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從何處來:創世神話


    盤古神話是超越民族跨越國界的開天辟地的創世神話。古老的盤古神話反映了原始社會先民對大自然的崇拜,也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思維發展和原始宇宙觀。


    神話一直被人們視為“原始的哲學,最簡單的思想表達形式,了解世界和解釋生與死命運和自然神和崇拜的一係列嚐試”。創世神話,它們首先是人們想象的產物,根源源於人們對宇宙起源的追索和想象;其次它們孕育了宗教哲學,具有豐富的宗教哲學意蘊。創世神話體現了我國宗教哲學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生成模式。


    盤古開天辟地


    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十萬八千年。他醒來後,發現周圍一團黑暗,於是張開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聲巨響,“大雞蛋”碎了,千萬年的混沌黑暗被攪動了,其中又輕又清的東西慢慢上升並漸漸散開,變成藍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濁的東西慢慢地下的降,變成了腳下的土地。盤古站在這天地之間非常高興。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變成以前的樣子,他就用手撐著青天,雙腳踏著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天地也隨著他的身體每天增高一丈。這樣又過了十萬八千年,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盤古的身體長得有九萬裏那麽長了。


    盤古憑借著自己的神力終於把天地開辟出來了,可是盤古也累死了。盤古臨死前,他嘴裏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飄動的雲;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筋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農田;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盤古創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獻給了天地,讓世界變得豐富多彩,成為了最偉大的神。


    盤古神話的形成


    盤古神話雖未見於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經》所記的燭龍神話卻有相似之處,或者就是這一神話的演變,後來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盤瓠傳說的某些因素,才形成了這樣一個開天辟地的神話人物。到明末周遊寫《開辟衍繹》,盤古手裏又給加上了斧頭和鑿子這兩件勞動工具。


    盤古神話中包含的哲學命題


    在人類文明朦朧的神話時期,原始人將宇宙的起源想象成一個巨大的“蛋”。這就是宇宙起源的“母題”,世界各民族的遠古傳說中都涉及這“蛋卵”的母題。盤古神話中也包含著一個“宇宙卵”的母題。由“宇宙卵”我們可以想到《易經》的太極圖,太極圖以圓圈代表天象和宇宙,圓圈內畫著兩條陰陽魚:白色的魚象征陽性動態,代表天;黑色的魚象征陰性靜態,代表地。二魚形狀一致,頭尾相接,形成妙合而凝的狀態。可見,最早的先天太極圖就是一個“宇宙卵”,它包融一切,象征著天地萬物變化的道理。由此似乎可以推測出,“宇宙卵”的母題發展出了中國哲學中的重要內容太極陰陽學說。


    盤古神話中盤古死後化身為宇宙萬物,這就是“垂死化身”的母題。而這一母題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這種宇宙觀來自原始人的原始思維。他們自從意識到死亡之日起,就發現大自然也有著與人類相似的生死現象。在他們的眼前,太陽每天晚上死去,早上又複活;月亮在初一死去,在十五又複活;花草樹木冬天死去,春天又複活……種種死而複生的現象,使他們相信萬物有不死的靈魂。而萬物的變化,又導致了他們認為物體能自由變形的聯想。在這兩種原始信仰的基礎上,“垂死化身”的母題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古人的神話傳說之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垂死化身”母題產生的信仰根源,它滲透於中國宗教哲學發展的各個時期。“垂死化身”的母題,發展成為中國宗教哲學中的另一重要內容“天人合一”論。“天人合一”論對中國宗教哲學的影響非常深遠。


    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其他民族的造人者往往是創世者,其方法是由創世神獨立創造人。中華民族的創世者是盤古,而造人者卻是女媧。


    女媧,又稱女媧娘娘,鳳姓,生於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一說她的名字為風裏希(或為鳳裏犧)。中華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之一,她是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人類為她和其兄伏羲的後代。女媧有“煉石補天,捏土造人,立極造物,別男女,通婚姻,造笙簧”的功勞。


    女媧摶土造人


    傳說一:天地開辟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就拿繩子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隻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風俗通》)


    傳說二:女媧與伏羲為兄妹。當宇宙初開時,天地之間隻有他們兄妹兩人在昆侖山下。他們商議想做夫妻,自己又覺得羞恥。兄妹二人上了昆侖山,發誓說:“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請您將天上的雲都合成一團,要不就把雲散開。”說完,天上的雲立即合了起來,他們倆就成了夫妻,中華民族都是他們倆的子孫後代。(《獨異誌》)


    女媧煉石補天


    在洪荒時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最後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地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麵臨著空前的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刹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後為了堵住漫流的洪水,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橫流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斂跡了,人民又重新過上了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辰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裏匯流。當天空出現彩虹的時候,就是女媧的補天神石的彩光。


    女媧神話的哲學思想


    女媧因造人補天兩個神話而被稱為“人類始祖”,女媧神話顯現了古人對於人自身起源的一種猜測與探索。從哲學角度看,女媧神話中包含著中國哲學的柔韌包容的哲學精神。在中國哲學中,“地”一向是作為寬容博大的象征的,女媧以“土”造人以及她所從事的補天載地的工作,都顯現了一種博大寬厚的包容精神。中國哲學是一種“生命哲學”,這種生命哲學,不論儒還是道,都始終關懷人的生命存在,關懷人的生存與發展人的生命境界的提升與超越。而女媧造人女媧作為“高媒”之神主管婚姻生殖,都體現出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另外,“和”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突出的精神傳統。女媧之所以去“補天”,她不是要發動殘酷的戰爭,而恰恰是要療救戰爭遺留下來的創傷,這顯現出一種協調和諧的“和合精神”。總之,中國哲學傳統中寬宏博大的包容精神,最初就是由女媧精神表現出來的。


    顓頊,姓姬,是軒轅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生於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帶),居住在窮桑,他的母親女樞因感“瑤光”而生了他。顓頊0歲開始輔佐少昊,0歲登上帝位,初封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建都於帝丘(今濮陽縣西南)。顓頊在位78年,號高陽氏,列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帝嚳是顓頊的族侄,歲幫助顓頊治理天下,0歲登帝位,其在位期間嚴以律己,也是一位萬民誠服的帝王。顓頊帝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黃帝時代


    黃帝時代,天和地是通連的,天上的神仙可以隨便到人間來,地上的凡人也可以通過天梯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那時,天地相通的地方很多,可以通天的高山有昆侖山日月山等,其中,昆侖山最為著名。此外,還有許多高大的樹木也是通往天庭的天梯。當時人神交往很自由,對天帝統治人間很有好處。但是,天神並非個個都是行善的好人,也分善神和惡神。由於仙凡之間通道很多,有些在天庭呆膩了的惡神,就偷偷跑到人間來做壞事。他們的搗亂,擾亂了人間的社會秩序。再加上由於長期的南征北戰,戮殺撻伐,使得人間信奉混雜,巫教盛行。


    絕地天通


    顓頊登上帝位後,有效的治理使社會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社會秩序基本穩定。但人神秩序仍然混亂,不僅天神跑到人間來幹壞事,人間的巫覡也能通過高山大樹到天上去遊玩。顓頊對這種人神之間界限不清相互摻雜的混亂局麵很惱火,在平定了共工氏之亂後,決定徹底整頓天庭和人間的秩序。


    治理整頓第一位的事情是必須斷絕天地之間的通道。他首先派朝中五位最大的官員負責把所有能上下天庭的高山平掉,把大樹砍倒,沒了上下的天梯,凡人是絕對上不了天庭的。不到十年的功夫,除了昆侖山之外,所有的“天梯”絕斷了。昆侖山雖然沒有絕斷,但是黃帝和西王母娘娘在“懸圃”弄了一道防線,有幾位力士在那裏把守著,人們也很難上去。


    絕斷了天梯以後,地上的凡人上天是不可能了。可是,還不能限製天上的神仙到凡間來。為此,顓頊又派了兩位力大無窮的天神,一位叫重,一位叫黎。他命重兩手托天,奮力上舉;令黎兩手按地,盡力下壓。於是,天地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顓頊還命令重和黎分別掌管天上眾神事務及地上神和人的事務。此後,天地間神人不經重黎許可,便不能夠隨便上天下地了!另外,顓頊還找了一個叫噎的大力神,把守著大荒西極“日月山”的天門,監督日月星辰是不是按秩序回山。這樣一來,神人不雜了,陰陽也有序了。


    “絕地天通”的哲學意義


    人類早期的宗教職能本來是由巫覡擔任,後來開始有天官和地官的劃分:天官,即祝宗卜史一類的職官,他們管通天降神;地官,即司徒司馬司工一類的職官,他們管土地民人。祝宗卜史一出,則巫道不行,但巫覡和祝宗卜史曾長期較量,最後是祝宗卜史占了上風。巫覡時代是“人神雜糅”“天人合一”的,卜史時代是“人神不雜”“天人分裂”的,而“絕地天通”就反映了從“天人合一”到“天人分裂”這樣一種觀念的蛻變。在這種觀念蛻變的基礎上,人類的禮製秩序才得以建立。這就正如《易傳》所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所謂“原始宗教”,是指尚無宗教經典,也無宗教組織的一種有神信仰,它屬於宗教發展的早期形態。原始宗教對於社會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首先,原始宗教曾是社會的上層建築,其宗教活動社會活動以及政治活動往往是相與為一的,借助原始社會的宗教活動和宗教儀式活動,人們被密切的聯係在一起。在這時候,原始宗教作為民族精神維係的力量,使人們共同結成一個強大的群體,共同抵抗自然和社會的壓迫。其次,由於對同一自然物或圖騰的崇拜,增強了以血緣或地緣關係為紐帶的人們共同體之間的認同感,密切了他們彼此之間的聯係。此外,原始宗教對各民族的文字文學藝術等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很積極的影響。


    我國原始宗教的發展大概經過了如下幾個階段: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原始時代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是原始社會初期的宗教形式之一。崇拜的對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風雨雷雪雲虹等天體萬物及自然變遷現象。原始人認為這些自然存在的現象表現出生命意誌情感靈性和奇特能力,會對人的生存及命運產生各種影響,因此對之敬拜和求告,希望獲其消災降福和佑護。如,人們因崇拜土地而在播種開始或收獲完成之後舉行對土地的獻祭儀式,還有對海神山神等的崇拜。我國曆史記載中的“河伯娶婦”的故事就表現了人們對河水的崇拜。


    自然崇拜中還包含著對動物植物的崇拜。古人神化和崇拜某些植物,如大樹古樹桃葦菖蒲棘等,認為這些植物有神秘力量。由對植物的崇拜,進而產生對掌管農作物成長的神靈的崇拜,如社神稷神神農氏。在我國數千種動物種類中,有一些常見的與人的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動物被古人神化而受到崇拜,如豬馬牛羊犬雞兔等是人們生產和生活所需要飼養的動物,而虎豹蛇則是威脅人的生命,使人恐懼的動物。此外還有被人們認為是最具靈性的龍鳳麟龜,其中龍鳳麟隻是傳說中的靈物,而龍則被描繪得最為神秘。動物崇拜延伸而成對動物神的崇拜,如認為神秘的龍王,是管雨水的神,龍與天帝有密切關係,可以化身而為人間帝王。


    圖騰崇拜


    圖騰崇拜和自然崇拜有一定的聯係,它產生於母係氏族社會時期。那時,人們認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一種特定的動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轉化而來的,同該物之間有一種血緣親屬關係,它對本氏族有保護作用,於是便將該物作為自己氏族的族徽圖騰,有目的地加以崇拜。如黃帝氏族崇拜雲為圖騰,或說以熊羆為圖騰;炎帝氏族崇拜火為圖騰;共工氏族以水為圖騰;大皞氏族以鳥為圖騰;夏有薏苡圖騰說石圖騰說熊圖騰說魚圖騰說;商崇拜玄鳥為圖騰。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基於早期人類靈魂不滅和圖騰崇拜意識產生的一種崇拜形式。這種崇拜把人的心理寄托從對象世界轉向人類自己。一方麵,人類崇拜自己的先輩,另一方麵,人類開始產生崇拜自己的心理。例如,“大禹治水”的神話就是祖先崇拜的體現。


    天帝崇拜與天命論


    隨著夏商周等統一的大國的建立,古代宗教也相應出現了有統禦群神權力的至高天神,殷人周人稱之為“帝”“上帝”“昊天上帝”“天帝”。天帝具有主宰宇宙一切的權威,從日月的運行氣象的變化到據世人的善惡而降福或降災。天帝的意旨是不可違背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逐漸的,人們把一些不可知的事,如命運禍福夭壽成敗也一概歸之為“天命”,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宗教信仰。


    《尚書》又叫《書經》《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內容包括“典”“謨”“誥”“誓”四大部分,是關於堯舜和夏商周至秦穆公的曆史文獻匯編,是研究中國遠古社會和奴隸社會的政治製度神權思想及哲學思想的重要資料。


