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易經》的誕生與發展


    伏羲一畫開天,揭示陰陽,創立先天八卦係統,肇始中華文明。


    羑裏,苦難集中營,《易經》及中華文明孕育發酵的總源頭。


    有其父必有其子,姬昌與其子周公共同推演爻辭,完善六十四卦體係。


    儒家泰鬥孔子著《易傳》,亦稱《十翼》,進行哲學闡釋,為《易經》插上飛翔的翅膀;道家泰鬥老子著《道德經》,開鑿辯證哲學金礦,使《易經》綻放光芒。


    天,似乎有一種神秘的主宰力量!


    與生俱來,人總是對天心存敬畏,充滿深切期盼,給予無限深情。


    遇到大事、難事、煩心事,總期望得到上天的啟示或幫助。


    我們常常會由衷感歎:“我的天呀!”


    當人弄明白了一件事,或解決了天大的麻煩,又常常情不自禁驚叫:“噢!我的天!”


    人類與地球上的萬物生存,離不開天,也離不開地,天地構成了人類生存的外在環境。


    古聖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通過對物象的觀察與感悟,洞悉天地之變,體悟乾坤陰陽之道,後將其引入社會與生活實踐的各種情境之中,給出風險警示與忠告,誕生了富有中華民族獨特智慧的變易哲學,經過世代演繹發展,被係統地概括為《易經》。


    《易經》由誰創作,為中華乃至人類文明貢獻了什麽?


    《易經》四聖—中華人文始祖伏羲、西周王朝奠基人西伯侯姬昌、儒學先驅周公、儒家鼻祖孔子發揮偉大的“工匠精神”,接力創製人文傑作;道家鼻祖老子弘揚變易哲學思想,使《易經》光芒璀璨。


    一、一畫開天,伏羲創立先天八卦係統作為世界文化寶藏、智慧寶庫的《易經》,也被稱作《周易》。起源於中華最原始、最古老的文化符號。傳說是由一萬年以前的中華始祖伏羲畫出來的:“”為陽爻,“”為陰爻,兩者作為基本符號,創立先天八卦係統,肇始中華文明。


    據相關史料記載,伏羲風姓,燧人氏之子,也常被稱為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等,在《史記》中稱伏犧,又稱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他生於成紀,所處時代大約是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也是古籍中記載的中華民族最早的王。關於伏羲傳說比較多,有的說其人首蛇身,有的說他雌雄同體,有的說他與女媧兄妹相婚配,生兒育女,頗具神秘色彩。伏羲對《易經》的貢獻是根據天地萬物變化,創造了先天八卦;以先天八卦為字根又創造了早期的文字;他結繩為網,用以捕鳥打獵,教授人們漁獵方法;他發明了瑟,創作樂曲,用以尊崇美好的德行。


    《易經》六十四卦,是頗有規律的符號象征體係。由“陰”()和“陽”()符號構成。那何謂陰陽?


    現代易學研究者張善文在《象數與義理》中寫道:“遠古時代的人們創立這兩種符號代表‘陰’‘陽’,其所包含的直感的象征蘊意十分豐富,因此,這兩條線所喻示的事物、現象至為眾多。在古人的心目中,寒暑、日月、男女、上下、高低、晝夜、內外、表裏、正反、黑白、勝負等自然界及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均屬於陰陽範疇。事實上,即使是現代科學中的陰電陽電、正極負極、正數負數等物理、數學概念,也皆可納入這兩種符號象征類例中去。可見,‘陰’‘陽’符號的設立,是古人對大自然一切對立而又和諧現象的高度的象征性概括。”


    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寫道:“盈乎天地之間,無非一陰一陽之理。”


    《說文解字》道:“卦,筮也。”


    《說卦傳》言:“觀變於陰陽而立卦。”


    《易經》中象征意義的符號以陽爻、陰爻相配合,每卦三個爻,組成八卦(見表1-1),象征天地間八種基本事物及其陰陽剛柔諸性。八卦所代表的宇宙間的八種自然現象為:乾為天,坤為地,離為火為日,坎為水為月,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


    表1-1 八卦卦名與其卦形、象征物和象征意義卦形卦名象征物象征意義乾天健


    坤地順


    震雷動


    巽風入


    坎水險


    離火麗


    艮山止


    兌澤悅


    二、羑裏蒙難,西伯侯創製六十四卦體係介紹西伯侯姬昌,需要從周朝祖先後稷說起。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朝的始祖叫後稷,名棄,喜愛種植莊稼,能根據土地的栽培特性,選擇適宜的農作物加以種植與推廣,民眾都紛紛仿效他。堯帝聽說後,推舉選用棄掌管農業,棄教授老百姓遵循農作物規律種植莊稼,老百姓都得到了利益和好處。舜繼承帝位之後,深感百姓受惠於棄,便對他說:“棄,百姓當初忍饑挨餓,全靠你教授百姓播種各種穀物,才有糧食吃。”舜根據他的功勞將邰(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封賞給棄,稱後稷,另外冊封棄姓氏為姬氏。姬氏祖先以務農為業,姬氏家族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造福百姓,對養育古代民眾做出了巨大貢獻。曆經陶唐、虞、夏幾代,姬氏家族美德廣為流傳。姬氏家族開始生活在今陝西省境內的漆、沮兩條河流流域,後來繁衍擴展到渭水河畔,曆經十三代,傳至西伯侯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重新恢複後稷等祖先發展農業生產的舊業,積德行義,民眾都擁戴他。


