙命丞相張悌統率主力渡江北上,迎擊王渾,結果沿江東下的晉軍乘機攻占了建業。
由於晉武帝準備充分,時機恰當,戰略正確,前後僅用了四個多月,便奪取了滅吳戰爭的全部勝利。從此,東吳的全部郡州縣,正式並入晉國版圖。
280年,三國鼎立的局麵完全結束了。晉武帝司馬炎終於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麵。
公元四世紀初,在內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西晉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都城一度由洛陽遷到了長安。但遷都並不能挽救它滅亡的命運。年,匈奴人劉聰率兵攻下長安,晉湣帝司馬鄴被俘,西晉宣告滅亡。
東晉的建立
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字景文,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司馬懿曾孫,司馬覲之子,在位六年,十五歲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亂後期依附於東海王司馬越,越以其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留守下邳。漢主劉淵舉兵後,中原局勢惡化,司馬睿用王導之謀,請移鎮建鄴(今江蘇南京)。朝廷遂於永嘉元年(07年)命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九月南下。
他在王導王敦輔助下,優禮當地士族,壓平叛亂,慘淡經營,始得在江南立足。建興四年(年),漢劉曜陷長安,俘晉湣帝,西晉亡。次年三月,司馬睿即晉王位,始建國,改元建武。他廣辟掾屬以為輔佐,有“百六掾”之稱。六月,孤懸在北方的晉地方長官劉琨段匹劉翰等漢胡80人上書勸進。8年,司馬睿即皇帝位,改元太興,據有長江中下遊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區,史稱東晉。
奪權之戰
司馬睿即位後,因為他在皇族中聲望不夠,勢力單薄,本人才能也不高,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穩。但是,他重用了政治家王導。王導運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馬睿,使北方南遷的士族也決意擁護司馬睿,穩定了東晉政權,維持了偏安局麵。司馬睿十分感激王導,任他為宰相,執掌朝政,讓王導的堂兄王敦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軍事,握有重兵,控製軍權。其他重要的官職,大多數也由王導家族擔任。東晉王朝,實際上是王導和司馬睿共同掌握的。司馬睿在登基大典上,幾次請王導和他一起坐上寶座,接受群臣拜賀,王導謝絕。時人曾流傳說:“王與馬,共天下。”
司馬睿在穩定了皇位後,開始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麵,就起用劉隗刁協為心腹,以削弱王導勢力,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署,試圖最終全麵排除王導勢力。王敦先發製人,從武昌起兵擊敗劉隗,進入建康,殺死刁協。在王導的勸說下,王敦才退兵武昌,政權仍然由王導控製。
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導勢力,自己名為天子,號令卻不出宮門,漸漸憂憤成病,臥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隻有司徒荀組對自己比較忠順,就任命他為太尉兼領太子太保,打算讓他參與朝政,鉗製王導。不料司徒荀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馬睿更加憂傷,病勢加重。
年閏十一月己醜日晚,司馬睿病死於建康宮中的內殿。遺詔由太子司馬紹繼位。司馬睿死後的廟號為中宗,諡號為元帝。
劉裕以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王劉交的子孫自居。劉裕雖是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親劉翹早逝,家境貧苦,幼年竟淪落到靠賣草鞋為生。劉裕少有大誌,性格強悍堅韌喜冒險,一心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東晉孝武帝時,帶著如此雄心壯誌,劉裕投身行伍,開始了戎馬生涯,成為東晉北府軍的下級軍官。
劉裕起家
劉裕初為北府舊將孫無終的司馬,隆安三年(99年),孫恩盧循等7人在會稽起兵反抗晉朝,晉朝廷派前將軍劉牢之東來鎮壓,劉牢之請劉裕為參府軍事。劉裕為人機智有謀,勇敢善戰,多次克敵致勝,屢立戰功。因功升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彭城內史。劉裕從此起家,成為東晉一員虎將。
元興三年(0年)二月初一,劉裕在家鄉京口起兵討伐篡晉的楚帝桓玄。405年,擊敗桓玄,晉安帝司馬德宗複位,任劉為侍中車騎將軍中外諸軍事徐青二州刺史兗州刺史錄尚書事。劉裕從此控製了東晉政政,權傾天下。
司馬德文禪位
晉恭帝司馬德文,曾受封為琅蚜王。劉裕殺安帝後,偽造遺詔。於同日立司馬德文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元熙”。9年6月,劉裕命令黨徒傅亮草擬好禪位詔書,入宮逼司馬德文謄抄。司馬德文強作歡顏地對左右說:“桓玄篡位,晉朝那時已經失國,多虧劉公(劉裕)出兵討平,恢複晉朝,才得以再延續了近0年。今日禪位,我心甘情願,沒有什麽怨恨。”說完,提筆抄謄詔書,交給了傅亮。然後,攜同後妃等眷屬淒傷出宮。劉裕降封司馬德文為零陵王,遷居秣陵縣城(今湖北省荊門縣),由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監管。東晉滅亡。
0年9月,劉裕命令琅蚜侍中張偉攜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鴆殺司馬德文。張偉不忍謀害故主,回去又難以交代,就飲毒酒自殺。劉裕又派人將司馬德文扼死。至此,東晉滅亡,中國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劉裕即位之後,以司馬氏前車之鑒,宋武帝削弱強藩,集權中央。有鑒於荊州屢為禍亂之源,便裁並荊州府的轄區,限製其文武將士的額員。為防止權臣亂政,宋武帝特下詔:凡日後大臣外出征討,一律配以朝廷軍隊,軍還交回朝廷。世族隱匿戶口,減少官府收入,武帝下令整頓戶籍,厲行土斷之法。規定政府所需物資,不準像過去那樣濫行征發,而是派有關官員以錢購買。適當降低農民租稅,廢除苛繁法令,讓百姓在寬鬆的環境中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宋武帝還以身作則,平時清簡寡欲,對珠玉車馬絲竹女寵十分節製。
劉裕在位年,於年在建康去世。終年60歲。廟號高祖,諡為宋武帝,葬在初寧陵(今江蘇省南京紫金山)。
南朝宋亡後齊建立。齊高帝的政風也如同宋初,為政節儉,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賾繼立,即齊武帝。齊武帝為政清明,與北魏無戰事,安民保境,史稱“永明之治”。齊武帝去世後,由皇太孫蕭昭業繼立,由蕭子良與蕭鸞輔政。蕭鸞有意篡位,殺齊帝後改立其弟蕭昭文,不久廢帝自立,是為齊明帝。齊明帝繼位後,利用典簽官大殺宗室諸王,高帝與武帝的子孫都被殺盡。齊明帝去世後由太子蕭寶卷繼立。他昏庸殘暴,殺害顧命大臣,激起各地方鎮叛亂。亂事平定後,他又殺平亂有功的雍州刺史蕭懿。0年,蕭懿之弟蕭衍宣布舉兵,在江陵立其弟寶融為帝,是為齊和帝。蕭衍在攻入建康後,齊帝寶卷被將軍王珍國所殺。在次年蕭衍篡位,建國南朝梁,史稱梁武帝,南朝齊亡。
楊堅出生在馮翔縣的波若寺,幼時為尼姑智仙撫養成人。歲還家,歲因父親的功勞襲車騎大將軍,被封成紀縣公。0歲即承父爵,晉封其為隨國公,開府儀同三司。
虎口脫險
楊堅雖晉封為隨國公,但他有“身在帝王邊,如同伴虎眠”之感。因齊王宇文憲曾對武帝宇文邕說:“楊堅相貌非常,人頗狡詐,臣每見之不覺自失,請早除之。”本來宇文邕對楊堅早存疑心,聽宇文憲說後,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楊堅還猶豫不定,於是便問計於錢伯下大夫來和,來和也說楊堅不凡,但暗中想給自己留條後路,便謊稱:“楊堅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讓他做將軍,帶兵攻打陳國,那就沒有攻不下的城防。”因此,楊堅避免了一場殺身之禍。
宇文邕還是放心不下,暗裏又派人請星相家趙昭偷偷為楊堅看相。趙昭與楊堅友善,當著宇文邕之麵佯裝觀察楊堅臉龐,然後毫不在意地說:“皇上,請不必多慮,楊堅的相貌極其平常,無大富大資可言,最多不過是個大將軍罷了。”這又使楊堅度過了一次險關。
這時,內史王軌又勸諫宇文邕說:“楊堅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楊堅。因為宇文邕對星相家趙昭的結論相信無疑了,便不悅地說:“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麽辦法啊?”楊堅再次化險為夷。
全身而退
宇文邕死後,其子宇文貲即位。楊堅的長女被聘為後妃,楊堅又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宇文貲對楊堅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諱地對楊妃說過:“我一定要消滅你們全家”。並命內待在皇宮埋伏殺手,再三叮囑說:“隻要楊堅有一點無禮聲色,即殺之!”然後他把楊堅召進皇宮,議論政事。楊堅幾經化險為夷,心中早有準備,不管宇文貲怎樣激,怎樣蠻,怎樣講,楊堅都神色自若,宇文貲無殺機可乘。
最後,楊堅想出了“兩全”之策,通過以前同僚內史上大夫鄭譯向宇文貲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這正合宇文貲的心意,當即任命他為揚州總管。這樣宇文貲放心了,楊堅也安心了。
建立隋朝
宇文貲覺得皇帝當得太不稱心如意,於是想出了一個逍遙自在的花招,將皇帝讓給年齡尚小的兒子,自稱天元皇帝,住在後宮,終日與嬪妃宮女們吃喝玩樂。荒淫無度的生活使他年僅歲就喪命了。
他的兒子靜帝即位後,任命楊堅為丞相。周靜帝即位時才8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楊堅就控製了北周的朝政。大定元年(8年)春,北周首都長安(今西安)發生了宮廷政變,外戚楊堅廢掉了周靜帝,奪取帝位,建立了隋朝。
開皇八年(88年),楊堅派晉王楊廣率領萬大軍向南方陳朝發動了總攻,次年元旦清晨,隋朝大將韓擒虎賀若弼在滿天大霧的掩護下,分別率領軍隊渡過長江。隋軍渡江時,陳朝有人上書給陳後主告急,要他火速派兵援救,但是陳後主此時仍隻顧飲酒作樂,不顧軍國大事。當隋軍攻破建康(今南京),搜索宮廷時,發現那封告急信丟在陳後主的床底下還沒有拆開。陳後主和寵妃張麗華孔貴妃躲在一口枯井內,被隋軍搜出來,做了俘虜。
隋文帝平定陳朝,結束了自東晉以來70多年的戰亂和南北分裂的局麵,為中國重歸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淵是隋王朝的貴族,靠繼承祖上的爵位,當上了唐國公。7年,隋煬帝派他到太原去當留守(官名),鎮壓農民起義,開始他也打過幾個勝仗,後來看到起義軍越打越強,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緊張起來了。
李淵有四個兒子。第二個兒子李世民,那時候剛8歲,是個很有膽識的青年,平時喜歡結交有才能的人。晉陽縣令劉文靜,十分看重李世民,李世民也把他看作知心朋友。後劉文靜因受到株連,被革了職,關在晉陽的監牢裏,李世民趕到監牢裏去探望他。李世民拉著劉文靜的手說:“我來探望,不但是為了敘敘友情,主要是想請您幫我出個主意。”
劉文靜說:“現在皇上遠在江都,李密逼近東都,到處都有人造反。這倒是打天下的好時機哩。我可以幫您收集十萬人馬,您父親手下還有幾萬人。如果用這支力量起兵,打進長安,號令天下,不出半年,可以取得天下。”
李世民回到家裏,想想劉文靜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但是要說服他父親,倒是個難題。正好在這個時候,太原北麵的突厥進攻馬邑。李淵派兵抵抗,連接打敗仗。李淵怕這件事給隋煬帝知道了,要追究他的責任,急得不知道該怎麽辦。
李世民抓住這個機會,勸李淵起兵反隋,李淵害怕不肯。第二天,李世民又找李淵說:“父親受皇上的委派,到這裏討伐反叛的人。可是眼看造反的人越來越多,您能討伐得了?再說,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處境更加危險。起兵反隋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淵再三考慮,決定起兵反隋,他把劉文靜從晉陽牢監裏放了出來。劉文靜幫助李世民,分頭招兵買馬。李淵又派人把正在河東打仗的另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召了回來。太原的兩個副留守看到李淵父子的舉動反常,想出來阻撓。李淵借口他們勾結突厥,把他們抓起來殺了。李淵又聽從劉文靜的計策,派人備了一份厚禮,到突厥可汗那裏講和,約他一起反隋。突厥可汗覺得這樣做對他們有好處,就答應幫助李淵。
李淵穩住突厥這一頭,就正式起兵反隋。李淵自稱大將軍,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做左右領軍大都督劉文靜做司馬,又把兵士都稱為“義士”。他們帶領三萬人馬離開晉陽,向長安進軍。
唐軍到了霍邑,遭到隋朝將軍宋老生的攔擊。霍邑一帶道路狹隘,又正趕上接連幾天大雨,唐軍的軍糧運輸中斷了。兵士中還紛紛傳說突厥兵正準備偷襲晉陽。李淵動搖起來,想撤兵回晉陽去。李世民對李淵說:“現在正是秋收季節,田野裏有的是糧食,哪怕缺糧!宋老生也沒有什麽可怕。我們用義兵的名義號召天下,如果還沒打仗就後撤,豈不叫人失望。回到晉陽,是斷斷沒有生路的。”李建成也支持他弟弟的主張。李淵這才取消撤兵的打算。
八月的一天,久雨剛剛放晴。唐軍一早沿著山邊小路,急行軍來到霍邑城邊。李淵先派建成率領幾十個騎兵在城下挑戰。宋老生一看唐軍人少,親自帶了3萬人馬出城。李世民帶兵居高臨下從南麵山頭衝殺下來,把宋老生的人馬衝得七零八落。宋老生急忙回頭想逃回城去。李淵的兵士已經占了城池,並且緊閉城門。宋老生走投無路,被唐軍殺了。
唐軍攻下霍邑以後,繼續向西進軍,在關中的農民軍的配合下渡過黃河,直陷長安。
李淵攻下長安以後,為了爭取民心,宣布約法十二條,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廢除,並且暫時讓隋煬帝的孫子楊侑做個掛名的皇帝。第二年(8年)夏天,從江都傳來了隋煬帝被殺的消息,李淵才把楊侑廢了,自己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這就是唐高祖。
趙匡胤是涿郡人,從小愛好練武,膽識過人。後來投奔郭威部下,周世宗即位後,趙匡胤追隨他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周世宗很賞識趙匡胤,就提拔他成為禁衛軍的統帥,掌握後周的軍事大權。
篡奪皇位
五代以來,前赴後繼的各地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的封建割據統治。到了五代的後周統治時期,要求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9年,周世宗柴榮即位後,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整頓。由於經濟的恢複,使北方的政治局麵趨向穩定,為統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後周皇帝周世宗雄心勃勃,準備統一中國,卻突然病逝,由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
主少國疑,人心思變。趙匡胤和他的弟弟趙匡義幕僚趙普等人,就秘密策劃,準備篡奪皇位。公元90年正月初一,開封城皇宮內大擺筵席,文武百官正在向周恭帝祝賀新年。忽然邊關來人報告,說遼國和北漢聯合,出兵入侵,形勢緊急。
後周宰相範質王溥很吃驚,未加核實,便連忙命令趙匡胤率兵前去抵抗侵軍。趙匡胤領旨後,立即征調京城兵馬。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帶一部分人馬先行。初三,趙匡胤率領大隊人馬離開京城。當部隊行至汴京東北的陳橋驛後,在那裏安營紮寨。當天晚上,將士們在一起議論朝政。有人說:“當今小皇帝年幼無知,我們在外拚死殺敵,有誰能知道我們的辛苦呢?不如先立點檢為帝,然後再北征也不遲!”將士們連聲擁護,就推舉一名將軍去見趙匡義和趙普,轉達大夥的意見。這時又有一大批將領闖進來,大聲說:“我們都已經商量好了,一定要請點檢做天子!”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軍營中突然發出呼喊聲,將士們擁到趙匡胤的驛館前,大聲喊道:“諸將無主,我們願意立點檢做天子!”
