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古代的廁所長什麽樣子
有人統計過,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廁所6~8次,算下來一年就有2500次。按照平均每次兩分鍾計算,人的一生中,大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是在廁所中度過的。與我們一路相伴的廁所,在古代又是什麽樣子呢?
在上古時代,廁所很簡陋,就是露天挖一個大坑,人在坑邊上如廁。後來,人們在糞坑上麵搭建了小屋,估計是怕露天風大把人吹進糞坑。那時候上廁所的確是一件危險的事,如果不小心掉進坑裏,不摔死也會被淹死。你別笑,曆史上還真有這樣的事:春秋時的晉景公,就是如廁時掉進糞坑淹死的。《左傳·成公十年》就記載過晉景公“如廁,陷而卒”,但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廁所時突發疾病才掉進糞坑死的。晉景公因此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在廁所殉職的君主,估計也是唯一的。
到了漢朝,廁所一般設在宅院的後方,搭建在高處,下麵連通豬圈,人排泄出來的糞便可以直接掉進豬圈給豬吃,這種廁所叫作“圂”(hun)或“圂廁”。圂廁的好處有三個。首先,把廁所和豬圈兩個汙穢處結合在一起,減少了汙染源,並將人畜糞合一,方便清理利用。怎麽利用?用來做肥料。在沒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糞便是最好的農業肥料。其次,將人糞作為豬的輔助食料,有利於資源再利用。另外,將廁所設在豬圈上方,結構立體,占地麵積小,從而達到了節約空間的目的。這種圂廁至今還流行於陝南、四川等部分地區。但圂廁也有一個弊端,就是豬食用人類糞便可能會引發寄生蟲病。
古代還流行一種便攜式的如廁器具,因其形狀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夜壺。至於為何以虎為器形,說法比較多。有的認為這是古人表示對老虎的厭惡。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和漢朝名將李廣有關——據《西京雜記》記載,李廣打獵射死一隻老虎,便“鑄銅像其形為溲器,示厭辱也”。但現存最早的虎子是戰國時期墓葬出土的,這說明虎子的出現遠在李廣之前。
虎子極大方便了古人如廁,這說明古人也很懶,晚上也不願意到屋外麵上廁所。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這種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還有一個盤子形狀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麵。
到了唐朝,由於開國皇帝李淵的爺爺叫李虎,而古人講究避尊者諱,怎麽能把開國皇帝爺爺的名字用在如廁的器具上呢?於是,“虎子”就改名為“馬子”。古人對馬子的要求也隨之變高,不光要能用來裝尿,還要能裝糞便,所以馬子的形製也加大了,變成了桶形,“馬桶”因而誕生。
馬桶一經發明,廣受城市居民喜愛,以其占地小、味道輕、方便清理等優點成為城市居民居家必備之物。古人也講究環保,馬桶裝滿了,是不可以隨處傾倒的,必須由專門的人來收。這種城市裏專門收集運輸糞便的職業,在唐宋時叫作“傾腳工”。他們挨家挨戶收集糞便,並將其運送到城市周邊的農村販賣,獲利頗豐。唐朝有個叫羅會的人以收糞為業,竟然成為富豪。《朝野僉載》載:“(羅)會世副其業,家財巨萬。”由此看來,掏糞工在唐朝還是個高薪職業。
到了南宋,糞便收集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還有人還為了爭奪收糞市場而進行訴訟。
明清時期,北京城內從事糞便清運職業的人被稱為“糞夫”。他們將收集到的糞便運到郊外的“糞廠”,糞廠會將糞便晾曬成肥料賣給農民來獲利。生活在不同區域的居民,產生的糞便是不一樣的,其價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區吃得好,糞便質量高,肥力足,能賣上好價錢。因此,糞夫們經常為了爭奪“高端市場”而發生爭鬥。到了清朝初年,糞夫們商議劃定了專屬工作區域,並簽字畫押,不得越界收糞。這種固定的收糞區域和收糞路線,被稱為“糞道”,這是一種特殊的“特許經營權”,還可以轉讓買賣。其他城市的情況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糞夫綽號“倒老爺”。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馬桶後,糞夫的職業才慢慢消失。廁所的進步,是衡量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廁所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史。
03 古人上廁所用什麽
上一篇講了古代的廁所什麽樣,這一篇繼續聊重口味的話題,講講古人上完廁所用什麽擦屁屁。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們用什麽擦屁股。據說羅馬帝國時就已經有了公廁,公廁內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綿。古羅馬人將海綿綁在棍子的一端,沾濕後用來擦屁股。擦完後,將棍子插入一個專門的水槽中浸泡海綿,水槽裏盛有高濃度的鹽水。鹽水洗屁屁,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倒也挺科學。隻是大家共用一塊海綿,不知會不會有交叉傳染疾病的危險。
我們再將視角轉回國內。今天人們上完廁所都用紙巾擦屁股,可造紙術是漢代才改進並推廣的。即使是漢朝以後,中原文明也比較愛惜紙,認為那是文化用品,有了紙後很長時間裏也沒舍得用來擦屁股。直到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人們才開始普遍用紙擦屁股。可那時候的紙張想必沒有今天的紙巾這般柔軟,所以使用前得反複揉搓軟化。說到這兒,王老師想起了電視劇《我愛我家》中的“金剛砂”牌手紙,老傅同誌每次使用前,都得至少做10分鍾的軟化處理。元朝時也如此,據《元史·列傳第三·後妃二》記載,“裕宗徽仁裕聖皇後”當太子妃的時候對婆婆“昭睿順聖皇後”非常孝順,婆婆上廁所擦屁股之前,她都會用自己的臉試試衛生紙的柔軟度,柔軟度夠了才給婆婆用。明清兩朝也繼續使用紙張來擦屁股。小說《紅樓夢》裏,劉姥姥在大觀園上廁所之前就找丫環要了紙。
那元朝之前古人用什麽擦屁屁呢?答案是“廁籌”,又叫“攪屎棍”。這是一種二十多厘米長的條形木片或竹片,古人如廁後就用這個東西解決,具體使用方法,可能和“用木勺吃冰激淩”的操作差不多。中國人用廁籌的最早記載見於三國時代。有學者考證,廁籌應該是東漢時隨著佛教戒律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後來又傳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也用廁籌,近年來還有出土文物。
廁籌出現之前,古人用啥呢?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畢竟古人對這種事情也羞於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合理猜測。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貧窮的農村,人們上廁所還有的用樹葉、秸稈、卵石,甚至土塊。對比一下,漢朝以前的人上廁所可能就用這些。估計那時候人們得痔瘡的概率一定很高。
我們今天上廁所使用的衛生紙,出現至今也就一百年的時間。其發明的過程還很戲劇化。據說在20世紀初,美國史古脫紙業公司購進一大批紙,可由於運送過程的疏忽,紙麵因潮濕而產生皺褶無法使用。老板史古脫腦洞大開,在卷紙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於撕成小張紙片,然後賣給火車站、飯店、學校等地方,作為如廁用紙。史古脫將這種紙命名為“桑尼”衛生紙巾,因其柔軟且好撕,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很快就風靡美國,爾後又走向世界。
這種衛生紙不久也傳到了中國,成為當時的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這裏還有個由衛生紙引發的小故事。1948年9月,國民黨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在與解放軍作戰失利後裝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壽光縣一個村莊,在一個橋下解手時,他習慣性地使用了美國進口的高級衛生紙。當時在中國很多地區,人們上完廁所後還是就地取材,用樹葉、秸稈、土塊啥的,所以這雪白的衛生紙引起了當地“朝陽群眾”們的警惕,隨即向解放軍報告了這一情況。解放軍“順紙摸瓜”,最終擒獲王耀武。堂堂國民黨高級將領最終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衛生紙上,令人不得不感歎這無常的人生。
04 古代女子那幾天怎麽辦
這一篇我們聊聊古人來“大姨媽”的時候用啥。這裏的“大姨媽”指的是女性的月經,原諒我身為一名男老師,對“月經”一詞不敢隨意使用,姑且用“大姨媽”一詞代替。
古人將“大姨媽”稱為“月事”,一個月來一次的事,無比自然而和諧的名字。由於生理知識的匱乏,古人對帶來了“血光之災”的“大姨媽”一直存在偏見。在原始社會,女子來“大姨媽”的時候,會被隔離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給部落帶來晦氣。明朝時,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裏警告男性同胞們,“大姨媽”會損傷陽氣,告誡君子遠離。
古人來“大姨媽”了,也會使用類似今天衛生巾的女性用品,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帶,由於中國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加上封建禮教觀念的影響,月事布這種“黑科技”的東西都是獨門秘傳,沒有公開製造和售賣,其製作方法都是母女相傳。
盡管每一家的月事帶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構造大同小異:用幹淨的布做成10厘米寬的長條形狀,有的中部兩側加寬,類似今天衛生巾的防側漏護翼。月事布兩頭各有一條細長的繩子,用於將月事布係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小口袋,裏麵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燒後的灰燼,有吸水、祛濕、殺菌的作用。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將裏麵的草木灰換掉,並用清水洗淨然後晾幹,以備下次再用。講究一點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時候還會在水裏加些明礬,同樣起殺菌消毒的作用。也有的貴族家庭用棉花或紙張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確切地說是吸血)效果不佳,還是草木灰更物美價廉。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潔、存放月事布時極端隱秘小心,甚至結婚十幾年的夫君有的都不知道月事布為何物。對於經期,女性也常用隱晦的暗號來暗示丈夫,例如“麵點朱砂”“戴戒指”等方法。唐代詩人王建還寫過一首“大姨媽”題材的詩,描繪的對象是宮女:“禦池水色春來好,處處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
到了近代,衛生巾開始從西方傳入我國。1920年,美國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纖維棉和細薄紗批量生產出最早的衛生巾。衛生巾廣告最晚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就已經在我國出現,據此可以推算衛生巾傳入我國也應該在這前後。胡適創辦的《知識》雜誌當時還刊登過一篇名為《女子例假布之研討》的文章,大力提倡女子購買使用西藥房出售的“上等經布”。這種衛生巾包裝成盒,一盒12隻,用後可洗可棄,被胡適讚譽“實為經布中最好者”。衛生紙、衛生巾,都是在民國時期傳入我國的,由此也可以窺見我國近代西化之程度。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物資的匱乏,衛生巾並沒有在我國繼續普及。在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間裏,我國廣大女性還是將衛生紙折疊成長條狀代替衛生巾使用。衛生巾在我國普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大姨媽”的話題咱們就講到這兒。萬一穿越回了古代,又趕上“大姨媽”來探訪,那你就可以自力更生,記得到時候謝謝王老師教會了你這麽多本領!