    當時,戎狄的薰育族來侵擾他,想要得到財物,他就把財物給他們。


    過了一陣他們又來攻打古公亶父,還想得到土地和人民。人民群情激憤,人人都想迎戰。古公亶父說:“人民立君長,是求對他們有利。現在戎狄部族之所以來攻打,是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人民由我統率與由他們統率,有什麽不同呢?人民是為了擁護我的緣故才去打仗,但靠犧牲別人的父親和孩子來統治,我不忍心這樣做。”因而他同親近左右離開了原來的封地,渡過漆、沮兩條河流,翻過梁山,定居在岐山腳下,現岐山縣因此山得名。岐山縣位於陝西省西部,寶雞市境內東北部。北接麟遊縣,南連太白縣,東與扶風、眉縣接壤,西同鳳翔、陳倉區毗鄰。


    而當時居住在豳地(古地名,在今中國陝西省彬縣、旬邑縣西南一帶)的人民扶老攜幼,也全部來到岐山腳下,回到古公亶父身邊。周圍國家的人民聽說古公亶父仁慈,也多來投奔他。從此古公亶父建造城郭和房屋,分成邑落居住,設立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五種官職。司徒負責管理民眾、土地及教化等事情,職位相當於宰相;司馬掌管軍事大權,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司空掌水利、營建之事,相當於現在的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等職務;司士掌管群臣的名冊,辨別貴族等級,排定朝儀席位,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部長;司寇負責穩定國家秩序保障社會治安,相當於現在的公安部部長。將社會公眾事務分條塊管理,構建起良好的社會秩序。


    古公亶父正妃太薑,生了三個孩子,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兒子是季曆。季曆娶太任為妻。太薑、太任都是賢惠的妻子。太任生子姬昌,有聖明之兆頭。古公亶父說:“我的後代中應當有能夠成就大事的人,大概就是昌吧?”長子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曆為繼承人,以便將來能傳位於姬昌,所以兩人便逃亡到荊棘叢生的蠻地(大致是現今湖北一帶),按當地風俗身刺花紋,剪短頭發,讓位給季曆。


    古公亶父死了,季曆即位,即公季。公季遵循古公亶父留下的原則,篤行仁義,諸侯都順從他。


    公季死後其子姬昌繼承了西伯侯爵之位。曆史上稱作西伯侯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由於他能禮遇賢能,對人才篤誠相待,為了接待士人,每天到中午還顧不上吃早飯,士人紛紛投奔他。伯夷、叔齊在現在河北省東部的墨氏封地孤竹國(約涵蓋今天太行山以東、內外蒙古及東北和朝鮮地區),聽說西伯侯姬昌善於敬養老人,一起投奔了他。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也去投奔了他。後來輔佐姬昌建立西周王朝的股肱之臣相繼聚集麾下。


    姬昌先後在位五十年,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在位時期,“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薑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公元前1056年,姬昌駕崩,葬於今陝西鹹陽、西安附近渭水南北岸的畢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剿滅商朝,追尊他為周文王。公元690年,武則天稱製時,自稱為周文王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舊傳《周易》為周文王所演。他對《易經》的貢獻是—將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撰寫卦辭與象辭。除此之外,創周禮,為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稱文王為“三代之英”。


    張善文在《象數與義理》中認為:《易經》各卦“均以六畫卦的象征符號,反映作者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預示各種事物、現象特定的發展程序、哲學義理。六十四卦的出現,形成了《易經》以陰陽線條為核心、以八卦物象為基礎的完整的符號象征體係。”


    《易經》每卦中的象辭為揭示本卦核心啟示的畫龍點睛之筆,直接強調加強道德修養的相關卦核心啟示。《係辭下》說:“象也者,像此者也”。其采取的方式是,取象比類,使用比喻修辭方法,通過觀察自然景物的象,發現和掌握一定的規律或道理,對治理社會管理民眾事務的君子提出風險警示與道德修身的忠告。六十四卦每一卦最核心、最精髓的、發自肺腑的啟示是象辭所開示的內容。象辭乃取象比類開示易理之辭,既是風險警示的忠告,也是道德修養的法則,是每一卦中最有價值的核心理念,是學習《易經》時必須牢牢把握的核心和關鍵,如果疏忽或偏離了它,就會偏離大旨與要義。此處的象,為卦象。爻辭中出現的象,為爻象。


    據《史記?殷本紀》記載,西伯侯姬昌被發配去羑裏而演繹《周易》的緣起是這樣的:商紂王天資聰穎,口才好,神思敏捷,行動迅速,適應力強,勇武有力,空手能擒狼,赤膊打虎,振臂能驅豹,猛獸望風而逃;但是他又恃才傲物,藐視群僚,嗜酒成性,放蕩作樂,寵愛女人,特別寵愛妲姬,一切都聽從妲姬的。他加重賦稅,聚斂錢糧,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招來大批戲子與樂師,聚集在沙丘,用酒當作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作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天天快活勝神仙。


    商紂王如此荒淫無度,整天玩得要多嗨有多嗨!自己倒是挺痛快的,百姓可不舒服著呢!百姓們怨恨他,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於是他就加重刑罰,設置了叫作炮烙的酷刑,讓人在塗滿油的銅柱上爬行,下麵點燃炭火,人爬不動了就掉在炭火裏。商紂王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個美麗的女兒,獻給了商紂王,她不喜淫蕩,商紂王大怒,殺了她,同時把九侯也施以醢(h2i)刑,剁成肉醬。鄂侯極力強諫,爭辯激烈,結果鄂侯也遭到脯(fu)刑,被製成肉幹。西伯侯姬昌聽說此事,暗暗歎息。崇城(今陝西鄠邑區)國君、侯爵崇侯虎得知後,向紂告發,商紂王就把西伯侯姬昌囚禁在羑裏。


