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輯 盛世中華——唐朝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作者:雅瑟 編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淵太原府起兵
在隋末天下大亂之際,許多隋朝的官吏也紛紛造反,自己統領軍隊稱霸一方,其中李淵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終促成了唐朝的建立。李淵本是隋朝的貴族,靠繼承祖上的爵位,當上了唐國公。公元617年,楊廣派他到太原去當留守(官名),鎮壓農民起義。開始他也打過幾個勝仗,後來看到起義軍越打越強,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緊張起來了。
李淵的次子李世民是他眾多兒子中最有才能、最有膽識的一個。他眼見隋朝大勢已去,便暗中結交有才識的人士,一同商議統一天下。天下大亂之後,李世民乘機勸父親起兵。
李淵依照世民及晉陽令劉文靜的計謀,從太原起兵,自任大將軍,集中了20多萬大軍攻打長安。李淵攻下長安以後,為了爭取民心,宣布約法12條,把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廢除,並且暫時讓楊廣的孫子楊侑做個掛名的皇帝。
禁軍將領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勒死隋煬帝後,李淵立即把楊侑廢掉,自己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李淵和李世民經過幾年征戰,平定了其他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李世民東征西討
公元618年,李淵做了皇帝,建立了唐朝,但各地的戰亂並沒有平息,到處是占山為王的割據勢力,統一的任務還相當艱巨。這個艱巨的任務,曆史性地落到了李世民頭上。
在多種割據勢力當中,依附突厥的劉武周最為強大。他占據了雁門、樓煩(今山西靜樂)、定襄(在今內蒙)等幾個郡,自稱皇帝,猖撅一時。公元619年,劉武周率軍進攻唐朝城鎮,接連取得了幾次勝利。坐守太原的李元吉見劉武周來勢凶猛,不敢抵抗,嚇得把太原城白白送給了劉武周,匹馬逃回了京城長安。劉武周得以長驅直進,勢力越來越大。李淵在猖狂的劉武周麵前,也嚇得準備放棄黃河以東的土地,守住蒲津關以西,做個關西皇帝算了。李世民堅決反對父皇的這種苟安思想,他闡明厲害,並積極請戰。李淵被李世民說服了,就命李世民領兵出擊。經過幾次大的戰役,李世民把劉武周的主力部隊都消滅了。劉武周見大勢已去,就逃往突厥。突厥不想得罪唐朝,就將劉武周殺了。失去的大片土地,經過李世民揮軍奮戰,又回到了唐朝手中。
打敗了劉武周之後,唐朝已把西北的幾股割據勢力都鏟平了,使後方得到了穩固,李淵又命李世民率大軍攻取東都(今河南洛陽)。李世民揮師出關,銳不可當,河南許多州縣望風而降,很快就把東都包圍了。
東都這時在王世充手裏。王世充是隋朝大臣,原與楊廣的孫子楊侗一起鎮守。楊廣死後,王世充先立楊侗為皇帝,後來,他打敗了瓦崗起義軍,自以為了不起,就廢了楊侗,自立為帝,取國號為鄭。
李世民領兵圍住東都,日夜不停地攻城。被圍在城裏的王世充為了擺脫被困的挨打局麵,他派人悄悄趕往河北,向竇建德求救。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竇建德即發兵去救王世充。他的目的是想先與王世充聯合擊敗唐軍,再尋機消滅王世充,最後奪取天下。竇建德一麵發兵30萬去救援王世充,一麵派人送信給李世民,信中以命令的口氣要李世民退回吳中。
竇建德的信不僅沒使李世民撤退,反倒給李世民搶得戰機的時間。李世民接受了部將的意見,一麵繼續圍攻東都,一麵分兵截住南下的竇建德大軍。李世民把他的弟弟留下來攻城,自己則領兵去攔截竇建德。虎牢關(在今河南)一戰,竇建德的夏軍被打敗,潰不成軍。在一片混亂之中,竇建德受傷做了俘虜。打敗了竇建德,李世民又回兵東都,王世充隻好打開城門乖乖投降。
李世民這一戰一舉消滅了夏、鄭兩個大國,使黃河南北的廣大地區都成了唐朝境地,統一事業也就基本完成了。
●再反唐李密身死
李密兵敗後率兩萬瓦崗軍來投奔唐朝,李淵封他為荊國公,並且將表妹獨孤氏嫁給他,但是卻不給他兵權,隻讓他做三品的光祿卿。李密深知李淵此舉是對自己進行防範,心中不滿,卻也無可奈何。李密覺得李淵沒把自己放在眼裏,越想越氣,決定離開長安,但孤身一人離開,他又心有不甘,於是便心生一計。
一天,李密對李淵說:“臣蒙恩寵,安坐京都,深感不安。聞聽山東臣舊日部下大多對王世充不滿,臣願率軍前去招撫他們,共討王世充。”李淵覺得這是件好事,便答應了,並派給李密一萬人馬。
離開長安,身邊又有一萬人馬,李密心中鬆了一口氣。他此番就是為了脫離李淵,圖謀東山再起。與李密一同出行的還有王伯當、賈潤甫,但二人並不知他心中的這一番想法。
大軍剛行到稠桑(今河南靈寶以北),忽然有禦史快馬追來,傳皇帝禦旨,要求李密速回長安,說有要事相商,王伯當、賈潤甫先率軍繼續前行。李密一聽,便知情況有變。但他心意已決,絕不再回去,便找來王伯當、賈潤甫商議對策。
原來,李密剛帶兵出長安不久,李淵便得到密報說李密要倒反長安、圖謀不軌。報密之人便是李密原來的部下,此人本是李密親信,最了解李密為人,他知道李密率一萬人馬此番去山東,是為了重新開辟地盤與李淵做對。李淵聞言大驚,忙降旨召回李密。
李密對王伯當、賈潤甫二人說:“皇上突然要我回去,定是有人說了我的不是,我此番回去必死無疑!哼,我最了解李淵為人,最怕我掌握了兵權,不甘臣服,於是封我個有名無實的光祿卿,表麵上還裝得很熱情。我再也不肯上他的當了。這裏是桃林縣境內,不如我們攻破桃林,奪到糧食,然後去黎陽,在山東重振旗鼓。二位意下如何?”
賈潤甫大吃一驚,對李密說:“明公此言差矣。當今皇上待人寬厚,決無害你之心。更何況一旦舉事,朝廷必派人來追殺,區區一萬人馬不堪一擊。那時悔之晚矣!”李密聞言勃然大怒,舉刀便向賈潤甫砍去。王伯當見狀,趕忙上前拉住。賈潤甫跟隨李密多年,沒想到他現在如此對待自己,流著淚勸道:“眼下強者為王、敗者為寇,況且自從翟讓被殺,天下人皆以為明公為忘恩負義之人,誰還肯來投奔?恕屬下直言相告,望明公三思。”殺翟讓之事是李密的心病,聽賈潤甫再次提起,一時氣恨交加,舉刀又欲殺之。但見賈潤甫涕淚橫流,一番話說得句句中肯,也隻有真心相待之人才會說出此言,又不忍下手,半響方說:“也罷,既然你不肯和我一起舉事,姑且自已去罷。我心已決,不可阻攔。日後若戰場相見,隻當不識也就罷了!”賈潤甫聞聽此言,心下大痛,但自覺無趣,獨自出營,騎馬奔熊州而去。王伯當為人義氣,雖不讚成舉事,但見李密鬼迷心竅,隻好說:“我王伯當與你生死與共,隻是日後因此事而死,太沒有價值了!”
李密與王伯當商定,很快便帶入攻下桃林縣,殺死縣令,奪得糧食。消息傳到熊州,唐右翔將軍史萬寶怕他前來攻打,便與行軍總管盛彥師商量對策。盛彥師成竹在胸地說道:“您不必擔心,李密誌在山東,不會攻打熊州。況且,隻要您肯給我5000人馬,便可提李密人頭來見。您又有什麽可憂慮的呢?”史萬寶忙問是何良計,盛彥師隻搖頭微笑不語。於是,史萬寶撥給盛彥師5000人馬,靜待佳音。
李密果真沒去攻打熊州,而是奔黎陽而去。但是去黎陽如果走大路必然要經過洛陽,洛陽此時為王世充所占,自然不會放李密過去。李密便決定先去襄城,然後繞道黎陽投奔徐世助。而去襄城必經熊耳山。熊耳山山高林密,中間一條峽穀便是惟一的通道。盛彥師的錦囊妙計便是埋伏在峽穀兩側的山頭,居高臨下,以逸待勞。
果不出盛彥師所料,他帶5000精兵埋伏好的第二天,李密、王伯當便率眾走入熊耳山峽穀。待他們全部進入埋伏圈,盛彥師一聲令下,亂箭齊發。李密所帶軍兵猝不及防,無處躲藏,亂作一團,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李密無力組織反抗,身中數箭而亡。可憐王伯當也隨他同赴黃泉,但正如他自己所說,死得毫無價值。
在黎陽的徐世勃,雖歸順李淵,但此人注重情義,將二人盛殮葬在黎陽山上,並且親自戴孝,舉行了盛大的葬禮。
●玄武門兄弟相殘
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李淵選定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但是,其次子李世民在建唐過程中出力最多、功勞最大,李建成、李世民二人的矛盾日見加深。
李世民網羅了尉遲敬德、秦叔寶、徐世勃、李靖等著名將領,像房玄齡、杜如晦等著名的十八學士也都成了他的謀士。所以,他的勢力無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後,也統領軍隊打過一些勝仗,雖然沒有李世民那樣雄厚的實力,但他有太子這個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親國戚聚集在他的周圍。他長期留守關中,在京城長安一帶有堅固的基礎,甚至宮廷的守軍(玄武門的衛隊)都在他的控製之下,他還把齊王李元吉拉找討來。總體來說,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勢均力敵、旗鼓相當。但是,形勢對李世民越來越不利。由於李淵昏庸無能,聽信讒言漸漸疏遠了李世民。李建成乘機加緊和李元吉、張婕好、尹德妃勾結,幾次三番想暗害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世民、元吉跟隨李淵到城外打獵,李淵讓他們騎馬比箭。李建成故意讓李世民騎他的一匹難以馴服的烈馬,李世民剛騎上馬,馬就狂蹦亂跳起來。李世民急忙跳下,等馬安靜了,再騎上去。誰知剛一上馬,馬又跳起來。這樣反複了三次,李世民才製服了這匹烈馬。李世民騎在馬上,對旁邊的人說:“有人想用這匹馬害死我,豈不知生死有命,怎麽害得了呢?”李建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一天夜裏,李建成請李世民喝酒,想用藥酒毒死李世民。李世民毫無戒心,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突然感到胸口疼痛難忍,接著就大口吐血。幸好淮安王李神通在場,把李世民背回府全力醫治,才保住性命。
李建成還用金銀收買秦王府的武將,又鼓動李淵把李世民的心腹謀士全調到外地,眼看矛盾就要由明爭暗鬥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劃,利用抵禦突厥入侵這個時機,先奪了李世民的兵權,等出征的時候再把他殺掉。李建成在李淵麵前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征,李淵答應了。李元吉又請求秦王府的尉遲敬德、程咬金、秦叔寶等猛將歸他指揮,並調李世民部下精銳士兵充實自己的部隊,李淵也都一一同意了。李建成以為自己安排得十分周密,其實,這消息很決就傳到李世民那裏。李世民急忙找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商量對策,大家都主張立即動手,先發製人。
公元626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發他們在後宮胡作非為以及與張婕好、尹德妃的暖昧關係。李淵大吃一驚,說:“竟然有這樣的事?”李世民說:“不但如此,他們還幾次想謀害我。如果他們得逞,兒就永遠見不到父皇了!”說完哭了起來。李淵說:“你講的事情,關係重大,明天我要親自過問!”
當天夜裏,李世民調兵遣將。第二天一早,李世民親自率領長孫無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門附近。張婕好聽到了風聲,馬上派人報告李建成。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說:“我們應該趕快把兵馬布置好,稱病不去上朝,觀察一下動靜再說。”李建成說:“怕什麽?內有張、尹二妃照應,外有自家軍隊守衛玄武門,能把我們怎麽樣?我們一起上朝去,看看情況再說。”說完兩人騎馬進入玄武門。
守衛玄武門的將領叫常何,原來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是已經被李世民收買過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臨湖殿,發現情況異常,立即掉轉馬頭,往回跑。隻聽有人喊道:“太子、齊王,為什麽不去上朝?”李元吉回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對頭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連向李世民發了三箭,都沒射中。李世民對準李建成回射一箭,隻聽“唆”地一聲,李建成從馬上摔下來,斷了氣。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迎麵碰上尉遲敬德,又掉轉馬頭往回跑。忽然一陣亂箭射來,李元吉趁勢滾下馬鞍,往附近的樹林裏鑽,正巧遇見李世民。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李元吉騎到李世民的身土,奪下了弓,動手去扼李世民的頭頸。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尉遲敬德騎馬趕到了。李元吉放開李世民拔腿就跑,尉遲敬德一箭把他射死了。
這時候玄武門外人喊馬嘶,原來是東宮的大將馮翊、馮立,齊府的薛萬徹帶著兩千多人,正在攻打大門。隻見大力士張公瑾一個人用身子頂著門,外麵的人沒能攻進來,守衛玄武門的敬君弘、呂世衡兩位將軍挺身出戰,先後戰死。東宮、齊府的士兵又去攻打秦王府,情況十分危急。這時候,尉遲敬德提著建成、元吉的腦袋趕來,大喊道:“奉聖旨討伐二賊,這就是他們的頭,你們還為誰賣命?”東宮、齊府官兵見兩顆血淋淋的人頭,果然是建成、元吉的,就一哄而散。
三弟兄火並的時候,李淵正帶著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遊玩。忽然看見尉遲敬德匆匆趕來,就問:“你來這裏幹什麽?”尉遲敬德說:“太子、齊王叛亂。秦王恐怕驚動陛下,特地派臣來護駕。”李淵大吃一驚,忙問:“太子、齊王現在何處?”尉遲敬德說:“已經被秦王殺死了。”李淵十分難過,吩咐遊船靠岸,回頭對裴寂等人說:“想不到會有今天這樣的事發生,你們看怎麽辦?”左右的大臣聽到建成、元吉已死,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蕭璐、陳叔達說:“建成、元吉本來就沒有大功,秦王功德蓋世,深得人心,理該立為太子。”李淵說:“我本來也是這樣想的。”尉遲敬德忙說:“外麵還沒有完全平靜,請陛下降旨,要各路軍隊都接受秦王指揮。”李淵立即派人傳旨結束了這場政變。
三天之後,李淵宣布秦王李世民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這年八月,李淵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當了皇帝,是為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曆史上把這次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
●房謀杜斷佐太宗
“房”指房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杜”是杜如晦,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唐高祖武德年間,二人均為秦王府的重要謀士,助秦王李世民平定群雄、取得帝位。
唐太宗貞觀初年,房玄齡、杜如晦分領尚書左、右仆射,共掌朝政,台閣製度皆二人所定。房玄齡善建嘉謀,杜如晦能斷大事,兩人為佐太宗,同心協力、相得益彰。故時稱良相,必曰房杜。
●魏征直諫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把國家治理好,除了他的雄才大略等因素之外,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善於納諫。這一點在他的治國經曆中非常突出,因而得到了中國曆史上“最善於納諫的皇帝”的美譽。
在李世民的鼓勵下,大臣魏征總是不斷地給他提意見,而且往往據理力爭,絲毫不讓。李世民對魏征也特別看重,還常常把他召進宮中,單獨聽取他的意見。
有個大臣的女兒,才貌雙全,皇後建議把她選人宮廷,並且已經登記入冊。其實這位姑娘已經與人訂婚,有了婆家。但既是選入皇宮,誰還敢說個不字呢。有人就把這事告訴了魏征。魏征急忙進宮拜見李世民,勸諫說:“皇上居住的是深宮大院、亭台軒榭,應該想到平民百姓是否有房住;皇上每天山珍海味、雞鴨魚肉,應該想想平民百姓能否填飽肚子;皇上身邊嬪妃成群、美女如雲,應該想想平民百姓是否有個家。”李世民間:“你說了這麽一通道理,到底想說什麽啊?”