趙匡胤酒醉方醒,剛走出營帳,將士們一擁而上,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披在他身上,然後跪拜在地高呼“萬歲”。他們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轉汴京。
趙匡胤假意推卻,然後對將士們說:“你們貪圖富貴,立我為天子,既然如此,那就得聽我的命令,你們能做到嗎?”眾將士齊聲回答:“願意聽從皇上的命令。”趙匡胤於是下令道:“對幼主太後及朝中大臣,不能傷害;對朝廷府庫和老百姓的住宅,不得搶掠。凡是聽從命令的,有重賞;違抗命令的,立斬!”
趙匡胤帶領大軍回轉汴京。將士們回到京城,紀律嚴明,絲毫沒有騷擾老百姓。早已等候著的石守信王審琦,打開宮門,迎接趙匡胤入宮。
北宋建立
趙匡胤把都城建在汴京,國號改為宋,曆史上稱為北宋,他就是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
趙匡胤沒有完成南北統一的事業,於97年病死。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續統一事業。一直到979年,除了我國邊疆地區還有契丹貴族建立的遼等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外,中原地區和南方基本上統一起來了,從而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麵。
趙構(0787)是北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先後被封為廣平王康王。靖康元年(年),他於金兵大舉南侵時,奉欽宗之命,與王雲一起出使金國求和。趙構害怕自己被金國扣留,便駐留相州(今河南省安陽縣),稱河北兵馬大元帥。
靖康二年(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即位,改年號為“建炎”南宋建立。
從建炎元年(7年)到紹興八年(8年)的十餘年間,高宗一直輾轉在東南沿海各地,躲避金軍。他否定了張浚“權都建康,漸圖恢複”的建議,南逃至臨安(今杭州市)定都。東京留守宗澤欲渡河北伐,力勸高宗回汴京坐鎮,高宗置之不理,沉迷於偏安一隅。
在他逃抵臨安後,又為形勢所逼,任用嶽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金,後卻又任用投降派秦檜為宰相,對金以求和為主,一味地屈膝妥協。紹興十年(0年),金軍大舉入侵,宋軍在反擊金軍的南下中,取得了順昌郾城等役的勝利,嶽飛收複西京(即洛陽),前鋒直抵朱仙鎮,離汴京僅裏之遙。然而宋高宗卻惟恐有礙對金的和議,他與秦檜迫令張俊楊沂中嶽飛等撤軍,完顏宗弼(金兀術)則乘機率重兵進軍淮南,形成大軍壓境之勢。為了徹底求和,高宗召韓世忠張俊嶽飛三大將入朝,明升官職,實解兵權。同時還撤銷了專為對金作戰而設置的三個宣撫司。不久,更誣陷冤殺了嶽飛,以割地納貢稱臣的屈辱條件,與金朝訂立了“紹興和議”。
紹興三十一年(年)九月,金廢帝完顏亮撕毀和議,再次大舉南侵。在采石磯(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為虞允文統帥的宋軍所擊敗,使南宋再次轉危為安。不過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國策遭到了軍民的強烈反對。而使他的統治難以繼續維持,高宗和宰相陳康伯等商議後,以年老厭煩政務和想以“淡泊為心,頤神養誌”為借口,在次年六月宣布退位,禪位於太子趙昚,自稱太上皇。
趙構退位後,自稱不再問朝政,其實也幹預些政事。有一天,他去靈隱寺冷泉亭喝茶,有個行者對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說:“我看你的樣子不象個行者。”行者哭著訴說道:“我本是一個郡守,因為得罪了監司,被誣陷降罪,罰為庶人。為了糊口,來此處投親,幹此賤活。”趙構當即說:“我明天替你去向皇帝說明。”回宮後果真對皇帝講了,要複他的職。幾天後他再去冷泉亭,見行者還在,他回宮後在宴飲時便怒容滿麵。孝宗小心翼翼地問趙構為何生氣,趙構說:“我老了,沒人聽話了,那行者的事,我幾天前就同你講了,為何不辦理?”孝宗回答說:“我昨日已向宰相講起,宰相一查,說此人是貪贓枉法,免他一死已經寬大,再要複職實在不行。”趙構卻不顧這些,說:“那叫我今後怎麽再見人,我已經答應他向你求情。”孝宗無奈,隻得去對宰相說:“太上皇大發脾氣了,那人即使犯了謀殺罪,你也得給他複職。”宰相隻得照辦。
趙構政治上昏庸無能,然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其書法影響了南宋書壇,後人多效法其書跡。
0年,鐵木真進位蒙古帝國大汗(皇帝),即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從0到09年,成吉思汗先後發動了次對西夏的進攻。年,成吉思汗親自率軍攻金,戰爭進行了7年後改由木華黎負責,成吉思汗則帶兵西進,消滅了西遼花喇子模,將領土擴展到中亞細亞和南俄羅斯草原。年,歲的成吉思汗親自帶兵進攻西夏。7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營中。同月,西夏滅亡。
統一中國
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承汗位,率軍繼續討伐金朝。年,金朝滅亡。蒙古轉而將進攻矛頭直指南宋。年,忽必烈受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
年,忽必烈率蒙古軍攻雲南,四年滅大理國。
9年,蒙哥大汗去世,次年其弟阿裏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作蒙古帝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於是阿裏不哥與忽必烈開始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鬥爭中獲勝,但中央汗國外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脫離了他的統治範圍。至此,忽必烈的政權隻包括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本土。
元朝對曆史的推動
7年,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重鎮襄陽,但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統治全中國。
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比起漢唐時期領土更為廣闊。元朝建立後,設行省,將西藏雲南和澎湖納入管轄範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機構和製度。忽必烈為鞏固元的統治,十分注意吸收中原文化,其國號“元”就取自《易經》“乾元”之義。任用儒生,以寬容態度對待佛教道教,但為了保持民族特權,維持蒙古祖製,他對其他民族又實行了民族壓迫政策,將民族分為四等,民族壓迫嚴重。
元朝統治時期,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聲譽遠播於歐亞非三洲。元朝大一統的政治形勢,極大促進了邊疆地區各族人民與中原的經濟文化聯係,改變了遼宋夏金時各少數民族偏安一隅的狀況,原有的地域觀念減弱,一統觀念加強,元成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元朝實現全國的統一,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忽必烈為代表的蒙古統治集團,是從奴隸主貴族轉化過來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新興統治力量。他們戰勝南宋腐朽沒落的漢族地主階級統治,完成了統一的曆史任務。
朱元璋出生在今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排行第四,父親朱五四(後改為世珍),母親陳氏。朱元璋朱元璋原名重八,後改為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德裕,最後再改名為元璋,字國瑞。
朱元璋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為僧,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隻得離鄉為遊方僧。因其友湯和的一封信,參加了起義軍,在郭子興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後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至正十六年(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年)即吳王位。
元朝滅亡
至正二十七(7)四月,吳王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萬,北進中原。北伐中發布文告給北方官民,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來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順應時代潮流,憑借其雄才大略遠見卓識對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占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卷而下。
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澧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明洪武元年(8年),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元年(8)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占通州。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率後妃太子和大臣,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軍進入大都,元朝至此滅亡,蒙古在中國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
明朝建立
朱元璋在位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間,為了緩和尖銳複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矛盾,實行了抗擊外侵革新政治發展生產安定民生等一係列有利於社會前進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麵大力加強君主專製的中央集權統治。與此相適應,在法律思想上鑒於元末法紀縱弛導致的各種弊端,認為“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貧寒,也沒有很高的文化,但卻勤奮好學,後來終成中國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英明帝王,偉大的政治家。民間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傳奇皇帝。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對明朝在遼東的統治構成了威脅,明朝便千方百計限製後金的發展。如利用海西女真的葉赫部反對努爾哈赤的統一,停止女真的朝貢和馬市貿易,嚴禁漢人進入女真地區等。明朝與女真之間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後金為反抗明朝的民族壓迫,將戰爭的主攻目標由統一女真轉為攻打明朝。
後金的壯大
8年二月,努爾哈赤聚眾誓師,提出了對明朝的“七大恨”,其主要內容是指責明朝殺祖父,決定對明朝發動戰爭。努爾哈赤親自領兵,發動了對明朝的大規模作戰。不到半年就攻占撫順撫安清河等十餘城。次年二月,明朝調集0萬(號稱7萬)大軍,分四路圍攻赫圖阿拉。三月,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敗明軍,破其三路,消滅明軍000餘人。經此一戰,明朝由進攻轉為退卻,後金乘勢攻陷開原鐵嶺等城,滅葉赫部。年,努爾哈赤又先後攻占沈陽遼陽等遼河以東70餘城,並於同年遷都遼陽,年再遷都沈陽,加強了對明朝的攻勢。
薩爾滸戰役之後,明朝廷改任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構築遼河防線,防備森嚴,與後金相持了很久,後因閹黨陷害被革職,遼東邊備開始鬆弛。努爾哈赤乘機率兵攻克遼陽沈陽,占領70多個城池,並隨著戰線的南移,於年遷都沈陽。年努爾哈赤在一次戰爭中受傷死去,他的兒子皇太極即位,繼續發動侵明的戰爭。
清朝建立
年,皇太極正式稱皇帝,定族名為“滿族”,改國號為“大清”。皇太極就是清太宗,清朝封建君主專製政權的國家機器基本確立。為掩蓋女真臣屬明朝的曆史,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
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清寧宮中猝然病死,葬沈陽昭陵(通稱沈陽北陵),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清兵入關
年,福臨(順治)即帝位後,多爾袞逐漸掌握了朝廷重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多爾袞決定領兵人關,從而占領中原。順治元年(公元年)四月初七,清廷祭祖誓師攻明。初八,順治親自召見多爾袞,特授予奉命大將軍印,掌管軍中全部賞罰大事。初九,多爾袞統領滿洲蒙漢軍兵總計約萬人,鳴炮起行,征伐明朝。十一日,大軍到達遼河。十四日,到達翁後(今廣寧附近)。十五日,鎮守山海關的明軍統帥平西伯吳三桂突然派人前來洽降,這為清兵入關提供了根本就沒想到的方便。在吳三桂和李自成激戰之時,清兵突然衝出,將李自成軍擊敗。隨後吳清聯軍越關西入中原,對李自成的農民軍緊追不休。五月初二,攝政王多爾袞在數萬名親兵的簇擁下進入北京,並在武英殿稱製,清政府開始統治中國。
◆夏禹王像
◆禹王治水
延伸閱讀
夏啟的真實麵目
在夏啟的治理下,農業和手工業有了分工,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這以後,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風,生活變得腐化起來,整日飲酒作樂,歌舞遊獵。傳說他曾創作了名為《九韶》的大型樂舞。由此可見,他以前的禮賢下士愛護百姓,其實都是做給別人看的。
漸漸地,啟的年紀老了,他的幾個兒子激烈地爭奪著繼承權。小兒子武觀(一說為幼弟)因為爭得最凶,啟就將他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陝西義帶)。武觀聚眾反叛,啟派大將彭伯壽帶兵將他打敗,並押來見啟。武觀隻好認罪服輸。不久,啟因為荒淫過度而病死。
商湯滅夏
商湯滅夏後,建都於亳,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製王朝商朝。商朝是中國古代早期國家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在商代,國家機器不斷強化,經濟和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活動地域和影響遠遠超過了夏代,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湯像
◆徐悲鴻畫《徯我後》。描寫夏朝百姓盼望商湯討伐暴君夏桀的情形。
延伸閱讀
“商”的由來
商部落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母係氏族公社時期。這個部落的始祖叫契。傳說契的母親簡狄洗澡,忽然發現燕子下了個蛋,吃了以後便懷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那時,黃河下遊是一個洪水經常為患的地區,大禹治水時,契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賜姓子氏。
武王伐紂
大約在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占領商都,並宣告商朝滅亡。“武王伐紂”是周興商衰的轉折點,在曆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全相武王伐紂評話》書影
延伸閱讀
比幹挖心
◆比幹像
比幹終日看到紂王和妲己害人取樂的暴行,很生氣,但他認為“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諫不從且死,忠之至也。”於是他冒著滅族的危險,連續3天進宮抨擊紂王的過錯。