    表1-2 六十四卦卦名速查表


    上


    下 卦


    卦乾天兌澤離火震雷巽風坎水艮山坤地乾


    天乾為天澤天夬火天大有雷天大壯風天小畜水天需山天大畜地天泰兌澤天澤履兌為澤火澤睽雷澤歸妹風澤中孚水澤節山澤損地澤臨離火天火同人澤火革離為火雷火豐風火家人水火既濟山火賁地火明夷震雷天雷無妄澤雷隨火雷噬嗑震為雷風雷益水雷屯山雷頤地雷複巽風天風姤澤風大過火風鼎雷風恒巽為風水風井山風蠱地風升坎水天水訟澤水困火水未濟雷水解風水渙坎為水山水蒙地水師艮山天山遁澤山鹹火山旅雷山小過風山漸水山蹇艮為山地山謙坤地天地否澤地萃火地晉雷地豫風地觀水地比山地剝坤為地羑裏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羑水流經境內。西伯侯姬昌在蒙難之地羑裏將八卦相互組合重疊,組成八八六十四卦並撰寫象辭、彖辭,展現事物間矛盾聯係的各種情狀,每一卦,用一種自然物象打比方,揭示某一方麵的規律,適宜於工作或生活的某種或多種情形,然後給出風險警示或忠告。


    《易經》中的八經卦﹐兩兩重複排列為六十四卦(見表1-2)。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複﹑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恒﹑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六十四卦圖像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


    三、父子同八卦,周公協助進一步推演爻辭周公,姓姬名旦,是西伯侯姬昌第四個兒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指古代國軍封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在周,爵位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麵根本性的典章製度,完善了宗法製度、分封製、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製。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製度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製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人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他對《易經》的貢獻是協助其父西伯侯姬昌進一步推演三百八十四爻並撰寫爻辭。


    什麽是爻呢?爻是易學名詞,會意字,字從二乂。“乂”即“又”


    變形)。“又”即“右手”。“二又”上下排列,表示“手拿蓍草上下兩次”“兩次用手排列蓍草”。其本義是繩結,在一根繩索上分段打結,表示一定含義。爻表示的是陰陽交織的整體作用,對地球來說就是指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對地球的交織作用,有“作用相交織”的含義。其基礎符號用“—”來直觀表述太陽的陽性作用,用“—”來直觀表述月亮反射太陽對地球的作用和月亮自身對地球的作用,即兩個“—”表述陰性作用。原始日晷觀察日影變化時,用了八根繩索,每根分三段,段中打結。由於用了八根繩索,八卦曾經叫“八索”。八根繩索掛成一排,由“八掛”而有“八卦”,繩索的三個結成了卦的三爻,代表一個觀察記錄的三個要素。


    “爻”與“要”同音,可以理解為“要素”。西伯侯姬昌演繹與周公共同推演六爻的過程中,據推斷,應當使用了相當數量的烏龜殼甲骨片與蓍草編製的繩索,記錄下所獲得的寶貴開示。


    何謂爻辭?爻,象形字,本義是組成八卦的長短橫道。爻符組合可構成卦符。爻畫亦稱“爻符”“爻象”“爻形”,指爻的符號。爻的交錯變動組合出不同的卦,故爻表示交錯和變動的意義。《係辭上》寫道:“爻者,言乎變者也。效此者也。效天下之動者也。”《說文解字》寫道:“爻,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在古《易經》中並沒有“陰陽”的明確定義。數百年後的《易傳》才把“”叫陽爻,把“”叫陰爻。


    爻辭是說明爻義的文辭,《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坤兩卦各有一用爻,總為三百八十六爻,每爻先列爻題,後為爻辭。爻題皆為兩字,一個表爻的性質,陽爻記為“九”,陰爻記為“六”;另一個表爻的次序、位置,自下而上,分別記為初、二、三、四、五、上。爻序號後麵的話就是“爻辭”。爻辭是組成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有很多具有哲理性,如:“無平不陂,無往不複”


    泰卦?九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損卦?六三)等。


    張善文在《象數與義理》中對《易經》的意義、特色、文獻地位進行了潔靜精微的概括:“卦爻辭的出現,有兩大意義,其一,使《周易》‘經’部分成為卦形符號與語言文字有機結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學著作。本來,僅有六十四卦符號,不過是一套自成象征體係的圖案而已;加入文字,圖文並列,則使之具備一部特殊的哲理專著的規模。其二,使‘《易》象’從隱晦的符號暗示,發展為用文字表述的帶有一定文學性的象征形象。如果僅憑卦爻符號,一卦一爻的內在含義頗難顯明;有了卦辭、爻辭的說明,則卦爻的象征意義遂獲得文字形式的較明確的喻示,便於讀者理解。


    “卦爻辭的基本特色是‘假象喻意’,即借用人們生活中習見常聞的物象,通過文字的具體表述,使卦形、爻形內涵的象征旨趣更為鮮明生動。如《中孚》卦九二爻辭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卦名‘中孚’的意思是‘中心誠信’,九二爻以陽居下卦第二位,與上卦六五真誠相應,象征篤實誠信的‘君子’,故爻辭用譬喻性的語言說道:‘鶴鳥在山陰鳴唱,其同類聲聲應和;我有一壺美酒,願與你共飲同樂。’這些擬取生動的事象、物象來說明卦義、爻義的文辭,有不少是用韻文寫成的,上文所引一則甚至采用了‘比興’手法。所以宋代陳騤《文則》指出:‘《易》文似《詩》’,並說有些內容‘使入《詩?