05 古代的床長什麽樣子
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追求休閑舒適,坐臥用具必不可少,這一篇就聊聊古人的坐臥用具。
古代最早出現的坐臥用具是床。早在處於母係氏族社會階段的半坡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床的雛形——土台,類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時期,床的形製被逐漸確立下來。
床是古人晚上睡覺時用的寢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臥、躺,於是又發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們常說的床榻,在古代是兩種用具。“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將這句話中的臥榻理解為床,其實這是不對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區別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則是席子。古代最初沒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臥都在鋪於地麵的席子上,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席居製”。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戰國之際,貴族們覺得坐在席子上不夠顯示自己尊貴的身份,也可能害怕得痔瘡,所以就發明了一種略高於地麵的木製坐具。這種坐具比床矮小,移動方便,隨坐隨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廳堂。這種坐具就是榻,但“榻”這一名稱的出現是在西漢。後來又出現了加大的榻,人能夠躺在上麵,就是前麵說過的臥榻。
綜上所述,床和榻的區別主要有三:從形製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從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來睡覺的,榻是白天用來坐、臥、躺的;從擺放位置看,床一般放在臥室,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廳。
盡管榻在中國出現得很早,但除了少數貴族用榻外,大部分人還是繼續著“席居製”。隻是鋪的席子逐漸加厚,形成了所謂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稈做材料:較為粗糙的材料鋪墊在下層,稱為筵;較為細軟的材料鋪在上層,稱為席。東漢鄭玄在《周禮注疏》中就講:“鋪陳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麵舉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詞後來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詞。筵席後來傳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內鋪設筵席,慢慢就演化成了後來的“榻榻米”。
席居製的時代,人們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後期,床榻越來越高,人們便開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個敞開胸懷吸收外來文化的時代,特別是對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熱衷。胡人的生活習慣也極大地影響著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雖然稱作床,但體積很小,隻能容坐一個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國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詞也是在唐朝才開始出現的。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床前明月光”,這裏的“床”很有可能是這種胡床。因為胡床能放在院子裏,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舉頭望明月。如果是傳統的寢床,是陳放在臥室的,而在臥室是望不到天邊的明月的,因為古代的窗戶沒有玻璃。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來的椅子在我國空前普及,並出現了風靡後世的太師椅。據說太師椅的發明與秦檜有淵源,因為秦檜又被稱作秦太師,故而叫作太師椅。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古人徹底告別了席居製。當時的貴族圈還流行一種三麵圍起來的圍床,《韓熙載夜宴圖》裏麵的床就是這種。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變成了封閉式的,像一間小屋子。椅子則成為大眾用品,非常普遍。這一時期還有一種介於床和榻之間的“羅漢床”,其造型特點是在榻上安有矮圍子,形體較大,可坐可臥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發。今天的明清題材影視劇中經常有羅漢床的出鏡。
在古代,坐臥用具的使用還能體現禮製功能。漢朝時,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獨坐一榻更為尊貴。因此,能被邀請同榻而坐是對客人非常尊貴的禮遇。《後漢書》記載,東漢時有位太守陳藩,非常愛才。當時有個叫徐稚的人,人稱“南州高士”,很有學問,陳藩與其交往密切。陳藩在家中專門為徐稚設了一張榻,平時掛在牆上,徐稚來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掛起來。這就是今天“下榻”一詞的來源。在而今的東北地區,如果家中來客人了,主人一般都會熱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這種禮節也頗具古風。因此在古代,主人對客人的最高禮遇就是邀請你同榻而坐,“請你上床”。
06 古人的住宅麵積有多大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16年我國人均住宅麵積已經達到了40.8平方米。在王老師的老家東北,人少房多,很多家庭都能達到這個數字,但若是北京或上海,能達到這個數字的都是富裕家庭。那古人的住宅麵積有多大呢?今天咱們就以唐朝為例,看看古人是否需要“蝸居”。
唐朝實行“均田製”,就是國家免費給民眾分配土地,宅基地也是如此。按照唐朝法律規定,良民三口之家分給一畝地來建房,每增加三口人再增加一畝。唐朝的一畝合今天的522平方米。也就是說,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眾,法定住宅麵積也能達到500多平方米。但要注意,這隻是紙麵上的規定,實際情況可能會小於這個數字。另外,這500多平方米的麵積是加上了院子麵積的,房屋的建築麵積沒有那麽大。而且這一畝宅基地也主要針對農村居民,城裏人多地少空間緊張,住宅肯定沒有農村那麽大。
那城裏人的住宅有多大呢?根據敦煌文書(敦煌出土的唐朝法律文書及判案集)的記載,當時二線城市敦煌有個叫馬法律的平民,他家住宅有5間房,分別是中堂(也就是客廳)、東間房、小東房、西間房和廚房,建築物的套內麵積在82平方米左右。如果加上院子,總共在171平方米左右。
通過對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麵積的研究,我們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結構的特點。首先,客廳一定要大,大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這與文獻記載中“唐朝人重視中堂”的觀點也一致。其次,廚房也較大,大部分在15平方米到23平方米之間,畢竟那時候要生火做飯,灶台之類的占地麵積都很大。再次,唐朝的住宅都不見對廁所的記載,也許他們上廁所都在外麵,或者用馬桶。最後,普通城市居民的住宅總麵積應該在200平方米左右。
達官貴人的房子就要大得多了。比如白居易住在東都洛陽時是太子賓客,其住宅有房屋,有水池,還有一片竹林,水上還建有小橋,占地麵積17畝,約合今天8800平方米,類似一個小公園了。幫助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郭子儀,後來官至兵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副國級幹部。史書記載他在長安的住宅占地四分之一個親仁坊。坊是唐朝時的居民區,其規模類似於今天一個街道辦事處的下轄範圍。親仁坊算是唐朝長安中等規模的一個坊,長度在1公裏多一點,寬度500多米。四分之一親仁坊的麵積約合今天15萬平方米,差不多相當於兩個清華園的麵積。有的朋友可能會震驚,這麽大的宅院,可怎麽住啊?不必擔心,郭子儀全家上下有3000多口人呢!郭家人見麵時,如果互相不熟,可能都不知道對方住在哪兒。腦補一下郭家人平時交往的場景:家人之間都是通過微信搖一搖認識的,見了麵一聊天才發現,都是一個太爺爺生的。“原來你是東院的啊?早點回你的院子,天就要黑了,路上小心!”這就是有錢人的世界,普通人永遠都不會懂!
07 古人見麵為什麽要跪拜
在曆史劇裏,大臣見到皇帝都要下跪,百姓見到官員也要下跪。古人是自古以來就有下跪的傳統嗎?
