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感謝fmsu同學投的評價票)
從嶽飛的帥帳開完會出來後,嶽雲便帶著關鈴和牛通騎馬徑直向朱仙鎮奔去。
嶽家軍的大營就在朱仙鎮旁邊,嶽雲縱馬前去也不過盞茶功夫。想到自己就要到這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仙鎮,嶽雲的心情還是非常激動的。他在自己腦海中幻想著這後世稱為四大名鎮之首的美麗風貌……
隻不過,一走進朱仙鎮,嶽雲卻是倒吸一口冷氣。這哪裏還象什麽四大名鎮啊?純粹就是一難民營啊!
隻見鎮上的道路兩旁豎立著各式各樣的棚子。這些棚子用的木材明顯是才從周圍的樹林砍伐下來的,有的棚子立柱上還生著新鮮嫩綠的枝葉,從棚子的門口一眼望進去,可以看到各種五顏六色的破舊鋪蓋卷兒。
而在這些棚子周圍,則站滿了各式各樣的漢族百姓。這其中有錦衣玉袍的大戶人家,也有一身青衫的書生,當然更多的人模樣一眼便能看出是些工匠及種田的佃戶。他們或扶老攜幼,或背著行李,有的還牽著小孩,一臉麻木和滄桑的表情躍然臉上。
這些明顯是從外地趕來朱仙鎮的百姓們看著嶽雲騎著馬帶著士兵走過來,都不禁下意識往後退,給他們讓出了一條通道。待嶽雲等人走後,才又繼續忙碌地收拾起東西來……
嶽雲不禁一陣歎息,想到他們已經把希望寄托在了嶽飛和嶽家軍身上,卻不知道嶽飛已經隻有一年多的命了,嶽家軍更是落得一個分解得七零八落的下場。漢人驅逐異族,恢複中原的夢想卻就此拖了兩百二十多年。直到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後,才最終於1368年攻克元朝大都,漢家江山才終得恢複。
進入鎮上後,越往鎮中心走,人就越多,加上路上隨處搭建的簡易棚子占去了大半路麵。嶽雲騎馬根本無法通過。他無奈之下,也隻得下馬,交由牛通牽著,然後自己和關鈴緩緩前進,在問過路人之後,總算勉強擠到了朱仙鎮的私塾學堂門口。
嶽雲打量了一下麵前的私塾,隻見是一座很普通的四合院,院牆全是用青磚徹成,隻是,由於此地戰火連連,牆磚上可見不少刀痕。院子的大門早已破爛不堪,連門鎖都已生鏽不能用了。所以大門也隻是虛掩著,形同擺設。
嶽雲走進這院子,環顧了一下四周,院子裏的房屋是很平常的青瓦平房,不過門欄窗欞卻都古色古香的,看上去別有一番情象,不過這些窗欞門欄卻都有些發黃破舊,帶給他一種年久失修的感覺。院子裏倒是十分幹淨,連一片落葉都沒有。看來這王童應是一個精細整潔之人。
這時,跟隨嶽雲一起進來的關鈴大聲叫道:“王童先生在嗎?”
片刻之後,隻聽“吱嘎”一聲,院子裏的一間偏房門打開了,王童走了出來,他身著一件白色的長衫,雖然已經舊得有些發黃,卻是十分幹淨,腳穿一雙黑底綠鍛靴,神色有些萎靡不振,但兩眼卻依然炯炯有神。但他一見到嶽雲前來,則立刻精神大振,連忙上前拜倒行禮道:“屬下參見大公子!”
嶽雲聽他自稱屬下,先是一愣,然後才回過神來,他既已答應出仕,當自己的謀士,已可算是自己的屬下了。
嶽雲忙將他扶起來,糾正道:“文青不用如此多禮,咱們歲數相差也不多,不如就兄弟相稱好了!”