    雅》,孰別爻辭?’這是很有見地的說法。


    “因此,當卦爻辭撰定之後,一部兼具卦形和文辭兩大要素的獨特的古代哲學專著—《周易》,終於以完整的麵目、嚴密的體係出現於世,流傳不衰。”


    四、儒道雙弘,孔老升華哲學思想《易經》思想,衍生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等諸多流派,導致春秋戰國時期各思想流派百家爭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曾從事“儒”(貴族喪事讚禮者)的職業,中年時開辦私學。一度出任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後率弟子周遊列國講學十三年,其講學言行的記錄被弟子歸集成《論語》傳世。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領域中,同時影響了世界其他地區的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孔子五十喜易,對《易經》的貢獻是—撰寫《十翼》,也稱《易傳》。


    孔子將《易經》所涉獵的哲學思想進行初步的提煉和闡釋,將其哲學方法論的意義和功用進一步彰顯出來。《易傳》之《十翼》,包括《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傳》、《係辭》上下、《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等七種十篇。這十篇的創作宗旨,均在解說“經”文大義,猶如“經”之“羽翼”,故漢代人合稱之為《十翼》,後世亦稱之為《易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今河南鹿邑境內)人,與孔子同時而年長於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乃是在《易經》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體係中開掘了一座金礦,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因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為“太上老君”。他對弘揚《易經》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於後世對其學問中玄學過分宣揚,他被蒙上了神秘化的色彩。


    老子是使《易經》綻放光芒的重要工匠。


    如果沒有孔子與老子的開鑿與弘揚,《易經》有可能夭折。


    偉哉!


    偉大人文工匠,使偉大的《易經》變易哲學,根植華夏,廣播世界,流傳後世,永垂不朽!


    此後注家風起雲湧,西漢京房的《京氏易傳》、唐代孔穎達的《周易正義》、宋代朱熹注解的《周易本義》、清代李光地等的《周易折中》等是諸多注釋學家中的佼佼者。這些專家雖有貢獻,但基本上停留在訓詁注釋的水平上。


    第二節


    “易經”是什麽樣的學問


    觀日月更迭,察紡織經緯,識發展變化規律,行“潔靜精微”之教。


    用“簡易”的方法,看待“變易”的事物,發現“不易”


    的真理。


    一、何謂“易經”


    為什麽叫“易經”,而不是叫其他什麽經呢?


    這需要從中華古文明的造字開始說起。了解古代漢字的創造和演變,你就會了解中華民族的古文化,就會進入古漢語語境所描述或闡釋的意境,體悟出其所宣達的義理。否則,難以領悟變易哲學的精髓或隻知道隻言片語,就飄飄然而神秘玄幻起來,既誤己也害人。


    在古文字中,何謂易?至少有兩種說法:其一,“日月為易,陰陽(交替)也。”許慎,字叔重,漢朝汝南郡召陵縣(今屬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傾盡畢生精力,從事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說文解字》(本書中訓詁引用統稱《說文》)是許慎一生精心之作,前後花費了他半生的心血。由於許慎對文字學做出了不朽貢獻,後人尊稱他為“字聖”。


    關於“易”字,《說文》解釋:“日月為易,象陰陽也。”虞翻注《參同契》雲:“字從日下月。”《係辭下》中說:“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易字由日月二字上下組合構成,為日升月落、月升日落,循環往複更迭不已,在日升月落往複變更中,寒來暑往,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更迭。“來者信也”表明其最顯著特征是變化能夠不停地重複出現,有一定的規律可遵循。


    其二,唐漢在《漢字的奧秘》中寫道:“會意字。右為鳥的簡省形,左為表示翅膀扇動的‘彡’。兩根會意,以鳥的奮翅飛走表示易地而往。


    又以候鳥水禽的天上能飛、地上能行、水中能遊表示抽象意義的變易、簡易、不易(乃《易經》的宗旨)。”


    取象造字,無論由日月構成,還是飛鳥構成,均取其變化之義。變化是易的核心與精髓。


    “經”從糸從坙,原指織布機上的縱線,在這裏指經書。經書一般指作為思想、道德、行為等標準的書,亦稱宗教中講教義的書,或稱某一方麵事物的專著。根據哲學、宗教思想劃分,有易經、道經、儒經與佛經等。上升到經的高度,一般屬於規律、規則、規範的範疇,是對恒常不變規律的概括。《易經》就是關於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說。


    孔子曾經說過:“潔靜精微,《易》之教也。”(《禮記?經解》引孔子語)可謂一語道破《易經》之精神,《易經》之本質,《易經》學說之凝聚力,《易經》玄思之感召力。


    那“潔靜精微”是什麽意思?


    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對“潔靜精微”作了這樣的疏解:“《易》之於人,正則獲吉,邪則獲凶,不為淫濫,是潔靜;窮理盡性,言入秋毫,是精微。”


    宋代張載《張子正蒙》雲:“《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撰德於卦,雖爻有小大,及係辭其爻,必諭之以君子之義。”又雲:“潔靜精微,不累其跡,知足而賊,則於《易》深矣!”