魏征這才把來意挑明,說:“人家的姑娘已許婆家,皇上卻要去奪為己有,這豈是一個好君王所能做的事呢?”李世民連忙認錯,自責不已,馬上下詔,從嬪妃名冊中劃掉那位姑娘的名字。
從此以後,李世民越來越信任魏征,而魏征提的意見不僅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尖銳,有時簡直讓李世民聽不下去,下不了台階。
有一次,剛剛上朝,魏征就為一件事與李世民辯論起來。君臣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直爭得麵紅耳赤。李世民氣呼呼地,真想一聲令下,將魏征趕出宮去,可他又怕在大臣麵前丟了善於納諫的好名聲,隻好努力按住火氣。退朝後回到宮中,李世民仍是怒氣不消,憤憤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不明白李世民為什麽發那麽大的火,就問:“陛下想殺誰?”李世民嚷道:“殺誰?我要殺魏征!這個鄉巴佬太猖狂了,總是當著大家的麵叫我難堪我這個皇卜倒受他擺布了哼!”長孫阜後聽了不言不語地走進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皇帝的正規禮服,來到李世民麵前,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李世民給弄糊塗了。隻聽長孫皇後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我聽說隻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如今魏征犯顏直諫、剛正不阿,正說明皇上的英明。所以向皇上表示祝賀。”
李世民聽了這一席話,恍然大悟,心中的怒氣一下全沒了。從那以後,李世民不但不怨恨魏征,反而常常在大臣麵前誇獎他:“人家都說魏征態度暴躁,舉止粗魯,我看那恰恰是他的嫵媚可愛的地方呢!”
魏征不管李世民生氣也好,還是稱讚他也好,還是照樣給李世民提意見。在短短的十幾年裏,魏征給李世民提的批評、建議大大小小有200多件。他之所以敢於直言勸諫,是他摸準了李世民有一個最大的恐懼,就是怕亡國。因此,魏征常常引用隋朝的例子來勸諫李世民,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是幫助他避免亡國之禍的忠臣,因而能接受勸諫。
公元643年,魏征得了重病。李世民每天都派人去看望他,向他表示問候,希望他還能為自己再提點意見。到了病危時,李世民親自來到魏征病床前,看著魏征,難過得流下了眼淚,就問魏征:“愛臣還想要些什麽?”魏征緩緩應道:“我是什麽也不想了,我隻擔心國家的前途啊!”李世民緊緊握住魏征的手,什麽話也說不出來。
不久,魏征去世了,李世民親自趕往吊唁。在魏征的靈前,李世民想起了魏征忠君報國、犯顏直諫的件件往事,又傷心地痛哭起來。由於過分傷心,李世民整整5天沒有上朝。李世民還頒發詔書,命文武百官都要去吊唁魏征,參加魏征的葬禮。
李世民為魏征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之後,一上朝議事,就對百官慨歎道:“以銅為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戴得是否端正;以曆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以人為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如今魏征去世,就使我少了一麵明察得失的鏡子了。”
●唐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過著農耕和遊牧的生活,他們勇敢善戰。吐蕃人的首領稱為“讚普”,意思是雄壯強悍的男子。
吐蕃的讚普鬆讚幹布非常羨慕唐朝的文化,公元640年,他派大相(相當於宰相)祿東讚帶著黃金5000兩、珍寶數百件,去長安求婚,李世民答應將文成公主嫁給他。
文成公主出身皇族,聰明、美麗,讀書很多,很有才華。李世民為她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有各種各樣的日用器具、珠寶、綾羅、衣服等。公元641年,李世民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文成公主的父親)護送文成公主入藏,鬆讚幹布親自帶領大隊人馬迎接,吐蕃人民穿著節日的服裝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的時候,帶去了許多曆史、文學書籍以及經書、佛經和有關醫藥、生產、工藝等方麵的書籍,還帶去了大量的糧食、蔬菜種子和生產工具。她還幫助吐蕃人推行曆法,教吐蕃婦女紡織、刺繡。她帶去的水磨深受吐蕃人民的歡迎,使他們學會了利用水力資源。文成公主信奉佛教,鬆讚幹布在她的影響下,提倡佛教,修建了大昭寺。文成公主帶去的樂隊大大豐富了藏族的音樂。當時,鬆讚幹布不斷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求學,唐朝許多有學問的人也被聘請到吐蕃掌管文書。唐朝還給吐蕃送去蠶種,派去養蠶、釀酒、製碾磨和造紙墨的工匠。先進的漢族文化傳入吐蕃,對吐蕃生產和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她在吐蕃總共生活了40年。文成公主為漢藏兩族的友誼作出了貢獻,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深切懷念和愛戴。
●唐三藏西天取經
唐三藏就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學大師、翻譯家和探險家,玄獎是他在佛門的法號。因為玄類潛心研究佛學中的《經藏》《律藏》和《論藏》,所以人們也叫他唐三藏。唐三藏自小受到身為虔誠的佛教徒的父親和在洛陽淨土寺出家的哥哥的影響,13歲那年,他也當了和尚。自此之後,唐三藏便與哥哥一起學習佛經。唐三藏十分聰明,而且十分刻苦地研究經典。到他15歲時,不僅能背誦《涅桑經》,並且還能講解。隋末唐初,許多精研佛典的高僧全集中在四川成都一帶。唐三藏跟他的哥哥到了成都空慧寺,向高僧們請教,佛學學識大有長進。
後來,唐三藏決心繼續深造,毅然離開哥哥,獨身一人沿長江東下,抵達荊州,在天皇寺與僧眾研究經典,隨後又北上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拜訪各處著名的高僧,探討各家的學說。唐三藏對佛學鑽得越深,困惑越多,他發現國內佛經現有的譯本的翻譯有很多差錯。為了探尋經典的真諦,追求佛教的至高境界,他決心去佛教“聖地”一探究竟。於是,唐三藏又來到長安,向外國人學習天竺語文,籌集經費,作遠行的準備。
當時中國的西部地區在突厥的控製下,人們要想出國,必須官府批準,領取過所(護照)才能成行。唐三藏雖已提出申請,但還沒得到批準。公元627年,唐三藏隨同一些商人從長安出發,踏上了西行之路。當他們就要到玉門關(唐朝邊境的最後一道關長)的時候,唐三藏的坐騎死了,隨從他的兩個小和尚全跑了,偏偏官府的差役也追了上來。唐三藏藏在客店裏,真不知怎樣才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著追捕文書走了進來,問道:“您就是玄類師父吧?”唐三藏沉吟了一下,沒有答話。李昌說:“師父若說實話,弟子可以幫您想個辦法。”唐三藏見李昌神態誠懇,就說:“不錯,貧僧正是玄奘。”李昌道:“師父誠心到天竺研習佛法,功德無量,我定當盡力幫助。”說完就扯碎了追捕文書,說:“師父盡快趕路吧,要是晚了就出不了關了。”唐三藏聽完大喜過望,急忙趕路出了玉門關。
在瓜州,唐三藏結識了西域的石粱陀,就請他當向導,又有位瓜州老人送給他一匹瘦馬。這匹馬雖說瘦,但是它曾經往返天竺國十餘次,熟識道路。
唐三藏從瓜州出發,走出50多裏,繞玉門關而過。一日中午,來到了一座烽火台。他正在馬旁休息,突然一箭飛來,雖未射中,卻也吃驚不小。驚魂未定,又是一箭射來。唐三藏急忙向著烽火台大喊:“我是長安來的僧人,要到天竺取經,請你們別再射箭。”守衛烽火台的官兵了解了唐三藏的來曆,不由十分敬佩,送他到了下一座烽火台。這樣,一直到了第四座烽火台,台上守將還留他歇了一夜,為他準備好幹糧和清水,並且介紹說:“下一座烽火台的守將很壞。如果被他發現,實在難說出什麽事,請師父繞開那一台走吧!”
唐三藏繞過了烽火台以後,便奔向野馬泉,進入了莫賀延磧。這時向導跑了,在這廣闊無邊的沙漠裏,天上無飛鳥,地下無走獸,唐三藏獨自行走在寂靜的沙漠裏。兩天過去了,唐三藏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野馬泉,心中萬分焦急,身體更是疲倦。他拿起皮囊準備喝口水,一不小心,水都灑在沙漠裏,這可是無法彌補的失誤。他在沙漠中頑強地走了五天四夜,一滴水也沒入口,頭兩天還隻覺得口幹舌燥,後來全身燥熱,嘴唇都幹裂了,呼吸急促,頭昏眼花。這時,連馬都不能走了,最後人和馬一起倒在沙漠裏,昏死過去。夜間,唐三藏在昏迷中被一陣涼風吹醒了,漸漸地有了精神,馬也站起來了。唐三藏支撐著虛弱的身體走了幾裏路,突然看到前麵綠油油一片草地,到了跟前,發現還有清澈的泉水。唐三藏在那裏歇息一天,裝夠了水,又繼續走了兩天路,才走出沙漠,抵達伊吾國境。
唐三藏在伊吾國住了十餘天,隨後來到高昌。高昌國王本是漢人,也是一位佛教徒,他命王妃大臣也前來拜見唐三藏,並請他講經。高昌王很尊敬唐三藏,答應給他優厚的待遇,希望他留下來說法。唐三藏說:“我雲遊是為求佛。現在被大王相留,大王能留住我的身體,卻留不住我的求佛法的決心。”可高昌王還是不放他走,唐三藏一連三天不飲不食。到了第四天,深受感動的高昌王終於同意送他西行,並且給他準備了衣物、幹糧、挑夫和30匹馬,並給沿途各國去信,請他們一起保護這位追尋佛法的高僧。
此後,唐三藏在離開高昌後又翻山越嶺,整整用了一年,於公元628年夏天到達了天竺。在天竺,他看到許多高大的鴕鳥,看到五十尺高的佛像和一千多尺長的石刻臥佛像,還看到許多的大象往來運輸。他幾次渡過恒河,尋訪佛教史上的古跡。他到了伽耶城,那兒有一棵高達五丈多高的菩提樹,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曾經在這棵樹下苦修;他到了佛經中所記載的西天靈山,參拜了釋迦牟尼弘揚佛說法的遺址。這些實地的考察活動,使唐三藏對佛法的理解更深入了。
唐三藏來到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那爛陀寺是天竺最大的寺院,天竺佛教的最高學府也設在這裏,有長達700多年的曆史,常年住有僧眾1萬多人。這個寺院的主持是戒賢法師,當時已100多歲高齡了,是當時天竺德高望重的大學者。唐三藏到那爛陀寺院的那天,1000多僧眾捧著香、鮮花歡迎來自遠方中國的客人。年過百歲的戒賢法師早已不收徒講學了,為了表示對中國的友好,法師特地收唐三藏為弟子,重登講壇,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給玄奘講授了最難懂的《瑜珈經》。唐三藏在寺裏留學5年,把寺內所藏各類經論通讀了一遍,並虛心誠懇地向戒賢法師及寺內高僧質疑問難,通曉了經論真諦。唐三藏仍不滿足已學到的知識,辭別了戒賢法師又遊曆南印度去訪師學佛。
唐三藏又用六年的時間走遍了全印度,以增加學識、開闊眼界。之後,唐三藏又回到那爛陀寺。戒賢法師令玄奘登壇宣法,為全寺僧眾講授《攝大乘論》。當時有一個婆羅門(印度古代的僧侶貴族,掌握教權,壟斷知識)寫出十餘條理論,掛在那爛陀寺的門口,並且狂妄地聲稱:“假如有人駁倒我一條,我情願把頭割下來認錯。”過了很長時間沒有人能出來駁斥他。唐三藏請戒賢法師等人作證,與那個波羅門展開辯論。辯論下來,那個婆羅門隻得低頭認輸,請求照約認錯。唐三藏說:“佛不殺生,你就給我當傭人吧。”
唐三藏在印度宜講大乘論,對印度各地影響巨大。因為仰慕唐三藏,戒日王和國王鳩摩羅特派使者聘請玄類,並以兩國國王的名義通知當時印度境內的大小國家,在曲女城舉辦全印佛教大會,恭請唐僧唐三藏講學。公元642年,大會正式召開,參加大會的有那時印度的18個國家的國王,專修大小乘的高僧三千餘人,那爛陀寺的僧眾2000餘人和婆羅門等外道2000餘人。這次佛教大會在印度曆史上是第一次,整個印度的各界名人幾乎全來了。
唐三藏在大會上宣講的主要內容是《大乘論》,同時他又寫了一部《破惡見論》,懸掛在會場中,對與會者發表自己的觀點。《破惡見論》發表後,到會議結束,並沒有人站出來辯論。這次大會持續進行了18天,大家聆聽唐三藏的宣講,始終沒有任何人提出不同意見。大會結束那天,各國國王拿出許多金錢獻給唐三藏。唐三藏分文不取,全分給貧苦百姓。自此以後,印度佛教界公認唐三藏是佛學學術中的泰鬥,印度全境無處不知他的大名。
戒日王一再懇切地挽留玄奘留在印度。一個國王甚至表示,唐三藏隻要肯留下來,願虔誠地為他建起一百所寺院。可是,唐三藏在印度研學佛法的巧年中,沒有一天不在想念祖國,他決定回國。臨行的那天,戒日王和當地的印度朋友依依不舍,揮淚送行。
唐三藏於公元645年初,帶著收集的650多部佛教書籍,行經西域,回到祖國的都城長安。唐三藏當年去天竺是違犯禁令偷偷出去的,李世民了解到他的全部情況,很欽佩他的堅強精神,特地命宰相房玄齡等去迎接他,長安民眾在朱雀大街開了歡迎大會。人們夾道歡迎唐三藏歸來,路兩旁設著香案和鮮花,長安的僧尼、信眾數萬人列隊護送,把唐三藏帶回的經卷佛經迎請到弘福寺。
李世民在洛陽朝見唐三藏,聽取了唐三藏旅途所見所聞的西域天竺各國風土人情。李世民聽得聚精會神,想讓唐三藏還俗,輔佐自已治理國政。對此,唐三藏婉言推拒了。於是,翻譯佛經便成了唐三藏的主要任務。唐三藏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苦幹了19年,共將74部佛經、1335卷、計1300多萬字譯出。唐三藏的譯文既忠於原經典,漢文又通達流暢、文字優美。有些專有名詞的譯名,例如“印度”,就是唐三藏那時確定下來的。
長期艱苦的翻譯工作嚴重損害了唐三藏的身體,這位偉大的佛學家和傑出的翻譯家於公元664年圓寂(佛教對僧尼死亡的說法)在長安郊外的玉華寺。
生前,唐三藏還同參加翻譯佛經的辯機和尚一起編寫了《大唐西域記》,這部書記載了包括今天我國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當時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山川、城邑交通和民風民俗等。《大唐西域記》已經被譯成許多種外國文字,成為一部世界名著,是對這些地區的曆史、地理進行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隋唐藥王孫思邈
孫思邀是我國隋唐時期的著名醫學家,生於公元581年,正是隋朝建立的那一年,逝世於公元683年,整整跨越了兩個朝代。
孫思邀的老家在京兆華玩(在今陝西)。小時候的孫思邈經常見到許多窮苦百姓得了病,或是因為沒錢醫治,或是醫治不好,年紀輕輕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看著人們哭天喊地,孫思邈頭腦裏萌發出一個念頭:“救活一條人命是多麽重要啊!黃金雖貴能夠用錢買到,而人的生命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從此,孫思邈幼小的心靈裏樹立了一個宏偉的誌向:我要做個好醫生,為成千上萬的人解除痛苦,也為他們的親人解除痛苦。
在這個宏偉誌向的驅使下,孫思邈發憤學習,認真鑽研。為了掌握廣泛的知識和可靠的本領,他不辭辛勞,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通讀了大量各種各樣的醫學書籍,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掌握了精深的醫學技藝,為他以後的行醫生涯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正因為有了這個好基礎,孫思邈行醫不久就出了名,漸漸名聲越來越大,連朝廷裏也知道了他高超的醫術,要召他去當醫官。但孫思邈不願被束縛在皇宮裏,執意推辭了,他知道他的根應當紮在千百萬人民中間。
孫思邈不僅醫術高,醫德也很好,他不會因病人交不起診費就把病人拒之門外,見死不救。相反,他經常為許多病人義務治療,還把藥送給他們。對於遠道上門求醫的病人,他還騰出房子讓他們居住,親自為病人熬湯端藥,勝似對待自己的親人。隻要有人請他出診,他總是有請必應,不管是風雪彌漫,還是夜深黎明,立即趕往醫治。
有一次,一個病人得了尿瀦留,撒不出尿,小肚子脹得非常難受。他請來孫思邀,懇求道:“孫醫生,快救救我!尿脬都要脹破了!”這種病的醫治,以往都是用藥來排泄。現在,孫思邀看病人那麽痛苦,心想:“吃藥怕是來不及了。怎麽辦呢?尿流不出來,怕是排尿管的口子不靈了。能不能用根管子插進尿道,讓尿通過管子流出來呢?”孫思邀考慮一番,決定試一試。可是尿道很細,什麽樣的管子才能插進去呢?他苦苦思考著,十分焦急,正在這時,他看見一個小孩拿著一根蔥管在吹著玩,突然受到了啟發,心想:“蔥管又細又軟,大概可以試試。”於是,他趕忙叫人找些香蔥,從中選出細韌的一根,稍加削剪,然後小心翼翼地插進病人的尿道,再用力一吹。不一會兒,尿果然順著蔥管流了出來,病人的小肚慢慢癟了下去,病也就好了。一根小小的蔥管,便消除了病人莫大的痛苦。孫思邈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導尿術的人。
