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輯 東漢複興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作者:雅瑟 編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昆陽劉秀揚威
更始帝劉玄做了皇帝之後,就派大將四處攻伐城池。眼看漢軍長馭直入,王莽慌了手腳,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尋率軍四十餘萬,氣勢洶洶地向昆陽撲來,一場惡戰迫在眉睫。當時昆陽城內的漢軍隻有八九千人,敵我力量懸殊,漢軍眾將認為,如果敵軍長期圍困,昆陽必被攻陷。於是,劉秀和李軼率領11名騎兵,冒死從城南突破重圍去別處搬求救兵。
劉秀剛離開昆陽,王邑、王尋就命令士兵挖地道,並用衝車撞城門,箭像雨一樣落在昆陽城裏。漢軍頑強應戰,一次次擊退了王莽軍的進攻。這時,劉秀等人已趕到郾城和定陵,帶著援軍趕赴昆陽,向數倍於己的王莽軍衝去。為了鼓舞城裏守軍的士氣,劉秀修書一封,謊稱另一支漢軍主力已攻破宛城,派使者給城裏守軍送去。這封信後來被王莽軍截獲,使王莽軍陣腳大亂。劉秀一看機會來了,立即組織了一支突擊隊向王莽軍衝去。
王邑和王尋見劉秀的援軍人數不多,不當一回事。他們兩人親自帶著一萬餘人前來迎戰,同時命令各營軍隊不得出擊。劉秀的突擊隊衝入敵陣後,奮戰拚殺。王邑軍陣大亂,因軍令限製,其他將領也不敢互相救援。劉秀率軍左衝右殺,很快衝到王尋麵前,將王尋殺死。城內守軍見狀,趁機殺出城來,內外夾攻,殺聲震天動地。王莽軍大亂,四處潰逃,互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恰巧此時風雷大作,雨下如注,昆陽城北的窪水陡漲。王莽軍不少人落進窪水中淹死,屍體把河道都堵塞了。
漢軍取得了昆陽大戰的勝利,王莽的40萬大軍頃刻間化為鳥有。官軍敗逃後,留下的糧草、兵器不計其數,漢軍搬了一個多月還沒搬完。昆陽大戰是劉秀戎馬生涯中的-個光輝戰例,從此,劉秀揚名天下。
●登帝位“光武中興”
劉秀登上帝位之後,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陸續消滅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和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勢力,基本上重建了統一局麵,曆史上稱劉秀重建漢室是“光武中興”。
劉秀即位之初,就廢止了王莽訂立的所有製度和政策,基本恢複了西漢時期的製度和政策。公元30年,他下令各郡國減低田租,恢複“三十稅一”的舊製。其次是選用良吏,減輕刑罰。劉秀還下令提倡節儉,精兵簡政等。這些政策與措施對於東漢農業生產的恢複以及社會秩序的安定具有積極意義。
劉秀建立了一個比西漢還要專製的封建政權。他給功臣們以爵位和封地,但不給他們政治權力。他把原來在內廷處理文書的尚書台提高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機構,由皇帝直接指揮。他還進一步削弱了丞相的權力,代之以司徒、司空和太尉,也稱“三公”。三公表麵上權力很大,實際上隻能處理一些例行的公事,而尚書台才是實際行政事務的最高管轄機關。光武帝還加強了監察製度,在中央設立禦史台、司隸校尉,負責監察舉報朝廷百官犯法者和各郡事務。光武帝還裁撤了400多個縣,大量裁減官員,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東漢時期,刺史的監督權被擴大了,地方上一切行政、司法和軍事權力也漸漸落到刺史手中。
為增加政府租稅和賦役,公元39年,劉秀下詔“度田”,對全國的戶口和土地進行清理、核實。但是豪族地主勢力仍千方百計地把負擔的賦稅搖役轉嫁到農民頭上,同時以武裝抗拒度田,從而加劇了社會的動蕩。後來,劉秀采取鎮壓與分化瓦解相結合的辦法,平息了度田引起的騷亂,有利於賦稅、徭役的征調。劉秀連續6次下令解放部分奴婢,並改善奴婢的法律地位。解放奴蟀是為了增加由政府直接控製的勞動力。
●馬援與馬革裹屍
馬援,東漢陝西扶風茂陵人。先祖是趙國名將趙奢,因被封為“馬服君”,遂以馬為姓。
公元32年,馬援投奔劉秀,並協助他西平隗囂。在破羌安隴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腿肚子被箭射穿,流血不止,仍堅持直到獲勝,劉秀賜他隻千隻羊、三百頭牛,他將這些搞品分發部下,因而深得將士的敬重和擁戴。
後來,馬援被授予“伏波將軍”稱號,大家都來向他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官員。馬援對孟翼說:“為什麽先生不說些指教我的話,而味誇獎我呢?”孟翼不知如何應對。馬援說:“漢武帝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的土地,他的封地隻有數百戶。我的功勞比路將軍小得多了,封地多達三千戶。賞大於功,先生為什麽不在這方麵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求當個先鋒,做一個有誌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麽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孟翼聽了由衷佩服。
公元47年冬天,湖南地方暴動,朝廷多次派官兵鎮壓不能取勝,劉秀十分擔憂那裏的戰局。這時,馬援年已62歲,飽經風霜,有病在身,聞訊從床上一躍而起,披掛上馬,請纓出戰。劉秀憐他年老體衰。馬援說:“老當益壯,我還能披甲上馬!”他飛身上馬,率軍奔馳在疆場上,屢戰屢勝。由於南方氣候炎熱,好多士兵中暑死去,馬援自己也病倒了,不久病死在軍中,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壯誌。
馬援死後,劉秀親自題寫“馬革裹屍”的金匾,派人送到他的家中,還命人把“馬革裹屍”譜成曲子,作為軍歌,規定漢軍出征前必須高唱三遍,以鼓舞士氣。
●班超與投筆從戎
班超是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小兒子,《漢書》的編撰者班固的弟弟。班超從小胸懷大誌,雖然不注意修飾外表,不拘細節,但很孝順長輩,常常在家幹粗活、累活。班超擅長辯論,並且閱讀過各種圖書和典籍。
公元62年,30歲的班固被召到京城洛陽做官,母親隨同前往。由於家境貧寒,班超經常替官府抄寫書籍,以取得一些收入。
時間久了,班超對整天抄抄寫寫非常厭煩,覺得長期幹這種事沒有出息,生活枯燥無味,一天,他正在埋頭抄書,突然心有所感,把筆一扔,感歎地說:“大丈夫應該有雄才大略,應當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到西域去建功立業,取得高官厚祿,怎麽能老是這樣埋頭在筆硯之間抄書呢!”同班超一起抄書的人聽他說這話都不以為然,譏笑他是異想天開。班超義正辭嚴地說:“你們這些庸碌無為的小人,怎麽能理解壯士的誌向呢?”
