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勢”者,“形”之象也。“形”是運動的物質,“勢”是物質的運動。“形”是客觀物質力量的積聚,“勢”是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孫子曰:“戰勢不過奇正。”“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正”是情理之中,而“奇”是意料之外,將“正”與“奇”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會形成強不可擋的“兵勢”!


    孫子曰: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虛實是也。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複始,日月是也。死而複生,四時是也。


    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嚐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弩,節如發機。


    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譯文


    孫子說:要做到管理大部隊如同管理小部隊一樣,這是軍隊的組織編製問題;要做到指揮人數多的部隊,像指揮人數少的軍隊一樣,這是指揮號令的問題。全國軍隊之多,要使其如果遭受敵人進攻而不失敗,這是“奇正”的戰術變化問題。軍隊進攻敵人,要能像用石頭打雞蛋一樣,所向無敵,這是“避實就虛”的正確運用問題。


    大凡作戰,一般都是以正兵當敵,用奇兵取勝。所以善於出奇製勝的將帥,其戰法變化就像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樣永不枯竭。終而複始,是像日月的運行一樣;死而複生,像四季更替一般。


    聲樂不過五種,然而五種聲音變化,卻會產生出聽不勝聽的聲調來;顏色不過五種,而五種顏色的變化就看不勝看;味道不過五種,然而五種味道的變化就會產生嚐不勝嚐的滋味來。作戰的戰術陣勢,不過“奇”、“正”兩種,然而奇正兩種的變化就無窮無盡。“奇”、“正”相互變化,就像順著圓環旋轉一樣,無頭無尾,誰能窮盡它呢?


    湍急的流水飛快地奔瀉,以致能把石塊漂移,這就是由於水勢強大的緣故;雄鷹迅飛搏擊,以致能捕殺鳥獸,這是由於節奏恰當的關係。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進攻時態勢險峻,掌握的行動節奏是短促而猛烈的。險峻的形態就像張滿的弓弩,急促的節奏就像觸發弩機。


    在旌旗紛紛,人馬紜紜的混亂狀態中作戰而指揮自己的部隊不發生混亂;在渾渾沌沌,迷迷蒙蒙的複雜形勢下作戰,必須把部隊部署得四麵八方都應付自如,使敵人無隙可乘,無以勝我。在一定條件下,“亂”可以由“治”產生,“怯”可以由“勇”產生,“弱”可以由“強”產生。嚴整混亂,這是組織編製指揮的問題;勇敢、怯懦,是態勢好壞、破敵之勢的問題;強大、弱小,是軍事實力的問題。


    所以善於調動,用小利引誘敵人,敵人必然會來奪取。然後用自己預先布置好的重兵破敵。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他的注意力總是在“兵勢”上,而不責成部屬,因而他能選擇將帥去造成有利於破敵的態勢。善於造成有利態勢的將帥指揮部隊作戰,就像滾動木頭和石頭一樣。木頭、石頭的特性是放在安穩平坦的地方就比較穩定,放在陡險傾斜的地方就滾動,方形的靜止不動,圓形的滾動靈活。所以高明的將帥指揮部隊與敵人作戰時所造成的有利態勢,就好像把圓石從幾千尺的高山上往下飛滾一樣,不可阻擋,這就是“勢”。


    兵法精粹


    奇正相合,善變取勝


    管理大部隊就如同管理小部隊一樣簡單,這是善於組織編製的關鍵;指揮大部隊作戰,就像指揮小部隊作戰一樣容易,這是善於運用號令的關係。軍隊人數雖多,然而,一旦受敵人攻擊而不潰敗,就要靠奇正戰術互相運用;要想攻敵能像以石擊卵般所向無敵,就要以我之實擊敵之虛。


    大凡作戰,都是運用正常法則與敵人交鋒(正)然後把握時機,用奇兵取勝(奇)。所以善於出奇製勝的將帥,其戰法如天地那樣不可窮盡;又像江河那樣不會枯竭;周而複始,如日月循環;生生不息,如四季交替。


    樂音不過宮、商、角、徵、羽五種音階,但是其配合變化,卻讓人聽不勝聽;顏色不過青、赤、黃、白、黑五種色素,但是其配合變化,卻讓人看不勝看;口味不過酸、鹹、辛、苦、甘五種味素,但是其配合變化,卻讓人嚐不勝嚐;作戰的形態不過是奇正兩種,但是其配合變化,卻無窮無盡,奇正互相變化,永無止境。就像圓環一樣無始無終,誰能窮盡呢?