跪拜最初並非一種禮節,也沒有明顯的等級區別或人格卑微色彩,而隻是一種普通的“坐姿”。先秦時,無論宮殿庭堂,還是官府民宅,都沒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不分貧富貴賤地在地麵鋪設的席子上席地而坐,貴族頂多在下麵加個榻。那時的坐姿是雙膝著地,臀部抵於腳跟而坐。這種坐姿跟跪著很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韓國人依然保持這種跪坐姿勢,並沒有卑微色彩。
跪坐時代,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話,隻要身體前傾並將腰杆伸直,臀部離開腳跟,即變為跪姿。如果雙手觸地,則轉化為拜姿。先秦時君主與臣下麵談時,雙方都是這種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時彼此都互拜。《戰國策·秦策三》中記載:“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範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跪拜是雙方互相表達禮敬與尊重的一種禮儀,沒有尊卑之分。這種坐姿漢朝依然保持,例如漢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議事的時候,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
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國人不再席地而坐。既然平時不跪坐了,跪拜便成為刻意而行的動作,帶上了比較明顯的尊卑色彩。然而,宋代的大臣對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極莊重的儀式典禮上。平時大臣見皇帝也不跪拜,隻是站立表示尊重,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則行雙手交叉的揖拜之禮。
從元朝開始,帶有屈辱、卑賤性質的跪拜禮才推行開來。元代禦前奏聞時,大臣一律下跪奏聞,極具卑微與諂媚色彩,這與元朝將君臣關係視為主仆關係的觀念也是合拍的。明朝取代元朝,跪拜的禮節沒有改變,因為臣民隻是換了個主子,主子骨子裏的主奴思維絲毫沒有變化。朱元璋甚至變本加厲,不光規定臣下見皇帝要下跪,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大明會典》記載:“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到了清朝,不光要跪拜,還要磕頭,並且要磕響。以至於有的大臣麵見皇帝前要賄賂宮中太監,好讓太監將其領到朝堂內的空心地磚處,這樣磕頭才磕得響。
清朝時,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甚至還要求外國的使者下跪。乾隆晚年時,英國使節馬戛爾尼率團訪華,就因為跪拜禮而發生了激烈爭論。甚至有學者認為,馬戛爾尼的跪拜禮問題背後,是幾十年後中英爆發鴉片戰爭的深層次原因之一,這體現了天朝秩序與平等外交的衝突。
跪拜禮的變遷,不僅僅是禮儀的流變,其背後的實質是時代精神的蛻變,是君主權力空前加強的外在表現。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誡皇帝:“天下者,中國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而元朝之後,大臣的地位卑微到隻是皇帝的奴才。至於普通百姓,連當奴才的資格都沒有,隻能是蟻民。辛亥革命後,除了對父母長輩或先人牌位,國人下跪的禮節都被廢除了。然而在精神上,很多人還是跪著的。
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飯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貧窮得無法生存叫“饑寒交迫”。古代沒有暖氣,人們是怎麽取暖的呢?
早在史前文明時代,北方人在建築房屋時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為了防風保暖。屋內地麵中間還挖個坑,周邊用泥土夯實,用來燒火取暖,稱為“火塘”。
秦漢時期又出現了火牆,最早是宮廷裏用的,秦朝的鹹陽宮遺址中就有火牆。火牆的內部是中空的,從裏麵把牆燒熱,這樣屋子就暖和了。火牆的衍生品是火炕,在東北地區特別流行。《宋文鑒》記載,北方女真族“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而飲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區的一些農村還在使用火牆和火炕,尤其是東北,招待客人最溫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進屋上炕,然後把炕燒得熱乎乎的。王老師生活在東北地區,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一個與火炕有關的故事:話說民國時期東北某地征兵,征兵負責人把村裏的青年集合起來,圍炕而坐,進行動員宣傳。可青年們不願當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態。負責人就吩咐他人一個勁地燒炕,炕上熱得燙屁股,有人熱得受不了就站起來了,站起來就算同意參軍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並未得到考證,但內容卻體現了火炕與東北民眾生活的密切關係。東北人對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關,所謂“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以上說的是大型取暖設備,接下來再說說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見的是火盆,就是在盆裏燒炭火。有條件的富貴人家用精致點的金屬火盆,沒條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為火盆裏要燒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時候官員發俸祿,不光發錢發米,還要發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這一點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一集中就有體現——為了薪炭,家裏人竟要勾心鬥角。
“圍爐而坐”是古代冬日裏常見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會擔心,古人冬天在屋裏燒火盆取暖,會不會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沒有今天這麽好,房屋到處漏風,所以一氧化碳堆積濃度不高,達不到中毒的濃度。另外,火盆是開放式的,氧氣與火盆的接觸麵積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燒不充分導致一氧化碳堆積的情況。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沒有,有學者就猜測: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可能就死於一氧化碳中毒。據說古代人冬天燒火盆時,會在屋裏放一盆冷水,如果發現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們已經知道白蘿卜湯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間就有這樣一個傳說:晚清時,一個宮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後就讓人把她扶到通風處喂她白蘿卜湯解毒。
火盆形製比較大,不方便移動,所以古人又發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爐,裏麵裝著尚有餘溫的炭灰,走到哪裏都可以拿著取暖。明清時期是手爐最為風靡的時代,《紅樓夢》裏就經常提到手爐。明清時的手爐工藝也達到了鼎盛,好的手爐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那時,大戶人家使用手爐時還會在裏麵放些香料或藥材,這樣不光能取暖,還能當香薰用。
還有一種便攜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現,名曰“湯婆子”。這種取暖物件,一直到現代,還有地方在使用。湯婆子一般是金屬或陶瓷材質的,形狀類似一個沒有壺嘴的大水壺,裏麵加滿熱水,外麵再套上布套,睡覺時就能放進被窩取暖。“湯”就是熱水的意思,而“婆子”則是戲指其有陪伴人睡覺的作用。
09 古人夏天如何降溫
聊完了古人冬天如何取暖,再聊聊古人夏天如何降溫。古代夏天並不比我們今天涼快,《浮山縣誌》就記載過乾隆八年的極端高溫天氣:“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氣象學家分析,當時的天氣至少達到了40c以上。那在沒有空調的古代,這麽熱的夏天,古人是如何降溫的呢?
首先可以使用降溫設備,比如人工風扇。這人工風扇並不是找兩三個丫環給你用扇子扇風,那點兒風力太小了!古時候的大戶人家廳堂上方會安裝拉拽式風扇,一大片扇葉差不多有門板那麽大,由丫環拽根繩子拉動扇葉給廳堂送風。此外,還有手搖式的風扇,類似手搖鼓風機。據說古時候還有“空調風扇”。古人使用風扇的時候,還會把風扇放在水池後麵,或者在風扇前擺兩盆冰塊,這樣送出來的風就是涼的,這種風扇已經具備了空調的功能。還有的人會在風扇前擺很多盆鮮花,這樣吹出來的風都是香的。有錢人就是會玩!另外,古代大宅院的客廳,都會有一種“空調”係統——空調井。在廳堂裏挖一口深井,一直連通地下水,然後在地麵留一個送風口,這樣,井下涼風就會源源不斷送進廳堂,達到降溫效果。最豪華的當屬降溫亭——將水引到屋頂,製造人工瀑布,以達到降溫效果。
除了降溫設備,還有降溫飲食。比如吃冷飲、冰鎮水果或飲料。那古人用什麽進行冰鎮呢?其實,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人工冰箱了,叫作“冰鑒”。其原理很簡單:製作一個有夾層的容器,在夾層裏放入冰塊,然後在容器內放入食物或飲料進行冰鎮,成為冷飲。宋代的冷飲已經平民化了,北宋都城開封就有種叫“冰團冷元子”的冷飲很是暢銷,其做法類似今天鮮芋仙等甜品店中的芋圓。到了元朝,蒙古貴族喜歡在冷飲裏加入奶製品,稱為“奶冰”。據說馬可·波羅來到元朝後就很喜歡吃這種冷飲,並將其製作方法帶回了歐洲,歐洲人在此基礎上發明了冰激淩。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搞笑?正宗的土耳其冰激淩可能來自中國。
有的讀者可能會產生疑惑:古代夏天的冰是從哪裏弄來的?我聽過多種說法,技術含量最高的說法是古人用硝石製冰:將硝石溶於水,大量吸熱,便可將水冷凍成冰。但這個方法的製冰量太小了,而且非常費事,無法滿足古代夏天巨大的冰塊需求量。所以,王老師認為古人一般不會用這麽麻煩的製冰方法。
其實古人取得冰塊通常的方式不是製冰法,而是存冰法。很簡單,等到冬天自然結冰時將冰塊儲存到地窖裏,然後等到夏天時取出使用。這種簡單的存冰方法,從先秦一直使用到新中國成立後。儲存的冰塊都取自城市裏的天然河湖,比如北京的北海、積水潭、太平湖,還有濟南的大明湖,都是過去重要的取冰處。寒冬時節,湖麵結冰,待到冰麵上能走人了,就開始進行切冰作業,把冰切成一米見方的冰塊,運送到地窖裏保存。保存時還要在上麵蓋上厚厚的稻草保溫,這樣就能挺到夏天而不融化。古代大城市內都建有很多的冰窖。清朝時,北京城內的官方冰窖就有4處18座,由工部統一管理,存冰量在20萬塊以上。今天北京的冰窖胡同,就因清朝時這裏設置的冰窖而得名,類似的還有西安的冰窖巷。
北方城市可以在冬天時存冰,那南方城市冬天也不結冰啊,怎麽辦呢?答案是進口!而且進口的是正宗的美國貨!19世紀上半葉,歐美商人就將北美的冰塊用商船販賣至中國廣東,非常暢銷。有人可能會疑惑,從北美到中國,要穿越赤道,那冰不融化嗎?因為這種出口的冰塊體積特別大,運輸時放在船艙底部避免陽光照射,還會在上麵蓋上鋸末等物,阻擋空氣流通,所以融化速度非常緩慢。等運到中國時,除去損耗,還會剩很多。有人還會疑惑:跨越半個地球販賣冰塊,能賺錢嗎?的確不怎麽賺錢,但沒辦法,歐美需要進口中國的貨物,而自給自足的中國卻不怎麽進口歐美貨物。你運別的東西到中國也賣不出去,賣冰塊總比空跑一趟強。而且遠洋航行需要重物壓艙,用冰塊壓艙總比用石頭好。沒辦法,與清朝做買賣就得這樣!
