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二)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 作者:雅瑟 主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董邵南序
燕趙1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2舉進士,連不得誌於有司3,懷抱利器4,鬱鬱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5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苟慕義彊6仁者皆愛惜焉。矧7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嚐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雲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之墓8,而觀於其市,複有昔時屠狗者乎9?為我謝10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
1燕趙:戰國時,燕國位於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2董生:指董邵南。生,舊時對讀書人的通稱。3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這裏指主持進士考試的禮部官。4利器:銳利的兵器,比喻傑出的才能。5有合:有所遇合。6彊(qiang搶):同“強”,勉力。7矧(shěn審):況且。8望諸君:即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輔佐燕昭王擊破齊國,成就霸業,後被誣諂,離燕歸趙,趙封之於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稱“望諸君”。9屠狗者:指高漸離。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高漸離曾以屠狗為業。其友荊軻刺秦王未遂而被殺,高漸離替他報仇,也未遂而死。這裏泛指不得誌的豪俠義士。10謝:致意。
董邵南,壽州安豐(今安徽壽縣)人,因屢考進士未中。當時正值藩鎮招攬人才,於是約在元和(802)年間,董生打算去投奔魏博節度使田季安。韓愈一貫反對藩鎮割據,故作此序贈送他,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勉勵他不要去為割據的藩鎮做不義之事。
文章表麵上一直是送董生遊河北。首段先說此行一定“有合”,是陪筆。在讚美河北時有意識地埋伏了一個“古”字。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作者特意在“古”字後麵用了一個“稱”,使“古”隱藏其中,不那麽引人注目。“古稱”雲雲,即曆史上如何如何。曆史上說,“燕趙多感慨悲歌之士”,那現在呢?現在或許還是那樣,或許已不是那樣了。後文用一個“然”突轉,將筆鋒從“古稱”移向現實,現實怎樣,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見,文章寫“古”正是為了襯“今”,為下文寫“今”蓄勢。
次段指出古今風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雖不明說而主旨已露。當時的藩鎮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競引豪傑相助。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將會受到藩鎮的重用。果如此,豈不證明了“今”之燕趙“不異於古所雲”了嗎?作者沒有明確回答這個問題,隻是含蓄感慨說:“董生勉乎哉!”此處當為“好自為之”講,勉其不可“從賊”也。
末段借用樂毅和高漸離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時,“為我吊望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應妥善處理他和唐王朝的關係。還進一步照應前麵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還有沒有高漸離那樣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話,應當效法古代的忠臣義士,效力朝廷。至此,作者對於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鎮之舉所抱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全文在讚揚董生“隱居行義”的同時,也對“刺史不能薦”表示遺憾。這位董生隱居了一段時間,大約不安於“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的現狀,終於主動出山了,選擇了去河北投靠藩鎮。對於董生的“鬱鬱不得誌”,韓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全文措辭深婉,意在言外,雖僅百餘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雖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於筆墨之外。清代過珙高度評價此文說:“含蓄不露,曲盡吞吐之妙。唐文惟韓奇,此文為韓中之奇。”
後人評論
劉大櫆:“深微屈曲,讀之,覺高情遠韻可望而不可及。”(《古文辭類纂》)送楊少尹序
昔疏廣、受二子1,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時公卿設供張2,祖道3都門外,車數百兩,道路觀者,多歎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4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後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丞相去歸其鄉。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
予忝5在公卿後,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兩6?馬幾匹。道邊觀者亦有歎息知其為賢與否?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不落莫7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然吾聞楊侯之去,丞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為其都少尹8,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於詩者,亦屬9而和之。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10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於歸。楊侯始冠{11},舉於其鄉,歌《鹿鳴》{12}而來也。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遊也。”鄉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為法。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13}”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
【注釋】
1疏廣、受:西漢學者疏廣,曾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亦任少傅。2供張:供具張設,即供帳,供設帷帳。3祖道:餞行。4國子司業:國子監的副長官,國子監是封建王朝教育管理機構和最高學府。5忝:辱,有愧於。常用作謙詞。6兩:通“輛”,車輛。7落莫:同“落寞”,冷落。8少尹:官名,唐朝指州縣的副長官。9屬:連接著。10中世:指中古時期,這裏指殷周時期。{11}冠:古時男子20歲舉行冠禮。{12}鹿鳴:《詩經?小雅》的篇名。{13}社:古時鄉裏麵用來祭祀的地方。
楊少尹,即楊巨源,河中(今山西永濟)人。此文是楊少尹告老還鄉,韓愈為他寫的一篇贈序,曆來受到好評。錢穆論韓愈的貢獻時曾說:“散文確獲有純文學中之崇高地位,應自唐代韓愈開始。”他舉韓愈作品的例子說:“如韓愈《送楊少尹序》之類,此可謂是一種無韻的散文詩。韓愈於此等散文,本是拿來當詩用,這實在是一個脫胎換骨的大變化。”
唐朝中,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無疑為知識分子政治理想的實現提供了條件,他們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而進入朝廷,可以登上高位。但同時,他們也隻能依附於朝廷,依附於君王,成為朝廷政治這張皮上的“毛”。在士大夫的這種無所歸依的背景中,楊巨源的“辭官還鄉”,讓韓愈感慨不已。
文章先宕開筆墨敘述西漢廣、受二賢告老辭官、百官送行、路人泣下的故事,緊接著把楊辭職還鄉、公卿送別的情景與二賢故事具體比較,以突出楊老品德之美,同樣受人敬重。韓愈一生都致力於王朝的中興,所以屢次在詩文中表達了這種棄官歸隱的願望,隻可惜這個願望總未能實現。因此,在這篇文章裏,借二疏和楊少尹的辭官表達了心中的相同情懷。寫二疏不是主意,目的是引出楊氏的歸裏來,所以第一段末尾說:“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古人與今人本是不同的,但都是70歲自請辭官,難道不是相同的嗎?這一問又引出下文的“異”來。
第三段先交代自己“遇病不能出”,故虛筆揣測其盛況,連問“城門外送者凡人?車幾兩?馬幾匹?道邊觀者亦有歎息知其賢以否?”這一連三個文句,層層遞進,與二疏進行對比,因未親見故而發問,隱然似乎是要寫楊氏的歸故裏不及二疏的榮耀。至此,又用“吾聞”一轉,寫出楊氏去時,有丞相愛而惜之,奏授河中府少尹,不絕其祿;又有京師長於詩者作歌詩以相勸。這是另一種從未有過的榮耀,所以作者感慨地說:“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末段著重說楊先生如此鄉情濃重,至老不忘家鄉,必將受到鄉人的景仰。先寫楊氏歸鄉後,追想前事,弱冠應舉時,抱著一顆報效朝廷的忠心而來,如今榮歸故裏,卻懷想先人所種之樹和童子時代釣遊之所,這種不忘家鄉的品德讓鄉人更加崇敬,並以他為法教誡子孫。文章寫至此處,可謂意境自現,作者因此感慨道:楊少尹就是那種“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的人啊!言外有無限的羨慕與敬戴。這一句話與開頭相互照應,可看出作者無限的仰慕、惜別、讚歎之情。
後人評論
《輯注》評曰:“突引二疏作陪,又將自己病不能送,偷插一筆,頓覺溪山重疊,煙雨迷離。末段偏從楊君歸鄉,追思童時事,並把沒後可祭,就鄉人心中寫出,純是空中樓閣,宛如逼真情景。文章巧妙,莫逾此法,昌黎尤長,所以冠乎八家。時文則金正希多有。學者即此四首,可悟一切矣。”
送石處士序
河陽軍節度禦史大夫烏公1為節度之三月,求士於從事2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穀之間3;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遊,未嚐以事辭;勸之仕不應;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當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4為之先後也,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5。”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無求於人,其肯為某來邪?”從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於家。方今寇聚於恒6,師環其疆,農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途7,治法征謀,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其何說之辭?”於是撰書詞,具馬幣,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
先生不告於妻子,不謀於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宵則沐浴,戒8行李,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於常所來往。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酒三行9,且起,有執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義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決去就。為先生別。”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10。”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無變其初,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味於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又祝曰:“使先生無圖利於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辭曰:“敢不敬蚤{11}夜以求從祝規{12}。”
於是東都之人士,鹹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遂各為歌詩六韻{13},退,愈為之序雲。
【注】
1河陽:今河南孟縣。節度使:掌管數州軍政大權。禦史大夫是兼職,掌糾察官吏。烏公:即烏重胤,曾任河陽節度使。2從事:長官的幕僚、助手。漢朝以後三公及州郡長官均自辟僚屬,稱“從事”。3嵩、邙:山名。瀍、穀:水名。後三者均在洛陽。4王良、造父:均為古代馭馬的能手。5“燭照”句:以照明、計數、卜卦形容其有遠見。6寇聚於恒:指割據反叛的的節度使王承宗。恒,今河北正定,節度使治所,當時有叛亂。7歸輸之途:糧餉轉運之地。歸輸,運輸軍用物資。歸,通“饋”,此處指漕運。8戒:準備。9酒三行:斟酒三次。古時宴會,斟酒以三次為度,以免失禮。10壽:祝長壽。{11}蚤:同“早”。{12}祝規:祝願和規勸。{13}歌詩六韻:就是序後的贈詩。
古代稱有才德而不願意做官的知識分子為處士。石處士名洪,是韓愈的朋友,元和四年(809),河北恒州成德軍節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統率軍隊不服從朝庭詔命,唐憲宗命令吐突承璀率兵討伐。烏重胤於元和五年(810)四月就任河陽軍節度使,其地處轉運要道,責任重大。烏上任不久即訪問石洪,渴望共濟國事。石洪應欣然應邀,打算到河陽做其幕府參謀。這是臨走之前,韓愈寫給他的一篇贈序。序中期望烏氏與石洪以道義為歸依,並祝兩人合作成功,兼寓箴規之意,具有豐富的現實與理想意義。
開頭先敘述了河陽節度使上任不久就大力求賢一事。一是為了引出後文與烏公的對話,二則是為了強調唯有真正的“賢者”才能夠識得賢才,才能真心推薦賢才。而後,從烏公之求賢寫到從事之薦賢,進而引出了對烏公的介紹。最後寫遣使登門造訪,鄭重禮聘賢人。既層層相引,一氣貫串,又一波三折,屈曲有致。
下一段緊承從事的預料,一開頭便寫石洪的積極應聘,以至於:“不告於妻子,不謀於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宵則沐浴,戒行李,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於常所來往。”不僅毫不猶豫,不跟妻子朋友商量就迅即作出應聘的決定,而且態度鄭重,行動迅速,馬上準備啟程。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與上文從事所說的“勸之仕不應”的高士形象大異其趣,其實作者正是要通過這些看似反常的行動反托出石洪為國事效力的“仁且勇”的高尚品格。
接著,作者便用繁筆寫送行宴會上朋友的祝詞和石洪的回應,仍用問答體。祝詞凡四層:先“大夫”“先生”合提,拈出“義”“道”二字,也就是儒家的仁義作為兩人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第二層單提“先生”,強調他此行是“惟義之歸”,說明這裏所說的“義”和上文所說的“道”實際上是一個概念。第三層提“大夫”,祝其不變忠於國家的初衷,不謀私利,“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不為佞人的諂言所惑而疏遠石洪這樣的賢士。最後又單提“先生”,祝其不謀個人私利。第四層是祝詞,反複切至,語重心長。這才落到石洪的鄭重表態上,表示要日夜黽勉從事,以求符合朋友的祝願與勸勉。“於是東都之人士鹹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這是全文的結穴與宗旨,既顯得真誠鄭重,也傳達出了送行宴上的氣氛。
文前半從事、大夫兩問答,後半送行者四祝詞,頌之、美之、規之、戒之,無所不有。不但使得文章生動曲折,具有現實感,而且在寫法上與《送李願歸盤穀序》同屬於避實擊虛法,全文重在送別,然《送李願歸盤穀序》首尾還露自己,如神龍在天,尚有一二可見,而此則通篇問答、祝詞,托無數人口中,皆從作文者撰出,令人無從揣摩。托空手段,一至於此。
後人評論
曆代評者對此文的變體頗為中意,或評價說“以議論行敘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或以為是“以敘事行議論”(儲欣《唐宋八大家類選》),或認為是“純用傳體寫序”(《金聖歎批才子文》)。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苟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
東都1,固士大夫之冀北2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烏公,以鉞3鎮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4,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以溫生為才,於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5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6。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谘而處焉7?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遊?小子後生,於何考德而問業焉?搢紳8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於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
夫南麵而聽天下9,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於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於茲10,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11}於懷邪?生既至,拜公於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後所稱,為吾致私怨於盡取也。留守相公{12}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注】
1東都:唐以洛陽為東都。2冀北:冀州北部,即今河北省北部一帶。3(fu斧)鉞(yuè越):古代軍法用以殺人的刑具,此處代指皇帝賜予節度使生殺的大權。4羅:捕鳥的網。此處比喻招聘賢士的手段。5信:的確。6拔其尤:選拔其中優秀者。7河南尹:洛陽地區的行政長官。二縣之大夫:唐代東都下轄兩縣:洛陽、河南。韓愈時為河南令,故雲吾輩。8搢紳:亦作“縉紳”,原是古代高級官吏的裝束,也用作官宦的代稱。9南麵:此處借指皇帝,古代帝王麵朝南而坐。10縻於茲:束縛在這裏。縻,係,指在此任職。{11}介然:耿耿。{12}留守相公:此處指的是鄭餘慶。相公,是指宰相。
溫處士名造,少好讀書,一直隱居於王屋山。元和五年(810),河陽節度使烏重胤多次登門拜訪,誠摯聘請他至幕府任職。韓愈被烏重胤求賢若渴所感動,同時也為好友能被選拔而欣喜,為了勉勵好友,揮筆寫下此篇。因事件和人物關係均相牽涉,此文可認為是《送石處士》的姊妹篇,但兩文絕無雷同之感,特別是在寫法上各有千秋,相得益彰。
作者在本文中匠心獨運,用“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比喻“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讚頌烏重胤慧眼識賢、善於薦拔人才;又用“私怨於盡取”反襯烏公“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的難得可貴,似“怨”而實頌,且比正麵稱讚更為有力。文中也不直寫溫生之賢能,而是從多方麵敘說溫處士出仕後給東都帶來的“不良”影響,反麵襯出其過人之才,十分含蓄而巧妙。
本文與《馬說》同是宣揚重用人才的文章。然而寫法自有不同。《馬說》論述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對人才的摧殘,諷諫當時的統治者。本文則大力讚揚烏公對人才的識別與憐惜舉薦,論述能識別人才者對人才的重要性。兩文中同樣都說天下“無馬”,然《馬說》中所說的“無馬”是對統治階級不識人才的現象進行抨擊,諷刺淺薄無知的統治者;而《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說的“無馬”,強調的是朝廷的管理層要招攬人才,高度重視人才。
後人評論
林紓:“送石文,莊而姝,若在為莊論,絮絮做警戒語,變成老生常談矣。故一變而為滑稽,謔而不虐,在在皆寓風趣。一起便突兀。”(《蔡氏古文評注補正全集》)送高閑上人序
苟可以寓其巧智1,使機應於心,不挫於氣,則神完而守固2,雖外物至,不膠於心。堯、舜、禹、湯治天下,養叔治射,庖丁治牛3,師曠4治音聲,扁鵲治病,僚5之於丸,秋6之於奕,伯倫之於酒,樂之終身不厭,奚暇外慕7。夫外慕徙業者,皆不造其堂8,不嚌其胾者9也。
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10、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穀,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11}。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今閑之於草書,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跡,未見其能旭也。為旭有道,利害必明,無遺錙銖{12},情炎於中,利欲鬥進,有得有喪,勃然不釋,然後一決於書{13},而後旭可幾也。今閑師浮屠氏{14},一死生,解外膠,是其為心必泊然無所起,其於世必淡然無所嗜,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則其於書得無象之然乎?然吾聞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閑如通其術,則吾不能知矣。
【注】
1寓:寄予,寄托。巧智:技巧,奇能。2神完而守固:那麽就能精神完滿而池守堅固。神完,神經飽滿,深思專注。守固,指對內心之寄托,持守專一。3庖丁治牛:庖丁從事研究解牛技術。庖丁,戰國人,善於宰殺牛。4師曠:春秋時晉人,目盲而善於聲樂。5僚:即宜僚,春秋時魯人,善於操弄彈丸。6秋:指弈秋。春秋人,擅長圍棋。7奚暇外慕:哪有時間對其他的事情愛慕。8不造其堂:不到其堂室去,即未能登堂入室,就不能了解其中的奧妙。9不嚌(ji計)其胾(zi自)者:不食其肉,不知其味。10佚:通“逸”,安逸,安樂。{11}一寓於書:全部寄托於書法。{12}錙銖:微小,比喻細小。{13}一決於書:全部抒發於書法。決,疏通水道,使水流瀉,引申為疏通,抒發。{14}浮屠氏:指佛教教徒。
這是韓愈晚年的一篇贈序。高閑人是湖州開元寺的僧人,法號高閑,喜好學習張旭的草書,曾被封為“禦前草聖”。韓愈就偏偏對這位“大人物”表現出一種輕視和嘲諷的態度。雖然句句談的是中國的書法,實則是在批判駁斥佛教。
《送高閑上人序》開宗明義地說明了藝術創造是高度的心力勞動,必須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其中;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需要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其中,並舉出了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堯、舜、禹、湯治天下,養叔治射,皰丁治牛,師曠治音聲,扁鵲治病,僚之於丸,秋之於弈,伯倫之於酒,樂之終身不厭,奚暇外慕。”他們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那是因為他們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所治之業中,把它們與自己的生命熔鑄一體而不可分離,而朝三暮四、神分心散者,達到如此的高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雖然沒有正麵論述中國古代書法,但本文也不失為是一篇評論中國書法藝術頗有價值的論述性文章,它包括書法創作和書法欣賞等多方麵的內容。書法藝術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包括“技”與“道”兩個價值層麵,要想使自己的藝術作品陰澤後世,光照千秋,必然要超越“技”的層麵,進入“道”的境界。何謂“道”?也就是皰丁曆經了“所見無非牛者”“未嚐見全牛者”兩個階段後,最終達到“神遇而不目視”的境界。全文對張旭的草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指出書法藝術是以情感為核心的藝術表現形式,揭示了狂草藝術創作的思維模式:物象—情感—書法。
此文從對書法的評論中最終升華出主題:一個人想要發揮自己的才智,必須掌握事物的規律,用心專一,也就是“滌除玄覽”。即使身邊正發生著一些事情,也要做到“心無旁物”,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寓其巧智,使機應於心,不挫於氣,則神完而守固,雖外物至,不膠於心”。
後人評論
蘇軾《送參廖詩》:“退之論草書,萬事未嚐屏。憂愁不平氣,一寓筆所騁。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
送王秀才1序
吾常以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2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所能授弟子,原遠而末益分3。
蓋子夏之學,其後有田子方4,子方之後,流而為莊周。故周之書,喜稱子方之為人5。荀卿之書,語聖人必曰孔子、子弓6。子弓之事業不傳,惟太史公書《弟子傳》有姓名字,曰:“臂子弓。”子弓受《易》於商瞿。孟軻師子思,子思之學蓋出曾子。自孔子沒7,群弟子莫不有書,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8,故吾少而樂觀焉。
太原王塤,示餘所為文,好舉孟子之所道者。與之言,信悅孟子,而屢讚其文辭。夫沿河而下,苟不止,雖有遲疾,必至於海。如不得其道也,雖疾不止,終莫幸而至焉。故學者必慎其所道。道於楊、墨、老、莊、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絕潢以望至於海也。故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今塤之所由,既幾於知道,如又得其船與楫,知沿而不止,嗚呼,其可量也哉!
【注】
1王秀才:即下文中的王,太原人。2門弟子:此指及門弟子,即授業弟子。古人親授業者為弟子,轉而相授者稱門人。3原遠而末益分:這裏用水流作比喻,說距離水的源頭越遠,末流的支叉派別自然更容易產生分歧。4“蓋子夏之學”二句:謂田子方繼承了子夏的學說。此說根據《史記?儒林列傳》。5“故周之書”二句:《莊子》中有《田方子》篇,記載了田子方和魏文侯的談話,稱讚他的老師東郭順子的道德高尚。6子弓:姓(hán含)名臂,字子弓。7沒:通“歿”,死亡。8宗:此謂正宗、正統。
這是韓愈寫給太原書生王塤的一篇贈序。韓愈的多篇文章皆成於貞元十二年(796)至十九年(803),也就是韓愈28歲至36歲之間。這個時期正是他一心鑽研儒學,擎大旗,倡導複興儒學和古文運動的時期,寫了不少闡述儒學理論和儒家道統的文章,當時不少土子投奔到他門下,人稱“韓門弟子”,這些弟子成為他以複興儒學為內容的古文運動的骨幹力量和社會基礎。
文中的王秀才王塤雖未見列入“韓門弟子”,但可以肯定也是韓愈眾多追隨者中的一個,誌同而道合,這正是他給王塤寫這篇贈序的思想基礎。因此,文章的第一、二段撇開一切鋪墊、介紹和說明,直接就儒家學說的傳承問題展開討論。由祖師孔子的學說博大精深,他的及門弟子尚且不能“遍觀而盡識”,引導出自己對儒學博大精深的讚賞。最後一句“故吾少而樂觀焉”,既說明自己自幼喜歡學習孟子的原因,又借此向世人宣布自己所學習、所繼承並發揚的是儒學的正統,從而也看出他捍衛儒學並以儒學正統繼承人自居的心理,也為下文張本。這兩段議論脈絡清晰,文理縝密,語言精練,斬截有力。“原遠而末益分”一句,用水流比喻,形象鮮明。
全文結構環環相扣,邏輯嚴整,見解獨到,內容博贍,氣魄宏大。第二段緊接上文,用以說明寫這篇序的原因,勉勵王塤沿著正確的道路學習儒學,並對他寄予厚望。
這裏麵又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說太原王塤能夠虛心向自己請教,實屬難能可貴。王塤喜歡在文中舉出孟子講的道理,與他交談之中,他對孟子的學說心悅誠服並且屢次讚揚孟子的文辭,這正是王塤得到韓愈肯定和讚賞的原因。第二層是以行船作比喻,說明學者一定要慎重選擇所取的道路,道路對了,隻要不停地前行,即使行走的速度有快有慢,也一定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反之,如果方向和道路錯了,即使一路奮力疾行,終究也不能僥幸地到達目的地。第三層又蕩開一筆,先指出楊、墨、老、莊、佛之學不是正道,並斷言“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如果遵循的是楊、墨、老、莊、佛的學說,卻想從中求得聖人之道,這就好比航行在同別的水流不通的港汊、與水流隔絕的窪地上積下的一潭死水,卻希望到達大海一樣荒謬。第四層轉回正題,回到對王塤的勉勵上。首先承“故學者必慎其所道”,肯定王塤的路子走對了,這已經近於懂得聖人之道,如果再假於工具,掌握正確的途徑和方法,其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啊!語氣婉轉純樸,表達了對一個與自己同道的青年學子的殷切期望,真摯之情,俱發自肺腑。
期間,為了加強論證,作者還插入了一些比喻。通過比喻這種手法,不僅將深刻的道理說得淺易明白,同時也增加了議論的趣味性,增強了議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韓愈在文中闡明儒學的道統,鞏固了孟子的儒學正統地位,發前人之所未發,的確是見解獨到,這需要博覽群書,更需要眼光和膽量。
這樣一篇四百來字的短文,卻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據重要位置,關鍵就在於本文精辟議論。在說理中又有精彩比喻,增強了說理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全文氣勢博大,環環相扣,可以說是見解獨到,邏輯嚴密,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後人評論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韓文公文鈔》卷七:“通篇以孟子作主,是退之立自己門戶,故其文有雄視一世氣。”
毛穎傳
毛穎者,中山人也1。其先明視2,佐禹治東方土3,養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4,死為十二神5。嚐曰:“吾子孫神明之後,不可與物同,當吐而生6。”已而果然。明視八世孫7,世傳當殷時居中山,得神仙之術,能匿光使物8,竊姮娥,騎蟾蜍入月,其後代遂隱不仕雲。居東郭者曰9,狡而善走,與韓盧10爭能,盧不及,盧怒,與宋鵲{11}謀而殺之,醢{12}其家。
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13}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14}。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須,八竅而趺居{15},獨取其髦,簡牘是資{16},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17},載穎而歸,獻俘於章台宮,聚其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
穎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繩之代{18}以及秦事,無不纂錄。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誌、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又通於當代之務,官府簿書、巿井貨錢注記{19},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斯,中車府令高,下及國人,無不愛重。又善隨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雖見廢棄,終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見請亦時往。
累拜中書令,與上益狎{20},上嚐呼為中書君。上親決事,以衡石自程{21},雖官人不得立左右,獨穎與執燭者常侍,上休方罷。穎與絳人陳玄、弘農陶泓及會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22},其出處必偕。上召穎,三人者不待詔,輒俱往,上未嚐怪焉。後因進見,上將有任使,拂試之,因免冠謝{23}。上見其發禿,又所摹畫不能稱上意。上嘻笑曰:“中書君老而禿,不任吾用。吾嚐謂中書君,君今不中書邪?”對曰:“臣所謂盡心者。”因不複召,歸封邑,終於管城。其子孫甚多,散處中國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繼父祖業。
太史公曰:毛氏有兩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24},所謂魯、衛、毛、聃者也。戰國時有毛公、毛遂。獨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孫最為蕃昌。《春秋》之成,見絕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將軍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無聞。穎始以俘見,卒見任使,秦之滅諸侯,穎與有功,賞不酬勞,以老見疏,秦真少恩哉!