又有一次,孫思邀出診回來,在路上看到幾個人抬了一口棺材。棺材縫裏滲出了鮮血,一個老婆婆跟在後麵哭得死去活來。孫思邀被哭聲所深深打動,又覺得棺材裏流出的鮮血很不尋常,就連忙趕上前去,問道:“棺材裏裝的什麽人?死了多長時間啦?”老婆婆忍住哭泣,含淚答道:“已有幾個時辰了。”孫思邈說:“把棺材打開,讓我看看好嗎?”老婆婆開始不願意,孫思邈並不放棄,耐心說服老婆婆:“可以試試。我看棺材裏流出的鮮血,應該還是有希望的。”老婆婆聽孫思邈說得有理,就一邊讓大家打開棺材一邊說:“我可憐的孩子啊!她是難產,折騰了兩天兩夜,受了不少罪。結果小孩子沒生下來,把自己的命也給送了。我就這麽一個女兒,醫生要是能把她救活,我一定給你磕頭。”說話之間,棺蓋已經打開。孫思邈往棺材裏一看,隻見那婦人臉色煞白,忙探手去摸婦人的脈,果然還在微微顫動。孫思邈趕緊拿出銀針,選好穴位,慢慢地紮了下去,然後手指不停地撚動。不一會兒,隻見那婦人呼了口氣,睜開了雙眼。又過了一會兒,一個胖娃娃“哇哇”地落了地,老婆婆連忙抱起嬰兒,激動的淚水不住地往下流。孫思邈拿出隨身攜帶的藥,讓產婦服了下去。產婦漸漸蘇醒了,臉上也有了血色。老婆婆抱著嬰兒跪倒在孫思邈麵前,一麵磕頭,一麵感激不盡地說:“謝謝救命之恩!謝謝救命之恩!”孫思邈連忙把老婆婆扶起來。周圍的人看到孫思邈一針救了兩條人命,都驚訝、敬佩不已,同聲稱讚他真是個神醫。
孫思邈在行醫的過程中經常運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得病的原因,開拓用藥的思路。他發現山區的貧窮百姓容易得“雀盲眼”(即夜盲症),這種病人白天的視力挺正常,可一到晚上就變得像麻雀一樣,什麽也見不到了。而有錢人常常得腳氣病,症狀為身上發腫,肌肉疼痛,渾身乏力。孫思邈想,為什麽窮人多得夜盲症,富人多得腳氣病呢?這肯定與飲食有關,不是多吃了些什麽,就是少吃了些什麽。於是,他比較了窮人與富人的飲食,發現富人多吃葷腥油膩、精米細糧,而窮人卻很少吃葷,吃的多為粗糧素食。經過反複考慮,他認為窮人得夜盲症,很可能是很少吃葷的緣故,富人得腳氣,不是由於吃葷就是由於吃細糧。他再作仔細分析,發現粗糧裏夾雜著不少米糠麩子,精米白麵則把這些東西弄得一幹二淨,看來腳氣病就是因為缺少米糠和麩子這類東西引起的。思考分析之後,孫思邈對症下藥。他試用動物的肝髒治夜盲症,試用米糠和麥麩治腳氣病,果然都很見效。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記錄腳氣病的醫學家,比起國外的最早記錄,要早出1000年左右。
孫思邀還十分擅長針灸,在古人已知穴位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實踐摸索,又發現了不少新的穴位,並總結出一個新的治療方法,就是哪裏有病往哪裏針灸。後來,人們把這種方法歸納為四個字,叫做“以痛取穴”,也學著孫思邈的樣,把“以痛取穴”的穴叫“阿是穴”。提起阿是穴,這裏有個來曆。
一次,有個病人找孫思邀看病,說大腿裏側有個地方疼得要命。孫思邀給他開了一帖中藥,可服了之後,並不見效。孫思邀就給病人使用針灸治療,紮了幾次,病人還是一個勁地喊痛。孫思邈想,除了古書上所說的那些穴位外,難道就沒有其他的穴位了嗎?他一麵用大拇指在病人的大腿上輕輕地掐來掐去,一麵不斷地耐心問著病人:“是不是這兒痛?”掐了很多地方,反複問了很多遍,病人忽然叫了起來:“啊!是,是,就是這兒!”孫思邈就在那個點上紮了一針,病人的腿痛果然好了。孫思邈想,古書上沒有這個穴位,應當給它叫個什麽名字呢?噢,對啦,病人說“啊!是,是,就是這兒!那就叫它阿是穴吧!”阿是穴就是這樣得來的。
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孫思遴積累和搜集了大量簡便而有效的藥方,他把這些藥方匯集起來,編成了一部書,叫《千金要方》,也叫《備急千金方》。“千金”的意思就是說,書裏所載的藥方都是十分寶貴的,這時孫思邈已經70歲了。到了整整100歲的時候,孫思邈又把他後30年所積累的方子編成了另一本書,叫《千金翼方》。“翼”就是輔助的意思,就是要用它來彌補前一本書的不足。在這兩本書裏,孫思邈一共記載了6500多個藥方,不僅數量多,療效也很好。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醫學家,人們尊稱孫思邈為“藥王”,把他經常采藥的五台山稱作“藥王山”,並且在山上建了藥王廟。
●唐太宗貞觀之治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他就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李世民借鑒了隋滅亡的曆史教訓,製定了基本順應當時曆史發展要求的政治政策。唐初經濟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國家財政也嚴重拮據。因此,李世民首先實行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盡量避免和減少戰爭,以減少軍費支出,此舉有力地保障了農民安居壟畝,發展了農業生產。
親疏並舉、德才兼備的人才政策是李世民政治統治的重要保證和基礎。為了集思廣益、糾偏補過,李世民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監察和諫官製度。諫官直接參與政事,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書內省輪流值夜,以便隨時召見,詢訪外事,討論政教得失,使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種敬賢納諫的政治風氣。魏征就是當時最有名的“諍臣”,他性情耿直,敢於諫諍,據理力爭,凡有所諫,多被李世民采納,貞觀年間的許多政策的製定都是魏征參與和策劃的。
科舉製度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恢複和完善,並且最終定型下來,成為貫穿後代封建社會的官吏選拔製度,各階層的優秀人才得以進入政治統治集團,知識分子有了仕進的方便之門。在政治統治中,李世民特別重視倫理教化,將其作為鞏固統治的精神支柱。李世民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在推行禮治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法律的建設,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法律、法令,中國古代最完備的法典《唐律》就是他授意房玄齡、長孫無忌修訂的。
通過一係列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政策的製定和推行,唐初政治空氣開明而清廉,生產力得以迅速發展,經濟空前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獲得了一個較為安定的政治環境,能夠安心地從事勞動生產,從而創建了文化燦爛、國力鼎盛富強的景況,被後人譽為“貞觀之治”。
●六祖慧能出民間
湖北省黃梅東北的五祖山,唐代稱為馮茂山。山中古樹森森,鬆竹交映,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勝地——東山寺的所在地。唐朝初年,禪宗“東土五祖”弘忍大師就在這裏傳教,門徒超過千人,人稱“東山法門”。
公元661年的一天,馮茂山來了一位青年,蓬頭垢麵,衣衫檻褸,風塵仆仆,徑直來尋弘忍大師。他一見弘忍大師,口稱弟子,納頭便拜。當時,弘忍門下人才濟濟,僧俗之輩都是俊傑英才。弘忍見他相貌醜陋,舉止粗俗,不禁問道:“你是從何而來?來此做什麽?”那青年答道:“弟子是嶺南人氏,新州(在今廣東)百姓。老遠來拜師父,不求別的,隻求做佛。”大師見他口氣狂妄,大喝道:“你是嶺南人,又是貓獠,怎麽配做佛?”那青年毫無懼意,答道:“地分南北,佛性並無南北;人有高下,佛性應無高下。”青年幾句話說得弘忍大師對他刮目相看,這個青年就是禪宗六祖慧能。
慧能俗姓盧,生於公元638年,他3歲就死了父親,家境貧寒,靠賣柴供養母親。他不識字,沒文化,但資性穎悟。有一天賣柴,聽人讀《金剛經》,不覺心有所悟,攀談之中,得知弘忍法師正在東山大開法門,心中不勝羨慕。那位讀經的人本是熱心的佛教徒,見慧能資質非凡,有心向道,便決心成全,送給他十兩銀子。慧能獲得資助,安頓好了老母,便辭親上路,趕來拜見弘忍,尋求成佛的道路。
弘忍見慧能出語新奇,決意將他收下,但礙於他出身卑微,便派了到碓房去作了個春米行者。慧能在碓房春米,遇到講堂中弘忍升座說法,他便豎起耳朵仔細聽,默默地思考微言大義,慢慢地有所領會。他有時沉浸到玄妙的禪理當中,竟然忘記了環境和自找。
8個月過去了,這一天,弘忍大師忽然聚集門下700弟子,當眾宣布要選一位真正領悟佛法大意的弟子傳付衣缽,作自己的繼承人。弘忍命弟子們各作一首褐語,借以觀察各人對佛法的領會情況。
弘忍門下公認為最傑出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褐語,題寫在佛堂南廊的牆壁上,其褐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偈一出,所有弟子都稱妙,誰也不敢再寫偈,神秀自己也暗暗得意。消息傳到慧能耳中,他聽後微微一笑,來到南廊下,也做了一偈,請人寫在牆壁上。其偈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的偈語肯定自己身心的存在,認為極勤奮的修行,才能漸漸地達到不染塵埃的清淨境界,屬於傳統的漸修成佛說。慧能的褐語卻認為身、心和萬事萬物都是空幻的、不真實的,隻有人人都具備的佛性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這一思想,與他初入東山見弘忍時提出的佛性不分南北貴賤的說法一致,隻是經過8個月的默受教法,其思想更透徹精妙了。他與神秀的思想雖然同屬唯心主義,但在認識上比神秀徹底得多,若施之於佛教修行,頓悟成佛,則簡捷得多。一個出身貧賤,處在寺院下層的苦力行者,居然做出如此高妙的偈頌,當即引起轟動。讚歎、驚奇、嫉妒、憤怒、仇恨等各種複雜的感情,霎時籠罩了平日寧靜的寺院。
弘忍看見慧能的偈語,知他已經真正把握了求佛的精義,有心將衣缽傳付給他,又怕人知道,便故意不動聲色。當晚三更,弘忍才暗喚慧能入室,對他講經授法,並告誡慧能,他現在的身份地位,非比尋常,人心不服,就會有生命危險,應當速離東山,返回南方。慧能連夜起程南行,一路上曆盡艱險,躲過追殺,終於回到嶺南,從此混跡於農商之中,雜居於獵戶之間,銷聲匿跡巧年。時間久了,這場爭奪衣缽、法統的風波漸漸平息下去。慧能覺得時機成熟,應該出來弘法了,這才來到南海(今廣州市附近)印宗法師門下聽法。
一天,印宗問眾人:“那旗杆上頭的旗幟,被風吹著,是動還是不動?”眾人議論紛紛,有的說是旗幟在動,有的說不是旗幟動,是風自己動。慧能從座上站起來,高聲說:“法師!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幟動,隻是眾人的心在動。”此言一出,眾人皆一震。印宗馬上知道自己佛法修養不如慧能,轉向慧能請教,才知慧能就是佛法的衣缽所在。不久,印宗親自領著眾徒來到慧能住處,為慧能剃法受戒。這樣,慧能才正式出家,成為一名僧人。
印宗為慧能剃發之後,又拜在慧能門下,尊慧能為師。從此之後,慧能就常在菩提樹下為人說法。不久,慧能來到韶關曹溪,廣收徒眾,擴建寺院,傳法數十年,名聲大振,學徒達到十萬之眾。
慧能的活動,始終紮根於民間基層。他的學說思想體現於《壇經》,開創了中國佛教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麵,令人耳目一新。這一教派,就是日後長盛不衰的中國禪宗。
●武則天殺女求後
武則天,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入宮前,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工部尚書。武則天14歲時,唐太宗李世民聞知她的美貌,將她召入後宮,封為才人。初進宮的武則天以其特有的嫵媚博得了李世民的歡心。後來,李世民病危,太子李治侍奉在側,武則天與他漸漸產生感情。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按照當時的宮廷製度,26歲的武則天及後宮中沒有生養的妃嬪都被送進了感業寺削發為尼,為先皇祈福。公元654年的一天,逢李世民忌日,李治到感業寺進香,與武則天相遇,兩人舊情重溫。隨後,李治就把她召回後宮,封為昭儀。
武則天再次入宮後,開始的時候對王皇後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後與蕭椒妃有矛盾,便與王皇後聯合,奪去了李治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寵後,武則天就把目標轉向了王皇後。恰好武則天生了一個女孩,皇後很喜歡,在屋裏逗弄她。皇後出去以後,武則天偷偷把小孩掐死,用被子蓋上。正好李治駕臨,武則天假裝打開被子看孩子,發現已經死了,立即驚訝痛哭。李治向左右侍從詢間,大家都說皇後剛剛來過。李治大怒,決定廢掉皇後,改立武則天為後。
在封建社會,皇後的廢、立都是國家大事,必須由大臣們共同商議。朝廷的大臣們分成了兩派。反對立武則天為後的意見主要來自朝廷重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他們極力為王皇後辯解,說她出身高貴,忠厚賢惠,沒有什麽大過失,不該被廢皇後之位;而武則天卻是出身貧寒,還曾經侍奉過先帝,立為皇後則違背了禮製。韓瑗等大臣也表示反對。而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為了在李治和武則天麵前爭功邀寵,就站到了長孫無忌的對立麵,支持武則天做皇後。公元654年,李治下詔書廢王皇後、蕭淑妃為庶人,6天後正式冊立武則天為皇後。
●武則天自立為帝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後。次年,武則天借口李顯將嶽父韋玄貞封為宰相一事,廢掉李顯,立李旦為帝。後來,武則天又把李旦軟禁起來,政事無論大小均親自裁決。公元690年,也就是武則天67歲那年,她廢掉李旦,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自己立號為聖神皇帝。因為她死後曾有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所以後人稱她為“武則天”。
武則天稱帝後崇信佛教,曾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寺院,因此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武則天還排除異己,在位期間大封武氏諸王,而且重用酷吏,嚴刑峻法,使冤獄叢生。
晚年的武則天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寵愛張氏兄弟,不理朝政。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迫使武則天讓位,由李顯複位,重建唐朝。武則天臨終時立下遺囑,宣布去掉帝號,與李治在乾陵合葬,並且囑咐為她樹碑,但不立傳。
在中國封建曆史上,皇太後掌握政權的情況並不少見。然而,自稱皇帝並且改換朝代的隻有武則天一人。她統治周數十年,可以說在中國曆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跡。
●狄仁傑與武則天
狄仁傑,字懷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公元676年初,狄仁傑升任為大理丞,負責掌管案件審判。他辦案公正而不畏權勢,當時積壓了許多糾纏不清的冤案奇案,狄仁傑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內處理了17000餘件,件件都處理得公平合理,沒有一個喊冤叫屈的。他審理案件的傑出才能和優秀案例,至今仍廣為傳頌,並為後世司法部門所借鑒。
武則天非常賞識狄仁傑,讓他做了宰相。酷吏來俊臣得勢的時候,誣告狄仁傑謀反,把狄仁傑打進了牢監。武則天免了狄仁傑死罪,把他降職到外地做縣令,直到來俊臣被殺以後,才又把他調回來做宰相。複職後,在選擇太子的問題上,狄仁傑反對武則天立她的侄子武三思為太子,勸說她立自己的兒子李顯。狄仁傑一直活到93歲,他在任時,多次要求告老還鄉,武則天總是不準。武則天很敬重狄仁傑,把他稱作“國老”。狄仁傑死後,武則天常常歎息說:“老天為什麽這樣早奪走我的國老啊!”