    張善文先生著《潔靜精微之玄思》對“潔靜精微”又進行了宏觀意義上的引申發揮:“潔者,一塵不染,通體清澈,一片冰心在玉壺之謂也。靜者,涵詠沉潛,閑適樂天,萬物靜觀皆自得之謂也。精者,純粹不雜,堅確不移,爐火十年磨一劍之謂也。微者,虛無縹緲,得失無度,別有天地非人間之謂也,總此四言,便是《易》之哲理內核,《易》之精神,《易》之智能。”


    作為文明之根、文化之源的《易經》,是群經之始、群經之首、群經之祖,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總源頭,也是世界文明的源頭之一。其思想精髓深深根植於中國乃至世界民眾的社會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千萬年來綿延不息,影響、引導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走向,不過,人們日用而不知,時用而不覺。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福禍相生、盛衰無常、否極泰來、物極必反、隨遇而安、量力而行等思想和原則都發端於《易經》的相關卦中。


    本書將用比較通俗的風格全麵、係統地闡述變易哲學的辯證體係,剖析《易經》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到底有什麽用途。


    二、何謂“三易”


    《易經》是關於普遍聯係與發展變化的學問,可以簡單概括為“三易”:簡易、變易、不易—用“簡易”(觀察體悟、比喻)的方法,看待“變易”(變化)的事物,發現“不易”(事物發展變化永恒)的真理,找出事物自身的本質規定性和內在蘊含的規律,並用以指導社會和生活實踐。許多事情很熱鬧,跟著熱鬧,常常會忙裏出錯,亂上添亂;靜下心來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往往就能夠看出門道,悟透道理,然後再辦理這件事,就會得心應手,順風順水,馬到成功。


    自然界和社會諸現象之間必然、本質、穩定和反複出現的關係稱之為規律。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係,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規律亦稱法則。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係,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規律和本質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規律具有客觀性—它是客觀的,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規律總是以其鐵的必然性起著作用。規律等於真理—這個世界任何物質都受規律約束,彼此對立又互相聯係統一。矛盾對立統一,使得世間各種事物得以客觀存在。客觀存在的事物有合理性,也有弊端,有長處也有短處,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觀察事物,判斷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要善於運用矛盾對立統一的規律,從正反兩個方麵客觀全麵地綜合判斷,而不是主觀武斷、機械片麵地認識事物分析問題,我們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工作、生活實踐中避免選擇錯誤的路線、方式、方法,因而提高效率,避免錯誤,遠離犯罪或災難。


    從這個角度與高度看,《易經》所涵蓋的樸素辯證法體係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有著高度的契合。


    與其說《易經》是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根、文化之源,不如這樣表述更為準確—中華民族具有高度的古文明,《易經》是對古文明的高度概括與總結。


    第三節


    《易經》的核心與精髓


    西伯侯姬昌等古聖先賢與馬克思、恩格斯不約而同想到一塊兒啦!八八六十四卦闡述的“義理”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不謀而合。


    崇德廣業:治國、興企、持家、做人不講道德那怎麽行啊!


    耳提麵命:“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誠信是社會安定的基石,陽光政務、司法公正並非現代文明所首創,古聖先王早早就想到並做到啦!


    統一思想:是成就事業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基礎,是團結奮發的動力源泉。


    按規律辦事:要從實際出發,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情製宜,因機製宜,因勢製宜,可不是寫八股文說“因地製宜”


    這一點!


    《易經》的課業在於“列明相位,明德業”—核心是《大學》中提煉、升華、倡導的“三綱領”與“八條目”。《大學》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所謂“三綱領”就是“明德、親民、至善。”所謂“八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易經》是關於變易(化)規律的學說,揭示宇宙、社會安定和諧的基本法則,經得起曆史實踐、社會實踐的檢驗和哲學理論的驗證,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造曆史、締造文明的行動指南。此乃《易經》的核心與精髓。


    一、用唯物辯證法看問題


    唯物辯證法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曆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是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曆史形式之一;是由馬克思首先提出,經其他馬克思主義者(比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發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體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


    它揭示了“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是世界存在的兩個總的基本特征,從總體上闡釋了世界萬物的辯證性質。


    《易經》的簡易、變易、不易是從聯係、發展角度通過六十四卦所反映的現象、情態及其蘊含的規律性分析把握事物發展變化趨勢的,所涵蓋的哲學體係更廣大悉備,所涉獵的內容與範疇比唯物辯證法更全麵深刻,在預測學方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晦澀難懂,幾千年來被占卜算命者穿鑿附會,流於迷信的濫觴。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各個範疇,從不同側麵揭示了“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這兩個基本特征的內涵和外延。


    一陰一陽之謂道—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自從代表陰陽的‘’‘’兩畫產生之日開始,《周易》哲學就奠下了最初的萌芽;而當八卦重成的獨具體係的六十四卦及卦爻辭創成、編定之後,《周易》的象征哲學就完全顯示出奇異的思想光華。”“《周易》的象征,是其哲學內容的基本表現形式;而貫穿全書的反映事物對立、運動、變化規律的思想,則是六十四卦哲理的內在核心。顯然,《周易》的‘經’部分,雖以占筮為表,實以哲學為裏,應視為一部充滿象征色彩的哲學著作。”(張善文《象數與義理》)對立統一規律在乾坤、泰否、既濟與未濟等卦中多有體現和揭示;質量互變規律在漸卦中體現和揭示;辯證否定觀也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在需、泰、否卦等多卦中體現和揭示。唯物辯證法的五對基本哲學範疇在易經六十四卦中分別有體現和揭示,觀卦揭示了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賁卦揭示了內容和形式的辯證關係;未濟等卦揭示了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係;既濟、未濟等卦揭示了發展變化趨勢及可能性與現實性的辯證關係;萃卦揭示了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辯證關係。除了五對基本哲學範疇外,唯物辯證法的其他相關範疇在相應的卦中也有揭示。其蘊含的深刻哲理與辯證思想,在相應諸卦中也從不同角度或側麵進行了揭示。


    如果把六十四卦所展現的種種現象相互割裂獨立開來,您會感覺滿頭霧水,神秘玄幻得摸不著頭腦,今天我們將其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構建起橋梁,聯係起來看,捅破了窗戶紙,您就會豁然開朗,發現這個世界別有洞天。