10 古人夏天如何驅蚊
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種,其中雌蚊子主要以吸人或動物血為食。被蚊子叮咬後,不光皮膚發癢,甚至還會傳播瘧疾等傳染類疾病。所以,每當夏天來臨,防蚊都是生活中時刻需要注意的事。蚊子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一億多年了,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祖先茁壯成長。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天運篇》裏就有記載“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表達了對蚊子的痛恨。那古人夏天是如何防蚊、滅蚊的呢?
煙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驅蚊辦法。蚊子怕煙熏,還懼怕一些特殊的味道。古人發現蚊子的這一習性後,就用煙熏驅蚊。古人發現,燃燒艾草、蒿草的驅蚊效果不錯,而且煙霧不多,味道不嗆人。於是,艾草、蒿草就成為古人驅蚊的常用材料,還被製作成最早的驅蚊工具“火繩”。一直到改革開放前,火繩還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被使用。秋天,人們將結過籽的艾草、蒿草采集回家,像編辮子一樣將其編成繩狀,然後掛在房梁上曬幹,避免受潮。等到第二年夏天,火繩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晚上睡覺將其在屋內點燃,驅蚊效果是極好的!火繩的功能類似初級版的蚊香。
至少到了宋朝,古人已經在火繩的基礎上製作出了蚊香。宋代《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幹,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蚊香”裏有雄黃的成分。雄黃是硫化砷礦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廣的殺蟲劑。另外,書中還提到了古人在端午時節采集材料製作蚊香,這很有可能與古代端午采集艾草的習俗有關。
蚊香的製作工藝在清代進一步提高。晚清時,一個來華采集茶種的英國人曾寫過一部名為《居住在華人之間》的書,其中就有關於蚊香的記載。這個英國人當時從浙江西部去福建武夷山,途中由於氣候炎熱潮濕,被蚊子叮得整夜無法合眼。他的隨從就購買了一些當地人使用的蚊香,驅殺蚊蟲很有效。他把這一信息傳回歐洲後,引起了歐洲昆蟲學家和化學家的極大興趣,詢問他這種蚊香是由何種物質合成的。後來,他在浙江定海獲得了這種蚊香的配方——由鬆香粉、艾蒿粉、煙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黃混合而成。是的,含有砒霜!不知道古人燒這種蚊香會不會中毒。
除了蚊香,古人還用香囊驅蚊。香囊在明清時期很是流行,除了有香水的功效,還有驅蚊的效果,因此也成為古代文人雅士和貴族公子的驅蚊最愛。香囊中含有多味中藥,這些中藥的味道具有驅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這就和今人把“風油精”“花露水”塗在身上的效果一樣。
除了驅蚊法,古人還有避蚊法。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把蚊子擋在外麵!擋蚊子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蚊帳了。南朝梁元帝撰寫的《金樓子》記載:春秋時期的齊桓公經常在“翠紗之幬”裏避蚊。這裏的“翠紗之幬”就是今天的蚊帳。唐宋以後蚊帳進一步普及。北宋張耒《離楚夜泊高麗館寄楊克一甥四首》詩稱:“備饑朝煮飯,驅蚊夜張幬。”可以看出,蚊帳已是當時居家必備之物。蚊帳在我國使用了兩千多年,其雄風在當下依舊不減。2016年裏約奧運會時,萊卡病毒肆虐,而蚊子正是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在其他國家運動員“談蚊色變”之時,我國運動員拿出了老祖宗的法寶——蚊帳,有效地防止了病毒傳播,也引起了他國運動員的效仿。兩千年前的中國製造,而今也能派上大用場。
此外,古人還有許多種奇葩的滅蚊法。比如在家中大缸內注水養青蛙。蚊子喜陰涼,又需要在水中產卵,所以愛往缸裏飛,一飛進去就會被青蛙吃掉。還有一種“滅蚊燈”,小說《金瓶梅》裏有提及。滅蚊燈吊在蚊帳內,燈盞的側麵開有小口,當燈繩被點燃後,就會因冷熱不均產生氣流,蚊帳內的蚊子便會被氣流吸進燈盞內燒死。
可以說,與蚊子戰鬥的曆史貫穿了整個人類的文明史。王老師不禁驚歎古人的聰明才智,也感歎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確不易。在此,向我們的先人致敬!
11 古人如何生火
古代沒有打火機和火柴,可小說裏浪跡江湖的大俠們卻能隨時隨地點火來個燒烤,他們是如何生火的呢?接下來就介紹幾種古代的生火方式。
最早的生火方式是鑽木取火,原始人就會用此方法生火了,一直到唐代還有人使用。杜甫的《清明詩》裏就有寫道:“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說的就是鄉下人采用鑽木取火的方式生火。一個熟練掌握鑽木取火方法的人,五六分鍾就可以鑽出火來。當然,這需要極高的手速,男子比較擅長。
鑽木取火比較麻煩,對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必須有幹燥的木頭和引燃材料。後來,人們發明了鑽木取火的升級版——火弓。就是在鑽木取火的那個棒棒上加了個旋轉弓,來回抽拉旋轉弓,就能帶動棒棒高速旋轉,這樣不到一分鍾就可以生出火來。
古代還有一種利用聚焦太陽光生火的工具——陽燧。陽燧可以看作是一個大凹麵鏡,能聚集太陽光到一點,引燃生火材料。類似陽燧的生火工具在其他古文明中也較為常見。古人認為這種方式取得的火來自太陽,是與天地相通的,無比自然神聖。今天奧運會的聖火采集用的就是這種神聖的方式。但陽燧取火受天氣限製較大,趕上陰雨連綿,你一周都別想生火。
古代有沒有不受天氣影響且便攜快速的取火工具呢?有的,那就是火石。火石在魏晉時就有了。火石取火比較高級,是小說裏大俠們常用的方式。火石一般用燧石或鵝卵石製成,將兩塊火石打擊或摩擦,能產生火星,引燃易燃的火絨。火絨的材質有很多種,有的用艾絨,有的用被硝水泡過的紙或者塗有硫黃的木片,還有的用易燃的炭布。
火石也有升級版,叫作火鐮。火鐮本身是一個手掌大小的小皮包,側方鑲有一片鐮刀形的鋼條,稱為火鋼。火鐮裏麵裝有火石和艾絨,點火的時候就用火石打擊火鋼,引燃艾絨取火,非常方便。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陝北的一些農村地區還有用火鐮生火的。
古代還有一種神奇的生火工具——火折子。我們在電視劇裏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大俠們在黑暗處需要點火照明時,就會掏出一個小竹筒,往裏一吹氣,竹筒裏就會生出小火苗,看起來無比神奇。這種生火工具就是“火折子”,其利用的是物理學上的複燃原理——已經燃燒的東西因為缺氧而處在一種半燃半滅的狀態,當重新獲得充足的氧氣後又可以重新燃燒。火折子的製作方法是:將易燃的草紙卷或加工過的藤蔓點燃後吹滅火焰,然後塞進小竹筒,再蓋上蓋子,造成竹筒內部的缺氧環境,但竹筒裏麵的火星實際還在緩慢燃燒。用的時候打開蓋子,向裏麵吹氣供氧,火星就會複燃。
20世紀初,火柴從西方傳入我國,上述生火工具便慢慢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12 古人用什麽化妝品
愛美之心自古有之,古代的小姐姐們也是要化妝的。古代的化妝品種類繁多,而且成分非常恐怖,古人真的是“什麽東西都敢往臉上抹”!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皮膚白皙是古今東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妝的基礎是美白用的粉底,而古代美女化妝也用粉來美白。“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齊民要術》記載了“古代粉底”的製作方法:將米磨成細粉,淘洗至水清,然後沉於涼水之中發酵,直至發出腐爛臭味。發酵後將米粉沉澱濾出,並研磨成漿,等米漿幹透就製成了粉餅。削去粉餅四周粗劣的部分,將中間雪白光潤的部分留下,稱之為“粉英”。用刀將粉英削成薄片,放在太陽下暴曬,曬幹後揉碎成粉末,粉末越細越好,這就是最後可以化妝用的“粉底”了。
這種用米做的粉底有一個缺點——容易脫落,所以古代美女臉上經常掉渣。這就不好了,男人親一口,然後滿口的粉,場麵太尷尬了。於是古人又發明了改進款的粉底——白鉛粉。白鉛粉潔白細膩,還不掉妝。成語“洗盡鉛華”裏的“鉛”指的就是古代女子化妝用的鉛粉。《水滸傳》裏武鬆跑路時,孫二娘就是用鉛粉給武鬆塗麵的。鉛粉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王老師作為一個文科生愣是沒看懂其工藝流程,所以也就不給大家詳細介紹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鉛粉裏含有大量的金屬鉛,而鉛是重金屬,有毒,因此古代女子使用鉛粉久了肌膚變色成黃臉婆,嚴重的還會鉛中毒。古代的女生們為了美也是蠻拚的!