    《尚書。洪範》及其來源


    《洪範》是《尚書》中的一篇。“洪範”即指“統治大法”,是上古時期的一篇政治思想文化的經驗總結。其作者相傳是商朝人箕子。


    傳說周武王在公元前年取代商朝成為天子之後,深知想要治理天下,必須借鑒前朝經驗,於是他前去拜訪商朝的遺賢箕子(商紂王的叔父)。


    據說有一套“治國安民的常道次序”,留給了更早的帝王,所以周武王前來虛心請教。


    箕子是商朝遺賢,他知道商朝興亡之理,但是他把答案推到更早的夏朝,亦即當大禹治水成功之後,上天就賜給他“洪範九疇”(九類大法),由此可以治國安民。箕子的回答牽涉了古代的一則神話,這使“洪範九疇”有了一個神聖的來源。


    “洪範九疇”的具體內容


    五行: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人類的生存要靠五行來支持,所以必須明辨其性質,如“水向下滲透,火向上燃燒,木可以彎曲伸直,金可以隨意屈伸,土可以生產百穀”;由這五行還引申到人類的五種味覺:酸鹹苦辛甜。也就是說,自然界的五行在人類的感覺與理解中,能顯示特定的性質,由此提供了人類在文化上繼續創造發展的條件。


    敬用五事:“五事”指人的五種本能,“容貌”(要恭敬)“言語”(要有條理)“視察”(要清楚)“聽受”(要聰敏)“思慮”(要通達)”。換句話說,希望人人由其特殊本能,表現恰到好處的作為,以便融入群體生活,共享幸福。


    農用八政:本意是要切實辦好八政。八政是國家施政的八大領域,即:管理糧食,管理財物,管理祭祀,管理住行,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賓客,治理軍務。


    協用五紀:是指調和陰陽,要用五紀。陰陽是指自然界的動力,它的變化顯示於天象,作用於人間,所以要由“天官”來觀察及記錄有關“歲月日星辰曆數”這五紀的一切細節。農業社會中,五紀直接影響人民的作息。


    建用皇極:“皇極”即是“大中”(至大謂“皇”,至中謂“極”),意即最高正義或絕對正義的原則。誰來代表天意而維持“皇極”呢?當然是天子了。“建用皇極”意在用政治來實踐宗教的目的,使人間成為幸福之地。這是整篇《洪範》的精神所在。


    乂用三德:指的是治民要靠三德。“三德”即剛正不阿以剛製勝以柔製勝,這裏說的是人際相處的道理。正直是首要原則,接著就需妥善運用剛與柔,亦即剛柔並濟。對頑強者,采取剛的策略,使他知所收斂;對柔順者,則溫和有加,使他增益信心。


    明用稽疑:就是通過龜卜和誣占以探詢上天的旨意,同時,參照卿士眾民和自己的意見做出判斷和決定。


    念用庶征:意思是人的思考必須根據外界各種現象。四季的變化與氣象,會影響農作物生產,也將影響人們的心緒與行動,進而幹擾到社會與國家。因此,要仔細考察“雨晴暖寒風”。


    向用五福,威用六極:這句話的意思是用五種幸福引導人行善,用六種困苦警戒人為惡。所謂“五福”,是指“壽富康寧攸好德(親近有德)考終命(長命善終)”。所謂“六極”,是指“凶短折疾憂貧惡(醜陋)弱(懦弱)”。這種說法是想以現世的遭遇來作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驗證。這種觀念既古老又樸素,與後來儒家與道家的思想大異其趣。


    洪範九疇從自然材質談到人類屬性,從政務規劃談到天象規律,然後推出至高理想皇極,以此作為國家的指導原則,意即人群組成國家是為了體現絕對正義。接著,由三德再到稽疑,由庶征推至五福六極,以作為個人具體的報應參考。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像北極星一樣的恒定之點,要將人生指向“大中”之體現。有此目標,人生才不至於失望與落空。


    周公(?約前0),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儒學先驅。


    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當國。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們散布流言蜚語,說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謀害成王,篡奪王位。後來,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之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周人公奉命出師,三年後平叛,並將勢力擴展至海。後建成周洛邑,作為東都。


    周公旦攝政年後成王已經長大,他決定還政於成王。在還政前,周公作《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鑒,告誡成王要“先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安逸遊玩和田獵。然後“還政成乏,北麵就臣位”。周公旦退位後,把主要精力用於製禮作樂,繼續完善各種典章法規。年老病終前,他叮囑說:“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離開成王”。


    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


    周公的德治思想很有特色,它包含著三個重要的元素:天王民,三者之間具有一種相互製約的關係:天決定著王,王決定著民,民決定著天。周公把天意與民意直接聯係起來,其結果就是王政的好壞是取決於民意對它的評價的。在此基礎上,周公認為,天子應率諸侯百官,首先是天子自己,務須像保育自己的幼兒一樣保育百姓,即所謂“懷保赤子”;務須像關心自身疾病那樣關心民間疾苦,即所謂“恫矜乃身”;並且要求王諸侯體恤人民,並且要求王諸侯應該“先知稼穡之艱難”。


    周公這種“以德配天”的思想說明西周統治者逐漸擺脫了神權思想的控製,是統治階級理性治國的開始,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他的“德治”對孔子影響尤大,是後來孔子創立儒家學說政治思想的直接來源。


    禮樂帶來的秩序社會


    西周初期,為了進一步鞏固周朝政權,周公旦還“製禮作樂”,製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製度。主要有“畿服”製“爵諡”製“法”製“嫡長子繼承”製和“樂”製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和貴賤等級製。殷商時,傳長子和傳弟是並行的,這樣很容易造成混亂,而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中央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周公旦還製定了一係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製度,以調整中央和地方王侯與臣民的關係,加強中央政權的統治。這就是所謂的禮樂製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有秩序的社會。


    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陰陽與五行的觀念,在我國發祥極為古遠,二者幾乎在同步發展的情況下很快就融為一體,其理論體係的起始是以河圖洛書為標誌。


    陰陽學說


    相傳天地形成之前,宇宙是一片渾沌,盤古開天辟地,將渾沌一分為二,天為陽,地為陰,由此有了陰陽這一概念。後來古人根據生產生活實踐和對自然現象長期觀察的事實,逐步把太陽男性力量光亮熱等帶有向上的運動的積極的肯定的善意的熱情的屬性歸為陽,把月亮女性軟弱黑暗冷等帶有下沉的靜止的消極的否定的惡意的冷淡的屬性歸為陰,並由此總結出一套陰陽相互作用的學說,以解析說明世上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


    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金木火土水這五種物質和它們的運動。五行的概念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認為它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產物。木火和金水分列於土地上下,前兩者屬陽,後兩者屬陰,火比木更活躍,屬至陽,水比金位置更下,屬至陰,土地處中間,屬於中性。因水是樹木生長所必需,故水又與木相互依存,這樣就構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環,稱為“五行相生”。順著這種循環,物質就相生,如果違背了它,物質就會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稱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著反常現象,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克,其次序與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氣偏亢,太過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氣虛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來是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關係是木克土,然而木氣偏亢,土就會反過來侮木。


    河圖與洛書


    傳說伏羲對日月星辰季節氣候草木興衰等等,都有一番深入的觀察。不過,這些觀察並未為他理出所以然來。一天,黃河中忽然躍出了“龍馬”,也就是這一刻,他突然發現自己正處於一種強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與所膜拜的自然之間,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他發現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這樣,伏羲通過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的觀察,畫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做“河圖”。


    相傳在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照它而治水成功,遂將天下劃分為九州。然後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為《洪範》。


    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十分奇妙。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卜筮專著,在古代文獻中常被簡稱為《易》,至西漢初年被列為“經”書之一,世人遂尊稱為《易經》。


    《周易》誕生的年代,最早在周昭王之後,或西周中晚期。


    《周易》的由來


    傳說一:傳說中的伏羲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創造神之一,是華胥氏踩著雷神的足印生出來的兒子。伏羲有許多發明創造,他模仿蜘蛛結網發明了捕魚的網,又用木頭製造了瑟,創作了動聽的樂曲。但是他最重要的一項發明是“八卦”。


    當時的人們,對於大自然知之甚少,所以每當刮風下雨電閃雷鳴,人們便既困惑又害怕。聰慧的伏羲決定解開這些謎團。於是,他經常跑到山上,仰望天上的日月星辰,俯視周圍的地理方位,還研究飛禽走獸身上的奇特花紋。經過長久的思索和研究,他想出了一套獨特的體係。用代表陽,代表陰。將三個這樣的符號,排列組成八種不同形式,稱做八卦。每一卦形都代表一定的事物。三個陽為乾,代表天,三個陰為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沼澤。


    八卦又互相搭配得到六十四卦,象征了古人所能認識的具體的世間萬物。這些表征,並非是孤立不變的,卦相之間會相互轉換,如同世間萬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變化。


    《周易》的內容


    現在通行的《周易》包括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稱為“易經”,即“易”的本身,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卦名卦辭爻題及爻辭。卦形指卦的圖象,由陽爻和陰爻兩種爻象,按每卦六畫排列組合而成,共六十四種卦象。卦中六畫的排列從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陽爻稱九,陰爻稱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乾坤兩卦另有“用九”“用六”之辭。如《泰》卦,它的六爻依次為初九九二九三六四六五上六。解說卦象的辭句稱為卦辭,係於卦象之下,解說爻象的辭句稱為爻辭。卦辭和爻辭的內容大致有三類;一是講自然現象的變化,用來比擬人事,如大過卦九五爻辭說:“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二是講人事的得失,如漸卦九三爻辭說:“夫征不複,婦孕不育,凶”;三是判斷吉凶的辭句,如坤卦卦辭說:“元亨,利牝馬之貞。”


    第二部分稱為“易傳”,實際上是闡釋《周易》經文的專著,即《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係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計七種十篇。因其闡發經文的大義,如本經的羽翼,故漢人稱之為“十翼”,後世統稱為“易傳”。


    《周易》哲學


    《周易》雖是占筮書,但其中蘊涵著較深刻的理論思維和樸素的辯證觀念。例如,它承認事物存在著對立麵,六十四卦由三十二個對立卦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辭反映了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損泰和否既濟和未濟等一係列對立統一的現象。它還承認對立事物的互相轉化。如泰卦卦辭有“小往大來”之說;否卦卦辭有“大往小來”之說。這些都體現了物極則反的道理,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萌芽,因而《易經》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周易》以其陰陽這樣二元一體的關係範疇建立了中國生命哲學的形態。它把天地人一體的宇宙視為一個大生命係統,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它的終極關懷是“觀我生”,“觀其生”,就是對於人生的高度關注;它引領我們去直觀地領悟這個生命係統的“易道”天道地道,尤其人道,指引人們將領悟到的“人道”運用於人事中,以求得人際的和諧天人的和諧。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前7)戰國(前7前)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麵。


    “士”階層是百家爭鳴的主要“戰士”


    西周時期,學校都是官府的,各種學問都要向官府有關主管的官吏學習。即使這樣,也隻有王公貴族的子弟才有資格進學校學習。周平王東遷,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形勢,“學在官府”的局麵被打破,使私人辦學蓬勃興起,教育的對象也不再分貴賤等級,從而擴大了受教育者的範圍,有學問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士”。


    同時,各諸侯或大夫為了逐鹿中原統一中國,他們除了加強自己的實力外,也開始借助“士”的力量,因此紛紛“養士”。如齊國的孟嚐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他們“養士”多達幾千人。“士”中許多優秀人物受到重用,如商鞅吳起等,學術活動也受到鼓勵和資助。這就為“百家爭鳴”的出現準備了人員條件。


    稷下學宮是百家爭鳴的主要基地


    “稷”是齊都臨淄一處城門名,“稷下”即齊都臨淄城稷門附近,齊國君主在此設立學宮,學宮因處稷下而稱“稷下學宮”。稷下學宮是田齊王朝興辦的。田氏代齊以後,曆代君主無不發憤圖強,預謀稱雄諸侯。稷下學士就為田齊君王們製造輿論設計藍圖擬定典章製度,起著智囊團的作用。此外,稷下學宮還起著炫耀國力標榜尊賢下士,以吸引人才的作用。這就為百家爭鳴創造了優越的政治環境。


    百家爭鳴出現的其他原因


    經濟上,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些人成為有閑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科技上,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學術上,當時的各學術團體相對獨立於政治權勢之外。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百家爭鳴之百家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品是《論語》《孟子》《荀子》。主要思想是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代表作品是《道德經》《莊子》《列子》。主要思想是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主張道法自然,提倡清靜無為,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作品是《墨子》。主要思想核心是“兼相愛,交相利”。


    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李斯商鞅;代表作品是《韓非子》。主要思想是主張以法治國。


    名家:代表人物是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代表作品是《公孫龍子》。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


    陰陽家:代表人物是鄒衍。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縱橫家:創始人是鬼穀子,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中。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雜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代表作品是《呂氏春秋》。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誌》及顏師古注)而得名。