    《易經》所講的“義理”,“用今天的話說,接近‘哲學思想’為主兼含宇宙觀、人生觀在內的特殊概念。《周易》一書既以‘象數’示人,而通過‘象數’的展示,所表露的乃是豐富的寓有精奧睿智的‘義理’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說,《周易》的‘義理’內涵,即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蘊蓄的象征意義及哲學理致。”(張善文《象數與義理》)掌握《易經》這門博大精深、奧妙無窮的辯證哲學,需要運用聯係、發展的眼光辯證看問題:一是物極必反。“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是世界存在的兩個總的基本特征。事物的發展不可能停留在一種狀態凝滯不變,發展變化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狀態。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否極就會泰來,泰極就會否來(《易經》否、泰兩卦深刻闡述事物發展變化物極必反的基本規律)。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逆境轉化。這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趨勢。這一亙古不變的規律,首先在《易經》中進行了比較樸素的揭示。這種本質規定性,在剝與複、蹇與解、損與益、升與困、兌與渙、既濟與未濟等其他卦中都有不同的體現,也是演繹《易經》的內在根據。物極必反思想構成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哲學的基本內核,“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呂氏春秋?博誌》)揭示物極必反規律的三種情形。有了對規律性的深刻認識後,看待事物、分析問題,應該堅持矛盾對立統一規律,發展而不僵化,聯係而不孤立,當然會避免片麵性和狹隘性,就會注意普遍性和特殊性,就可能避免簡單、機械、呆板、紕漏的行為發生。


    二是居安思危。基於對物極必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易經》所揭示的道理具有深刻的憂患意識。這一思想在否、泰、豫、大有、大壯、大畜、恒、豐、晉、升、既濟等卦中有深刻的體現,而且始終貫穿於《易經》之中,每卦象辭所揭示的核心啟示,就是站在居安思危角度所敲響的防範風險的警鍾。


    三是中庸致和。對世界有了客觀辯證的認識,也具有了憂患和危機意識,在變動不居的世界裏,在紛擾變亂的社會實踐與生活中,應該秉持什麽樣的態度、原則、方法應對層出不窮的事件和問題呢?《易經》中,在坤、蠱、離、蹇、解、夬、姤、困、震、既濟等卦中多處出現“中道”,在需、訟、履、同人、豫、觀、離、晉、益、姤、井、艮、巽、渙、節等卦中多處出現“中正”,後由孔子倡導、子思闡發形成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養以達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的神聖境界的一整套理論,稱之為中庸之道,是儒家修行的法寶。中庸之道,用現在的文化成果表述,一言以蔽之,就是按規律辦事。當我們站在哲學角度來學習研究《易經》,你會發現,它是關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問,是人們認識世界、順應時勢、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智慧寶典。


    四是悔吉吝凶。《係辭上》雲:“聖人設卦觀象,係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悔,後悔;吝,心上有事放不下,有包袱,舉棋不定思慮過重,呈現患得患失的心態。悔生吉,吝生凶,是人事的基本規律。悔吉吝凶規律也是易理的基本規律。


    五是變通致久。《係辭下》雲:“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是《易經》的重要辯證法則。《易經》自古又被稱為變經,變與不變是統一在一起的,所以,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王夫之說:“《易》兼常變也。”變是《易經》所反映的本質規定性。《係辭下》雲:“《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變就有常,有常就有變。《易經》揭示發展變化的規律是恒常通久的法則,在恒常通久中表現著“唯變所適”的可變規律,這種規律被稱為“天行”,即天道運行的規律,也就是自然規律。世間萬物都在變,唯有規律是不變的。天道規律永恒不變的最高表現就是天高地卑、陽尊陰卑。事物發展變化必然遵循天道運行規律,體現尊卑長幼的秩序,這種常變規律是《易經》成卦的根本原則,也是貫穿《易經》的主線,如果偏離這條主線,則偏離了易理。《易經》是關於天道、地道、人道的學問,展示演繹世間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隻有天道規律本身恒常不變,那麽,人就應該效法天道(自然規律),不違天(自然)逆常(規律),順時適變,才能變通致久。事物變化遵循天道運行的規律是《易經》最根本的辯證法則。


    二、高度重視道德修養


    道為萬物之源。遵道而行,謂之德。道生化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成長、發育卻不擁有,使萬物自立、成熟卻不自以為施恩,尊重萬物而不肆行主宰,這就積蓄了無限深厚的德行。學習、研究、掌握《易經》的思想與精髓,需要了解其寫作、表達基本方式與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生動的比,貼切的興,縝密的演,形象的喻,寶貴的示”—其主要運用修辭學中的比興,以卦象打比方,深刻揭示事物內部蘊含的客觀規律或屬性,興發演繹展示出寶貴的易理,供人們參考借鑒,用以指導社會實踐與生活。《易經》是寶貴的修身寶典,也是溝通融洽人際關係、構建社會和諧關係的潤滑劑。學習掌握規律,按規律辦事,被譽為德。在古老的《易經》中,每一卦無不閃爍著這種德行的偉大智慧的光輝,在人類發展的文明史上,它猶如指引前進的燈塔,放射著熠熠光芒。


    德是人性的根,年久日深愈見其美。


    德是文明的基石,無德國不立。


    德是友誼與博愛的橋梁,無德天下將陷入紛爭的深淵。


    《易經》每卦中的象辭為揭示本卦核心啟示的畫龍點睛之筆,直接強調加強道德修養的相關卦核心啟示枚舉如下: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蒙卦“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小畜卦“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否卦“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


    大有卦“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謙卦“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豫卦“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蠱卦“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觀卦“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大畜卦“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頤卦“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大過卦“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坎卦“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鹹卦“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


    恒卦“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大壯卦“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晉卦“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家人卦“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蹇卦“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損卦“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益卦“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升卦“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井卦“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鼎卦“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艮卦“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漸卦“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歸妹卦“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節卦“澤上有水,節,君子以製數度,議德行”。


    小過卦“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易經》本身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在古代曆史環境中以文言寫作成書,難免艱深晦澀,很多人沒有古文言功底,對古代曆史又缺乏了解,對其望而卻步,甚至以“之乎者也”相推搪,加以全麵否定,乃是中華民族的遺憾!是人類曆史的遺憾!