古代也有彩妝,最古老的便是朱砂。從字麵上理解,朱砂就是指紅色的礦石,即硫化汞的天然礦石。將天然朱砂礦石研磨、漂製後得到的紅色顏料就是朱砂。早在商周時,女性,尤其是舞姬與宮女,就將朱砂擦拭在麵部當腮紅,畢竟她們都是靠臉吃飯的人。
漢代的朱砂不光能抹臉當腮紅,還能塗唇。但朱砂本身不具有黏性,敷在嘴唇上很快就會被唾沫溶化,聰明的古人就在朱砂裏摻入適量的動物脂膏,其形態和功能很接近今天的口紅了。
漢代還出現了一種外來化妝品——胭脂。胭脂從匈奴地區傳入我國,屬於進口貨,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胭脂是將紅藍花搗碎過濾,提取其中的紅色素製作而成的。然而,後唐學者馬縞在其《中華古今注》裏又說胭脂“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燕支”。如果馬縞的說法屬實,那麽胭脂至少已經存在三千年了。不管是進口貨還是國產貨,胭脂在古代彩妝中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否認的,甚至在文學作品裏成為美女的代名詞。
再說下古代的“眉筆”。古代畫眉用黛,所謂“六宮粉黛無顏色”中的粉黛,就是指“粉”和“黛”兩種古代化妝品。黛是一種黑色礦物,又名石黛。將石黛放在黛硯上磨,碾成粉末後加水調和,蘸著它就可以畫眉毛了。畫眉之風起於戰國時期,在黛出現之前,女子們都是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改革開放前,物資極端匱乏,大部分女子沒有眉筆可用,就用燃燒過的火柴頭沾上唾沫後塗在眉毛上,此法還頗具古風。
聊完古代的化妝品後,不難發現古人為了化妝真的是什麽都敢用,據說當時為了美白還有用砒霜的。終於知道為啥“自古紅顏多薄命”了,原來都是化妝品“害”的!
13 古人用什麽洗頭發
古人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所以不怎麽剪頭發,連小哥哥們也是及腰長發並梳成發髻的。而古代的美女們都是一頭秀發,其不光能提升形象,關鍵時刻還能撩人,甚至是皇帝。漢朝的衛子夫,當年就是靠一頭秀發征服漢武帝的。《太平禦覽》記載:“(衛子夫)頭解,上見其發鬢,悅之,因立為後。”
古人重視頭發,所以也重視洗頭發。“沐浴”一詞中的“沐”字,最初就是指洗頭發。漢朝時,公務員每五天放假一天,就是讓他們回家洗頭發,這個假期被稱為“休沐”。
有的朋友會詫異,五天洗一次頭發也太久了,現在三天不洗頭發都受不了!此一時彼一時,古代的條件和現在沒法比。劈柴、點火、燒水、洗發、擦幹、梳理,哪個工序都很費時費力。《史記》記載,周公說自己“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意思是說,周公禮賢下士,洗頭發的時候如果趕上有人來求見,他就會握著濕漉漉的頭發去見。洗一次頭發,會出現三次這樣的情況。盡管有些誇張,但也能從側麵看出古人洗頭發的確是一個大工程。
那古人洗頭發用什麽當洗發水呢?
最常用的是皂莢,俗稱皂角。將泡製過的皂角放在水盆裏加水反複揉搓,或用硬物砸碎,待水質略微黏稠後將雜質撈出,剩下的液體就是古人的皂角純草本洗發水了。用這種皂角洗發液洗發,去汙、養發的功能極佳,還有烏發、固發的功效。
用皂角洗頭發,稍微有點刺激性味道,有的人不太習慣。於是,跟皂角功效類似,味道卻更為清爽的木槿葉便大受歡迎。木槿葉洗發水的製作方法和皂角大同小異。關於木槿葉洗頭發,還有一個傳說:七夕時,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織女流下的相思淚水會從鵲橋上飄落下來,落在凡間的木槿樹葉上。所以七夕那天用木槿葉洗頭,就可以得到織女的保佑,未婚的女子就能很快找到如意郎君。今天,我國南方的一些地方,依然有七夕用木槿葉洗發的習俗。
古人還有用茶枯洗發的。茶枯餅通過油茶籽榨油後殘渣壓製而成,雖然看起來很髒,但因其具有殺菌去汙的能力,一直是古人的洗發佳品。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南方女性還在用茶枯洗發。
古人還有用草木灰洗頭發的。草木灰屬於堿性洗發劑,可以去油止癢。草木灰中富含碳酸鉀,對油脂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用草木灰洗頭發可以讓油膩膩的頭發變得幹淨清爽,非常適合油性發質。
另外,古人還有許多取材容易的洗發用品,據說先秦時期已經有人開始用淘米水來洗頭發了。還有用醋洗頭發的,我小時候就見過我媽媽用醋洗頭發,洗完後,她渾身充滿了酸味。
14 古代男子有哪些發型
上一篇咱們講了,古代的男子也是長發及腰的。但在公眾場合,一般不會讓它飄起來,而是要把頭發梳起來盤成發髻。古代男子的發式,不僅具有美學價值,而且更多體現的是社會的象征意義。每個時代的社會情況不同,男子的發式也隨之演變。
上古時代,沒有禮教約束,男子的發式比較放飛自我,頭發都是散著的,被稱作“披發”。慢慢地,中原地區出現了將頭發梳起來盤成發髻的習俗,被稱作“綰髻”。綰髻就是把頭發都集中攏到頭頂,在頭頂盤出一個發髻,最開始是一個小團狀,後來逐漸變成錐子狀,也稱“錐髻”。古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發式,可能因為這樣方便勞動。
周朝製定禮法,確立了冠服禮俗製度,男子的綰髻也成為定製。綰發時將頭發全部束至頭頂,然後戴個小冠,並用笄(也稱“簪”)橫穿冠下的小孔把發髻固定住。身份低微的人,就用一塊包頭布把發髻包裹起來。小孩子是不綰發的,一般是散著或者梳小辮子。等到20歲成年了(民間多在15歲),就要舉行成人儀式,名曰“冠禮”,意思就是可以綰發加冠了,所以從古人的發型也能看出他們的年齡。
古人的綰髻束發是全束的,不會留下一部分散著。今天的古裝劇中,很多男子是半束發,一半梳成發髻,一半散著飄在腦後,看起來飄逸帥氣,但這不符合真實的曆史。剛才說過,發式還具有社會功能——區分華夏和夷狄。綰髻束發是華夏正統的標誌,隻有被看作是夷狄的少數民族才會散發或編成辮子。中國古代隻有在南北朝時出現過半束發,那時候北方遊牧民族南下,遊牧民族盛行的披發對中原產生了影響,開始流行半束發的發式。半束發是胡漢結合的表現,存在的時間很短。
在周朝之後的絕大多數時間裏,中原人都是綰髻束發的。不同時期的區別就在於發髻外麵的佩飾有所不同。周朝至漢朝,發髻上是戴冠或包頭巾。唐宋時期流行戴“襆頭”,襆頭是類似帽子一樣的飾品。唐與宋的襆頭區別也很大,唐朝的襆頭帽頂是圓弧的,且帽後的兩腳是下垂的,有點像耷拉下來的兔子耳朵;而宋代的襆頭帽頂是平的或矩形的,帽後的兩腳是平直的,而且很長很長,很像飛機機翼。據說,將襆頭加長是宋太祖的決定,因為他討厭朝會時大臣們在下麵竊竊私語。將襆頭加長後,大臣們就不敢相互靠近,因為襆頭容易撞臉。
遼金元三朝,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入主中原,遊牧民族髡發留辮的習俗開始在中原流行起來。髡發是將頭頂部分的頭發剃除,隻在兩鬢或前額留下少量頭發,這些頭發一般會梳成辮子,也叫留辮。在中原王朝統治時期,髡發是一種刑罰,人犯罪了就把你頭發剃光,以示懲戒。但少數民族平時就有髡發的習慣。遼金元三朝統治者就是少數民族,為了表示順從,其統治區域內的漢族人便也跟著流行髡發。特別是元朝時,不光中國實行髡發,就連在元朝控製下的高麗國也是髡發。高麗元宗的世子忠烈王,早年在元朝生活,歸國繼位後,就在高麗主張盡快實行髡發,與元朝官方發式保持高度一致。
明朝時期,又恢複了綰髻束發的發式。可是僅僅過了兩百多年,遊牧民族又回來了。清朝建立,中國再次開始髡發留辮,而且清朝政府對發式的要求異常苛刻,將是否髡發留辮視為是否歸服清王朝的標誌。不剪發留辮,就是不服從清朝的統治,是要殺頭的,以至於清初還有“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說法。清朝人留的辮子,不同時期的樣式也不盡相同。早期的辮子短而細,被稱為“金錢鼠尾”,中後期辮子就粗又長了。
古代男子如此重視發式,一旦脫發了就會更鬧心。怪不得杜甫會哀歎“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5 古人刷牙嗎