紂王被比幹批評得無言以對,惱羞成怒地喝問:“你為什麽這樣堅持?”比幹說:“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紂王又問:“何為大義?”比幹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學此無道之君,難道不怕丟失了天下嗎?我今日進諫,正是大義所在!”紂王聽到這裏勃然大怒,於是說:“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說罷,命人剖胸取心,比幹毫無懼色,慷慨就戮。
平王遷都
西周覆滅後,宜臼即位(周平王)。次年,因鎬京及王畿遭戰爭破壞,平王遂東遷於洛邑,以避戎寇。重建周王朝,為東周之始。平王東遷後,周室不再有控製諸侯的力量,形成諸侯力政的局麵。
◆周平王繡像
◆虎形灶。春秋
延伸閱讀
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特別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褒姒美若天仙卻從來不笑。一日,幽王帶著褒姒來到驪山烽火台。為了博得紅顏一笑,周幽王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各地的諸侯得到消息後,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可是當各路諸侯匆忙趕到驪山腳下時,卻看見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飲酒作樂,根本就沒有什麽敵人,才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諸侯們隻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褒姒看到平時氣度不凡的諸侯們,被戲耍後都是一臉的狼狽相,覺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心裏痛快極了。就這樣,周幽王反複點烽火,戲弄諸侯。最後,當烽火再點燃時,已經沒有一位諸侯再上當了。
後來戎人發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趕緊下令點燃烽火,召喚諸侯。可是諸侯們已經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憑烽火不斷,就是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很快,周朝的國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殺死,褒姒被抓走,周朝滅亡了。
秦滅六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率領強大的秦軍自燕國南下,滅掉了戰國七雄中的最後一個強國齊,結束了烽煙四起分裂割據的戰國亂世,實現了全國的統一。秦王嬴政稱皇帝,建立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專製的中央集權國家,成為中國曆史上真正意義的始皇帝。
◆秦始皇像
◆。秦兵馬俑
延伸閱讀
呂不韋之死
呂不韋,戰國末期人,商賈出身。因輔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稱為仲父,任秦國相國,一時權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後因嫪毐一案他被免去相職,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寫了一封信嚴厲斥責呂不韋,受到威脅的呂不韋自殺。呂不韋的一生,充分體現了其作為商人的特點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為利益所驅使;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損害,便奮起反擊。結果,他與嫪毐的爭鬥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
楚漢之爭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垓下漢軍大敗楚軍,項羽突圍後自刎於烏江。次年二月,劉邦稱帝,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統一的封建政權西漢王朝,中國曆史揭開了新的一幕。
◆漢高祖劉邦像
◆項羽像
延伸閱讀
“鴻門宴”的由來
劉邦進入關中後,項羽也率軍入關,企圖消滅劉邦勢力。劉邦自度勢弱力單,聽從謀士張良的意見,親赴鴻門,向項羽解釋誤會,以保存實力。鴻門宴上,劉邦虛情假意與項羽套近乎,並借機拉攏項羽的叔叔項伯。範增幾次以眼色示意要項羽殺劉邦,項羽無動於衷。範增隻好暗中指使項莊在宴會上舞劍,借機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並以身掩護劉邦,使項莊無法下手。張良看情況危急,召樊噲進來,樊噲帶劍持盾闖入,怒瞪項羽,項羽更是沒有什麽行動了。過一會兒劉邦起身去廁所,並乘機從小道上溜走。這就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王莽篡權
公元8年,王莽篡權,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但新朝在公元23年滅亡,僅存14年。在中國曆史上是很短命的王朝,隻不過是西漢與東漢中間的插曲。
◆王莽像
◆陶範與銅錢。王莽時鑄造
延伸閱讀
“天命”所致的騙局
新朝建立,王莽當上了真皇帝。為證明是“天命”所致,王莽便按《金匱圖》所畫的圖像,所寫的姓名及官爵,大封親信及哀章。騙子哀章搖身一變,便成了國將美新公。但哀章所編造出來的王興和王盛兩人,一時卻不好找到。倘若王興和王盛找不到,那麽“天命”的騙局必將拆穿。於是,王莽下令在長安城裏按姓名尋找王興和王盛。不料一下子找來了10多個同名同姓的王興和王盛。於是,王莽再按《金匱圖》上所畫的相貌,在這10多個王興和王盛中逐個細對,挑中了其中兩個相貌更為相像的王興和王盛,隨即封王興為衛將軍奉新公,封王盛為前將軍崇新公。這個王興原是長安城裏看守城門的小吏,而那王盛竟是長安城裏賣餅的人。隻因“兩人容貌應卜相,徑從布衣登用,以視神焉。”王莽與哀章就這樣編演了一出篡權的鬧劇。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之中,曹操首占先機,挾天子都許,搶到了“挾天子以令不臣”這張王牌。“挾天子都許”成為他成就霸業統一北部中國的重大政治舉措,在曆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曹操像
◆袞雪。曹操書法,陝西漢中市博物館藏。
延伸閱讀
漢獻帝的“衣帶詔”
曹操的專權行為,引起漢獻帝和一些大臣的不滿。漢獻帝先是試圖削弱曹操的權力,在建安四年(199年)任命董承為車騎將軍,後來準備除掉曹操,恢複皇權。他用鮮血寫成了一封詔書,秘密地藏在衣帶之中,賜給董承,讓他與劉備等謀誅曹操,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衣帶詔”。這是漢獻帝劉協試圖收回皇權所做的一次努力,是他對命運所做的一次抗爭。但不幸的是,他失敗了。第二年春(200年),密謀泄露,劉備先前已借故出走,得免於難。幾員主謀董承王服種輯等均被處斬,夷滅三族。董承的女兒是獻帝的貴人,這時已懷有身孕,獻帝極力保護,最後也未能幸免。曹操借此殺了一大批忠於獻帝的臣子,朝廷上下安排的都是他的親信。
三分天下
從公元220年起,在我國先後建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他們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相互對峙,這種政治局麵稱為“三國鼎立”。三國鼎立是中國遭受十幾年大破壞以後逐漸恢複統一的一個過渡階段,對全國的統一起著有益的作用。
◆三顧茅廬圖。佚名。明
◆劉備墓神道
延伸閱讀
誤墨成蠅
吳國的君主孫權,愛好繪畫,特請大畫家曹費興畫了一扇屏風。這天他邀集群臣共同觀賞名畫,大家非常讚賞曹費興的畫藝,認為確是筆精墨妙,出神入化。忽然孫權看到一隻蒼蠅停在畫麵上不肯飛走,連忙伸手去撣,蒼蠅意然不動,細看原來是畫出來的。這是曹費興在作畫時,隻顧專心描繪,不當心滴了一滴墨在畫麵上,沒法清洗,他便就著墨點,畫成一隻蒼蠅。他心中甚是惶恐不安,想不到反而得到孫權的讚歎,這就是“誤墨成蠅”的故事。
司馬炎受禪
265年,司馬炎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280年晉武帝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麵,對中國曆史產生了重大意義。
◆晉武帝司馬炎像
延伸閱讀
八王之亂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楊皇後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繼立的晉惠帝軟弱,即位後,皇後賈南風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元康元年(291年)與楚王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亮和元老衛瓘手中。賈後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又使楚王瑋殺汝南王亮,然後反誣楚王瑋矯詔擅殺大臣,將瑋處死。賈後遂執政,於元康九年廢太子遹,次年殺之。諸王為爭奪中央政權,不斷進行內戰,史稱八王之亂。
司馬睿建東晉
司馬睿於317年即皇帝位,改元太興,據有長江中下遊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區,史稱東晉。司馬睿致力於南方的莊園經營,使得江南的名士與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晉元帝司馬睿像
◆王導書法《省示貼》
延伸閱讀
草木皆兵
前秦的先頭部隊在洛澗附近被晉軍偷襲,被擊敗得潰不成軍,不但令秦兵士氣受挫,亦令一向驕傲的苻堅信心動搖。他得知晉軍正向壽陽前進,便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觀察晉軍動靜。他看見對岸的晉兵,排列整齊,戰船密布,心中覺得晉兵訓練有素。再望向北麵的八公山,山上長滿無數草木,北風吹過,草木晃動,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即時大驚地跟苻融說道:“晉兵是一支多麽強大的對手,你怎麽說他們是弱旅?”後來,人們以“草木皆兵”形容人神經過敏及疑神疑鬼。
寒人掌權
元熙二年(420年),劉裕迫司馬德文禪讓,即皇帝位,國號宋,改元永初。東晉滅亡,中國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劉裕像
◆彩繪騎馬持物傭。南北朝
延伸閱讀
劉裕戒子孫
劉宋武帝在富貴之後,下命把他幼年貧窮微賤時所用耕田農具收藏起來,以展示給子孫。文帝抵達故宮,看到他父親早年用過那些耕具,深感慚愧。他身邊侍臣中有人進言說:“當年大舜親自在曆山耕田種地,大禹也曾親自治理水土。陛下不看到這些遺物,怎麽能夠知道先帝崇高的仁德和耕種的艱難呢!”
楊堅廢周
大定元年(581年)春,北周都城長安發生了宮廷政變,外戚楊堅廢掉了周靜帝,奪取帝位,建立了隋朝。後隋文帝又平定陳朝,結束了自東晉以來270多年的戰亂和南北分裂的局麵,為中國重歸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
◆隋文帝像
◆持盾步兵傭。隋
延伸閱讀
隋文帝不赦子
隋文帝的兒子秦王俊擔任並州總管,因奢侈驕縱(而觸犯刑律)被免去官職。楊素啟奏道:“秦王,陛下十分疼愛他,臣請求陛下不追究他的罪過。”文帝說:“法律誰也不可違犯。如果按照你的意思處理這件事,我就僅僅成了秦王俊的父親,而不是天下人的父親了,倘真如此,為什麽不另外製訂專門適用於天子的兒子的法律呢?我怎麽能像你說的那樣做,使法律的尊嚴受到損害?”隋文帝終於沒有答應楊素的請求。
李淵太原起兵
618年夏天,隋煬帝被殺,李淵廢掉楊侑,自己即位稱帝,為唐高祖,改國號為唐。唐朝是中國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強盛,最繁榮,最發達,最開放的時代之一。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都有輝煌的成就。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像
延伸閱讀
玄武門之變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長安宮城的北門玄武門發動了一次政變,殺死哥哥太子建成弟弟齊王元吉。又誅滅建成元吉之後裔,斬草除根。7月5日,高祖詔立世民為太子。同年9月3日,高祖又被逼讓出皇位,自稱太上皇,傳位給太子李世民,是為唐太宗(在位時間626649),次年改元貞觀。
趙匡胤黃袍加身
趙匡胤篡奪皇位後,把都城建在汴京,國號改為宋,曆史上稱為北宋,他就是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北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麵,使中國又歸於統一。
◆宋太祖趙匡胤像
◆陳橋兵變遺址。
延伸閱讀
宋太祖猝死之謎
根據史料記載,976年10月20日,趙匡胤召見弟弟趙光義進宮飲酒,當時趙匡胤身體很好,酒後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趙光義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來照料哥哥。外人隻遠遠看見趙匡胤和趙光義說了一些什麽,接著燭影搖晃,似乎趙光義離席退避,隨後聽到鐵斧戳地之聲,聽見趙匡胤高聲說:“你好好去做。”天快亮時,趙光義急急喚人,叫皇子都來,說趙匡胤已經逝世。天亮後,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弑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證實。宋太祖趙匡胤猝死和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這個謎案史稱“斧聲燭影”。
趙構稱帝
南宋的建立,使秦嶺淮河以南和四川地區不致遭受女真貴族的奴役,使那裏的社會經濟得到繼續發展,使先進的宋文化和科學技術獲得了繼續繁榮昌盛的土壤。並最終完成了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
◆宋賜手書。南宋。趙構
◆宋高宗趙構像
延伸閱讀
泥馬渡康王
趙構即位後,在金兵追擊下不斷南逃,據說,趙構有一次在黃河北岸被金兵追逼,有忠臣之子李馬舍生忘死地背著他逃至河邊,又駕船過河,才幸免於難。事後,趙構為了標榜自己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捏造出了“泥馬渡康王”的故事。說:當他逃到黃河北岸時,月光下忽然發現一匹泥塑馬動了起來,於是乘騎此馬渡過長江,逃到了杭州。他擔心李馬會揭穿真相,便將李馬藥啞,不久殺死了李馬。
忽必烈建元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統一的政權,元朝的統一,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三百多年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麵,有利於社會安定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是曆史的進步。
◆元世祖忽必烈像
◆元大都城遺址
知識小百科
“涮羊肉”的由來
相傳,當年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一日,人困馬乏饑腸轆轆,猛想起家鄉的菜肴清燉羊肉,立即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夥夫宰羊割肉時,發現有敵情。廚師知道他正想吃羊肉,於是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裏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鹽。忽必烈連吃幾碗,翻身上馬迎敵,獲得勝利。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種作料,將帥們吃後讚不絕口。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請賜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
朱元璋滅元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不斷加強君主專製。君主獨攬政治和軍事大權,君主專製的中央集權製度發展到了頂峰。這一方麵起到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反映了君主專製製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漸趨衰落性。
◆明太祖朱元璋像
◆明太祖之妻馬皇後像
延伸閱讀
朱元璋的身世傳奇