    所幸的是,孔子作《十翼》,在係統闡釋其蘊含的哲學思想方麵,做出啟蒙性和突破性的偉大貢獻。在這個偉大的哲學體係中,《係辭下》精辟指出了相關卦在加強道德修養方麵的功用:“《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複,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製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複,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製禮,複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基本意思是,《周易》的成書,大概是中古時代吧。作《周易》的人,大概充滿著憂患意識吧!所以禮,是德行的基礎;謙,是把握德行的柄持;複,是德行的根本;恒,是德行的修固;損,是對德行的修養;益,是德行的寬裕;困,是德行的辨別;井,是育德之地;巽,是對德的裁斷;禮,和悅而踐行;謙,尊讓而光大;複,微小而能識辨於物;恒,遇事雜亂恒守而不厭倦;損,減損私欲,是起初難而以後易;益,增長寬裕而不擺設(誇耀);困,窮困而能通達;井,居其所而遷養民眾;巽,稱量事物隱藏而不露。禮以和而行事,謙以製訂禮儀,複可以自知,恒因恒守一德,損以遠離災害,益以興隆其利,困可以減少怨尤,井(養民)可以辨其義,巽可以申命行權。


    可以看出,道德修身,積善遠惡,經世濟民,是《易經》的主線、核心與精髓。《易經》是道德修養的寶典,肩負“崇德廣業”的社會使命,這是《易經》為是中華文明源頭的原因所在。


    三、以民為本,仁政愛民


    “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民眾如水,君王是舟。這個道理在相關卦中深刻開示:師卦“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履卦“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誌”。


    泰卦“天地交,泰,後以財(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臨卦“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剝卦“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離卦“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明夷卦“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夬卦“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許多卦爻辭中也多有“以民為本”思想表述:屯卦初九“象曰:雖盤桓,誌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仁民愛物思想,始終貫穿於諸卦之中。這體現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著眼點、立足點、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治者贏得民心受擁戴的核心所在。不用說建國興邦,就是創建一個企業,不是也要重視“以人為本”嗎?!


    四、講究誠信,司法公正


    誠信是社會安定的基石。客觀規律基本特征是誠信無妄,社會生活以誠信為基本準則才能維持公序良俗。治國、平天下,要講究誠信、陽光政務、司法公正。現枚舉相關卦核心開示:豫卦“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噬嗑卦“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賁卦“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解卦“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豐卦“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旅卦“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中孚卦“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治理社會須彰顯公平正義,維護安定和諧。


    五、統一思想意誌,團結凝聚人心思想意誌統一是成就事業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基礎,是團結奮發的動力源泉。這一思想,在《易經》許多卦中予以揭示:蒙卦“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誌應也。初噬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比卦“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履卦“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誌”。


    同人卦“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彖曰: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誌”。


    豫卦“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誌大行也”。


    大畜卦“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往,上合誌也”。


    姤卦“彖曰: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義大矣哉”。“象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


    巽卦“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誌”。


    兌卦“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渙卦“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六、順應時勢,按規律辦事


    “時”是《易經》多處提及的重要概念,所強調的是,要從實際出發,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情製宜,因機製宜,因勢製宜,按規律辦事,把握好“度”的規定性,掌握好分寸、火候,那麽,做事則會取得好的效果。時勢有時、時義、時用之別,《易經》中豫、旅、遁、姤四卦探討的是“時義”;睽、蹇、坎三卦探討的是“時用”;解、革、頤、大過四卦直接探討“時”,而沒有揭示“義”與“用”。這在學習和實踐運用中都要用心體會。


    每一卦的畫龍點睛之處是象辭,每一卦都將圍繞這一核心思想詮釋演繹,如果偏離了這個基點與核心,對《易經》的理解就偏離了正確方向,更談不上正確使用。這一點千萬要注意。


    第四節


    學習《易經》到底有什麽用


    揭示事物本質,掌握規律,指導實踐,才是通行的大道。


    遵道崇德:幹小事,用途不明顯;幹大事,保國保家保性命。


    背道棄德:栽大跟頭是早晚的事。


    學習《易經》到底有什麽用呢?


    孔子在《係辭上》中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誌,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什麽是發展變化的學問?指的是揭示事物本質,掌握規律,指導實踐,才是通行的大道,僅此而已。所以說,聖人能夠通達天下人的心誌,奠定天下基業,裁斷天下的疑難。


    《易經》,在中國古代是社會各階層廣泛運用的一種文化思想理論體係,統治者、政治家、軍事家用其運籌帷幄,治國安邦;民眾百姓則將其作為養生、預測禍福、經商贏利的工具……《易經》實際運用水平的高低,其差異在於各人對《易經》理解的深淺程度和正確與否。大凡精通《易經》者,多為賢哲、偉人、傑出人物,有通天徹地之能,深諳發展變化之道,三國時期輔佐蜀漢劉備的諸葛亮,唐代輔助唐太宗李世民的袁天罡、李淳風,明代輔佐明太祖朱元璋的劉伯溫等是傑出代表。他們在政權興盛、民風化育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這些傑出人物,由於明白易理,會運用易理解決相關問題,在民間傳說中被傳得神乎其神。


    《易經》所涉及的學科廣度、所涵蓋的思想高度、所富有的人文情懷,廣大悉備,包羅萬象,理論與實踐結合得相當完美。


    在《易經》基礎上,《道德經》對其物極必反、福禍相生、以民為本、無為而治等重要思想有所發展和升華,但遠遠反映不了《易經》的全貌和思想與精神的高度及廣度。


    打個比方,如果說《道德經》是海灘上一枚瑰麗斑斕的貝殼,那麽,《易經》則是浩瀚無垠的大海。不管從哪個角度,哪個高度,無論海角,無論天涯,無論天南,無論地北,我們所感悟和領略的,可能僅僅是管窺一處曼妙的景致,美不勝收,就已經陶然欲醉!