    農家:代表人物是許行,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小說家:他們采集民間傳說議論,借以考察民情風俗。《漢書。藝文誌》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在百家爭鳴中,雖然各派都在闡述自己的主張,但是他們大都有一些中心議題,如對自然界的認識對人本身的認識對治國的觀點等,他們圍繞這些這些議題相互論爭和批判,並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他們的主要議題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麵:


    天人之辯


    在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天人之辯”成為哲學爭論的中心問題。天人之辯,即關於“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關係的論爭。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但他也強調“畏天命”的必要;墨子重視人的“強力而為”,但又提出“天誌”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老子指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提出人應當順從自然;子思孟子主張天人合一說,認為人隻要擴充“誠”的德性,就“可以讚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禮記。中庸》);莊子則主張“無以人滅天”,“牛馬四足,是謂天;落(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以為一切人為都是對自然的損害;荀子認為“天”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提出要“明於天人之分”,主張“製天命而用之”。後來,天人關係一直成為哲學上長期爭論的問題之一。


    王霸之辯


    王霸之辯是中國古代兩種統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爭辯。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與霸道相對,認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為王道。霸指霸道,即憑借武力假行仁義以征服別人的政治統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壓服別人,不能使之心悅誠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對霸道。韓非則提倡霸王之道。秦漢以後王霸並用。到宋代,王霸之辯更演為社會曆史觀的爭論。朱熹和陳亮進行了數年的爭論,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義利之辯


    義利之辯是中國哲學史上關於“道義”和“功利”相互關係的爭論。孔子最早提出義和利的對立,“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孟子回答梁惠王時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義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強調要貴義而賤利。荀子則主張先義後利,“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墨子的說法與儒家不同,他認為“義,利也”(《墨子。經說上》),主張義和利是一致的。


    人性的善惡之辯


    人性是百家爭鳴的一個重要論題,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告子荀子。孟子闡述了一個實驗:假設一個孩子即將掉到井裏,看見這一情景的人會做出怎樣的心理反應呢?他認為,危險時刻,惻隱之心會像本能一般油然而生。可見,每個人都具有同情心。接著,孟子把這個結論推廣並提升到人性的四個基本要素:“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所要表達的是,人共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它們是構成人性中“仁義禮智”的源泉。孟子由此認定“人之初,性本善”的結論是可靠的。


    告子將人性比作水渠中的水,讓它向什麽方向流它就向什麽方向流。人性的善端,不是生而就有的,是靠後天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熏陶而形成的。由此看見,告子認為性無善無不善,後天的教育和環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荀子主張“性惡論”,他認為“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這些險惡的秉性不僅是人類的基本特征,而且是與人的生活經驗無關的共性,這就是荀子所謂人性惡的根據。荀子還認為,為了防止惡的人性繼續發展,必須隨時用善良的思想進行教化,把人們從惡的方麵挽救回來。


    管仲(約前7或前7前),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諡號敬,史稱管子。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管仲是周穆王的後代,少年時父親去世,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後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


    作為丞相,對內,管仲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係列政治和經濟改革。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後來孔子感歎說:“假如沒有管仲,我也要穿異族服裝了”。


    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管子》共卷,8篇,今存7篇,內容極為豐富,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麵的知識,其中《輕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之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均有論述,是研究我國先秦農業和經濟的珍貴資料。


    水本體論思想


    管仲在《管子》裏提出“水是萬物之本”,早於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水是世界本原的唯物主義哲學本體論者。管仲的水本體論思想,蘊涵著十分可貴的人本思想和博大的人文襟懷。前者表現為水的“平澹”本性中所蘊涵的平等思想:水唯有“平澹”才能生養萬物,平澹是世界構成的法則,是萬物生長的內在規定性。人是萬物之一種,水的平澹法則與內在本性,對於人者之王的君主同樣該如此。後者表現為水的“卑下”本性蘊涵了博大謙卑的人文精神種子:“水”的卑下,使它永恒流動而生生不息。人不同樣如此嗎?尤其是人者之王的國君,要稱霸天下,其自生自強的根本品質,就是卑下,這種卑下的具體表現就是“寶民”“尊民”“貴民”“畜民”“富民”“強民”。


    倫理法治思想


    管仲從治民的立場出發,既強調法製,主張“嚴刑罰”“信慶賞”,又充分肯定道德和道德教化的作用,提出禮義廉恥為守國治民之“四維”。他區分了刑政與德教的不同作用,認為刑起著威懾的作用,德起著教化的作用。指出治民僅用刑罰,“不足以服其心”,必須輔以德教。管仲還認為,欲民為善,必須保障人民物質生活的消費資料。他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從而肯定了物質生活水平與社會道德風尚之間的聯係。管仲很重視統治者自身的道德修養,認為在上者應“稱身之過”,“治身之節”。


    管仲的倫理思想基本上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並為後來的法家倫理思想所汲取。他的“衣食足,則知榮辱”的觀點,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天道與人情


    天道與人情,是管仲學派的哲學思想的兩個基本範疇。《管子》在談到稱王天下時指出,如果具備地大國富人眾兵強這些稱王稱霸的條件時,若不掌握自然發展和人心變化的規律,國家也就接近於危亡的邊緣。因此隻有根據“天道之數,人心之變”辦事,才能防止事物向反麵轉化。遵循天道並得人心,戰爭一旦爆發,“戰可以必勝,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


    予之為取


    《牧民》篇說:“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這種“給予就是取得”的思想貫穿於管仲學派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思想中,它包含著對立麵相互依存和轉化的辯證法思想。比如,在管仲看來,隻有爭取民心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這種辯證關係,就是“予之為取”,即統治者推行的政策越是能符合人民的心願,就越是能從人民那裏取得所需要的東西。應當指出,這種“予之為取”的思想是具有民主性精華的政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體現和發揮。


    老子(約前7約前70),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吏(管理藏書的史官)。


    傳說老子看到周王朝日漸衰敗,於是決定到西域去,途中要經過函穀關。守關的長官尹喜精通曆法,善觀天文。有一天夜裏,尹喜在樓觀上凝視,忽見關穀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看到這種氣象,尹喜便知有大聖人將從此經過,於是告訴守關兵卒時刻留意,他自己也天天沐浴齋戒,淨身等待。有一天,守關兵卒見行人中有一青牛車,牛大車小,車板薄卻載人重。車上坐著一位白發老翁,紅顏大耳,雙眉垂鬢,胡須拂膝,身著素袍,道骨仙貌。守關兵卒忙下關稟報。尹喜前去迎接並跪拜懇求老子到關中小住,指點修行之道。老子見尹喜心慈人善,氣質純清,就在函穀關住下,開始為尹喜著書,這便是《道德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它完整地體現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思想體係的核心理念道


    “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範疇和中心範疇。關於“道”本身,《道德經》認為“道”是“唯一”,是“合理”,是“真實”,是“萬物”,是“永恒”,是一切事物的源泉,是“萬物之母”。“道”的含義很廣泛,但其基本特征是“無狀之狀,無象之象”。老子的“道”中包含著一種對於宇宙社會人生獨到的感悟和深刻的體察,這也正是《道德經》哲學思想的核心所在。


    無為的思想境界


    《道德經》最著名的觀點就是“無為”。“無為”的核心價值就是順其自然,不能擅加一些不合理的人為的因素而破壞了事物原有的狀態。老子強調“無為”“道法自然”,要求人們在守道行道遵循規律中處理人與人人與事的關係上,既要維護萬物的自然狀態,使之保持不變,又要遵循自然的法則。


    最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老子觀察到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麵,如有與無剛與柔強與弱禍與福興與廢等,它們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結的。“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表明了對立麵雙方的統一性。而“正複為奇,善複為妖”等論點則說明老子認識到對立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小國寡民”的社會曆史觀


    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他向往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認為在這種社會中人們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表現出一種複古倒退的消極思想。


    孔子(前前7),名丘,字仲尼,祖籍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孔子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一生培養弟子三千餘人,其中身通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者有72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因求仕得不到重用,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他先後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了全麵整理。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


    “仁”儒學的核心概念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有兩個方麵的含義:一是“克己複禮”,一是“愛人”。“克己複禮”是對“禮”的承認。“禮”是指周朝統治者建立的宗法製度,“克己複禮”就是克服主觀喜好,承認“禮”的客觀存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要求。“愛人”是對統治階級內部和外部矛盾的承認。在統治階級內部,“愛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統治階級外部,“愛人”就是把階級壓迫控製在老百姓能夠承受的程度,不致使階級矛盾激化。


    矛盾中求得發展的天命觀


    孔子曾對殷周以來的天命思想深信不疑,他認為,天是有意誌的人格力量,具有主宰一切的偉力,他相信人的命運都是天命安排的,“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然而,類似於顏淵遵天命,卻窮困潦倒;子貢不受命,卻財貨滿篋等一係列事件的發生使孔子對天命有了新的思考,陷入了深深的肯定與否定篤信與懷疑崇拜與理性的矛盾衝突之中。但是,孔子畢竟是孔子,他睿智獨到的思想智慧使他沒有局限在懷疑傳統天命思想的範圍內不能自拔。他不再把天命作為言說的重點,而是對自己的思想輻射點做出了重大抉擇,即由天命神學向人學(現實人生人道)由外在向內在由彼岸向此岸方麵轉換。正是這一轉變,使儒家最終沒有走上宗教之途。


    善思敏行的認識論


    孔子把人分為“生知”“學知”“困學”“不學”四等,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他提倡“多聞”“多見”,認為知識靠“多聞”“多見”來獲得。與此同時,孔子提出思考的重要性,主張思考要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否則便是空想,這在一定意義上已接觸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而且相當重視理性認識。孔子還主張說話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而且要求言行一致。


    《中庸》,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在古代,《中庸》被推崇為“實學”,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成為後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


    中庸,是孔子哲學中的重要範疇:“中”,即中正中和;“庸”,即常。中庸要求“允執其中”,即站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統一體協調地保持下去。表現在政治中,主張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重損益而輕變革;表現在方法論上,強調矛盾的統一調和與聯結,反對過頭和不及;表現在治理國家上,要執兩用中,“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表現在學習上,要學思並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表現在處理人際關係上,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表現在倫理道德教育方麵,孔子既反對思想過激,也反對狹隘保守,“不得中行而與之,畢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中庸思想的核心


    《論語。先進》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


    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


    子曰:“過猶不及。”


    這段對話中的“師”,指顓孫師,即子張。“商”,指卜商,即子夏。二人均為孔子弟子。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誰更強一些,孔子評價說:“子張有些過分,子夏有些趕不上。”子貢以為,子張“有些過分”,自然要比“有些趕不上”的子夏強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則是:“過分和趕不上同樣不好”。在這裏,孔子衡量弟子孰優孰劣的標準是“中”,即“無過無不及”“過猶不及”。


    “過猶不及”命題體現了“度”的重要性,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度”也是質和量對立統一的體現。任何事物一定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範圍都有其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就是界限範圍內的幅度,在這個範圍內事物質的規定性保持不變;一旦突破這個界限,超出範圍,事物質的規定性就會發生變化。


    但是,中庸並不是對事物質的規定性的簡單要求,它追求的是事物的最佳狀態,是質的最優。即內心之“中”與外在之“節”的準確契合,中庸思想以“和而不流中立不倚”表達這種最佳狀態。


    中庸思想的內在邏輯


    “尚中”是中庸的邏輯起點,“時中”是中庸的內在本質,“中正”是中庸的規範準則,“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標。“尚中”的基本內涵是“無過無不及”,“時中”的基本內涵是“無可無不可”,“中正”的基本內涵是“禮義”,“中和”的基本內涵是天人和諧之美。其中,“尚中”觀念為傳統所固有,為孔子所繼承。“時中”“中正”及“中和”的觀念是孔子對傳統“尚中”觀念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思想的旨歸


    中庸思想其旨歸在於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孔子的中庸,既是一種思想方法,又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一種理想目標。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它能使人適其“度”;作為一種行為準則,它能使人合於“禮”;作為一種理想目標,它則幫助人們體認並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諧之美。


    孔子一生長期從事教育活動,學生眾多,有所謂“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之譽。而孔子的思想學說體係所涉及的範圍又相當廣泛,孔門弟子對孔子言論和思想的理解不盡相同,難免會產生歧見。所以,孔子逝世以後,孔門弟子就開始逐步分化。到了戰國的中後期,儒學在成為“顯學”的同時,在儒家內部也形成了八個不同的派別。


    子張之儒


    子張(前0?),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陽城(今河南淮陽)人。子張是孔子門下最著名學生之一。子張曾從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間困”;他秉性雖孤僻偏激,但為人寬容大度,勤學好問,經常同孔子討論問題。孔子死後,便成為儒家八派之一。子張之儒在道德倫理方麵,明確反對“執德不弘,信道不篤”,“言不忠信,行不篤敬”;提倡“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的理想人格。