不久,班超就參加了軍隊,後來成了東漢的名將
●班超再度通西域
班超“投筆從戎”後,在公元73年奉命出使西域。二百年的曆史證明,在漢匈關係這架天平上,西域是個決定性的砝碼。漢家聯合西域,匈奴則勢孤;漢家與西域絕交,匈奴則勢強。欲製匈奴,必先聯西域,去其右臂。這就是班超出使西域所肩負的戰略使命。
班超一行來到都善(原名樓蘭,在今新疆若羌縣治卡克裏克,地處西域南道),都善王對漢使起初殷勤而又熱情,後忽變得疏遠而怠慢了。班超意料到其中有故,可能匈奴也派來使者,都善王何去何從狐疑不定。這個判斷從都善的使者口中得到證實。班超立即與同行的36個夥伴密商,當機立斷,先發製人,夜襲匈奴使者,否則漢使必為其所害。班超遂率吏士,乘夜半風起,出襲匈奴使者。班超親手格殺3人,夥伴們斬首三十餘級,其餘一百多人全被燒死。第二天,班超把鄯善王請來,都善王看到匈奴使者的人頭,也為漢家使者的英勇果敢所震驚,遂打消狐疑,決意擺脫匈奴的統治,與漢家複通和好。
接著,班超一行經於聞(今新疆和田一帶),爭取了於闐王。於聞人主動殺死了匈奴派去奴役他們的“監護使者”。
班超繼續西行,來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帶),得知疏勒王兜題並不是疏勒人。龜茲王依仗匈奴勢力殺死前疏勒王後,派兜題來做疏勒王,以此來統治疏勒。疏勒人恨他,可又不敢惹龜茲和匈奴。班超和幾個夥伴來見兜題,出其不意,突然動手把他抓了起來,宣布他的罪狀。疏勒人舉國歡動,推出自己人當國王。班超讓疏勒人把兜題放回龜茲,讓他去警告龜茲王,不準依仗大國勢力欺壓小國。
公元75年,班超出使的第三年,西域南道已經打通,北道仍在匈奴控製之下。這時,東漢朝廷命令班超從西域撤回。疏勒人知道後,舉國憂恐,挽留不讓離去。一位都尉不忍漢使離去,竟拔刀自殺了。班超路過於闐,從國王到百姓,都哭號不止,緊緊抱住班超的馬腿不放。班超見此情此景,也不忍功半而去,上書朝廷,願繼續留在西域。
班超在西域,聯合弱小民族,團結抗暴,先後打敗莎車(今新疆莎車一帶)、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一帶)等國,匈奴北單於在西域北道上的勢力也被驅逐出去,西域五十多國又同東漢王朝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班超在西域經營整整30年。公元102年,他以71歲高齡扶杖回到長安,一個月後,就與世長辭了。
班超的名字將永遠地同“絲綢之路”聯係在一起。
●王景治理母親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也是一條給中華民族帶來眾多災難的河流,她所帶來的洪水災害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國5000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曆史。
王景(約生於公元20年),字仲通,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西南)人。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有年,浚儀(今河南開封)附近的浚儀渠(汴渠的一段)被黃河水衝毀,影響人們的生活安定和農業生產,朝廷下詔修複。根據司空(官名)的推薦,朝廷即派王景幫助王吳共修浚儀渠。王景建議王吳采用“堰流法”,很快修好了浚儀渠,以後一直沒有再遭災,受到百姓的讚揚。“堰流法”是王景的一大創造。所謂“堰流法”,就是在堤岸一側設置側向溢流堰,專門用來分泄洪水。這次治渠成功,使王景以“能理水”而聞名。
東漢初年,河南郡境的黃河發生劇烈變化,由於河道大幅度向南擺動,造成黃河、濟水、汴渠各支派亂流的局麵,航道淤塞,漕運中止,田園廬舍皆被吞沒。其中兗州(今河南北部、山東西部、河北東南部)、豫州(今河南東部、南部,安徽西北部)受害尤重。後來,黃河以南淹沒的範圍竟達數十縣之多。劉莊即位之後,情況更加惡化。
公元69年的一天,劉莊偶然聽說王景在水利方麵很有研究,隨即派人把王景召來。王景察奏說:“河為汴害之源,汴為河害之表,河、汴分流,則運道無忠,河、汴兼治,則得益無窮。”劉莊很讚賞王景的治河見解,於是命他主持治水事宜。當年四月,王景和王吳等人率領數十萬兵民,開始了大規模的治水工程。據史料記載,這次治水工程的主要內容是:“築堤,理渠,絕水,立水門,河、汴分流,複其舊跡。”
王景這次主持的“築堤、理渠”及其相應的工程設施,工程量是浩大的。黃河千餘裏,汴渠七八百裏,合計約二千裏的築堤、疏浚工程,投資“百億”錢。而施工期於次年四月結束,總共一年時間。數十年的黃水災害得到平息,定陶(今山東定陶北)以北大麵積土地涸出耕種,農業生產開始恢複起來。
公元70年夏天,劉莊決定親自乘船沿河巡視,並叫王景陪同前往。劉莊看著兩岸整齊堅固的堤防,水上往來如梭的舟楫,對王景等人的功績讚不絕口,隨即給王景屬下治河官吏每人加官一級,特別給王景連升三級,封為侍禦史、河堤謁者(東漢主持河防工程的官員)。
●班固班昭寫(漢書》
公元64年,劉莊詔令班固撰寫漢代國史。班固是東漢曆史學家。班固出身於有良好家學淵源的史學世家,自幼博學群籍,九流百家著作多有涉獵,學無常師,9歲即能作文。其父班彪死後,他繼承父誌,開始編寫《漢書》,有人向劉莊告他“私作國史”。劉莊看了他所撰書稿後,十分重視他的才華,同意他編撰《漢書》。後由於竇憲事件的牽連,班固於公元92年死於獄中,《漢書》尚有八表和《天文誌》沒有完成,其妹班昭與同鄉馬續受和帝之命續之,終於完成了這部中國史學的第一部斷代史著作。
《漢書》紀事起於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訖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曆12世、230年。包括十二紀、八表、十誌、七十列傳,共100篇。內容恢宏,結構嚴謹,其紀、表、誌、傳四部分的編排體例與《史記》相差無幾。“紀”和“表”用來敘曆史事件和曆史進程,“誌”述典章製度,“傳”寫各類人物及少數民族的曆史。《漢書》將《史記》中“世家”一體廢除。而改“書”為“誌”,有意突出了“帝紀”對全書的統率地位,增強了“紀”的綱領性,同時“傳”更加充實,“誌”也更加明晰。