和大多數封建皇帝一樣,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為的增加了幾分傳奇色彩,據《明史》記載:朱元璋的母親剛懷孕時,曾經做了個夢,夢中有一個神仙給了她一粒仙藥,放在手中閃閃發光,於是她就吃了下去,他母親從夢中驚醒,但是仍餘香滿口。等到朱元璋出生時,紅光滿屋,時值夜晚,紅光從屋中射出,鄰居見後,以為失火,忙奔走相救,結果是虛驚一場。
清兵入關
1644年,清軍擊敗李自成進入北京,清政府開始統治中國。清朝的建立對中國曆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奠定了中華的版圖,使多民族統一,並傳承了中國的文明。
◆順治帝朝服像
◆皇極門
延伸閱讀
順治帝之死
政治上的失意,使順治帝沉湎於與其弟媳董鄂氏的愛情之中。隨著與佛教高僧的交往,他產生了遁入空門的思想。當他摯愛的皇貴妃董鄂氏死後,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潰,健康狀況每況愈下,24歲時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順治帝在位不足18年。卒諡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聖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
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權位。啟在與伯益爭奪權位的鬥爭中獲勝,而且殺死了伯益。而伯益本來是大禹按照禪讓製選定的傳位的對象,啟的即位,打破了禪讓製,成了曆史上王位世襲繼承製的開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啟在位期間,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時期。
大禹治水之後,深受擁護,根據“禪讓”製而做了舜的繼承人。他在位時曾經將當時的中國劃為九個州,這就是“九州大地”的來曆。大禹還製定了各種製度,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
啟建夏朝
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裏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禹到了晚年,決定推舉夷人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但是皋陶卻先他而逝,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製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當禹死後,部落聯盟中一些有權勢的大家族,擁立禹的兒子啟即位,便起來反對伯益。啟趁動亂之機殺了伯益,奪得了王位(約公元前988年前979年)建立夏朝。以前的“禪讓”選舉製度從這個時候被破壞,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襲製。從此以後,“禪讓”製變成了“世襲製”,“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私有製社會誕生
禪讓製被世襲製所取代,這標誌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製社會所替代,應該說是曆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製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製度的做法十分不滿,堅決不出席鈞台會。出於對王權的維護社會的統一,夏啟調動軍隊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族。這次征討使新生的專製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原始的民主推舉製被強製取代。
啟在位期間,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時期。夏朝統治的範圍大約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東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的三省交界處,西到山西南部。
太康失國
一種新製度的建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新政權的產生,也麵臨缺乏統治經驗的問題。建立在私有製基礎上的政權,即使是在其進步作用的上升階段,也改變不了統治者剝削掠奪和貪圖享樂的本性,統治集團內部圍繞權和利的爭奪成為不可避免。因此,夏啟死後,出現了五子爭權鬥爭。太康即位後,政事不修,沉湎於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後羿乘機奪取了政權。直至後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太康的曾孫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奪回了政權,才恢複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曆史上出現的“太康失國”“後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
夏朝末年,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國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夏朝開始走下坡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無道,荒淫無恥,“賦斂無度,萬民甚苦”。
商族興起
夏桀認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當時民眾咒罵道“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尚書。湯誓》),意思是說你這個太陽何時才淪亡啊,我們情願同歸於盡。夏桀還召集所屬各部首領開會,準備發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爭。可是,各部落已對他離心離德。這就給商湯滅夏造成了有利的機會。
商族興起於黃河下遊,相當於現在的河南山東一帶。商族在早期經常遷徙居地,所以從契到湯,經過了十四代,八次遷徙。到成湯時才居於亳(今山東曹縣南)。大約夏朝建立後不久,商族就臣服於夏,成了夏的一個屬國。商部落的畜牧業發展很快,據說有名的先公相土作乘馬,王亥作服牛,就是馴養牛馬,作為運輸工具。商部落傳到成湯做王的時候,已經很強盛,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都有很大進展,經濟力量逐步超過了夏朝。已經由夏的屬國演變為足以與之抗衡的對手。
當禹建立夏朝的時候,商族剛剛進入到父係氏族階段,到商湯作部族首領時,剛好處於夏代最後一個國王桀統治時期。
麵對夏桀的暴政,商族首領湯采取“寬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籠絡民心,擴大自己的影響,遇到哪個方國有災有難,就主動救濟,並積極網絡人才,收集有關夏桀政權的情報信息,為進一步消滅夏朝做積極的準備。
夏桀禁湯
夏桀看到商族一天天壯大起來,湯的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已嚴重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心中十分害怕,就聽信佞臣趙梁的計謀,假意召湯入朝,趁機將他囚禁在夏台。商湯被夏桀囚禁後群龍無首,商部族滅夏大業受到了嚴重影響。所幸商部族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國內搜羅到許多美女珠寶進獻給夏桀,又暗中重金賄賂趙梁,使貪財的趙粱在桀麵前為湯開脫,最後夏桀聽信了趙梁之言,竟然放了商湯。
商湯起兵
商湯被放回以後,堅定了滅夏決心,加力準備滅夏戰爭。他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幹的人。商湯首先出兵攻滅了與夏關係密切的葛韋顧昆吾等夏朝屬國。他越戰越強,“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使夏桀陷於孤立的境地。在力量準備充足以後,於公元前00年領導了滅夏戰爭。
在商軍出征以前,商湯進行了誓師動員,曆數夏桀的罪行,說明自己出兵滅夏是替天行道,號召部眾勇敢作戰,一舉消滅夏桀的黑暗統治。誓師以後商軍戰旗獵獵,軍容齊整,士氣高昂地向夏朝都城進發,商湯手把大斧,坐在戰車上,指揮三軍。此時的夏桀再也顧不上尋歡作樂,連夜調集軍隊,設下幾道防線,阻止商軍的進攻。可是,多年來夏桀的統治已十分不得人心,軍隊紀律渙散,又指揮不利,兩軍交戰,夏軍很快就被擊潰。夏王朝宣告滅亡。
商湯建都
商湯滅夏以後,建都於亳(今洛陽市轄的偃師市西洛河北岸的屍鄉溝一帶),並進一步營建其奴隸製文明大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製王朝商朝。
之後,商成為黃河流域的主要統治者,勢力發展很快。尤其是前期政治狀況較好,社會也比較穩定,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標誌這一時代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當成熟和青銅冶煉技術的相當進步。商朝曆時00餘年後滅亡,時間約在公元前世紀。
商朝的最後一個帝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加在他頭上的惡諡,意思是“殘又損善”。據正史所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兩個主要的敵手:西部的周方國及東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裏被稱作人方)。
當時,商紂王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嚴重威脅,決定對周用兵。然而這一擬定中的軍事行動,卻因東夷族的反叛而化為泡影。為平息東夷的反叛,紂王調動部隊傾全力進攻東夷,結果造成西線兵力的極大空虛。
文王積極備戰
與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商的西方屬國周的國勢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公劉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積極經營,使周迅速強盛起來,其勢力伸入江漢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後,任用熟悉商朝內部情況的賢士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積極從事伐紂滅商的宏偉大業。
牧野之戰展開之前,文王采取政策,即政治上,積善行德,裕民富國。廣招人才,發展生產;外交上,爭取其他諸侯,最大限度孤立商紂。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他繼承父親文王遺誌,重用薑尚等人,使國力增強。遵循既定的戰略方針,並加緊予以落實:在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與諸侯結盟,向朝歌派遣間諜,準備伺機興師。
牧野之戰
此時的大商幾乎被與東夷曠日持久的戰爭拖垮,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紂王大軍盡出,指向東方,都城內防禦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帶領之下,聯合各個部落,率領兵車00輛,虎賁(衛軍)000人,士卒。萬人,進軍到距離商紂王所居的朝歌隻有70裏的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舉行了誓師大會,列數紂王罪狀,鼓勵軍隊同紂王決戰。
這時候商紂王才停止了歌舞宴樂,和那些貴族大臣們商議對策。這時,紂王的軍隊主力還在東部,一時也調不回來,隻好將大批的奴隸和俘擄來的東南夷武裝起來,湊了17萬人開向牧野。可是這些紂王的軍隊剛與周軍相遇時,就掉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向紂王。結果,紂王大敗,連夜逃回朝歌,眼見大勢已去,紂王隻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領商都以後,便宣告商朝的滅亡。這一年大約是公元前年。
公元前78年,宣王的兒子即位,即幽王。幽王十分寵幸褒姒,甚至不惜用烽火戲弄諸侯而博其一笑,諸侯十分不滿。為討好褒姒,幽王不顧王室的反對,廢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又廢申後而立褒姒為後。褒姒是褒國姒姓的女兒,申後是申侯的女兒,申侯是薑姓,由此就引發了姒姓和薑姓間的激烈鬥爭,為西周滅亡埋下了禍根。
同時,外敵入侵頻繁。宗周鎬京,瀕臨西北遊牧部落,經常遭到遊牧部落的侵擾。公元前77年,申侯與犬戎聯絡,進攻幽王,諸侯都不來救駕。犬戎與申侯迅速攻入鎬京,幽王急忙逃到驪山,被驪山之戎所殺。這時,關中已布滿了戎人,宮室被洗劫一空。至此,西周覆滅。
平王東遷
周幽王死後,眾諸侯擁立宜臼為王,即平王。當時周已沒有力量進行抵抗戎人,在犬戎等的威脅下,王朝已無法在舊都活動了。到了第二年,平王將都城由渭水流域的鎬京遷到了黃河南岸的洛邑,史稱“平王東遷”。
周室的遷都,使得周王朝對各諸侯國的駕馭能力明顯削弱,中國曆史終於結束了周天子的權威統治時代,進入了“禮壞樂崩”“群雄逐鹿”的春秋時代。這次遷都還產生了一個後來將對中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的諸侯國,即原先替周天子牧馬於渭水流域的秦人,由於護送周平王遷都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封賞,從此在遠離周室的渭水流域建立起了秦國。
東周開始
平王遷都後,洛邑成了國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時候,王室更加衰弱,諸侯勢力卻越來越強大,國都的中心地位常常在內亂與外患中發生動搖。
周平王執政達五十年之久。東周是周王室逐漸衰微以致最後亡國的時期。這時,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地蠶食下,控製範圍逐步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00公裏,即今洛陽附近的地盤。同時,天子控製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漸喪失。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而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
東周王城
東周初年,平王居住在現成的成周城中,坐觀周圍的大國爭霸,而自己卻一籌莫展。襄王三年(前9年),王子帶勾結洛邑附近的楊拒泉皋伊水洛水一帶的幾支戎人武裝,攻克成周王城,在城內大肆燒殺搶掠,把成周城糟蹋得殘破不堪,無法居住。襄王平叛之後,決定放棄成周故城,另建新都。
襄王新建的都城,位於成周故城的西麵,北靠邙山,南臨洛水,西跨澗河,東至今洛陽市金穀園西工小街工農鄉下池村一線。史稱“東周王城”。這個東周王城作為國都共計年。其間,曾被大水衝毀,因得齊國主動資助而重新修建。公元前0年,周景王病死,王子朝發動叛亂,占領王城,自立為王,與敬王對峙。經過四年的戰爭,敬王平定叛亂,但王城遭到嚴重破壞。戰亂之後周敬王在這殘破的王城中渡過了五六年,由於受到王子朝餘黨的威脅,心中很不安定,公元前0年修築新都(位於今洛陽白馬寺以東),新城仍沿用成周之名。
戰國後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戰爭不斷。經濟遭破壞,生靈遭塗炭,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民眾希望統一。因商鞅變法而日益強大的秦,就擔起了這個曆史的重任。
公元前年,莊襄王死。年僅歲的嬴政繼位為秦王,但當時的國政大權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8年,歲的秦王嬴政舉行了加冕典禮,開始親政,他首先鎮壓了嫪毐集團的政變,接著,又以呂不韋與政變有關為借口,罷其相國之職,令其遷蜀,迫使不韋無奈自殺。至此,秦國大權真正掌握在了贏政手中,這就為他指揮消滅六國的統一戰爭,創造了絕對必要的條件。
統一中國的戰爭開始
從秦王嬴政十七年滅韓開始,秦王贏政開始了他正式的統一中國的戰爭。
秦王嬴政十七年,贏政派大將內史騰率兵攻打韓國,俘虜韓王安。至此,韓國雖已滅亡,但韓國貴族的反抗並沒有停止,韓王安被遷於岐山,前年曾發動叛亂,不久被鎮壓下去,這才徹底解決了韓的問題。