【注】
1“毛穎者”二句:毛穎,中山人。此指毛筆產自中山。毛穎,指毛筆。毛,指兔毛。穎,指毛筆的鋒毫。中山,古國名。2其先明視:毛穎祖先明視。明視,兔子的別名。3佐禹治東方土:輔佐夏禹治理東方國土。4卯地:即“東方土”。古代按十二地支劃分方位,卯位是指東方。5十二神:即十二生肖(屬相)。6吐而生:傳說兔子是口吐而生,故兔嘴上唇開裂。7(nou耨):剛出生的幼兔。8匿光使物:指隱身形於光日下,能驅使諸物。9居東郭者曰(jun郡):此言居住東郭的兔子名。東郭,城郭東門外。郭,外城。10韓盧:相傳為戰國時期韓國獵犬名。{11}宋鵲:宋國良犬名。{12}醢(hai海):古代酷刑,將人剁成肉醬。{13}次:臨時駐紮。{14}《連山》:指連山易,古代卜筮之一派。筮:以蓍草占卜。天與人文之兆:指自然與人事的征兆。{15}八竅而趺(fu夫)居:指兔子雌雄八竅,俯地而居。此乃古人不明兔子生理結構的一種妄言。趺,同“俯”。居,同“踞”,蹲。{16}簡牘是資:此言兔毫筆是簡牘書寫的工具。簡牘,竹簡、木片。資,依仗。{17}豪:豪傑。此處雙關,又指兔毫之長者。{18}結繩之代:指遠古尚無文字,靠結繩記事的時代。{19}市井貨錢注記:商賈交易的貨物錢財的記錄。市井,商賈交易的場所。{20}益狎:更加親密。{21}衡:秤。石: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自程,指皇帝自定的每日審閱公文的限量。{22}相推致:互相推許、稱道。{23}免冠謝:脫帽謝恩,執行使命。雙關語,指脫下筆帽寫字。{24}封於毛:指周文王第八子名鄭封於毛,在今河南宜陽縣。
《毛穎傳》是一篇詼諧戲謔的寓言文章,被後世讚為“千古奇文”。在這篇以史書列記傳體寫成的文章裏,韓愈用擬人的手法為毛筆寫了傳記。“毛穎”即毛筆,古人多用兔毛做筆頭,頂端又鋒穎。於是韓愈在此讓毛筆姓毛名穎。本文大約寫於唐憲宗在位時,當時韓愈因上書獲罪被貶,後得赦,終於回長安任國子監博士,因而對龍顏易變、皇帝寡恩、群臣傾軋、宦海浮沉、人心痛楚早就蓄積於心中。於是文中一方麵大力表揚毛穎能盡其所能,一方麵暗中諷喻皇上的寡恩薄情。
這篇文章很是精辟巧妙,明明是描寫毛筆這一事物的特性,卻把它當做人來寫,而且鄭重其事地為之立傳。從毛穎的家世寫起,煞有介事地考證其祖先,到毛穎被皇上重用與拋棄,再到作者對毛穎一生的評論,可謂惜字如金,發人深省。
傳說當時此文一成,社會上議論嘩然,曾遭到時人的非議和責難,嘲笑它行文奇怪,不近人情。貶為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在元和五年(810)讀到《毛穎傳》,頗為推許,遂寫了《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稱此文諧而莊,乃借毛穎之遭遇,“以發其鬱積”。也有不少人看出了韓文在“正言以垂教”,形成“氣盛言直”的主要美學特征之外,還存在幽默詼諧的另一種美學風格。
《毛穎傳》雖是“設幻為文”的寓言作品,作者運用隱語雙關的奇特新穎的構思方式和表現手法,將寓言與史傳兩種文學因素巧妙結合,以擬人化方式將作為兔毫毛筆的毛穎比擬為人,將作為人的毛穎與作為筆的毛穎巧妙關合。明明是描寫毛筆這一事物的特性,卻把它當成人來為其鄭重立傳,甚至還“認真”地考證其祖先,這就使整個構思有了滑稽的性質。但其中所寫每個人物與事件,都以曆史或傳說的素材為基礎。隱語雙關運用得巧妙無跡,又如將筆的功能與人的才能,筆的禿廢與人的棄廢,物人雙關,巧妙無跡。篇末還有太史公的議論,簡直就是史學家的筆調,這種內容與形式上的矛盾,更構成了文章的喜劇性,寓莊於諧,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
在文章寫作風格上,從開頭記敘毛穎的族出“中山人,佐大禹治水,被封卯地,匿光使物”直到結尾的評論,完全模仿正式的史傳,筆法也頗有《史記》遺風。從這點看來,文章寫得極為齊整,又繼承了韓愈文章一貫的“正言反說”的特色,奇正相生,亦莊亦諧。使讀者感覺是從讀正史中“悟”出來的野史,悟出其深刻的內涵。這完全是“寓教於樂”,遊戲文章寫真知。
另外,《毛穎傳》大量地使用用典、雙關等中國語言文學獨有的手法。如“獨取其髦”,一方麵指兔子身上的毛,又指佼佼者。天下其同書,雙關用其寫字和秦始皇統一文字,用同一種字體書寫。管城子、湯沐、陳玄、陶泓、褚先生等,巧用事典,言必有據,處處雙關,讀起來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充分達到了“以文滑稽”的效果,引發幽默之感。
後人評論
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中:“退之所致意,亦正在‘中書君老不任事,今不中書’等數語,不徒作也。”
藍田縣丞廳壁記
丞之職所以貳令1,於一邑無所不當問,其下主薄、尉2。主薄、尉乃有分職3。丞位高而逼4,例以嫌不可否事5。文書行6,吏抱成案7詣丞,卷其前8,鉗以左手9,右手摘紙尾,雁鶩10行以進,平立,睨{11}丞曰:“當署。”丞涉筆占位署,惟謹。目吏,問:“可不可?”吏曰:“得。”則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雖尊,力勢反出主薄、尉下。諺數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12}。丞之設,豈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13},種學績{14}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15},日大以肆。貞元初,挾其能,戰藝於京師,再進,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評事言得失黜官,再轉而為丞茲邑。始至,喟曰:“官無卑,顧材不足塞職{16}。”既噤{17}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餘不負丞,而丞負餘!”則盡枿{18}去牙角,一躡故跡{19},破崖岸{20}而為之。
丞廳故有記,壞漏汙不可讀。斯立易桷{21}與瓦,墁治壁,悉書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牆巨竹千梃,儼立若相持,水循除鳴{22}。斯立痛掃溉,對樹二鬆,日哦其間。有問者,輒對曰:“餘方有公事,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製誥韓愈記{23}。
【注】
1貳令:原指抄錄副本者,此處指丞相的副手。貳,輔佐。2主薄、尉:均為縣令、縣丞之下的官職。3分職:分理諸司,各有專職。4逼:迫近,侵迫。5例以嫌不可否事:按照慣例為了避嫌疑而對公事不表示意見。6文書行:在傳布公文的時候。行:傳布。7成案:已成的案卷。8卷其前:卷起公文的前麵部分。意即吏不需要丞知道公文的內容。9鉗以左手:用左手夾住(卷起的部分)。10雁鶩行:雁很像鵝,鶩是家鴨,二者走路大搖大擺。{11}睨(ni逆):斜視。雁鶩行、平立、睨都是描寫吏對丞的輕蔑態度。{12}訾謷(ziáo紫熬):詆毀。{13}博陵:地名,在今河北蠡縣南。崔斯立:名立之,字斯立。{14}績:緝麻。{15}泓涵演迤(yi遺):包孕宏深,境界廣闊。{16}塞職:稱職。{17}噤:閉口不言。{18}枿(niè涅)去牙角:去掉牙和角。枿,同“蘖”,絕。{19}一躡故跡:完全按照過去的樣子。躡,踩。{20}崖岸:指人嚴竣不易親近。牙角、崖岸均喻人正直不阿,敢說敢做。{21}桷(jue厥):方形椽子。{22}(guo國):水聲。除:庭階。{23}考功郎中:官名,屬吏部,掌內外文武官吏之考課。知製誥:官名,負責起草皇帝行下的詔敕策命,一般由中書舍人擔任。韓愈是以考功郎中兼知製誥。
自唐朝以下,朝廷各官署的辦公處所,常常有“壁記”,敘述官署的創置、官秩的確定以及官員的遷授始末等,刻在壁間。後來地方官署也起而效法。寫壁記的目的在於使後任了解自己的職責和前任的情況,所以一般都寫得比較平實詳細。
韓愈的這篇壁記卻與一般的壁記不同。本文作於元和十年(815),當時崔斯立任藍田縣丞,韓愈任考功郎中兼知製誥。文章主要描寫的是當時縣丞一職,有職無權,形同虛設,還要受到吏胥的欺淩,隻能低首下氣,使有才能有抱負的人居此亦無所作為,並以崔斯立任藍田縣丞的種種境遇為例盡情刻畫,含有深刻的諷刺意味。韓愈代崔斯立發出不平之鳴,以期引起朝廷對這類事情的注意。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以細節來刻畫人物,入木三分。以笑傲詼諧,乃至以戲謔之筆、綿裏藏針之法“輕鬆”道來,令讀者憤然不平。
本文描繪的縣吏,他本來是一個在“主簿”“尉”之下,更在“丞”之下的“跑腿兒”的角色,卻被扭曲為官場貓膩的低等幫凶。由他傳遞的文件,本來是縣丞有權參與和過問的案件,鑒於此案件的不可告人之處縣丞事先一無所知,小吏送來的是一件“成案”。為了繼續隱瞞真相,小吏抱著的這一文件前半是卷著的,並且用他的左手像鐵鉗一樣把卷著的部分夾得緊緊的,不消說是將其中的奧秘夾得嚴嚴實實了。
且看小吏的右手抓著文件,慢騰騰大搖大擺地朝縣丞走來,完全不是依照當時的禮數,在作為上級的縣丞麵前躬身、俯首,而是在“丞”的麵前“平立”著、不屑一顧地斜著眼睛,在既定的位置上,對縣丞說了聲:“當署。”
對於小吏的這種無視和無禮,“丞”急忙動筆在指定的位置上、小心翼翼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吏對丞是斜視的白眼,丞對吏不僅是正視“青睞”,而且十分恭謹地陪著笑臉,而吏隻是漫不經心地說了個“得”,丞這才放下一顆,如釋重負。
這些再生動不過的的細節,隻有韓愈感同身受,才能刻畫得如此細微。下麵的“官雖尊,力勢反出主簿、尉下”,“丞之設,豈端使然哉”自然就水到渠成。從官場和世態上看,這是何等的賢愚不分、是非顛倒!
全文短小精悍,生動潑辣,意味深長。自“文書行”至“漫不知何事”一段,尤將縣丞的無用描摹得淋漓盡致。
後人評論
林雲銘《韓文起》卷七說,“末敘崔君哦鬆對人之言,以明其超然於川舍之外,代占卻許多地步。細玩結語竟佐疵後又加一語不得,真古今有數奇文”。
贈崔複州序
有地數百裏,趨走之吏1,自長史、司馬以下數十人;其祿足以仁其三族2及其朋友故舊。樂乎心,則一境之人喜;不樂乎心,則一境之人懼。丈夫3官至刺史亦榮矣。
雖然,幽遠之小民,其足跡未嚐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4,能自直於鄉裏之吏者鮮矣,況能自辨於縣吏乎!能自辨於縣吏者鮮矣,況能自辨於刺史之庭5乎!由是刺史有所不聞,小民有所不宣6。賦有常而民產無恒7,水旱癘疫之不期,民之豐約懸於州,縣令不以言,連帥不以信,民就窮而斂愈急8,吾見刺史之難為也。
崔君為複州,其連帥則於公9。崔君之仁足以蘇複人,於公之賢足以庸崔君。有刺史之榮而無其難為者,將在於此乎!愈常辱於公之知,而舊遊於崔君,慶複人之將蒙其休澤10也,於是乎言。
【注】
1趨走之吏:這裏指在州境內奔赴執行命令的各級官員。2仁其三族:施恩於他的父族、母族、妻族。仁,用作動詞,施恩。3丈夫:古時對成年男子的稱呼,此處指大丈夫,對有作為有抱負男子的敬稱。4不得其處所:即處境很壞,不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5刺史之庭:刺史的官署衙門。6宣:發泄、表達,此處引申為申訴。7賦有常而民產無恒:官府的賦稅有額定的數量,而老百姓賴以生活的收入卻不固定。8民就窮而斂愈急:百姓一天比一天窮困而官府的征收卻更加緊迫。斂,征收。9於公:名(di迪),宇允元。管轄襄、郢、複、鄧、隨、唐、均、房八州。10蒙其休澤:蒙受到他們的恩惠。蒙,敬詞,承蒙得到。休澤,恩惠。
貞元十九年(803),韓愈任國子監四門學士,一位姓崔的朋友將要擔任複州刺史,於是韓愈寫下這篇贈序,用以勉勵友人用心治理,造福百姓。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由於環境的限製,位卑之人對於上者的規勸或不滿都不能明說,隻能通過這種諷喻的手法表達。此文的主旨,曆代研究者都認為旨在規諷,這點是沒有異議的。然而行文之妙在於委婉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要細細品味,才能領悟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文章開頭一段說的是刺史之“榮”,位尊權重到其人的喜憂關係著一州百姓的喜憂,他可以作福作威,州人的命運全在他的掌握之中。然後緊接著批判位尊者的驕橫無禮,使得地處偏遠的老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以此來勸告自己的老朋友崔複州地位越是尊榮,那麽所承擔的責任就越是重大,要任用賢能,用心治理,轄地才會出現政通人和的局麵。
緊接著筆鋒一轉,“又刺史之榮而無其難為者,將在於此乎!”反之,又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結果,韓愈沒有點破,但崔複州和讀者定能心知肚明,這種引而不發的含蓄風格,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文中在發揮諷刺之意時,尤為巧妙。作者用了一句“樂乎心,則一境之人喜;不樂乎心,則一境之人懼。”這話是說刺史心裏高興,他屬下的百姓都心裏歡喜;他假若有什麽事不快活,郡下的百姓都感到害怕。用刺史的樂與不樂關係到全州百姓的喜和憂,來諷刺官僚的作威作福,“有的放矢”地揭發出官吏的權重祿厚和人民遭受重重壓迫的痛苦。篇末用稱美的詞句作結,是一篇絕妙的諷刺文字。
後人評論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韓文公文鈔》卷六:“此與《送許郢州序》同意,而規諷於公處最含蓄。”
爭臣1論
或問諫議大夫2陽城於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3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人皆以為華,陽子不色喜。居於位五年矣,視其德如在野4,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
愈應之曰:“是《易》所謂恒其德貞,而夫子凶5者也,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蠱》之上九雲:‘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則曰:‘王臣蹇蹇6,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蠱》之上九,居無用之地,而致匪躬之節;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之患生,曠官之刺興;誌不可則,而尤不終無也。今陽子在位,不為不久矣;聞天下之得失,不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而未嚐一言及於政。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問其官,則曰諫議也;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也;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聞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不去,無一可者也。陽子將為祿仕7乎?古之人有雲:‘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謂祿仕者也。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關擊柝者可也8。蓋孔子嚐為委吏矣,嚐為乘田矣9,亦不敢曠其職,必曰‘會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陽子之秩祿,不為卑且貧,章章10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陽子惡訕上{11}者,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書》曰:‘爾有嘉謨嘉猷{12},則入告爾後於內,爾乃順之於外,曰:斯謨斯猷,惟我後之德。’夫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應之曰:“若陽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謂惑者矣!入則諫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夫陽子本以布衣隱於蓬蒿之下{13},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方後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14}、從諫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發,願進於闕下而伸其辭說,致吾君於堯舜,熙鴻號於無窮也。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且陽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是啟之也!”
或曰:“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變,何子過之深也?”
愈曰:“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15};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16},死而後已。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17}。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惡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18}。若吾子之論,直則直矣,無乃傷於德而費於辭乎?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於齊也,吾子其亦聞乎?”
愈曰:“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19}。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人也。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盡言於亂國,是以見殺。《傳》曰:‘惟善人能受盡言。’謂其聞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陽子可以為有道之士也。’今雖不能及已,陽子將不得為善人乎哉?”
【注】
1爭臣:敢於批評當政者的錯誤,直言自己觀點的諫諍之臣。爭,通“諍”。2諫議大夫:官名,執掌議論政事,對皇帝等進行規勸。3鄙人:鄉下人。4視其德如在野:用做平民時候的道德要求自己。5夫子凶:指婦人以柔順為德,這對陽城不適合。6蹇蹇:困難很多。蹇,是判斷做不做事的卦。7祿仕:為了俸祿而出仕。8抱關:指守關人。擊柝:指打更巡夜人。9委吏:管糧倉的小吏。乘田:放養牲畜的小吏。10章章:明顯的樣子。{11}訕上:毀謗上位者。{12}猷(you尤):謀劃。{13}蓬蒿之下:猶言野草之中,指隱士所居的山野。{14}僭(jiàn建)賞:濫賞。{15}乂(yi意):音“藝”,治理,安定。{16}矻(ku)矻:音“枯”,勤奮不懈的樣子。{17}孔:孔子。墨:墨翟。突:煙囪。{18}訐(jie結):揭發或攻擊別人的短處。{19}以明其道:君子做官要時刻想到盡忠職守,要好好宣傳儒家道義。
明唐德宗時的諫官陽城,人名,字亢宗。愛讀書,但家貧窮沒有書讀,求得集賢院寫書吏的差事,有機會看官家的書,晝夜不出,六年乃無所不通。他在唐德宗時考中進士,然後隱居中條山(今河北滄縣北),後由於李泌的推薦,德宗召為諫大夫。陽城任官五年,隻是天天飲酒而不言事,麵對問題唯唯諾諾,對皇帝無所規勸。韓愈因此寫了這篇《爭臣論》加以評擊,激勵他“在其位謀其職”。
《爭臣論》是一篇從當時的政治出發、有的放矢的重要論文,其中,評論的人是真人,事也是真事。文章圍繞批評陽城作為諫議大夫,卻沒有盡其職去批評朝廷時弊而展開。一開頭設置巨大疑問:“難道陽城不是一個有道之士嗎?”而後層層剖析,直言不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陽城初被推薦進京時,人人皆想望其風采。可是陽城卻讓大家失望了,於是韓愈奮筆而起,直言進諫。
文章開頭就是一個設問。有人問:難道陽城不是“有道之士”嗎?其理由是:陽城學問淵深,知識廣博,但他不求人知。但用此為陽城在朝不能進諫辯護是不當的。韓愈批駁說,士人在不同的處境裏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做平民、隱士就與當官不同。做著高官、拿著高薪還冒充隱士,說什麽“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這不僅可笑,甚至可惡。然後,作者又迂回一筆,猜測如果陽城隻是因為家庭貧困才做官的話,那也應該像孔子隻做管具體事務和俸祿少的小官,並且即使是這個原因,也要做好本職工作,而陽城連這個做官的底線也沒有達到。
在第二個設問裏,作者則是先抬高陽城。說他不是借暴露君王錯誤而抬高自己的人,他對君王有進諫,隻是在朝內進行,對外不說罷了。陽城是皇帝親自從平民提拔提到諫官的,他本應該勇於直諫,彰顯朝內言論環境的開放,也表明皇帝沒有看錯人,而且突出了皇帝的從諫之美。但韓愈又駁斥說,那種在朝內與君王秘密磋商朝政得失是宰相的事,設立言官就是要他公開地批評。隻有這樣,民間的隱士才會效法陽城,創造一個良好的政治局麵。
第三個設問是責問。本來陽城不求聞達,是個獨善其身的人,但皇帝非要把他安排在這個位子上,陽城本沒有錯,隻是他守其不求聞達之道不變罷了。韓愈接著解釋說,不求聞達是古代聖賢通則,但他們都悲憫天下不治,隻要有了機會,聖賢們都會全力以赴投入解懸紓困中去,不顧個人和家庭得失。韓愈解釋聖賢與眾人的關係頗獨特,他說眾人是身體,聖賢是耳目。古代聖賢都表現出耳目功能,引領軀體前進。如果陽城不是賢人,那麽他就應該像眾人一樣,充當軀體,接受賢人的役使引領;若是賢人就應該效法古代聖賢,充當耳目,敢為天下先,怎麽能貪圖閑暇安逸不作為呢?
最後一個設問比責問又更進了一層,帶有點威脅性了。您把說人壞話當做正直,這是正人君子所不取的,甚至會像國武子一樣招來殺身之禍。韓愈反駁說我這樣做正是履行君子的職責。君子在其位就應謀其政,不在其位就要通過作文宣傳儒道,不是我對陽城特別苛刻。國武子被殺是他沒有遇到善人,難道陽城不是善人嗎?