●韋後效武後攝政
公元710年,韋後與安樂公主毒害李顯。六月初二,李顯暴死於神龍殿,時年55歲。韋後並不急著為李顯發喪,而是把這件事壓了下來。第二天,韋後召諸宰相進宮,征調府兵5萬人駐守京城,自己總攬朝政,又派左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率兵500人速奔均州,以防誰王李重福,並提拔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同為中書門下三品,仍駐守東京洛陽;同時提升吏部尚書張嘉福、吏部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提同為平章事,料理朝政。
太平公主獲悉李顯駕崩的情況後,與上官婉兒密謀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李顯的幼子,非韋後所生),由皇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共參政事。六月初四,李顯的棺木才被移至太極殿。韋後召集文武百官正式發喪,她仿效武後臨朝攝政,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大赦天下,改元唐隆。幾天後,李重茂即位,即少帝,尊韋後為皇太後。
韋後攝政臨朝的願望終於達成了。
●李隆基起兵討韋
李顯暴病身亡,韋後以皇太後的身份聽政。實際上,朝中大權全都掌握在她手中。韋後如此禍亂朝綱,很快引起了李氏宗族的不滿。在這其中有一個文武全才、膽識過人的皇氏宗親挺身而出,他就是李旦的三兒子臨淄王李隆基。李隆基20歲以前生活在武則天掌權的時代。可以說,他與父親以及眾多的李氏宗親均處於一種逆境之中。但與父親李旦以及眾位叔伯不同的是,他不甘心做一個弱者,而是在父親李旦的嚴格教育下,勤讀詩書、騎馬習射,立誌要在逆境中崛起,重振李氏皇威。
李顯突然暴亡,李隆基立即意識到其中定有見不得人的勾當。並且他對韋氏淫亂後宮之事也早有耳聞,特別是見她與驕縱的安樂公主攪在一起,便意識到自己和父親的處境都很危險,韋後遲早要對他們下毒手,因此早已做好了思想準備,暗中積極籌劃。禦林軍武官葛福順、陳玄禮二人與李隆基私交很好。一天,二人對李隆基說起禦林軍統領韋播(韋後之弟)經常毆打禦林軍將士之事,同時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李隆基認為機會來了,便與二人密謀殺死韋播,整頓朝綱。二人早有此意,正苦於無一個合適的人領頭起兵,一聽李隆基此言,立時答應下來。
李隆基知道光憑他們三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成就大計的。於是又聯合了劉幽求、鍾紹京等人,準備發動一場大的宮廷政變。在此期間,有人曾主張此次起事可以讓在當時還頗有影響的被武則天廢掉的皇帝李旦參加。李隆基深知父親軟弱忍讓的性格,便慷慨激昂地對眾人道:“我們做此事,決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唐江山的社稷,一旦成功,真是相王(指李旦)的福氣,如讓相王牽扯進來,萬一失敗,必受株連。而且,如若告知相王,他若不同意,豈不破壞了我們的行動?”眾人一聽有理,便都同意李隆基的計劃。
一天夜裏,葛福順在禦林軍營將熟睡中的韋播一劍刺死。然後對眾將士道:“韋後毒死先帝,淫亂後宮,禍亂朝綱,違背君臣人倫大禮。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們今晚入宮將姓韋的全部殺死,擁立相王,大家看如何?”軍兵們平日早不堪忍受韋播,見此情況,紛紛歡呼以示響應。
此時,韋後正與她的幾個情夫在後宮喝酒調笑。自從李顯被害,她更加肆無忌憚,每夜必引她的幾個情夫輪流侍寢,甚至白天也當著眾多宮女太監的麵與她的情夫做那苟且之事,後宮中的諸多侍從深以為恥。而且,韋後為人凶狠,動輒責咎眾人,因此宮中之人幾乎沒有不恨她的。今夜,正當她還沉浸在她的淫亂風情之中時,李隆基突然帶兵殺人,口中還高喊著“殺韋後、立相王”的口號。宮中眾人一聽,也立時紛紛參加進去。韋後與她的情夫們聽到喊聲,嚇得驚慌失措。幾個男人穿衣戴帽,丟下韋後落荒而逃。韋後又急又氣,也顧不得臉麵,衣服不整,頭發淩亂地向宮外跑去。她此時倒還清醒,知道該去投奔她那個統率禦林軍的弟弟。可她不知韋播早已先她一步而去了。她剛剛跑到禦林軍營門口,正好趕上禦林軍將士衝出來,要去與李隆基會合。為首的葛福順一眼看見狼狽不堪的韋後,口中喊了一聲“賤人”,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砍下韋後人頭。至此,韋後的女皇夢才徹底破滅了。
弑殺親父的安樂公主也沒能逃脫被殺的下場。韋後的幾個情夫均被將士們揪出來亂劍刺死。宰相宗楚客僥幸逃脫,化裝成小商販,企圖在第二天混出城去,不料被城門守軍認出,當場被砍下頭來。韋氏宗族的人,被李隆基下令滿門抄斬,平日仗著韋氏宗族的勢力作威作福的人也被一並處死。於是,李隆基令閉宮門及京師門,派萬騎分頭搜殺諸韋及死黨,武氏宗屬也誅死流竄殆盡。當天,朝中大臣以臨淄王李隆基為平王,知內外閑廄,兼押左右廂萬騎。
●唐睿宗再當皇帝
唐睿宗李旦為唐中宗李顯之弟。公元684年,武則天廢李顯,立李旦,然政事仍決於武則天,李旦不得幹預。公元689年,李旦改封為相王。
公元710年,中宗李顯駕崩,臨淄王李隆基舉兵靖難,以“共立相王以安天下”為號召,迎李旦人輔少帝李重茂。誅滅韋氏的第三天,太平公主假李重茂之命,讓位於李旦。誅滅韋氏的第四天,在太極殿中宗李顯梓宮旁,太平公主與劉幽求哄騙加威逼,將少帝抱下禦座,唐睿宗李旦由是複立。李旦這次也同李顯一樣,是第二次做皇帝。第一次是個傀儡,實權掌握在母後武則天手中,此時心中自是百感交集。然後,李旦將立太子,以宋王李成器嫡長,而平王李隆基有大功,故不能決。李成器堅辭,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苟違此理,四海失望。”於是,立平王李隆基為太子。
●睿宗始置節度使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十月二十,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薛仁貴之子)被任命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從此,唐朝便開始設置節度使。
依照唐朝的規定,任命親王為節度大使。隻要親王本人不在職位上處理日常事務,而是仍居京城為官的,都要在所鎮守的地方另外設“副大使”一職。別的節度使下麵,亦可以設置節度副使,幫助節度使處理日常事務。
唐代設立節度使一職,起到了穩定邊疆、加強邊防的作用,但也為後來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受管轄,甚至起兵反叛埋下了禍根。
●唐玄宗開元盛世
在武則天和唐中宗、唐睿宗時期,政治昏暗,弊端叢生。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針對社會弊病,在開元年間任用政治家姚崇、宋璋等人進行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首先,重新重視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滅蝗止災。公元721年,李隆基派宇文融為勸農使到全國各地檢括逃戶和隱田,檢出80餘萬客戶和不少田地。對客戶免6年租調搖役,由各州安插於均田土地上。由此、增加了國家收入。
其次,李隆基裁汰冗官,整頓吏治,注重職官的銓選,強調以功、以才授官,尤其重視直接臨民的縣令的選任。加強對官吏的考核,各道按察使對地方官吏循名責實,進行政績考核,作為黜陟的根據。
再次,李隆基接受姚崇建議,壓抑佛教,整頓財政,提倡節儉。經過開元年間的改革,李隆基統治下的唐王朝進入了全盛的時期,出現了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昌盛、國力強大的局麵。
開元年間,唐朝從契丹手中收複了遼西21州,日本、朝鮮半島同唐朝的聯係頻繁,漠北拔也古、同羅、回紇等都重新歸順唐朝,收複了碎葉城,並打敗了吐蕃、小勃律,唐朝的聲威遠播西亞。
杜甫在《憶昔》詩中描寫開元時期的繁盛情況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開元年間物價較為低廉平穩,國家倉儲盈滿,以至“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直至天寶末年,物價長期穩定,物價低廉平穩對社會的安定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此時期,戶口增長明顯。
在李隆基統治時期,大唐國勢蒸蒸日上。人們把李隆基統治初期的加多年時間稱為“開元盛世”,認為“開元盛世”可與李世民統治時期所出現的“貞觀之治”相媲美。
●鑒真東渡日本國
唐朝與周邊各國的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外國有遣唐使來華,唐朝也有人赴國外進行文化交流。唐玄宗時,中國高僧鑒真應日本聖武天皇的邀請東渡,經過6次努力,曆盡艱險,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終於在公元754年攜弟子到達日本,時已年近七旬。
鑒真把佛教律宗傳到日本,同時還把佛寺建築、雕塑、繪畫等藝術傳授給日本人,對日本後來的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鑒真精通醫學,尤精本草,他雖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種藥物,他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傳到日本,促進了日本醫藥學的發展。
●三千寵愛在一身
李隆基在中國帝王史上是一代盛世明君,故被稱為唐明皇。然而,他又是一個風流天子,和楊玉環有一段哀豔離奇的風流韻事,被人們作為戀愛的經典故事傳誦千古。
公元737年,李隆基最寵愛的武惠妃死了。從此,李隆基喪魂失魄,宮內雖有妃嬪三千人,又有誰能代替武惠妃呢?沒有,李隆基認為一個也沒有。他本來身體強健,精力充沛,現在卻時時感到百無聊賴,沉重的腳步逐漸邁向衰老。皺紋密布了,白發突增了……這一切,被心腹太監高力士看在眼中。高力士在李隆基還是王爺的時候,就是他最得力的一個助手。李隆基即位二十多年來,高力士一直對他忠心耿耿,從不玩弄權術,遇到任何問題,高力士總是全力為皇帝著想。
現在,高力士見李隆基長期陷入苦悶之中,很是不安,便對皇帝進言道:“陛下,死者不能複生,不宜為此自損。以奴才之見,這麽大的天下,不會找不到一個陛下所中意的人!”李隆基聽後,苦笑著搖了搖頭。高力士又笑著道:“我知道,陛下真心喜歡的隻有武惠妃一人,而天下決不會隻有一個武惠妃!”李隆基瞪大了眼睛問:“誰?”高力士悄聲說:“陛下,我看壽王的妃子楊玉環,樣子長得和武惠妃當年一模一樣!”高力士一提,李隆基倒是想起來了。那是在前幾年正月,他陪武惠妃在驪山溫泉養病時,曾見過楊玉環一麵,隻見她生得麵頰白裏透紅,明眸皓齒,亭亭玉立,著實仙女一般。此時,經高力士一提,李隆基頓時興致大發,然而突然溫度又降了下來:“她是兒媳,要代替武惠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李隆基竭力要忘卻楊玉環,但經高力士提起後,就再也忘不了了。
公元739年新春後的一天,在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的安排下,壽王妃楊玉環被請到了玉真觀。正當吃飯的時候,忽有一名女侍走來報告玉真公主:“皇帝駕到!”楊玉環聽後很緊張,玉真公主道:“皇帝哥哥辦完公事後在苑中騎馬,忽然想起我來了,說要在這裏吃午飯。我們都是一家人,這裏也不是宮廷,你就不必回避了。”正說著,李隆基進來了。這時還沒上飯,李隆基就坐在餐桌正麵,玉真公主和楊玉環分坐兩邊。李隆基見壽王妃神色窘迫,便故意找話題問:“聽說壽王妃通婆羅門曲?”楊玉環心中大吃一驚,思忖道:“他怎麽知道我的底細?”其實,李隆基自高力士提起楊玉環後,因忘卻不下,早讓人查清了她的底細。楊玉環來自天府之國的四川,自幼愛好音樂,學了不少歌舞,5年前嫁給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作妃子。
今天,見皇帝問到音樂,楊玉環一破窘態,從容而又稍微拘謹地答道:“我隻學了一些,談不上通!”玉真公主道:“玉環何必客氣,皇帝哥哥也很通音樂的。”李隆基道:“既然如此,我們暫且挨一下餓,先奏兩隻曲子!”玉真公主急忙取來一支笛子。李隆基接過笛子,首先吹了一支曲子。這支曲子不打緊,一下子引來了楊玉環的興致,渾然忘記了公公和兒媳婦之間的禮數,脫口道:“你這支曲子有改動,把南呂轉入變宮!”李隆基高興地笑道:“你很通音樂嘛,我是有改動,你覺得改得怎樣?就這個曲子,你也吹一遍看看!”楊玉環此時似乎回到了童年,接過笛子,展露她特有的才氣,吹了起來。曲子還沒奏完,便引逗得年已半百的李隆基像小孩子似的拍手叫起好來。一人一曲,一來一往,笛聲心聲,聲聲相通。李隆基大笑,楊玉環大笑,玉真公主也在笑。
此後,李隆基回到宮中,魂不守舍,一門心思想著楊玉環。又是高力士,為其出謀劃策,做了安排。此後,楊玉環回到府中,茶飯少進,睡眠不安,和壽王感情破裂,大吵大鬧,一定要人庵出家……
第二年正月初二,朝廷送到壽王府一道敕書,同意楊玉環去萬壽庵(太真觀)出家,取號太真。楊玉環在萬壽庵出家的第六天,便被接往驪山溫泉同李隆基相會。此後5年,兩人幾乎每天形影不離,楊玉環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生活過得像蜜一樣甜。
5年的同居生活結束後,到公元745年,李隆基公開宣布冊立女道士楊玉環為貴妃。從此,身份不明不白的楊玉環終於正了名。
從此,兩人更加恩恩愛愛。有一年的七月初七,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晚上,李隆基和楊玉環來到了長生殿,共同欣賞牛郎織女的相會,兩情相悅,相對無言。夜深了,他倆望著夜空中璀璨的星河,看著銀河兩岸漸漸靠攏的牛郎、織女星座,雙雙不知不覺地跪到地上,對天立誓道:“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一七夕誓言,在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做了動情的描述。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潼關失守,李隆基逃往四川。逃到馬嵬坡的時候,部隊發生嘩變,楊玉環被勒死。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至此過早地劃上了句號,而他們生離死別、纏綿徘側的愛情,引起了曆代文人墨客們無窮的遙想和遐思。
●李林甫口蜜腹劍
李隆基勵精圖治,做了20多年太平天子後,漸漸滋長了驕傲怠惰的情緒,就追求起享樂的生活來。宰相張九齡看到這種情況,心裏挺著急,常常給李隆基提意見。李隆基本來很尊重張九齡、但是到了後來,對張九齡的意見也聽不進去了。
大臣李林甫不學無術,專學了一套奉承拍馬的本領。他和宮內的宦官、妃子勾結,探聽宮內的動靜。李隆基在宮裏說些什麽,想些什麽,他都先摸了底。等到李隆基找他商量什麽事,他就對答如流。李隆基覺得李林甫又能千,又聽話,比張九齡強多了,便讓他當了宰相。
李林甫當上宰相後,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強的,他就千方百計地把他們排擠掉。他
要排擠一個人,表麵上笑臉相待,背地裏卻暗箭傷人。有一次,李隆基在勤政樓上隔著簾子眺望,兵部侍郎盧絢騎馬經過樓下。李隆基看到盧絢風度很好,隨口讚賞幾句。第二天,李林甫就把盧絢降職為華州刺史。
有一個官員嚴挺之,被李林甫排擠在外地當刺史。後來,李隆基想起他,跟李林甫說:“嚴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還可以用呢。”李林甫說:“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聽一下。”退了朝,李林甫找來嚴挺之的弟弟,說:“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見皇上嗎,我有一個辦法。”嚴挺之的弟弟見李林甫這麽關心他哥哥,當然很感激,忙請教該怎麽辦。李林甫說:“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說他得了病,請求回京看病。”嚴挺之接到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著奏章去見李隆基,說:“真太可惜,嚴挺之現在得了重病,不能幹大事了。”李隆基惋惜地歎了口氣,也就算了。
像嚴挺之這樣上當受騙的還真不少。但是,盡管李林甫裝扮得非常巧妙,他的陰謀詭計到底被人們識破了。人們就說李林甫這個人是“嘴上像蜜甜,肚裏藏著劍”,這就是“口蜜腹劍”的由來。
李林甫當了19年宰相,有才能的正直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大批善於鑽營拍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唐朝逐漸從興旺轉向衰敗。
●“茶聖”著《茶經》
陸羽出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被稱為“茶聖”或“茶仙”。陸羽一生很富有傳奇色彩,他原是個被遺棄的孤兒,3歲的時候,被複州竟陵龍蓋寺主持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拾得,後來給他取名陸羽。陸羽在寺院中長大,因此自幼便有機會學習佛經,但他反而偏好孔孟之說。陸羽相貌醜,有口吃但又非常好辯。由於好學不倦,學問亦日益深博,再加上他人很幽默,又是性情中人,很多達官文人都願意和他交往。