    子思之儒


    子思(前8前0),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因而,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正因此,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順元年(0),又被追封為“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為“述聖”。


    顏氏之儒


    孔子弟子中姓顏的共有八人,他們是:顏無繇顏回顏幸顏高顏祖顏之仆顏噲顏何。“顏氏之儒”究竟是其中何人之學所傳,今天已難確斷,學術界一般認為是以顏回為代表的。


    顏回(前前8),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稱顏淵,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為人謙遜好學,以德行著稱。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其學派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安貧樂道,重在下功夫實踐孔子的仁德思想。


    孟氏之儒


    “孟氏之儒”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因孟子受業於子思,所以,也通常將子思和孟子統稱為思孟派。孟子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論,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等。


    漆雕氏之儒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他們是: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學術界一般認為“漆雕氏之儒”是以漆雕開為代表的。


    漆雕開(前0?),原名漆雕啟,後來漢代人避漢景帝名諱改為“開”。春秋末期魯國(一說蔡國)人。漆雕開是孔子弟子。“漆雕氏之儒”不願做官,好勇任俠,屬於孔門弟子中任俠的一派。這一派主張人性有善有惡。


    仲良氏之儒


    戰國儒家八派中這一派最不可考。有人猜測“仲良氏之儒”是陳良一派。陳良的弟子有陳相陳辛等,後來欣賞農家許行的學說,曾遭到孟子的嚴厲批評。還有人推測“仲良氏之儒”是仲梁子一派,這一派可能兼有曾參子夏二家之學。


    孫氏之儒


    學術界一般認為“孫氏之儒”就是以荀子為代表的一派,因為荀卿又稱孫卿。荀子是戰國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繼承了孔子的治學傳統,是儒家經學的主要傳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發展了孔子的“禮學”,倡言禮法兼治;哲學上主張“天人相分”,“製天命而用之”;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孫氏之儒”中除那些傳承荀子經學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韓非和李斯,但他們兩人已經突破了其老師荀子的儒家學派的界限,而成為法家中的代表人物。


    樂正氏之儒


    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也不可考。有人推測是孟子弟子樂正克;有人推測是曾子弟子樂正子春。


    總之,戰國時期的儒家八派,是當時“百家爭鳴”中儒家內部分化出現的派別,它們之間的觀點很不相同,但都自認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從以後的曆史發展來看,主要是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影響較大。


    晏嬰(前78?前00),春秋後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晏嬰。夷維(今山東高密)人。


    晏子生活於春秋末期,正處在孔子所謂的“禮崩樂壞”的大變革大動蕩曆史時期。父親晏弱死後,晏子繼承卿位,他先後輔佐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但直到景公時才獲得重用,並升任相國,使齊國進入一段較長時間的穩定發展時期。


    晏子是以善諫而著稱的。有一次,齊景公一匹心愛的馬病死了,景公大怒,要治馬夫之罪。晏子對齊景公說:“這人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罪而死,讓我為您教訓他一番。”景公同意後,晏子就說:“你有三大罪狀:國君命你養馬,你卻讓馬病死了,這是死罪一;你養死的是國君最心愛的馬,這是死罪二;你讓國君因一匹馬的緣故而殺人,百姓聽說後必然要怨恨國君,諸侯聽說後必然會輕視我們國家。這是死罪三。”齊景公聽了長歎一聲說:“請您放了他吧,不要因此而損傷了我仁愛的德行。”


    晏子還以在外交活動中機智善辯而著稱,廣為流傳的“晏子使楚”的故事就是其真實寫照。


    晏子的事跡和思想較為集中地保存在《晏子春秋》一書中。關於《晏子春秋》的成書年代作者及所屬學派問題,說法紛紜。


    主張禮治


    在晏子生活的時代,齊國屢次發生子弑父臣弑君兄弟相殘等有礙社會穩定的不良現象;同時,齊國權臣也各自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對齊國公室構成威脅。麵對這些危機,晏子認為解決的辦法是恢複傳統的禮製。


    崇尚節儉


    晏子提倡節儉是從其禮治思想出發的一種必然要求,那就是反對卿大夫僭越禮製奢靡無度,主張“家施不及國”,“大夫不收公利”,以維護齊國公室的根本利益。


    否定鬼神迷信


    有一年齊國出現彗星,齊景公派人祈禳消災。晏子則認為,這樣做是沒有好處的,隻能是自欺欺人。他說:天上出現彗星,是為了掃除人間的汙穢,君主如果德行沒有汙點,為什麽要祈禳呢?如果德行有汙點,祈禳又能減輕什麽呢?在這裏,晏子也是沒有直接否定天道,但是他強調祈禳之事對於凶吉起不到改變的作用,其實質也是對天命鬼神觀念的否定。


    “和而不同”的辯證法思想


    晏子所肯定的“和”是一種樸素的對立統一,也就是集合了許多不同的對立麵從而構成了一個新的統一體,如同廚師要用水火醋醬鹽梅等不同性味的佐料才能烹調出味道鮮美的羹湯。而晏子所謂的“同”,則是一種簡單的同一或等同,具有排斥異端的特點,沒有矛盾,沒有差別,是一種是即是否即否的絕對等同。晏子主張“和而不同”,也就是肯定具有對立統一性的“和”的意義,而否定沒有差別矛盾缺少豐富性的“同”,表明他已經在較為樸素的層麵上把握了對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原則,代表了春秋後期辯證法思想發展的新高度。


    列子,名寇,生卒年不詳,鄭國莆田(今河南鄭州)人,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傳說列子修道煉成禦風之術,能夠禦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遊八荒。莊子《逍遙遊》中有此描述。


    列子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他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


    《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漢書。藝文誌》著錄《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抄錄了先秦的一些材料,但大部分是魏晉時代的思想。基於此,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列子》是魏晉人編造的一部偽書。該書共分為八篇,每一篇均由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如“愚公移山”“杞人憂天”“歧路亡羊”等,寓道於事。


    自然天道觀


    在世界起源問題上,《列子》從物質本體宇宙生成和物種轉化的角度闡述了“道”的理論,構成了獨特的自然天道觀。《列子》認為,客觀世界存在著一個統一的本質,即“道”,它無形無象,無增無減,不由他物產生,卻能產生其他事物,它是世界萬物變化的根本。世界上有形的萬事萬物的產生,都是由“易”,即氣的本體演化而來。


    辯證法思想


    《列子》繼承了前代哲學中的辯證思想。它認為宇宙萬物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列子》說:“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萬事萬物的變化表現為有損有盈有成有敗有生有死這樣一種狀況。《力命篇》中說:“自短非所捐,自長非所增。”表明物質和運動可以由一種形態轉化為另一種形態,但宇宙總體則既不損也不增。“積於柔則剛,積於弱則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向。”說明任何相對的事物都可以互相轉化,並且指明在事物量的積累中,便可以知其質變。這種觀點,不同於傳統的“物極必反”,它突出了量變中的局部質變,這是十分可貴的。


    “養生”與“體道”


    《列子》用較多篇幅論述了“養生”與“體道”的關係,即如何修養身心以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黃帝篇》中說“至道不可以情求”,認為必須依靠理性思維認識事物。“在己無居,形物其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即要像水一樣順從自然規律,像鏡子回聲一樣如實反映客觀世界。這裏麵包含了唯物反映論的合理成分。《列子》認為隻有通過長期實踐,才能達到對“道”的直覺體驗。


    孫武,生卒年不詳,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博興北,一說惠民)人,中國古代軍事學家,中國古代軍事學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吳國將軍。著有《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子》《吳孫子兵法》《孫武兵法》,成書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末期,今本十三篇,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該書總結當時及以前的戰爭經驗,繼承發展前人的軍事理論,對戰爭軍隊治軍將帥作用戰略戰術原則戰法等軍事理論和實踐,都有許多創見,是古代重要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書之祖”。《孫子兵法》中飽含樸素的唯物論及辯證法等哲學思想。


    唯物主義的反天命無神論


    《孫子兵法》在論述事先了解情況的重要性和方法時說,不要相信鬼神,不問卜,不用固有經驗類比往事,不依靠星辰運行去推測吉凶禍福,而是要從了解敵人情況者的口中去取得信息。《孫子兵法》中也講到“天”,但他對於“天”作了明確的唯物主義的解釋:“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這同宗教神學把“天”看作是人格神的看法是本質不同的。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武努力探索戰爭規律,在《孫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著名論斷。這一條論斷從哲學的意義上講,是實事求是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孫武認為,敵情是“三軍之所恃而動”的依據,戰前必須認真地了解和掌握。在知己方麵,孫武提出了“識眾寡之用”“以虞待不虞”“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的製勝之道。


    陰陽學說的靈活運用


    孫武說自然之天中,陰陽包括晝夜晴雨等。在行軍作戰時,要注意陰陽的利用。孫武認為,駐紮軍隊應該選擇向陽幹燥的地方,避免背陰潮濕的地方。因為營地在背靠陰濕之地,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和堤防這種地形上,要搶先占領向陽的一麵,並把它作為軍隊的主力或主要翼側的依托。孫武把陰陽學說推廣到軍事領域,是樸素辯證法的正確應用。


    普遍聯係地分析戰爭


    孫武分析戰爭,不是單純地就戰爭分析戰爭,就軍事分析軍事,而是運用世界萬物普遍聯係的觀點對戰爭現象軍事問題加以考察與解讀。戰爭軍事與政治是聯係在一起的。孫武說:“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形篇》)這裏所謂的“道”,就是“令民與上同意”(《計篇》);所說的“法”,就是加強法製,嚴明賞罰。這就表明政治基礎民心向背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此外,戰爭軍事與經濟外交等的密不可分在《孫子兵法》中都有論述。


    墨子(約前8前7,一說前7前381),名翟,春秋末戰國初期魯國人(滕州)。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有《墨子》一書傳世。


    墨子早年曾學習儒術,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的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獨樹一幟,創立墨家學派。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麵,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地反對兼並戰爭。墨子的哲學建樹,以認識論和邏輯學最為突出,其貢獻是先秦其他諸子所無法比擬的。


    獨樹一幟的認識論


    墨子認為,人的知識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麵,即聞知說知和親知。“聞知”又被他分為傳聞和親聞二種,但不管是傳聞或親聞,在墨子看來都不應當簡單地接受,而必須消化並融會貫通,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因此,他強調要“循所聞而得其義”,即在聽聞承受之後,加以思索考察,以別人的知識作為基礎,進而繼承和發揚。


    墨子所說的“說知”,包含有推論考察的意思,指由推論而得到的知識。他特別強調“聞所不知若已知,則兩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識去推知未知的知識。由此可見,墨子的聞知和說知不是消極簡單地承受,而是蘊涵著積極的進取精神。


    除聞知和說知外,墨子非常重視親知。親知,就是自身親曆所得到的知識。墨子把知識來源的三個方麵有機地聯係在一起,在認識論領域中獨樹一幟。


    “別同異明是非”的辯學


    墨子是中國邏輯學的奠基者。他將邏輯學稱為“辯”學,把其視之為“別同異,明是非”的思維法則。他認為,人們運用思維,認識現實,作出的判斷無非是“同”或“異”,“是”或“非”。為此,首先就必須建立判別同異是非的法則,以之作為衡量判斷的標準,合者為“是”,不合者為“非”。此外,墨子還總結出了假言直言選言演繹歸納等多種推理方法,從而使墨子的辯學形成為一個有條不紊係統分明的體係,在古代世界中別樹一幟,與古代希臘的邏輯學古代印度的因明學並立。


    “兼愛非攻”是思想的核心


    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墨子這種“愛人如己”的思想學說必然會導致他的“非攻”思想,他反對一切弱肉強食的兼並戰爭。“非攻”思想既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也提出了處理國家間關係的一個基本準則。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從哲學上看,“非攻”都可以稱為和平主義人道主義的先驅,給後來的思想家以深刻的啟迪。


    慎到(前前),戰國時趙人,原來學習道家思想,是從道家中分出來的法家代表人物。根據《史記》記載,他早年在邯鄲從事學術活動,後來到齊國稷下學宮講學,參加各派的學術辯論,名聲由此大震。但是隨著齊國和稷下學宮的衰落,他的思想也由此被曆史埋沒。


    慎到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曾經給楚襄王獻了一個“連環三計”,解決了楚襄王的燃眉之急。


    據說,楚襄王剛剛即位,齊王的使者便趕到楚國,說:“當初陛下作太子時留在齊國當人質,以獻楚國東地00裏作為提前返楚的條件。如今,陛下不會食言吧?”


    楚襄王一時怔住了,然後請齊使先去休息,並急忙請來了當初勸他獻地脫身的太傅慎到。


    慎到說:“別慌,大王明天召見眾大臣,讓他們各獻妙計。”


    第二天早朝,上柱國子良率先獻計:“大王金口玉言,一旦不講信義,將被天下諸侯譏笑。先給地,顯大王守信;再奪回,顯大王武力強大!”