《漢書》第一次創立了《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漢書》的誌更是被後人所重視。有些誌雖由《史記》八書演變而來,但內容與《史記》大多不同。《漢書》首創了《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誌。《漢書》是研究西漢曆史的重要史籍,因為班固曾任蘭台令史,負責掌管皇家圖籍,典校秘書,所以有條件看到足夠的資料。由於編撰本書有《史記》及《後傳》的基本依據,因而從保存西漢曆史資料這個角度來說,現存的史籍以《漢書》最為完備。
●王充著《論衡》破佛
王充自幼就很聰明,6歲開始讀書識字,8歲到書館學習,品學兼優。因此,被保送到京師太學深造,跟大學者班彪學習,後來遊學洛陽16年。王充繼承前輩唯物主義思想家的優良傳統,吸收漢代的自然科學成就,寫成了《論衡》一書,以元氣自然論批判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他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最原始的物資基礎,天是物質的、自然的天,沒有情感,沒有意義,從而動搖了天人感應的基礎。王充性格耿直剛烈,不賣弄聰明去追求俸祿,不為個人利害去巴結官吏。
一天,王充路過街頭,看見一個道人盤腿而坐,麵前放著一尊金佛,黃綾上寫著“如來算命”四個篆字。那道人口裏念念有詞:“各人吉凶禍福,佛祖了如指掌。祥者佛祖點頭,歹者佛祖不動。”王充逢場作戲,問道:“我想做生意,不知能否賺錢?”隻見那老道對佛像深深作揖,微睜雙眼,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拿起金戒尺,在佛像前後左右繞了幾圈,佛像當即頻頻點頭。老道雙手合十,奉承說:“恭喜,恭喜,日後你定能發財!”並要了王充三兩紋銀。第二天,王充帶了個泥塑金佛又到街上,對那老道說:“請試試這個如來菩薩靈不靈。”老道一愣,慌忙拿起那尊小金佛溜了。就這樣,王充在眾人麵前破了那道人的騙入機關:佛像是鐵製的,佛像的頭可以動。那金戒尺則一頭是鐵,一頭是磁石。那道人如要佛像點頭,便握鐵質的一端,使磁石的一端在佛像頭部繞動,這樣,佛像哪有不點頭之理,反之則一動不動。
王充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無神論者。他在批判當時的神學迷信中,捍衛和發展了先秦以來唯物主義的思想傳統,建立了元氣自然論的唯物主義哲學體係。他的思想成就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他本人也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通明博見”的無神論者。
●發明家蔡倫造紙
蔡倫,字敬仲,從小因家境貧困,被送進皇宮做了一名小太監,成為皇太子劉肇的侍從。章帝劉炬死後,劉肇做了皇帝,是為和帝。蔡倫被提拔為中常侍,兼任少府的尚方令,負責監製宮中禦用的軍械、用具和器皿。蔡倫本來就喜歡發明創造,如今讓他負責用具、器皿的製作,正合心意。他看到寫字用的絹帛太貴,絲棉紙也不便宜,竹簡太笨重,麻紙又不宜書寫,就想製造出一種既廉價又適宜書寫的紙來。
蔡倫先研究了民間製造麻紙的技術。他發現製造麻紙很簡單,隻要把麻搗爛,壓成薄片就行了,可這樣造出來的紙太粗糙了。於是,蔡倫就把工藝弄得精細些,把麻搗得很爛,這樣做成的紙是細膩一些了,可是麻裏還有一些粗纖維搗不爛,做成的紙仍然不適宜寫字。蔡倫想,麻能造紙,是因為它有纖維,那麽,破布、破魚網、樹皮也有纖維,是否也能造紙呢?他把這些東西收集起來,浸在水裏,用水煮,煮軟後搗爛成漿,再用清水漂,然後把搗爛的紙漿刷在細簾子上,等細簾子上結了一層薄薄的而又均勻的紙漿後,把它晾幹,揭下來就成了一粥潔白細膩的紙了。這樣,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試驗成功了,造出的紙不僅價格便宜,而且輕薄耐用,是一種理想的書寫材料。
公元105年,蔡倫把自己的試驗結果上奏劉肇。劉肇稱讚了他,讓他繼續改進,造出更多更好的紙。蔡倫的造紙術很快傳遍了全國,人們對蔡倫造紙的工藝不斷地加以改進和完善,造出來的紙越來越精美。人們讀書寫字,已不再需要一捆捆的竹簡了。後來,漢安帝為了表彰蔡倫的功績,封他為“龍亭侯”,世人把根據蔡倫改進的方法造出來的紙,叫做“蔡侯紙”。
紙的發明,是人類曆史上的一件大事。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最初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大約在唐朝的時候,造紙術通過西域傳往歐洲。到19世紀,紙開始覆蓋全世界,為世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虞詡奇謀破羌兵
公元114年至119年,西南方的羌人發動武裝起義,進攻漢朝的城池,漢安帝劉枯派任尚為中郎將,到與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駐守。朝歌長虞詡對任尚建議成立騎兵。任尚把虞詡的計劃寫成奏章,向劉枯請示,劉枯立即批準實行。任尚按虞詡的辦法,精選出一萬騎兵,率領這一萬多人進攻丁奚城(在今寧夏靈武南部),首戰大勝。城中叛軍首領杜季貢開城逃跑,被漢軍殺死四百多人,奪得大量的牛馬財物。任尚又將這次勝利的情況向皇帝詳細報告,敘述虞詡的功勞。劉枯加封虞詡為武都太守(在今甘肅),命令虞詡立即上任。
虞詡接到任命後,立即率領下屬到武都去上任,走到陳倉時,接到報告說前麵有幾千羌兵駐守,不能通過。虞詡叫隨行人停下來,說要去調集大隊人馬保護自己,又假造了一封信,信中說支援的兵馬很快就到,卻故意讓羌兵知道。羌兵已經在丁奚城吃了一次虧,趕快撤兵到別的地方去了,虞詡才順利地通過了陳倉道。
通過陳倉以後,虞詡叫部下的士兵加緊趕路。虞詡到了武都,一查兵員數量,不足三千人,非常著急,隻好加緊訓練。不久就接到報告,羌兵幾萬人正在進攻赤亭(在今甘肅),情況很緊急。虞詡先不忙著去救援,卻派出一支戰鬥力很弱的部隊去赤亭進攻羌兵。兩軍一接觸,漢兵立即敗退逃回武都城中,羌兵隨後追來,又把武都圍住。羌兵圍住武都以後,開始向城內進攻。虞詡命令士兵放箭,羌兵攻了幾次都沒攻進來,反而死傷了許多士兵,隻好暫時退下,等候機會再來攻城。