王童卻哪裏肯幹,連稱不敢,嶽雲堅持了一陣,見他仍不同意,也隻得作罷。
王童將嶽雲迎入自己住的房間,再拿過一張椅子,請嶽雲坐下,並給嶽雲泡了一壺上好的烏龍茶。
嶽雲接過茶碗喝了兩口,兩眼瞥向王童的房間,卻見房間內牆上掛著一幅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江南春》詩詞,內容是“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四句詩的字寫得剛勁有力,氣勢磅礴,實在是一書法佳品。
隻不過這詩詞旁的景象就不敢恭維了。那內牆上刷的白漆都已掉落大半,房中家具更是破爛不堪。
王童見嶽雲打量著自己的房屋,便自嘲道:“大公子,屬下本是一個孤兒,十歲時父母死於金軍之手,後便被這私塾的老夫子收養,在他五年前過世之後,屬下就接手了這私塾,負責教導鎮中孩童讀書,也順便幫鎮中百姓代筆書信。隻是這些年來,此地兵荒馬亂,百姓性命朝不保夕,又哪來閑心送孩子讀書。若非鎮中百姓見在下乃是一介秀才,平時又微有些薄名,對屬下多有接濟,恐怕屬下早就餓死街頭了。”
嶽雲心道難怪,宋朝時尊文抑武,文人大多瞧不起武將。而這王童自己隻略微一勸,就同意出仕,這在宋朝的讀書人中還不多見,原來是他早就不甘心這樣混日子了。
王童這時也坐下後,方問道:“不知大公子這次來見屬下,有何要事呢?”
嶽雲一臉平靜地說道:“近日來,附近數地百姓聽說我大軍即將南撤,均紛紛前來朱仙鎮周圍,要求隨大軍南返,想必文青也深有體會吧。眼下經我軍參議官估算,要求一起撤走的百姓已多達二十餘萬,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恐怕就遠遠不夠了。不知先生對此可有主意?”
如今朱仙鎮內外都被各地湧來的百姓塞滿了,王童自然感觸極深。這幾天他也沒閑著,想到自己要當謀士了,便將一些兵書策略翻出來讀了一陣,收獲頗多。
於是他隻略一思量,便說道:“大公子,此事牽動太大,數十萬百姓如由我軍臨時安置,說不定還得再次搬遷,為免讓百姓多受一次搬遷之累,不如現在就向朝廷稟報此事,由朝中派人直接出麵安置,這樣亦可讓我軍能專心護送百姓,免為安置之事分心!”
嶽雲這下真要大聲叫好了,沒想到這王童還真有點當謀士的天賦,居然他想出來的辦法和自己差不多,也是要將這麻煩踢給朝廷。而且,此事既由他主動提出,那要他去當這‘上訪代表’也就順理成章了,免得自己還要勸說。
嶽雲哈哈大笑道:“文青之策,正合我意。今日嶽某專程來此,就是想請文青組織一批人,到臨安上訪去!好讓官家和朝廷大臣們知道前線發生的這些事情,作出妥善安排!”
王童聽聞之後,一臉驚愕道:“上訪?”
嶽雲微笑著點了點頭:“是的!嶽某還想請你當這‘上訪請願團’的領頭人呢!由你組織兩三百商人和文人,到臨安去向官家請願。能不能讓朝廷同意再度緩期撤軍,增拔糧草,安置百姓,就看你的了!”
這時,他方把自己的想法和計劃給王童說了一遍,王童越聽越驚。
當嶽雲一口氣說完之後,他已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大歎道:“大公子如此妙計,恐怕朝廷想不同意緩期撤軍都不行了。”
嶽雲微微一笑道:“再好的計策也要有優秀的人才去執行方可,不然也隻是淪為紙上談兵。不知道文青可願當這‘上訪請願團’的團長,前往臨安一行呢?”
王童當下便躬身行禮道:“大公子為百姓著想,所用手段亦十分高明,屬下定當竭力而為,隻是怕王童愚魯,未能把如公子所願,將事情辦得妥當。”
嶽雲立即將他扶起來,鼓勵道:“文青,別的人去辦事,我不放心,隻有你辦事,我才放心。這附近有哪些出名點的文人和商人,我也不甚了解,你是本地人,想必比我清楚得多。這事就拜托你了!不管事成於否,文青,我都不會怪你的!”
王童心下十分感動,自己才剛剛被嶽雲收為幕僚,就委以如此重任,足可見他對自己的器重和信任。
他有些激動地說道:“大公子,你的知遇之恩、提拔之恩,王童沒齒難忘。此次臨安之行,王童定當竭盡全力,將這利國利民的大事辦好!為中原百姓爭得一個滿意的結果。隻是,就怕……就怕功敗垂成,在下可就無顏見公子了……”
嶽雲見狀連忙又對他好生安慰了一陣,稱不管是否能上訪成功,都不會怪罪於他。然後再三叮囑了上訪的幾個細節和要注意的事情,特別是告訴他:雖然此事由他承頭負責,但表麵上還是最好推舉一位德高望重,名氣較大的名士當代表,這樣才能更好地引起轟動效應,吸引大家注意,而且名士往往在朝中也有人脈,對於上訪的訴求實現也更容易一些。
嶽雲再三交待之後,才和王童告別離去。
(感謝fmsu同學投的評價票)
從嶽飛的帥帳開完會出來後,嶽雲便帶著關鈴和牛通騎馬徑直向朱仙鎮奔去。
嶽家軍的大營就在朱仙鎮旁邊,嶽雲縱馬前去也不過盞茶功夫。想到自己就要到這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仙鎮,嶽雲的心情還是非常激動的。他在自己腦海中幻想著這後世稱為四大名鎮之首的美麗風貌……
隻不過,一走進朱仙鎮,嶽雲卻是倒吸一口冷氣。這哪裏還象什麽四大名鎮啊?純粹就是一難民營啊!