    子良退下,昭常上前勸諫:“大王,割東地00裏,楚國將失半壁江山。我願率兵死守!”


    昭常退下,景鯉給襄王分析:“地要給,否則將失信於天下。楚國弱於齊國,臣願赴秦國憑三寸不爛之舌搬來救兵!”


    景鯉退出後,慎到進來。襄王苦著臉告訴了一切,慎到說:“大王,他們各有見地,您全采用!”襄王瞪了他一眼,“別開玩笑啦!”


    慎到伸出右手三指:“大王發給子良50乘,東麵獻地00裏給齊;在子良起程的第二天,派遣昭常為大司馬,令他去鎮守東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再派景鯉率車0乘,去向秦國求助。這叫連環三計。我保證大王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讓00裏東地完好無損!”


    後來果不其然,齊王不敢再提那00裏土地的事情。


    慎到的著作《慎子》原本篇,現僅存7篇和一些逸文。


    聽命君主,依法辦事


    慎到主張“民一於君,事斷於法”,即百姓百官聽從於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時必須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權也要集中於君主之手,各級的官吏隻能嚴格地遵守法律和執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則要接受法令的規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認為這樣才能實行法治,並取得功效。在具體執法的過程中,君主要做到公平執法。他主張立法要為公,反對立法為私,認為法治比人治優越,甚至說不好的法律也比沒有法律好。


    重“勢”和“無為而治”


    慎到提倡重“勢”和“無為而治”。“勢”指的是權勢。重“勢”是為了重視法律,君主隻有掌握了權勢,才能保證法律的執行。慎到把君主和權勢分別比喻為飛龍和雲霧,飛龍有了雲霧才能飛得高,如果雲霧散去,飛龍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權勢,即使像夏桀那樣的昏庸殘暴,命令也能執行,即“令則行,禁則止”。如果沒有權勢,即使像堯那樣賢德,百姓也不聽從命令。所以,慎到反對儒家主張的“德治”,認為那樣不可能使法律貫徹執行,會產生很多弊端。在無為而治方麵,他認為,如果國君什麽事都自己親自去做,不但會筋疲力盡,還會使大臣不積極做事,一旦有了過失,大臣會把責任推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的激化甚至會導致謀反篡位出現。


    商鞅(約前0前8),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姬姓,衛氏,全名為衛鞅。因衛鞅本為衛國公孫族之後,故又稱公孫鞅。後封地於商,後人稱之商鞅。


    商鞅年輕時喜好刑名之學,在魏相公叔痤門下任中庶子。公叔痤臨終前將他推薦給魏惠王,並說如果不用,一定要將他殺死,不能讓他出境。可是魏惠王既沒用他也沒殺他。


    商鞅聽說秦孝公下令求賢,就離魏去秦,以變法強國之術遊說孝公,孝公大喜。但甘龍杜摯等大臣對變法並不讚成,他們製造輿論,以為“智者不變法而治”,“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孝公不為所動,仍以商鞅為左庶長,下令變法。


    新法令推行幾年後,秦國國勢蒸蒸日上,孝公以此為基礎,開始了第二次變法。


    公元前年,秦國富強,並乘魏在馬陵之戰中的失利而伐魏,商鞅用詐謀迫使魏國割地求和。商鞅也因此戰功受封於商(今陝西商縣河南西峽一帶),號稱商君。


    商鞅變法期間,因執法較嚴,引起秦貴族的怨恨。孝公卒後,公子虔一夥為報夙怨,告商鞅有謀反企圖,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國,但魏因此前一戰拒不接納。商鞅不得已而歸秦,試圖反抗但兵敗被俘。惠王車裂商鞅,並滅其族。


    《商君書》是記載商鞅思想言論的資料匯編,又稱《商君》《商子》。


    革新變法思想


    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成為商鞅倡導變法的名言。《開塞》篇從考察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入手,論證了戰國末年隻有實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國道路。“聖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則後於時,修今則塞於勢”,說明隻有變法革新,才能使國家富強興盛。


    重刑少賞思想


    加重刑罰,輕微獎賞,是法家的重要思想。《去強》篇說:“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興國行罰,民利且畏;行賞,民利且愛。”加重刑罰,減輕賞賜,就是君上愛護人民,人民就肯為君上死。加重賞賜,減輕刑罰,就是君上不愛護人民,人民就不肯為君上而死。


    法家主張要統一刑罰。也就是說,執行刑賞對誰都一樣。


    重本抑末,反對儒術


    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1言》篇說:“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謂“末”就是指商業和手工業。《農戰》篇說:“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辯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於農戰矣。農戰之民百人,而有技藝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於農戰矣。”“豪傑務學《詩》《書》,隨從外權,要靡事商賈,為技藝,皆以避農戰。民以此為政,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無弱也。”可見,法家對儒家的儒術是排斥的。


    申不害(約前8前7),亦稱申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鄭國京縣(今河南滎陽,屬鄭州)人。


    韓國滅鄭國年後,韓國已處弱勢。但韓昭侯頗具雄心,即位不久,就任用申不害為相,使申不害得有用武之地。


    韓昭侯四年(前),素與韓有矛盾的魏國出兵伐韓。麵對重兵壓境,韓昭侯及眾大臣束手無策。危急關頭,申不害審時度勢,建議韓昭侯執圭(古時臣下朝見天子時所執的一種玉器)去見魏惠王。申不害說:今魏國強大,魯國宋國衛國都去朝見,您執圭去朝見魏王,魏王一定會心滿意足,自大驕狂。這樣必引起其他諸侯不滿而同情韓國。韓昭侯采納了申不害的建議,去朝見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興,立即下令撤兵,並與韓國締約為友邦。申不害也由此令韓昭侯刮目相看。


    申不害在韓國為相期間,進行了變法改革。他先整頓吏治,加強君主集權統治。然後大行“術”治,整頓官吏隊伍。第三,向韓昭侯建議整肅軍兵,使韓國的戰鬥力大為提高。此外,申不害還十分重視土地問題。他極力主張百姓多開荒地,多種糧食。同時,他還重視和鼓勵發展手工業,特別是兵器製造。當時就有“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說法。


    申不害相韓年,使韓國雖處強國的包圍中,卻能相安無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年,申不害卒於韓都(今新鄭)。其著作《申子》,已失傳,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隻是別人引用的零章斷句,比較完整的隻有《群書治要》卷三六所引《大體篇》。


    “術”的思想


    申不害所言的“術”是君主的專有物,是駕馭驅使臣下的方法。“術”的內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為人君者操契以責其名”,這是指國君公開用來選拔監督考核臣下的方法。具體說,就是君主要依才能委任官吏,然後考察其是否稱職,是否忠誠,據此決定賞罰。二是君主要“藏於無事”,“示天下無為”,這是駕馭臣下的權術。具體說,就是國君要“去聽”“去視”“去智”,讓臣下猜測不到國君意圖,無從討好取巧。這樣君主就能像明鏡一樣,“靜觀”臣下的一切,真正做到“獨視”“獨聽”和“獨斷”,進而采取出其不意的辦法,使臣下懾服。申不害還強調:“治不逾官,雖知弗言”,意即各級官吏既不許失職,也不許越權。凡不屬於職權範圍的事,即使知情也不能講。其目的還在於維護君主專製。


    要立法無私


    申不害反對立法行私,“天道無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認為國君既要掌握駕馭群臣的“術”,又要做到正直無私,這樣臣下才能忠於職守。他曾對韓昭侯說:“法者,見功而行賞,因能而受官。今君設法度而左右之請,此所以難行也。”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民族文化最富有創造性的時期,最有原創性的時期,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基本的元素都是在這個時代建立起來的。而孟子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想給中國人建立“大丈夫人格”精神的一個人物。


    孟子(前7前8),名軻。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來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到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孟子三歲喪父,母親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係。學成之後,孟子周遊齊晉宋薛魯滕梁列國,遊說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於當時諸侯各國忙於戰爭,他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幾乎沒有人采納他的治國思想。於是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作《孟子》。


    《孟子》一書是對孟子言行的記錄,其文章縱橫馳騁,汪洋恣意,極富雄辯色彩,經典語錄層出不窮,其中展現出的智慧火花,讓人眼前一亮。


    以民為本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孟子則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為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在政治上表現為,孟子說,對一個國家而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恒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要減輕賦稅等。


    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最大發明和哲學貢獻,是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孟子將人性之善和水之就下來進行比喻。他說:“人性之善,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額頭之意);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進一步,孟子認為,性善的根據是心善,心,指的是“良心”或“本心”,也就是說人都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而“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無不知敬其兄也”則說明“良心”或“本心”是人所固有的,能不能得到它,全靠自己主觀的努力。


    道德倫理規範


    孟子將道德倫理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名家,是諸子百家其中之一,是一個很小的學派,但卻十分的有聲望。名家的創始人叫鄧析,是春秋時代的人。這個人比較善於詭辯,創造了“兩可”學說。惠施繼承了鄧析的衣缽。


    惠施(約前70前0),戰國時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雖然是宋國人,但他主要活動於魏國。惠施主張魏齊和楚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那裏與莊子成為朋友。魏惠王死後,張儀失寵,惠施回到魏國。


    惠施的著作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隻是記載於《莊子。天下》中惠施“曆物之意”的十個結論性命題。


    “曆物之意”的十個哲學命題


    惠施的十個哲學命題是: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裏。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7。今日適越而昔來。8。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0。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這十個哲學命題不是簡單的理論堆砌,而是有係統的,而且也是有目的的。它先舉宇宙原理:“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這是基本空間觀念,引出“無厚”的概念,既然“無厚”,自然“天與地卑,山與澤平”,進而包含對貴賤天定理論的抨擊。繼空間闡述後,進而舉時間原理“日方中方睨”,由時間的流動不居引出事物的變遷不定,所以有“同異”之說。至此前點為基本原理部分,以下是個例證,“南方無窮有窮”證空間原理;“今日適越昔來”證時間原理;“連環可解”是證“同異”原理;“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突顯出其平等去尊的核心理念。最後以“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總結其為學的精髓所在,義理所歸,即包納天地萬物的“泛愛”。


    稀奇古怪的觀點


    惠子還有一些名滿天下的觀點,但大多都稀奇古怪,讓人匪夷所思。如:“卵有毛馬有卵火不熱目不見龜長於蛇連環可解犬可以為羊老太婆有胡須小馬駒沒有娘雞有三隻腳輪子並不碾地”等,這些都讓後來的哲學家們揪著頭發思索。胡適研究後解釋道:雞蛋中有雞的形狀和雞毛,否則怎麽變出雞呢,所以卵有毛。生物的前一種形式包含後一形式的可能性,馬雖然不是卵生的,但曾經有過卵生的進化階段嘛,所以馬有卵。而飛鳥的影子是不動的,那是因為視覺暫留現象。這些看似令常人難以想象的命題,表麵上匪夷所思,但在深層中卻隱藏著某種合理的內涵,對科學技術的認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莊子(約前前8),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出身於破落的貴族家庭,在家鄉做過管漆園的小官吏,有時還以打草鞋為生,生活貧困。


    莊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莊子》一書據《漢書。藝文誌》記載,共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為三部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乃為莊子所著,外篇多數為莊子所著,但間有弟子所篡補者,雜篇多為後學弟子所推衍。


    《莊子》一書的哲學思想大概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逍遙遊的人生境界


    “逍遙遊”指不受任何約束和任何條件的限製,自由自在地遨遊。莊子在《逍遙遊》一篇中運用了幾個著名的寓言故事,如鯤鵬變化的故事宋榮子依賴自身見解列子禦風而行等,來說明自己所提倡的人生境界。莊子認為隻有那種順著自然的本性,能夠駕禦天地間的陰陽風雨晦明六種氣的變化,能不受時間空間的限製而任意遨遊的人,才是“無所待”的。“無所待”是莊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絕對自由的境界逍遙遊。


    萬物齊一的認識論


    莊子認為天地萬物表麵上有著千差萬別,但本質上是沒有區別同等均齊的。莊子舉了大量的例子,來說明事物之間沒有什麽大小彼此是非的區別。他認為,從萬物相異的一麵去看,肝和膽就如同楚國和越國相距那麽遠;從它們相同的一麵去看,萬物又都是一樣的。了解了這一點,人們就不會去關心耳目適宜於何種聲色,隻求心靈遊放於“德”的和諧境地;從萬物相同的一麵去看,就感不到有什麽喪失,所以看自己斷了一隻腳就好像失落了一片泥土一般。


    繼承又發展了的“道”


    與老子不同的是,莊子講“道”並不在於為了探討和論證宇宙的本體是什麽,而在於探討人的本體。莊子認為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道”是萬物的本體,也即是人的本體,道的本性是自然無為,所以它體現在人身上就是自然之性,人應當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應效法那支配宇宙萬物的無所不在的“道”,使自己成為永恒的無限自由的存在。莊子哲學處處都力求從宇宙本體“道”的高度來論證人生的哲理,把人的生活放到整個無限的宇宙中去加以觀察,以此來探求人的精神達到無限和自由的道路。


