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夫人被噎得一怔,扭頭去看太後,太後的臉皮也有些掛不住,好在逸之並沒有直接說出她的尊號來,她就幹脆當作沒聽懂。


    楚王爺怕兒子又嗆起來,忙道:“如此,晚兒,你且說說,那個婆子叫什麽,讓人去捉了來問便是。”


    俞筱晚回道:“媳婦不知她叫什麽,想來去廚房問一問就知道了,今日是誰送紫米粥去客院的。”


    君逸之在一旁補充道:“晚兒,你那條裙子放在哪裏了,讓初雲去取了來。”


    初雲就站在俞筱晚的身後,聞言忙道:“二少爺,紫米粥的汁很難洗去,必須乘汁水還未幹的時候,用力搓洗,因此二少夫人將裙子換下來後,奴婢就安排了豐兒將裙子送去洗衣房了。”


    蘭夫人冷笑一聲,“這麽說隻有那個婆子可以證明了嘍,那就麻煩楚王爺快些使人傳了婆子過來詢問吧,雖說到了這時候,寶郡王妃說裙子沾上了什麽就是什麽,可是總也要問一問才好。”


    這話裏的意思,好象那條裙子上,沾的不是粥水,而且是血跡似的。


    蘭夫人的話諷刺意味十分明顯,可是俞筱晚卻沒有反駁,而是裝作柔弱地閉了閉眼睛,君逸之立即關切地扶住她的腰問,“是不是不舒服?”


    俞筱晚咬著下唇,遲疑地、為難地搖了搖頭,君逸之大急,低低地聲音道:“不舒服就讓丫鬟們搬張榻來,支起屏風擋一下便是了。”


    偏廳隻有這麽大,兩人這般說話,太後等人自然都聽見了,畢竟俞筱晚如今是疑似有喜的人,不能出任何意外,眾人忙紛紛表示關心,支使著丫鬟婆子們搬了張美人榻出來,安放在靠牆的一角,又支起了屏風。


    君逸之扶著晚兒過去,輕手輕腳地扶她躺下,俞筱晚用力握住他的手,長長的睫毛連眨了幾眨,君逸之忙用傳音入密問道:“怎麽了?”


    俞筱晚用手指在他手心裏迅速地寫著,我怕,那個婆子可能不見了。


    她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總覺得事情隻怕要糟糕,因為之前吳嬤嬤交口供的時候,也並沒說過賀七小姐要吃粥的事兒,隻說賀七小姐吵著要離開,要離開的人,怎麽會點紫米粥?若是沒有人點紫米粥,那麽那個婆子,就是特意守在那兒,讓她去換裙子的,她居然沒有想到這一層……希望隻是她杞人憂天吧。


    君逸之隻略微一想,便明白了她的意思,這事兒的確是太過巧合了一點,按仵作驗屍的結果,賀七小姐大約是午時初刻身亡的,而晚兒也大約是在那個時候回到春暉院,偏巧又在路上換了裙子,裙子已經洗了,若是連婆子都找不到,就似乎證實了蘭夫人的話,裙子上有血跡……


    他的眸光沉了沉,隨即笑著安慰晚兒道:“你好好躺著,一會兒再問話,我來幫你回話便是了。放心,一切有我呢。冷不冷,我去取件鬥篷給你蓋著。”


    說著便走到門口,吩咐外麵的丫鬟們取件鬥篷過來,並迅速地朝外麵的從安打了幾個手勢。從安便趁無人注意,悄悄退到人群之外,再飛速地走了出去。


    君逸之回到偏廳之內,隻守著晚兒,握著她的手,輕言細語地安慰她,“沒事的,就算是旁人布的局,總有線索可查。”


    俞筱晚這時也鎮定了下來,她怎麽說也是錄入皇家玉牒的寶郡王妃,就算所有的事情都對她不利,可是沒有直接的證據,官府就不能拿她怎麽樣。何況楚太妃和楚王爺、逸之都會幫她開脫,隻要有了時間,就有辦法查出真相來。