第二個滅的是趙國。在當時的六國中,趙國是很強大的一個。先是廉頗,後為李牧龐暖,都是善於用兵的大將,秦國幾次興兵伐趙,都未曾討得多少便宜。前9年,秦將王翦楊端和分別率兵向趙進攻。趙將李牧司馬尚堅持抵抗達一年之久。後來,趙王寵臣郭開接受賄賂,向趙王誣告李牧司馬尚。李牧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拒絕交出兵權,趙王便派人暗地裏逮捕李牧並處死,同時殺掉司馬尚,李牧一死,秦軍如入無人之境,3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俘趙王遷。時年十月,秦軍進入邯鄲,趙亡。
滅趙以後,秦兵臨易水,就下令攻打燕國。燕國太子丹帶領兵馬出去迎戰,但哪裏是秦軍的對手,被秦軍打敗。燕王喜和太子丹隻好逃到遼東。秦王政不肯罷休,非要抓住太子丹不可。燕王喜被逼無奈,隻得殺了太子丹,向秦王政謝罪求和。
公元前年,秦國滅了魏國,接著又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後王翦滅了楚國。這樣,秦國兼並了韓魏楚燕趙五國,隻剩下一個齊國了。
齊國君王建一向不敢得罪秦國,死心塌地的聽秦國的話,他以為這樣秦國就不會進攻齊國了。等到五國被秦國吞並,他才清醒過來,連忙派兵去守西邊的邊界,可是已經太遲了。
公元前年,王翦之子王賁率領幾十萬秦軍攻打齊國,齊國根本就沒有抵抗的能力。沒有幾天的功夫,秦軍就占領了臨淄,齊王建投降了。
秦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把六國吞並,結束了長期諸侯割據的局麵,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這就是秦王朝。
秦末,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失敗後,楚地義軍分兩路攻秦。項羽在關東(指函穀關以東地區)聚殲秦軍主力;劉邦乘隙攻入鹹陽。
秦朝滅亡
項羽是楚國名將的後代,由叔父項梁撫養成人,長大後成了秦末第一武術高手。劉邦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秦末做過泗水亭長。不久,項羽劉邦響應秦末農民起義,擴充隊伍,積極發展勢力。各路起義軍為了號召群眾,共同推舉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和起義軍總領袖,然後兵分兩路攻打秦朝。項羽在攻打秦朝進軍北上的途中奪取了北征軍的領導權。
公元前07前,強大的秦軍追殺趙國軍隊到巨鹿。項羽率領全軍,破釜沉舟,士兵每人隻帶天的幹糧,表示決一死戰的勇氣與信心,雙方軍隊在巨鹿展開戰鬥。義軍英勇拚搏,每個將士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大戰9天後,項羽獲勝,解了巨鹿之圍,消滅了秦軍主力,迫使秦朝0萬大軍投降。項羽在亡秦戰爭中立了首功。
在項羽北上攻秦時,劉邦從西麵擊秦。由於劉邦的兵力弱小,無法大規模作戰,他就采用計謀攻城占地。劉邦的軍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注意減輕百姓的各項負擔,因此獲得了百姓的大力支持。而此時秦朝丞相趙高殺死秦二世,另立子嬰為秦王。劉邦趁秦王朝內訌的機會直逼鹹陽,秦王子嬰捧著玉璽向劉邦投降。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楚漢戰爭爆發
劉邦攻占鹹陽後,繼續推行仁厚政策,深得百姓擁護。項羽聽說劉邦進入鹹陽並且約法三章,認為劉邦要奪取天下。於是,劉項兩軍在函穀關對峙。劉邦軍隊實力弱小,就親自到鴻門向項羽賠禮道歉。不久,諸侯混戰再次爆發,劉邦在漢中建立根據地。公元前0年,劉邦帶兵北上,楚漢戰爭爆發了。
公元前0年,劉邦把項羽圍在垓下城。項羽糧草斷絕,也無援兵。在寒冬的一個夜晚,項羽的愛妾虞姬正陪他在軍營中借酒消愁,忽然聽見四麵傳來楚國的民歌。項羽的愛馬也嘶鳴起來。英雄一世的項羽知道大勢已去,虞姬拔劍自殺,軍中士兵悲痛不已。半夜,項羽率領八百多騎兵突圍出去。天亮後,劉邦派五千騎兵追趕到烏江,項羽率領最後的8騎苦苦戰鬥,但寡不敵眾。在烏江渡口,烏江亭長要渡他過江,並勸他東山再起,項羽感到沒顏麵再見江東的父老兄弟,也不甘心當俘虜,於是抽出寶劍在烏江岸邊自殺了。
楚漢戰爭是由秦末農民起義發展而來的,但這場戰爭發生在亡秦之後,卻不再具備農民戰爭的性質,而成為劉邦項羽爭奪新的封建統治權的鬥爭。其結果是,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統一的封建政權西漢王朝。
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的侄子。在元帝成帝掌握朝政時,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長期握有朝廷內外的軍政大權。這一時期,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到處流傳著“湯武革命”的流言,似乎漢朝的氣數快要盡了。王莽瞅準機會,巧妙地偽裝自己,在朝廷內外博得了好名聲。
王莽的“孝道”
在王氏家族裏,王莽的同門兄弟們都過著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放蕩生活。唯獨王莽儉樸溫順,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他的伯父王鳳生病時,王莽親自熬湯煎藥,噓寒問暖,整整一個多月沒有脫衣解帶睡覺。王鳳十分感動,臨終前囑托妹妹王政君要關照好這位好侄兒。不僅對伯父如此,王莽對母親更是體貼入微。在王莽招待賓客的宴會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家臣出來要王莽請老夫人服藥。於是王莽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去後堂探問老母病情,親自送上湯藥。朝廷內外,因此都說王莽是孝子。
執政“有方”
蝗災之年,老百姓的生活過不下去了,紛紛賣地賣房賣兒賣女,王莽卻主動捐獻00萬錢0頃土地,由國家財政大臣分給災民。在他帶頭下,滿朝公卿紛紛捐錢捐地,賑濟災民。大家都說王莽仁慈善良,是個好人。
在一片讚譽聲中,王莽擔任了大司馬,掌握了朝廷大權。他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敢於拿皇親國戚“開刀”:他先把皇太後趙飛燕貶為皇後,後再降為庶人,迫使趙飛燕自殺;他還大封劉姓王姓和功臣後裔為侯,給退休官吏增加俸祿,博得了上層貴族階層的好感;他甚至“大義滅親”,他的兒子王宇殺了一個奴婢,他當即迫使王宇自殺。於是,人人都說王莽是個公正的好官。
野心暴露
元始元年,即平帝即位次年,遠居南方的越裳氏獻來了白雉。王莽黨羽一陣鼓噪,說是吉兆,吹捧王莽安定漢室德比周公,要求賜予“安漢公”的稱號。王莽假意推托了一番,也就做了安漢公,不久又獲得了宰衡重職。這時,太後王政君看出王莽有篡漢野心,但對羽翼豐滿的王莽已無可奈何。元始五年(公元年),王莽毒死了年僅歲的平帝,擁立兩歲的宣帝玄孫劉嬰當皇帝,號為孺子,自己做了“攝皇帝”,並將年號改為“居攝”。
過了三年,公元8年,王莽指使他的黨羽放出風聲,說王莽是真命天子,天命授意他做真皇帝。在黨羽的鼓噪下,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國號為“新”,年號為“始建國”。就這樣,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漢朝。
建安元年(9年),袁紹謀臣沮授曾勸說袁紹,如果能“西迎大駕,挾天子而令諸侯”,就會收到沒有誰“能禦之”的功效。袁紹偏偏不聽,覺得獻帝是個廢物,把他弄來還得養著,怪麻煩的。可見袁紹根本不是個政治家,雖然空有雄兵猛將,卻不懂軍事不過是政治的工具,最後難免失敗。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識。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做東郡太守不久,皇室劉邈在獻帝麵前稱讚曹操忠誠,曹操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9年),治中從事毛玠向他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覺得是說到了點子上。
迎接漢獻帝
獻帝東遷後,曹操覺得機會來了,當時宮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經常向獻帝進獻食品和器物。獻帝還在洛陽時,曹操就曾向他進獻過縫帳兩頂,絲線十斤,山陽郡所產的甜梨兩箱,稗棗兩箱。獻帝都許後,曹操更是經常進獻,其中有桓帝時賜給他祖父曹騰的家藏器物,也有屬下陸續搜尋到的一些宮中流失的器物。
迎接漢獻帝來許昌,是曹操的一個傑作。他最初提起此議時,隻有荀彧讚同,並極力說明迎獻帝的迫切性和對今後鬥爭的有利性,說這是一件“大順”“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的迎接由於董承等人的阻攔並未如願。後來董承為抵抗韓暹的勢力暗召曹操到洛陽。此時曹操的部下董昭又提醒他隻有把獻帝迎到他的地盤許昌,方可成就大業,萬事無虞。
遷帝都許
曹操對獻帝的物質保障和適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報。獻帝授給曹操節鉞,錄尚書事,任司隸校尉,遷都許昌後,又任命他為大將軍,實際獲取了高出於所有文臣武將的地位。
建安元年(9年)八月,曹操進駐洛陽,立刻趁張楊楊奉兵眾在外,趕跑了韓暹,接著做了三件事: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謂“討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謂“賞有功”;追賜射聲校尉沮俊,謂“矜死節”。然後在第九天趁他人尚未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遷帝都許,使皇帝擺脫其他勢力的控製。此後,他還加緊步伐剪除異己,提高自己的權勢。他首先向最有影響力的三公發難,罷免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其次誅殺議郎趙彥;再次是發兵征討楊奉,解除近兵之憂;最後是一方麵以天子名義譴責袁紹,打擊其氣焰,另一方麵將大將軍讓予袁紹,穩定大敵。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采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欲一統南北。曹操采用侍中尚書令荀之計,領大軍直出葉縣宛城,另遣輕騎襲襄陽。
九月,曹操至新野接受劉琮投降後,逼向荊州腹地。劉備為避曹軍銳氣,與諸葛亮徐庶等率十餘萬軍民倉促南撤,退向戰略要地江陵,並令關羽領萬餘水兵順漢水溯江水會師。劉備至當陽長阪,與魯肅相見,接受其勸說,願率軍轉東,向孫權靠近。時曹操已過襄陽,恐劉備先占江陵,親率精騎000,晝夜行00多裏,追上劉備,將其擊敗,並獲徐庶之母,迫徐庶來歸。張飛率0騎斷後,拆長阪橋,勒馬橫矛,令曹軍疑懼,劉備方得脫險,東奔漢津(今湖北省鍾祥境),恰遇關羽船隊,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也領萬餘人接應。劉備軍順漢水至夏口,先遣諸葛亮至柴桑見孫權,共謀抗曹,自率軍屯樊口。
孫權見劉備新敗,又懾於號稱80萬的曹軍聲威,對聯劉舉棋不定。諸葛亮與魯肅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勢,指出曹軍不過0餘萬,且有後方不安遠道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等弱點,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讚軍校尉,率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
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冬,親統軍順長江水陸並進。
孫劉聯軍在夏口部署後,溯江迎擊曹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麵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與聯軍隔江對峙。
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周瑜鑒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讚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麵0艘滿載浸油的幹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係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烏林。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觀看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餘船,引軍退走。
聯軍水陸並進,追擊曹軍。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徑往江陵,經華容道(今湖北省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並遣甘寧攻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境)。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後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與曹仁對峙。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後,溯漢水欲迂回曹仁後方。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戰後,劉備乘勝取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荊州牧,奠定了壯大發展進據益州的基礎。曹操吸取失敗教訓,大興水軍,進控江淮,與孫權對峙。孫權為抗曹,繼續與劉備聯盟,任其在荊州發展。三國鼎立格局逐漸形成。
0年,漢獻帝下詔禪位於魏王曹丕,曹魏政權從此建立。此時,司馬家族的勢力已經壯大起來,司馬昭繼其父兄(司馬懿司馬師)的事業,兵權在握,消滅了蜀漢,取代曹魏已是水到渠成。
司馬炎受禪
年,司馬昭死,司馬炎掌握全國軍政大權。同年月,司馬炎經過精心準備之後,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為自己登基做準備。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後,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不久,曹奐下詔書說:“晉王,你家世代輔佐皇帝,功勳高過上天,四海蒙受司馬家族的恩澤,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讓給你,請順應天命,不要推辭!”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司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衛將軍賈充等人,帶領滿朝文武官員再三勸諫。司馬炎多次推讓後,才接受魏帝曹奐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司馬炎於年,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史稱為西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
西晉成立之初,晉武帝為了收買人心,大封功臣,許多大家族都被封為公侯。短短幾年時間,晉武帝共封了7個王,00多個公侯。蜀漢滅亡不久,晉武帝為了穩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漢供職的官吏為朝官。晉武帝沒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攏收買人心的辦法,穩定各級官吏,以確保社會穩定地過渡。因為晉武帝還看到,蜀漢雖亡,東吳未滅,全國還未統一。於是他開始運籌帷幄,準備擊滅東吳,結束全國的分裂局麵。
統一天下
為了完成滅吳大業,晉武帝在戰略上做了充分準備。早在9年,他就派羊祜坐守軍事重鎮荊州,著手滅吳的準備工作。羊祜坐鎮荊州後,減輕賦稅,安定民心,荊州與東吳重鎮石城(今湖北鍾祥縣)相距最近,晉軍采取了“以善取勝”的策略,向吳軍大施恩惠。由於孫皓揮霍無度,部隊士兵常常領不到軍餉,連飯也吃不飽。羊祜命人向吳軍送酒送肉,瓦解吳軍。這樣,不時有吳軍前來投降,羊祜下令說,吳軍來要歡迎,走要歡送。有一次,吳將鄧香被晉軍抓到夏口,羊祜部下堅持要殺掉,羊祜不但不殺鄧,而且還親自為其鬆綁,把鄧送了回去。有時,吳軍狩獵打傷的野獸逃到了晉軍領地,晉軍也把這些野獸送到吳軍帳內。正是由於這樣的“厚”愛,東吳將領們的心已經一步步趨向晉軍。
晉武帝在襄陽一邊命羊祜以仁德對吳軍施加影響,一邊在長江上遊的益州訓練水軍,建造戰船。經過長達0年時間的充分準備,79年,晉軍開始向東吳展開大規模的進攻。為了迅速奪取勝利,晉軍分五路沿長江北岸,向吳軍齊頭並發。第六路晉軍由巴東益州出發,沿江東下,直搗吳軍都城建業。0萬晉軍直撲東吳。東吳守軍,在巫峽釘下了無數個鋒利無比的長十餘丈的鐵錐,在江麵狹窄處用粗大的鐵鏈封鎖江麵。晉軍先用大竹排放入長江,晉軍在船上載了無數根數丈長的用麻油澆灌的火點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夠把鐵鏈燒斷。就這樣,東吳長江的防守設施被一個個排除了。