虞詡見羌兵退走,知道他們還要再來,便又使了一條疑兵計。第二天一大早,虞詡將城門大開,把三千士兵全部帶出城外,命令士兵們一會兒出東門進北門,一會兒又出北門進東門,每出一次門,就換一次衣服和旗幟。羌兵遠遠看到漢軍不斷進出,穿的衣服、旗號又不同,認為漢兵在布置進攻,也不知道有多少漢兵在城中,不敢繼續進攻,連忙後退。
當羌兵退到一條淺水河灘上時,漢兵就乘勢追趕,羌兵大敗逃走。虞詡赤亭、武都一戰揚名天下。
●許慎著《說文解字》
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由個人獨立編纂完成的集大成的字書,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異體字)1163個。此書完全改變了周秦時代訓話詞典的方法,開創了全麵係統解釋字的形、音、義的新體例,構成了嚴整的字典編纂格局。全書以小篆為主體分析字形結構,分列為514部,始一終亥,部與部的排列順序以部首的筆畫和形體結構近似為準則。
許慎科學而有條理地分析闡述了漢字的產生和發展以及文字的功用、漢字的構造等,在實踐和理論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書中所收的字有經書(特別是古文經)中的常見字,包括篆文、古文、籀文、俗體等,既有先秦的字,也有漢代新產生的字,為後代考查漢字發展的曆史提供了極寶貴的材料。近代識別甲骨文、金文,多依賴於這部工具書。
●兩帝興黨錮之禍
自159年梁冀死後至167年漢桓帝死,幾年間宦官勢力幾乎達到獨霸政權的地位。內外重要官職多被宦官黨徒把持,官僚集團的道路比梁冀死前更狹窄了。耿直派官僚、名士、太學生以及地方官學生、私門學生結成廣泛的士人集團,展開了士人、宦官間的鬥爭。
耿直派官僚大都是名士出身。有些人已經做了大官,仍保持名士身份,如李膺做河南尹,與名士郭泰等人交結,被士人推為名士的首領。另外太學生3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領。郭泰等人結合陳蕃、李膺等耿直派大官僚,評論朝政,褒貶人物,公卿大臣竭力接待士人,希望免受惡評。166年,漢桓帝指名士李膺、範滂等200餘人為黨人,下獄治罪。167年,漢桓帝赦黨人回家,禁錮終身,不許再做官。這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陳蕃等人死後,漢靈帝大興黨獄,殺李膺、範滂等一百餘人,禁錮六七百人,太學生被捕1000餘人。黨人五服內親屬以及門生故吏凡有官職的人全部免官禁錮。這是第二次黨錮之禍,對士族的打擊是慘重的,內外官職幾乎全部被宦官集團占據了。
●黃巾遍地大起義
東漢後期,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弄得社會極不安定,再加上各地水災、旱災和蝗災不斷,豪強地主乘機兼並土地,無數災民沒了活路,離鄉背井成了流民。公元184年,漢靈帝劉宏在位的時候,終於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黃巾大起義。
黃巾大起義是張角領導的。張角是巨鹿(在今河北)人,太平道的首領。太平道是道教的一派,以《太平清領書》作為他們的經典,宣傳“黃天太平”思想,認為隻有到了太平的時代,人們才能不愁吃穿,過無憂無慮的日子。張角本人懂點醫道,常常免費給農民治病,病治好了,他就勸人家參加太平道。窮苦農民為了擺脫眼前困苦的生活,把張角看成是自己的救星,都紛紛信奉太平道。大約十年的時間,太平道的信徒發展到了幾十萬人。
張角按軍事編製把信徒編為三十六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一方都指派一名首領去領導,叫做渠帥。三十六個渠帥都聽張角統一指揮。張角還製定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十六字起義口號。張角手下最得力的弟子是大方渠帥之一的馬元義。他經常到首都洛陽聯係,傳達張角的命令。張角叫他先把荊州、揚州兩地的信徒幾萬人調到鄴城(今河南省安陽市北)集中,作為起義軍的主力,以便配合首都附近各州郡的起義軍進攻洛陽。
在預定的起義日期前一個月,濟南的起義軍中出了一個名叫唐周的叛徒,他寫信給政府告密。起義的消息泄露了,東漢政府逮捕了馬元義,在洛陽當眾把他殺害。在洛陽受牽連被害的有一千多人,起義者的鮮血染紅了洛陽街頭。
東漢政府還下令搜捕張角。張角得知消息以後,連夜派人趕去通知各地的信徒,叫他們立即發動起義。叛徒的告密雖然打亂了起義的日程,使得起義軍犧牲了一個重要領袖和一千多名戰士,但是並不能撲滅起義的烈火,各地的太平道信徒早已組織起來,有了充分的準備。
接到張角的命令以後,三十六方立即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用黃巾裹頭,作為“黃天”的標誌,因此被稱為黃巾軍。張角自己稱為天公將軍,他的兩個弟弟張寶和張梁稱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他們三個人共同指揮起義軍的戰鬥。
起義軍每打到一個地方,就焚燒當地的官府衙門,攻打豪強地主的塢堡,捕殺為非作歹的官吏和地主。地方州郡的長官和大地主嚇得紛紛逃竄。十幾天工夫,封建統治的秩序就被打亂了。
最後,黃巾起義被東漢政府鎮壓下去了,但它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
更始帝劉玄做了皇帝之後,就派大將四處攻伐城池。眼看漢軍長馭直入,王莽慌了手腳,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尋率軍四十餘萬,氣勢洶洶地向昆陽撲來,一場惡戰迫在眉睫。當時昆陽城內的漢軍隻有八九千人,敵我力量懸殊,漢軍眾將認為,如果敵軍長期圍困,昆陽必被攻陷。於是,劉秀和李軼率領11名騎兵,冒死從城南突破重圍去別處搬求救兵。