自唐初以來,各地飲茶之風漸盛,但飲茶者並不一定都能體味到飲茶的要旨與妙趣。於是,陸羽決心總結自己的飲茶實踐和茶學知識,寫一部茶學專著。為潛心研究和寫作,陸羽結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經過1年多努力,他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的初稿,這一年陸羽28歲。陸羽在《茶經》中談論泡茶用水的部分非常多,無論是水的來源或水的溫度及用法都被後世視為泡茶的準則。他選擇水是以“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為標準。唐朝茶文化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帝王、士大夫及文人都以飲茶為時尚。他所著的《茶經》被視為我國茶文化的經典著作。隨著茶文化的發展和傳播,陸羽的貢獻也日益為中國和世界所認識。
在隋末天下大亂之際,許多隋朝的官吏也紛紛造反,自己統領軍隊稱霸一方,其中李淵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終促成了唐朝的建立。李淵本是隋朝的貴族,靠繼承祖上的爵位,當上了唐國公。公元617年,楊廣派他到太原去當留守(官名),鎮壓農民起義。開始他也打過幾個勝仗,後來看到起義軍越打越強,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緊張起來了。
李淵的次子李世民是他眾多兒子中最有才能、最有膽識的一個。他眼見隋朝大勢已去,便暗中結交有才識的人士,一同商議統一天下。天下大亂之後,李世民乘機勸父親起兵。
李淵依照世民及晉陽令劉文靜的計謀,從太原起兵,自任大將軍,集中了20多萬大軍攻打長安。李淵攻下長安以後,為了爭取民心,宣布約法12條,把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廢除,並且暫時讓楊廣的孫子楊侑做個掛名的皇帝。
禁軍將領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勒死隋煬帝後,李淵立即把楊侑廢掉,自己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李淵和李世民經過幾年征戰,平定了其他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李世民東征西討
公元618年,李淵做了皇帝,建立了唐朝,但各地的戰亂並沒有平息,到處是占山為王的割據勢力,統一的任務還相當艱巨。這個艱巨的任務,曆史性地落到了李世民頭上。
在多種割據勢力當中,依附突厥的劉武周最為強大。他占據了雁門、樓煩(今山西靜樂)、定襄(在今內蒙)等幾個郡,自稱皇帝,猖撅一時。公元619年,劉武周率軍進攻唐朝城鎮,接連取得了幾次勝利。坐守太原的李元吉見劉武周來勢凶猛,不敢抵抗,嚇得把太原城白白送給了劉武周,匹馬逃回了京城長安。劉武周得以長驅直進,勢力越來越大。李淵在猖狂的劉武周麵前,也嚇得準備放棄黃河以東的土地,守住蒲津關以西,做個關西皇帝算了。李世民堅決反對父皇的這種苟安思想,他闡明厲害,並積極請戰。李淵被李世民說服了,就命李世民領兵出擊。經過幾次大的戰役,李世民把劉武周的主力部隊都消滅了。劉武周見大勢已去,就逃往突厥。突厥不想得罪唐朝,就將劉武周殺了。失去的大片土地,經過李世民揮軍奮戰,又回到了唐朝手中。
打敗了劉武周之後,唐朝已把西北的幾股割據勢力都鏟平了,使後方得到了穩固,李淵又命李世民率大軍攻取東都(今河南洛陽)。李世民揮師出關,銳不可當,河南許多州縣望風而降,很快就把東都包圍了。
東都這時在王世充手裏。王世充是隋朝大臣,原與楊廣的孫子楊侗一起鎮守。楊廣死後,王世充先立楊侗為皇帝,後來,他打敗了瓦崗起義軍,自以為了不起,就廢了楊侗,自立為帝,取國號為鄭。
李世民領兵圍住東都,日夜不停地攻城。被圍在城裏的王世充為了擺脫被困的挨打局麵,他派人悄悄趕往河北,向竇建德求救。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竇建德即發兵去救王世充。他的目的是想先與王世充聯合擊敗唐軍,再尋機消滅王世充,最後奪取天下。竇建德一麵發兵30萬去救援王世充,一麵派人送信給李世民,信中以命令的口氣要李世民退回吳中。
竇建德的信不僅沒使李世民撤退,反倒給李世民搶得戰機的時間。李世民接受了部將的意見,一麵繼續圍攻東都,一麵分兵截住南下的竇建德大軍。李世民把他的弟弟留下來攻城,自己則領兵去攔截竇建德。虎牢關(在今河南)一戰,竇建德的夏軍被打敗,潰不成軍。在一片混亂之中,竇建德受傷做了俘虜。打敗了竇建德,李世民又回兵東都,王世充隻好打開城門乖乖投降。
李世民這一戰一舉消滅了夏、鄭兩個大國,使黃河南北的廣大地區都成了唐朝境地,統一事業也就基本完成了。
●再反唐李密身死
李密兵敗後率兩萬瓦崗軍來投奔唐朝,李淵封他為荊國公,並且將表妹獨孤氏嫁給他,但是卻不給他兵權,隻讓他做三品的光祿卿。李密深知李淵此舉是對自己進行防範,心中不滿,卻也無可奈何。李密覺得李淵沒把自己放在眼裏,越想越氣,決定離開長安,但孤身一人離開,他又心有不甘,於是便心生一計。
一天,李密對李淵說:“臣蒙恩寵,安坐京都,深感不安。聞聽山東臣舊日部下大多對王世充不滿,臣願率軍前去招撫他們,共討王世充。”李淵覺得這是件好事,便答應了,並派給李密一萬人馬。
離開長安,身邊又有一萬人馬,李密心中鬆了一口氣。他此番就是為了脫離李淵,圖謀東山再起。與李密一同出行的還有王伯當、賈潤甫,但二人並不知他心中的這一番想法。
大軍剛行到稠桑(今河南靈寶以北),忽然有禦史快馬追來,傳皇帝禦旨,要求李密速回長安,說有要事相商,王伯當、賈潤甫先率軍繼續前行。李密一聽,便知情況有變。但他心意已決,絕不再回去,便找來王伯當、賈潤甫商議對策。
原來,李密剛帶兵出長安不久,李淵便得到密報說李密要倒反長安、圖謀不軌。報密之人便是李密原來的部下,此人本是李密親信,最了解李密為人,他知道李密率一萬人馬此番去山東,是為了重新開辟地盤與李淵做對。李淵聞言大驚,忙降旨召回李密。
李密對王伯當、賈潤甫二人說:“皇上突然要我回去,定是有人說了我的不是,我此番回去必死無疑!哼,我最了解李淵為人,最怕我掌握了兵權,不甘臣服,於是封我個有名無實的光祿卿,表麵上還裝得很熱情。我再也不肯上他的當了。這裏是桃林縣境內,不如我們攻破桃林,奪到糧食,然後去黎陽,在山東重振旗鼓。二位意下如何?”
賈潤甫大吃一驚,對李密說:“明公此言差矣。當今皇上待人寬厚,決無害你之心。更何況一旦舉事,朝廷必派人來追殺,區區一萬人馬不堪一擊。那時悔之晚矣!”李密聞言勃然大怒,舉刀便向賈潤甫砍去。王伯當見狀,趕忙上前拉住。賈潤甫跟隨李密多年,沒想到他現在如此對待自己,流著淚勸道:“眼下強者為王、敗者為寇,況且自從翟讓被殺,天下人皆以為明公為忘恩負義之人,誰還肯來投奔?恕屬下直言相告,望明公三思。”殺翟讓之事是李密的心病,聽賈潤甫再次提起,一時氣恨交加,舉刀又欲殺之。但見賈潤甫涕淚橫流,一番話說得句句中肯,也隻有真心相待之人才會說出此言,又不忍下手,半響方說:“也罷,既然你不肯和我一起舉事,姑且自已去罷。我心已決,不可阻攔。日後若戰場相見,隻當不識也就罷了!”賈潤甫聞聽此言,心下大痛,但自覺無趣,獨自出營,騎馬奔熊州而去。王伯當為人義氣,雖不讚成舉事,但見李密鬼迷心竅,隻好說:“我王伯當與你生死與共,隻是日後因此事而死,太沒有價值了!”
李密與王伯當商定,很快便帶入攻下桃林縣,殺死縣令,奪得糧食。消息傳到熊州,唐右翔將軍史萬寶怕他前來攻打,便與行軍總管盛彥師商量對策。盛彥師成竹在胸地說道:“您不必擔心,李密誌在山東,不會攻打熊州。況且,隻要您肯給我5000人馬,便可提李密人頭來見。您又有什麽可憂慮的呢?”史萬寶忙問是何良計,盛彥師隻搖頭微笑不語。於是,史萬寶撥給盛彥師5000人馬,靜待佳音。
李密果真沒去攻打熊州,而是奔黎陽而去。但是去黎陽如果走大路必然要經過洛陽,洛陽此時為王世充所占,自然不會放李密過去。李密便決定先去襄城,然後繞道黎陽投奔徐世助。而去襄城必經熊耳山。熊耳山山高林密,中間一條峽穀便是惟一的通道。盛彥師的錦囊妙計便是埋伏在峽穀兩側的山頭,居高臨下,以逸待勞。
果不出盛彥師所料,他帶5000精兵埋伏好的第二天,李密、王伯當便率眾走入熊耳山峽穀。待他們全部進入埋伏圈,盛彥師一聲令下,亂箭齊發。李密所帶軍兵猝不及防,無處躲藏,亂作一團,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李密無力組織反抗,身中數箭而亡。可憐王伯當也隨他同赴黃泉,但正如他自己所說,死得毫無價值。
在黎陽的徐世勃,雖歸順李淵,但此人注重情義,將二人盛殮葬在黎陽山上,並且親自戴孝,舉行了盛大的葬禮。
●玄武門兄弟相殘
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李淵選定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但是,其次子李世民在建唐過程中出力最多、功勞最大,李建成、李世民二人的矛盾日見加深。
李世民網羅了尉遲敬德、秦叔寶、徐世勃、李靖等著名將領,像房玄齡、杜如晦等著名的十八學士也都成了他的謀士。所以,他的勢力無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後,也統領軍隊打過一些勝仗,雖然沒有李世民那樣雄厚的實力,但他有太子這個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親國戚聚集在他的周圍。他長期留守關中,在京城長安一帶有堅固的基礎,甚至宮廷的守軍(玄武門的衛隊)都在他的控製之下,他還把齊王李元吉拉找討來。總體來說,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勢均力敵、旗鼓相當。但是,形勢對李世民越來越不利。由於李淵昏庸無能,聽信讒言漸漸疏遠了李世民。李建成乘機加緊和李元吉、張婕好、尹德妃勾結,幾次三番想暗害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世民、元吉跟隨李淵到城外打獵,李淵讓他們騎馬比箭。李建成故意讓李世民騎他的一匹難以馴服的烈馬,李世民剛騎上馬,馬就狂蹦亂跳起來。李世民急忙跳下,等馬安靜了,再騎上去。誰知剛一上馬,馬又跳起來。這樣反複了三次,李世民才製服了這匹烈馬。李世民騎在馬上,對旁邊的人說:“有人想用這匹馬害死我,豈不知生死有命,怎麽害得了呢?”李建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一天夜裏,李建成請李世民喝酒,想用藥酒毒死李世民。李世民毫無戒心,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突然感到胸口疼痛難忍,接著就大口吐血。幸好淮安王李神通在場,把李世民背回府全力醫治,才保住性命。
李建成還用金銀收買秦王府的武將,又鼓動李淵把李世民的心腹謀士全調到外地,眼看矛盾就要由明爭暗鬥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劃,利用抵禦突厥入侵這個時機,先奪了李世民的兵權,等出征的時候再把他殺掉。李建成在李淵麵前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征,李淵答應了。李元吉又請求秦王府的尉遲敬德、程咬金、秦叔寶等猛將歸他指揮,並調李世民部下精銳士兵充實自己的部隊,李淵也都一一同意了。李建成以為自己安排得十分周密,其實,這消息很決就傳到李世民那裏。李世民急忙找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商量對策,大家都主張立即動手,先發製人。
公元626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發他們在後宮胡作非為以及與張婕好、尹德妃的暖昧關係。李淵大吃一驚,說:“竟然有這樣的事?”李世民說:“不但如此,他們還幾次想謀害我。如果他們得逞,兒就永遠見不到父皇了!”說完哭了起來。李淵說:“你講的事情,關係重大,明天我要親自過問!”
當天夜裏,李世民調兵遣將。第二天一早,李世民親自率領長孫無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門附近。張婕好聽到了風聲,馬上派人報告李建成。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說:“我們應該趕快把兵馬布置好,稱病不去上朝,觀察一下動靜再說。”李建成說:“怕什麽?內有張、尹二妃照應,外有自家軍隊守衛玄武門,能把我們怎麽樣?我們一起上朝去,看看情況再說。”說完兩人騎馬進入玄武門。
守衛玄武門的將領叫常何,原來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是已經被李世民收買過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臨湖殿,發現情況異常,立即掉轉馬頭,往回跑。隻聽有人喊道:“太子、齊王,為什麽不去上朝?”李元吉回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對頭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連向李世民發了三箭,都沒射中。李世民對準李建成回射一箭,隻聽“唆”地一聲,李建成從馬上摔下來,斷了氣。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迎麵碰上尉遲敬德,又掉轉馬頭往回跑。忽然一陣亂箭射來,李元吉趁勢滾下馬鞍,往附近的樹林裏鑽,正巧遇見李世民。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李元吉騎到李世民的身土,奪下了弓,動手去扼李世民的頭頸。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尉遲敬德騎馬趕到了。李元吉放開李世民拔腿就跑,尉遲敬德一箭把他射死了。
這時候玄武門外人喊馬嘶,原來是東宮的大將馮翊、馮立,齊府的薛萬徹帶著兩千多人,正在攻打大門。隻見大力士張公瑾一個人用身子頂著門,外麵的人沒能攻進來,守衛玄武門的敬君弘、呂世衡兩位將軍挺身出戰,先後戰死。東宮、齊府的士兵又去攻打秦王府,情況十分危急。這時候,尉遲敬德提著建成、元吉的腦袋趕來,大喊道:“奉聖旨討伐二賊,這就是他們的頭,你們還為誰賣命?”東宮、齊府官兵見兩顆血淋淋的人頭,果然是建成、元吉的,就一哄而散。
三弟兄火並的時候,李淵正帶著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遊玩。忽然看見尉遲敬德匆匆趕來,就問:“你來這裏幹什麽?”尉遲敬德說:“太子、齊王叛亂。秦王恐怕驚動陛下,特地派臣來護駕。”李淵大吃一驚,忙問:“太子、齊王現在何處?”尉遲敬德說:“已經被秦王殺死了。”李淵十分難過,吩咐遊船靠岸,回頭對裴寂等人說:“想不到會有今天這樣的事發生,你們看怎麽辦?”左右的大臣聽到建成、元吉已死,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蕭璐、陳叔達說:“建成、元吉本來就沒有大功,秦王功德蓋世,深得人心,理該立為太子。”李淵說:“我本來也是這樣想的。”尉遲敬德忙說:“外麵還沒有完全平靜,請陛下降旨,要各路軍隊都接受秦王指揮。”李淵立即派人傳旨結束了這場政變。
三天之後,李淵宣布秦王李世民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這年八月,李淵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當了皇帝,是為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曆史上把這次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
●房謀杜斷佐太宗
“房”指房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杜”是杜如晦,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唐高祖武德年間,二人均為秦王府的重要謀士,助秦王李世民平定群雄、取得帝位。
唐太宗貞觀初年,房玄齡、杜如晦分領尚書左、右仆射,共掌朝政,台閣製度皆二人所定。房玄齡善建嘉謀,杜如晦能斷大事,兩人為佐太宗,同心協力、相得益彰。故時稱良相,必曰房杜。
●魏征直諫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把國家治理好,除了他的雄才大略等因素之外,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善於納諫。這一點在他的治國經曆中非常突出,因而得到了中國曆史上“最善於納諫的皇帝”的美譽。
在李世民的鼓勵下,大臣魏征總是不斷地給他提意見,而且往往據理力爭,絲毫不讓。李世民對魏征也特別看重,還常常把他召進宮中,單獨聽取他的意見。
有個大臣的女兒,才貌雙全,皇後建議把她選人宮廷,並且已經登記入冊。其實這位姑娘已經與人訂婚,有了婆家。但既是選入皇宮,誰還敢說個不字呢。有人就把這事告訴了魏征。魏征急忙進宮拜見李世民,勸諫說:“皇上居住的是深宮大院、亭台軒榭,應該想到平民百姓是否有房住;皇上每天山珍海味、雞鴨魚肉,應該想想平民百姓能否填飽肚子;皇上身邊嬪妃成群、美女如雲,應該想想平民百姓是否有個家。”李世民間:“你說了這麽一通道理,到底想說什麽啊?”