    內遊於心,外遊於世的實踐論


    莊子哲學不僅用理智來認識,更是用行動來實踐。內遊於心外遊於世就是莊子達到無限和自由境界的實踐論路徑。內遊於心要靠個人人格修養的內省功夫,即“心齋”和“坐忘”來實現。而外遊於世則體現了他的如何處世的態度,即不棄世逃世或隱世,而是安於命化於時順於人。從功用的角度看,和順於人,虛己遊世,可免害保身,無疑是外遊於世的主要價值所在。但是從更高的哲學本體論的角度來看,遊世也是得道的精神境界的一種自由的表現,是有極高精神修養的人才可能具有的。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這段話的意思是: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夢引發的人的存在的問題


    莊子借“夢蝶”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自身的存在。


    莊子將人的存在問題設置於夢境中,其實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夢”。莊子重生,珍視而執著人生,所以便覺人生的短暫與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顯得難以把握和難以認清,因此便會產生虛幻的感覺。而且,當人被作為存在者對存在進行追問時確實是難以明辨的,由於個體存在的偶然性與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實性很容易迷失在現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識也會迷失其中,難辯真偽。


    夢引發的人與外物的融合交感的問題


    人與外物能否融和交感?其間是否存在必然的關係?這是哲學上的一個老問題。這個問題在莊子這裏並沒有進行理性的分析,而是進行審美的體驗。


    莊子在夢中化為蝴蝶,將自我的情意投入到蝴蝶身上,與蝴蝶相互會通交感,從而進入一種凝神的境界之中,物我的界限便消解融和了,他們渾然一體。這整個過程全是以美學的感受來體會。莊子就是這樣透過“美感的經驗”,借蝶化的寓言來破除自我執迷,泯除物我的割離,使人與外在自然世界,融為一個大和諧的存在體。


    人生如夢的“物化”超越


    “莊周夢蝶”最後提出的“物化”,其實是要通過審美的方式超越悲劇人生,因為人隻有審美地存在才能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才能最終完成完善人格的建構,成為完全的自由之人。另外,“莊周夢蝶”的這種超越反映到生死方麵,也體現出中國哲學的樂觀主義,或者說是“知天樂命”“安時處順”,畢竟它隻是要達到哲學上的超越,而不求得現實中積極的抗爭。


    夢寓示的相對主義觀點


    莊周夢蝶其實是一種相對主義,意在指明一切事物的存在變化,包括所謂有無大小是非壽夭貴賤貧富等都是有限的局部的和不確定的無意義的,要從一個混沌完全齊備的整體分出有無是非大小等來認出尋出種種區別,就會失去真實的本體存在。因為“凡物無成與毀,複通為一”。隻有在精神上超越不真實的現象世界,隻有從有限事物的束縛和局限中解脫出來,才能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公孫龍(前0前0),傳說字子秉,戰國時期趙國人。能言善辯,曾經做過平原君的門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公孫龍在諸子中能脫穎而出,主要是基於他的《白馬論》。


    據說,當時趙國一帶的馬流行烈性傳染病,導致大批馬匹死亡。秦國戰馬很多,為了嚴防這種瘟疫傳入秦國,秦就在函穀關口貼出告示:“凡趙國的馬不能入關。”


    這天,公孫龍騎著白馬來到函穀關前。關吏說:“你人可入關,但馬不能入關。”公孫龍辯到:“白馬非馬,怎麽不可以過關呢?”關吏說:“白馬是馬”。公孫龍講:“我公孫龍是龍嗎?”關吏愣了愣,但仍堅持說:“按規定不管是白馬黑馬,隻要是趙國的馬,都不能入關。”公孫龍常以雄辯名士自居,他娓娓道來:“‘馬’是指名稱而說,‘白’是指顏色而言,名稱和顏色不是一個概念。‘白馬’這個概念,分開來就是‘白’和‘馬’或‘馬’和‘白’,這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譬如說要馬,給黃馬黑馬就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馬,給黑馬黃馬就不可以,這證明,‘白馬’和‘馬’不是一回事吧!所以說白馬就不是馬。”


    這就是著名的“白馬非馬”觀點,它和後來的“離堅白”觀點同樣著名。公孫龍的著作結集為《公孫龍子》。《公孫龍子》在西漢時共有篇,唐代時分為三卷,北宋時遺失了8篇,到目前隻殘留篇,共一卷。


    著名命題“離堅白”


    公孫龍分兩個部分來證明他的“離堅白”的命題。第一部分,先假設有堅而白的石。對於這一個堅白石,用眼看,則隻“得其所白”,隻得一白石;用手摸,則隻“得其所堅”,隻得一堅石。感覺白時不能感覺堅,感覺堅時不能感覺白。所以,從知識論方麵說,隻有“白石”或“堅石”,沒有“堅白石”。第二部分是包含著形而上學的辯論。其大意是說:堅白二者作為共相,是不定所堅的堅,不定所白的白。堅白作為共相表現在一切堅物一切白物之中。當然,即使實際世界中完全沒有堅物白物。而堅還是堅,白還是白。這樣的堅白,作為共性,完全獨立於堅白石以及一切堅白物的存在。堅白是獨立的共相,這是基於實際世界中有些物堅而不白有些物白而不堅這樣一些事實。所以堅白顯然是彼此分離的。


    艱深玄奧的《指物論》


    《公孫龍子》中還有一篇《指物論》。《指物論》主要討論的是能指與受指,即語言(而非思維)與存在的關係,而沒有涉及所指。《指物論》是公孫龍語言哲學的總綱,也幾乎包含了他的全部世界觀。


    在《指物論》中,公孫龍以“物”表示具體的個別的物,以“指”表示抽象的共相。“指”有名詞的意義,就是“手指頭”;有動詞的意義,就是“指明”。公孫龍之所以用“指”表示共相,正是兼用這兩種意義。此外,公孫龍以“指”表示共相,還因為“指”字與“旨”字相通,“旨”字有相當於“觀念”“概念”的意思。一個普通名詞,用名家術語說,就是“名”,它以某類具體事物為外延,以此類事物共有的屬性為內涵。一個抽象名詞則不然,隻表示屬性或共相。可以說,在漢語裏,一個共相就是一個名所“指”的東西。公孫龍把共相叫做“指”,就是這個緣故。


    荀子(約前前8),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名況,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遊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後來到楚國,任蘭陵令。公元前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


    荀子入秦拜見秦昭王之事,無論對儒家學派還是對中國學術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約在八十歲左右(一說五十歲左右)的時候,荀子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打破“儒者不入秦”的傳統,去秦國考察。這是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舉動,它預示著儒家的仁政學說,將與專製統治聯姻。正因為這樣,才有了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輝煌場麵。


    《荀子》,又稱《孫卿對書》或《孫卿子》,為荀況及其弟子所著。西漢劉向整理時定為篇,它們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荀子親手所著的篇,一類是荀子弟子所記錄的荀子言行,共篇,一類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篇。前兩類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子》一書的主體。


    荀子博學深思,其思想學說以儒家為本,兼采道法名墨諸家之長。


    “天人之分”與“人定勝天”


    哲學思想是荀子思想的精華部分,而其中的天道觀更為突出。荀子認為天是客觀存在,它有自己運行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天的運行有自身的規律,不因為堯而存在,也不因為桀而消亡。天不因為人厭惡寒冷而停止冬季,地不因為人厭惡遼闊遙遠而廢止其廣大。他明確提出了“天人之分”的觀點,把天與人嚴格區分開來。此外,荀子還進一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出了“製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也就是說,人可以利用自然規律,達到改造自然的目的。這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有力地駁斥了宿命論。在處理天人關係問題上,荀子代表先秦思想的一個高峰。他比同時代的思想家站得都高。


    感覺經驗與思維作用並重的認識論


    荀子的認識論具有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色彩。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這就說,人具有認識客觀世界的動力,客觀事物是可知的。人依靠感覺器官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耳目口鼻形”,荀子稱之為“天官”。他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荀子。天論》中叫做“天君”。通過心的作用,把由感覺器官所獲得的彼此孤立的感覺上升為認識,比較正確地說明了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的關係。比如,用眼看到樹,知道樹的形狀高矮顏色;通過心的辨別,得出正確的判斷:這是樹。荀子的認識論重視感覺經驗,同時又注意思維(“心”)在認識中的重要作用。他克服了墨子單純強調感覺經驗的片麵性,也克服了孟子單純強調“心”的作用的片麵性。


    荀子認為,“心”要獲得正確的認識,必須“虛一而靜”,即不要以已經獲得的知識來妨礙獲得新的知識,不要以已經見到的東西而分心,妨礙認識新的東西,而且“心”還必須安靜,不能胡思亂想幹擾正常的認識活動。這就是“虛一而靜”。


    同時,荀子對“知”與“行”的關係有比較正確的說明,他說:“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即是說,聽說的不如看見的,看見的不如自己知道的,知道的不如已經實行的,學到最後要達到實行。他強調“行”在認識中的地位,雖然他所謂的“行”隻是個人的行動,還不就是社會實踐,但仍屬唯物主義的觀點。


    人性本惡


    馮友蘭先生說:“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惡學說。表麵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實際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學可以說是教養的哲學。他的總論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造。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在宇宙中與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荀子的論點是:“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就是人為。荀子的“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有極大的區別,但就通過所謂的“聖王之教”來教育感化民眾這一目的而言,他們又是一致的。其性惡思想也被後人認為是其法家思想趨向的萌芽。


    韓非(約前8前),戰國時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


    身為韓國公子的韓非,目睹韓國日趨衰弱,多次向韓王上書,希望韓王變法圖強,但韓王置若罔聞,這使韓非非常悲憤和失望,於是寫了《孤憤》《五蠹》《說難》等十餘萬言的著作,全麵係統地闡述了自己的法治思想,抒發了憂憤而不容於時的憤懣。


    這些著作流傳到秦國後,秦王大加讚賞,推崇備至。為了見到韓非,秦王下令攻打韓國,韓王派韓非出使秦國。秦王見到韓非很高興,但沒有信任和重用他。後來,韓非受到李斯和姚賈的讒害,死於獄中。


    韓非死後,後人把他的著作輯集成《韓非子》。《韓非子》“法”“術”“勢”相結合的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也為以後的封建專製製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


    韓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為首,主張在政治與治國方術之中,“勢”即權力與威勢最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為首,強調“術”,即政治權術。一派以商鞅為首,強調“法”,即法律與規章製度。到了韓非時,他認為“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他第一次提出了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三者結合相輔為用的政治思想體係。韓非認為治國要有法,主張明法令,設刑賞,獎勵耕戰以富國強兵。


    “道”與“理”


    韓非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道”。他反對天命思想,主張天道自然,對老子“道”的概念進行了改造,使其具有客觀物質性的內容。他認為“道”是萬物發生發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萬物。韓非同時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這個哲學概念,並論述了它與“道”的關係。“理”在韓非看來,就是事物的特殊規律,主張人們辦事應該尊重客觀規律。


    “矛盾之說”的首次提出


    韓非首倡“矛盾之說”。韓非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說明“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他認為,所謂矛盾,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麵,矛盾和對立是普遍存在的。但矛盾雙方的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的。他認為在導致矛盾轉化的條件中,內因固然有決定的作用,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進化的曆史觀


    韓非用進化的曆史觀點分析了人類曆史。他把人類曆史分為上古中古近古當今幾個階段,進而說明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那種想用老一套辦法去治理當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韓非的進化曆史觀在當時是進步的。他看到了人類曆史的發展,並用這種發展的觀點去分析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反對“先驗”的認識論


    韓非的認識論繼承了先秦哲學中的唯物主義的思想傳統。他提出的反對“前識”和“因參驗而審言辭”的觀點,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韓非反對“前識”的觀點。所謂“前識”,就是先驗論。韓非主張“虛以靜後”,通過觀察事物得到認識而非妄加揣測。


    呂不韋(?前),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薑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滑縣)人。呂不韋原本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來於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並因此積累起千金家產。


    呂不韋在莊襄王時期任丞相,封為文信侯。莊襄王死後,受命以“仲父”身份攝政領國,輔佐歲的秦王嬴政,直到其歲加冠親政。秦王嬴政親政後,呂不韋公開發布《呂氏春秋》,與秦王嬴政發生治國理念的衝突,被貶黜洛陽;後來,秦王欲再貶遷呂不韋於巴蜀之地,呂不韋飲鴆自殺,埋葬於洛陽北邙山一帶。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是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成書於公元前年。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二十餘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


    改造與繼承


    《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如,儒家主張維護君權,《呂氏春秋》吸收了這種思想,但是它是以獨特的麵目出現的。它主張擁護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權國家。它說:“今周室既災,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鞏固政權在於清靜無為,“有道之主,因而不為”,“虛靜以待”,認為隻有這種“無為”“虛靜”,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