    比如說那紫米粥,當時她會相信那名婆子的話,是因為沾到裙子上的,的確是紫米粥的湯汁,紫米十分珍貴,每年的產量都有限,王府裏也不是隨時隨地就能吃上,要吃也要先跟廚房打個招呼。今日是宴客,賀七小姐若是想吃,廚房的確是會幫她做,但這樣,至少去廚房問話,就應該有相應的記錄,若是找不到那名婆子,正可以證明她是被人設計陷害的。


    若是大廚房沒有做紫米粥,王府還有三處院子有小廚房,分別是老祖宗的春暉院,王爺居住的正院和楚王妃的春景院,隻是這幾人不會來冤枉她,那麽,就有可能是在小茶房裏熬的了。每個院子都有小茶房,燒水用的紅泥火爐也能熬湯,俞筱晚沉吟了一下,這樣雖然不好查,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比如說,府裏的紫米是有定數的,哪些院子單獨領過,若是對方為了不露痕跡,去外麵買紫米,也可以從丫頭們的嘴裏問出話來。畢竟紫米粥熬製的進時候是很香的,茶水房又是多數丫頭能出入的地方。


    俞筱晚相信,事情,隻要是人做的,總會有疏漏的地方,隻要沉下心來慢慢調查,就一定能找到蛛絲馬跡。


    沒過多久,去傳話的侍衛便回來了,向楚王爺稟報導:“回王爺,卑職問過廚房所有的廚娘,今日並未有人點紫米粥,更無人送粥去客院。”


    蘭夫人的臉上瞬間露出一抹“我就知道會這樣”的笑容來,然後看向楚王爺,想看他到底會怎麽處置他那個說謊的兒媳婦。


    楚王爺沉吟了一下,轉頭問楚太妃道:“母妃,您看此事……?”


    東昌侯夫人急急地插嘴道:“七兒根本就沒有點紫米粥,可見這是謊言


    楚太妃淡淡地道:“若是晚兒要開脫自己,她自然不可能說個圓不了的謊言,事發到現在也有一個多時辰了,足夠她買通一個廚房的婆子來作證了。這倒是正可以證明,晚兒是被人設計了。”


    維護的意思十分明顯。


    東昌侯夫人心中不滿,卻也無從辯駁,隻好閉了嘴。


    楚王爺忙道:“兒子也是這個意思,那麽廚房這邊……”


    楚太妃道:“廚房這邊繼續查,隻是暫時無法證明晚兒的話而已,咱們還可以問一問那個送裙子的丫頭,還有洗衣房裏的丫頭,她們總看見了裙子上的汙跡。”


    楚王爺忙道:“母妃所言極是。”又打發侍衛去這兩處提人。


    不多時,傳喚豐兒的侍衛帶著豐兒來了,豐兒素來口齒伶俐,麵對屋內這麽多的大人物,一點也不慌張,聲音輕脆地回話,“今日近午時初刻的時候,初雲姐姐陪著二少夫人回了院子,將換下的褲子交給奴婢,讓奴婢立即送去洗衣房,還將汙跡之處指給奴婢看。奴婢見是紫米粥的汁水,怕汁水幹涸之後無法清洗,毀了那麽珍貴的裙子,便自作主張,取了些清水沾濕了那塊汙漬,這才送到洗衣房。當時洗衣房裏隻有小柳和雀兒兩位姐姐,奴婢親手將裙子交給了兩位姐姐,還將汙漬指給了兩位姐姐看了,囑咐她們仔細清洗,一定要將汙漬去除,又不可將衣料洗壞。”


    蘭夫人和東昌侯夫人盯著豐兒的臉看,不曾錯過她的每一個表情,直到確信她沒有說謊,這才在心裏暗哼了聲。


    不多時,去洗衣房的侍衛也回來了,隻帶回了雀兒,小柳請假回家了。雀兒卻不象豐兒那般篤定,隻是道:“豐兒姑娘的確指了裙子上的汙漬給奴婢看,說是什麽的湯水,奴婢也不認得,隻知是紅色的一塊,暈開了一大片,旁邊的顏色淺一些,應當好洗,便應承下來立即清洗幹淨。”


    東昌侯夫人眼睛一亮追問道:“那依你說,是什麽汙漬?”