隻見鎮上的道路兩旁豎立著各式各樣的棚子。這些棚子用的木材明顯是才從周圍的樹林砍伐下來的,有的棚子立柱上還生著新鮮嫩綠的枝葉,從棚子的門口一眼望進去,可以看到各種五顏六色的破舊鋪蓋卷兒。
而在這些棚子周圍,則站滿了各式各樣的漢族百姓。這其中有錦衣玉袍的大戶人家,也有一身青衫的書生,當然更多的人模樣一眼便能看出是些工匠及種田的佃戶。他們或扶老攜幼,或背著行李,有的還牽著小孩,一臉麻木和滄桑的表情躍然臉上。
這些明顯是從外地趕來朱仙鎮的百姓們看著嶽雲騎著馬帶著士兵走過來,都不禁下意識往後退,給他們讓出了一條通道。待嶽雲等人走後,才又繼續忙碌地收拾起東西來……
嶽雲不禁一陣歎息,想到他們已經把希望寄托在了嶽飛和嶽家軍身上,卻不知道嶽飛已經隻有一年多的命了,嶽家軍更是落得一個分解得七零八落的下場。漢人驅逐異族,恢複中原的夢想卻就此拖了兩百二十多年。直到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後,才最終於1368年攻克元朝大都,漢家江山才終得恢複。
進入鎮上後,越往鎮中心走,人就越多,加上路上隨處搭建的簡易棚子占去了大半路麵。嶽雲騎馬根本無法通過。他無奈之下,也隻得下馬,交由牛通牽著,然後自己和關鈴緩緩前進,在問過路人之後,總算勉強擠到了朱仙鎮的私塾學堂門口。
嶽雲打量了一下麵前的私塾,隻見是一座很普通的四合院,院牆全是用青磚徹成,隻是,由於此地戰火連連,牆磚上可見不少刀痕。院子的大門早已破爛不堪,連門鎖都已生鏽不能用了。所以大門也隻是虛掩著,形同擺設。
嶽雲走進這院子,環顧了一下四周,院子裏的房屋是很平常的青瓦平房,不過門欄窗欞卻都古色古香的,看上去別有一番情象,不過這些窗欞門欄卻都有些發黃破舊,帶給他一種年久失修的感覺。院子裏倒是十分幹淨,連一片落葉都沒有。看來這王童應是一個精細整潔之人。
這時,跟隨嶽雲一起進來的關鈴大聲叫道:“王童先生在嗎?”
片刻之後,隻聽“吱嘎”一聲,院子裏的一間偏房門打開了,王童走了出來,他身著一件白色的長衫,雖然已經舊得有些發黃,卻是十分幹淨,腳穿一雙黑底綠鍛靴,神色有些萎靡不振,但兩眼卻依然炯炯有神。但他一見到嶽雲前來,則立刻精神大振,連忙上前拜倒行禮道:“屬下參見大公子!”
嶽雲聽他自稱屬下,先是一愣,然後才回過神來,他既已答應出仕,當自己的謀士,已可算是自己的屬下了。
嶽雲忙將他扶起來,糾正道:“文青不用如此多禮,咱們歲數相差也不多,不如就兄弟相稱好了!”