    運用兵勢,勢不可擋


    激流快疾奔瀉,足以衝走石塊,是由於流速飛快的緣故;猛禽高飛疾下,足以撕毀獸骨,是因為善於凝聚力,全力一擊。所以善於用兵的將帥,其氣勢險強如張滿弓的弩,其節奏急短如扣發扳機。


    在紛紜混亂的狀態中作戰,要使自己的軍隊不亂;在混沌不清的情況下打仗,要使自己的部隊、部署妥當,四麵八方都能應付自如,讓敵人無機可乘。在敵人麵前假裝混亂,自身須有嚴格的訓練;在敵人麵前假裝怯懦,自身須有勇敢的素質;在敵人麵前假裝弱小,自身須有強大的兵力。


    隊形的嚴正或混亂,是軍隊編組(數)的問題;對敵人顯示勇敢或怯懦,是態勢(勢)的運用問題;兵力表現出來的強或弱,是戰力展示(形)的問題。所以善於引誘敵人,使敵人盲動的將帥,會利用各種假象,左右敵人的行動;或以小利為餌,誘惑敵人來攻,如此就能以利誘敵,然後用強大的兵力擊敗敵人。


    善於作戰的人,會在戰爭的態勢上求勝,而不苛求每一部屬的戰鬥力,因而他能選擇適當人才,利用有利的態勢(任勢)。


    善於“任勢”的人,與敵作戰,好像轉動圓木和石頭一樣。圓木和石頭的特性是: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靜止,放在陡斜的地方就容易滾動,遇方正即停止,遇圓滑即滾動。所以高明的將帥所造成的態勢,就像把圓石從千丈高山滾下來那樣,勢不可擋,這就是軍事上所謂的“勢”。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兵家使用範例


    朱棣“清君側”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孫子的這句話曆來為兵家所尊崇。但是關於奇正的解釋,各家不同,有的說“先出為正,後出為奇”;有的說“明戰為正,暗攻為奇”;有的說“正麵作戰為正,側翼作戰為奇”;有的說“靜為正,動為奇”。雖然說法不一,但大致出入不大,強調的都是在戰爭中奇與正的交叉,融合。


    相對於“正”,孫子更重視“奇”,更重視“奇”之運用,因而他強調“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謂“以奇勝”,就是我們常講的出奇製勝。在具體運用中,就是要不拘常法,不守常規,敢於突破傳統的邏輯程序框框,善於造成現象與本質的強烈反差,使其假中隱真,虛實結合,看似不能而能,荒謬與怪誕中隱含著科學和真理,從而達到製敵目的。


    曆史上,以實擊虛出奇製勝的事例很多。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太子朱允炆即位。同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舉兵造反,燕軍與建文帝的官軍展開了兩年多的拉鋸戰,雙方各有勝負。盡管朱棣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但他所攻占的城鎮,撤軍後又很快被官軍奪去。總之,形勢對他十分不利。為此,朱棣憂心忡忡。就在這時,一名朝廷貶官前來投靠朱棣,官報都城空虛,朱棣的心腹諜臣道衍同樣從北平城派人送來書信,建議朱棣攻打京城。朱棣絕路逢生,喜出望外。他避開與建文帝的官軍正麵作戰的戰場,破釜沉舟,遠襲京師,不到五個月就攻到了長江北岸,與京師僅一水之隔。建文帝未料到燕王會有此舉,大兵全已派出,京城無力防衛,隻好向朱棣請求割地以求和,朱棣勝券在握,不肯罷休,揮師過江,一舉攻下京城,這就是曆史上的靖難之役。


    燕王出奇製勝,以實擊虛的戰略不僅讓他反敗為勝,而且讓他奪得了“皇帝”的寶座。


    商戰使用範例


    一張神奇的海報


    出奇製勝,是社會競爭中的普遍方略。社會競爭的現實是,許多人甚至成百上千的人都盯著同一個目標,“相對而爭利”。在競爭的隊伍裏,可能有許多精明強幹、智慧過人之士。獲取目標所能采取的辦法,人們差不多都想到了。這樣,要想超出眾人,出類拔萃,就必須有一點“絕招”,見人所未見,為人所未為,出奇製勝。


    法國的未來海報廣告公司,剛成立不久時在大街上張貼了一幅巨大的海報,隻見海報上一個漂亮女郎穿著三點式泳裝,雙手叉腰,體型健美,笑容可掬,女郎身邊留有一行文字:9月2日,我將脫掉上麵的。沒有落款,不知張貼者。路過此街的行人議論紛紛,都記住了9月2日。9月2日一大早,人們發現漂亮女郎依然雙手叉腰,依然麵向行人露出迷人的微笑,但“上麵的”果然沒有了,裸露的是健美的胸部,女郎身邊的一行字也換成:9月4日,我將脫掉下麵的。依然沒有落款。出奇的海報不但引得行人的議論紛紛,還引起了新聞記者的注意。記者們四處探尋采訪,希望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但卻毫無所獲。9月4日淩晨,許多人早早出門去看究竟——漂亮女郎“下麵的”果然不見了,隻見女郎背向行人一絲不掛,身材修長,肢體勻稱,是健與美完美無瑕的組合。女郎身邊的一行字分外醒目:未來海報廣告公司,說得到,做得到!一瞬間,該公司名聞千裏,家喻戶曉。這個廣告謀略中的“9月2日,我將脫去上麵的”,“9月4日,我將脫去下麵的”是“以正合”,“未來海報廣告公司,說得到,做得到”是“以奇勝”。