總結韓愈在此文中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有四種人是社會的危害,一是不稱職的官員,理應自己辭職;二是不能說實話的官員,理應自己辭職;三是不能忘我地工作的官員,理應自己辭職;四是為了利祿而工作官員,不得予以升遷!前三種人要堅決驅除出官場,後一種人要徹底抑製其仕途上的發展。
當時韓愈年紀輕、地位低,而陽城年長且居高位。韓愈的這篇評論對於當時“所有者缺位”所形成的民風不振、朝政不清、稅收下降、官員腐敗等政治現狀進行了辛辣深刻的批評,而且指名道姓,表現了其敢於仗義執言的無畏風格。
後人評論
金聖歎《批才子古文》卷十:“反複辨駁之文,是貴是腴者,理足固也;不腴,則是徒逞口淡也。”
伯夷頌
士之特立獨行1,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2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3乎泰山不足為高,巍乎天地不足為容也!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聖也,從4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嚐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由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5之,則自以為不足。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餘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注】
1特立獨行:操守獨特高潔,不隨波逐流。2力行:勉力而行。3崒(zu族):高峻。4從(zong縱):匯總。5沮:敗壞,詆毀。
根據《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其父死後二人互讓,均不願繼承王位而出逃,歸於周文王。文王死,武王起兵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慨然以為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幹戈”是不孝,“以臣弑君”是不仁。武滅殷,周統一中國,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為周民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終至餓死。薑太公曾評價他們說:“此義人也。”韓愈則與眾不同,大力稱頌他們的“特立獨行”,即“不顧人之是非”。
文章起筆陡峭,開篇單刀直說“士之特立獨行”的品格。比起“盤穀隱者”的“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伯夷這樣的“特立獨行”者還要在“武王、周公聖……未嚐聞有非之者”時頂住“獨以為不可”的壓力,無怪乎後人用詞中常見的術語“弱德”來比喻“賢人君子處在強大壓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種品德”。而韓愈眼中“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千百年來隻有一個伯夷。而伯夷之所以能夠“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就在於他“信道篤而自知明”。“窮天地”指空間,“亙萬世”指時間,意思是伯夷是天地之間、從古至今以至萬世中唯一的“不顧人非”的“豪傑之士”,可見韓愈對伯夷推崇之高。
與頌伯夷相對的是,韓愈在最末一段批評了完全沒有“特立獨行”精神的“今世之所謂士者”,他們一旦被人稱譽就“自以為有餘”,一旦被人批評就“自以為不足”,沒有自己堅持的信念。這愈發顯得伯夷“不顧人之是非”的可貴。而如果沒有伯夷、叔齊的垂範,“亂臣賊子”則將“接跡於後世矣。”
通篇高歌“特立獨行”,堅守信念、舉世非之而不惑,乃至“餓死而不顧”。但他的信念,是打破了君臣之道的局限的。文中沒有像傳統做法那樣評價武王伐紂的是非,沒有評價夷叔不食周粟的是非,絲毫不提及“商朝遺民”“寧死不屈”的“氣節”問題,而隻是單純評價二子的“信道篤而自知明”的是非,讚賞他們對信念的堅守的行為,而不論他們堅守的具體內容是什麽,因此也就脫俗而不同凡響。“特立獨行”既是韓愈對伯夷的稱頌,也是韓愈終身立身行事的重要原則,表現了韓愈不與世俗同流的精神。
《伯夷頌》雖然隻有區區三百多字,卻也“空際取勢,如水一氣奔注,中間卻有無數回波,盤旋而後下”。
首先在於排句的疊用,單單在首段中,七句就有五句使用了排比。緊隨起首二句“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之後,韓愈開始層層鋪排演進,語勢狂肆騰湧,語句長短錯落,變化句法,起伏頓挫。
其次是在結構安排上,《伯夷頌》曲折有姿而邏輯嚴整。在第一段的鋪排後,第二段卻陡然一緩,回顧當殷之亡,周之興時,微子“抱祭器而去”和伯夷、叔齊叩馬而諫、不食周粟而死的的典故。語言精練警策,筆法靈活多變,不讓形式包裹住個性精神的自由奮動。段末一個反問和“信道篤而自知明也”的精辟總結,一問一答,收束有力,突兀取勢。
後人評論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蓋公不遇於貞元之朝,故有論而泄其憤。不知者謂為專指伯夷而言。”
答李翊1書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2?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3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4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5。抑不知生之誌,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邪?蘄勝於人而取於人6,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矣7。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8。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9。
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餘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誌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10乎其難哉!其觀於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後識古書之正偽{11},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12}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於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後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13}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後肆焉。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絶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雖如是,其敢自謂幾於成乎?雖幾於成{14},其用於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於人者,其肖{15}於器邪?用與舍屬諸人。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16}而為後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有誌乎古者希矣。誌乎古必遺乎今,吾誠樂而悲之。亟稱其人{17},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問於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誌乎利,聊相為言之。愈白。
【注】
1李翊:貞元十八年(802)進士。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薦舉李翊,稱其為“出群之才”。2道,指立言之道。3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此乃韓愈自謙,稱他本人對聖人之道尚未登堂入室。4立言:著書立說,流傳後世。5所期:所期望的。甚似而幾:很相似而接近。幾,接近。6蘄:通“祈”,求。取於人:為人所取,意即見取於人。7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則你本來就已經勝過別人並被別人所讚許效法了。8其實遂:果實結得飽滿。膏之沃者其光曄:油足則燈光明亮。9藹如:和氣可親的樣子。10戛戛:艱難的樣子。{11}正偽:意即符合“聖人之誌”者為正,不合者為偽。{12}昭昭然:明白清晰的樣子。{13}距:通“拒”,拒止。{14}幾於成:差不多成功,接近於完美。{15}肖:相似。{16}垂諸文:把道傳之於文章,即以文章來載道,以期影響後世。{17}亟稱其人:屢屢表揚其人。
《答李翊書》是韓愈在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給李翊的複信,也是一篇著名的書信體論說文。清代於紓曾經評價說:“韓昌黎論文並不多見,生平盡力所在,盡在李翊一書。”文章圍繞“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敘述了自己治學為文的經曆,提出了“氣盛言宜”“務去陳言”的文學主張,表現了作者抨擊世俗的勇氣和頑強進取的精神。
韓愈在文章一開頭就說:“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有日矣,況其外文乎?”由此可見,他認為德是文章的內核,文是德之載體,或者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隻有有了較高的道德修養,有了兼濟天下的使命感,有了憫難憐弱的同情心,才會有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則鳴,有憤激則書,敢於為民請命,敢於為一切正義和真理搖旗呐喊、奔走呼號。
韓愈在追述自己的求學經曆時,重點強調了自己在研讀古籍時“惟陳言之務去”,致力於“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的精細工夫。更為可貴的是,他指出自己在學問已達到很高境界(“浩乎其沛然”)後,仍不廢懷疑精神,“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最終學到純正的道學。
這種思想也和他一貫倡導的“文以載道”說是相一致的。韓愈雖然主張學古,雖然主張“文以載道”,但他並沒有抹殺“文”的根本屬性——“個性”。“學古”,正是為了反對六朝以來的千篇一律的駢儷文風;“載道”,正是為了傳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誌。
韓愈在這封信中,高揚儒家崇古思想的旗幟,要求青年儒生能夠把學習的目標確定為“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刻苦鑽研,不求速成,“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治學與修身從孔孟以來就是二而一的問題,治學就是自覺修身,修身就是涵養學問,孟子說“善養吾浩然之氣”就是這個意思。韓愈也說,學問之道“不可以不養”,要活到老學到老,也養到老。“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於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經過這樣一番涵養工夫,就可以成就一位有道君子。
此外,本文筆觸細膩,轉折過渡自然流暢。文中用“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等句子來形容專心讀書,用具體事物來比擬抽象的事物,竟然繪聲繪色,令人宛若在目,顯得格外清新別致,生動貼切。
後人評論
林雲銘《韓起文》卷四:“其行文曲折無數,轉換不窮,盡文章之致也。”
荊潭1唱和詩序
從事2有示愈以《荊潭酬唱詩》者,愈既受以卒業3,因仰4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5;歡愉之辭難工6,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於羈旅7草野8;至若王公貴人,氣滿誌得,非性能好之,則不暇以為。今仆射裴公開鎮蠻荊,統郡惟九9;常侍楊公領湖之南壤地二千裏:德刑之政並勤,爵祿之報兩崇。乃能存誌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複循環,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裏閭10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厘分寸{11},鏗鏘發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謂材全而能钜者也。兩府之從事與部屬之吏屬{12}而和之,苟在編者{13},鹹可觀也。宜乎施之樂章,紀諸冊書{14}。”
從事曰:“子之言是也。”告於公{15},書以為《荊潭酬唱詩序》。
【注】
1荊潭:荊,指裴均,時任荊南節度使。潭,指楊憑,柳宗元的嶽父,時任湖南觀察使,後拜京兆尹,官終太子詹事。2從事:為州郡長的幕僚。3卒業:即讀完全部內容。4仰:表示恭敬之意。5要妙:美好。6工:精妙。7羈旅:作客他鄉,指遊宦奔波之人。8草野:平民百姓。9仆射(yè夜):唐初為尚書省副長官。開鎮:唐代指出任節度使,鎮守一方。蠻荊:指荊南,今鄂西、川東一帶,治江陵。10韋布:韋帶布衣,未仕者或寒紊者所服,此指寒士。韋,牛皮。裏閭:鄉間草野,平民所居之處。{11}較其毫厘分寸:比較文章高下。{12}屬(zhu主):連接,跟著。{13}編者:收錄在這本詩歌集裏。{14}紀諸冊書:指編成書冊。{15}子:指韓愈。公:指裴均。
永貞元年(805),唐憲宗已即位,韓愈曾佐裴均任江陵法曹參軍。當時裴均任荊南節度使,楊憑任湖南觀察使,兩人均雅好文辭,交往之間常有詩歌唱和,後來把這些詩連同他們從事、部屬的和詩編為一集,名為《荊潭酬唱詩》。此文便是韓愈為詩集所作的序言。
韓愈雖然在仕途上不甚順利,卻被時人奉為文壇巨擘,許多名人雅土、王公貴族求其寫序,希望通過他的介紹,能夠擴大自己的影響。文章中的裴均、楊憑是當時的地方大員,自然也是抱著這樣的心理。對於韓愈來說,當年被貶陽山、江陵時,曾受到他們的禮遇,更何況裴均是他的老上司。所以文章一開頭“從事有示愈以《荊潭酬唱詩》者”,說明此序是應“從事”所請,並非自己主動討好上司。由此可見,韓愈寫這篇應酬式的序文,的確有點左右為難。
此序雖為恭維兩位達官貴人而作,但作者“因難見巧”,立意奇特。序中很少言及詩作的具體內容,反借此提出自己的文學理論,強調作文應該注重切身的感受,內容真實,間接地提出了自己品評詩集的標準。並且,還含而不露地批評了這部詩集——他們的詩歌,無非是富貴顯達的風花雪月,而絕不是“鏗鏘發金石,幽眇感鬼神”的作品。無怪乎劉大搬評此文:“立言甚簡,而雄直之氣鬱勃行間。”
由此可見,韓愈不卑不亢的態度,著實令人欽佩。他恭維有度,故意隱去裴均、楊憑求序,而說“從事”,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地位,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心。接著一個“受以卒業”“仰而言”,暗示作者是認認真真、恭恭敬敬地讀完全部詩作,使裴楊二人認為韓愈是讀完全部詩作後才寫此序,並非敷衍了事,自然心滿意足。
應酬文學而能把握分寸至此,實為難得。
後人評論
錢鍾書《詩可以怨》:“恭維而沒有一味拍捧,世故而不是十足勢利。”
柳子厚墓誌銘1
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2,封濟陰公。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璦俱得罪武後3,死高宗朝。皇考諱鎮4,以事母棄太常博士5,求為縣令江南。其後以不能媚權貴,失禦史,權貴人死,乃複拜侍禦史。號為剛直,所與遊皆當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6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7,眾謂柳氏有子矣。其後以博學宏詞8,授集賢殿正字9。俊傑廉悍10,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11},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
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察禦史{12}。順宗{13}即位,拜禮部員外郎。遇用事者得罪{14},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15}。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16},而自肆於山水間。
元和中{17},嚐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歎曰:“是豈不足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其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18},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方計,悉令贖歸。其尤貧力不能者,令書其傭{19},足相當,則使歸其質。觀察使{20}下其法於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其召至京師而複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21}。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22}。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裏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征逐,詡詡{23}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時少年,勇於為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窮裔{24},材不為世用,道不行於時也。使子厚在台、省時,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斥時有人力能舉之,且必複用不窮。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於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於後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於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歸葬萬年先人墓側。子厚有子男二人,長曰周六,始四歲;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歸葬也,費皆出觀察使河東裴君行立。行立有節概,立然諾,與子厚結交,子厚亦為之盡,竟賴其力。葬子厚於萬年之墓者,舅弟盧遵。遵,涿{25}人,性謹慎,學問不厭。自子厚之斥,遵從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將經紀其家,庶幾有始終者。銘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注】
1墓誌銘:述死者生平,石刻,葬時埋在墓內。2拓跋魏:即北魏(386—534),鮮卑族拓跋氏所建。3奭(shi釋):此處指柳奭,是柳宗元的高伯父祖。韓璦:字伯玉,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元)人,後因反對武則天統治被殺。4皇考:宋代以前對死去的父親的尊稱。5太常博士:太常寺的屬官,掌宗廟禮儀。6逮:到。7嶄然:突出的樣子。見頭角:青年顯示才華。8博學宏詞:唐代科舉考試科目之一,由進士及第者參加,考取後即授予官職,不常舉行。9集賢殿正字:官名,掌管編校圖書。10俊傑廉悍:才能傑出而又有棱角。{11}踔(chuo啄)厲風發:精神奮發,意氣昂揚。形容議論雄辯有力,滔滔不絕。{12}藍田:今陝西藍田。尉:管理一縣治安的官吏。監察禦史:掌監察百官和巡按州縣獄訟。{13}順宗:李誦,在位僅一年(805),被迫退位。{14}用事者得罪:指宣宗即位,王叔文等推行的“永貞革新”,僅半年即失敗,被處死。用事者,掌權者。{15}例出、例貶:與柳宗元同時被貶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稱“例”,是隱諱之詞。永州司馬:永州刺史屬下分管佐理的人員。{16}涯涘(si四):邊際。{17}元和:唐憲宗年號。{18}子本相侔(mou某):利息和本金相等。{19}書其傭:記下奴婢應得的工資。{20}觀察使:掌管一道的長官,為刺史的上司。{21}劉禹錫:字夢得,世中山居郡,為當地所仰望。播州:今貴州遵義市。{22}連州:今廣東連縣。{23}詡詡(xu許):敏捷,會說話。{24}窮裔:窮困的邊遠地區。{25}涿:州名,今天的河北涿州市。
墓誌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刻石納入墓內或墓旁,表示對死者的紀念,以便後人稽考。文章通常分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敘述死者的姓氏、爵裏、世係和生平事跡;後一部分是銘文,綴以韻語,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頌讚。
《劉子厚墓誌銘》是韓愈於元和十五年(820),在袁州任刺史時所作。這篇墓誌銘講述了柳宗元的家世、為人、政績等,包括了世係、卒葬、子嗣等墓誌銘應該有的內容,通過對柳宗元的生平事跡的綜合概述,高度讚揚了柳宗元的文章學問、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行,對柳宗元受排擠、長期遭貶、窮困潦倒的經曆給予深切的同情。
全文寫得酣暢淋漓,頓挫盤鬱,乃韓愈至性至情之所發。整篇文章有三個突出的亮點:首先,選材得當,重點突出。在柳宗元的一生中發生過很多的事情,但是作者並沒有泛泛而談,而是巧妙地選取了柳宗元少年才俊、出仕被貶、柳州政績、以柳易播、文學成就這幾個方麵進行寫作,並重點突出了文學成就和以柳易播這兩個方麵。文章著重敘述他“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的文學才能,在“贖歸奴婢”一事上表現出的政治才能和愛民之心,及其在“以柳易播”事件中表現出的難能可貴的高風亮節。由此可見韓愈選材功底之深。
其次,突破常規,墓誌第一。韓愈這篇墓誌銘不僅寫了柳宗元的優秀品德和文學才能等好的方麵,也寫了柳宗元的缺點,打破了碑文不寫死者缺點的常規。同時,在形式上也有所創新。除了以散代駢外,也衝破了一些文體框架,打破了“鋪排郡望,藻飾官階”的成規。這篇墓誌銘夾敘夾議,敘事、抒情、議論三者融為一體,對人物形象進行了成功塑造。在滿懷真摯情感的前提下,對柳宗元的一生進行了讚揚,褒貶兼用。
最後,寄托了自己情感。在這篇墓誌銘中,通篇飽含深情。韓愈和柳宗元雖在哲學和政治觀點上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在文學上的主張卻是不謀而合,都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兩人的友情也很深厚,因此柳宗元的離去也給韓愈帶來了巨大的悲傷。雖然韓愈生平也為別人寫了不少的墓誌銘,但是卻隻有這一篇最為獨特,成就最高,裏麵傳達出來的感情感人肺腑,是字字珠璣的作品。
此外,韓愈還在這篇文章中借題發揮,表達了自己對執政者壓抑人才的不滿。
這篇文章對柳宗元的一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韓愈在文中說:“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對柳宗元的文學水平十分讚賞,寫出了正是柳宗元一生坎坎坷坷才最終鑄就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這是一篇水平相當高的墓誌銘,體現了韓愈深厚的文學功底,同時也透露出了韓愈和柳宗元的交情之深。
柳宗元的事跡,由韓愈記入銘文並加以評說,已流芳百世。其實,為柳宗元作墓誌銘的韓愈的高風亮節更是難能可貴。因為在當時,兩人的政治主張和思想信仰截然不同。柳在政治態度上屬於變革派,韓則是保守的,他對柳宗元參與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所推行的一係列改革,很不讚同,甚至一度嚴厲指責。但韓愈不因為柳宗元在政治上的失敗來論斷柳宗元,這表現了韓愈輕視功利、推重文學的思想。在《柳子厚墓誌銘》中,韓愈對柳宗元的業績、人品、文章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實是“和衷共濟”、“和而不同”、“兼容並包”的典範。
後人評論
儲欣:“昌黎墓誌第一,亦古今墓誌第一。以韓誌柳,入太史公傳李將軍,為之不遺餘力矣。”
圬者1王承福傳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2。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天寶之亂,發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勳。棄之來歸,喪其土田,手镘衣食3,餘三十年。舍於市之主人,而歸其屋食之當4焉。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有餘,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
又曰:“粟,稼5而生者也,若布與帛,必蠶績而後成者也,其他所以養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後完也,吾皆賴之。然人不可遍為6,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7。而百官者,承君之化8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誠有功,取其直9,雖勞無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強而有功也,心難強而有智也。用力者使於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擇其易為而無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過之,則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過之,則為墟矣。問之其鄰,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孫不能有也。’或曰:‘死而歸之官也。’吾以是觀之,非所謂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強心以智而不足,不擇其才之稱10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強為之者邪?將貴富難守,薄功而厚饗之者邪?抑豐悴有時{11},一去一來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憫焉,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樂富貴而悲貧賤,我豈異於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與子,皆養於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謂勞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則心又勞也。一身而二任焉,雖聖者不可能也。”
愈始聞而惑之,又從而思之,蓋賢者也,蓋所謂獨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譏焉,謂其自為也過多,其為人也過少,其學楊朱之道者邪?楊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12}以有家為勞心,不肯一動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勞其心以為人乎哉!雖然,其賢於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濟其生之欲,貪邪而亡道以喪其身者,其亦遠矣!又其言有可以警餘者,故餘為之傳而自鑒{13}焉。
【注】
1圬(wu屋)者:粉刷牆壁的工人。圬,塗飾,粉刷。2約而盡:簡要而全麵。3手镘(màn慢)衣食:靠做泥瓦工來換取衣食。镘,抹牆用的一種工具。4當:相等,相當。5稼:種植。6遍為:一樣一樣去做。7理:治。因避唐高宗諱,改治為理。所以生:得以生存。8化:教化。9直:同“值”,此處指工錢。10稱:合適。此句的意思是,不管自己的才能是否相稱,而一味冒進。{11}豐悴(cui翠)有時:昌盛和衰敗總是在一定的時間交替而來。{12}夫人:那個人,指王永福。{13}自鑒:自己權衡,看自身是否有不足。鑒:銅鏡。
《圬者王承福傳》是韓愈為一位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作的傳,這篇文章完成於安史之亂以後,約為唐德宗十七(801)年。王承福世代都是京都長安人,天寶之亂年間他打仗立了功勳,朝廷給他封功,他卻沒有接受俸祿,而是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泥瓦匠。
在士大夫之人的眼裏,抹牆是種低賤而勞苦的手藝。韓愈“聽其言,約而盡”,進一步與他聊天,從他身上發現了許多獨特的觀點。王承福租住市中,以抹牆所得交付房租食費。根據每年食宿貴賤調整工價。若有剩餘,盡予路旁殘廢、饑餓之人。可以說是韓愈“用力使於人,用心使人”觀點最貼切的表現。
此文表麵上是傳記體,實際上是借傳記展開議論的雜文。王承福這個體力勞動者的形象,是作者根據士大夫“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塑造的。文章前段略述王承福身世,後段略就王承福言論加以評斷,中間大部分是借人物的口替自己說話。文章論說有理有據,波瀾起伏。從“各致其能以相生”的認識出發,肯定真正無愧的是憑雙手勞動自食其力的人,以對照“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剝削者,鞭撻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是難能可貴的。
韓愈此文的主要目的,是闡述自己的社會主張和人生哲學。通過一個有機會做卻棄官業圬、自食其力的泥瓦匠王承福的口述,提出在封建製度下“各致其能以相生”的主張,諷刺了社會上那些沒有才能、患得患失而又“食焉而怠其事”的人,同時也是對“獨善其身”這種處世態度的評斷。規勸世人應該度才量力,勤於本業。
後人評論
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八:“前略敘一段,後略斷數語,中間都是借他自家說話,點成無限煙波,機局絕高,而規世之意,已極切至。”