劉秀剛離開昆陽,王邑、王尋就命令士兵挖地道,並用衝車撞城門,箭像雨一樣落在昆陽城裏。漢軍頑強應戰,一次次擊退了王莽軍的進攻。這時,劉秀等人已趕到郾城和定陵,帶著援軍趕赴昆陽,向數倍於己的王莽軍衝去。為了鼓舞城裏守軍的士氣,劉秀修書一封,謊稱另一支漢軍主力已攻破宛城,派使者給城裏守軍送去。這封信後來被王莽軍截獲,使王莽軍陣腳大亂。劉秀一看機會來了,立即組織了一支突擊隊向王莽軍衝去。
王邑和王尋見劉秀的援軍人數不多,不當一回事。他們兩人親自帶著一萬餘人前來迎戰,同時命令各營軍隊不得出擊。劉秀的突擊隊衝入敵陣後,奮戰拚殺。王邑軍陣大亂,因軍令限製,其他將領也不敢互相救援。劉秀率軍左衝右殺,很快衝到王尋麵前,將王尋殺死。城內守軍見狀,趁機殺出城來,內外夾攻,殺聲震天動地。王莽軍大亂,四處潰逃,互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恰巧此時風雷大作,雨下如注,昆陽城北的窪水陡漲。王莽軍不少人落進窪水中淹死,屍體把河道都堵塞了。
漢軍取得了昆陽大戰的勝利,王莽的40萬大軍頃刻間化為鳥有。官軍敗逃後,留下的糧草、兵器不計其數,漢軍搬了一個多月還沒搬完。昆陽大戰是劉秀戎馬生涯中的-個光輝戰例,從此,劉秀揚名天下。
●登帝位“光武中興”
劉秀登上帝位之後,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陸續消滅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和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勢力,基本上重建了統一局麵,曆史上稱劉秀重建漢室是“光武中興”。
劉秀即位之初,就廢止了王莽訂立的所有製度和政策,基本恢複了西漢時期的製度和政策。公元30年,他下令各郡國減低田租,恢複“三十稅一”的舊製。其次是選用良吏,減輕刑罰。劉秀還下令提倡節儉,精兵簡政等。這些政策與措施對於東漢農業生產的恢複以及社會秩序的安定具有積極意義。
劉秀建立了一個比西漢還要專製的封建政權。他給功臣們以爵位和封地,但不給他們政治權力。他把原來在內廷處理文書的尚書台提高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機構,由皇帝直接指揮。他還進一步削弱了丞相的權力,代之以司徒、司空和太尉,也稱“三公”。三公表麵上權力很大,實際上隻能處理一些例行的公事,而尚書台才是實際行政事務的最高管轄機關。光武帝還加強了監察製度,在中央設立禦史台、司隸校尉,負責監察舉報朝廷百官犯法者和各郡事務。光武帝還裁撤了400多個縣,大量裁減官員,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東漢時期,刺史的監督權被擴大了,地方上一切行政、司法和軍事權力也漸漸落到刺史手中。
為增加政府租稅和賦役,公元39年,劉秀下詔“度田”,對全國的戶口和土地進行清理、核實。但是豪族地主勢力仍千方百計地把負擔的賦稅搖役轉嫁到農民頭上,同時以武裝抗拒度田,從而加劇了社會的動蕩。後來,劉秀采取鎮壓與分化瓦解相結合的辦法,平息了度田引起的騷亂,有利於賦稅、徭役的征調。劉秀連續6次下令解放部分奴婢,並改善奴婢的法律地位。解放奴蟀是為了增加由政府直接控製的勞動力。
●馬援與馬革裹屍
馬援,東漢陝西扶風茂陵人。先祖是趙國名將趙奢,因被封為“馬服君”,遂以馬為姓。
公元32年,馬援投奔劉秀,並協助他西平隗囂。在破羌安隴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腿肚子被箭射穿,流血不止,仍堅持直到獲勝,劉秀賜他隻千隻羊、三百頭牛,他將這些搞品分發部下,因而深得將士的敬重和擁戴。
後來,馬援被授予“伏波將軍”稱號,大家都來向他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官員。馬援對孟翼說:“為什麽先生不說些指教我的話,而味誇獎我呢?”孟翼不知如何應對。馬援說:“漢武帝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的土地,他的封地隻有數百戶。我的功勞比路將軍小得多了,封地多達三千戶。賞大於功,先生為什麽不在這方麵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求當個先鋒,做一個有誌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麽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孟翼聽了由衷佩服。
公元47年冬天,湖南地方暴動,朝廷多次派官兵鎮壓不能取勝,劉秀十分擔憂那裏的戰局。這時,馬援年已62歲,飽經風霜,有病在身,聞訊從床上一躍而起,披掛上馬,請纓出戰。劉秀憐他年老體衰。馬援說:“老當益壯,我還能披甲上馬!”他飛身上馬,率軍奔馳在疆場上,屢戰屢勝。由於南方氣候炎熱,好多士兵中暑死去,馬援自己也病倒了,不久病死在軍中,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壯誌。
馬援死後,劉秀親自題寫“馬革裹屍”的金匾,派人送到他的家中,還命人把“馬革裹屍”譜成曲子,作為軍歌,規定漢軍出征前必須高唱三遍,以鼓舞士氣。
●班超與投筆從戎
班超是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小兒子,《漢書》的編撰者班固的弟弟。班超從小胸懷大誌,雖然不注意修飾外表,不拘細節,但很孝順長輩,常常在家幹粗活、累活。班超擅長辯論,並且閱讀過各種圖書和典籍。
公元62年,30歲的班固被召到京城洛陽做官,母親隨同前往。由於家境貧寒,班超經常替官府抄寫書籍,以取得一些收入。
時間久了,班超對整天抄抄寫寫非常厭煩,覺得長期幹這種事沒有出息,生活枯燥無味,一天,他正在埋頭抄書,突然心有所感,把筆一扔,感歎地說:“大丈夫應該有雄才大略,應當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到西域去建功立業,取得高官厚祿,怎麽能老是這樣埋頭在筆硯之間抄書呢!”同班超一起抄書的人聽他說這話都不以為然,譏笑他是異想天開。班超義正辭嚴地說:“你們這些庸碌無為的小人,怎麽能理解壯士的誌向呢?”