    如果說《論語》是樹木上的繁花綠葉,那麽《易經》則是綿延群山那無邊的綠色森林,不管從哪個山穀進入都難以窮盡奧妙!不管從哪一座山峰登臨,隻能仰望眾山高崇偉岸,難覓眾山之小!


    規律謂之道,按規律辦事謂之德,遵道懿德,崇德廣業,吉祥如意!


    這是《易經》的精髓所在。


    乾卦象辭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辭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就是這兩卦象辭的集合。要求莘莘學子都要有陽剛勁健、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承載萬物的寬厚胸懷,肩負起使命責任,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梁,為社會、為人民、為未來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習了解《易經》的精髓,有兩個哲學概念需要了解一下,一個是“道”,一個是“德”,進行全麵說明比較囉唆費時間,我們先粗淺地了解一下,在詳細講解各卦時,對涉及的相關道德修養問題將闡釋得更為詳盡深刻,需要時間和下功夫,更需要發自內心戰戰兢兢地踐行。


    “道”在《易經》和《道德經》中都是重要的哲學概念。南懷瑾先生在《老子他說》中寫道:“在傳統的古書中,大約便有三種意義與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間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猶如元人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所寫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個‘古道西風瘦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說文》意義的注釋就是:‘道者,徑路也。’(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如子產在《左傳》中所說的:‘天道遠,人道邇。”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所說:‘兵者,詭道也。’等等。(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係傳》所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便同於佛經上所說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測了!”“道”在易經中是基本的哲學範疇,與“德”對立統一,二者構成《易經》的理論基石,也是八八六十四卦探討的核心問題。其精髓在於,從客觀規律出發,探討加強道德修養的原則、態度、方法、途徑等問題。


    德是《易經》的著眼點、落腳點,學習《易經》要修煉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德”。唐漢在《漢字的奧秘》中寫道:“從彳從直從心。三根會意,表示一心往前直行。”“由一個人的行大道,不走小路義引申,又指人的端直品行。”《古代漢語字典》中說:“德是會意字,由表示行走的彳(chi)、代表眼睛的和表示心髒、人的內心的心三部分組合而成。


    合起來指眼睛可以看到的人心的行為。”《篇海類編?人事類?彳部》中有:“德,德行。”《古代漢語大字典》中說:“道德,品行,節操。”


    《古代漢語字典》言:“道德,品行。”王安石在《寓言九首》中寫道:“功高後毀易,德薄人存難。”《說文》中寫道:“德,聲也。”


    彳,小步也,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指登高、攀登。十,指代直線,正確的標的方向。目,十下麵是一雙眼睛,表示目光瞄準、直射之意。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心,一下麵是心,遵循本性、本心的意思。所以,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及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六十四卦的開端兩卦,乾卦開示“進德修業”,坤卦開示“厚德載物”,為我們洞悉天地之中有乾坤的端倪。


    “道”需要用頭腦走路,“德”需要用心辦事!


    “道”基本等同於規律,“德”就是按規律辦事,並養成正確的行為規範。基本要求是,思考問題動機純正,行事態度端正,品性行為符合規律或原則,不主觀妄斷,隨順自然,戒慎恐懼。中國國學中的中庸之道就是對其的把握與運用。


    學習《易經》,遵道崇德,孔子說:“如臨父母,如有師保。”


    加強道德修養到底有什麽用?具體點說,幹小事用途不明顯,幹大事時保國保家保性命!


    我們日常經商,講誠信,注重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人脈、客戶群、市場都會維護得很好。如果不誠信,坑蒙拐騙,可能騙點小錢,產業實在難以做大。


    您想想,被毒蛇咬過的人,誰還跟毒蛇再打交道呀!


    講道德,是成就一切事業的根基。


    不講道德行不行?栽大跟頭是早晚的事!


    除了搭上一家人的性命,幹多大的事業,就會葬送多大的事業。


    德為人之本,德為國之基。


    無德業不立!


    學習和運用《易經》的偉大作用,正如《係辭上》中所說可以“崇德廣業”。


    人們對《易經》總是有一種神秘感。


    如果您有時間也有興趣,倒不妨像巴蜀故事大王擺龍門陣那樣,用庖丁解牛的方法,輕輕鬆鬆地學習一下《易經》講了哪些理,看看它神秘玄幻在哪,對您有什麽用途。


    許多讀者、朋友希望我對《易經》給予通俗係統的詮釋。


    《易經》講了哪些理呢?我們揭開其神秘的麵紗,不妨共同步入天地之中,體悟乾坤之道衍生展現的發展變化之道及無窮奧妙,一起進入《易經》玄妙的世界,領略那瑰麗斑斕而充滿無窮智慧的神聖殿堂。


    讓我們追隨古聖先賢,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從洞悉乾坤之道開始,共同開啟心靈探尋中華古文明之旅!


    那就從“天地之中有乾坤”開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人都讀得懂的《易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祺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祺庸並收藏人人都讀得懂的《易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