    物質起源的精氣說


    在物質起源的問題上,《呂氏春秋》把宋尹學派的“精氣說”拿過來加以改造。宋尹學派認為:“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而《呂氏春秋》說:“萬物所處,造於太一,化於陰陽。”這就是說,“太一”是萬物的本源,世界萬物都是從“太一”那裏派生出來的,並由陰陽二氣變化而成的。“太一”是什麽呢?“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氣”。《呂氏春秋》認為,由“精氣”(道)派生出來的萬物是在不停地運動著的,“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


    不斷發展的社會曆史觀


    在社會曆史觀上,《呂氏春秋》認為曆史是不斷發展的:“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也。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後,古今前後一也。”這就是說,曆史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今之視者,亦猶後之視今,無古不成今。了解過去,有助於了解今天。但是,了解過去並不意味著拘泥不變,恰恰相反,當時代變化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等也應該變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它還用“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來說明這一道理。


    ◆盤古開天辟地畫像磚


    知識小百科


    什麽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天人合一”簡單講,是人之“一”聚合天之“一”,是“同炁”相求,接通了生命的根源,天體的全部信息都能在人體上反映出來。天人合一了,就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差別,超越了物我,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獲得了身心徹底的解放!天人合一理論認為:“天(宇宙自然)與人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相應相合的統一整體。天是一個超巨係統,人是一個子巨係統;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全部信息也可在人身上體現出來。”


    ◆太極圖


    人類從何處來:女媧神話


    女媧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和根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其所承載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博愛仁慈自強不息”的思想內涵已經內化為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品性,支撐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傳衍不衰傲立於世。


    ◆伏羲女媧圖


    知識小百科


    笙簧


    傳說女媧發明創造的笙簧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從甲骨文中可得知笙起源久遠,一直作為後世曆代的主要吹奏樂器。迄今所知最早的實物,為曾侯乙墓出土的笙。曆代擅長吹笙者多不勝數,相傳周靈王太子晉,好吹笙作鳳凰鳴,以至得道成仙。唐代沈儉期宋之問張仲一張祜厲玄鍾略等許許多多詩人均有詩詠笙詠王子晉吹笙成仙,許多詠笙詩篇成為名篇。王轂的《吹笙引》雲:媧皇遺音寄玉笙,雙成傳得何淒清。


    ◆女媧煉石補天


    從“天人合一”到“絕地天通”


    “絕地天通”是中國思想觀念發展史上的一次極其重大的事件,從此天地隔絕,人神分離,人心得以矯正,禮製得以確立,天地自然變得有序化製度化。


    ◆黃帝像


    ◆壁畫藝術中的堯舜時代


    延伸閱讀


    顓頊與共工氏


    顓頊聰明敏慧,有智謀,他統治的地盤很大,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與顓頊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據說共工氏姓薑,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勇猛彪悍,欲霸九州,於是就發動了向顓頊部落進攻的戰爭。顓頊足智多謀,沉著應戰,利用神箭手羿作為先鋒,經過激烈戰鬥,終於打敗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現寧夏),怒觸不周山而死,顓頊部落才得以太平。


    上古人類的信仰:原始宗教


    宗教信仰有著曆史的連續性和曆史演變的過程,我國原始宗教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便全部為道教所繼承,成為道教最基礎的內容,是道教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淵源。


    ◆大禹治水。浮雕


    ◆九龍壁顯現對龍的崇拜


    延伸閱讀


    原始宗教的領袖“巫”和“覡”


    “巫”和“覡”是從事宗教儀式活動的人,掌管占卜,被認為能溝通鬼神之意。《國語楚語下》記載:“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巫”和“覡”的出現原因,是在人類的智慧和生存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之後,神靈的祟高性和神秘性在人們的眼中就難免會受到損壞,神靈的地位與人的地位之間的距離也就會縮小。人類對自己的力量有了信心之後,就再也用不著一切都依賴於神靈的恩賜了。“巫”和“覡”就認為自己可以通過某些法術來役使神秘力量為人類服務,他們的行為是人類開始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種表現。


    政治哲學的源頭:《尚書洪範》


    《尚書洪範》中包含著一些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萌芽,第一次提出了“五行”學說,對後來中國傳統哲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書經》書影


    延伸閱讀


    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與五行


    奧運會吉祥物五福娃應對五福說,透著吉祥如意之意。“五福”一詞,源於《尚書洪範》,指的是:一福長壽二福富貴三福康寧四福好德五福善終。


    五福娃應對五行說,透著深邃哲理:


    貝貝水魚藍環繁榮


    晶晶木熊貓黑環歡樂


    歡歡火聖火紅環激情


    迎迎土藏羚羊黃環健康


    妮妮金燕子綠環好運現。


    ◆五行乘侮圖


    儒家思想的源頭:“德治”與“禮樂”


    在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都相當豐富,儒家就是主張德治的,但追本溯源,這種儒家德治思想的源頭卻是由西周偉大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提出的。


    ◆周公像


    知識小百科


    ◆《周禮》書影


    “三禮”及《周禮》


    三禮指的是《周禮》《儀禮》《禮記》。“三禮”是古代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曆代禮製的影響最為深遠。


    《周禮》是儒家經典,西周時期周公旦所著,是一部通過官製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內容極為豐富。《周禮》六官的分工大致為:天官主管宮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軍事,秋官主管刑罰,冬官主管營造,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麵,在上古文獻中實屬罕見。《周禮》所記載的禮的體係最為係統,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製度樂懸製度車騎製度服飾製度禮玉製度等等的具體規製,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製度數的記載。許多製度僅見於此書,因而尤其寶貴。


    偉大的係統工程:陰陽五行說


    陰陽五行學說這種宏觀的整體的係統的理論框架,在人類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項偉大的係統工程。


    ◆根據陰陽學說構建的紫禁城


    ◆河圖與洛書


    延伸閱讀


    陰陽五行與紫禁城


    明代營建紫禁城時除了遵循儒家禮製,也充分運用了陰陽五行學說。


    宮殿布局:外朝為陽,內廷為陰。外朝建築布局疏朗,氣勢雄偉,體現陽剛之美;內廷建築布局嚴謹,內簷裝修纖巧精美,體現陰柔之美。


    數目奇偶:奇數為陽,外朝反複運用三五九等奇數。縱軸線上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坐落於“三台”上;橫軸線上為文華奉天武英三殿;奉天殿以南安排有五門;大殿麵闊9間進深5間,暗示天子“九五之尊”。此外,外朝的踏垛級數台基和坎牆的磚皮層數也多用奇數。與之相對應的,內廷中多用偶數。


    建築命名:大多使用對偶之詞,強調陰陽互補與調和,如“乾清宮”與“坤寧宮”“日精門”與“月華門”等。


    神秘的殿堂:《周易》和八卦


    《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無不和《周經》有著密切的聯係。


    ◆《周易》書影


    ◆先天八卦圖


    專家點評


    歐洲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如果人類世界有智慧可言,那麽中國的《易經》,應該是惟一的智慧寶典。”


    當代著名信息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查理森威爾海姆說:“知識經濟正在改變著我們的時代,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易經》中包含的信息論思想不僅啟發我們的科學家創造了計算機,而且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普通西方人日常生活的決策指南。”


    百家爭鳴:蜂出並作,各引一端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為燦爛輝煌群星層現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的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麵,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現於這個時代,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


    ◆諸子百家書影


    延伸閱讀


    第一個辦私學的人孔子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


    30歲那一年,孔子經過認真思考,決定用六藝去培養出千千萬萬個懂禮樂識詩書能射善禦的人才,來幫助君王實現仁政德治,恢複文武周公時的政治局麵。


    孔子興辦私學的地點是在曲阜自家的院子裏。最早向孔子拜師的幾個青年,在院中築了一個土壇,又在土壇邊栽了兩棵小銀杏樹,孔子給這個講台取名為“杏壇”。開學那天,杏壇下聚集了三四十人,他們手捧“束修”(一束幹肉),一個挨一個地拜孔子為師。


    孔子興辦的這種“私學”,在當時是一種新生事物,開創了一種新的教育體製。


    百家爭鳴的主要論題


    百家爭鳴如同東方文明智慧的覺醒,諸子百家們討論的一些政治倫理問題形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學者及其學說


    知識小百科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春秋五霸: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曆史上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天子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互相征戰,爭做霸主,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白虎通號篇》)


    另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戰國七雄: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曆史上稱為戰國時代。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史家稱作“戰國七雄”。


    ◆孔子杏壇講學圖軸。明。吳彬


    無從歸屬的經世致用之書:《管子》


    《管子》是我國著名的治國理論書籍,書中集中體現的政治思想經濟思想及樸素的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哲學觀點對後世政治家思想家影響至深。


    ◆管仲像


    ◆《管子》書影


    延伸閱讀


    老馬識途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稱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麵就是幫助邊境各國消除少數民族的入侵。有一次,燕國向齊國告急,說北方的孤竹國進犯,於是齊桓公調集人馬去援助燕國。由於齊國國勢強盛,兵精糧足,加上燕國的配合,打得孤竹國潰不成軍。


    在戰鬥中,齊軍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一個山穀中,這時昏天黑地,飛沙走石,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出路,軍隊上至將領下至士兵都慌了神,桓公一時也不知該怎麽辦。這時輔佐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第一大謀士管仲向桓公建議,選幾匹老馬走在軍隊的前麵,讓老馬帶領軍隊走出去,因為這些老馬經常跟主人出來打仗,對環境比較熟悉。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從軍隊中選出幾匹老馬在隊前帶路。果然,不久以後,軍隊便在老馬的帶領下走出了迷區。軍士們歡呼雀躍,勝利凱旋。這便是“老馬識途”的故事。


    宇宙最高的奧秘:《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它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益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


    ◆老子像


    ◆孔子問道圖


    延伸閱讀


    孔子問禮於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於是二人前去拜見老子。老子見孔丘千裏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歎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丘向老子辭行。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儒家學派的經典:《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它對中國曆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


    ◆孔子像


    ◆《論語》書影


    延伸閱讀


    “儒家”之名起源


    孔子及其門徒並未給自己的學派冠以“儒家”之名。儒家之名真正始於漢代,但追溯起來最早是出自孔子之後獨立門戶創立墨家學派的墨子。《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稍後的道家莊子同墨子一樣也站在批儒的立場上。莊子也把孔子及其門徒稱之為“儒者”。他說,“儒以詩書禮發家”(《莊子完物》)。儒家學派中接受“儒”這個名號的是孟子。他說:“逃墨必歸於揚,逃揚必歸於儒。”(《孟子盡心下》)。戰國時期的的荀子才公開地以“儒者”自詡,寫了《儒效》篇,對儒的作用進行了論證。他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俗。”即儒者在朝內做官就會使政治美善,如果生活在民間就會使風俗淳美。


    最高的道德標準:中庸


    中庸在孔子的思想體係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中庸思想所特有的變通功能和穩定功能使孔子的思想具有難能可貴的創造性張力,成為孔子儒家思想區別於道家法家等學派的內在特質。


    ◆孔子聞韶處


    ◆孔廟大成殿


    延伸閱讀


    對中庸思想的誤讀


    第一種誤讀是把中庸理解為折中,而中庸是正好合適,“折中”僅僅是表麵的平衡點,中庸直指本質的平衡。


    第二種誤讀是把中庸理解為平庸大流,而中庸講求的是和諧自然。


    第三種誤讀是把中庸理解為靜止的片麵的單一的道,而中庸是運動全麵聯係的道。


    戰國儒家八派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製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子思像


    延伸閱讀


    子思推薦苟變


    子思推薦苟變給衛侯說:“他的才能可以率領五百輛兵車。”衛侯說:“我知道他可以當將領,但苟變在做小吏時,曾向百姓征賦,還私下吃了他們的兩隻雞蛋,所以不能用!”子思說:“聰明仁智的國君選拔人才,拿官職授人,好像工匠用木材,利用它好的地方,丟舍它的不足之處,所以像梓杞兩種圍抱的優質大材,雖有幾尺腐爛,能幹的巧匠也不會拋棄。現在你生活在戰國時代,迫切需要選拔輔佐的武將,怎能因為私吃兩隻雞蛋而拋棄捍衛國家的良將,這話可萬萬不能讓周圍的國家知道啊!”