    博覽會上的銅牌


    有一年,美國芝加哥舉辦規模很大的世界博覽會。世界各大廠家差不多都將產品送去陳列。美國赫赫有名的五十七罐頭食品也送了去參加展覽。但令他們失望的是,博覽會的工作人員派給他們一個會場中最偏僻的閣樓。


    博覽會開始後,前來參觀的人,擁擠異常,但是,到漢斯先生閣樓的人,簡直寥寥無幾。為此,漢斯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在博覽會開幕後的第二個星期,會場中出現一個新奇的玩意兒。前來參觀的人常常從地上拾到一些小小的銅牌,銅牌上刻著一行字:“拾得這塊銅牌,就可以拿它到閣樓上的漢斯食品公司換取紀念品。”


    數千塊銅牌陸續被撿走。不久,漢斯那無人問津的小閱樓,便被擠得水泄不通,會場主持人怕閣樓會崩塌,不得不請木匠設計加固。從那天起。漢斯的閣樓,成了博覽會的“名勝”,參觀者無不爭先前往,即使銅牌絕跡,盛況也未削減,一直到閉幕。不用說,漢斯先生的招兒是夠奇的,這一奇招,使他轉敗為勝,打了個漂亮仗。


    處世使用範例


    林肯的口才


    林肯是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總統之一,他擁有傑出的口才,常是出奇製勝,留下許多佳話,這也為他以後競選議員和總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860年,林肯出奇製勝,妙語連珠打敗對手,使對方無話可說,取得總統競選勝利。林肯當時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他的對手則是民主黨的大富翁道格拉斯。這位闊佬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醜化他的競爭對手:“我要讓林肯這個鄉巴佬聞聞我的貴族味。”他在一列豪華車上安上一門大炮,每到一站鳴炮30響,並伴以樂隊齊鳴。而林肯不但沒有專車,就是坐火車也要自己買票。在一次演講會上,他說:“是的,我沒有專車,沒有財產,但我有妻子和三個兒子,他們都是我的無價之寶。另外,我還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個人讀。我本人既窮且瘦,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麽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你們。”


    麵對林肯這樣的演說,道格拉斯黔驢技窮,無力回擊隻好眼睜睜地看著林肯取得競選的勝利。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兵家使用範例


    毛澤東的謀勢造勢藝術


    “任勢”包含兩方麵意思,一是對於自己的部隊,要有一種“勇勢”。就是要使部隊能始終保持旺盛的鬥誌,高昂的士氣,嚴整的軍威,這種一往無前的氣勢,是奪取戰爭勝利的基本因素。另外,要對敵人造成一定的“險勢”。就是在交戰時,努力造成一種強有力的威懾形勢,從心理上給敵人以極大的壓力和震撼,動搖其軍心,渙散其鬥誌,迫敵就範,從而造成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態勢,使敵人在不利的形勢下與我決戰,迫敵按照己方的計劃作戰,逐步將戰爭導向勝利。


    毛澤東非常重視“造勢”的作用,不論是對己形成的“勇勢”,還是對敵製造的“險勢”,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僅以三大戰役為例,毛澤東通過選“點”造勢,對敵形成了一個雙“險勢”,無不令人叫絕。遼沈戰役,毛澤東看好錦州,一戰獲勝,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使國民黨55萬大軍陷入滅頂之災。就連國民黨將領範漢傑也不無欽佩地說:錦州好比一息息相通扁擔,一頭挑華北,一頭挑東北,錦州一失,這條扁擔就斷了,非雄才大略之人,不能做出此斷。平津戰役中,斬斷敵東西擺開的一字長蛇陣,造成隔而不圍、圍而不打之勢,置國民黨軍隊於軍心渙散、是守是逃舉措不定的狐疑狀態。淮海戰役中,攻取宿縣一個點,一舉切斷了徐蚌線,使位於徐州十字架的劉峙集團落入我軍的包圍之中,從而決定了這次決戰的大局。同時,我軍還在戰役中多次實施分割、包圍、穿插、迂回等,以小“勢”配合並形成大“勢”等,都充分表現了毛澤東高超的謀勢造勢藝術。