不久,班超就參加了軍隊,後來成了東漢的名將
●班超再度通西域
班超“投筆從戎”後,在公元73年奉命出使西域。二百年的曆史證明,在漢匈關係這架天平上,西域是個決定性的砝碼。漢家聯合西域,匈奴則勢孤;漢家與西域絕交,匈奴則勢強。欲製匈奴,必先聯西域,去其右臂。這就是班超出使西域所肩負的戰略使命。
班超一行來到都善(原名樓蘭,在今新疆若羌縣治卡克裏克,地處西域南道),都善王對漢使起初殷勤而又熱情,後忽變得疏遠而怠慢了。班超意料到其中有故,可能匈奴也派來使者,都善王何去何從狐疑不定。這個判斷從都善的使者口中得到證實。班超立即與同行的36個夥伴密商,當機立斷,先發製人,夜襲匈奴使者,否則漢使必為其所害。班超遂率吏士,乘夜半風起,出襲匈奴使者。班超親手格殺3人,夥伴們斬首三十餘級,其餘一百多人全被燒死。第二天,班超把鄯善王請來,都善王看到匈奴使者的人頭,也為漢家使者的英勇果敢所震驚,遂打消狐疑,決意擺脫匈奴的統治,與漢家複通和好。
接著,班超一行經於聞(今新疆和田一帶),爭取了於闐王。於聞人主動殺死了匈奴派去奴役他們的“監護使者”。
班超繼續西行,來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帶),得知疏勒王兜題並不是疏勒人。龜茲王依仗匈奴勢力殺死前疏勒王後,派兜題來做疏勒王,以此來統治疏勒。疏勒人恨他,可又不敢惹龜茲和匈奴。班超和幾個夥伴來見兜題,出其不意,突然動手把他抓了起來,宣布他的罪狀。疏勒人舉國歡動,推出自己人當國王。班超讓疏勒人把兜題放回龜茲,讓他去警告龜茲王,不準依仗大國勢力欺壓小國。
公元75年,班超出使的第三年,西域南道已經打通,北道仍在匈奴控製之下。這時,東漢朝廷命令班超從西域撤回。疏勒人知道後,舉國憂恐,挽留不讓離去。一位都尉不忍漢使離去,竟拔刀自殺了。班超路過於闐,從國王到百姓,都哭號不止,緊緊抱住班超的馬腿不放。班超見此情此景,也不忍功半而去,上書朝廷,願繼續留在西域。
班超在西域,聯合弱小民族,團結抗暴,先後打敗莎車(今新疆莎車一帶)、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一帶)等國,匈奴北單於在西域北道上的勢力也被驅逐出去,西域五十多國又同東漢王朝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班超在西域經營整整30年。公元102年,他以71歲高齡扶杖回到長安,一個月後,就與世長辭了。
班超的名字將永遠地同“絲綢之路”聯係在一起。
●王景治理母親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也是一條給中華民族帶來眾多災難的河流,她所帶來的洪水災害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國5000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曆史。
王景(約生於公元20年),字仲通,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西南)人。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有年,浚儀(今河南開封)附近的浚儀渠(汴渠的一段)被黃河水衝毀,影響人們的生活安定和農業生產,朝廷下詔修複。根據司空(官名)的推薦,朝廷即派王景幫助王吳共修浚儀渠。王景建議王吳采用“堰流法”,很快修好了浚儀渠,以後一直沒有再遭災,受到百姓的讚揚。“堰流法”是王景的一大創造。所謂“堰流法”,就是在堤岸一側設置側向溢流堰,專門用來分泄洪水。這次治渠成功,使王景以“能理水”而聞名。
東漢初年,河南郡境的黃河發生劇烈變化,由於河道大幅度向南擺動,造成黃河、濟水、汴渠各支派亂流的局麵,航道淤塞,漕運中止,田園廬舍皆被吞沒。其中兗州(今河南北部、山東西部、河北東南部)、豫州(今河南東部、南部,安徽西北部)受害尤重。後來,黃河以南淹沒的範圍竟達數十縣之多。劉莊即位之後,情況更加惡化。
公元69年的一天,劉莊偶然聽說王景在水利方麵很有研究,隨即派人把王景召來。王景察奏說:“河為汴害之源,汴為河害之表,河、汴分流,則運道無忠,河、汴兼治,則得益無窮。”劉莊很讚賞王景的治河見解,於是命他主持治水事宜。當年四月,王景和王吳等人率領數十萬兵民,開始了大規模的治水工程。據史料記載,這次治水工程的主要內容是:“築堤,理渠,絕水,立水門,河、汴分流,複其舊跡。”
王景這次主持的“築堤、理渠”及其相應的工程設施,工程量是浩大的。黃河千餘裏,汴渠七八百裏,合計約二千裏的築堤、疏浚工程,投資“百億”錢。而施工期於次年四月結束,總共一年時間。數十年的黃水災害得到平息,定陶(今山東定陶北)以北大麵積土地涸出耕種,農業生產開始恢複起來。
公元70年夏天,劉莊決定親自乘船沿河巡視,並叫王景陪同前往。劉莊看著兩岸整齊堅固的堤防,水上往來如梭的舟楫,對王景等人的功績讚不絕口,隨即給王景屬下治河官吏每人加官一級,特別給王景連升三級,封為侍禦史、河堤謁者(東漢主持河防工程的官員)。
●班固班昭寫(漢書》
公元64年,劉莊詔令班固撰寫漢代國史。班固是東漢曆史學家。班固出身於有良好家學淵源的史學世家,自幼博學群籍,九流百家著作多有涉獵,學無常師,9歲即能作文。其父班彪死後,他繼承父誌,開始編寫《漢書》,有人向劉莊告他“私作國史”。劉莊看了他所撰書稿後,十分重視他的才華,同意他編撰《漢書》。後由於竇憲事件的牽連,班固於公元92年死於獄中,《漢書》尚有八表和《天文誌》沒有完成,其妹班昭與同鄉馬續受和帝之命續之,終於完成了這部中國史學的第一部斷代史著作。
《漢書》紀事起於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訖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曆12世、230年。包括十二紀、八表、十誌、七十列傳,共100篇。內容恢宏,結構嚴謹,其紀、表、誌、傳四部分的編排體例與《史記》相差無幾。“紀”和“表”用來敘曆史事件和曆史進程,“誌”述典章製度,“傳”寫各類人物及少數民族的曆史。《漢書》將《史記》中“世家”一體廢除。而改“書”為“誌”,有意突出了“帝紀”對全書的統率地位,增強了“紀”的綱領性,同時“傳”更加充實,“誌”也更加明晰。