南陽樊紹述墓誌銘
樊紹述1既卒,且葬,愈將銘之,從其家求書。得書號《魁紀公》者三十卷,曰《樊子》者又三十卷,《春秋集傳》十五卷,表、箋、狀、策、書、序、傳記、紀誌、說論、今文讚銘2,凡二百九十一篇,道路所遇及器物門裏雜銘二百二十,賦十,詩七百一十九。曰:多矣哉,古未嚐有也。然而必出於己,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難也。必出入仁義,其富若生蓄3,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然而不煩於繩削而自合也。嗚呼!紹述於斯術,其可謂至於斯極者矣。
生而其家貴富,長而不有其藏4一錢,妻子告不足,顧且笑曰:“我道蓋是也。”皆應曰:“然。”無不意滿。嚐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還言某師不治,罷之,以此出為綿州刺史。一年,征拜左司郎中,又出刺絳州。綿、絳之人,至今皆曰:“於我有德。”以為諫議大夫,命且下,遂病以卒,年若幹。
紹述諱宗師,父諱澤,嚐帥襄陽、江陵,官至右仆射,贈某官。祖某官,諱泳。自祖及紹述三世,皆以軍謀堪將帥策上第以進。
紹述無所不舉,於辭於聲,天得也。在眾若無能者。嚐與觀樂,問曰:“何如?”曰:“後當然。”已而果然。銘曰5:惟古於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6。後皆指前公相襲7,從漢迄今用一律。寥寥久哉莫覺屬8,神徂9聖伏道絕塞。既極乃通發紹述,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10。
【注】
1樊紹述:名宗師,字紹述,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南陽樊姓在曆史上是名門望族,這裏說南陽樊某是稱其族望。2“表、箋”句:這幾類都是古代文體的種類。3其富若生蓄:比喻繁盛眾多的樣子。富,指文章的內容豐厚。4其藏:指父輩留下的家產。5銘曰:以下是一首用入聲韻的九句韻文。6降而不能乃剽賊:後來的人寫文章不能自己創作新詞就隻好剽竊前人了。降,下,後來。7公相襲:公開地相互抄襲前人的東西。8寥寥久哉莫覺屬:很長時間沒有人知道做文章的道理。屬(zhu主),屬文,做文章。9徂(cu除):往,已過去。10躅(zhuo濁):足跡,軌跡。
本文是韓愈生前最後一篇談論文章的重要著作,寫這篇文章時,韓愈已是五十六七歲的老人了。樊宗師是韓愈古文運動理論的忠實擁護者和積極實踐者,與韓愈是誌同道合的朋友,他與李元賓、歐陽詹、柳宗元同被稱為“韓友四子”。韓愈失去這樣一位文章知己,其悲痛可想而知。
全文感情真摯,十分感人,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顯示出自己的特點。形式上題為墓誌銘,卻不按這種文體的常格依次敘述,開篇就寫其文章業績,甚至不惜筆墨羅列具體數字突出其著作“多矣哉,古未嚐有也”,接著評價其文章成就之高。內容上讚揚樊紹述的文章筆力縱橫恣肆,無拘無束,好像是沒有係統,缺乏綱紀,其實都合乎規矩,不勞刪改。之後才用簡略的文字扼要敘述他的為人、性情、履官及樊氏三世官爵,以及他本人在音樂方麵的傑出天才,而這些也都圍繞“必出入仁義”,還是在於說明其為人有德與為文的關係。
這篇墓誌銘之所以要這樣寫,除了規避銘文的千篇一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樊紹述是他的文章知音,是他古文運動的中堅。韓愈說樊紹述,又何嚐不是“君子自道”?大力讚揚樊紹述的為文之道,實則宣揚了韓愈他自己的創作主張和審美追求,反映了他在古文創作中求變求新的精神。
後人評論
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墓誌》:“古今作者,惟昌黎最高。行文敘事,麵目首尾,不再蹈襲。”
試1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
君諱適,姓王氏。好讀書,懷奇負氣,不肯隨人後舉選。見功業有道路可指取2,有名節可以戾契3致,困於無資地,不能自出,乃以幹諸公貴人,借助聲勢。諸公貴人既誌得,皆樂熟軟媚耳目者,不喜聞生語,一見輒戒門以絕。上4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時邪!”即提所作書,緣道歌吟,趨直言試5。既至,對語驚人6;不中第,益困。
久之,聞金吾李將軍年少喜士,可撼7。乃蹐門8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適願見將軍白事。”一見語合意,往來門下。盧從史9既節度昭義軍,張甚,奴視法度士,欲聞無顧忌大語;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鉤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謝客。李將軍由是待益厚,奏為其衛胄曹參軍,充引駕仗判官10,盡用其言。將軍遷帥鳳翔,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禦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11},民獲蘇醒。
居歲餘,如有所不樂。一旦載妻子入閿鄉{12}南山不顧。中書舍人王涯、獨孤鬱{13},吏部郎中張惟素,比部郎中{14}韓愈日發書問訊,顧不可強起,不即薦。明年九月,疾病,輿醫京師,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長安縣界中。
曾祖爽,洪州武寧令;祖微,右衛騎曹參軍;父嵩,蘇州昆山丞。妻上穀侯氏處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15}、太師,世莫能用吾言,再試吏,再怒去,發狂投江水。
初,處士將嫁其女,懲曰:“吾以齟齬窮{16},一女憐之,必嫁官人;不以與凡子。”君曰:“吾求婦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聞其女賢,不可以失。”即謾謂媒嫗:“吾明經及第,且選,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為嫗謝。”諾許,白翁。翁曰:“誠官人邪?取文書來!”君計窮吐實。嫗曰:“無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書粗若告身{17}者,我袖以往,翁見未必取,幸而聽我。”行其謀。翁望見文書銜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與王氏。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歲夭死,長女嫁毫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始十歲,銘曰: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使守閭。佩玉長裾,不利走趨{18}。隻係其逢{19},不係巧愚。不諧其須。有銜不祛{20}。鑽石埋辭,以列幽墟{21}。
【注】
1試:指在正式任命以前暫時代理。2指取:用手指就可以取得,形容輕而易舉。3戾(liè瀝)契:刻畫,磨煉。戾同“戾”。4上:指唐憲宗李純。5趨直言試:去參加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的考試。6對語:科舉考試中有“策問”項目,照提出的問題回答。7金吾李將軍:指李惟簡。撼,說動。8躇(ji瘠)門:小步登門,形容謙恭而進。9盧從史:先世自元魏以來,仕宦頗顯,其本人善逢迎中使,得授昭義軍節度使。後叛唐,元和五年被俘賜死。10引駕仗判官:官名,掌管皇帝出行時儀仗等事宜。10鉤致:招攬,拉攏。{11}櫛(zhi質)垢爬癢:梳去頭上的汙垢,搔著癢處,比喻去除有害於百姓的弊政。{12}閿(wen聞)鄉:今河南靈寶。{13}獨孤鬱:字古風,洛陽(今屬河南)人,中唐古文家獨孤及之子,官至秘書少監。{14}比部郎中:宮名,掌管內外諸司官吏薪俸和官署財物等事宜。{15}阿衡:官名,相當於後來的宰相。{16}齟齬(juyu舉禹):上下牙齒對不上,比喻與人不合。窮,不得誌。{17}告身:古代授以官職的文書,上蓋印章,印文是“尚書吏部告身之印”。{18}走趨:跑步。{19}隻係其逢:隻決定於際遇遭逢。{20}有銜不祛(qu軀):有才能也無法施展。銜,含,蓄積。祛,同“膚”,施展。{21}幽墟:幽暗的墳墓。
本文寫於元和九年(814),是韓愈墓誌銘中別具一格之作。他創作散文追求一種“奇”的境界。所謂“奇”,就是異乎尋常,脫俗不凡。所謂“奇”文,就是與眾不同的非常之文。本文就很好體現了韓愈的這個主張,寫奇人、記奇事、用奇文,處處顯示出“奇”的特色。
文章以“奇人”開篇,說傳主王適“懷奇負氣”,有著奇特不凡的誌向和不屈於人的意氣。王適後來一見金吾將軍李惟簡的麵,就自稱是“天下奇男子”,是個十足的奇人。文中另一個人物,王適的嶽丈侯高也是個“奇士”。他自比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呂望。因當世無人采納他的意見,一再做官,又一再怒而離去,最後竟發狂投水而死。一婿一翁,一老一少,兩個奇人,在文中相映成趣。
“奇人”自有奇事。韓愈將王適的四件奇事件一一道來:一是他“好讀書”,但“不肯隨人後舉選”,不願隨著一般人那樣去應舉考試;二是“緣道歌吟”去考試,卻對語驚人,不被錄取;三是逃官;四是騙婚。於是,一個有血有肉,性格豐滿的人物便躍然紙上,體現了韓愈散文“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的創造性和擅長賦予傳統應用文以鮮明文學色彩的獨特本領。如此看來,這又像是一篇生動傳神、令人拍案叫絕的小說,即使放在優秀的唐代傳奇小說之列也毫不遜色。
後人評論
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昌黎先生全集錄》卷五:“非天下奇男子,不足以發公之文;非公之文,亦無以傳天下奇男子:交相得者也。”
諱辯
愈與李賀1書,勸賀舉進士。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2,同然一辭。皇甫湜3曰:“若不明白,子與賀且得罪。”愈曰:“然。”
律4曰:“二名不偏諱5。”釋之者曰:“謂若言‘征’不稱‘在’6,言‘在’不稱‘征’是也。”律曰:“不諱嫌名7。”釋之者曰:“謂若‘禹’與‘雨’,‘丘’與‘’之類是也。”今賀父名晉肅,賀舉進士,為犯二名律乎?為犯嫌名律乎?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夫諱始於何時?作法製以教天下者,非周公8孔子歟?周公作詩不諱,孔子不偏諱二名,《春秋》不譏不諱嫌名,康王釗9之孫實為昭王。曾參10之父名晳,曾子不諱“昔”。周之時有騏期{11},漢之時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諱?將諱其嫌,遂諱其姓乎?將不諱其嫌者乎?漢諱武帝名“徹”為“通”,不聞又諱“車轍”之“轍”為某字也{12};諱呂後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今上章及詔,不聞諱“滸”“勢”“秉”“機”也{13}。惟宦官宮妾,乃不敢言“諭”及“機”,以為觸犯。士君子{14}言語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於經,質{15}之於律,稽之以國家之典{16},賀舉進士為可邪?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參,可以無譏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17}。今世之士,不務行曾參、周公、孔子之行{18},而諱親之名,則務勝於曾參、周公、孔子,亦見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參卒不可勝,勝周公、孔子、曾參,乃比於宦者宮妾{19},則是宦者宮妾之孝於其親,賢於周公、孔子、曾參者邪?
【注】
1李賀(790—816):字長吉,唐代著名詩人,因避父諱,不能應試出身,隻做過奉禮郎之類的小官。著有《昌穀集》。2和(hè賀)而唱之:一唱一和。唱,同“倡”,傳播。3皇甫湜:字持正,元和進士,曾從學於韓愈修習古文。4律:《唐律疏議》的簡稱。5偏:一半,偏斜。6徴在:孔子母親的名字。7嫌名:指與名字中所用字音相近的字。音近則有稱名之嫌,所以叫嫌名。8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幫助武王滅殷(商),又輔佐成王,主持製定了周朝的典章製度。他和孔子都被曆代統治者尊崇為“聖人”。9康王釗:周康王姬釗。10曾參(shēn申):春秋時人,字子輿,孔子弟子,以孝行著稱。{11}騏期:春秋時楚國人。{12}“漢諱”句:漢武帝名劉徹,當時為避諱,將徹侯改為通侯,蒯徹改為蒯通。{13}滸(hu虎)、勢、秉、機:四字與唐高祖李淵之父(名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隆基名同音。{14}士君子:指官僚及其他有社會地位的鄉紳、讀書人等。{15}質:對照。{16}稽:檢核。國家之典:指上文所舉漢代諱武帝、呂後名,唐朝章奏、詔令不避“滸”“勢”“秉”“機”等例。
在封建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諡號等,不能直接寫出或說出,必須用其他字來代替,這叫做避諱。如唐太宗名世民,當時便改“世”為“代”,改“民”為“人”,尚書六部中的“民部”,則改為“戶部”,這些規定長久不衰。避諱的要求很嚴格,違犯者會招致非議,甚至是得罪。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才氣橫溢,少年成名,時人稱讚他是“李鬼”。但因為他的父親名李晉肅,“晉”與“進”同音,時人就不允許他參加進士科考試,最終不能如當時其他讀書人那樣取得功名。
韓愈一生獎掖人才,敢說敢為,“鯁言無所忌”。他屢次鼓勵李賀去參加進士試,被時人指責,說是舉進士就會犯“諱”。為了批駁這種腐朽之論,替李賀辯護,韓愈“考之於經,質之於律,稽之以國家之典”,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寫成了極有說服力的《諱辯》。李賀雖然最終沒能衝破世俗的清規戒律,失去了參加進士考試的資格,但韓愈這篇“頤言無所忌”的議事辯難之文,卻一直為後代所推崇。
文中,韓愈雖未直說要反對避諱,但卻巧妙地引用經典和法律依據,找出矛盾,從而反對將避諱過於苛責。開篇便從正麵出擊,以孔子的“避諱”與“不避諱”,即若言“征”不稱“在”,言“在”不稱“征”來提出自己觀點。因為孔子的母親名叫顏征在,孔子在說到“征”的時候不說“在”;說到“在”的時候不說“征”。“征”“在”兩個字隻要不同時使用,就是避了母親的名諱。用這個事例論證李賀隻要避諱其父之名諱裏的“肅”字,而不必去避諱“晉”字,就有權參加進士的科考。接下去又從反麵出擊,“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假如李賀他爹叫“李仁”,李賀就連“人”也不能做了?這顯然是很荒謬的。
更為激烈的是,作者舉出了“諱呂後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的例證。漢朝為了避呂後之諱“雉”字,改稱“野雞”,也未見漢朝文獻裏有把“治天下”叫做“野雞天下”的!文章層層設問,一波三折,語言辛辣,酣暢淋漓。
韓愈文章之所以傳誦不絕,之所以為一代所師法,曆代之典範,其造語之精工,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可以說,這篇短文義正辭嚴,全文沒有一句從正麵說出自己的主張,讀者卻可從中自然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結論,為曆代人所稱頌。
時至今日,一千一百多年過去了,後人仿佛還聽到韓愈悲憤的抨責之聲:“父名晉肅,子不得為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後人評論
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卷八:“《諱辯》其旨,不獨為賀也,有激於時爾。”
感二鳥賦
貞元1十一年,五月戊辰,愈東歸2。癸酉,自潼關出,息於河之陰。時始去京師,有不遇時之歎。見行有籠白烏、白鴝鵒3而西者,號於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進於天子。”東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因竊自悲。幸生天下無事時,承先人之遺業,不識幹戈、耒耜、攻守、耕獲之勤,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4不敢有愧於道,其閑居思念前古當今之故,亦僅誌其一二大者焉。選舉於有司,與百十人偕進退,曾不得名薦書5、齒下士於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鳥也,惟以羽毛之異,非有道德智謀。承顧問、讚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薦進,光耀如此。故為賦以自悼,且明夫遭時者,雖小善必達,不遭時者,累善無所容焉。其辭曰:吾何歸乎!吾將既行而後思。誠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從之。出國門而東騖,觸白日之隆景6。時返顧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過潼關而坐息,窺黃流之奔猛。感二鳥之無知,方蒙恩而入幸。惟進退7之殊異,增餘懷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飾焉是逞8。餘生命之湮厄9,曾二鳥之不如;汩東西與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飽食其有數,況策名10於薦書;時所好之為賢,庸有謂餘之非愚?昔殷之高宗{11},得良弼於宵寐;孰左右者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及時運之未來,或兩求{12}而莫致。雖家到而戶說,隻以招尤而速累{13}。蓋上天之生餘,亦有期於下地;盍求配於古人{14},獨怊悵於無位?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戲;幸年歲之未暮,庶無羨於斯類{15}。
【注】
1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2東歸:指東歸故鄉河陽(今河南孟州)。3鴝鵒(quyu渠玉):俗稱八哥。烏鴉與八哥一般為黑色,其中八哥翅膀稍有白點,純白者被視為珍異祥瑞之物。4行己:立身行事。5薦書:指應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6鶩(wu務):馳。隆景:烈日。7進退:指二鳥之進幸與自己之退黜。8逞:誇耀。9湮厄(è餓):阻塞艱困。10策名:指科試及第。{11}殷之高宗:即商王武丁。{12}兩求:指求天與神。或說,指薦舉與就試。{12}速累:招致憂患。{14}求配於古人:跟傳說一類古賢人相配。{15}斯類:指二鳥。
賦是古代的一種韻文,介於散文和詩歌之間。本文寫於貞元十一年(795),正值韓愈在仕途坎坷曲折、備感屈辱的時候。他連續三次上書宰相賈耽、趙憬、盧邁,訴說自己“遑遑乎四海無所歸,恤恤乎饑不得食,寒不得衣”的處境,希望他們稍加“垂憐”,但都如石沉大海,毫無反響。在自長安東歸故裏的路上,他碰巧遇見了節度使向皇帝進獻白烏、白鴝鵒的使者路過。於是悲從中來,感於自己與二鳥之間對比鮮明的命運,憤然寫下了這篇賦。
賦序一開頭就交代了作賦的緣起和賦的主旨。“時始去京師,有不遇時之歎”,於是一句“吾何歸乎”當頭喝起,突兀而來,將自己屢遭挫折以後的處境與心態和盤托出,透露出他當時人雖走在“東歸”之路上,卻深感身無所托、心無所歸。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感情沉重憤鬱。
接著,他用貌似客觀寫實而寓含諷慨的筆法,入木三分地描述使者進獻二鳥。這種本為獻媚邀寵之舉,卻以恥為榮、唯恐人之不知,一路吆喝張揚,大抖威風,致使“東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畫出了獻媚邀寵者的醜態和行路者對他們的鄙視憤恨,具有漫畫化的效果。繼而逆轉筆鋒,鳥兒憑一身美羽,尚能在天子麵前一展姿容;思及自身,空有滿腹經綸,隻得“齒下士於朝”,內心鬱結可想而知。於是不由發出賢愚顛倒的感慨,其中也包含了對封建統治者賢愚不辨的憤鬱。“昔殷之高宗”一層,由上一層的自悼抒憤轉為自寬自解。當時,韓愈雖曆經挫折,但字裏行間尚透有自信進取之機,並沒有羨慕像二鳥那樣徒以外飾取悅君主的無知之輩。
作者在序末悄然揭示出“為賦以自悼”的主旨,並再次標舉“遭時”與“不遭時”的對照,與一開頭的“不遇時”呼應,且直貫賦末的“時運”。而實際上,本文的內容並不止於這一點上,其中還包含了對高居顯位而無知庸愚之輩的鄙視,對賢愚顛倒的社會現實的憤懣,以及對自己的期許。同時,作者在聊自寬解中雖透出幾分無奈,但也表現出不畏挫折、待時而起的執著人生態度。
後人評論
近代學者:“遭時者雖小善必達,不遭時者累善無所容焉。”
論佛骨表1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2耳,自後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嚐有也。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3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4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舍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5,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後競為侯景所逼,餓死台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聖明6,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不許度7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創立寺觀。臣常以為高祖之誌,必行於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入大內8,又令諸寺遞迎供養。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9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雲:“天子大聖,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10,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仿效,惟恐後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次{11}。若不即加禁遏,更曆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12}。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穢之餘{13},豈宜令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14},然後進吊。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禦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15},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16},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注】
1佛骨:此處指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一節指骨。表:文體名,古代臣子上給皇帝的奏章的一種,多用於陳情謝賀。2法:法度,這裏指宗教。3少昊:姓己,一說姓贏,名摯,號金天氏。4祚(zuo坐):此指君位。5牲:祭祀用的牲畜。牢:古代稱牛、羊、豬各一頭為太牢(也有稱牛為太牢的),稱羊、豬各一頭為少牢。6推闡聖明:推求闡發高祖英明的旨意。7度:世俗人出家,由其師剃去其發須,稱為“剃度”,亦單稱“度”,意即引度人脫離世俗苦海。8舁(yu於)人大內:抬入皇宮裏。大內,指皇帝宮殿。9徇:順從,隨著。10焚頂燒指:指用香火燒灼頭頂或手指,以苦行來表示奉佛的虔誠。{11}業次:世俗生業,工作。{12}臠(luán巒)身:從自己身上割下肉來。臠,把肉切成小塊。{13}凶穢之餘:屍骨的殘餘。{14}茢(liè列):苕帚,古人認為可以掃除不祥。祓(fu服)除,驅除。{15}殃咎(jiu舊):猶“禍祟”,禍害。{16}懇悃(kun捆):懇切忠誠。
《論佛骨表》寫於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韓愈52歲。憲宗皇帝派遣中使杜英奇押30名宮人去鳳翔迎佛骨,京城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沒想到這樣一篇寫得很有道理的文章,差點為其引來殺身之禍。唐憲宗看過本文之後大怒,竟要處死韓愈,幸而得到宰相裴度和重臣崔群等極力營救,總算免除一死,但被貶到邊遠地區潮州去當刺史。
文章緊緊圍繞迎佛骨這一事實,列舉事例,反複申說,寓貶於褒,辭雄氣壯。大聲疾呼采取堅決的反佛措施。首先,文章列舉了六朝君主事佛而年促的事實,提醒唐憲宗吸取曆史的教訓。唐憲宗迎佛骨的理由是求得“歲豐人泰”。因而韓文一開篇,便考察了上古至漢及六朝的曆史,從正反兩方麵來論證帝王年壽長短與事佛的關係。得出了似乎不容置疑的結論:“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其次,文章以唐高祖沙汰僧道的事為法,希望唐憲宗行高祖之誌。文中說,“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這是指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書請除佛法,唐高祖“亦惡沙門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但是由於“當時群臣材識不遠”,即指中書令蕭璃堅決反對,“其事遂止”。這段話是從君與臣兩個角度講的,一是勸唐憲宗效法唐高祖,繼續“推闡聖明”。言外之意聖明的皇帝理應像唐高祖那樣排佛;二是對“當時群臣材識不遠”,深以為憾,並表明自己今日有誌於“推闡聖明,以救斯弊”。
在寫作方法上,韓愈是很花費了一番心思的。由於進諫的對象是皇帝,就必須講求論辯的方式方法,話要說得委宛曲折,而不能像《原道》那樣直斥佛教的荒謬與虛妄。譬如後一部分,韓愈指出唐憲宗迎佛骨勢必引來無窮災害,勸諫憲宗加以禁止。這段文字直接針對唐憲宗迎佛骨一事而發表議論,卻采取了委曲的筆法。先說唐憲宗未能行高祖之誌,反而放縱佛法,使其盛行,所謂“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再說事佛是愚冥之舉,聖明的天子不會惑於佛。作者將唐憲宗虔誠敬奉佛骨的行為說成是“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而不是真心事佛,這樣說是小心巧妙地為皇帝開脫,可實際上卻使憲宗進退維穀。
本文還非常注意用長句,理直氣壯,一氣嗬成,中間由整齊的四字詞組組成,有力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句中的語言組織是彼此有機聯係的,所以能做到似斷實連,連中有斷,收到氣勢雄渾與凝練峻潔相濟之妙。這種委婉迂回手法是盡量不直接揭示憲宗的荒謬舉措,而是在表麵稱頌之下含蓄表達迷信佛教的危害,以期引起憲宗的反思,進而中止集體迎佛的鬧劇。
韓愈的一生都在為“攘斥佛老”而不遺餘力,作為儒家的忠實信徒,這篇文章是他反佛的代表作,中心論點是“佛不足事”,堅決反對憲宗拜迎佛骨這一迷信舉動。文章的思想內容充分顯示了作者反佛明儒的立場。雖然最終結果是“亂亡相繼,運祚不長”“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禮佛不但不能長生,反而大多短命夭促的事例,觸犯了正在做“太平天子”和“長生夢”的憲宗皇帝的忌諱,以致要把他處以極刑。韓愈因上一道表進諫而獲罪,這可以看做是開文字獄之先河。這在佛教勢力非常強大、朝野上下佞佛成風的形勢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後人評論
李塗《文章精義》:“司馬子長文字,一二百句作一句下,(更點不斷。)韓退之三五十句作一句下,蘇子瞻亦然。初不難學,但長句中轉得意去便是好文字,若一二百句三五十句隻說得一句則冗矣。”
燕趙1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2舉進士,連不得誌於有司3,懷抱利器4,鬱鬱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5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苟慕義彊6仁者皆愛惜焉。矧7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嚐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雲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之墓8,而觀於其市,複有昔時屠狗者乎9?為我謝10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
1燕趙:戰國時,燕國位於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2董生:指董邵南。生,舊時對讀書人的通稱。3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這裏指主持進士考試的禮部官。4利器:銳利的兵器,比喻傑出的才能。5有合:有所遇合。6彊(qiang搶):同“強”,勉力。7矧(shěn審):況且。8望諸君:即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輔佐燕昭王擊破齊國,成就霸業,後被誣諂,離燕歸趙,趙封之於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稱“望諸君”。9屠狗者:指高漸離。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高漸離曾以屠狗為業。其友荊軻刺秦王未遂而被殺,高漸離替他報仇,也未遂而死。這裏泛指不得誌的豪俠義士。10謝:致意。
董邵南,壽州安豐(今安徽壽縣)人,因屢考進士未中。當時正值藩鎮招攬人才,於是約在元和(802)年間,董生打算去投奔魏博節度使田季安。韓愈一貫反對藩鎮割據,故作此序贈送他,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勉勵他不要去為割據的藩鎮做不義之事。
文章表麵上一直是送董生遊河北。首段先說此行一定“有合”,是陪筆。在讚美河北時有意識地埋伏了一個“古”字。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作者特意在“古”字後麵用了一個“稱”,使“古”隱藏其中,不那麽引人注目。“古稱”雲雲,即曆史上如何如何。曆史上說,“燕趙多感慨悲歌之士”,那現在呢?現在或許還是那樣,或許已不是那樣了。後文用一個“然”突轉,將筆鋒從“古稱”移向現實,現實怎樣,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見,文章寫“古”正是為了襯“今”,為下文寫“今”蓄勢。
次段指出古今風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雖不明說而主旨已露。當時的藩鎮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競引豪傑相助。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將會受到藩鎮的重用。果如此,豈不證明了“今”之燕趙“不異於古所雲”了嗎?作者沒有明確回答這個問題,隻是含蓄感慨說:“董生勉乎哉!”此處當為“好自為之”講,勉其不可“從賊”也。