    曹操乘勢力敗馬超


    曆史上,由於選人不當,用人失策,而“失勢”造成兵敗的例子數不勝數。公元221年(東漢建安十六年),割據一方的馬超、韓遂等人合兵10萬據守潼關,曹操率軍前去征伐。曹操在潼關與馬超對峙,表麵上以大軍牽製馬超主力,暗中卻派精兵悄悄渡過黃河。緊接著,曹操主力也順利西渡黃河,向南推進。馬超退守渭水,曹操設疑兵表示準備撤軍,暗地裏則派人修橋渡過渭河,且加緊修築營壘。馬超率軍乘夜攻營,曹操設伏兵殲之,馬超進退兩難,向曹操求和。曹操假裝同意,趁機離間馬、韓聯盟,馬超的力量進一步削弱。曹操乘勢力敗馬超。


    曹操與馬、韓聯軍會戰初期並不占優勢,不過曹操並沒有就此罷兵,而是利用各種計謀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為自己營造了一係列的有利態勢,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全線出擊,大敗馬超。曹操麵對最初不利戰況,“求之於勢”,變劣勢為優勢,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善戰者。


    商戰使用範例


    羅恩斯坦拒絕沒收計劃


    所謂勢,就是由人、事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可以助成“畢事功於一役”的合力。


    這裏的“人”是指具體辦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辦會辦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兩個人,這個人辦得成的某件事,另一個人卻不一定能辦成。這裏的“事”是指具體將辦之事。一定的時機辦一定的事情,同樣的事情此時該辦亦可辦,彼時卻也許不可辦亦不該辦。可辦則一辦即成,不可辦則絕無辦成之望。


    斯瓦羅斯基家族是奧地利的一個世家望族,祖祖輩輩都從事仿鑽石飾品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奧地利被盟軍占領,因為在大戰中,該公司曾接受納粹德國的訂單,為德軍生產過望遠鏡等軍用物資,因此斯瓦羅斯基公司差點被法軍當局沒收。羅恩斯坦是美國富商,當時他正在奧地利,當獲知此事後,立即前去和斯瓦羅斯基家族談判。羅恩斯坦主動提出,他可以去同法軍交涉,設法不使公司被法軍沒收;但他提出了一個條件,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羅斯基家族必須將公司的銷售權讓給他,且在他有生之年,他可又從銷售總額中提取10%作為報酬。


    羅恩斯坦的條件雖然非常苛刻,但他所能提供的幫助,卻也是十分有價值的。斯瓦羅斯基家族權衡再三,別無他法,隻好接受了這一條件。羅恩斯坦與斯瓦羅斯基的談判一結束,馬上又去了法軍司令部,要求法軍撤銷沒收計劃,他說:“我是美國人羅恩斯坦,斯瓦羅斯基公司從即日開始已成為我的公司,該公司因而屬於美國的財產,所以我拒絕法軍的沒收。”法軍一聽斯瓦羅斯基公司已經成了美國人的公司,頓時無話可說,隻好同意羅恩斯坦的要求,撤銷了沒收計劃。不久之後,羅恩斯坦設立了斯瓦羅斯基公司銷售代理公司,其實這家代理公司隻不過就是開發票,以確保10%的銷售額能成為羅恩斯坦的利潤而已。


    處世使用範例


    擇人任勢


    優秀的政治家總是善於創造對自己十分有利的政治態勢,而絕不會一味地對下屬求全責備。作為一名掌權者,一定要善於擇人任勢。


    曹操之所以能夠成就霸業,和他善於造勢與善於用人是分不開的。曹操不理會董昭之召,從長安東逃,在陳留結識了孝廉衛茲。衛茲非常有謀略,而且講究節操,因此備受曹操器重。曹操曾多次登門拜訪衛茲,和他共商天下大事。


    衛茲動員曹操要抓住時機發動起兵,成就霸業,他還拿出家財來幫助曹操招兵買馬,為曹操起兵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時,曹操在譙縣的宗族、賓客、部屬也紛紛起來加盟,其中就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各位賢才。後來他們都成了曹操的心腹將領,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創下了赫赫戰功。


    後來,曹操欲“挾天子以令諸侯”時,遇到許多麻煩,又多虧董昭、鍾繇等人的及時幫助才得以闖過難關。看到曹操十分愛惜將才,董昭、鍾繇後來也陸續加入到曹操的隊伍中,他們同樣為曹操成就帝王霸業貢獻了一分不可或缺的力量。


    可以說,如果曹操不注重利用賢才,在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裏,他肯定是成就不了一番霸業的。曹操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他善於“擇人而任勢”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子兵法白話全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史哲 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史哲 譯並收藏孫子兵法白話全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