    無所依歸的《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由於其思想非儒非道,所以,自古以來都不太為人重視。但《晏子春秋》所體現的“重民”“民本”思想以及一係列經世致用的主張,在當時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和作用,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晏嬰


    ◆晏嬰墓


    延伸閱讀


    晏子節儉,齊景公減刑


    晏子生活非常節儉,他的住宅靠近集市。齊景公要給他換一處住所,被晏子拒絕。景公就笑著問:“你住的房屋靠近集市,你知道什麽東西貴,什麽東西便宜?”晏子回答說:“假肢貴而鞋子便宜。”原來景公濫施刑罰,常把犯人的腳砍下來,所以要裝上假肢。齊景公聽了,明白了晏子的意思,從此減省了刑罰。


    戰國《列子》,魏晉偽書


    《列子》把“道”融匯於故事之中,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同時它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思想體係,在我國哲學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列子像


    延伸閱讀


    《列子》以寓言說明如何“體道”


    甘蠅,是古代一個善射的人,他一拉弓野獸就倒地,飛鳥就落下。甘蠅的弟子飛衛,向他學習並超過了他。紀昌又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後我們再談射箭。”紀昌回家仰麵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注視著移動的梭子練習不眨眼睛。兩年之後,即使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眶,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紀昌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啊,接著要學會視物才行。要練到看小物像看大物一樣清晰,看細微之物像看大物一樣容易,然後再來告訴我。”紀昌用犛牛尾巴的毛係住一隻虱子懸掛在窗口,朝南麵遠遠地看著它,十天半月之後,看虱子愈來愈大;三年之後,虱子在他眼裏有車輪那麽大。轉過頭來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紀昌便搭弓射那隻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犛牛尾巴的毛沒有斷。


    飛衛知道後高興地說:“紀昌,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了。”這就是“紀昌學射”的寓言。


    ◆《列子》書影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一部奇書,它蘊涵著精妙的軍事指揮藝術以及豐富的哲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文化經典。無論是在硝煙彌漫的血腥戰場,還是在研究學術的大雅之堂,《孫子兵法》都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在現代人的思想長廊中展現它亙古的文化魅力。


    ◆孫武像


    ◆孫五(武)子演陣教美人戰。版畫


    延伸閱讀


    《孫子兵法》作者之謎


    關於《孫子兵法》的作者問題,學術界一直議論紛紛,一種觀點認為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孫武所著,一種認為是孫臏整理而成,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的。直到1972年4月間,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的兩座漢代墓葬中同時發現了用竹簡寫成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樣,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孫子兵法》的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


    ◆《孫子》書影


    邏輯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墨子》


    《墨子》一書蘊涵著極其豐富的思想,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墨子》思想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墨子


    ◆墨子載書遊衛


    延伸閱讀


    “子墨子”的含義


    公元前376年,墨家創始人墨子卒。墨家弟子將開派鼻祖的遺體從簡安葬於狐駘山下的蒼鬆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極其簡單,最有價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生前對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自己的學說非常自信,曾經慨然而呼:“天下無人,子墨子之言猶在。”墨家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武裝團體,其最高的領袖被稱為“巨子”,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嫠則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子》一書是墨子的弟子所記,故稱呼墨子時在“墨子”前加上“子”。“子”,即為“巨子”,表敬稱,後一個“子”是“先生”的意思。


    重“勢”的《慎子》


    慎到的學說避免了老莊道學純粹因循自然而不要法治,和法家主張絕對的法治而不必因循自然的兩種極端,它對稍後的法家具有啟蒙的意義,也可以說是法家的開創者。


    ◆《慎子》書影


    ◆慎子畫像


    延伸閱讀


    慎到和物權


    《慎子逸文》篇說了這樣一件事:一隻兔子在大街上跑,很多人去捕它,即使有貪得無厭的人混在裏麵,人們也不會去責怪他們,這是因為兔子還沒有確定歸誰所有。集市上兔子成堆,過往的人們卻看也不看一眼,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想得到那些兔子,而是因為那些兔子有了歸屬後,即使品德低下的人也不敢去爭搶它。


    慎子以此來說明,“定分”可以解決人“爭”與“不爭”的問題,就是說,對兔子要確立一個所有權,即歸誰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於2007年才公布並實行,但戰國時代的慎到卻已經對物權有了認識。


    先秦法治理論的宣言:《商君書》


    《商君書》記載了商鞅變法的某些史實,闡述商鞅的政治和哲學思想,反映商鞅的變法主張,宣傳曆史發展變化的觀點,對“法”的起源和作用亦有所論述。它對研究商鞅的思想有著很重要的史料價值。


    ◆商鞅像


    ◆《商君書》書影


    延伸閱讀


    《商君書》的作者是誰?


    對於《商君書》的作者究竟是誰,學術界向有爭議。近代呂思勉認為今存《商君書》以開塞耕戰思想總括全書,與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所說的“餘嚐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內容相符,因而推斷《商君書》並非偽撰,即作者是商鞅。郭沫若則認為此書是韓非門人揣摩商鞅的意思寫成的。《四庫總目提要》認為,秦孝公死後,商鞅倉皇逃命,無暇著書,如寫於孝公在世時,則不應在書的開篇稱孝公諡號,因而認定此書為其後學編纂。當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商君書》為商鞅後學所編定,其中大部分是商鞅的思想和言論,但也攙入了後人不少附會之辭。


    ◆西安商鞅廣場徙木立信雕塑


    重“術”的《申子》


    申不害被認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法”並不是他的主要思想。他發明了“術”,強調“以術治國”,這對後來的韓非子的法家思想有很大的影響。


    ◆申子獻策


    ◆申子像


    延伸閱讀


    申不害“試探”韓昭侯


    《戰國策》中記敘了這樣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請求韓昭侯給自己的堂兄封一個官職,韓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麵露怨色。韓昭侯說:“這可是從你那裏學到的治國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勞大小授以官職等級,如今又請求為沒有建立功業的兄弟封官,我是答應你的請求而拋棄你的學說呢?還是推行你的主張而拒絕你的請求呢?”申不害慌忙請罪,對韓昭侯說:“君王真是賢明君主,請您懲罰我吧!”對申不害“請仕其從兄官”這件事,史家曆來多有微詞,有說其虛偽投機的,亦有說其推行“法治”不堅決的,但從申不害重“術”和當時複雜的社會背景來考察,倒不如說這是他對韓昭侯的一次試探。正是韓昭侯對“徇私謀官”的嚴正態度,使申不害看到韓昭侯真是一位有作為的賢明君主,從而堅定了助其變法革新的決心。


    儒家理想主義流派之作:《孟子》


    宋代的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合稱“四書”,到了明代,《孟子》被正式列入“十三經”而提高到了“經”的地位。明清兩朝科舉,更是規定要從“四書”中取題,從此,《孟子》成為中國讀書人的必讀書目。


    ◆孟子像


    知識小百科


    儒家“十三經”的來曆


    ◆《孟子》書影


    “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展而來的,最終形成於南宋。漢朝時,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立於學堂。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並稱為“九經”,也立於學堂,用於開科取士。晚唐時,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內容除了“九經”之外,還加上了《論語》《爾雅》《孝經》。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和《爾雅》。南宋時《孟子》正式成為“經”,和《論語》《爾雅》《孝經》一起,加上原來的“九經”,構成“十三經”。


    名家之“合同異”派


    惠子有豐富的想象力。在僅有的記載中,惠施和其他名家的一些命題,充分顯示出了古代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與思辨能力是何等的超群出眾。特別是在二千多年以前,足以使整個世界為之驚歎不已!


    ◆惠施像


    ◆雅士之交


    延伸閱讀


    莊惠之交及魚樂之辯


    莊子和惠施都好辯論,辯才犀利無比;他們也都很博學,對於探討知識有濃厚的熱情。所以他們常常互相抬杠,卻也互為知己。下麵便是發生於他們之間的一個曆史上著名的辯題: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與惠子的辯論,如果從“認知活動”方麵來看,兩人的論說從未見麵;如果從觀賞一件事物的美悅情這方麵來看,則兩人所說的也不相幹。而他們隻在不同的立場與境界上,一個有所斷言(“知道魚是快樂的”),一個有所懷疑(“你既然不是魚,那麽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很顯然的!”),這樣他們在認知的態度上,便有顯著的不同:莊子偏於美學上的觀賞,惠子著重知識論的判斷。這不同的認知態度,是由於他們性格上的相異:莊子具有藝術家的風貌,惠子則帶有邏輯家的個性。


    “神人”莊子的《南華經》


    《莊子》(又名《南華經》)一書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它不僅涉及哲學人倫政治,而且談論美學藝術語言生物養生等方麵。


    ◆《莊子》書影


    延伸閱讀


    莊子寧做自由之龜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說:“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莊子像


    莊周與蝶之夢


    “莊周說夢”看似說夢,卻寄寓著莊子深邃的哲學思想,這是莊子兼哲學家文學家詩人於一身的個性化體現。


    ◆莊子逍遙遊,老子守元默


    延伸閱讀


    人生本如是迷茫嗎


    ◆莊周夢蝶


    一天,莊子靠椅而坐,仰天而歎,沮喪得如失魂落魄一樣。


    弟子侍立在旁,說:“先生為何噓歎?人之形體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嗎?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嗎?”


    莊子道:“問得好。而今我喪失了自我,你可明白?”


    弟子道:“自我是什麽?弟子愚鈍,實不明白。”


    莊子道:“天下萬物,都是彼此相對。故沒有彼就沒有此,沒有你就沒有我,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誰使成這樣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嗎?道又是什麽樣子?骨骼五髒六腑,遍存於一身,自我究竟是什麽?我與誰親近些呢?是都喜歡它們,還是有所偏愛?如此,則百骨九竅五髒六腑彼此有臣妾關係嗎?如果皆是臣妾,這些臣妾之間到底是相互製約呢?或是輪流為君臣呢?難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嗎?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氣,成就形體,不知不覺中精力就耗盡了。天天與外物爭鬥摩擦,精神耗盡像馬飛奔一樣,而自己卻不能製止,不亦太可悲了?終身忙碌而不見成功,頹然疲役而不知歸宿,可不哀邪!雖說身體不死,有何益處?心神也隨身體消亡,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時,本來就這樣茫然嗎?亦或隻我獨覺迷茫而別人都不迷茫呢?”


    名家之“離堅白”派


    公孫龍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但他獨特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卻對中國哲學邏輯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上承鄧析伊文惠施的名家學說,下啟後期墨家和荀子的邏輯思想,他的哲學構成了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


    ◆公孫龍像


    延伸閱讀


    名家說“楚王失弓”


    據說楚王打獵時丟失了一張弓,隨從們請求去找。楚王說:“不用了。楚國人丟了弓,楚國人拾了去,又何必尋找呢?”仲尼聽到了說:“楚王的仁義還沒有做到家。應該說人丟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說楚國呢?”


    公孫龍借用孔子關於楚王失弓的說法,指出孔子認為“楚人”和“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孫龍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來辯護他自己的“白馬非馬”理論。


    ◆趙國古都邯鄲


    先秦儒學的集大成之作:《荀子》


    《荀子》具有學術批判精神,具備兼容並包的意識,體現了戰國百家爭鳴走向學術交融的曆史趨勢。


    ◆荀子像


    延伸閱讀


    荀子李斯和韓非的關係


    韓非是先秦的最後一位重要思想家,李斯是秦帝國最重要的一位高級官員。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但他們也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也正是這個原因,使曆代都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派。同時,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曆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的猛烈抨擊。


    獨裁統治的理論基礎:《韓非子》


    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


    ◆韓非子像


    ◆《韓非子》書影


    延伸閱讀


    韓非寓言之“酒酸與惡狗”


    宋國有位小生意人開了家酒店,專門出售陳年佳釀。這間酒店窗明桌淨,買賣公道,行人在幾裏外都能看見門前的酒旗招展。店小二待客笑臉相迎,頗為殷勤。奇怪的是,這間酒店生意冷清,一壇壇老酒開了封賣不出去,都發酸變質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就去請教附近一個老者。老者沉吟了一番,問他:“你的看門狗凶嗎?”店老板納悶地說:“凶啊,可這跟賣酒有什麽關係呢?”老頭兒拈著胡須笑道:“惡狗守在門口,見人就咬;酒再好,還有誰敢來買呢?”


    韓非以此寓言來說明:有才能的人懷著治國的好想法想要稟陳君王,可有些大臣卻像惡狗一樣竄出來咬人,這就使國君受到蒙蔽和挾製,也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


    商人促成的雜家著作:《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不是一部係統的哲學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價值,但更主要的是資料價值。它是當時秦國統一天下治理國家的主要思想武器。


    ◆《呂氏春秋》書影


    ◆呂不韋像


    延伸閱讀


    呂不韋為《呂氏春秋》做廣告


    呂不韋生活的年代,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嚐君,他們都禮賢下士賓客相傾。但呂不韋雖貴為丞相,卻是商人出身,擔心別人瞧不起自己。於是他高薪聘請了上千個滿腹經綸的文人學者,成立了呂氏文學院,專門撰寫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呂氏春秋》。書成之後,猶不滿足。還命人把書的全文抄出,貼在鹹陽城門上,並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來自討沒趣。於是書的名聲以及書的質量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地理探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哲學智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中國上下五千年》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中國上下五千年》編委會並收藏中國曆代哲學智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