末段借用樂毅和高漸離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時,“為我吊望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應妥善處理他和唐王朝的關係。還進一步照應前麵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還有沒有高漸離那樣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話,應當效法古代的忠臣義士,效力朝廷。至此,作者對於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鎮之舉所抱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全文在讚揚董生“隱居行義”的同時,也對“刺史不能薦”表示遺憾。這位董生隱居了一段時間,大約不安於“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的現狀,終於主動出山了,選擇了去河北投靠藩鎮。對於董生的“鬱鬱不得誌”,韓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全文措辭深婉,意在言外,雖僅百餘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雖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於筆墨之外。清代過珙高度評價此文說:“含蓄不露,曲盡吞吐之妙。唐文惟韓奇,此文為韓中之奇。”
後人評論
劉大櫆:“深微屈曲,讀之,覺高情遠韻可望而不可及。”(《古文辭類纂》)送楊少尹序
昔疏廣、受二子1,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時公卿設供張2,祖道3都門外,車數百兩,道路觀者,多歎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4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後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丞相去歸其鄉。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
予忝5在公卿後,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兩6?馬幾匹。道邊觀者亦有歎息知其為賢與否?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不落莫7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然吾聞楊侯之去,丞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為其都少尹8,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於詩者,亦屬9而和之。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10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於歸。楊侯始冠{11},舉於其鄉,歌《鹿鳴》{12}而來也。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遊也。”鄉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為法。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13}”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
【注釋】
1疏廣、受:西漢學者疏廣,曾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亦任少傅。2供張:供具張設,即供帳,供設帷帳。3祖道:餞行。4國子司業:國子監的副長官,國子監是封建王朝教育管理機構和最高學府。5忝:辱,有愧於。常用作謙詞。6兩:通“輛”,車輛。7落莫:同“落寞”,冷落。8少尹:官名,唐朝指州縣的副長官。9屬:連接著。10中世:指中古時期,這裏指殷周時期。{11}冠:古時男子20歲舉行冠禮。{12}鹿鳴:《詩經?小雅》的篇名。{13}社:古時鄉裏麵用來祭祀的地方。
楊少尹,即楊巨源,河中(今山西永濟)人。此文是楊少尹告老還鄉,韓愈為他寫的一篇贈序,曆來受到好評。錢穆論韓愈的貢獻時曾說:“散文確獲有純文學中之崇高地位,應自唐代韓愈開始。”他舉韓愈作品的例子說:“如韓愈《送楊少尹序》之類,此可謂是一種無韻的散文詩。韓愈於此等散文,本是拿來當詩用,這實在是一個脫胎換骨的大變化。”
唐朝中,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無疑為知識分子政治理想的實現提供了條件,他們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而進入朝廷,可以登上高位。但同時,他們也隻能依附於朝廷,依附於君王,成為朝廷政治這張皮上的“毛”。在士大夫的這種無所歸依的背景中,楊巨源的“辭官還鄉”,讓韓愈感慨不已。
文章先宕開筆墨敘述西漢廣、受二賢告老辭官、百官送行、路人泣下的故事,緊接著把楊辭職還鄉、公卿送別的情景與二賢故事具體比較,以突出楊老品德之美,同樣受人敬重。韓愈一生都致力於王朝的中興,所以屢次在詩文中表達了這種棄官歸隱的願望,隻可惜這個願望總未能實現。因此,在這篇文章裏,借二疏和楊少尹的辭官表達了心中的相同情懷。寫二疏不是主意,目的是引出楊氏的歸裏來,所以第一段末尾說:“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古人與今人本是不同的,但都是70歲自請辭官,難道不是相同的嗎?這一問又引出下文的“異”來。
第三段先交代自己“遇病不能出”,故虛筆揣測其盛況,連問“城門外送者凡人?車幾兩?馬幾匹?道邊觀者亦有歎息知其賢以否?”這一連三個文句,層層遞進,與二疏進行對比,因未親見故而發問,隱然似乎是要寫楊氏的歸故裏不及二疏的榮耀。至此,又用“吾聞”一轉,寫出楊氏去時,有丞相愛而惜之,奏授河中府少尹,不絕其祿;又有京師長於詩者作歌詩以相勸。這是另一種從未有過的榮耀,所以作者感慨地說:“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末段著重說楊先生如此鄉情濃重,至老不忘家鄉,必將受到鄉人的景仰。先寫楊氏歸鄉後,追想前事,弱冠應舉時,抱著一顆報效朝廷的忠心而來,如今榮歸故裏,卻懷想先人所種之樹和童子時代釣遊之所,這種不忘家鄉的品德讓鄉人更加崇敬,並以他為法教誡子孫。文章寫至此處,可謂意境自現,作者因此感慨道:楊少尹就是那種“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的人啊!言外有無限的羨慕與敬戴。這一句話與開頭相互照應,可看出作者無限的仰慕、惜別、讚歎之情。
後人評論
《輯注》評曰:“突引二疏作陪,又將自己病不能送,偷插一筆,頓覺溪山重疊,煙雨迷離。末段偏從楊君歸鄉,追思童時事,並把沒後可祭,就鄉人心中寫出,純是空中樓閣,宛如逼真情景。文章巧妙,莫逾此法,昌黎尤長,所以冠乎八家。時文則金正希多有。學者即此四首,可悟一切矣。”
送石處士序
河陽軍節度禦史大夫烏公1為節度之三月,求士於從事2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穀之間3;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遊,未嚐以事辭;勸之仕不應;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當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4為之先後也,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5。”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無求於人,其肯為某來邪?”從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於家。方今寇聚於恒6,師環其疆,農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途7,治法征謀,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其何說之辭?”於是撰書詞,具馬幣,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
先生不告於妻子,不謀於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宵則沐浴,戒8行李,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於常所來往。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酒三行9,且起,有執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義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決去就。為先生別。”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10。”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無變其初,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味於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又祝曰:“使先生無圖利於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辭曰:“敢不敬蚤{11}夜以求從祝規{12}。”
於是東都之人士,鹹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遂各為歌詩六韻{13},退,愈為之序雲。
【注】
1河陽:今河南孟縣。節度使:掌管數州軍政大權。禦史大夫是兼職,掌糾察官吏。烏公:即烏重胤,曾任河陽節度使。2從事:長官的幕僚、助手。漢朝以後三公及州郡長官均自辟僚屬,稱“從事”。3嵩、邙:山名。瀍、穀:水名。後三者均在洛陽。4王良、造父:均為古代馭馬的能手。5“燭照”句:以照明、計數、卜卦形容其有遠見。6寇聚於恒:指割據反叛的的節度使王承宗。恒,今河北正定,節度使治所,當時有叛亂。7歸輸之途:糧餉轉運之地。歸輸,運輸軍用物資。歸,通“饋”,此處指漕運。8戒:準備。9酒三行:斟酒三次。古時宴會,斟酒以三次為度,以免失禮。10壽:祝長壽。{11}蚤:同“早”。{12}祝規:祝願和規勸。{13}歌詩六韻:就是序後的贈詩。
古代稱有才德而不願意做官的知識分子為處士。石處士名洪,是韓愈的朋友,元和四年(809),河北恒州成德軍節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統率軍隊不服從朝庭詔命,唐憲宗命令吐突承璀率兵討伐。烏重胤於元和五年(810)四月就任河陽軍節度使,其地處轉運要道,責任重大。烏上任不久即訪問石洪,渴望共濟國事。石洪應欣然應邀,打算到河陽做其幕府參謀。這是臨走之前,韓愈寫給他的一篇贈序。序中期望烏氏與石洪以道義為歸依,並祝兩人合作成功,兼寓箴規之意,具有豐富的現實與理想意義。
開頭先敘述了河陽節度使上任不久就大力求賢一事。一是為了引出後文與烏公的對話,二則是為了強調唯有真正的“賢者”才能夠識得賢才,才能真心推薦賢才。而後,從烏公之求賢寫到從事之薦賢,進而引出了對烏公的介紹。最後寫遣使登門造訪,鄭重禮聘賢人。既層層相引,一氣貫串,又一波三折,屈曲有致。
下一段緊承從事的預料,一開頭便寫石洪的積極應聘,以至於:“不告於妻子,不謀於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宵則沐浴,戒行李,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於常所來往。”不僅毫不猶豫,不跟妻子朋友商量就迅即作出應聘的決定,而且態度鄭重,行動迅速,馬上準備啟程。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與上文從事所說的“勸之仕不應”的高士形象大異其趣,其實作者正是要通過這些看似反常的行動反托出石洪為國事效力的“仁且勇”的高尚品格。
接著,作者便用繁筆寫送行宴會上朋友的祝詞和石洪的回應,仍用問答體。祝詞凡四層:先“大夫”“先生”合提,拈出“義”“道”二字,也就是儒家的仁義作為兩人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第二層單提“先生”,強調他此行是“惟義之歸”,說明這裏所說的“義”和上文所說的“道”實際上是一個概念。第三層提“大夫”,祝其不變忠於國家的初衷,不謀私利,“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不為佞人的諂言所惑而疏遠石洪這樣的賢士。最後又單提“先生”,祝其不謀個人私利。第四層是祝詞,反複切至,語重心長。這才落到石洪的鄭重表態上,表示要日夜黽勉從事,以求符合朋友的祝願與勸勉。“於是東都之人士鹹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這是全文的結穴與宗旨,既顯得真誠鄭重,也傳達出了送行宴上的氣氛。
文前半從事、大夫兩問答,後半送行者四祝詞,頌之、美之、規之、戒之,無所不有。不但使得文章生動曲折,具有現實感,而且在寫法上與《送李願歸盤穀序》同屬於避實擊虛法,全文重在送別,然《送李願歸盤穀序》首尾還露自己,如神龍在天,尚有一二可見,而此則通篇問答、祝詞,托無數人口中,皆從作文者撰出,令人無從揣摩。托空手段,一至於此。
後人評論
曆代評者對此文的變體頗為中意,或評價說“以議論行敘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或以為是“以敘事行議論”(儲欣《唐宋八大家類選》),或認為是“純用傳體寫序”(《金聖歎批才子文》)。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苟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
東都1,固士大夫之冀北2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烏公,以鉞3鎮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4,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以溫生為才,於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5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6。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谘而處焉7?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遊?小子後生,於何考德而問業焉?搢紳8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於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
夫南麵而聽天下9,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於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於茲10,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11}於懷邪?生既至,拜公於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後所稱,為吾致私怨於盡取也。留守相公{12}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注】
1東都:唐以洛陽為東都。2冀北:冀州北部,即今河北省北部一帶。3(fu斧)鉞(yuè越):古代軍法用以殺人的刑具,此處代指皇帝賜予節度使生殺的大權。4羅:捕鳥的網。此處比喻招聘賢士的手段。5信:的確。6拔其尤:選拔其中優秀者。7河南尹:洛陽地區的行政長官。二縣之大夫:唐代東都下轄兩縣:洛陽、河南。韓愈時為河南令,故雲吾輩。8搢紳:亦作“縉紳”,原是古代高級官吏的裝束,也用作官宦的代稱。9南麵:此處借指皇帝,古代帝王麵朝南而坐。10縻於茲:束縛在這裏。縻,係,指在此任職。{11}介然:耿耿。{12}留守相公:此處指的是鄭餘慶。相公,是指宰相。
溫處士名造,少好讀書,一直隱居於王屋山。元和五年(810),河陽節度使烏重胤多次登門拜訪,誠摯聘請他至幕府任職。韓愈被烏重胤求賢若渴所感動,同時也為好友能被選拔而欣喜,為了勉勵好友,揮筆寫下此篇。因事件和人物關係均相牽涉,此文可認為是《送石處士》的姊妹篇,但兩文絕無雷同之感,特別是在寫法上各有千秋,相得益彰。
作者在本文中匠心獨運,用“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比喻“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讚頌烏重胤慧眼識賢、善於薦拔人才;又用“私怨於盡取”反襯烏公“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的難得可貴,似“怨”而實頌,且比正麵稱讚更為有力。文中也不直寫溫生之賢能,而是從多方麵敘說溫處士出仕後給東都帶來的“不良”影響,反麵襯出其過人之才,十分含蓄而巧妙。
本文與《馬說》同是宣揚重用人才的文章。然而寫法自有不同。《馬說》論述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對人才的摧殘,諷諫當時的統治者。本文則大力讚揚烏公對人才的識別與憐惜舉薦,論述能識別人才者對人才的重要性。兩文中同樣都說天下“無馬”,然《馬說》中所說的“無馬”是對統治階級不識人才的現象進行抨擊,諷刺淺薄無知的統治者;而《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說的“無馬”,強調的是朝廷的管理層要招攬人才,高度重視人才。
後人評論
林紓:“送石文,莊而姝,若在為莊論,絮絮做警戒語,變成老生常談矣。故一變而為滑稽,謔而不虐,在在皆寓風趣。一起便突兀。”(《蔡氏古文評注補正全集》)送高閑上人序
苟可以寓其巧智1,使機應於心,不挫於氣,則神完而守固2,雖外物至,不膠於心。堯、舜、禹、湯治天下,養叔治射,庖丁治牛3,師曠4治音聲,扁鵲治病,僚5之於丸,秋6之於奕,伯倫之於酒,樂之終身不厭,奚暇外慕7。夫外慕徙業者,皆不造其堂8,不嚌其胾者9也。
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10、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穀,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11}。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今閑之於草書,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跡,未見其能旭也。為旭有道,利害必明,無遺錙銖{12},情炎於中,利欲鬥進,有得有喪,勃然不釋,然後一決於書{13},而後旭可幾也。今閑師浮屠氏{14},一死生,解外膠,是其為心必泊然無所起,其於世必淡然無所嗜,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則其於書得無象之然乎?然吾聞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閑如通其術,則吾不能知矣。
【注】
1寓:寄予,寄托。巧智:技巧,奇能。2神完而守固:那麽就能精神完滿而池守堅固。神完,神經飽滿,深思專注。守固,指對內心之寄托,持守專一。3庖丁治牛:庖丁從事研究解牛技術。庖丁,戰國人,善於宰殺牛。4師曠:春秋時晉人,目盲而善於聲樂。5僚:即宜僚,春秋時魯人,善於操弄彈丸。6秋:指弈秋。春秋人,擅長圍棋。7奚暇外慕:哪有時間對其他的事情愛慕。8不造其堂:不到其堂室去,即未能登堂入室,就不能了解其中的奧妙。9不嚌(ji計)其胾(zi自)者:不食其肉,不知其味。10佚:通“逸”,安逸,安樂。{11}一寓於書:全部寄托於書法。{12}錙銖:微小,比喻細小。{13}一決於書:全部抒發於書法。決,疏通水道,使水流瀉,引申為疏通,抒發。{14}浮屠氏:指佛教教徒。
這是韓愈晚年的一篇贈序。高閑人是湖州開元寺的僧人,法號高閑,喜好學習張旭的草書,曾被封為“禦前草聖”。韓愈就偏偏對這位“大人物”表現出一種輕視和嘲諷的態度。雖然句句談的是中國的書法,實則是在批判駁斥佛教。
《送高閑上人序》開宗明義地說明了藝術創造是高度的心力勞動,必須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其中;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需要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其中,並舉出了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堯、舜、禹、湯治天下,養叔治射,皰丁治牛,師曠治音聲,扁鵲治病,僚之於丸,秋之於弈,伯倫之於酒,樂之終身不厭,奚暇外慕。”他們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那是因為他們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所治之業中,把它們與自己的生命熔鑄一體而不可分離,而朝三暮四、神分心散者,達到如此的高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雖然沒有正麵論述中國古代書法,但本文也不失為是一篇評論中國書法藝術頗有價值的論述性文章,它包括書法創作和書法欣賞等多方麵的內容。書法藝術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包括“技”與“道”兩個價值層麵,要想使自己的藝術作品陰澤後世,光照千秋,必然要超越“技”的層麵,進入“道”的境界。何謂“道”?也就是皰丁曆經了“所見無非牛者”“未嚐見全牛者”兩個階段後,最終達到“神遇而不目視”的境界。全文對張旭的草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指出書法藝術是以情感為核心的藝術表現形式,揭示了狂草藝術創作的思維模式:物象—情感—書法。
此文從對書法的評論中最終升華出主題:一個人想要發揮自己的才智,必須掌握事物的規律,用心專一,也就是“滌除玄覽”。即使身邊正發生著一些事情,也要做到“心無旁物”,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寓其巧智,使機應於心,不挫於氣,則神完而守固,雖外物至,不膠於心”。
後人評論
蘇軾《送參廖詩》:“退之論草書,萬事未嚐屏。憂愁不平氣,一寓筆所騁。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
送王秀才1序
吾常以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2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所能授弟子,原遠而末益分3。
蓋子夏之學,其後有田子方4,子方之後,流而為莊周。故周之書,喜稱子方之為人5。荀卿之書,語聖人必曰孔子、子弓6。子弓之事業不傳,惟太史公書《弟子傳》有姓名字,曰:“臂子弓。”子弓受《易》於商瞿。孟軻師子思,子思之學蓋出曾子。自孔子沒7,群弟子莫不有書,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8,故吾少而樂觀焉。
太原王塤,示餘所為文,好舉孟子之所道者。與之言,信悅孟子,而屢讚其文辭。夫沿河而下,苟不止,雖有遲疾,必至於海。如不得其道也,雖疾不止,終莫幸而至焉。故學者必慎其所道。道於楊、墨、老、莊、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絕潢以望至於海也。故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今塤之所由,既幾於知道,如又得其船與楫,知沿而不止,嗚呼,其可量也哉!
【注】
1王秀才:即下文中的王,太原人。2門弟子:此指及門弟子,即授業弟子。古人親授業者為弟子,轉而相授者稱門人。3原遠而末益分:這裏用水流作比喻,說距離水的源頭越遠,末流的支叉派別自然更容易產生分歧。4“蓋子夏之學”二句:謂田子方繼承了子夏的學說。此說根據《史記?儒林列傳》。5“故周之書”二句:《莊子》中有《田方子》篇,記載了田子方和魏文侯的談話,稱讚他的老師東郭順子的道德高尚。6子弓:姓(hán含)名臂,字子弓。7沒:通“歿”,死亡。8宗:此謂正宗、正統。
這是韓愈寫給太原書生王塤的一篇贈序。韓愈的多篇文章皆成於貞元十二年(796)至十九年(803),也就是韓愈28歲至36歲之間。這個時期正是他一心鑽研儒學,擎大旗,倡導複興儒學和古文運動的時期,寫了不少闡述儒學理論和儒家道統的文章,當時不少土子投奔到他門下,人稱“韓門弟子”,這些弟子成為他以複興儒學為內容的古文運動的骨幹力量和社會基礎。
文中的王秀才王塤雖未見列入“韓門弟子”,但可以肯定也是韓愈眾多追隨者中的一個,誌同而道合,這正是他給王塤寫這篇贈序的思想基礎。因此,文章的第一、二段撇開一切鋪墊、介紹和說明,直接就儒家學說的傳承問題展開討論。由祖師孔子的學說博大精深,他的及門弟子尚且不能“遍觀而盡識”,引導出自己對儒學博大精深的讚賞。最後一句“故吾少而樂觀焉”,既說明自己自幼喜歡學習孟子的原因,又借此向世人宣布自己所學習、所繼承並發揚的是儒學的正統,從而也看出他捍衛儒學並以儒學正統繼承人自居的心理,也為下文張本。這兩段議論脈絡清晰,文理縝密,語言精練,斬截有力。“原遠而末益分”一句,用水流比喻,形象鮮明。
全文結構環環相扣,邏輯嚴整,見解獨到,內容博贍,氣魄宏大。第二段緊接上文,用以說明寫這篇序的原因,勉勵王塤沿著正確的道路學習儒學,並對他寄予厚望。
這裏麵又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說太原王塤能夠虛心向自己請教,實屬難能可貴。王塤喜歡在文中舉出孟子講的道理,與他交談之中,他對孟子的學說心悅誠服並且屢次讚揚孟子的文辭,這正是王塤得到韓愈肯定和讚賞的原因。第二層是以行船作比喻,說明學者一定要慎重選擇所取的道路,道路對了,隻要不停地前行,即使行走的速度有快有慢,也一定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反之,如果方向和道路錯了,即使一路奮力疾行,終究也不能僥幸地到達目的地。第三層又蕩開一筆,先指出楊、墨、老、莊、佛之學不是正道,並斷言“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如果遵循的是楊、墨、老、莊、佛的學說,卻想從中求得聖人之道,這就好比航行在同別的水流不通的港汊、與水流隔絕的窪地上積下的一潭死水,卻希望到達大海一樣荒謬。第四層轉回正題,回到對王塤的勉勵上。首先承“故學者必慎其所道”,肯定王塤的路子走對了,這已經近於懂得聖人之道,如果再假於工具,掌握正確的途徑和方法,其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啊!語氣婉轉純樸,表達了對一個與自己同道的青年學子的殷切期望,真摯之情,俱發自肺腑。
期間,為了加強論證,作者還插入了一些比喻。通過比喻這種手法,不僅將深刻的道理說得淺易明白,同時也增加了議論的趣味性,增強了議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韓愈在文中闡明儒學的道統,鞏固了孟子的儒學正統地位,發前人之所未發,的確是見解獨到,這需要博覽群書,更需要眼光和膽量。
這樣一篇四百來字的短文,卻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據重要位置,關鍵就在於本文精辟議論。在說理中又有精彩比喻,增強了說理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全文氣勢博大,環環相扣,可以說是見解獨到,邏輯嚴密,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後人評論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韓文公文鈔》卷七:“通篇以孟子作主,是退之立自己門戶,故其文有雄視一世氣。”
毛穎傳
毛穎者,中山人也1。其先明視2,佐禹治東方土3,養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4,死為十二神5。嚐曰:“吾子孫神明之後,不可與物同,當吐而生6。”已而果然。明視八世孫7,世傳當殷時居中山,得神仙之術,能匿光使物8,竊姮娥,騎蟾蜍入月,其後代遂隱不仕雲。居東郭者曰9,狡而善走,與韓盧10爭能,盧不及,盧怒,與宋鵲{11}謀而殺之,醢{12}其家。
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13}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14}。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須,八竅而趺居{15},獨取其髦,簡牘是資{16},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17},載穎而歸,獻俘於章台宮,聚其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
穎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繩之代{18}以及秦事,無不纂錄。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誌、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又通於當代之務,官府簿書、巿井貨錢注記{19},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斯,中車府令高,下及國人,無不愛重。又善隨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雖見廢棄,終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見請亦時往。
累拜中書令,與上益狎{20},上嚐呼為中書君。上親決事,以衡石自程{21},雖官人不得立左右,獨穎與執燭者常侍,上休方罷。穎與絳人陳玄、弘農陶泓及會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22},其出處必偕。上召穎,三人者不待詔,輒俱往,上未嚐怪焉。後因進見,上將有任使,拂試之,因免冠謝{23}。上見其發禿,又所摹畫不能稱上意。上嘻笑曰:“中書君老而禿,不任吾用。吾嚐謂中書君,君今不中書邪?”對曰:“臣所謂盡心者。”因不複召,歸封邑,終於管城。其子孫甚多,散處中國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繼父祖業。
太史公曰:毛氏有兩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24},所謂魯、衛、毛、聃者也。戰國時有毛公、毛遂。獨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孫最為蕃昌。《春秋》之成,見絕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將軍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無聞。穎始以俘見,卒見任使,秦之滅諸侯,穎與有功,賞不酬勞,以老見疏,秦真少恩哉!