在第六路晉軍進攻東吳時,為了分散吸引守衛建業的吳軍兵力,安東將軍王渾率一路晉軍,由北向南,直取建業。孫皓忙命丞相張悌統率主力渡江北上,迎擊王渾,結果沿江東下的晉軍乘機攻占了建業。
由於晉武帝準備充分,時機恰當,戰略正確,前後僅用了四個多月,便奪取了滅吳戰爭的全部勝利。從此,東吳的全部郡州縣,正式並入晉國版圖。
280年,三國鼎立的局麵完全結束了。晉武帝司馬炎終於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麵。
公元四世紀初,在內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西晉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都城一度由洛陽遷到了長安。但遷都並不能挽救它滅亡的命運。年,匈奴人劉聰率兵攻下長安,晉湣帝司馬鄴被俘,西晉宣告滅亡。
東晉的建立
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字景文,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司馬懿曾孫,司馬覲之子,在位六年,十五歲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亂後期依附於東海王司馬越,越以其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留守下邳。漢主劉淵舉兵後,中原局勢惡化,司馬睿用王導之謀,請移鎮建鄴(今江蘇南京)。朝廷遂於永嘉元年(07年)命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九月南下。
他在王導王敦輔助下,優禮當地士族,壓平叛亂,慘淡經營,始得在江南立足。建興四年(年),漢劉曜陷長安,俘晉湣帝,西晉亡。次年三月,司馬睿即晉王位,始建國,改元建武。他廣辟掾屬以為輔佐,有“百六掾”之稱。六月,孤懸在北方的晉地方長官劉琨段匹劉翰等漢胡80人上書勸進。8年,司馬睿即皇帝位,改元太興,據有長江中下遊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區,史稱東晉。
奪權之戰
司馬睿即位後,因為他在皇族中聲望不夠,勢力單薄,本人才能也不高,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穩。但是,他重用了政治家王導。王導運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馬睿,使北方南遷的士族也決意擁護司馬睿,穩定了東晉政權,維持了偏安局麵。司馬睿十分感激王導,任他為宰相,執掌朝政,讓王導的堂兄王敦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軍事,握有重兵,控製軍權。其他重要的官職,大多數也由王導家族擔任。東晉王朝,實際上是王導和司馬睿共同掌握的。司馬睿在登基大典上,幾次請王導和他一起坐上寶座,接受群臣拜賀,王導謝絕。時人曾流傳說:“王與馬,共天下。”
司馬睿在穩定了皇位後,開始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麵,就起用劉隗刁協為心腹,以削弱王導勢力,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署,試圖最終全麵排除王導勢力。王敦先發製人,從武昌起兵擊敗劉隗,進入建康,殺死刁協。在王導的勸說下,王敦才退兵武昌,政權仍然由王導控製。
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導勢力,自己名為天子,號令卻不出宮門,漸漸憂憤成病,臥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隻有司徒荀組對自己比較忠順,就任命他為太尉兼領太子太保,打算讓他參與朝政,鉗製王導。不料司徒荀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馬睿更加憂傷,病勢加重。
年閏十一月己醜日晚,司馬睿病死於建康宮中的內殿。遺詔由太子司馬紹繼位。司馬睿死後的廟號為中宗,諡號為元帝。
劉裕以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王劉交的子孫自居。劉裕雖是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親劉翹早逝,家境貧苦,幼年竟淪落到靠賣草鞋為生。劉裕少有大誌,性格強悍堅韌喜冒險,一心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東晉孝武帝時,帶著如此雄心壯誌,劉裕投身行伍,開始了戎馬生涯,成為東晉北府軍的下級軍官。
劉裕起家
劉裕初為北府舊將孫無終的司馬,隆安三年(99年),孫恩盧循等7人在會稽起兵反抗晉朝,晉朝廷派前將軍劉牢之東來鎮壓,劉牢之請劉裕為參府軍事。劉裕為人機智有謀,勇敢善戰,多次克敵致勝,屢立戰功。因功升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彭城內史。劉裕從此起家,成為東晉一員虎將。
元興三年(0年)二月初一,劉裕在家鄉京口起兵討伐篡晉的楚帝桓玄。405年,擊敗桓玄,晉安帝司馬德宗複位,任劉為侍中車騎將軍中外諸軍事徐青二州刺史兗州刺史錄尚書事。劉裕從此控製了東晉政政,權傾天下。
司馬德文禪位
晉恭帝司馬德文,曾受封為琅蚜王。劉裕殺安帝後,偽造遺詔。於同日立司馬德文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元熙”。9年6月,劉裕命令黨徒傅亮草擬好禪位詔書,入宮逼司馬德文謄抄。司馬德文強作歡顏地對左右說:“桓玄篡位,晉朝那時已經失國,多虧劉公(劉裕)出兵討平,恢複晉朝,才得以再延續了近0年。今日禪位,我心甘情願,沒有什麽怨恨。”說完,提筆抄謄詔書,交給了傅亮。然後,攜同後妃等眷屬淒傷出宮。劉裕降封司馬德文為零陵王,遷居秣陵縣城(今湖北省荊門縣),由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監管。東晉滅亡。
0年9月,劉裕命令琅蚜侍中張偉攜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鴆殺司馬德文。張偉不忍謀害故主,回去又難以交代,就飲毒酒自殺。劉裕又派人將司馬德文扼死。至此,東晉滅亡,中國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劉裕即位之後,以司馬氏前車之鑒,宋武帝削弱強藩,集權中央。有鑒於荊州屢為禍亂之源,便裁並荊州府的轄區,限製其文武將士的額員。為防止權臣亂政,宋武帝特下詔:凡日後大臣外出征討,一律配以朝廷軍隊,軍還交回朝廷。世族隱匿戶口,減少官府收入,武帝下令整頓戶籍,厲行土斷之法。規定政府所需物資,不準像過去那樣濫行征發,而是派有關官員以錢購買。適當降低農民租稅,廢除苛繁法令,讓百姓在寬鬆的環境中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宋武帝還以身作則,平時清簡寡欲,對珠玉車馬絲竹女寵十分節製。
劉裕在位年,於年在建康去世。終年60歲。廟號高祖,諡為宋武帝,葬在初寧陵(今江蘇省南京紫金山)。
南朝宋亡後齊建立。齊高帝的政風也如同宋初,為政節儉,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賾繼立,即齊武帝。齊武帝為政清明,與北魏無戰事,安民保境,史稱“永明之治”。齊武帝去世後,由皇太孫蕭昭業繼立,由蕭子良與蕭鸞輔政。蕭鸞有意篡位,殺齊帝後改立其弟蕭昭文,不久廢帝自立,是為齊明帝。齊明帝繼位後,利用典簽官大殺宗室諸王,高帝與武帝的子孫都被殺盡。齊明帝去世後由太子蕭寶卷繼立。他昏庸殘暴,殺害顧命大臣,激起各地方鎮叛亂。亂事平定後,他又殺平亂有功的雍州刺史蕭懿。0年,蕭懿之弟蕭衍宣布舉兵,在江陵立其弟寶融為帝,是為齊和帝。蕭衍在攻入建康後,齊帝寶卷被將軍王珍國所殺。在次年蕭衍篡位,建國南朝梁,史稱梁武帝,南朝齊亡。
楊堅出生在馮翔縣的波若寺,幼時為尼姑智仙撫養成人。歲還家,歲因父親的功勞襲車騎大將軍,被封成紀縣公。0歲即承父爵,晉封其為隨國公,開府儀同三司。
虎口脫險
楊堅雖晉封為隨國公,但他有“身在帝王邊,如同伴虎眠”之感。因齊王宇文憲曾對武帝宇文邕說:“楊堅相貌非常,人頗狡詐,臣每見之不覺自失,請早除之。”本來宇文邕對楊堅早存疑心,聽宇文憲說後,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楊堅還猶豫不定,於是便問計於錢伯下大夫來和,來和也說楊堅不凡,但暗中想給自己留條後路,便謊稱:“楊堅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讓他做將軍,帶兵攻打陳國,那就沒有攻不下的城防。”因此,楊堅避免了一場殺身之禍。
宇文邕還是放心不下,暗裏又派人請星相家趙昭偷偷為楊堅看相。趙昭與楊堅友善,當著宇文邕之麵佯裝觀察楊堅臉龐,然後毫不在意地說:“皇上,請不必多慮,楊堅的相貌極其平常,無大富大資可言,最多不過是個大將軍罷了。”這又使楊堅度過了一次險關。
這時,內史王軌又勸諫宇文邕說:“楊堅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楊堅。因為宇文邕對星相家趙昭的結論相信無疑了,便不悅地說:“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麽辦法啊?”楊堅再次化險為夷。
全身而退
宇文邕死後,其子宇文貲即位。楊堅的長女被聘為後妃,楊堅又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宇文貲對楊堅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諱地對楊妃說過:“我一定要消滅你們全家”。並命內待在皇宮埋伏殺手,再三叮囑說:“隻要楊堅有一點無禮聲色,即殺之!”然後他把楊堅召進皇宮,議論政事。楊堅幾經化險為夷,心中早有準備,不管宇文貲怎樣激,怎樣蠻,怎樣講,楊堅都神色自若,宇文貲無殺機可乘。
最後,楊堅想出了“兩全”之策,通過以前同僚內史上大夫鄭譯向宇文貲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這正合宇文貲的心意,當即任命他為揚州總管。這樣宇文貲放心了,楊堅也安心了。
建立隋朝
宇文貲覺得皇帝當得太不稱心如意,於是想出了一個逍遙自在的花招,將皇帝讓給年齡尚小的兒子,自稱天元皇帝,住在後宮,終日與嬪妃宮女們吃喝玩樂。荒淫無度的生活使他年僅歲就喪命了。
他的兒子靜帝即位後,任命楊堅為丞相。周靜帝即位時才8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楊堅就控製了北周的朝政。大定元年(8年)春,北周首都長安(今西安)發生了宮廷政變,外戚楊堅廢掉了周靜帝,奪取帝位,建立了隋朝。
開皇八年(88年),楊堅派晉王楊廣率領萬大軍向南方陳朝發動了總攻,次年元旦清晨,隋朝大將韓擒虎賀若弼在滿天大霧的掩護下,分別率領軍隊渡過長江。隋軍渡江時,陳朝有人上書給陳後主告急,要他火速派兵援救,但是陳後主此時仍隻顧飲酒作樂,不顧軍國大事。當隋軍攻破建康(今南京),搜索宮廷時,發現那封告急信丟在陳後主的床底下還沒有拆開。陳後主和寵妃張麗華孔貴妃躲在一口枯井內,被隋軍搜出來,做了俘虜。
隋文帝平定陳朝,結束了自東晉以來70多年的戰亂和南北分裂的局麵,為中國重歸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淵是隋王朝的貴族,靠繼承祖上的爵位,當上了唐國公。7年,隋煬帝派他到太原去當留守(官名),鎮壓農民起義,開始他也打過幾個勝仗,後來看到起義軍越打越強,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緊張起來了。
李淵有四個兒子。第二個兒子李世民,那時候剛8歲,是個很有膽識的青年,平時喜歡結交有才能的人。晉陽縣令劉文靜,十分看重李世民,李世民也把他看作知心朋友。後劉文靜因受到株連,被革了職,關在晉陽的監牢裏,李世民趕到監牢裏去探望他。李世民拉著劉文靜的手說:“我來探望,不但是為了敘敘友情,主要是想請您幫我出個主意。”
劉文靜說:“現在皇上遠在江都,李密逼近東都,到處都有人造反。這倒是打天下的好時機哩。我可以幫您收集十萬人馬,您父親手下還有幾萬人。如果用這支力量起兵,打進長安,號令天下,不出半年,可以取得天下。”
李世民回到家裏,想想劉文靜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但是要說服他父親,倒是個難題。正好在這個時候,太原北麵的突厥進攻馬邑。李淵派兵抵抗,連接打敗仗。李淵怕這件事給隋煬帝知道了,要追究他的責任,急得不知道該怎麽辦。
李世民抓住這個機會,勸李淵起兵反隋,李淵害怕不肯。第二天,李世民又找李淵說:“父親受皇上的委派,到這裏討伐反叛的人。可是眼看造反的人越來越多,您能討伐得了?再說,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處境更加危險。起兵反隋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淵再三考慮,決定起兵反隋,他把劉文靜從晉陽牢監裏放了出來。劉文靜幫助李世民,分頭招兵買馬。李淵又派人把正在河東打仗的另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召了回來。太原的兩個副留守看到李淵父子的舉動反常,想出來阻撓。李淵借口他們勾結突厥,把他們抓起來殺了。李淵又聽從劉文靜的計策,派人備了一份厚禮,到突厥可汗那裏講和,約他一起反隋。突厥可汗覺得這樣做對他們有好處,就答應幫助李淵。
李淵穩住突厥這一頭,就正式起兵反隋。李淵自稱大將軍,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做左右領軍大都督劉文靜做司馬,又把兵士都稱為“義士”。他們帶領三萬人馬離開晉陽,向長安進軍。
唐軍到了霍邑,遭到隋朝將軍宋老生的攔擊。霍邑一帶道路狹隘,又正趕上接連幾天大雨,唐軍的軍糧運輸中斷了。兵士中還紛紛傳說突厥兵正準備偷襲晉陽。李淵動搖起來,想撤兵回晉陽去。李世民對李淵說:“現在正是秋收季節,田野裏有的是糧食,哪怕缺糧!宋老生也沒有什麽可怕。我們用義兵的名義號召天下,如果還沒打仗就後撤,豈不叫人失望。回到晉陽,是斷斷沒有生路的。”李建成也支持他弟弟的主張。李淵這才取消撤兵的打算。
八月的一天,久雨剛剛放晴。唐軍一早沿著山邊小路,急行軍來到霍邑城邊。李淵先派建成率領幾十個騎兵在城下挑戰。宋老生一看唐軍人少,親自帶了3萬人馬出城。李世民帶兵居高臨下從南麵山頭衝殺下來,把宋老生的人馬衝得七零八落。宋老生急忙回頭想逃回城去。李淵的兵士已經占了城池,並且緊閉城門。宋老生走投無路,被唐軍殺了。
唐軍攻下霍邑以後,繼續向西進軍,在關中的農民軍的配合下渡過黃河,直陷長安。
李淵攻下長安以後,為了爭取民心,宣布約法十二條,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廢除,並且暫時讓隋煬帝的孫子楊侑做個掛名的皇帝。第二年(8年)夏天,從江都傳來了隋煬帝被殺的消息,李淵才把楊侑廢了,自己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這就是唐高祖。
趙匡胤是涿郡人,從小愛好練武,膽識過人。後來投奔郭威部下,周世宗即位後,趙匡胤追隨他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周世宗很賞識趙匡胤,就提拔他成為禁衛軍的統帥,掌握後周的軍事大權。
篡奪皇位
五代以來,前赴後繼的各地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的封建割據統治。到了五代的後周統治時期,要求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9年,周世宗柴榮即位後,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整頓。由於經濟的恢複,使北方的政治局麵趨向穩定,為統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後周皇帝周世宗雄心勃勃,準備統一中國,卻突然病逝,由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
主少國疑,人心思變。趙匡胤和他的弟弟趙匡義幕僚趙普等人,就秘密策劃,準備篡奪皇位。公元90年正月初一,開封城皇宮內大擺筵席,文武百官正在向周恭帝祝賀新年。忽然邊關來人報告,說遼國和北漢聯合,出兵入侵,形勢緊急。
後周宰相範質王溥很吃驚,未加核實,便連忙命令趙匡胤率兵前去抵抗侵軍。趙匡胤領旨後,立即征調京城兵馬。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帶一部分人馬先行。初三,趙匡胤率領大隊人馬離開京城。當部隊行至汴京東北的陳橋驛後,在那裏安營紮寨。當天晚上,將士們在一起議論朝政。有人說:“當今小皇帝年幼無知,我們在外拚死殺敵,有誰能知道我們的辛苦呢?不如先立點檢為帝,然後再北征也不遲!”將士們連聲擁護,就推舉一名將軍去見趙匡義和趙普,轉達大夥的意見。這時又有一大批將領闖進來,大聲說:“我們都已經商量好了,一定要請點檢做天子!”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軍營中突然發出呼喊聲,將士們擁到趙匡胤的驛館前,大聲喊道:“諸將無主,我們願意立點檢做天子!”