《漢書》第一次創立了《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漢書》的誌更是被後人所重視。有些誌雖由《史記》八書演變而來,但內容與《史記》大多不同。《漢書》首創了《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誌。《漢書》是研究西漢曆史的重要史籍,因為班固曾任蘭台令史,負責掌管皇家圖籍,典校秘書,所以有條件看到足夠的資料。由於編撰本書有《史記》及《後傳》的基本依據,因而從保存西漢曆史資料這個角度來說,現存的史籍以《漢書》最為完備。
●王充著《論衡》破佛
王充自幼就很聰明,6歲開始讀書識字,8歲到書館學習,品學兼優。因此,被保送到京師太學深造,跟大學者班彪學習,後來遊學洛陽16年。王充繼承前輩唯物主義思想家的優良傳統,吸收漢代的自然科學成就,寫成了《論衡》一書,以元氣自然論批判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他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最原始的物資基礎,天是物質的、自然的天,沒有情感,沒有意義,從而動搖了天人感應的基礎。王充性格耿直剛烈,不賣弄聰明去追求俸祿,不為個人利害去巴結官吏。
一天,王充路過街頭,看見一個道人盤腿而坐,麵前放著一尊金佛,黃綾上寫著“如來算命”四個篆字。那道人口裏念念有詞:“各人吉凶禍福,佛祖了如指掌。祥者佛祖點頭,歹者佛祖不動。”王充逢場作戲,問道:“我想做生意,不知能否賺錢?”隻見那老道對佛像深深作揖,微睜雙眼,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拿起金戒尺,在佛像前後左右繞了幾圈,佛像當即頻頻點頭。老道雙手合十,奉承說:“恭喜,恭喜,日後你定能發財!”並要了王充三兩紋銀。第二天,王充帶了個泥塑金佛又到街上,對那老道說:“請試試這個如來菩薩靈不靈。”老道一愣,慌忙拿起那尊小金佛溜了。就這樣,王充在眾人麵前破了那道人的騙入機關:佛像是鐵製的,佛像的頭可以動。那金戒尺則一頭是鐵,一頭是磁石。那道人如要佛像點頭,便握鐵質的一端,使磁石的一端在佛像頭部繞動,這樣,佛像哪有不點頭之理,反之則一動不動。
王充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無神論者。他在批判當時的神學迷信中,捍衛和發展了先秦以來唯物主義的思想傳統,建立了元氣自然論的唯物主義哲學體係。他的思想成就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他本人也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通明博見”的無神論者。
●發明家蔡倫造紙
蔡倫,字敬仲,從小因家境貧困,被送進皇宮做了一名小太監,成為皇太子劉肇的侍從。章帝劉炬死後,劉肇做了皇帝,是為和帝。蔡倫被提拔為中常侍,兼任少府的尚方令,負責監製宮中禦用的軍械、用具和器皿。蔡倫本來就喜歡發明創造,如今讓他負責用具、器皿的製作,正合心意。他看到寫字用的絹帛太貴,絲棉紙也不便宜,竹簡太笨重,麻紙又不宜書寫,就想製造出一種既廉價又適宜書寫的紙來。
蔡倫先研究了民間製造麻紙的技術。他發現製造麻紙很簡單,隻要把麻搗爛,壓成薄片就行了,可這樣造出來的紙太粗糙了。於是,蔡倫就把工藝弄得精細些,把麻搗得很爛,這樣做成的紙是細膩一些了,可是麻裏還有一些粗纖維搗不爛,做成的紙仍然不適宜寫字。蔡倫想,麻能造紙,是因為它有纖維,那麽,破布、破魚網、樹皮也有纖維,是否也能造紙呢?他把這些東西收集起來,浸在水裏,用水煮,煮軟後搗爛成漿,再用清水漂,然後把搗爛的紙漿刷在細簾子上,等細簾子上結了一層薄薄的而又均勻的紙漿後,把它晾幹,揭下來就成了一粥潔白細膩的紙了。這樣,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試驗成功了,造出的紙不僅價格便宜,而且輕薄耐用,是一種理想的書寫材料。
公元105年,蔡倫把自己的試驗結果上奏劉肇。劉肇稱讚了他,讓他繼續改進,造出更多更好的紙。蔡倫的造紙術很快傳遍了全國,人們對蔡倫造紙的工藝不斷地加以改進和完善,造出來的紙越來越精美。人們讀書寫字,已不再需要一捆捆的竹簡了。後來,漢安帝為了表彰蔡倫的功績,封他為“龍亭侯”,世人把根據蔡倫改進的方法造出來的紙,叫做“蔡侯紙”。
紙的發明,是人類曆史上的一件大事。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最初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大約在唐朝的時候,造紙術通過西域傳往歐洲。到19世紀,紙開始覆蓋全世界,為世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虞詡奇謀破羌兵
公元114年至119年,西南方的羌人發動武裝起義,進攻漢朝的城池,漢安帝劉枯派任尚為中郎將,到與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駐守。朝歌長虞詡對任尚建議成立騎兵。任尚把虞詡的計劃寫成奏章,向劉枯請示,劉枯立即批準實行。任尚按虞詡的辦法,精選出一萬騎兵,率領這一萬多人進攻丁奚城(在今寧夏靈武南部),首戰大勝。城中叛軍首領杜季貢開城逃跑,被漢軍殺死四百多人,奪得大量的牛馬財物。任尚又將這次勝利的情況向皇帝詳細報告,敘述虞詡的功勞。劉枯加封虞詡為武都太守(在今甘肅),命令虞詡立即上任。
虞詡接到任命後,立即率領下屬到武都去上任,走到陳倉時,接到報告說前麵有幾千羌兵駐守,不能通過。虞詡叫隨行人停下來,說要去調集大隊人馬保護自己,又假造了一封信,信中說支援的兵馬很快就到,卻故意讓羌兵知道。羌兵已經在丁奚城吃了一次虧,趕快撤兵到別的地方去了,虞詡才順利地通過了陳倉道。