魏征這才把來意挑明,說:“人家的姑娘已許婆家,皇上卻要去奪為己有,這豈是一個好君王所能做的事呢?”李世民連忙認錯,自責不已,馬上下詔,從嬪妃名冊中劃掉那位姑娘的名字。
從此以後,李世民越來越信任魏征,而魏征提的意見不僅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尖銳,有時簡直讓李世民聽不下去,下不了台階。
有一次,剛剛上朝,魏征就為一件事與李世民辯論起來。君臣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直爭得麵紅耳赤。李世民氣呼呼地,真想一聲令下,將魏征趕出宮去,可他又怕在大臣麵前丟了善於納諫的好名聲,隻好努力按住火氣。退朝後回到宮中,李世民仍是怒氣不消,憤憤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不明白李世民為什麽發那麽大的火,就問:“陛下想殺誰?”李世民嚷道:“殺誰?我要殺魏征!這個鄉巴佬太猖狂了,總是當著大家的麵叫我難堪我這個皇卜倒受他擺布了哼!”長孫阜後聽了不言不語地走進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皇帝的正規禮服,來到李世民麵前,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李世民給弄糊塗了。隻聽長孫皇後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我聽說隻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如今魏征犯顏直諫、剛正不阿,正說明皇上的英明。所以向皇上表示祝賀。”
李世民聽了這一席話,恍然大悟,心中的怒氣一下全沒了。從那以後,李世民不但不怨恨魏征,反而常常在大臣麵前誇獎他:“人家都說魏征態度暴躁,舉止粗魯,我看那恰恰是他的嫵媚可愛的地方呢!”
魏征不管李世民生氣也好,還是稱讚他也好,還是照樣給李世民提意見。在短短的十幾年裏,魏征給李世民提的批評、建議大大小小有200多件。他之所以敢於直言勸諫,是他摸準了李世民有一個最大的恐懼,就是怕亡國。因此,魏征常常引用隋朝的例子來勸諫李世民,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是幫助他避免亡國之禍的忠臣,因而能接受勸諫。
公元643年,魏征得了重病。李世民每天都派人去看望他,向他表示問候,希望他還能為自己再提點意見。到了病危時,李世民親自來到魏征病床前,看著魏征,難過得流下了眼淚,就問魏征:“愛臣還想要些什麽?”魏征緩緩應道:“我是什麽也不想了,我隻擔心國家的前途啊!”李世民緊緊握住魏征的手,什麽話也說不出來。
不久,魏征去世了,李世民親自趕往吊唁。在魏征的靈前,李世民想起了魏征忠君報國、犯顏直諫的件件往事,又傷心地痛哭起來。由於過分傷心,李世民整整5天沒有上朝。李世民還頒發詔書,命文武百官都要去吊唁魏征,參加魏征的葬禮。
李世民為魏征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之後,一上朝議事,就對百官慨歎道:“以銅為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戴得是否端正;以曆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以人為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如今魏征去世,就使我少了一麵明察得失的鏡子了。”
●唐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過著農耕和遊牧的生活,他們勇敢善戰。吐蕃人的首領稱為“讚普”,意思是雄壯強悍的男子。
吐蕃的讚普鬆讚幹布非常羨慕唐朝的文化,公元640年,他派大相(相當於宰相)祿東讚帶著黃金5000兩、珍寶數百件,去長安求婚,李世民答應將文成公主嫁給他。
文成公主出身皇族,聰明、美麗,讀書很多,很有才華。李世民為她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有各種各樣的日用器具、珠寶、綾羅、衣服等。公元641年,李世民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文成公主的父親)護送文成公主入藏,鬆讚幹布親自帶領大隊人馬迎接,吐蕃人民穿著節日的服裝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的時候,帶去了許多曆史、文學書籍以及經書、佛經和有關醫藥、生產、工藝等方麵的書籍,還帶去了大量的糧食、蔬菜種子和生產工具。她還幫助吐蕃人推行曆法,教吐蕃婦女紡織、刺繡。她帶去的水磨深受吐蕃人民的歡迎,使他們學會了利用水力資源。文成公主信奉佛教,鬆讚幹布在她的影響下,提倡佛教,修建了大昭寺。文成公主帶去的樂隊大大豐富了藏族的音樂。當時,鬆讚幹布不斷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求學,唐朝許多有學問的人也被聘請到吐蕃掌管文書。唐朝還給吐蕃送去蠶種,派去養蠶、釀酒、製碾磨和造紙墨的工匠。先進的漢族文化傳入吐蕃,對吐蕃生產和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她在吐蕃總共生活了40年。文成公主為漢藏兩族的友誼作出了貢獻,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深切懷念和愛戴。
●唐三藏西天取經
唐三藏就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學大師、翻譯家和探險家,玄獎是他在佛門的法號。因為玄類潛心研究佛學中的《經藏》《律藏》和《論藏》,所以人們也叫他唐三藏。唐三藏自小受到身為虔誠的佛教徒的父親和在洛陽淨土寺出家的哥哥的影響,13歲那年,他也當了和尚。自此之後,唐三藏便與哥哥一起學習佛經。唐三藏十分聰明,而且十分刻苦地研究經典。到他15歲時,不僅能背誦《涅桑經》,並且還能講解。隋末唐初,許多精研佛典的高僧全集中在四川成都一帶。唐三藏跟他的哥哥到了成都空慧寺,向高僧們請教,佛學學識大有長進。
後來,唐三藏決心繼續深造,毅然離開哥哥,獨身一人沿長江東下,抵達荊州,在天皇寺與僧眾研究經典,隨後又北上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拜訪各處著名的高僧,探討各家的學說。唐三藏對佛學鑽得越深,困惑越多,他發現國內佛經現有的譯本的翻譯有很多差錯。為了探尋經典的真諦,追求佛教的至高境界,他決心去佛教“聖地”一探究竟。於是,唐三藏又來到長安,向外國人學習天竺語文,籌集經費,作遠行的準備。
當時中國的西部地區在突厥的控製下,人們要想出國,必須官府批準,領取過所(護照)才能成行。唐三藏雖已提出申請,但還沒得到批準。公元627年,唐三藏隨同一些商人從長安出發,踏上了西行之路。當他們就要到玉門關(唐朝邊境的最後一道關長)的時候,唐三藏的坐騎死了,隨從他的兩個小和尚全跑了,偏偏官府的差役也追了上來。唐三藏藏在客店裏,真不知怎樣才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著追捕文書走了進來,問道:“您就是玄類師父吧?”唐三藏沉吟了一下,沒有答話。李昌說:“師父若說實話,弟子可以幫您想個辦法。”唐三藏見李昌神態誠懇,就說:“不錯,貧僧正是玄奘。”李昌道:“師父誠心到天竺研習佛法,功德無量,我定當盡力幫助。”說完就扯碎了追捕文書,說:“師父盡快趕路吧,要是晚了就出不了關了。”唐三藏聽完大喜過望,急忙趕路出了玉門關。
在瓜州,唐三藏結識了西域的石粱陀,就請他當向導,又有位瓜州老人送給他一匹瘦馬。這匹馬雖說瘦,但是它曾經往返天竺國十餘次,熟識道路。
唐三藏從瓜州出發,走出50多裏,繞玉門關而過。一日中午,來到了一座烽火台。他正在馬旁休息,突然一箭飛來,雖未射中,卻也吃驚不小。驚魂未定,又是一箭射來。唐三藏急忙向著烽火台大喊:“我是長安來的僧人,要到天竺取經,請你們別再射箭。”守衛烽火台的官兵了解了唐三藏的來曆,不由十分敬佩,送他到了下一座烽火台。這樣,一直到了第四座烽火台,台上守將還留他歇了一夜,為他準備好幹糧和清水,並且介紹說:“下一座烽火台的守將很壞。如果被他發現,實在難說出什麽事,請師父繞開那一台走吧!”
唐三藏繞過了烽火台以後,便奔向野馬泉,進入了莫賀延磧。這時向導跑了,在這廣闊無邊的沙漠裏,天上無飛鳥,地下無走獸,唐三藏獨自行走在寂靜的沙漠裏。兩天過去了,唐三藏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野馬泉,心中萬分焦急,身體更是疲倦。他拿起皮囊準備喝口水,一不小心,水都灑在沙漠裏,這可是無法彌補的失誤。他在沙漠中頑強地走了五天四夜,一滴水也沒入口,頭兩天還隻覺得口幹舌燥,後來全身燥熱,嘴唇都幹裂了,呼吸急促,頭昏眼花。這時,連馬都不能走了,最後人和馬一起倒在沙漠裏,昏死過去。夜間,唐三藏在昏迷中被一陣涼風吹醒了,漸漸地有了精神,馬也站起來了。唐三藏支撐著虛弱的身體走了幾裏路,突然看到前麵綠油油一片草地,到了跟前,發現還有清澈的泉水。唐三藏在那裏歇息一天,裝夠了水,又繼續走了兩天路,才走出沙漠,抵達伊吾國境。
唐三藏在伊吾國住了十餘天,隨後來到高昌。高昌國王本是漢人,也是一位佛教徒,他命王妃大臣也前來拜見唐三藏,並請他講經。高昌王很尊敬唐三藏,答應給他優厚的待遇,希望他留下來說法。唐三藏說:“我雲遊是為求佛。現在被大王相留,大王能留住我的身體,卻留不住我的求佛法的決心。”可高昌王還是不放他走,唐三藏一連三天不飲不食。到了第四天,深受感動的高昌王終於同意送他西行,並且給他準備了衣物、幹糧、挑夫和30匹馬,並給沿途各國去信,請他們一起保護這位追尋佛法的高僧。
此後,唐三藏在離開高昌後又翻山越嶺,整整用了一年,於公元628年夏天到達了天竺。在天竺,他看到許多高大的鴕鳥,看到五十尺高的佛像和一千多尺長的石刻臥佛像,還看到許多的大象往來運輸。他幾次渡過恒河,尋訪佛教史上的古跡。他到了伽耶城,那兒有一棵高達五丈多高的菩提樹,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曾經在這棵樹下苦修;他到了佛經中所記載的西天靈山,參拜了釋迦牟尼弘揚佛說法的遺址。這些實地的考察活動,使唐三藏對佛法的理解更深入了。
唐三藏來到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那爛陀寺是天竺最大的寺院,天竺佛教的最高學府也設在這裏,有長達700多年的曆史,常年住有僧眾1萬多人。這個寺院的主持是戒賢法師,當時已100多歲高齡了,是當時天竺德高望重的大學者。唐三藏到那爛陀寺院的那天,1000多僧眾捧著香、鮮花歡迎來自遠方中國的客人。年過百歲的戒賢法師早已不收徒講學了,為了表示對中國的友好,法師特地收唐三藏為弟子,重登講壇,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給玄奘講授了最難懂的《瑜珈經》。唐三藏在寺裏留學5年,把寺內所藏各類經論通讀了一遍,並虛心誠懇地向戒賢法師及寺內高僧質疑問難,通曉了經論真諦。唐三藏仍不滿足已學到的知識,辭別了戒賢法師又遊曆南印度去訪師學佛。
唐三藏又用六年的時間走遍了全印度,以增加學識、開闊眼界。之後,唐三藏又回到那爛陀寺。戒賢法師令玄奘登壇宣法,為全寺僧眾講授《攝大乘論》。當時有一個婆羅門(印度古代的僧侶貴族,掌握教權,壟斷知識)寫出十餘條理論,掛在那爛陀寺的門口,並且狂妄地聲稱:“假如有人駁倒我一條,我情願把頭割下來認錯。”過了很長時間沒有人能出來駁斥他。唐三藏請戒賢法師等人作證,與那個波羅門展開辯論。辯論下來,那個婆羅門隻得低頭認輸,請求照約認錯。唐三藏說:“佛不殺生,你就給我當傭人吧。”
唐三藏在印度宜講大乘論,對印度各地影響巨大。因為仰慕唐三藏,戒日王和國王鳩摩羅特派使者聘請玄類,並以兩國國王的名義通知當時印度境內的大小國家,在曲女城舉辦全印佛教大會,恭請唐僧唐三藏講學。公元642年,大會正式召開,參加大會的有那時印度的18個國家的國王,專修大小乘的高僧三千餘人,那爛陀寺的僧眾2000餘人和婆羅門等外道2000餘人。這次佛教大會在印度曆史上是第一次,整個印度的各界名人幾乎全來了。
唐三藏在大會上宣講的主要內容是《大乘論》,同時他又寫了一部《破惡見論》,懸掛在會場中,對與會者發表自己的觀點。《破惡見論》發表後,到會議結束,並沒有人站出來辯論。這次大會持續進行了18天,大家聆聽唐三藏的宣講,始終沒有任何人提出不同意見。大會結束那天,各國國王拿出許多金錢獻給唐三藏。唐三藏分文不取,全分給貧苦百姓。自此以後,印度佛教界公認唐三藏是佛學學術中的泰鬥,印度全境無處不知他的大名。
戒日王一再懇切地挽留玄奘留在印度。一個國王甚至表示,唐三藏隻要肯留下來,願虔誠地為他建起一百所寺院。可是,唐三藏在印度研學佛法的巧年中,沒有一天不在想念祖國,他決定回國。臨行的那天,戒日王和當地的印度朋友依依不舍,揮淚送行。
唐三藏於公元645年初,帶著收集的650多部佛教書籍,行經西域,回到祖國的都城長安。唐三藏當年去天竺是違犯禁令偷偷出去的,李世民了解到他的全部情況,很欽佩他的堅強精神,特地命宰相房玄齡等去迎接他,長安民眾在朱雀大街開了歡迎大會。人們夾道歡迎唐三藏歸來,路兩旁設著香案和鮮花,長安的僧尼、信眾數萬人列隊護送,把唐三藏帶回的經卷佛經迎請到弘福寺。
李世民在洛陽朝見唐三藏,聽取了唐三藏旅途所見所聞的西域天竺各國風土人情。李世民聽得聚精會神,想讓唐三藏還俗,輔佐自已治理國政。對此,唐三藏婉言推拒了。於是,翻譯佛經便成了唐三藏的主要任務。唐三藏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苦幹了19年,共將74部佛經、1335卷、計1300多萬字譯出。唐三藏的譯文既忠於原經典,漢文又通達流暢、文字優美。有些專有名詞的譯名,例如“印度”,就是唐三藏那時確定下來的。
長期艱苦的翻譯工作嚴重損害了唐三藏的身體,這位偉大的佛學家和傑出的翻譯家於公元664年圓寂(佛教對僧尼死亡的說法)在長安郊外的玉華寺。
生前,唐三藏還同參加翻譯佛經的辯機和尚一起編寫了《大唐西域記》,這部書記載了包括今天我國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當時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山川、城邑交通和民風民俗等。《大唐西域記》已經被譯成許多種外國文字,成為一部世界名著,是對這些地區的曆史、地理進行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隋唐藥王孫思邈
孫思邀是我國隋唐時期的著名醫學家,生於公元581年,正是隋朝建立的那一年,逝世於公元683年,整整跨越了兩個朝代。
孫思邀的老家在京兆華玩(在今陝西)。小時候的孫思邈經常見到許多窮苦百姓得了病,或是因為沒錢醫治,或是醫治不好,年紀輕輕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看著人們哭天喊地,孫思邈頭腦裏萌發出一個念頭:“救活一條人命是多麽重要啊!黃金雖貴能夠用錢買到,而人的生命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從此,孫思邈幼小的心靈裏樹立了一個宏偉的誌向:我要做個好醫生,為成千上萬的人解除痛苦,也為他們的親人解除痛苦。
在這個宏偉誌向的驅使下,孫思邈發憤學習,認真鑽研。為了掌握廣泛的知識和可靠的本領,他不辭辛勞,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通讀了大量各種各樣的醫學書籍,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掌握了精深的醫學技藝,為他以後的行醫生涯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正因為有了這個好基礎,孫思邈行醫不久就出了名,漸漸名聲越來越大,連朝廷裏也知道了他高超的醫術,要召他去當醫官。但孫思邈不願被束縛在皇宮裏,執意推辭了,他知道他的根應當紮在千百萬人民中間。
孫思邈不僅醫術高,醫德也很好,他不會因病人交不起診費就把病人拒之門外,見死不救。相反,他經常為許多病人義務治療,還把藥送給他們。對於遠道上門求醫的病人,他還騰出房子讓他們居住,親自為病人熬湯端藥,勝似對待自己的親人。隻要有人請他出診,他總是有請必應,不管是風雪彌漫,還是夜深黎明,立即趕往醫治。
有一次,一個病人得了尿瀦留,撒不出尿,小肚子脹得非常難受。他請來孫思邀,懇求道:“孫醫生,快救救我!尿脬都要脹破了!”這種病的醫治,以往都是用藥來排泄。現在,孫思邀看病人那麽痛苦,心想:“吃藥怕是來不及了。怎麽辦呢?尿流不出來,怕是排尿管的口子不靈了。能不能用根管子插進尿道,讓尿通過管子流出來呢?”孫思邀考慮一番,決定試一試。可是尿道很細,什麽樣的管子才能插進去呢?他苦苦思考著,十分焦急,正在這時,他看見一個小孩拿著一根蔥管在吹著玩,突然受到了啟發,心想:“蔥管又細又軟,大概可以試試。”於是,他趕忙叫人找些香蔥,從中選出細韌的一根,稍加削剪,然後小心翼翼地插進病人的尿道,再用力一吹。不一會兒,尿果然順著蔥管流了出來,病人的小肚慢慢癟了下去,病也就好了。一根小小的蔥管,便消除了病人莫大的痛苦。孫思邈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導尿術的人。