趙匡胤酒醉方醒,剛走出營帳,將士們一擁而上,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披在他身上,然後跪拜在地高呼“萬歲”。他們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轉汴京。
趙匡胤假意推卻,然後對將士們說:“你們貪圖富貴,立我為天子,既然如此,那就得聽我的命令,你們能做到嗎?”眾將士齊聲回答:“願意聽從皇上的命令。”趙匡胤於是下令道:“對幼主太後及朝中大臣,不能傷害;對朝廷府庫和老百姓的住宅,不得搶掠。凡是聽從命令的,有重賞;違抗命令的,立斬!”
趙匡胤帶領大軍回轉汴京。將士們回到京城,紀律嚴明,絲毫沒有騷擾老百姓。早已等候著的石守信王審琦,打開宮門,迎接趙匡胤入宮。
北宋建立
趙匡胤把都城建在汴京,國號改為宋,曆史上稱為北宋,他就是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
趙匡胤沒有完成南北統一的事業,於97年病死。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續統一事業。一直到979年,除了我國邊疆地區還有契丹貴族建立的遼等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外,中原地區和南方基本上統一起來了,從而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麵。
趙構(0787)是北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先後被封為廣平王康王。靖康元年(年),他於金兵大舉南侵時,奉欽宗之命,與王雲一起出使金國求和。趙構害怕自己被金國扣留,便駐留相州(今河南省安陽縣),稱河北兵馬大元帥。
靖康二年(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即位,改年號為“建炎”南宋建立。
從建炎元年(7年)到紹興八年(8年)的十餘年間,高宗一直輾轉在東南沿海各地,躲避金軍。他否定了張浚“權都建康,漸圖恢複”的建議,南逃至臨安(今杭州市)定都。東京留守宗澤欲渡河北伐,力勸高宗回汴京坐鎮,高宗置之不理,沉迷於偏安一隅。
在他逃抵臨安後,又為形勢所逼,任用嶽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金,後卻又任用投降派秦檜為宰相,對金以求和為主,一味地屈膝妥協。紹興十年(0年),金軍大舉入侵,宋軍在反擊金軍的南下中,取得了順昌郾城等役的勝利,嶽飛收複西京(即洛陽),前鋒直抵朱仙鎮,離汴京僅裏之遙。然而宋高宗卻惟恐有礙對金的和議,他與秦檜迫令張俊楊沂中嶽飛等撤軍,完顏宗弼(金兀術)則乘機率重兵進軍淮南,形成大軍壓境之勢。為了徹底求和,高宗召韓世忠張俊嶽飛三大將入朝,明升官職,實解兵權。同時還撤銷了專為對金作戰而設置的三個宣撫司。不久,更誣陷冤殺了嶽飛,以割地納貢稱臣的屈辱條件,與金朝訂立了“紹興和議”。
紹興三十一年(年)九月,金廢帝完顏亮撕毀和議,再次大舉南侵。在采石磯(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為虞允文統帥的宋軍所擊敗,使南宋再次轉危為安。不過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國策遭到了軍民的強烈反對。而使他的統治難以繼續維持,高宗和宰相陳康伯等商議後,以年老厭煩政務和想以“淡泊為心,頤神養誌”為借口,在次年六月宣布退位,禪位於太子趙昚,自稱太上皇。
趙構退位後,自稱不再問朝政,其實也幹預些政事。有一天,他去靈隱寺冷泉亭喝茶,有個行者對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說:“我看你的樣子不象個行者。”行者哭著訴說道:“我本是一個郡守,因為得罪了監司,被誣陷降罪,罰為庶人。為了糊口,來此處投親,幹此賤活。”趙構當即說:“我明天替你去向皇帝說明。”回宮後果真對皇帝講了,要複他的職。幾天後他再去冷泉亭,見行者還在,他回宮後在宴飲時便怒容滿麵。孝宗小心翼翼地問趙構為何生氣,趙構說:“我老了,沒人聽話了,那行者的事,我幾天前就同你講了,為何不辦理?”孝宗回答說:“我昨日已向宰相講起,宰相一查,說此人是貪贓枉法,免他一死已經寬大,再要複職實在不行。”趙構卻不顧這些,說:“那叫我今後怎麽再見人,我已經答應他向你求情。”孝宗無奈,隻得去對宰相說:“太上皇大發脾氣了,那人即使犯了謀殺罪,你也得給他複職。”宰相隻得照辦。
趙構政治上昏庸無能,然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其書法影響了南宋書壇,後人多效法其書跡。
0年,鐵木真進位蒙古帝國大汗(皇帝),即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從0到09年,成吉思汗先後發動了次對西夏的進攻。年,成吉思汗親自率軍攻金,戰爭進行了7年後改由木華黎負責,成吉思汗則帶兵西進,消滅了西遼花喇子模,將領土擴展到中亞細亞和南俄羅斯草原。年,歲的成吉思汗親自帶兵進攻西夏。7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營中。同月,西夏滅亡。
統一中國
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承汗位,率軍繼續討伐金朝。年,金朝滅亡。蒙古轉而將進攻矛頭直指南宋。年,忽必烈受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
年,忽必烈率蒙古軍攻雲南,四年滅大理國。
9年,蒙哥大汗去世,次年其弟阿裏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作蒙古帝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於是阿裏不哥與忽必烈開始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鬥爭中獲勝,但中央汗國外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脫離了他的統治範圍。至此,忽必烈的政權隻包括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本土。
元朝對曆史的推動
7年,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重鎮襄陽,但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統治全中國。
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比起漢唐時期領土更為廣闊。元朝建立後,設行省,將西藏雲南和澎湖納入管轄範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機構和製度。忽必烈為鞏固元的統治,十分注意吸收中原文化,其國號“元”就取自《易經》“乾元”之義。任用儒生,以寬容態度對待佛教道教,但為了保持民族特權,維持蒙古祖製,他對其他民族又實行了民族壓迫政策,將民族分為四等,民族壓迫嚴重。
元朝統治時期,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聲譽遠播於歐亞非三洲。元朝大一統的政治形勢,極大促進了邊疆地區各族人民與中原的經濟文化聯係,改變了遼宋夏金時各少數民族偏安一隅的狀況,原有的地域觀念減弱,一統觀念加強,元成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元朝實現全國的統一,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忽必烈為代表的蒙古統治集團,是從奴隸主貴族轉化過來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新興統治力量。他們戰勝南宋腐朽沒落的漢族地主階級統治,完成了統一的曆史任務。
朱元璋出生在今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排行第四,父親朱五四(後改為世珍),母親陳氏。朱元璋朱元璋原名重八,後改為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德裕,最後再改名為元璋,字國瑞。
朱元璋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為僧,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隻得離鄉為遊方僧。因其友湯和的一封信,參加了起義軍,在郭子興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後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至正十六年(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年)即吳王位。
元朝滅亡
至正二十七(7)四月,吳王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萬,北進中原。北伐中發布文告給北方官民,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來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順應時代潮流,憑借其雄才大略遠見卓識對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占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卷而下。
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澧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明洪武元年(8年),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元年(8)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占通州。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率後妃太子和大臣,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軍進入大都,元朝至此滅亡,蒙古在中國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
明朝建立
朱元璋在位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間,為了緩和尖銳複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矛盾,實行了抗擊外侵革新政治發展生產安定民生等一係列有利於社會前進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麵大力加強君主專製的中央集權統治。與此相適應,在法律思想上鑒於元末法紀縱弛導致的各種弊端,認為“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貧寒,也沒有很高的文化,但卻勤奮好學,後來終成中國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英明帝王,偉大的政治家。民間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傳奇皇帝。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對明朝在遼東的統治構成了威脅,明朝便千方百計限製後金的發展。如利用海西女真的葉赫部反對努爾哈赤的統一,停止女真的朝貢和馬市貿易,嚴禁漢人進入女真地區等。明朝與女真之間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後金為反抗明朝的民族壓迫,將戰爭的主攻目標由統一女真轉為攻打明朝。
後金的壯大
8年二月,努爾哈赤聚眾誓師,提出了對明朝的“七大恨”,其主要內容是指責明朝殺祖父,決定對明朝發動戰爭。努爾哈赤親自領兵,發動了對明朝的大規模作戰。不到半年就攻占撫順撫安清河等十餘城。次年二月,明朝調集0萬(號稱7萬)大軍,分四路圍攻赫圖阿拉。三月,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敗明軍,破其三路,消滅明軍000餘人。經此一戰,明朝由進攻轉為退卻,後金乘勢攻陷開原鐵嶺等城,滅葉赫部。年,努爾哈赤又先後攻占沈陽遼陽等遼河以東70餘城,並於同年遷都遼陽,年再遷都沈陽,加強了對明朝的攻勢。
薩爾滸戰役之後,明朝廷改任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構築遼河防線,防備森嚴,與後金相持了很久,後因閹黨陷害被革職,遼東邊備開始鬆弛。努爾哈赤乘機率兵攻克遼陽沈陽,占領70多個城池,並隨著戰線的南移,於年遷都沈陽。年努爾哈赤在一次戰爭中受傷死去,他的兒子皇太極即位,繼續發動侵明的戰爭。
清朝建立
年,皇太極正式稱皇帝,定族名為“滿族”,改國號為“大清”。皇太極就是清太宗,清朝封建君主專製政權的國家機器基本確立。為掩蓋女真臣屬明朝的曆史,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
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清寧宮中猝然病死,葬沈陽昭陵(通稱沈陽北陵),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清兵入關
年,福臨(順治)即帝位後,多爾袞逐漸掌握了朝廷重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多爾袞決定領兵人關,從而占領中原。順治元年(公元年)四月初七,清廷祭祖誓師攻明。初八,順治親自召見多爾袞,特授予奉命大將軍印,掌管軍中全部賞罰大事。初九,多爾袞統領滿洲蒙漢軍兵總計約萬人,鳴炮起行,征伐明朝。十一日,大軍到達遼河。十四日,到達翁後(今廣寧附近)。十五日,鎮守山海關的明軍統帥平西伯吳三桂突然派人前來洽降,這為清兵入關提供了根本就沒想到的方便。在吳三桂和李自成激戰之時,清兵突然衝出,將李自成軍擊敗。隨後吳清聯軍越關西入中原,對李自成的農民軍緊追不休。五月初二,攝政王多爾袞在數萬名親兵的簇擁下進入北京,並在武英殿稱製,清政府開始統治中國。
◆夏禹王像
◆禹王治水
延伸閱讀
夏啟的真實麵目
在夏啟的治理下,農業和手工業有了分工,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這以後,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風,生活變得腐化起來,整日飲酒作樂,歌舞遊獵。傳說他曾創作了名為《九韶》的大型樂舞。由此可見,他以前的禮賢下士愛護百姓,其實都是做給別人看的。
漸漸地,啟的年紀老了,他的幾個兒子激烈地爭奪著繼承權。小兒子武觀(一說為幼弟)因為爭得最凶,啟就將他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陝西義帶)。武觀聚眾反叛,啟派大將彭伯壽帶兵將他打敗,並押來見啟。武觀隻好認罪服輸。不久,啟因為荒淫過度而病死。
商湯滅夏
商湯滅夏後,建都於亳,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製王朝商朝。商朝是中國古代早期國家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在商代,國家機器不斷強化,經濟和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活動地域和影響遠遠超過了夏代,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湯像
◆徐悲鴻畫《徯我後》。描寫夏朝百姓盼望商湯討伐暴君夏桀的情形。
延伸閱讀
“商”的由來
商部落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母係氏族公社時期。這個部落的始祖叫契。傳說契的母親簡狄洗澡,忽然發現燕子下了個蛋,吃了以後便懷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那時,黃河下遊是一個洪水經常為患的地區,大禹治水時,契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賜姓子氏。
武王伐紂
大約在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占領商都,並宣告商朝滅亡。“武王伐紂”是周興商衰的轉折點,在曆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全相武王伐紂評話》書影
延伸閱讀
比幹挖心
◆比幹像
比幹終日看到紂王和妲己害人取樂的暴行,很生氣,但他認為“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諫不從且死,忠之至也。”於是他冒著滅族的危險,連續3天進宮抨擊紂王的過錯。
紂王被比幹批評得無言以對,惱羞成怒地喝問:“你為什麽這樣堅持?”比幹說:“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紂王又問:“何為大義?”比幹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學此無道之君,難道不怕丟失了天下嗎?我今日進諫,正是大義所在!”紂王聽到這裏勃然大怒,於是說:“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說罷,命人剖胸取心,比幹毫無懼色,慷慨就戮。
平王遷都
西周覆滅後,宜臼即位(周平王)。次年,因鎬京及王畿遭戰爭破壞,平王遂東遷於洛邑,以避戎寇。重建周王朝,為東周之始。平王東遷後,周室不再有控製諸侯的力量,形成諸侯力政的局麵。
◆周平王繡像
◆虎形灶。春秋