【注】
1“毛穎者”二句:毛穎,中山人。此指毛筆產自中山。毛穎,指毛筆。毛,指兔毛。穎,指毛筆的鋒毫。中山,古國名。2其先明視:毛穎祖先明視。明視,兔子的別名。3佐禹治東方土:輔佐夏禹治理東方國土。4卯地:即“東方土”。古代按十二地支劃分方位,卯位是指東方。5十二神:即十二生肖(屬相)。6吐而生:傳說兔子是口吐而生,故兔嘴上唇開裂。7(nou耨):剛出生的幼兔。8匿光使物:指隱身形於光日下,能驅使諸物。9居東郭者曰(jun郡):此言居住東郭的兔子名。東郭,城郭東門外。郭,外城。10韓盧:相傳為戰國時期韓國獵犬名。{11}宋鵲:宋國良犬名。{12}醢(hai海):古代酷刑,將人剁成肉醬。{13}次:臨時駐紮。{14}《連山》:指連山易,古代卜筮之一派。筮:以蓍草占卜。天與人文之兆:指自然與人事的征兆。{15}八竅而趺(fu夫)居:指兔子雌雄八竅,俯地而居。此乃古人不明兔子生理結構的一種妄言。趺,同“俯”。居,同“踞”,蹲。{16}簡牘是資:此言兔毫筆是簡牘書寫的工具。簡牘,竹簡、木片。資,依仗。{17}豪:豪傑。此處雙關,又指兔毫之長者。{18}結繩之代:指遠古尚無文字,靠結繩記事的時代。{19}市井貨錢注記:商賈交易的貨物錢財的記錄。市井,商賈交易的場所。{20}益狎:更加親密。{21}衡:秤。石: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自程,指皇帝自定的每日審閱公文的限量。{22}相推致:互相推許、稱道。{23}免冠謝:脫帽謝恩,執行使命。雙關語,指脫下筆帽寫字。{24}封於毛:指周文王第八子名鄭封於毛,在今河南宜陽縣。
《毛穎傳》是一篇詼諧戲謔的寓言文章,被後世讚為“千古奇文”。在這篇以史書列記傳體寫成的文章裏,韓愈用擬人的手法為毛筆寫了傳記。“毛穎”即毛筆,古人多用兔毛做筆頭,頂端又鋒穎。於是韓愈在此讓毛筆姓毛名穎。本文大約寫於唐憲宗在位時,當時韓愈因上書獲罪被貶,後得赦,終於回長安任國子監博士,因而對龍顏易變、皇帝寡恩、群臣傾軋、宦海浮沉、人心痛楚早就蓄積於心中。於是文中一方麵大力表揚毛穎能盡其所能,一方麵暗中諷喻皇上的寡恩薄情。
這篇文章很是精辟巧妙,明明是描寫毛筆這一事物的特性,卻把它當做人來寫,而且鄭重其事地為之立傳。從毛穎的家世寫起,煞有介事地考證其祖先,到毛穎被皇上重用與拋棄,再到作者對毛穎一生的評論,可謂惜字如金,發人深省。
傳說當時此文一成,社會上議論嘩然,曾遭到時人的非議和責難,嘲笑它行文奇怪,不近人情。貶為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在元和五年(810)讀到《毛穎傳》,頗為推許,遂寫了《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稱此文諧而莊,乃借毛穎之遭遇,“以發其鬱積”。也有不少人看出了韓文在“正言以垂教”,形成“氣盛言直”的主要美學特征之外,還存在幽默詼諧的另一種美學風格。
《毛穎傳》雖是“設幻為文”的寓言作品,作者運用隱語雙關的奇特新穎的構思方式和表現手法,將寓言與史傳兩種文學因素巧妙結合,以擬人化方式將作為兔毫毛筆的毛穎比擬為人,將作為人的毛穎與作為筆的毛穎巧妙關合。明明是描寫毛筆這一事物的特性,卻把它當成人來為其鄭重立傳,甚至還“認真”地考證其祖先,這就使整個構思有了滑稽的性質。但其中所寫每個人物與事件,都以曆史或傳說的素材為基礎。隱語雙關運用得巧妙無跡,又如將筆的功能與人的才能,筆的禿廢與人的棄廢,物人雙關,巧妙無跡。篇末還有太史公的議論,簡直就是史學家的筆調,這種內容與形式上的矛盾,更構成了文章的喜劇性,寓莊於諧,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
在文章寫作風格上,從開頭記敘毛穎的族出“中山人,佐大禹治水,被封卯地,匿光使物”直到結尾的評論,完全模仿正式的史傳,筆法也頗有《史記》遺風。從這點看來,文章寫得極為齊整,又繼承了韓愈文章一貫的“正言反說”的特色,奇正相生,亦莊亦諧。使讀者感覺是從讀正史中“悟”出來的野史,悟出其深刻的內涵。這完全是“寓教於樂”,遊戲文章寫真知。
另外,《毛穎傳》大量地使用用典、雙關等中國語言文學獨有的手法。如“獨取其髦”,一方麵指兔子身上的毛,又指佼佼者。天下其同書,雙關用其寫字和秦始皇統一文字,用同一種字體書寫。管城子、湯沐、陳玄、陶泓、褚先生等,巧用事典,言必有據,處處雙關,讀起來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充分達到了“以文滑稽”的效果,引發幽默之感。
後人評論
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中:“退之所致意,亦正在‘中書君老不任事,今不中書’等數語,不徒作也。”
藍田縣丞廳壁記
丞之職所以貳令1,於一邑無所不當問,其下主薄、尉2。主薄、尉乃有分職3。丞位高而逼4,例以嫌不可否事5。文書行6,吏抱成案7詣丞,卷其前8,鉗以左手9,右手摘紙尾,雁鶩10行以進,平立,睨{11}丞曰:“當署。”丞涉筆占位署,惟謹。目吏,問:“可不可?”吏曰:“得。”則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雖尊,力勢反出主薄、尉下。諺數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12}。丞之設,豈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13},種學績{14}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15},日大以肆。貞元初,挾其能,戰藝於京師,再進,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評事言得失黜官,再轉而為丞茲邑。始至,喟曰:“官無卑,顧材不足塞職{16}。”既噤{17}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餘不負丞,而丞負餘!”則盡枿{18}去牙角,一躡故跡{19},破崖岸{20}而為之。
丞廳故有記,壞漏汙不可讀。斯立易桷{21}與瓦,墁治壁,悉書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牆巨竹千梃,儼立若相持,水循除鳴{22}。斯立痛掃溉,對樹二鬆,日哦其間。有問者,輒對曰:“餘方有公事,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製誥韓愈記{23}。
【注】
1貳令:原指抄錄副本者,此處指丞相的副手。貳,輔佐。2主薄、尉:均為縣令、縣丞之下的官職。3分職:分理諸司,各有專職。4逼:迫近,侵迫。5例以嫌不可否事:按照慣例為了避嫌疑而對公事不表示意見。6文書行:在傳布公文的時候。行:傳布。7成案:已成的案卷。8卷其前:卷起公文的前麵部分。意即吏不需要丞知道公文的內容。9鉗以左手:用左手夾住(卷起的部分)。10雁鶩行:雁很像鵝,鶩是家鴨,二者走路大搖大擺。{11}睨(ni逆):斜視。雁鶩行、平立、睨都是描寫吏對丞的輕蔑態度。{12}訾謷(ziáo紫熬):詆毀。{13}博陵:地名,在今河北蠡縣南。崔斯立:名立之,字斯立。{14}績:緝麻。{15}泓涵演迤(yi遺):包孕宏深,境界廣闊。{16}塞職:稱職。{17}噤:閉口不言。{18}枿(niè涅)去牙角:去掉牙和角。枿,同“蘖”,絕。{19}一躡故跡:完全按照過去的樣子。躡,踩。{20}崖岸:指人嚴竣不易親近。牙角、崖岸均喻人正直不阿,敢說敢做。{21}桷(jue厥):方形椽子。{22}(guo國):水聲。除:庭階。{23}考功郎中:官名,屬吏部,掌內外文武官吏之考課。知製誥:官名,負責起草皇帝行下的詔敕策命,一般由中書舍人擔任。韓愈是以考功郎中兼知製誥。
自唐朝以下,朝廷各官署的辦公處所,常常有“壁記”,敘述官署的創置、官秩的確定以及官員的遷授始末等,刻在壁間。後來地方官署也起而效法。寫壁記的目的在於使後任了解自己的職責和前任的情況,所以一般都寫得比較平實詳細。
韓愈的這篇壁記卻與一般的壁記不同。本文作於元和十年(815),當時崔斯立任藍田縣丞,韓愈任考功郎中兼知製誥。文章主要描寫的是當時縣丞一職,有職無權,形同虛設,還要受到吏胥的欺淩,隻能低首下氣,使有才能有抱負的人居此亦無所作為,並以崔斯立任藍田縣丞的種種境遇為例盡情刻畫,含有深刻的諷刺意味。韓愈代崔斯立發出不平之鳴,以期引起朝廷對這類事情的注意。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以細節來刻畫人物,入木三分。以笑傲詼諧,乃至以戲謔之筆、綿裏藏針之法“輕鬆”道來,令讀者憤然不平。
本文描繪的縣吏,他本來是一個在“主簿”“尉”之下,更在“丞”之下的“跑腿兒”的角色,卻被扭曲為官場貓膩的低等幫凶。由他傳遞的文件,本來是縣丞有權參與和過問的案件,鑒於此案件的不可告人之處縣丞事先一無所知,小吏送來的是一件“成案”。為了繼續隱瞞真相,小吏抱著的這一文件前半是卷著的,並且用他的左手像鐵鉗一樣把卷著的部分夾得緊緊的,不消說是將其中的奧秘夾得嚴嚴實實了。
且看小吏的右手抓著文件,慢騰騰大搖大擺地朝縣丞走來,完全不是依照當時的禮數,在作為上級的縣丞麵前躬身、俯首,而是在“丞”的麵前“平立”著、不屑一顧地斜著眼睛,在既定的位置上,對縣丞說了聲:“當署。”
對於小吏的這種無視和無禮,“丞”急忙動筆在指定的位置上、小心翼翼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吏對丞是斜視的白眼,丞對吏不僅是正視“青睞”,而且十分恭謹地陪著笑臉,而吏隻是漫不經心地說了個“得”,丞這才放下一顆,如釋重負。
這些再生動不過的的細節,隻有韓愈感同身受,才能刻畫得如此細微。下麵的“官雖尊,力勢反出主簿、尉下”,“丞之設,豈端使然哉”自然就水到渠成。從官場和世態上看,這是何等的賢愚不分、是非顛倒!
全文短小精悍,生動潑辣,意味深長。自“文書行”至“漫不知何事”一段,尤將縣丞的無用描摹得淋漓盡致。
後人評論
林雲銘《韓文起》卷七說,“末敘崔君哦鬆對人之言,以明其超然於川舍之外,代占卻許多地步。細玩結語竟佐疵後又加一語不得,真古今有數奇文”。
贈崔複州序
有地數百裏,趨走之吏1,自長史、司馬以下數十人;其祿足以仁其三族2及其朋友故舊。樂乎心,則一境之人喜;不樂乎心,則一境之人懼。丈夫3官至刺史亦榮矣。
雖然,幽遠之小民,其足跡未嚐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4,能自直於鄉裏之吏者鮮矣,況能自辨於縣吏乎!能自辨於縣吏者鮮矣,況能自辨於刺史之庭5乎!由是刺史有所不聞,小民有所不宣6。賦有常而民產無恒7,水旱癘疫之不期,民之豐約懸於州,縣令不以言,連帥不以信,民就窮而斂愈急8,吾見刺史之難為也。
崔君為複州,其連帥則於公9。崔君之仁足以蘇複人,於公之賢足以庸崔君。有刺史之榮而無其難為者,將在於此乎!愈常辱於公之知,而舊遊於崔君,慶複人之將蒙其休澤10也,於是乎言。
【注】
1趨走之吏:這裏指在州境內奔赴執行命令的各級官員。2仁其三族:施恩於他的父族、母族、妻族。仁,用作動詞,施恩。3丈夫:古時對成年男子的稱呼,此處指大丈夫,對有作為有抱負男子的敬稱。4不得其處所:即處境很壞,不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5刺史之庭:刺史的官署衙門。6宣:發泄、表達,此處引申為申訴。7賦有常而民產無恒:官府的賦稅有額定的數量,而老百姓賴以生活的收入卻不固定。8民就窮而斂愈急:百姓一天比一天窮困而官府的征收卻更加緊迫。斂,征收。9於公:名(di迪),宇允元。管轄襄、郢、複、鄧、隨、唐、均、房八州。10蒙其休澤:蒙受到他們的恩惠。蒙,敬詞,承蒙得到。休澤,恩惠。
貞元十九年(803),韓愈任國子監四門學士,一位姓崔的朋友將要擔任複州刺史,於是韓愈寫下這篇贈序,用以勉勵友人用心治理,造福百姓。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由於環境的限製,位卑之人對於上者的規勸或不滿都不能明說,隻能通過這種諷喻的手法表達。此文的主旨,曆代研究者都認為旨在規諷,這點是沒有異議的。然而行文之妙在於委婉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要細細品味,才能領悟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文章開頭一段說的是刺史之“榮”,位尊權重到其人的喜憂關係著一州百姓的喜憂,他可以作福作威,州人的命運全在他的掌握之中。然後緊接著批判位尊者的驕橫無禮,使得地處偏遠的老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以此來勸告自己的老朋友崔複州地位越是尊榮,那麽所承擔的責任就越是重大,要任用賢能,用心治理,轄地才會出現政通人和的局麵。
緊接著筆鋒一轉,“又刺史之榮而無其難為者,將在於此乎!”反之,又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結果,韓愈沒有點破,但崔複州和讀者定能心知肚明,這種引而不發的含蓄風格,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文中在發揮諷刺之意時,尤為巧妙。作者用了一句“樂乎心,則一境之人喜;不樂乎心,則一境之人懼。”這話是說刺史心裏高興,他屬下的百姓都心裏歡喜;他假若有什麽事不快活,郡下的百姓都感到害怕。用刺史的樂與不樂關係到全州百姓的喜和憂,來諷刺官僚的作威作福,“有的放矢”地揭發出官吏的權重祿厚和人民遭受重重壓迫的痛苦。篇末用稱美的詞句作結,是一篇絕妙的諷刺文字。
後人評論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韓文公文鈔》卷六:“此與《送許郢州序》同意,而規諷於公處最含蓄。”
爭臣1論
或問諫議大夫2陽城於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3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人皆以為華,陽子不色喜。居於位五年矣,視其德如在野4,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
愈應之曰:“是《易》所謂恒其德貞,而夫子凶5者也,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蠱》之上九雲:‘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則曰:‘王臣蹇蹇6,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蠱》之上九,居無用之地,而致匪躬之節;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之患生,曠官之刺興;誌不可則,而尤不終無也。今陽子在位,不為不久矣;聞天下之得失,不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而未嚐一言及於政。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問其官,則曰諫議也;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也;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聞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不去,無一可者也。陽子將為祿仕7乎?古之人有雲:‘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謂祿仕者也。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關擊柝者可也8。蓋孔子嚐為委吏矣,嚐為乘田矣9,亦不敢曠其職,必曰‘會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陽子之秩祿,不為卑且貧,章章10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陽子惡訕上{11}者,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書》曰:‘爾有嘉謨嘉猷{12},則入告爾後於內,爾乃順之於外,曰:斯謨斯猷,惟我後之德。’夫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應之曰:“若陽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謂惑者矣!入則諫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夫陽子本以布衣隱於蓬蒿之下{13},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方後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14}、從諫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發,願進於闕下而伸其辭說,致吾君於堯舜,熙鴻號於無窮也。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且陽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是啟之也!”
或曰:“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變,何子過之深也?”
愈曰:“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15};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16},死而後已。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17}。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惡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18}。若吾子之論,直則直矣,無乃傷於德而費於辭乎?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於齊也,吾子其亦聞乎?”
愈曰:“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19}。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人也。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盡言於亂國,是以見殺。《傳》曰:‘惟善人能受盡言。’謂其聞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陽子可以為有道之士也。’今雖不能及已,陽子將不得為善人乎哉?”
【注】
1爭臣:敢於批評當政者的錯誤,直言自己觀點的諫諍之臣。爭,通“諍”。2諫議大夫:官名,執掌議論政事,對皇帝等進行規勸。3鄙人:鄉下人。4視其德如在野:用做平民時候的道德要求自己。5夫子凶:指婦人以柔順為德,這對陽城不適合。6蹇蹇:困難很多。蹇,是判斷做不做事的卦。7祿仕:為了俸祿而出仕。8抱關:指守關人。擊柝:指打更巡夜人。9委吏:管糧倉的小吏。乘田:放養牲畜的小吏。10章章:明顯的樣子。{11}訕上:毀謗上位者。{12}猷(you尤):謀劃。{13}蓬蒿之下:猶言野草之中,指隱士所居的山野。{14}僭(jiàn建)賞:濫賞。{15}乂(yi意):音“藝”,治理,安定。{16}矻(ku)矻:音“枯”,勤奮不懈的樣子。{17}孔:孔子。墨:墨翟。突:煙囪。{18}訐(jie結):揭發或攻擊別人的短處。{19}以明其道:君子做官要時刻想到盡忠職守,要好好宣傳儒家道義。
明唐德宗時的諫官陽城,人名,字亢宗。愛讀書,但家貧窮沒有書讀,求得集賢院寫書吏的差事,有機會看官家的書,晝夜不出,六年乃無所不通。他在唐德宗時考中進士,然後隱居中條山(今河北滄縣北),後由於李泌的推薦,德宗召為諫大夫。陽城任官五年,隻是天天飲酒而不言事,麵對問題唯唯諾諾,對皇帝無所規勸。韓愈因此寫了這篇《爭臣論》加以評擊,激勵他“在其位謀其職”。
《爭臣論》是一篇從當時的政治出發、有的放矢的重要論文,其中,評論的人是真人,事也是真事。文章圍繞批評陽城作為諫議大夫,卻沒有盡其職去批評朝廷時弊而展開。一開頭設置巨大疑問:“難道陽城不是一個有道之士嗎?”而後層層剖析,直言不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陽城初被推薦進京時,人人皆想望其風采。可是陽城卻讓大家失望了,於是韓愈奮筆而起,直言進諫。
文章開頭就是一個設問。有人問:難道陽城不是“有道之士”嗎?其理由是:陽城學問淵深,知識廣博,但他不求人知。但用此為陽城在朝不能進諫辯護是不當的。韓愈批駁說,士人在不同的處境裏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做平民、隱士就與當官不同。做著高官、拿著高薪還冒充隱士,說什麽“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這不僅可笑,甚至可惡。然後,作者又迂回一筆,猜測如果陽城隻是因為家庭貧困才做官的話,那也應該像孔子隻做管具體事務和俸祿少的小官,並且即使是這個原因,也要做好本職工作,而陽城連這個做官的底線也沒有達到。
在第二個設問裏,作者則是先抬高陽城。說他不是借暴露君王錯誤而抬高自己的人,他對君王有進諫,隻是在朝內進行,對外不說罷了。陽城是皇帝親自從平民提拔提到諫官的,他本應該勇於直諫,彰顯朝內言論環境的開放,也表明皇帝沒有看錯人,而且突出了皇帝的從諫之美。但韓愈又駁斥說,那種在朝內與君王秘密磋商朝政得失是宰相的事,設立言官就是要他公開地批評。隻有這樣,民間的隱士才會效法陽城,創造一個良好的政治局麵。
第三個設問是責問。本來陽城不求聞達,是個獨善其身的人,但皇帝非要把他安排在這個位子上,陽城本沒有錯,隻是他守其不求聞達之道不變罷了。韓愈接著解釋說,不求聞達是古代聖賢通則,但他們都悲憫天下不治,隻要有了機會,聖賢們都會全力以赴投入解懸紓困中去,不顧個人和家庭得失。韓愈解釋聖賢與眾人的關係頗獨特,他說眾人是身體,聖賢是耳目。古代聖賢都表現出耳目功能,引領軀體前進。如果陽城不是賢人,那麽他就應該像眾人一樣,充當軀體,接受賢人的役使引領;若是賢人就應該效法古代聖賢,充當耳目,敢為天下先,怎麽能貪圖閑暇安逸不作為呢?
最後一個設問比責問又更進了一層,帶有點威脅性了。您把說人壞話當做正直,這是正人君子所不取的,甚至會像國武子一樣招來殺身之禍。韓愈反駁說我這樣做正是履行君子的職責。君子在其位就應謀其政,不在其位就要通過作文宣傳儒道,不是我對陽城特別苛刻。國武子被殺是他沒有遇到善人,難道陽城不是善人嗎?