    雀兒輕聲道:“奴婢隻是個粗使丫鬟,哪裏看得出是什麽汙漬,隻知是紅色的,奴婢洗了許久,邊緣還有些紅痕,又怕洗壞了料子,就先放在一旁,想多泡泡水再洗,哪知……等奴婢洗完別的衣衫之後再去看時,裙子已經不見了。嗚嗚嗚……奴婢就是知道那條裙子珍貴,這才單獨泡在一個桶子裏,還特意放在房內的。”


    說著眼紅紅的哭了起來。


    君逸之和俞筱晚在屏風後聽見,無奈地相視一笑,真是驚天大逆轉,洗衣的小丫鬟不能證明那是紫米粥,隻憑豐兒的話肯定是不行的,豐兒是俞筱晚的陪嫁丫頭,自然是向著她說話的,口供不足採信。現在裙子還不見了,想憑沒清洗幹淨的汙漬來證明她的話,也不可能了。


    楚太妃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怒道:“王府裏出了兇手,還出了賊不成,立即差人搜,怎麽也要將那條裙子搜出來!”


    楚王爺忙連聲應下,立即喚來齊正山和嶽勝二人,要他們各帶一組人馬,到洗衣房和夢海閣兩處進行搜索。


    太後一直沒有發言,坐在一邊旁聽,此時才輕聲問道:“王府的人手足夠嗎?若是不足,就讓隨行的侍衛也幫幫忙吧,多搜幾處,不要光是著眼於洗衣房和夢海閣。”


    楚王爺忙連聲道謝,楚太妃也沒有異議,難道你還能不讓太後和皇上帶來的侍衛幫忙麽?你連太後和陛下都不信任麽?


    既然楚太妃和楚王爺都同意了,太原便將隨行的正副侍衛官喚了進來,吩咐道:“你們將手中的人馬分成四組,兩組多一點的,由你們倆人帶著搜夢海閣和洗衣房兩處,另兩組少一點,交給齊總領和嶽副領二人帶領,去搜索別的院子。搜夢海閣和洗衣房的這兩組,王府就派一人領路便可。”


    太後頓了頓,解釋道:“這是防止王府中的侍衛被人收買,明明有物,也說無物,或者明明沒有,卻栽贓給寶郡王妃。畢竟,現在寶郡王妃還是有些嫌疑的。”


    楚太妃和楚王爺都同意了,並表示了感謝,而屏風後的君逸之和俞筱晚卻相互望了一眼,心底裏敞亮敞亮的,太後這是想到夢海閣搜那本金剛經呢


    俞筱晚心中一動,在君逸之的掌心裏寫下:會不會是太後?


    她越想越有這種可能,會不會是太後布的局?否則為何太後今日會忽然想著駕臨王府?好吧,楚太妃是太後的姐姐,太後想到王府來做客十分正常,可是偏偏她一來,王府裏就發生了命案,實在是太巧了。而更巧的事,別的事都能環環套上,偏偏那條被湯水汙了的裙子,已經證實從頭到尾是被設計的。就算賀五小姐不提出來換裙子的問題,想必也會有旁人將此事提出來,隻要那條裙子不翼而飛了,太後就有藉口派人搜查夢海閣,王府上下還得感恩戴德。


    君逸之沉默著不說話,他也在仔細地思索著,不過他的觀點與晚兒有些不同,太後今日來,定然是打了金剛經的主意,可是卻不一定是她指使他人謀殺賀七小姐,因為實在是沒有必須,而且這樣的動靜未免太大了,萬一哪個環節失誤,就會讓太後名譽受損。雖然就算是太後親手殺了賀七小姐,也沒哪個敢讓太後給賀七小姐賠命,可是到底是不光彩,連帶著太後想幹政,也會被朝臣們詬病,對太後來說,這是得不償失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嫡女不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菡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菡笑並收藏重生之嫡女不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