延伸閱讀
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特別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褒姒美若天仙卻從來不笑。一日,幽王帶著褒姒來到驪山烽火台。為了博得紅顏一笑,周幽王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各地的諸侯得到消息後,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可是當各路諸侯匆忙趕到驪山腳下時,卻看見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飲酒作樂,根本就沒有什麽敵人,才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諸侯們隻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褒姒看到平時氣度不凡的諸侯們,被戲耍後都是一臉的狼狽相,覺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心裏痛快極了。就這樣,周幽王反複點烽火,戲弄諸侯。最後,當烽火再點燃時,已經沒有一位諸侯再上當了。
後來戎人發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趕緊下令點燃烽火,召喚諸侯。可是諸侯們已經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憑烽火不斷,就是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很快,周朝的國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殺死,褒姒被抓走,周朝滅亡了。
秦滅六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率領強大的秦軍自燕國南下,滅掉了戰國七雄中的最後一個強國齊,結束了烽煙四起分裂割據的戰國亂世,實現了全國的統一。秦王嬴政稱皇帝,建立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專製的中央集權國家,成為中國曆史上真正意義的始皇帝。
◆秦始皇像
◆。秦兵馬俑
延伸閱讀
呂不韋之死
呂不韋,戰國末期人,商賈出身。因輔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稱為仲父,任秦國相國,一時權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後因嫪毐一案他被免去相職,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寫了一封信嚴厲斥責呂不韋,受到威脅的呂不韋自殺。呂不韋的一生,充分體現了其作為商人的特點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為利益所驅使;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損害,便奮起反擊。結果,他與嫪毐的爭鬥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
楚漢之爭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垓下漢軍大敗楚軍,項羽突圍後自刎於烏江。次年二月,劉邦稱帝,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統一的封建政權西漢王朝,中國曆史揭開了新的一幕。
◆漢高祖劉邦像
◆項羽像
延伸閱讀
“鴻門宴”的由來
劉邦進入關中後,項羽也率軍入關,企圖消滅劉邦勢力。劉邦自度勢弱力單,聽從謀士張良的意見,親赴鴻門,向項羽解釋誤會,以保存實力。鴻門宴上,劉邦虛情假意與項羽套近乎,並借機拉攏項羽的叔叔項伯。範增幾次以眼色示意要項羽殺劉邦,項羽無動於衷。範增隻好暗中指使項莊在宴會上舞劍,借機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並以身掩護劉邦,使項莊無法下手。張良看情況危急,召樊噲進來,樊噲帶劍持盾闖入,怒瞪項羽,項羽更是沒有什麽行動了。過一會兒劉邦起身去廁所,並乘機從小道上溜走。這就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王莽篡權
公元8年,王莽篡權,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但新朝在公元23年滅亡,僅存14年。在中國曆史上是很短命的王朝,隻不過是西漢與東漢中間的插曲。
◆王莽像
◆陶範與銅錢。王莽時鑄造
延伸閱讀
“天命”所致的騙局
新朝建立,王莽當上了真皇帝。為證明是“天命”所致,王莽便按《金匱圖》所畫的圖像,所寫的姓名及官爵,大封親信及哀章。騙子哀章搖身一變,便成了國將美新公。但哀章所編造出來的王興和王盛兩人,一時卻不好找到。倘若王興和王盛找不到,那麽“天命”的騙局必將拆穿。於是,王莽下令在長安城裏按姓名尋找王興和王盛。不料一下子找來了10多個同名同姓的王興和王盛。於是,王莽再按《金匱圖》上所畫的相貌,在這10多個王興和王盛中逐個細對,挑中了其中兩個相貌更為相像的王興和王盛,隨即封王興為衛將軍奉新公,封王盛為前將軍崇新公。這個王興原是長安城裏看守城門的小吏,而那王盛竟是長安城裏賣餅的人。隻因“兩人容貌應卜相,徑從布衣登用,以視神焉。”王莽與哀章就這樣編演了一出篡權的鬧劇。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之中,曹操首占先機,挾天子都許,搶到了“挾天子以令不臣”這張王牌。“挾天子都許”成為他成就霸業統一北部中國的重大政治舉措,在曆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曹操像
◆袞雪。曹操書法,陝西漢中市博物館藏。
延伸閱讀
漢獻帝的“衣帶詔”
曹操的專權行為,引起漢獻帝和一些大臣的不滿。漢獻帝先是試圖削弱曹操的權力,在建安四年(199年)任命董承為車騎將軍,後來準備除掉曹操,恢複皇權。他用鮮血寫成了一封詔書,秘密地藏在衣帶之中,賜給董承,讓他與劉備等謀誅曹操,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衣帶詔”。這是漢獻帝劉協試圖收回皇權所做的一次努力,是他對命運所做的一次抗爭。但不幸的是,他失敗了。第二年春(200年),密謀泄露,劉備先前已借故出走,得免於難。幾員主謀董承王服種輯等均被處斬,夷滅三族。董承的女兒是獻帝的貴人,這時已懷有身孕,獻帝極力保護,最後也未能幸免。曹操借此殺了一大批忠於獻帝的臣子,朝廷上下安排的都是他的親信。
三分天下
從公元220年起,在我國先後建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他們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相互對峙,這種政治局麵稱為“三國鼎立”。三國鼎立是中國遭受十幾年大破壞以後逐漸恢複統一的一個過渡階段,對全國的統一起著有益的作用。
◆三顧茅廬圖。佚名。明
◆劉備墓神道
延伸閱讀
誤墨成蠅
吳國的君主孫權,愛好繪畫,特請大畫家曹費興畫了一扇屏風。這天他邀集群臣共同觀賞名畫,大家非常讚賞曹費興的畫藝,認為確是筆精墨妙,出神入化。忽然孫權看到一隻蒼蠅停在畫麵上不肯飛走,連忙伸手去撣,蒼蠅意然不動,細看原來是畫出來的。這是曹費興在作畫時,隻顧專心描繪,不當心滴了一滴墨在畫麵上,沒法清洗,他便就著墨點,畫成一隻蒼蠅。他心中甚是惶恐不安,想不到反而得到孫權的讚歎,這就是“誤墨成蠅”的故事。
司馬炎受禪
265年,司馬炎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280年晉武帝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麵,對中國曆史產生了重大意義。
◆晉武帝司馬炎像
延伸閱讀
八王之亂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楊皇後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繼立的晉惠帝軟弱,即位後,皇後賈南風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元康元年(291年)與楚王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亮和元老衛瓘手中。賈後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又使楚王瑋殺汝南王亮,然後反誣楚王瑋矯詔擅殺大臣,將瑋處死。賈後遂執政,於元康九年廢太子遹,次年殺之。諸王為爭奪中央政權,不斷進行內戰,史稱八王之亂。
司馬睿建東晉
司馬睿於317年即皇帝位,改元太興,據有長江中下遊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區,史稱東晉。司馬睿致力於南方的莊園經營,使得江南的名士與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晉元帝司馬睿像
◆王導書法《省示貼》
延伸閱讀
草木皆兵
前秦的先頭部隊在洛澗附近被晉軍偷襲,被擊敗得潰不成軍,不但令秦兵士氣受挫,亦令一向驕傲的苻堅信心動搖。他得知晉軍正向壽陽前進,便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觀察晉軍動靜。他看見對岸的晉兵,排列整齊,戰船密布,心中覺得晉兵訓練有素。再望向北麵的八公山,山上長滿無數草木,北風吹過,草木晃動,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即時大驚地跟苻融說道:“晉兵是一支多麽強大的對手,你怎麽說他們是弱旅?”後來,人們以“草木皆兵”形容人神經過敏及疑神疑鬼。
寒人掌權
元熙二年(420年),劉裕迫司馬德文禪讓,即皇帝位,國號宋,改元永初。東晉滅亡,中國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劉裕像
◆彩繪騎馬持物傭。南北朝
延伸閱讀
劉裕戒子孫
劉宋武帝在富貴之後,下命把他幼年貧窮微賤時所用耕田農具收藏起來,以展示給子孫。文帝抵達故宮,看到他父親早年用過那些耕具,深感慚愧。他身邊侍臣中有人進言說:“當年大舜親自在曆山耕田種地,大禹也曾親自治理水土。陛下不看到這些遺物,怎麽能夠知道先帝崇高的仁德和耕種的艱難呢!”
楊堅廢周
大定元年(581年)春,北周都城長安發生了宮廷政變,外戚楊堅廢掉了周靜帝,奪取帝位,建立了隋朝。後隋文帝又平定陳朝,結束了自東晉以來270多年的戰亂和南北分裂的局麵,為中國重歸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
◆隋文帝像
◆持盾步兵傭。隋
延伸閱讀
隋文帝不赦子
隋文帝的兒子秦王俊擔任並州總管,因奢侈驕縱(而觸犯刑律)被免去官職。楊素啟奏道:“秦王,陛下十分疼愛他,臣請求陛下不追究他的罪過。”文帝說:“法律誰也不可違犯。如果按照你的意思處理這件事,我就僅僅成了秦王俊的父親,而不是天下人的父親了,倘真如此,為什麽不另外製訂專門適用於天子的兒子的法律呢?我怎麽能像你說的那樣做,使法律的尊嚴受到損害?”隋文帝終於沒有答應楊素的請求。
李淵太原起兵
618年夏天,隋煬帝被殺,李淵廢掉楊侑,自己即位稱帝,為唐高祖,改國號為唐。唐朝是中國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強盛,最繁榮,最發達,最開放的時代之一。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都有輝煌的成就。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像
延伸閱讀
玄武門之變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長安宮城的北門玄武門發動了一次政變,殺死哥哥太子建成弟弟齊王元吉。又誅滅建成元吉之後裔,斬草除根。7月5日,高祖詔立世民為太子。同年9月3日,高祖又被逼讓出皇位,自稱太上皇,傳位給太子李世民,是為唐太宗(在位時間626649),次年改元貞觀。
趙匡胤黃袍加身
趙匡胤篡奪皇位後,把都城建在汴京,國號改為宋,曆史上稱為北宋,他就是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北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麵,使中國又歸於統一。
◆宋太祖趙匡胤像
◆陳橋兵變遺址。
延伸閱讀
宋太祖猝死之謎
根據史料記載,976年10月20日,趙匡胤召見弟弟趙光義進宮飲酒,當時趙匡胤身體很好,酒後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趙光義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來照料哥哥。外人隻遠遠看見趙匡胤和趙光義說了一些什麽,接著燭影搖晃,似乎趙光義離席退避,隨後聽到鐵斧戳地之聲,聽見趙匡胤高聲說:“你好好去做。”天快亮時,趙光義急急喚人,叫皇子都來,說趙匡胤已經逝世。天亮後,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弑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證實。宋太祖趙匡胤猝死和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這個謎案史稱“斧聲燭影”。
趙構稱帝
南宋的建立,使秦嶺淮河以南和四川地區不致遭受女真貴族的奴役,使那裏的社會經濟得到繼續發展,使先進的宋文化和科學技術獲得了繼續繁榮昌盛的土壤。並最終完成了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
◆宋賜手書。南宋。趙構
◆宋高宗趙構像
延伸閱讀
泥馬渡康王
趙構即位後,在金兵追擊下不斷南逃,據說,趙構有一次在黃河北岸被金兵追逼,有忠臣之子李馬舍生忘死地背著他逃至河邊,又駕船過河,才幸免於難。事後,趙構為了標榜自己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捏造出了“泥馬渡康王”的故事。說:當他逃到黃河北岸時,月光下忽然發現一匹泥塑馬動了起來,於是乘騎此馬渡過長江,逃到了杭州。他擔心李馬會揭穿真相,便將李馬藥啞,不久殺死了李馬。
忽必烈建元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統一的政權,元朝的統一,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三百多年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麵,有利於社會安定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是曆史的進步。
◆元世祖忽必烈像
◆元大都城遺址
知識小百科
“涮羊肉”的由來
相傳,當年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一日,人困馬乏饑腸轆轆,猛想起家鄉的菜肴清燉羊肉,立即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夥夫宰羊割肉時,發現有敵情。廚師知道他正想吃羊肉,於是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裏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鹽。忽必烈連吃幾碗,翻身上馬迎敵,獲得勝利。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種作料,將帥們吃後讚不絕口。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請賜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
朱元璋滅元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不斷加強君主專製。君主獨攬政治和軍事大權,君主專製的中央集權製度發展到了頂峰。這一方麵起到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反映了君主專製製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漸趨衰落性。
◆明太祖朱元璋像
◆明太祖之妻馬皇後像
延伸閱讀
朱元璋的身世傳奇
和大多數封建皇帝一樣,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為的增加了幾分傳奇色彩,據《明史》記載:朱元璋的母親剛懷孕時,曾經做了個夢,夢中有一個神仙給了她一粒仙藥,放在手中閃閃發光,於是她就吃了下去,他母親從夢中驚醒,但是仍餘香滿口。等到朱元璋出生時,紅光滿屋,時值夜晚,紅光從屋中射出,鄰居見後,以為失火,忙奔走相救,結果是虛驚一場。
清兵入關
1644年,清軍擊敗李自成進入北京,清政府開始統治中國。清朝的建立對中國曆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奠定了中華的版圖,使多民族統一,並傳承了中國的文明。
◆順治帝朝服像
◆皇極門
延伸閱讀
順治帝之死
政治上的失意,使順治帝沉湎於與其弟媳董鄂氏的愛情之中。隨著與佛教高僧的交往,他產生了遁入空門的思想。當他摯愛的皇貴妃董鄂氏死後,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潰,健康狀況每況愈下,24歲時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順治帝在位不足18年。卒諡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聖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