通過陳倉以後,虞詡叫部下的士兵加緊趕路。虞詡到了武都,一查兵員數量,不足三千人,非常著急,隻好加緊訓練。不久就接到報告,羌兵幾萬人正在進攻赤亭(在今甘肅),情況很緊急。虞詡先不忙著去救援,卻派出一支戰鬥力很弱的部隊去赤亭進攻羌兵。兩軍一接觸,漢兵立即敗退逃回武都城中,羌兵隨後追來,又把武都圍住。羌兵圍住武都以後,開始向城內進攻。虞詡命令士兵放箭,羌兵攻了幾次都沒攻進來,反而死傷了許多士兵,隻好暫時退下,等候機會再來攻城。
虞詡見羌兵退走,知道他們還要再來,便又使了一條疑兵計。第二天一大早,虞詡將城門大開,把三千士兵全部帶出城外,命令士兵們一會兒出東門進北門,一會兒又出北門進東門,每出一次門,就換一次衣服和旗幟。羌兵遠遠看到漢軍不斷進出,穿的衣服、旗號又不同,認為漢兵在布置進攻,也不知道有多少漢兵在城中,不敢繼續進攻,連忙後退。
當羌兵退到一條淺水河灘上時,漢兵就乘勢追趕,羌兵大敗逃走。虞詡赤亭、武都一戰揚名天下。
●許慎著《說文解字》
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由個人獨立編纂完成的集大成的字書,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異體字)1163個。此書完全改變了周秦時代訓話詞典的方法,開創了全麵係統解釋字的形、音、義的新體例,構成了嚴整的字典編纂格局。全書以小篆為主體分析字形結構,分列為514部,始一終亥,部與部的排列順序以部首的筆畫和形體結構近似為準則。
許慎科學而有條理地分析闡述了漢字的產生和發展以及文字的功用、漢字的構造等,在實踐和理論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書中所收的字有經書(特別是古文經)中的常見字,包括篆文、古文、籀文、俗體等,既有先秦的字,也有漢代新產生的字,為後代考查漢字發展的曆史提供了極寶貴的材料。近代識別甲骨文、金文,多依賴於這部工具書。
●兩帝興黨錮之禍
自159年梁冀死後至167年漢桓帝死,幾年間宦官勢力幾乎達到獨霸政權的地位。內外重要官職多被宦官黨徒把持,官僚集團的道路比梁冀死前更狹窄了。耿直派官僚、名士、太學生以及地方官學生、私門學生結成廣泛的士人集團,展開了士人、宦官間的鬥爭。
耿直派官僚大都是名士出身。有些人已經做了大官,仍保持名士身份,如李膺做河南尹,與名士郭泰等人交結,被士人推為名士的首領。另外太學生3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領。郭泰等人結合陳蕃、李膺等耿直派大官僚,評論朝政,褒貶人物,公卿大臣竭力接待士人,希望免受惡評。166年,漢桓帝指名士李膺、範滂等200餘人為黨人,下獄治罪。167年,漢桓帝赦黨人回家,禁錮終身,不許再做官。這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陳蕃等人死後,漢靈帝大興黨獄,殺李膺、範滂等一百餘人,禁錮六七百人,太學生被捕1000餘人。黨人五服內親屬以及門生故吏凡有官職的人全部免官禁錮。這是第二次黨錮之禍,對士族的打擊是慘重的,內外官職幾乎全部被宦官集團占據了。
●黃巾遍地大起義
東漢後期,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弄得社會極不安定,再加上各地水災、旱災和蝗災不斷,豪強地主乘機兼並土地,無數災民沒了活路,離鄉背井成了流民。公元184年,漢靈帝劉宏在位的時候,終於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黃巾大起義。
黃巾大起義是張角領導的。張角是巨鹿(在今河北)人,太平道的首領。太平道是道教的一派,以《太平清領書》作為他們的經典,宣傳“黃天太平”思想,認為隻有到了太平的時代,人們才能不愁吃穿,過無憂無慮的日子。張角本人懂點醫道,常常免費給農民治病,病治好了,他就勸人家參加太平道。窮苦農民為了擺脫眼前困苦的生活,把張角看成是自己的救星,都紛紛信奉太平道。大約十年的時間,太平道的信徒發展到了幾十萬人。
張角按軍事編製把信徒編為三十六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一方都指派一名首領去領導,叫做渠帥。三十六個渠帥都聽張角統一指揮。張角還製定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十六字起義口號。張角手下最得力的弟子是大方渠帥之一的馬元義。他經常到首都洛陽聯係,傳達張角的命令。張角叫他先把荊州、揚州兩地的信徒幾萬人調到鄴城(今河南省安陽市北)集中,作為起義軍的主力,以便配合首都附近各州郡的起義軍進攻洛陽。
在預定的起義日期前一個月,濟南的起義軍中出了一個名叫唐周的叛徒,他寫信給政府告密。起義的消息泄露了,東漢政府逮捕了馬元義,在洛陽當眾把他殺害。在洛陽受牽連被害的有一千多人,起義者的鮮血染紅了洛陽街頭。
東漢政府還下令搜捕張角。張角得知消息以後,連夜派人趕去通知各地的信徒,叫他們立即發動起義。叛徒的告密雖然打亂了起義的日程,使得起義軍犧牲了一個重要領袖和一千多名戰士,但是並不能撲滅起義的烈火,各地的太平道信徒早已組織起來,有了充分的準備。
接到張角的命令以後,三十六方立即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用黃巾裹頭,作為“黃天”的標誌,因此被稱為黃巾軍。張角自己稱為天公將軍,他的兩個弟弟張寶和張梁稱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他們三個人共同指揮起義軍的戰鬥。
起義軍每打到一個地方,就焚燒當地的官府衙門,攻打豪強地主的塢堡,捕殺為非作歹的官吏和地主。地方州郡的長官和大地主嚇得紛紛逃竄。十幾天工夫,封建統治的秩序就被打亂了。
最後,黃巾起義被東漢政府鎮壓下去了,但它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