有的朋友認為:古代又沒有牙膏牙刷,古人肯定不刷牙,口氣就如廁所裏的氣味。並因此而擔憂穿越回古代是否需要多帶點“益達”?其實這種擔憂大可不必,古人也是刷牙的。在這一篇我們就聊聊古人是如何刷牙的。
中國人自古就重視牙齒的整潔與美觀。例如:《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就是牙齒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那時人們清潔牙齒的方式不是“刷”牙,而是“漱”牙。《禮記·內則》中就記載:“雞初鳴,鹹盥嗽。”意思就是說,天亮了,雞打鳴了,就要洗臉漱口了。漱口一直是古人最主要的牙齒清潔方式,一直沿用到近代。
古人用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門。最常用的是鹽水,不光用鹽漱口,還能用鹽擦牙,《紅樓夢》裏賈寶玉就有每天清晨用鹽擦牙的習慣。鹽的確有殺菌消炎的作用,還能一定程度上預防牙周疾病和牙齦出血。此外,古人還有用茶水、酒和明礬水漱口的,據說明礬水能有效預防口瘡。現代社會確實也有將明礬水加橄欖用於漱口的,可以去除口臭。
到了隋唐時期,“刷牙”開始在中國出現了。那時候的刷牙方式和我們今天不一樣,用的是“揩齒法”。這種“揩齒法”源於古印度,和佛教有關。相傳,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布教,圍繞在周圍的弟子們口臭相當嚴重。於是釋迦牟尼開始勸說人們重視清潔牙齒,並教弟子們如何用樹枝製造刷牙工具。後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揩齒法”也傳到了中國。唐朝醫書《外台秘要》具體記載了這種揩齒法:“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意思是說將楊柳枝的一頭用牙齒咬軟了,再蘸上少許藥粉,用來刷牙。這種刷牙方法也被稱為“楊柳枝揩齒法”,所用的楊柳枝又叫作“齒木”。齒木是中國最早的刷牙用具,可謂那個時代的“牙刷”。如果沒有楊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樹枝代替,實在不行就用手指直接揩牙。敦煌石窟第196窟有一幅晚唐壁畫《勞度叉鬥聖變》,其中就能看到用手指揩齒的畫麵。今天的日語中還有“楊枝”一詞,意為牙簽、牙刷,應該就是保留了中國唐朝的叫法。
盡管唐朝有了揩齒法,但學界對於這種刷牙方式在唐朝的普及程度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唐朝時隻有僧人團體會揩齒,並未在社會上廣泛普及。
到了宋朝,中國終於出現了真正的牙刷,叫作“刷牙子”。宋人周守中在《養生類纂》中記載:“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最初的牙刷毛多是用馬尾巴製作的,一寸多長,置於牛角之上,其形狀跟現代的牙刷類似。不過,宋朝比較缺馬,馬尾較少,用來做牙刷成本太貴,所以市場上常見的牙刷不一定都用馬尾製作,也可能是用豬毛製作的。
南宋遺老周密在《夢粱錄》裏回憶道:“獅子巷口有淩家刷牙鋪,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鋪。”說明南宋時期杭州已經有人專門開店賣牙刷了,看來刷牙在南宋已經比較普遍。
古人刷牙的時候並不是用牙刷幹刷,而是和現代人用牙膏一樣,要在牙刷頭上蘸清潔劑。這種牙齒清潔劑有膏和粉兩種,其成分包含皂角、生薑、升麻、地黃、旱蓮等中草藥,可能會再放一些鹽。古人的牙膏可是純草本的。宋朝時,還發明了一種牙刷和牙膏的結合品,叫“牙香籌”。用香料和藥材製成固體清潔劑,固定在牙刷上,用牙香籌反複清潔牙齒,然後再漱口。這種牙香籌可反複使用多次,而且攜帶方便,是古代人旅途必備之佳品。
後來,中國的牙刷傳到了歐洲,受到貴族階層的歡迎。但由於售價較高,一般歐洲民眾難以承受。直到19世紀30年代,用尼龍做毛的牙刷誕生了,因其價格低廉,從而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16 古人養寵物嗎
日益孤獨的現代社會,寵物成為很多人的知心陪伴。其實,不隻是今人,古人也養寵物,這一篇咱們就聊聊古代比較常見的寵物。
最先陪伴古人的寵物,是忠心耿耿的“汪星人”——狗。狗的祖先是狼,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距今已有上萬年了。有研究表明,中國南方是最早馴化狗的地方。狗是從中國奔向全世界的,可以說中國是狗的“故鄉”。先秦時期,狗和馬、牛、羊、雞、豬合稱六畜,還有專門負責養狗的官,稱為“犬人”,就是“狗官”的意思。
但中國人最初養狗的目的不是當寵物,而是為了打獵和吃肉。漢初名將樊噲,就是屠狗出身,可以看出直到漢朝初年,中國人還保留著吃狗的習慣。到了唐宋時期,養寵物狗成為風尚,狗還在唐朝名畫《簪花仕女圖》中成功搶鏡。
慈禧是曆史上有名的愛狗人士,她在皇宮裏設立了養狗處,養了許多京巴,還配有四個太監專門伺候。這些狗吃的是牛肉、鹿肉,喝的是雞鴨魚湯。慈禧愛狗,甚於愛人。正所謂“慈禧的小京巴,大姐的小奶狗,說人不人,說狗不狗”。
貓在古代也被當作寵物來養,但其馴化曆史比狗短很多。普遍認為,三四千年前的埃及人開始馴化貓。貓在埃及最初是被當作神來看待的。在古代中國,貓的地位也很高,甚至祭祀的時候還是主角之一。《禮記》中記載:天子每年臘月的祭天儀式中有個“迎貓”環節。之所以這麽看重貓,可能是其目光神秘迷離,被認為能通神。另外,貓能抓老鼠,“迎貓”也有祈求滅鼠的意味。莊重嚴肅的祭天儀式中,眾目睽睽之下,“喵星人”被抬著出場,那畫麵想想就有喜感。
到了宋朝,文人愛養貓,陸遊的詩裏就稱貓為“狸奴”。現在的文人似乎也更偏愛貓,也許是因為貓比狗安靜的緣故。宋朝的貓還登上過政治舞台,上演了“狸貓換太子”事件。明朝嘉靖皇帝是個有名的貓奴,其養的愛貓死了,讓大臣寫詞紀念,並厚葬景山北麵,稱“虯龍塚”,立碑祭祀。盡管人類很愛貓,但貓對人類卻始終高冷。有人說貓很薄情,還說貓不懂感恩,以至於人類在它麵前更像奴隸,所以人才是“貓奴”。其實這是和貓半馴化的特性有關的。狗是完全馴化了,所以跟人更親近。但是科研人員通過對比野貓和家貓的基因組後發現,家貓仍然隻是停留在“半馴化”狀態。與其說是人類馴化了貓,不如說是貓選擇了和人類一起生活並馴化了人類。
除了阿貓阿狗,古人也馴養其他寵物。比如說養鶴,《簪花仕女圖》中,貴婦人在逗弄小狗的時候,邊上還站著一隻仙鶴。仙鶴在古代象征吉祥長壽,所以受到古人的喜愛,成為寵物。
還有個長壽的動物古人也很愛養,那就是烏龜。古人養烏龜的曆史很久遠,《論語·公冶長》中就講到魯國貴族看到烏龜長壽,便將烏龜視為靈物,為烏龜建了很奢華的屋子。烏龜在古代一直象征吉祥如意,甚至人們起名字時都帶“龜”字。比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個好朋友叫李龜年,我們上學時都學過杜甫的那首《江南逢李龜年》。今天,烏龜的地位則一落千丈,帶上了貶義色彩,出現了縮頭烏龜、龜公之類的說法。
養烏龜在古代還有個作用,就是用來檢測水質。據說古人打井後,多會在井裏投放一隻烏龜。如果烏龜活著,就說明水質安全;如果烏龜死了,就說明這水有問題,甚至可能是有人投毒。所以,烏龜在古代不光是寵物,還是水質檢測員。抖音上有人直播在野外荒廢的水井裏下網,說老井裏能捕上來烏龜。我當時看了還質疑,水井裏哪來的烏龜?後來看到古人養烏龜的原因,我就恍然大悟了。也許那個人抓的烏龜,就是自己的祖輩投放的“水質檢測員”,或者是它的後代。
17 古人最愛什麽體育運動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古代也有休閑的體育運動,這一篇咱們就來介紹兩種比較流行的項目。
第一個是投壺。投壺是古代士人階層宴飲時常玩的一項遊戲,也屬於投擲類體育運動。投壺的基本玩法是在地麵上立一個細身小口的高身壺,參與者離壺一定距離向壺內投擲弓箭,以投中多少和投中位置定勝負。投壺在古代也是一種社交禮儀,早期貴族在宴飲集會時要進行“射禮”,但射禮太危險,而且太費體力,慢慢就被投壺所取代。投壺於戰國時就比較流行了,唐宋時更是普及成為全民運動。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第一集中,就上演了宋代大戶宴飲時的投壺場麵,比較真實地還原了投壺這一運動的曆史原貌。