又有一次,孫思邀出診回來,在路上看到幾個人抬了一口棺材。棺材縫裏滲出了鮮血,一個老婆婆跟在後麵哭得死去活來。孫思邀被哭聲所深深打動,又覺得棺材裏流出的鮮血很不尋常,就連忙趕上前去,問道:“棺材裏裝的什麽人?死了多長時間啦?”老婆婆忍住哭泣,含淚答道:“已有幾個時辰了。”孫思邈說:“把棺材打開,讓我看看好嗎?”老婆婆開始不願意,孫思邈並不放棄,耐心說服老婆婆:“可以試試。我看棺材裏流出的鮮血,應該還是有希望的。”老婆婆聽孫思邈說得有理,就一邊讓大家打開棺材一邊說:“我可憐的孩子啊!她是難產,折騰了兩天兩夜,受了不少罪。結果小孩子沒生下來,把自己的命也給送了。我就這麽一個女兒,醫生要是能把她救活,我一定給你磕頭。”說話之間,棺蓋已經打開。孫思邈往棺材裏一看,隻見那婦人臉色煞白,忙探手去摸婦人的脈,果然還在微微顫動。孫思邈趕緊拿出銀針,選好穴位,慢慢地紮了下去,然後手指不停地撚動。不一會兒,隻見那婦人呼了口氣,睜開了雙眼。又過了一會兒,一個胖娃娃“哇哇”地落了地,老婆婆連忙抱起嬰兒,激動的淚水不住地往下流。孫思邈拿出隨身攜帶的藥,讓產婦服了下去。產婦漸漸蘇醒了,臉上也有了血色。老婆婆抱著嬰兒跪倒在孫思邈麵前,一麵磕頭,一麵感激不盡地說:“謝謝救命之恩!謝謝救命之恩!”孫思邈連忙把老婆婆扶起來。周圍的人看到孫思邈一針救了兩條人命,都驚訝、敬佩不已,同聲稱讚他真是個神醫。
孫思邈在行醫的過程中經常運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得病的原因,開拓用藥的思路。他發現山區的貧窮百姓容易得“雀盲眼”(即夜盲症),這種病人白天的視力挺正常,可一到晚上就變得像麻雀一樣,什麽也見不到了。而有錢人常常得腳氣病,症狀為身上發腫,肌肉疼痛,渾身乏力。孫思邈想,為什麽窮人多得夜盲症,富人多得腳氣病呢?這肯定與飲食有關,不是多吃了些什麽,就是少吃了些什麽。於是,他比較了窮人與富人的飲食,發現富人多吃葷腥油膩、精米細糧,而窮人卻很少吃葷,吃的多為粗糧素食。經過反複考慮,他認為窮人得夜盲症,很可能是很少吃葷的緣故,富人得腳氣,不是由於吃葷就是由於吃細糧。他再作仔細分析,發現粗糧裏夾雜著不少米糠麩子,精米白麵則把這些東西弄得一幹二淨,看來腳氣病就是因為缺少米糠和麩子這類東西引起的。思考分析之後,孫思邈對症下藥。他試用動物的肝髒治夜盲症,試用米糠和麥麩治腳氣病,果然都很見效。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記錄腳氣病的醫學家,比起國外的最早記錄,要早出1000年左右。
孫思邀還十分擅長針灸,在古人已知穴位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實踐摸索,又發現了不少新的穴位,並總結出一個新的治療方法,就是哪裏有病往哪裏針灸。後來,人們把這種方法歸納為四個字,叫做“以痛取穴”,也學著孫思邈的樣,把“以痛取穴”的穴叫“阿是穴”。提起阿是穴,這裏有個來曆。
一次,有個病人找孫思邀看病,說大腿裏側有個地方疼得要命。孫思邀給他開了一帖中藥,可服了之後,並不見效。孫思邀就給病人使用針灸治療,紮了幾次,病人還是一個勁地喊痛。孫思邈想,除了古書上所說的那些穴位外,難道就沒有其他的穴位了嗎?他一麵用大拇指在病人的大腿上輕輕地掐來掐去,一麵不斷地耐心問著病人:“是不是這兒痛?”掐了很多地方,反複問了很多遍,病人忽然叫了起來:“啊!是,是,就是這兒!”孫思邈就在那個點上紮了一針,病人的腿痛果然好了。孫思邈想,古書上沒有這個穴位,應當給它叫個什麽名字呢?噢,對啦,病人說“啊!是,是,就是這兒!那就叫它阿是穴吧!”阿是穴就是這樣得來的。
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孫思遴積累和搜集了大量簡便而有效的藥方,他把這些藥方匯集起來,編成了一部書,叫《千金要方》,也叫《備急千金方》。“千金”的意思就是說,書裏所載的藥方都是十分寶貴的,這時孫思邈已經70歲了。到了整整100歲的時候,孫思邈又把他後30年所積累的方子編成了另一本書,叫《千金翼方》。“翼”就是輔助的意思,就是要用它來彌補前一本書的不足。在這兩本書裏,孫思邈一共記載了6500多個藥方,不僅數量多,療效也很好。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醫學家,人們尊稱孫思邈為“藥王”,把他經常采藥的五台山稱作“藥王山”,並且在山上建了藥王廟。
●唐太宗貞觀之治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他就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李世民借鑒了隋滅亡的曆史教訓,製定了基本順應當時曆史發展要求的政治政策。唐初經濟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國家財政也嚴重拮據。因此,李世民首先實行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盡量避免和減少戰爭,以減少軍費支出,此舉有力地保障了農民安居壟畝,發展了農業生產。
親疏並舉、德才兼備的人才政策是李世民政治統治的重要保證和基礎。為了集思廣益、糾偏補過,李世民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監察和諫官製度。諫官直接參與政事,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書內省輪流值夜,以便隨時召見,詢訪外事,討論政教得失,使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種敬賢納諫的政治風氣。魏征就是當時最有名的“諍臣”,他性情耿直,敢於諫諍,據理力爭,凡有所諫,多被李世民采納,貞觀年間的許多政策的製定都是魏征參與和策劃的。
科舉製度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恢複和完善,並且最終定型下來,成為貫穿後代封建社會的官吏選拔製度,各階層的優秀人才得以進入政治統治集團,知識分子有了仕進的方便之門。在政治統治中,李世民特別重視倫理教化,將其作為鞏固統治的精神支柱。李世民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在推行禮治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法律的建設,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法律、法令,中國古代最完備的法典《唐律》就是他授意房玄齡、長孫無忌修訂的。
通過一係列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政策的製定和推行,唐初政治空氣開明而清廉,生產力得以迅速發展,經濟空前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獲得了一個較為安定的政治環境,能夠安心地從事勞動生產,從而創建了文化燦爛、國力鼎盛富強的景況,被後人譽為“貞觀之治”。
●六祖慧能出民間
湖北省黃梅東北的五祖山,唐代稱為馮茂山。山中古樹森森,鬆竹交映,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勝地——東山寺的所在地。唐朝初年,禪宗“東土五祖”弘忍大師就在這裏傳教,門徒超過千人,人稱“東山法門”。
公元661年的一天,馮茂山來了一位青年,蓬頭垢麵,衣衫檻褸,風塵仆仆,徑直來尋弘忍大師。他一見弘忍大師,口稱弟子,納頭便拜。當時,弘忍門下人才濟濟,僧俗之輩都是俊傑英才。弘忍見他相貌醜陋,舉止粗俗,不禁問道:“你是從何而來?來此做什麽?”那青年答道:“弟子是嶺南人氏,新州(在今廣東)百姓。老遠來拜師父,不求別的,隻求做佛。”大師見他口氣狂妄,大喝道:“你是嶺南人,又是貓獠,怎麽配做佛?”那青年毫無懼意,答道:“地分南北,佛性並無南北;人有高下,佛性應無高下。”青年幾句話說得弘忍大師對他刮目相看,這個青年就是禪宗六祖慧能。
慧能俗姓盧,生於公元638年,他3歲就死了父親,家境貧寒,靠賣柴供養母親。他不識字,沒文化,但資性穎悟。有一天賣柴,聽人讀《金剛經》,不覺心有所悟,攀談之中,得知弘忍法師正在東山大開法門,心中不勝羨慕。那位讀經的人本是熱心的佛教徒,見慧能資質非凡,有心向道,便決心成全,送給他十兩銀子。慧能獲得資助,安頓好了老母,便辭親上路,趕來拜見弘忍,尋求成佛的道路。
弘忍見慧能出語新奇,決意將他收下,但礙於他出身卑微,便派了到碓房去作了個春米行者。慧能在碓房春米,遇到講堂中弘忍升座說法,他便豎起耳朵仔細聽,默默地思考微言大義,慢慢地有所領會。他有時沉浸到玄妙的禪理當中,竟然忘記了環境和自找。
8個月過去了,這一天,弘忍大師忽然聚集門下700弟子,當眾宣布要選一位真正領悟佛法大意的弟子傳付衣缽,作自己的繼承人。弘忍命弟子們各作一首褐語,借以觀察各人對佛法的領會情況。
弘忍門下公認為最傑出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褐語,題寫在佛堂南廊的牆壁上,其褐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偈一出,所有弟子都稱妙,誰也不敢再寫偈,神秀自己也暗暗得意。消息傳到慧能耳中,他聽後微微一笑,來到南廊下,也做了一偈,請人寫在牆壁上。其偈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的偈語肯定自己身心的存在,認為極勤奮的修行,才能漸漸地達到不染塵埃的清淨境界,屬於傳統的漸修成佛說。慧能的褐語卻認為身、心和萬事萬物都是空幻的、不真實的,隻有人人都具備的佛性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這一思想,與他初入東山見弘忍時提出的佛性不分南北貴賤的說法一致,隻是經過8個月的默受教法,其思想更透徹精妙了。他與神秀的思想雖然同屬唯心主義,但在認識上比神秀徹底得多,若施之於佛教修行,頓悟成佛,則簡捷得多。一個出身貧賤,處在寺院下層的苦力行者,居然做出如此高妙的偈頌,當即引起轟動。讚歎、驚奇、嫉妒、憤怒、仇恨等各種複雜的感情,霎時籠罩了平日寧靜的寺院。
弘忍看見慧能的偈語,知他已經真正把握了求佛的精義,有心將衣缽傳付給他,又怕人知道,便故意不動聲色。當晚三更,弘忍才暗喚慧能入室,對他講經授法,並告誡慧能,他現在的身份地位,非比尋常,人心不服,就會有生命危險,應當速離東山,返回南方。慧能連夜起程南行,一路上曆盡艱險,躲過追殺,終於回到嶺南,從此混跡於農商之中,雜居於獵戶之間,銷聲匿跡巧年。時間久了,這場爭奪衣缽、法統的風波漸漸平息下去。慧能覺得時機成熟,應該出來弘法了,這才來到南海(今廣州市附近)印宗法師門下聽法。
一天,印宗問眾人:“那旗杆上頭的旗幟,被風吹著,是動還是不動?”眾人議論紛紛,有的說是旗幟在動,有的說不是旗幟動,是風自己動。慧能從座上站起來,高聲說:“法師!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幟動,隻是眾人的心在動。”此言一出,眾人皆一震。印宗馬上知道自己佛法修養不如慧能,轉向慧能請教,才知慧能就是佛法的衣缽所在。不久,印宗親自領著眾徒來到慧能住處,為慧能剃法受戒。這樣,慧能才正式出家,成為一名僧人。
印宗為慧能剃發之後,又拜在慧能門下,尊慧能為師。從此之後,慧能就常在菩提樹下為人說法。不久,慧能來到韶關曹溪,廣收徒眾,擴建寺院,傳法數十年,名聲大振,學徒達到十萬之眾。
慧能的活動,始終紮根於民間基層。他的學說思想體現於《壇經》,開創了中國佛教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麵,令人耳目一新。這一教派,就是日後長盛不衰的中國禪宗。
●武則天殺女求後
武則天,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入宮前,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工部尚書。武則天14歲時,唐太宗李世民聞知她的美貌,將她召入後宮,封為才人。初進宮的武則天以其特有的嫵媚博得了李世民的歡心。後來,李世民病危,太子李治侍奉在側,武則天與他漸漸產生感情。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按照當時的宮廷製度,26歲的武則天及後宮中沒有生養的妃嬪都被送進了感業寺削發為尼,為先皇祈福。公元654年的一天,逢李世民忌日,李治到感業寺進香,與武則天相遇,兩人舊情重溫。隨後,李治就把她召回後宮,封為昭儀。
武則天再次入宮後,開始的時候對王皇後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後與蕭椒妃有矛盾,便與王皇後聯合,奪去了李治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寵後,武則天就把目標轉向了王皇後。恰好武則天生了一個女孩,皇後很喜歡,在屋裏逗弄她。皇後出去以後,武則天偷偷把小孩掐死,用被子蓋上。正好李治駕臨,武則天假裝打開被子看孩子,發現已經死了,立即驚訝痛哭。李治向左右侍從詢間,大家都說皇後剛剛來過。李治大怒,決定廢掉皇後,改立武則天為後。
在封建社會,皇後的廢、立都是國家大事,必須由大臣們共同商議。朝廷的大臣們分成了兩派。反對立武則天為後的意見主要來自朝廷重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他們極力為王皇後辯解,說她出身高貴,忠厚賢惠,沒有什麽大過失,不該被廢皇後之位;而武則天卻是出身貧寒,還曾經侍奉過先帝,立為皇後則違背了禮製。韓瑗等大臣也表示反對。而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為了在李治和武則天麵前爭功邀寵,就站到了長孫無忌的對立麵,支持武則天做皇後。公元654年,李治下詔書廢王皇後、蕭淑妃為庶人,6天後正式冊立武則天為皇後。
●武則天自立為帝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後。次年,武則天借口李顯將嶽父韋玄貞封為宰相一事,廢掉李顯,立李旦為帝。後來,武則天又把李旦軟禁起來,政事無論大小均親自裁決。公元690年,也就是武則天67歲那年,她廢掉李旦,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自己立號為聖神皇帝。因為她死後曾有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所以後人稱她為“武則天”。
武則天稱帝後崇信佛教,曾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寺院,因此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武則天還排除異己,在位期間大封武氏諸王,而且重用酷吏,嚴刑峻法,使冤獄叢生。
晚年的武則天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寵愛張氏兄弟,不理朝政。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迫使武則天讓位,由李顯複位,重建唐朝。武則天臨終時立下遺囑,宣布去掉帝號,與李治在乾陵合葬,並且囑咐為她樹碑,但不立傳。
在中國封建曆史上,皇太後掌握政權的情況並不少見。然而,自稱皇帝並且改換朝代的隻有武則天一人。她統治周數十年,可以說在中國曆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跡。
●狄仁傑與武則天
狄仁傑,字懷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公元676年初,狄仁傑升任為大理丞,負責掌管案件審判。他辦案公正而不畏權勢,當時積壓了許多糾纏不清的冤案奇案,狄仁傑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內處理了17000餘件,件件都處理得公平合理,沒有一個喊冤叫屈的。他審理案件的傑出才能和優秀案例,至今仍廣為傳頌,並為後世司法部門所借鑒。
武則天非常賞識狄仁傑,讓他做了宰相。酷吏來俊臣得勢的時候,誣告狄仁傑謀反,把狄仁傑打進了牢監。武則天免了狄仁傑死罪,把他降職到外地做縣令,直到來俊臣被殺以後,才又把他調回來做宰相。複職後,在選擇太子的問題上,狄仁傑反對武則天立她的侄子武三思為太子,勸說她立自己的兒子李顯。狄仁傑一直活到93歲,他在任時,多次要求告老還鄉,武則天總是不準。武則天很敬重狄仁傑,把他稱作“國老”。狄仁傑死後,武則天常常歎息說:“老天為什麽這樣早奪走我的國老啊!”