總結韓愈在此文中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有四種人是社會的危害,一是不稱職的官員,理應自己辭職;二是不能說實話的官員,理應自己辭職;三是不能忘我地工作的官員,理應自己辭職;四是為了利祿而工作官員,不得予以升遷!前三種人要堅決驅除出官場,後一種人要徹底抑製其仕途上的發展。
當時韓愈年紀輕、地位低,而陽城年長且居高位。韓愈的這篇評論對於當時“所有者缺位”所形成的民風不振、朝政不清、稅收下降、官員腐敗等政治現狀進行了辛辣深刻的批評,而且指名道姓,表現了其敢於仗義執言的無畏風格。
後人評論
金聖歎《批才子古文》卷十:“反複辨駁之文,是貴是腴者,理足固也;不腴,則是徒逞口淡也。”
伯夷頌
士之特立獨行1,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2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3乎泰山不足為高,巍乎天地不足為容也!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聖也,從4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嚐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由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5之,則自以為不足。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餘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注】
1特立獨行:操守獨特高潔,不隨波逐流。2力行:勉力而行。3崒(zu族):高峻。4從(zong縱):匯總。5沮:敗壞,詆毀。
根據《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其父死後二人互讓,均不願繼承王位而出逃,歸於周文王。文王死,武王起兵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慨然以為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幹戈”是不孝,“以臣弑君”是不仁。武滅殷,周統一中國,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為周民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終至餓死。薑太公曾評價他們說:“此義人也。”韓愈則與眾不同,大力稱頌他們的“特立獨行”,即“不顧人之是非”。
文章起筆陡峭,開篇單刀直說“士之特立獨行”的品格。比起“盤穀隱者”的“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伯夷這樣的“特立獨行”者還要在“武王、周公聖……未嚐聞有非之者”時頂住“獨以為不可”的壓力,無怪乎後人用詞中常見的術語“弱德”來比喻“賢人君子處在強大壓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種品德”。而韓愈眼中“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千百年來隻有一個伯夷。而伯夷之所以能夠“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就在於他“信道篤而自知明”。“窮天地”指空間,“亙萬世”指時間,意思是伯夷是天地之間、從古至今以至萬世中唯一的“不顧人非”的“豪傑之士”,可見韓愈對伯夷推崇之高。
與頌伯夷相對的是,韓愈在最末一段批評了完全沒有“特立獨行”精神的“今世之所謂士者”,他們一旦被人稱譽就“自以為有餘”,一旦被人批評就“自以為不足”,沒有自己堅持的信念。這愈發顯得伯夷“不顧人之是非”的可貴。而如果沒有伯夷、叔齊的垂範,“亂臣賊子”則將“接跡於後世矣。”
通篇高歌“特立獨行”,堅守信念、舉世非之而不惑,乃至“餓死而不顧”。但他的信念,是打破了君臣之道的局限的。文中沒有像傳統做法那樣評價武王伐紂的是非,沒有評價夷叔不食周粟的是非,絲毫不提及“商朝遺民”“寧死不屈”的“氣節”問題,而隻是單純評價二子的“信道篤而自知明”的是非,讚賞他們對信念的堅守的行為,而不論他們堅守的具體內容是什麽,因此也就脫俗而不同凡響。“特立獨行”既是韓愈對伯夷的稱頌,也是韓愈終身立身行事的重要原則,表現了韓愈不與世俗同流的精神。
《伯夷頌》雖然隻有區區三百多字,卻也“空際取勢,如水一氣奔注,中間卻有無數回波,盤旋而後下”。
首先在於排句的疊用,單單在首段中,七句就有五句使用了排比。緊隨起首二句“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之後,韓愈開始層層鋪排演進,語勢狂肆騰湧,語句長短錯落,變化句法,起伏頓挫。
其次是在結構安排上,《伯夷頌》曲折有姿而邏輯嚴整。在第一段的鋪排後,第二段卻陡然一緩,回顧當殷之亡,周之興時,微子“抱祭器而去”和伯夷、叔齊叩馬而諫、不食周粟而死的的典故。語言精練警策,筆法靈活多變,不讓形式包裹住個性精神的自由奮動。段末一個反問和“信道篤而自知明也”的精辟總結,一問一答,收束有力,突兀取勢。
後人評論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蓋公不遇於貞元之朝,故有論而泄其憤。不知者謂為專指伯夷而言。”
答李翊1書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2?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3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4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5。抑不知生之誌,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邪?蘄勝於人而取於人6,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矣7。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8。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9。
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餘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誌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10乎其難哉!其觀於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後識古書之正偽{11},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12}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於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後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13}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後肆焉。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絶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雖如是,其敢自謂幾於成乎?雖幾於成{14},其用於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於人者,其肖{15}於器邪?用與舍屬諸人。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16}而為後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有誌乎古者希矣。誌乎古必遺乎今,吾誠樂而悲之。亟稱其人{17},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問於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誌乎利,聊相為言之。愈白。
【注】
1李翊:貞元十八年(802)進士。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薦舉李翊,稱其為“出群之才”。2道,指立言之道。3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此乃韓愈自謙,稱他本人對聖人之道尚未登堂入室。4立言:著書立說,流傳後世。5所期:所期望的。甚似而幾:很相似而接近。幾,接近。6蘄:通“祈”,求。取於人:為人所取,意即見取於人。7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則你本來就已經勝過別人並被別人所讚許效法了。8其實遂:果實結得飽滿。膏之沃者其光曄:油足則燈光明亮。9藹如:和氣可親的樣子。10戛戛:艱難的樣子。{11}正偽:意即符合“聖人之誌”者為正,不合者為偽。{12}昭昭然:明白清晰的樣子。{13}距:通“拒”,拒止。{14}幾於成:差不多成功,接近於完美。{15}肖:相似。{16}垂諸文:把道傳之於文章,即以文章來載道,以期影響後世。{17}亟稱其人:屢屢表揚其人。
《答李翊書》是韓愈在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給李翊的複信,也是一篇著名的書信體論說文。清代於紓曾經評價說:“韓昌黎論文並不多見,生平盡力所在,盡在李翊一書。”文章圍繞“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敘述了自己治學為文的經曆,提出了“氣盛言宜”“務去陳言”的文學主張,表現了作者抨擊世俗的勇氣和頑強進取的精神。
韓愈在文章一開頭就說:“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有日矣,況其外文乎?”由此可見,他認為德是文章的內核,文是德之載體,或者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隻有有了較高的道德修養,有了兼濟天下的使命感,有了憫難憐弱的同情心,才會有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則鳴,有憤激則書,敢於為民請命,敢於為一切正義和真理搖旗呐喊、奔走呼號。
韓愈在追述自己的求學經曆時,重點強調了自己在研讀古籍時“惟陳言之務去”,致力於“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的精細工夫。更為可貴的是,他指出自己在學問已達到很高境界(“浩乎其沛然”)後,仍不廢懷疑精神,“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最終學到純正的道學。
這種思想也和他一貫倡導的“文以載道”說是相一致的。韓愈雖然主張學古,雖然主張“文以載道”,但他並沒有抹殺“文”的根本屬性——“個性”。“學古”,正是為了反對六朝以來的千篇一律的駢儷文風;“載道”,正是為了傳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誌。
韓愈在這封信中,高揚儒家崇古思想的旗幟,要求青年儒生能夠把學習的目標確定為“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刻苦鑽研,不求速成,“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治學與修身從孔孟以來就是二而一的問題,治學就是自覺修身,修身就是涵養學問,孟子說“善養吾浩然之氣”就是這個意思。韓愈也說,學問之道“不可以不養”,要活到老學到老,也養到老。“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於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經過這樣一番涵養工夫,就可以成就一位有道君子。
此外,本文筆觸細膩,轉折過渡自然流暢。文中用“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等句子來形容專心讀書,用具體事物來比擬抽象的事物,竟然繪聲繪色,令人宛若在目,顯得格外清新別致,生動貼切。
後人評論
林雲銘《韓起文》卷四:“其行文曲折無數,轉換不窮,盡文章之致也。”
荊潭1唱和詩序
從事2有示愈以《荊潭酬唱詩》者,愈既受以卒業3,因仰4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5;歡愉之辭難工6,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於羈旅7草野8;至若王公貴人,氣滿誌得,非性能好之,則不暇以為。今仆射裴公開鎮蠻荊,統郡惟九9;常侍楊公領湖之南壤地二千裏:德刑之政並勤,爵祿之報兩崇。乃能存誌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複循環,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裏閭10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厘分寸{11},鏗鏘發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謂材全而能钜者也。兩府之從事與部屬之吏屬{12}而和之,苟在編者{13},鹹可觀也。宜乎施之樂章,紀諸冊書{14}。”
從事曰:“子之言是也。”告於公{15},書以為《荊潭酬唱詩序》。
【注】
1荊潭:荊,指裴均,時任荊南節度使。潭,指楊憑,柳宗元的嶽父,時任湖南觀察使,後拜京兆尹,官終太子詹事。2從事:為州郡長的幕僚。3卒業:即讀完全部內容。4仰:表示恭敬之意。5要妙:美好。6工:精妙。7羈旅:作客他鄉,指遊宦奔波之人。8草野:平民百姓。9仆射(yè夜):唐初為尚書省副長官。開鎮:唐代指出任節度使,鎮守一方。蠻荊:指荊南,今鄂西、川東一帶,治江陵。10韋布:韋帶布衣,未仕者或寒紊者所服,此指寒士。韋,牛皮。裏閭:鄉間草野,平民所居之處。{11}較其毫厘分寸:比較文章高下。{12}屬(zhu主):連接,跟著。{13}編者:收錄在這本詩歌集裏。{14}紀諸冊書:指編成書冊。{15}子:指韓愈。公:指裴均。
永貞元年(805),唐憲宗已即位,韓愈曾佐裴均任江陵法曹參軍。當時裴均任荊南節度使,楊憑任湖南觀察使,兩人均雅好文辭,交往之間常有詩歌唱和,後來把這些詩連同他們從事、部屬的和詩編為一集,名為《荊潭酬唱詩》。此文便是韓愈為詩集所作的序言。
韓愈雖然在仕途上不甚順利,卻被時人奉為文壇巨擘,許多名人雅土、王公貴族求其寫序,希望通過他的介紹,能夠擴大自己的影響。文章中的裴均、楊憑是當時的地方大員,自然也是抱著這樣的心理。對於韓愈來說,當年被貶陽山、江陵時,曾受到他們的禮遇,更何況裴均是他的老上司。所以文章一開頭“從事有示愈以《荊潭酬唱詩》者”,說明此序是應“從事”所請,並非自己主動討好上司。由此可見,韓愈寫這篇應酬式的序文,的確有點左右為難。
此序雖為恭維兩位達官貴人而作,但作者“因難見巧”,立意奇特。序中很少言及詩作的具體內容,反借此提出自己的文學理論,強調作文應該注重切身的感受,內容真實,間接地提出了自己品評詩集的標準。並且,還含而不露地批評了這部詩集——他們的詩歌,無非是富貴顯達的風花雪月,而絕不是“鏗鏘發金石,幽眇感鬼神”的作品。無怪乎劉大搬評此文:“立言甚簡,而雄直之氣鬱勃行間。”
由此可見,韓愈不卑不亢的態度,著實令人欽佩。他恭維有度,故意隱去裴均、楊憑求序,而說“從事”,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地位,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心。接著一個“受以卒業”“仰而言”,暗示作者是認認真真、恭恭敬敬地讀完全部詩作,使裴楊二人認為韓愈是讀完全部詩作後才寫此序,並非敷衍了事,自然心滿意足。
應酬文學而能把握分寸至此,實為難得。
後人評論
錢鍾書《詩可以怨》:“恭維而沒有一味拍捧,世故而不是十足勢利。”
柳子厚墓誌銘1
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2,封濟陰公。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璦俱得罪武後3,死高宗朝。皇考諱鎮4,以事母棄太常博士5,求為縣令江南。其後以不能媚權貴,失禦史,權貴人死,乃複拜侍禦史。號為剛直,所與遊皆當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6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7,眾謂柳氏有子矣。其後以博學宏詞8,授集賢殿正字9。俊傑廉悍10,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11},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
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察禦史{12}。順宗{13}即位,拜禮部員外郎。遇用事者得罪{14},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15}。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16},而自肆於山水間。
元和中{17},嚐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歎曰:“是豈不足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其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18},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方計,悉令贖歸。其尤貧力不能者,令書其傭{19},足相當,則使歸其質。觀察使{20}下其法於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其召至京師而複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21}。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22}。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裏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征逐,詡詡{23}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時少年,勇於為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窮裔{24},材不為世用,道不行於時也。使子厚在台、省時,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斥時有人力能舉之,且必複用不窮。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於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於後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於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歸葬萬年先人墓側。子厚有子男二人,長曰周六,始四歲;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歸葬也,費皆出觀察使河東裴君行立。行立有節概,立然諾,與子厚結交,子厚亦為之盡,竟賴其力。葬子厚於萬年之墓者,舅弟盧遵。遵,涿{25}人,性謹慎,學問不厭。自子厚之斥,遵從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將經紀其家,庶幾有始終者。銘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注】
1墓誌銘:述死者生平,石刻,葬時埋在墓內。2拓跋魏:即北魏(386—534),鮮卑族拓跋氏所建。3奭(shi釋):此處指柳奭,是柳宗元的高伯父祖。韓璦:字伯玉,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元)人,後因反對武則天統治被殺。4皇考:宋代以前對死去的父親的尊稱。5太常博士:太常寺的屬官,掌宗廟禮儀。6逮:到。7嶄然:突出的樣子。見頭角:青年顯示才華。8博學宏詞:唐代科舉考試科目之一,由進士及第者參加,考取後即授予官職,不常舉行。9集賢殿正字:官名,掌管編校圖書。10俊傑廉悍:才能傑出而又有棱角。{11}踔(chuo啄)厲風發:精神奮發,意氣昂揚。形容議論雄辯有力,滔滔不絕。{12}藍田:今陝西藍田。尉:管理一縣治安的官吏。監察禦史:掌監察百官和巡按州縣獄訟。{13}順宗:李誦,在位僅一年(805),被迫退位。{14}用事者得罪:指宣宗即位,王叔文等推行的“永貞革新”,僅半年即失敗,被處死。用事者,掌權者。{15}例出、例貶:與柳宗元同時被貶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稱“例”,是隱諱之詞。永州司馬:永州刺史屬下分管佐理的人員。{16}涯涘(si四):邊際。{17}元和:唐憲宗年號。{18}子本相侔(mou某):利息和本金相等。{19}書其傭:記下奴婢應得的工資。{20}觀察使:掌管一道的長官,為刺史的上司。{21}劉禹錫:字夢得,世中山居郡,為當地所仰望。播州:今貴州遵義市。{22}連州:今廣東連縣。{23}詡詡(xu許):敏捷,會說話。{24}窮裔:窮困的邊遠地區。{25}涿:州名,今天的河北涿州市。
墓誌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刻石納入墓內或墓旁,表示對死者的紀念,以便後人稽考。文章通常分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敘述死者的姓氏、爵裏、世係和生平事跡;後一部分是銘文,綴以韻語,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頌讚。
《劉子厚墓誌銘》是韓愈於元和十五年(820),在袁州任刺史時所作。這篇墓誌銘講述了柳宗元的家世、為人、政績等,包括了世係、卒葬、子嗣等墓誌銘應該有的內容,通過對柳宗元的生平事跡的綜合概述,高度讚揚了柳宗元的文章學問、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行,對柳宗元受排擠、長期遭貶、窮困潦倒的經曆給予深切的同情。
全文寫得酣暢淋漓,頓挫盤鬱,乃韓愈至性至情之所發。整篇文章有三個突出的亮點:首先,選材得當,重點突出。在柳宗元的一生中發生過很多的事情,但是作者並沒有泛泛而談,而是巧妙地選取了柳宗元少年才俊、出仕被貶、柳州政績、以柳易播、文學成就這幾個方麵進行寫作,並重點突出了文學成就和以柳易播這兩個方麵。文章著重敘述他“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的文學才能,在“贖歸奴婢”一事上表現出的政治才能和愛民之心,及其在“以柳易播”事件中表現出的難能可貴的高風亮節。由此可見韓愈選材功底之深。
其次,突破常規,墓誌第一。韓愈這篇墓誌銘不僅寫了柳宗元的優秀品德和文學才能等好的方麵,也寫了柳宗元的缺點,打破了碑文不寫死者缺點的常規。同時,在形式上也有所創新。除了以散代駢外,也衝破了一些文體框架,打破了“鋪排郡望,藻飾官階”的成規。這篇墓誌銘夾敘夾議,敘事、抒情、議論三者融為一體,對人物形象進行了成功塑造。在滿懷真摯情感的前提下,對柳宗元的一生進行了讚揚,褒貶兼用。
最後,寄托了自己情感。在這篇墓誌銘中,通篇飽含深情。韓愈和柳宗元雖在哲學和政治觀點上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在文學上的主張卻是不謀而合,都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兩人的友情也很深厚,因此柳宗元的離去也給韓愈帶來了巨大的悲傷。雖然韓愈生平也為別人寫了不少的墓誌銘,但是卻隻有這一篇最為獨特,成就最高,裏麵傳達出來的感情感人肺腑,是字字珠璣的作品。
此外,韓愈還在這篇文章中借題發揮,表達了自己對執政者壓抑人才的不滿。
這篇文章對柳宗元的一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韓愈在文中說:“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對柳宗元的文學水平十分讚賞,寫出了正是柳宗元一生坎坎坷坷才最終鑄就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這是一篇水平相當高的墓誌銘,體現了韓愈深厚的文學功底,同時也透露出了韓愈和柳宗元的交情之深。
柳宗元的事跡,由韓愈記入銘文並加以評說,已流芳百世。其實,為柳宗元作墓誌銘的韓愈的高風亮節更是難能可貴。因為在當時,兩人的政治主張和思想信仰截然不同。柳在政治態度上屬於變革派,韓則是保守的,他對柳宗元參與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所推行的一係列改革,很不讚同,甚至一度嚴厲指責。但韓愈不因為柳宗元在政治上的失敗來論斷柳宗元,這表現了韓愈輕視功利、推重文學的思想。在《柳子厚墓誌銘》中,韓愈對柳宗元的業績、人品、文章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實是“和衷共濟”、“和而不同”、“兼容並包”的典範。
後人評論
儲欣:“昌黎墓誌第一,亦古今墓誌第一。以韓誌柳,入太史公傳李將軍,為之不遺餘力矣。”
圬者1王承福傳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2。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天寶之亂,發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勳。棄之來歸,喪其土田,手镘衣食3,餘三十年。舍於市之主人,而歸其屋食之當4焉。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有餘,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
又曰:“粟,稼5而生者也,若布與帛,必蠶績而後成者也,其他所以養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後完也,吾皆賴之。然人不可遍為6,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7。而百官者,承君之化8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誠有功,取其直9,雖勞無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強而有功也,心難強而有智也。用力者使於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擇其易為而無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過之,則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過之,則為墟矣。問之其鄰,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孫不能有也。’或曰:‘死而歸之官也。’吾以是觀之,非所謂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強心以智而不足,不擇其才之稱10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強為之者邪?將貴富難守,薄功而厚饗之者邪?抑豐悴有時{11},一去一來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憫焉,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樂富貴而悲貧賤,我豈異於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與子,皆養於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謂勞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則心又勞也。一身而二任焉,雖聖者不可能也。”
愈始聞而惑之,又從而思之,蓋賢者也,蓋所謂獨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譏焉,謂其自為也過多,其為人也過少,其學楊朱之道者邪?楊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12}以有家為勞心,不肯一動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勞其心以為人乎哉!雖然,其賢於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濟其生之欲,貪邪而亡道以喪其身者,其亦遠矣!又其言有可以警餘者,故餘為之傳而自鑒{13}焉。
【注】
1圬(wu屋)者:粉刷牆壁的工人。圬,塗飾,粉刷。2約而盡:簡要而全麵。3手镘(màn慢)衣食:靠做泥瓦工來換取衣食。镘,抹牆用的一種工具。4當:相等,相當。5稼:種植。6遍為:一樣一樣去做。7理:治。因避唐高宗諱,改治為理。所以生:得以生存。8化:教化。9直:同“值”,此處指工錢。10稱:合適。此句的意思是,不管自己的才能是否相稱,而一味冒進。{11}豐悴(cui翠)有時:昌盛和衰敗總是在一定的時間交替而來。{12}夫人:那個人,指王永福。{13}自鑒:自己權衡,看自身是否有不足。鑒:銅鏡。
《圬者王承福傳》是韓愈為一位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作的傳,這篇文章完成於安史之亂以後,約為唐德宗十七(801)年。王承福世代都是京都長安人,天寶之亂年間他打仗立了功勳,朝廷給他封功,他卻沒有接受俸祿,而是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泥瓦匠。