投壺的具體規則是怎樣的呢?不同時代的規則不盡相同,同一時代不同地區的規則也有區別。司馬光是個投壺愛好者,看到社會上投壺玩法繁雜,就寫了一部《投壺新格》來總結和規範投壺的規則。位高權重的司馬光,居然會為一項體育運動寫專著,可以看出古人並不是死板一塊,也是愛生活、愛運動的。我們就以宋代為例,說說古代的投壺規則。
投壺用的壺,最初是光麵的,晉朝時壺身上部多了兩個壺耳,壺耳內也可投擲。宋代的投壺沿用了帶壺耳的壺。投壺有多種得分方式。第一箭投入壺中,叫作“有初”,得分十算,也叫十籌。第二箭開始,連續投入的,叫作“連中”,得分五算。最後一箭投入壺中的,叫作“有終”,得分二十算。投壺一局一般投12支箭,全部投中稱為“全壺”,如果一方“全壺”則立即勝利。投壺時,箭身前半段進入壺內,後半段倚在壺口邊緣的,叫作“倚竿”。倚竿是很難操作的,多半是靠運氣。在電視劇《知否》裏,明蘭投壺時最後一箭就是倚竿,還因此贏得了比賽。然而按照司馬光的新標準,倚竿是不能得分的。因為司馬光認為倚竿是靠運氣,不合禮儀,所以不算分。司馬光是《知否》同時期的人物,也許是新規還沒有普及,否則明蘭就贏不了了。還有比倚竿得分更高的“倒中”,即箭倒著進入壺中,這種操作極難,可以得分一百算。
說完了投壺,我們再介紹一下古代的足球。無須驚訝,從某種角度講,中國還是“足球”的發源地呢!隻是那時候還不叫足球,而叫“蹴鞠”。1958年7月,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2005年,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布拉特還為足球起源地山東臨淄頒發了“足球起源地證書”。但古代的蹴鞠和現代足球的玩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蹴鞠在戰國時代就有了,的確是起源於齊國都城臨淄,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淄博。到了漢代,已形成一整套的比賽規則:雙方各六人,外加一個裁判,以踢進對方球門的次數定勝負。但那時的球門是地上挖的洞,而且是各六個球門,踢的球也是實心的。
宋代是我國蹴鞠發展的巔峰時代。雙方隊員可增加至16人,球門也變成了各一個,而且高度也變高了,差不多有今天籃球籃筐的高度。宋代蹴鞠還出現了新玩法,即表演性質的,看誰踢球踢得好看,看誰的動作高難,這有點像今天的踢毽子。這種非對抗性玩法在當時更受歡迎,因為它更符合我國古代“和為貴”的處世態度。
宋代蹴鞠已經開始職業化運營,有專業的球員,還有專門的蹴鞠社團,類似今天的足球俱樂部。當時最有名的蹴鞠社團叫“齊雲社”。齊雲社有自己的隊歌,屬於頂級豪門,在當時有資格舉辦全國聯賽,並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設有分社,以臨安(杭州)的齊雲社實力最為雄厚。齊雲社中的社員在全國走穴,還要根據技術高低分成等級,最高級稱校尉。如果是女社員,進入校尉級就稱女校尉。看來我國自古就重視“女足”的發展。
千年前的宋代人竟如此熱愛蹴鞠,甚至有了商業化運營的模樣,真的讓今人自愧不如。難怪今人會打趣:自從高俅離開之後,中國足球已經沒落了八百年。
18 古人能活多少歲
很多人以為古人都很長壽,估計是覺得那時自然環境無汙染,食品也都綠色安全,所以古人都很能活。網絡上談古人壽命的話題時,總會提到一個叫彭祖的人,生活在四千年前的上古時代,活了800歲。有一種合理的解釋說當時采用的是“小花甲計歲法”,即60天為一年,這樣計算的話,彭祖的800歲隻相當於130歲。盡管130歲也是難以置信的,但至少人類努力一下還能接近。
那麽一般情況下,古人能活多少歲呢?學者林萬孝經過研究統計,在《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中給出的古人平均壽命是:先秦18歲,漢朝22歲,唐朝27歲,宋朝30歲,清朝33歲。杜甫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實活過三十都不易。
為何會這麽短?
首先,古代的嬰幼兒夭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壽命。乾隆皇帝17個兒子,有7個不到8歲就夭折了。皇家尚且如此,育嬰條件欠佳的尋常百姓家,孩子的夭折率肯定更高了。夭折率一高,平均壽命就會低一大截。就像你家房子的麵積是200平方米,隔壁老王家房子的麵積是20平方米,你倆的人均住房麵積就被拉低到110平方米!根據人口學的寇爾—德曼模型生命表,在平均壽命為30歲的社會情中,40%的人會在10歲前死亡。對於古人來說,10歲是一個檻兒,活過去了,後麵的日子就細水長流了。不夭折的話,一般能活到四五十歲。陝西臨潼新豐鎮秦文化墓地的考古結果顯示,在200例確定年齡的遺骸中,死於24~35歲壯年階段的占39例,死於36~59歲中年階段的占73例,還有29例活過了60歲。這座墓葬中不含未成年人,古代夭折的孩子一般是不和成人埋在一起的。
其次,即使古人好不容易活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壽終正寢,還有好多考驗等著他。比如頻繁的戰亂。像五胡亂華的魏晉時期、蒙古族人入主中原的宋末元初時期,還有太平天國運動的晚清時期,都是我國古代人均壽命的低穀時期。另外,戰亂和自然災害導致的饑荒,也會使很多人餓死。
最後,還有一個影響壽命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醫療條件。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貴的,《紅樓夢》裏講醫生出診一次要一兩銀子,相當於普通人近半個月的收入,這還不算藥費。在古代,除了達官貴人等有錢人家,普通民眾幾乎看不起病。盡管古代也有慈善機構可以免費診治疾病,但僅限於大城市,且作用有限。“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國古代的普遍醫療狀況。小說《駱駝祥子》裏,虎妞難產,祥子去請醫生,卻花不起診費,最後隻能看著虎妞死去。
在古代即使你有錢看得起醫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運氣,因為那時醫術普遍不高,“庸醫殺人”的事經常出現。在沒有現代醫學(西醫)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個流感都可能會死。現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傷寒、瘧疾、肺結核。肺結核在古代叫肺癆,有分析認為林黛玉就是得這個病死的。還有天花,死亡率極高,以至於清朝皇帝立儲時都會考慮皇子是否已經熬過天花的考驗。這種死亡率極高的病,在現代已經被根除消滅了。在古代,被狗咬了都會有生命危險,如傷口感染,一旦染上狂犬病,那更是必死無疑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普及現代醫學,提高了人均壽命。一五計劃時期,我們依靠蘇聯援助建立了華北製藥廠,基本滿足了青黴素和鏈黴素的需求。不要小看青黴素,這個在20世紀由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現的抗菌素,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曆史是發展的,時代是進步的。很多人羨慕古人的生活,但如果真讓你穿越回去,沒準兒都熬不過一年,得個感冒就一命嗚呼了。所以,穿越之前,別忘了買點藥帶著。
有人統計過,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廁所6~8次,算下來一年就有2500次。按照平均每次兩分鍾計算,人的一生中,大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是在廁所中度過的。與我們一路相伴的廁所,在古代又是什麽樣子呢?