王童卻哪裏肯幹,連稱不敢,嶽雲堅持了一陣,見他仍不同意,也隻得作罷。
王童將嶽雲迎入自己住的房間,再拿過一張椅子,請嶽雲坐下,並給嶽雲泡了一壺上好的烏龍茶。
嶽雲接過茶碗喝了兩口,兩眼瞥向王童的房間,卻見房間內牆上掛著一幅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江南春》詩詞,內容是“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四句詩的字寫得剛勁有力,氣勢磅礴,實在是一書法佳品。
隻不過這詩詞旁的景象就不敢恭維了。那內牆上刷的白漆都已掉落大半,房中家具更是破爛不堪。
王童見嶽雲打量著自己的房屋,便自嘲道:“大公子,屬下本是一個孤兒,十歲時父母死於金軍之手,後便被這私塾的老夫子收養,在他五年前過世之後,屬下就接手了這私塾,負責教導鎮中孩童讀書,也順便幫鎮中百姓代筆書信。隻是這些年來,此地兵荒馬亂,百姓性命朝不保夕,又哪來閑心送孩子讀書。若非鎮中百姓見在下乃是一介秀才,平時又微有些薄名,對屬下多有接濟,恐怕屬下早就餓死街頭了。”
嶽雲心道難怪,宋朝時尊文抑武,文人大多瞧不起武將。而這王童自己隻略微一勸,就同意出仕,這在宋朝的讀書人中還不多見,原來是他早就不甘心這樣混日子了。
王童這時也坐下後,方問道:“不知大公子這次來見屬下,有何要事呢?”
嶽雲一臉平靜地說道:“近日來,附近數地百姓聽說我大軍即將南撤,均紛紛前來朱仙鎮周圍,要求隨大軍南返,想必文青也深有體會吧。眼下經我軍參議官估算,要求一起撤走的百姓已多達二十餘萬,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恐怕就遠遠不夠了。不知先生對此可有主意?”
如今朱仙鎮內外都被各地湧來的百姓塞滿了,王童自然感觸極深。這幾天他也沒閑著,想到自己要當謀士了,便將一些兵書策略翻出來讀了一陣,收獲頗多。
於是他隻略一思量,便說道:“大公子,此事牽動太大,數十萬百姓如由我軍臨時安置,說不定還得再次搬遷,為免讓百姓多受一次搬遷之累,不如現在就向朝廷稟報此事,由朝中派人直接出麵安置,這樣亦可讓我軍能專心護送百姓,免為安置之事分心!”
嶽雲這下真要大聲叫好了,沒想到這王童還真有點當謀士的天賦,居然他想出來的辦法和自己差不多,也是要將這麻煩踢給朝廷。而且,此事既由他主動提出,那要他去當這‘上訪代表’也就順理成章了,免得自己還要勸說。
嶽雲哈哈大笑道:“文青之策,正合我意。今日嶽某專程來此,就是想請文青組織一批人,到臨安上訪去!好讓官家和朝廷大臣們知道前線發生的這些事情,作出妥善安排!”
王童聽聞之後,一臉驚愕道:“上訪?”
嶽雲微笑著點了點頭:“是的!嶽某還想請你當這‘上訪請願團’的領頭人呢!由你組織兩三百商人和文人,到臨安去向官家請願。能不能讓朝廷同意再度緩期撤軍,增拔糧草,安置百姓,就看你的了!”
這時,他方把自己的想法和計劃給王童說了一遍,王童越聽越驚。
當嶽雲一口氣說完之後,他已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大歎道:“大公子如此妙計,恐怕朝廷想不同意緩期撤軍都不行了。”
嶽雲微微一笑道:“再好的計策也要有優秀的人才去執行方可,不然也隻是淪為紙上談兵。不知道文青可願當這‘上訪請願團’的團長,前往臨安一行呢?”
王童當下便躬身行禮道:“大公子為百姓著想,所用手段亦十分高明,屬下定當竭力而為,隻是怕王童愚魯,未能把如公子所願,將事情辦得妥當。”
嶽雲立即將他扶起來,鼓勵道:“文青,別的人去辦事,我不放心,隻有你辦事,我才放心。這附近有哪些出名點的文人和商人,我也不甚了解,你是本地人,想必比我清楚得多。這事就拜托你了!不管事成於否,文青,我都不會怪你的!”
王童心下十分感動,自己才剛剛被嶽雲收為幕僚,就委以如此重任,足可見他對自己的器重和信任。
他有些激動地說道:“大公子,你的知遇之恩、提拔之恩,王童沒齒難忘。此次臨安之行,王童定當竭盡全力,將這利國利民的大事辦好!為中原百姓爭得一個滿意的結果。隻是,就怕……就怕功敗垂成,在下可就無顏見公子了……”
嶽雲見狀連忙又對他好生安慰了一陣,稱不管是否能上訪成功,都不會怪罪於他。然後再三叮囑了上訪的幾個細節和要注意的事情,特別是告訴他:雖然此事由他承頭負責,但表麵上還是最好推舉一位德高望重,名氣較大的名士當代表,這樣才能更好地引起轟動效應,吸引大家注意,而且名士往往在朝中也有人脈,對於上訪的訴求實現也更容易一些。
嶽雲再三交待之後,才和王童告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