●韋後效武後攝政
公元710年,韋後與安樂公主毒害李顯。六月初二,李顯暴死於神龍殿,時年55歲。韋後並不急著為李顯發喪,而是把這件事壓了下來。第二天,韋後召諸宰相進宮,征調府兵5萬人駐守京城,自己總攬朝政,又派左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率兵500人速奔均州,以防誰王李重福,並提拔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同為中書門下三品,仍駐守東京洛陽;同時提升吏部尚書張嘉福、吏部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提同為平章事,料理朝政。
太平公主獲悉李顯駕崩的情況後,與上官婉兒密謀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李顯的幼子,非韋後所生),由皇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共參政事。六月初四,李顯的棺木才被移至太極殿。韋後召集文武百官正式發喪,她仿效武後臨朝攝政,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大赦天下,改元唐隆。幾天後,李重茂即位,即少帝,尊韋後為皇太後。
韋後攝政臨朝的願望終於達成了。
●李隆基起兵討韋
李顯暴病身亡,韋後以皇太後的身份聽政。實際上,朝中大權全都掌握在她手中。韋後如此禍亂朝綱,很快引起了李氏宗族的不滿。在這其中有一個文武全才、膽識過人的皇氏宗親挺身而出,他就是李旦的三兒子臨淄王李隆基。李隆基20歲以前生活在武則天掌權的時代。可以說,他與父親以及眾多的李氏宗親均處於一種逆境之中。但與父親李旦以及眾位叔伯不同的是,他不甘心做一個弱者,而是在父親李旦的嚴格教育下,勤讀詩書、騎馬習射,立誌要在逆境中崛起,重振李氏皇威。
李顯突然暴亡,李隆基立即意識到其中定有見不得人的勾當。並且他對韋氏淫亂後宮之事也早有耳聞,特別是見她與驕縱的安樂公主攪在一起,便意識到自己和父親的處境都很危險,韋後遲早要對他們下毒手,因此早已做好了思想準備,暗中積極籌劃。禦林軍武官葛福順、陳玄禮二人與李隆基私交很好。一天,二人對李隆基說起禦林軍統領韋播(韋後之弟)經常毆打禦林軍將士之事,同時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李隆基認為機會來了,便與二人密謀殺死韋播,整頓朝綱。二人早有此意,正苦於無一個合適的人領頭起兵,一聽李隆基此言,立時答應下來。
李隆基知道光憑他們三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成就大計的。於是又聯合了劉幽求、鍾紹京等人,準備發動一場大的宮廷政變。在此期間,有人曾主張此次起事可以讓在當時還頗有影響的被武則天廢掉的皇帝李旦參加。李隆基深知父親軟弱忍讓的性格,便慷慨激昂地對眾人道:“我們做此事,決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唐江山的社稷,一旦成功,真是相王(指李旦)的福氣,如讓相王牽扯進來,萬一失敗,必受株連。而且,如若告知相王,他若不同意,豈不破壞了我們的行動?”眾人一聽有理,便都同意李隆基的計劃。
一天夜裏,葛福順在禦林軍營將熟睡中的韋播一劍刺死。然後對眾將士道:“韋後毒死先帝,淫亂後宮,禍亂朝綱,違背君臣人倫大禮。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們今晚入宮將姓韋的全部殺死,擁立相王,大家看如何?”軍兵們平日早不堪忍受韋播,見此情況,紛紛歡呼以示響應。
此時,韋後正與她的幾個情夫在後宮喝酒調笑。自從李顯被害,她更加肆無忌憚,每夜必引她的幾個情夫輪流侍寢,甚至白天也當著眾多宮女太監的麵與她的情夫做那苟且之事,後宮中的諸多侍從深以為恥。而且,韋後為人凶狠,動輒責咎眾人,因此宮中之人幾乎沒有不恨她的。今夜,正當她還沉浸在她的淫亂風情之中時,李隆基突然帶兵殺人,口中還高喊著“殺韋後、立相王”的口號。宮中眾人一聽,也立時紛紛參加進去。韋後與她的情夫們聽到喊聲,嚇得驚慌失措。幾個男人穿衣戴帽,丟下韋後落荒而逃。韋後又急又氣,也顧不得臉麵,衣服不整,頭發淩亂地向宮外跑去。她此時倒還清醒,知道該去投奔她那個統率禦林軍的弟弟。可她不知韋播早已先她一步而去了。她剛剛跑到禦林軍營門口,正好趕上禦林軍將士衝出來,要去與李隆基會合。為首的葛福順一眼看見狼狽不堪的韋後,口中喊了一聲“賤人”,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砍下韋後人頭。至此,韋後的女皇夢才徹底破滅了。
弑殺親父的安樂公主也沒能逃脫被殺的下場。韋後的幾個情夫均被將士們揪出來亂劍刺死。宰相宗楚客僥幸逃脫,化裝成小商販,企圖在第二天混出城去,不料被城門守軍認出,當場被砍下頭來。韋氏宗族的人,被李隆基下令滿門抄斬,平日仗著韋氏宗族的勢力作威作福的人也被一並處死。於是,李隆基令閉宮門及京師門,派萬騎分頭搜殺諸韋及死黨,武氏宗屬也誅死流竄殆盡。當天,朝中大臣以臨淄王李隆基為平王,知內外閑廄,兼押左右廂萬騎。
●唐睿宗再當皇帝
唐睿宗李旦為唐中宗李顯之弟。公元684年,武則天廢李顯,立李旦,然政事仍決於武則天,李旦不得幹預。公元689年,李旦改封為相王。
公元710年,中宗李顯駕崩,臨淄王李隆基舉兵靖難,以“共立相王以安天下”為號召,迎李旦人輔少帝李重茂。誅滅韋氏的第三天,太平公主假李重茂之命,讓位於李旦。誅滅韋氏的第四天,在太極殿中宗李顯梓宮旁,太平公主與劉幽求哄騙加威逼,將少帝抱下禦座,唐睿宗李旦由是複立。李旦這次也同李顯一樣,是第二次做皇帝。第一次是個傀儡,實權掌握在母後武則天手中,此時心中自是百感交集。然後,李旦將立太子,以宋王李成器嫡長,而平王李隆基有大功,故不能決。李成器堅辭,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苟違此理,四海失望。”於是,立平王李隆基為太子。
●睿宗始置節度使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十月二十,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薛仁貴之子)被任命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從此,唐朝便開始設置節度使。
依照唐朝的規定,任命親王為節度大使。隻要親王本人不在職位上處理日常事務,而是仍居京城為官的,都要在所鎮守的地方另外設“副大使”一職。別的節度使下麵,亦可以設置節度副使,幫助節度使處理日常事務。
唐代設立節度使一職,起到了穩定邊疆、加強邊防的作用,但也為後來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受管轄,甚至起兵反叛埋下了禍根。
●唐玄宗開元盛世
在武則天和唐中宗、唐睿宗時期,政治昏暗,弊端叢生。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針對社會弊病,在開元年間任用政治家姚崇、宋璋等人進行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首先,重新重視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滅蝗止災。公元721年,李隆基派宇文融為勸農使到全國各地檢括逃戶和隱田,檢出80餘萬客戶和不少田地。對客戶免6年租調搖役,由各州安插於均田土地上。由此、增加了國家收入。
其次,李隆基裁汰冗官,整頓吏治,注重職官的銓選,強調以功、以才授官,尤其重視直接臨民的縣令的選任。加強對官吏的考核,各道按察使對地方官吏循名責實,進行政績考核,作為黜陟的根據。
再次,李隆基接受姚崇建議,壓抑佛教,整頓財政,提倡節儉。經過開元年間的改革,李隆基統治下的唐王朝進入了全盛的時期,出現了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昌盛、國力強大的局麵。
開元年間,唐朝從契丹手中收複了遼西21州,日本、朝鮮半島同唐朝的聯係頻繁,漠北拔也古、同羅、回紇等都重新歸順唐朝,收複了碎葉城,並打敗了吐蕃、小勃律,唐朝的聲威遠播西亞。
杜甫在《憶昔》詩中描寫開元時期的繁盛情況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開元年間物價較為低廉平穩,國家倉儲盈滿,以至“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直至天寶末年,物價長期穩定,物價低廉平穩對社會的安定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此時期,戶口增長明顯。
在李隆基統治時期,大唐國勢蒸蒸日上。人們把李隆基統治初期的加多年時間稱為“開元盛世”,認為“開元盛世”可與李世民統治時期所出現的“貞觀之治”相媲美。
●鑒真東渡日本國
唐朝與周邊各國的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外國有遣唐使來華,唐朝也有人赴國外進行文化交流。唐玄宗時,中國高僧鑒真應日本聖武天皇的邀請東渡,經過6次努力,曆盡艱險,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終於在公元754年攜弟子到達日本,時已年近七旬。
鑒真把佛教律宗傳到日本,同時還把佛寺建築、雕塑、繪畫等藝術傳授給日本人,對日本後來的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鑒真精通醫學,尤精本草,他雖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種藥物,他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傳到日本,促進了日本醫藥學的發展。
●三千寵愛在一身
李隆基在中國帝王史上是一代盛世明君,故被稱為唐明皇。然而,他又是一個風流天子,和楊玉環有一段哀豔離奇的風流韻事,被人們作為戀愛的經典故事傳誦千古。
公元737年,李隆基最寵愛的武惠妃死了。從此,李隆基喪魂失魄,宮內雖有妃嬪三千人,又有誰能代替武惠妃呢?沒有,李隆基認為一個也沒有。他本來身體強健,精力充沛,現在卻時時感到百無聊賴,沉重的腳步逐漸邁向衰老。皺紋密布了,白發突增了……這一切,被心腹太監高力士看在眼中。高力士在李隆基還是王爺的時候,就是他最得力的一個助手。李隆基即位二十多年來,高力士一直對他忠心耿耿,從不玩弄權術,遇到任何問題,高力士總是全力為皇帝著想。
現在,高力士見李隆基長期陷入苦悶之中,很是不安,便對皇帝進言道:“陛下,死者不能複生,不宜為此自損。以奴才之見,這麽大的天下,不會找不到一個陛下所中意的人!”李隆基聽後,苦笑著搖了搖頭。高力士又笑著道:“我知道,陛下真心喜歡的隻有武惠妃一人,而天下決不會隻有一個武惠妃!”李隆基瞪大了眼睛問:“誰?”高力士悄聲說:“陛下,我看壽王的妃子楊玉環,樣子長得和武惠妃當年一模一樣!”高力士一提,李隆基倒是想起來了。那是在前幾年正月,他陪武惠妃在驪山溫泉養病時,曾見過楊玉環一麵,隻見她生得麵頰白裏透紅,明眸皓齒,亭亭玉立,著實仙女一般。此時,經高力士一提,李隆基頓時興致大發,然而突然溫度又降了下來:“她是兒媳,要代替武惠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李隆基竭力要忘卻楊玉環,但經高力士提起後,就再也忘不了了。
公元739年新春後的一天,在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的安排下,壽王妃楊玉環被請到了玉真觀。正當吃飯的時候,忽有一名女侍走來報告玉真公主:“皇帝駕到!”楊玉環聽後很緊張,玉真公主道:“皇帝哥哥辦完公事後在苑中騎馬,忽然想起我來了,說要在這裏吃午飯。我們都是一家人,這裏也不是宮廷,你就不必回避了。”正說著,李隆基進來了。這時還沒上飯,李隆基就坐在餐桌正麵,玉真公主和楊玉環分坐兩邊。李隆基見壽王妃神色窘迫,便故意找話題問:“聽說壽王妃通婆羅門曲?”楊玉環心中大吃一驚,思忖道:“他怎麽知道我的底細?”其實,李隆基自高力士提起楊玉環後,因忘卻不下,早讓人查清了她的底細。楊玉環來自天府之國的四川,自幼愛好音樂,學了不少歌舞,5年前嫁給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作妃子。
今天,見皇帝問到音樂,楊玉環一破窘態,從容而又稍微拘謹地答道:“我隻學了一些,談不上通!”玉真公主道:“玉環何必客氣,皇帝哥哥也很通音樂的。”李隆基道:“既然如此,我們暫且挨一下餓,先奏兩隻曲子!”玉真公主急忙取來一支笛子。李隆基接過笛子,首先吹了一支曲子。這支曲子不打緊,一下子引來了楊玉環的興致,渾然忘記了公公和兒媳婦之間的禮數,脫口道:“你這支曲子有改動,把南呂轉入變宮!”李隆基高興地笑道:“你很通音樂嘛,我是有改動,你覺得改得怎樣?就這個曲子,你也吹一遍看看!”楊玉環此時似乎回到了童年,接過笛子,展露她特有的才氣,吹了起來。曲子還沒奏完,便引逗得年已半百的李隆基像小孩子似的拍手叫起好來。一人一曲,一來一往,笛聲心聲,聲聲相通。李隆基大笑,楊玉環大笑,玉真公主也在笑。
此後,李隆基回到宮中,魂不守舍,一門心思想著楊玉環。又是高力士,為其出謀劃策,做了安排。此後,楊玉環回到府中,茶飯少進,睡眠不安,和壽王感情破裂,大吵大鬧,一定要人庵出家……
第二年正月初二,朝廷送到壽王府一道敕書,同意楊玉環去萬壽庵(太真觀)出家,取號太真。楊玉環在萬壽庵出家的第六天,便被接往驪山溫泉同李隆基相會。此後5年,兩人幾乎每天形影不離,楊玉環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生活過得像蜜一樣甜。
5年的同居生活結束後,到公元745年,李隆基公開宣布冊立女道士楊玉環為貴妃。從此,身份不明不白的楊玉環終於正了名。
從此,兩人更加恩恩愛愛。有一年的七月初七,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晚上,李隆基和楊玉環來到了長生殿,共同欣賞牛郎織女的相會,兩情相悅,相對無言。夜深了,他倆望著夜空中璀璨的星河,看著銀河兩岸漸漸靠攏的牛郎、織女星座,雙雙不知不覺地跪到地上,對天立誓道:“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一七夕誓言,在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做了動情的描述。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潼關失守,李隆基逃往四川。逃到馬嵬坡的時候,部隊發生嘩變,楊玉環被勒死。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至此過早地劃上了句號,而他們生離死別、纏綿徘側的愛情,引起了曆代文人墨客們無窮的遙想和遐思。
●李林甫口蜜腹劍
李隆基勵精圖治,做了20多年太平天子後,漸漸滋長了驕傲怠惰的情緒,就追求起享樂的生活來。宰相張九齡看到這種情況,心裏挺著急,常常給李隆基提意見。李隆基本來很尊重張九齡、但是到了後來,對張九齡的意見也聽不進去了。
大臣李林甫不學無術,專學了一套奉承拍馬的本領。他和宮內的宦官、妃子勾結,探聽宮內的動靜。李隆基在宮裏說些什麽,想些什麽,他都先摸了底。等到李隆基找他商量什麽事,他就對答如流。李隆基覺得李林甫又能千,又聽話,比張九齡強多了,便讓他當了宰相。
李林甫當上宰相後,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強的,他就千方百計地把他們排擠掉。他
要排擠一個人,表麵上笑臉相待,背地裏卻暗箭傷人。有一次,李隆基在勤政樓上隔著簾子眺望,兵部侍郎盧絢騎馬經過樓下。李隆基看到盧絢風度很好,隨口讚賞幾句。第二天,李林甫就把盧絢降職為華州刺史。
有一個官員嚴挺之,被李林甫排擠在外地當刺史。後來,李隆基想起他,跟李林甫說:“嚴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還可以用呢。”李林甫說:“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聽一下。”退了朝,李林甫找來嚴挺之的弟弟,說:“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見皇上嗎,我有一個辦法。”嚴挺之的弟弟見李林甫這麽關心他哥哥,當然很感激,忙請教該怎麽辦。李林甫說:“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說他得了病,請求回京看病。”嚴挺之接到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著奏章去見李隆基,說:“真太可惜,嚴挺之現在得了重病,不能幹大事了。”李隆基惋惜地歎了口氣,也就算了。
像嚴挺之這樣上當受騙的還真不少。但是,盡管李林甫裝扮得非常巧妙,他的陰謀詭計到底被人們識破了。人們就說李林甫這個人是“嘴上像蜜甜,肚裏藏著劍”,這就是“口蜜腹劍”的由來。
李林甫當了19年宰相,有才能的正直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大批善於鑽營拍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唐朝逐漸從興旺轉向衰敗。
●“茶聖”著《茶經》
陸羽出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被稱為“茶聖”或“茶仙”。陸羽一生很富有傳奇色彩,他原是個被遺棄的孤兒,3歲的時候,被複州竟陵龍蓋寺主持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拾得,後來給他取名陸羽。陸羽在寺院中長大,因此自幼便有機會學習佛經,但他反而偏好孔孟之說。陸羽相貌醜,有口吃但又非常好辯。由於好學不倦,學問亦日益深博,再加上他人很幽默,又是性情中人,很多達官文人都願意和他交往。
自唐初以來,各地飲茶之風漸盛,但飲茶者並不一定都能體味到飲茶的要旨與妙趣。於是,陸羽決心總結自己的飲茶實踐和茶學知識,寫一部茶學專著。為潛心研究和寫作,陸羽結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經過1年多努力,他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的初稿,這一年陸羽28歲。陸羽在《茶經》中談論泡茶用水的部分非常多,無論是水的來源或水的溫度及用法都被後世視為泡茶的準則。他選擇水是以“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為標準。唐朝茶文化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帝王、士大夫及文人都以飲茶為時尚。他所著的《茶經》被視為我國茶文化的經典著作。隨著茶文化的發展和傳播,陸羽的貢獻也日益為中國和世界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