在士大夫之人的眼裏,抹牆是種低賤而勞苦的手藝。韓愈“聽其言,約而盡”,進一步與他聊天,從他身上發現了許多獨特的觀點。王承福租住市中,以抹牆所得交付房租食費。根據每年食宿貴賤調整工價。若有剩餘,盡予路旁殘廢、饑餓之人。可以說是韓愈“用力使於人,用心使人”觀點最貼切的表現。
此文表麵上是傳記體,實際上是借傳記展開議論的雜文。王承福這個體力勞動者的形象,是作者根據士大夫“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塑造的。文章前段略述王承福身世,後段略就王承福言論加以評斷,中間大部分是借人物的口替自己說話。文章論說有理有據,波瀾起伏。從“各致其能以相生”的認識出發,肯定真正無愧的是憑雙手勞動自食其力的人,以對照“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剝削者,鞭撻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是難能可貴的。
韓愈此文的主要目的,是闡述自己的社會主張和人生哲學。通過一個有機會做卻棄官業圬、自食其力的泥瓦匠王承福的口述,提出在封建製度下“各致其能以相生”的主張,諷刺了社會上那些沒有才能、患得患失而又“食焉而怠其事”的人,同時也是對“獨善其身”這種處世態度的評斷。規勸世人應該度才量力,勤於本業。
後人評論
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八:“前略敘一段,後略斷數語,中間都是借他自家說話,點成無限煙波,機局絕高,而規世之意,已極切至。”
南陽樊紹述墓誌銘
樊紹述1既卒,且葬,愈將銘之,從其家求書。得書號《魁紀公》者三十卷,曰《樊子》者又三十卷,《春秋集傳》十五卷,表、箋、狀、策、書、序、傳記、紀誌、說論、今文讚銘2,凡二百九十一篇,道路所遇及器物門裏雜銘二百二十,賦十,詩七百一十九。曰:多矣哉,古未嚐有也。然而必出於己,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難也。必出入仁義,其富若生蓄3,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然而不煩於繩削而自合也。嗚呼!紹述於斯術,其可謂至於斯極者矣。
生而其家貴富,長而不有其藏4一錢,妻子告不足,顧且笑曰:“我道蓋是也。”皆應曰:“然。”無不意滿。嚐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還言某師不治,罷之,以此出為綿州刺史。一年,征拜左司郎中,又出刺絳州。綿、絳之人,至今皆曰:“於我有德。”以為諫議大夫,命且下,遂病以卒,年若幹。
紹述諱宗師,父諱澤,嚐帥襄陽、江陵,官至右仆射,贈某官。祖某官,諱泳。自祖及紹述三世,皆以軍謀堪將帥策上第以進。
紹述無所不舉,於辭於聲,天得也。在眾若無能者。嚐與觀樂,問曰:“何如?”曰:“後當然。”已而果然。銘曰5:惟古於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6。後皆指前公相襲7,從漢迄今用一律。寥寥久哉莫覺屬8,神徂9聖伏道絕塞。既極乃通發紹述,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10。
【注】
1樊紹述:名宗師,字紹述,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南陽樊姓在曆史上是名門望族,這裏說南陽樊某是稱其族望。2“表、箋”句:這幾類都是古代文體的種類。3其富若生蓄:比喻繁盛眾多的樣子。富,指文章的內容豐厚。4其藏:指父輩留下的家產。5銘曰:以下是一首用入聲韻的九句韻文。6降而不能乃剽賊:後來的人寫文章不能自己創作新詞就隻好剽竊前人了。降,下,後來。7公相襲:公開地相互抄襲前人的東西。8寥寥久哉莫覺屬:很長時間沒有人知道做文章的道理。屬(zhu主),屬文,做文章。9徂(cu除):往,已過去。10躅(zhuo濁):足跡,軌跡。
本文是韓愈生前最後一篇談論文章的重要著作,寫這篇文章時,韓愈已是五十六七歲的老人了。樊宗師是韓愈古文運動理論的忠實擁護者和積極實踐者,與韓愈是誌同道合的朋友,他與李元賓、歐陽詹、柳宗元同被稱為“韓友四子”。韓愈失去這樣一位文章知己,其悲痛可想而知。
全文感情真摯,十分感人,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顯示出自己的特點。形式上題為墓誌銘,卻不按這種文體的常格依次敘述,開篇就寫其文章業績,甚至不惜筆墨羅列具體數字突出其著作“多矣哉,古未嚐有也”,接著評價其文章成就之高。內容上讚揚樊紹述的文章筆力縱橫恣肆,無拘無束,好像是沒有係統,缺乏綱紀,其實都合乎規矩,不勞刪改。之後才用簡略的文字扼要敘述他的為人、性情、履官及樊氏三世官爵,以及他本人在音樂方麵的傑出天才,而這些也都圍繞“必出入仁義”,還是在於說明其為人有德與為文的關係。
這篇墓誌銘之所以要這樣寫,除了規避銘文的千篇一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樊紹述是他的文章知音,是他古文運動的中堅。韓愈說樊紹述,又何嚐不是“君子自道”?大力讚揚樊紹述的為文之道,實則宣揚了韓愈他自己的創作主張和審美追求,反映了他在古文創作中求變求新的精神。
後人評論
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墓誌》:“古今作者,惟昌黎最高。行文敘事,麵目首尾,不再蹈襲。”
試1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
君諱適,姓王氏。好讀書,懷奇負氣,不肯隨人後舉選。見功業有道路可指取2,有名節可以戾契3致,困於無資地,不能自出,乃以幹諸公貴人,借助聲勢。諸公貴人既誌得,皆樂熟軟媚耳目者,不喜聞生語,一見輒戒門以絕。上4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時邪!”即提所作書,緣道歌吟,趨直言試5。既至,對語驚人6;不中第,益困。
久之,聞金吾李將軍年少喜士,可撼7。乃蹐門8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適願見將軍白事。”一見語合意,往來門下。盧從史9既節度昭義軍,張甚,奴視法度士,欲聞無顧忌大語;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鉤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謝客。李將軍由是待益厚,奏為其衛胄曹參軍,充引駕仗判官10,盡用其言。將軍遷帥鳳翔,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禦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11},民獲蘇醒。
居歲餘,如有所不樂。一旦載妻子入閿鄉{12}南山不顧。中書舍人王涯、獨孤鬱{13},吏部郎中張惟素,比部郎中{14}韓愈日發書問訊,顧不可強起,不即薦。明年九月,疾病,輿醫京師,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長安縣界中。
曾祖爽,洪州武寧令;祖微,右衛騎曹參軍;父嵩,蘇州昆山丞。妻上穀侯氏處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15}、太師,世莫能用吾言,再試吏,再怒去,發狂投江水。
初,處士將嫁其女,懲曰:“吾以齟齬窮{16},一女憐之,必嫁官人;不以與凡子。”君曰:“吾求婦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聞其女賢,不可以失。”即謾謂媒嫗:“吾明經及第,且選,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為嫗謝。”諾許,白翁。翁曰:“誠官人邪?取文書來!”君計窮吐實。嫗曰:“無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書粗若告身{17}者,我袖以往,翁見未必取,幸而聽我。”行其謀。翁望見文書銜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與王氏。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歲夭死,長女嫁毫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始十歲,銘曰: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使守閭。佩玉長裾,不利走趨{18}。隻係其逢{19},不係巧愚。不諧其須。有銜不祛{20}。鑽石埋辭,以列幽墟{21}。
【注】
1試:指在正式任命以前暫時代理。2指取:用手指就可以取得,形容輕而易舉。3戾(liè瀝)契:刻畫,磨煉。戾同“戾”。4上:指唐憲宗李純。5趨直言試:去參加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的考試。6對語:科舉考試中有“策問”項目,照提出的問題回答。7金吾李將軍:指李惟簡。撼,說動。8躇(ji瘠)門:小步登門,形容謙恭而進。9盧從史:先世自元魏以來,仕宦頗顯,其本人善逢迎中使,得授昭義軍節度使。後叛唐,元和五年被俘賜死。10引駕仗判官:官名,掌管皇帝出行時儀仗等事宜。10鉤致:招攬,拉攏。{11}櫛(zhi質)垢爬癢:梳去頭上的汙垢,搔著癢處,比喻去除有害於百姓的弊政。{12}閿(wen聞)鄉:今河南靈寶。{13}獨孤鬱:字古風,洛陽(今屬河南)人,中唐古文家獨孤及之子,官至秘書少監。{14}比部郎中:宮名,掌管內外諸司官吏薪俸和官署財物等事宜。{15}阿衡:官名,相當於後來的宰相。{16}齟齬(juyu舉禹):上下牙齒對不上,比喻與人不合。窮,不得誌。{17}告身:古代授以官職的文書,上蓋印章,印文是“尚書吏部告身之印”。{18}走趨:跑步。{19}隻係其逢:隻決定於際遇遭逢。{20}有銜不祛(qu軀):有才能也無法施展。銜,含,蓄積。祛,同“膚”,施展。{21}幽墟:幽暗的墳墓。
本文寫於元和九年(814),是韓愈墓誌銘中別具一格之作。他創作散文追求一種“奇”的境界。所謂“奇”,就是異乎尋常,脫俗不凡。所謂“奇”文,就是與眾不同的非常之文。本文就很好體現了韓愈的這個主張,寫奇人、記奇事、用奇文,處處顯示出“奇”的特色。
文章以“奇人”開篇,說傳主王適“懷奇負氣”,有著奇特不凡的誌向和不屈於人的意氣。王適後來一見金吾將軍李惟簡的麵,就自稱是“天下奇男子”,是個十足的奇人。文中另一個人物,王適的嶽丈侯高也是個“奇士”。他自比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呂望。因當世無人采納他的意見,一再做官,又一再怒而離去,最後竟發狂投水而死。一婿一翁,一老一少,兩個奇人,在文中相映成趣。
“奇人”自有奇事。韓愈將王適的四件奇事件一一道來:一是他“好讀書”,但“不肯隨人後舉選”,不願隨著一般人那樣去應舉考試;二是“緣道歌吟”去考試,卻對語驚人,不被錄取;三是逃官;四是騙婚。於是,一個有血有肉,性格豐滿的人物便躍然紙上,體現了韓愈散文“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的創造性和擅長賦予傳統應用文以鮮明文學色彩的獨特本領。如此看來,這又像是一篇生動傳神、令人拍案叫絕的小說,即使放在優秀的唐代傳奇小說之列也毫不遜色。
後人評論
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昌黎先生全集錄》卷五:“非天下奇男子,不足以發公之文;非公之文,亦無以傳天下奇男子:交相得者也。”
諱辯
愈與李賀1書,勸賀舉進士。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2,同然一辭。皇甫湜3曰:“若不明白,子與賀且得罪。”愈曰:“然。”
律4曰:“二名不偏諱5。”釋之者曰:“謂若言‘征’不稱‘在’6,言‘在’不稱‘征’是也。”律曰:“不諱嫌名7。”釋之者曰:“謂若‘禹’與‘雨’,‘丘’與‘’之類是也。”今賀父名晉肅,賀舉進士,為犯二名律乎?為犯嫌名律乎?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夫諱始於何時?作法製以教天下者,非周公8孔子歟?周公作詩不諱,孔子不偏諱二名,《春秋》不譏不諱嫌名,康王釗9之孫實為昭王。曾參10之父名晳,曾子不諱“昔”。周之時有騏期{11},漢之時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諱?將諱其嫌,遂諱其姓乎?將不諱其嫌者乎?漢諱武帝名“徹”為“通”,不聞又諱“車轍”之“轍”為某字也{12};諱呂後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今上章及詔,不聞諱“滸”“勢”“秉”“機”也{13}。惟宦官宮妾,乃不敢言“諭”及“機”,以為觸犯。士君子{14}言語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於經,質{15}之於律,稽之以國家之典{16},賀舉進士為可邪?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參,可以無譏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17}。今世之士,不務行曾參、周公、孔子之行{18},而諱親之名,則務勝於曾參、周公、孔子,亦見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參卒不可勝,勝周公、孔子、曾參,乃比於宦者宮妾{19},則是宦者宮妾之孝於其親,賢於周公、孔子、曾參者邪?
【注】
1李賀(790—816):字長吉,唐代著名詩人,因避父諱,不能應試出身,隻做過奉禮郎之類的小官。著有《昌穀集》。2和(hè賀)而唱之:一唱一和。唱,同“倡”,傳播。3皇甫湜:字持正,元和進士,曾從學於韓愈修習古文。4律:《唐律疏議》的簡稱。5偏:一半,偏斜。6徴在:孔子母親的名字。7嫌名:指與名字中所用字音相近的字。音近則有稱名之嫌,所以叫嫌名。8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幫助武王滅殷(商),又輔佐成王,主持製定了周朝的典章製度。他和孔子都被曆代統治者尊崇為“聖人”。9康王釗:周康王姬釗。10曾參(shēn申):春秋時人,字子輿,孔子弟子,以孝行著稱。{11}騏期:春秋時楚國人。{12}“漢諱”句:漢武帝名劉徹,當時為避諱,將徹侯改為通侯,蒯徹改為蒯通。{13}滸(hu虎)、勢、秉、機:四字與唐高祖李淵之父(名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隆基名同音。{14}士君子:指官僚及其他有社會地位的鄉紳、讀書人等。{15}質:對照。{16}稽:檢核。國家之典:指上文所舉漢代諱武帝、呂後名,唐朝章奏、詔令不避“滸”“勢”“秉”“機”等例。
在封建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諡號等,不能直接寫出或說出,必須用其他字來代替,這叫做避諱。如唐太宗名世民,當時便改“世”為“代”,改“民”為“人”,尚書六部中的“民部”,則改為“戶部”,這些規定長久不衰。避諱的要求很嚴格,違犯者會招致非議,甚至是得罪。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才氣橫溢,少年成名,時人稱讚他是“李鬼”。但因為他的父親名李晉肅,“晉”與“進”同音,時人就不允許他參加進士科考試,最終不能如當時其他讀書人那樣取得功名。
韓愈一生獎掖人才,敢說敢為,“鯁言無所忌”。他屢次鼓勵李賀去參加進士試,被時人指責,說是舉進士就會犯“諱”。為了批駁這種腐朽之論,替李賀辯護,韓愈“考之於經,質之於律,稽之以國家之典”,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寫成了極有說服力的《諱辯》。李賀雖然最終沒能衝破世俗的清規戒律,失去了參加進士考試的資格,但韓愈這篇“頤言無所忌”的議事辯難之文,卻一直為後代所推崇。
文中,韓愈雖未直說要反對避諱,但卻巧妙地引用經典和法律依據,找出矛盾,從而反對將避諱過於苛責。開篇便從正麵出擊,以孔子的“避諱”與“不避諱”,即若言“征”不稱“在”,言“在”不稱“征”來提出自己觀點。因為孔子的母親名叫顏征在,孔子在說到“征”的時候不說“在”;說到“在”的時候不說“征”。“征”“在”兩個字隻要不同時使用,就是避了母親的名諱。用這個事例論證李賀隻要避諱其父之名諱裏的“肅”字,而不必去避諱“晉”字,就有權參加進士的科考。接下去又從反麵出擊,“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假如李賀他爹叫“李仁”,李賀就連“人”也不能做了?這顯然是很荒謬的。
更為激烈的是,作者舉出了“諱呂後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的例證。漢朝為了避呂後之諱“雉”字,改稱“野雞”,也未見漢朝文獻裏有把“治天下”叫做“野雞天下”的!文章層層設問,一波三折,語言辛辣,酣暢淋漓。
韓愈文章之所以傳誦不絕,之所以為一代所師法,曆代之典範,其造語之精工,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可以說,這篇短文義正辭嚴,全文沒有一句從正麵說出自己的主張,讀者卻可從中自然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結論,為曆代人所稱頌。
時至今日,一千一百多年過去了,後人仿佛還聽到韓愈悲憤的抨責之聲:“父名晉肅,子不得為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後人評論
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卷八:“《諱辯》其旨,不獨為賀也,有激於時爾。”
感二鳥賦
貞元1十一年,五月戊辰,愈東歸2。癸酉,自潼關出,息於河之陰。時始去京師,有不遇時之歎。見行有籠白烏、白鴝鵒3而西者,號於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進於天子。”東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因竊自悲。幸生天下無事時,承先人之遺業,不識幹戈、耒耜、攻守、耕獲之勤,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4不敢有愧於道,其閑居思念前古當今之故,亦僅誌其一二大者焉。選舉於有司,與百十人偕進退,曾不得名薦書5、齒下士於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鳥也,惟以羽毛之異,非有道德智謀。承顧問、讚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薦進,光耀如此。故為賦以自悼,且明夫遭時者,雖小善必達,不遭時者,累善無所容焉。其辭曰:吾何歸乎!吾將既行而後思。誠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從之。出國門而東騖,觸白日之隆景6。時返顧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過潼關而坐息,窺黃流之奔猛。感二鳥之無知,方蒙恩而入幸。惟進退7之殊異,增餘懷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飾焉是逞8。餘生命之湮厄9,曾二鳥之不如;汩東西與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飽食其有數,況策名10於薦書;時所好之為賢,庸有謂餘之非愚?昔殷之高宗{11},得良弼於宵寐;孰左右者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及時運之未來,或兩求{12}而莫致。雖家到而戶說,隻以招尤而速累{13}。蓋上天之生餘,亦有期於下地;盍求配於古人{14},獨怊悵於無位?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戲;幸年歲之未暮,庶無羨於斯類{15}。
【注】
1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2東歸:指東歸故鄉河陽(今河南孟州)。3鴝鵒(quyu渠玉):俗稱八哥。烏鴉與八哥一般為黑色,其中八哥翅膀稍有白點,純白者被視為珍異祥瑞之物。4行己:立身行事。5薦書:指應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6鶩(wu務):馳。隆景:烈日。7進退:指二鳥之進幸與自己之退黜。8逞:誇耀。9湮厄(è餓):阻塞艱困。10策名:指科試及第。{11}殷之高宗:即商王武丁。{12}兩求:指求天與神。或說,指薦舉與就試。{12}速累:招致憂患。{14}求配於古人:跟傳說一類古賢人相配。{15}斯類:指二鳥。
賦是古代的一種韻文,介於散文和詩歌之間。本文寫於貞元十一年(795),正值韓愈在仕途坎坷曲折、備感屈辱的時候。他連續三次上書宰相賈耽、趙憬、盧邁,訴說自己“遑遑乎四海無所歸,恤恤乎饑不得食,寒不得衣”的處境,希望他們稍加“垂憐”,但都如石沉大海,毫無反響。在自長安東歸故裏的路上,他碰巧遇見了節度使向皇帝進獻白烏、白鴝鵒的使者路過。於是悲從中來,感於自己與二鳥之間對比鮮明的命運,憤然寫下了這篇賦。
賦序一開頭就交代了作賦的緣起和賦的主旨。“時始去京師,有不遇時之歎”,於是一句“吾何歸乎”當頭喝起,突兀而來,將自己屢遭挫折以後的處境與心態和盤托出,透露出他當時人雖走在“東歸”之路上,卻深感身無所托、心無所歸。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感情沉重憤鬱。
接著,他用貌似客觀寫實而寓含諷慨的筆法,入木三分地描述使者進獻二鳥。這種本為獻媚邀寵之舉,卻以恥為榮、唯恐人之不知,一路吆喝張揚,大抖威風,致使“東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畫出了獻媚邀寵者的醜態和行路者對他們的鄙視憤恨,具有漫畫化的效果。繼而逆轉筆鋒,鳥兒憑一身美羽,尚能在天子麵前一展姿容;思及自身,空有滿腹經綸,隻得“齒下士於朝”,內心鬱結可想而知。於是不由發出賢愚顛倒的感慨,其中也包含了對封建統治者賢愚不辨的憤鬱。“昔殷之高宗”一層,由上一層的自悼抒憤轉為自寬自解。當時,韓愈雖曆經挫折,但字裏行間尚透有自信進取之機,並沒有羨慕像二鳥那樣徒以外飾取悅君主的無知之輩。
作者在序末悄然揭示出“為賦以自悼”的主旨,並再次標舉“遭時”與“不遭時”的對照,與一開頭的“不遇時”呼應,且直貫賦末的“時運”。而實際上,本文的內容並不止於這一點上,其中還包含了對高居顯位而無知庸愚之輩的鄙視,對賢愚顛倒的社會現實的憤懣,以及對自己的期許。同時,作者在聊自寬解中雖透出幾分無奈,但也表現出不畏挫折、待時而起的執著人生態度。
後人評論
近代學者:“遭時者雖小善必達,不遭時者累善無所容焉。”
論佛骨表1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2耳,自後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嚐有也。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3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4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舍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5,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後競為侯景所逼,餓死台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聖明6,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不許度7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創立寺觀。臣常以為高祖之誌,必行於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入大內8,又令諸寺遞迎供養。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9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雲:“天子大聖,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10,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仿效,惟恐後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次{11}。若不即加禁遏,更曆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12}。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穢之餘{13},豈宜令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14},然後進吊。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禦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15},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16},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注】
1佛骨:此處指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一節指骨。表:文體名,古代臣子上給皇帝的奏章的一種,多用於陳情謝賀。2法:法度,這裏指宗教。3少昊:姓己,一說姓贏,名摯,號金天氏。4祚(zuo坐):此指君位。5牲:祭祀用的牲畜。牢:古代稱牛、羊、豬各一頭為太牢(也有稱牛為太牢的),稱羊、豬各一頭為少牢。6推闡聖明:推求闡發高祖英明的旨意。7度:世俗人出家,由其師剃去其發須,稱為“剃度”,亦單稱“度”,意即引度人脫離世俗苦海。8舁(yu於)人大內:抬入皇宮裏。大內,指皇帝宮殿。9徇:順從,隨著。10焚頂燒指:指用香火燒灼頭頂或手指,以苦行來表示奉佛的虔誠。{11}業次:世俗生業,工作。{12}臠(luán巒)身:從自己身上割下肉來。臠,把肉切成小塊。{13}凶穢之餘:屍骨的殘餘。{14}茢(liè列):苕帚,古人認為可以掃除不祥。祓(fu服)除,驅除。{15}殃咎(jiu舊):猶“禍祟”,禍害。{16}懇悃(kun捆):懇切忠誠。
《論佛骨表》寫於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韓愈52歲。憲宗皇帝派遣中使杜英奇押30名宮人去鳳翔迎佛骨,京城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沒想到這樣一篇寫得很有道理的文章,差點為其引來殺身之禍。唐憲宗看過本文之後大怒,竟要處死韓愈,幸而得到宰相裴度和重臣崔群等極力營救,總算免除一死,但被貶到邊遠地區潮州去當刺史。
文章緊緊圍繞迎佛骨這一事實,列舉事例,反複申說,寓貶於褒,辭雄氣壯。大聲疾呼采取堅決的反佛措施。首先,文章列舉了六朝君主事佛而年促的事實,提醒唐憲宗吸取曆史的教訓。唐憲宗迎佛骨的理由是求得“歲豐人泰”。因而韓文一開篇,便考察了上古至漢及六朝的曆史,從正反兩方麵來論證帝王年壽長短與事佛的關係。得出了似乎不容置疑的結論:“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其次,文章以唐高祖沙汰僧道的事為法,希望唐憲宗行高祖之誌。文中說,“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這是指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書請除佛法,唐高祖“亦惡沙門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但是由於“當時群臣材識不遠”,即指中書令蕭璃堅決反對,“其事遂止”。這段話是從君與臣兩個角度講的,一是勸唐憲宗效法唐高祖,繼續“推闡聖明”。言外之意聖明的皇帝理應像唐高祖那樣排佛;二是對“當時群臣材識不遠”,深以為憾,並表明自己今日有誌於“推闡聖明,以救斯弊”。
在寫作方法上,韓愈是很花費了一番心思的。由於進諫的對象是皇帝,就必須講求論辯的方式方法,話要說得委宛曲折,而不能像《原道》那樣直斥佛教的荒謬與虛妄。譬如後一部分,韓愈指出唐憲宗迎佛骨勢必引來無窮災害,勸諫憲宗加以禁止。這段文字直接針對唐憲宗迎佛骨一事而發表議論,卻采取了委曲的筆法。先說唐憲宗未能行高祖之誌,反而放縱佛法,使其盛行,所謂“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再說事佛是愚冥之舉,聖明的天子不會惑於佛。作者將唐憲宗虔誠敬奉佛骨的行為說成是“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而不是真心事佛,這樣說是小心巧妙地為皇帝開脫,可實際上卻使憲宗進退維穀。
本文還非常注意用長句,理直氣壯,一氣嗬成,中間由整齊的四字詞組組成,有力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句中的語言組織是彼此有機聯係的,所以能做到似斷實連,連中有斷,收到氣勢雄渾與凝練峻潔相濟之妙。這種委婉迂回手法是盡量不直接揭示憲宗的荒謬舉措,而是在表麵稱頌之下含蓄表達迷信佛教的危害,以期引起憲宗的反思,進而中止集體迎佛的鬧劇。
韓愈的一生都在為“攘斥佛老”而不遺餘力,作為儒家的忠實信徒,這篇文章是他反佛的代表作,中心論點是“佛不足事”,堅決反對憲宗拜迎佛骨這一迷信舉動。文章的思想內容充分顯示了作者反佛明儒的立場。雖然最終結果是“亂亡相繼,運祚不長”“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禮佛不但不能長生,反而大多短命夭促的事例,觸犯了正在做“太平天子”和“長生夢”的憲宗皇帝的忌諱,以致要把他處以極刑。韓愈因上一道表進諫而獲罪,這可以看做是開文字獄之先河。這在佛教勢力非常強大、朝野上下佞佛成風的形勢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後人評論
李塗《文章精義》:“司馬子長文字,一二百句作一句下,(更點不斷。)韓退之三五十句作一句下,蘇子瞻亦然。初不難學,但長句中轉得意去便是好文字,若一二百句三五十句隻說得一句則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