在上古時代,廁所很簡陋,就是露天挖一個大坑,人在坑邊上如廁。後來,人們在糞坑上麵搭建了小屋,估計是怕露天風大把人吹進糞坑。那時候上廁所的確是一件危險的事,如果不小心掉進坑裏,不摔死也會被淹死。你別笑,曆史上還真有這樣的事:春秋時的晉景公,就是如廁時掉進糞坑淹死的。《左傳·成公十年》就記載過晉景公“如廁,陷而卒”,但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廁所時突發疾病才掉進糞坑死的。晉景公因此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在廁所殉職的君主,估計也是唯一的。
到了漢朝,廁所一般設在宅院的後方,搭建在高處,下麵連通豬圈,人排泄出來的糞便可以直接掉進豬圈給豬吃,這種廁所叫作“圂”(hun)或“圂廁”。圂廁的好處有三個。首先,把廁所和豬圈兩個汙穢處結合在一起,減少了汙染源,並將人畜糞合一,方便清理利用。怎麽利用?用來做肥料。在沒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糞便是最好的農業肥料。其次,將人糞作為豬的輔助食料,有利於資源再利用。另外,將廁所設在豬圈上方,結構立體,占地麵積小,從而達到了節約空間的目的。這種圂廁至今還流行於陝南、四川等部分地區。但圂廁也有一個弊端,就是豬食用人類糞便可能會引發寄生蟲病。
古代還流行一種便攜式的如廁器具,因其形狀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夜壺。至於為何以虎為器形,說法比較多。有的認為這是古人表示對老虎的厭惡。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和漢朝名將李廣有關——據《西京雜記》記載,李廣打獵射死一隻老虎,便“鑄銅像其形為溲器,示厭辱也”。但現存最早的虎子是戰國時期墓葬出土的,這說明虎子的出現遠在李廣之前。
虎子極大方便了古人如廁,這說明古人也很懶,晚上也不願意到屋外麵上廁所。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這種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還有一個盤子形狀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麵。
到了唐朝,由於開國皇帝李淵的爺爺叫李虎,而古人講究避尊者諱,怎麽能把開國皇帝爺爺的名字用在如廁的器具上呢?於是,“虎子”就改名為“馬子”。古人對馬子的要求也隨之變高,不光要能用來裝尿,還要能裝糞便,所以馬子的形製也加大了,變成了桶形,“馬桶”因而誕生。
馬桶一經發明,廣受城市居民喜愛,以其占地小、味道輕、方便清理等優點成為城市居民居家必備之物。古人也講究環保,馬桶裝滿了,是不可以隨處傾倒的,必須由專門的人來收。這種城市裏專門收集運輸糞便的職業,在唐宋時叫作“傾腳工”。他們挨家挨戶收集糞便,並將其運送到城市周邊的農村販賣,獲利頗豐。唐朝有個叫羅會的人以收糞為業,竟然成為富豪。《朝野僉載》載:“(羅)會世副其業,家財巨萬。”由此看來,掏糞工在唐朝還是個高薪職業。
到了南宋,糞便收集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還有人還為了爭奪收糞市場而進行訴訟。
明清時期,北京城內從事糞便清運職業的人被稱為“糞夫”。他們將收集到的糞便運到郊外的“糞廠”,糞廠會將糞便晾曬成肥料賣給農民來獲利。生活在不同區域的居民,產生的糞便是不一樣的,其價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區吃得好,糞便質量高,肥力足,能賣上好價錢。因此,糞夫們經常為了爭奪“高端市場”而發生爭鬥。到了清朝初年,糞夫們商議劃定了專屬工作區域,並簽字畫押,不得越界收糞。這種固定的收糞區域和收糞路線,被稱為“糞道”,這是一種特殊的“特許經營權”,還可以轉讓買賣。其他城市的情況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糞夫綽號“倒老爺”。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馬桶後,糞夫的職業才慢慢消失。廁所的進步,是衡量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廁所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史。
03 古人上廁所用什麽
上一篇講了古代的廁所什麽樣,這一篇繼續聊重口味的話題,講講古人上完廁所用什麽擦屁屁。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們用什麽擦屁股。據說羅馬帝國時就已經有了公廁,公廁內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綿。古羅馬人將海綿綁在棍子的一端,沾濕後用來擦屁股。擦完後,將棍子插入一個專門的水槽中浸泡海綿,水槽裏盛有高濃度的鹽水。鹽水洗屁屁,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倒也挺科學。隻是大家共用一塊海綿,不知會不會有交叉傳染疾病的危險。
我們再將視角轉回國內。今天人們上完廁所都用紙巾擦屁股,可造紙術是漢代才改進並推廣的。即使是漢朝以後,中原文明也比較愛惜紙,認為那是文化用品,有了紙後很長時間裏也沒舍得用來擦屁股。直到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人們才開始普遍用紙擦屁股。可那時候的紙張想必沒有今天的紙巾這般柔軟,所以使用前得反複揉搓軟化。說到這兒,王老師想起了電視劇《我愛我家》中的“金剛砂”牌手紙,老傅同誌每次使用前,都得至少做10分鍾的軟化處理。元朝時也如此,據《元史·列傳第三·後妃二》記載,“裕宗徽仁裕聖皇後”當太子妃的時候對婆婆“昭睿順聖皇後”非常孝順,婆婆上廁所擦屁股之前,她都會用自己的臉試試衛生紙的柔軟度,柔軟度夠了才給婆婆用。明清兩朝也繼續使用紙張來擦屁股。小說《紅樓夢》裏,劉姥姥在大觀園上廁所之前就找丫環要了紙。
那元朝之前古人用什麽擦屁屁呢?答案是“廁籌”,又叫“攪屎棍”。這是一種二十多厘米長的條形木片或竹片,古人如廁後就用這個東西解決,具體使用方法,可能和“用木勺吃冰激淩”的操作差不多。中國人用廁籌的最早記載見於三國時代。有學者考證,廁籌應該是東漢時隨著佛教戒律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後來又傳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也用廁籌,近年來還有出土文物。
廁籌出現之前,古人用啥呢?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畢竟古人對這種事情也羞於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合理猜測。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貧窮的農村,人們上廁所還有的用樹葉、秸稈、卵石,甚至土塊。對比一下,漢朝以前的人上廁所可能就用這些。估計那時候人們得痔瘡的概率一定很高。
我們今天上廁所使用的衛生紙,出現至今也就一百年的時間。其發明的過程還很戲劇化。據說在20世紀初,美國史古脫紙業公司購進一大批紙,可由於運送過程的疏忽,紙麵因潮濕而產生皺褶無法使用。老板史古脫腦洞大開,在卷紙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於撕成小張紙片,然後賣給火車站、飯店、學校等地方,作為如廁用紙。史古脫將這種紙命名為“桑尼”衛生紙巾,因其柔軟且好撕,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很快就風靡美國,爾後又走向世界。
這種衛生紙不久也傳到了中國,成為當時的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這裏還有個由衛生紙引發的小故事。1948年9月,國民黨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在與解放軍作戰失利後裝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壽光縣一個村莊,在一個橋下解手時,他習慣性地使用了美國進口的高級衛生紙。當時在中國很多地區,人們上完廁所後還是就地取材,用樹葉、秸稈、土塊啥的,所以這雪白的衛生紙引起了當地“朝陽群眾”們的警惕,隨即向解放軍報告了這一情況。解放軍“順紙摸瓜”,最終擒獲王耀武。堂堂國民黨高級將領最終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衛生紙上,令人不得不感歎這無常的人生。
04 古代女子那幾天怎麽辦
這一篇我們聊聊古人來“大姨媽”的時候用啥。這裏的“大姨媽”指的是女性的月經,原諒我身為一名男老師,對“月經”一詞不敢隨意使用,姑且用“大姨媽”一詞代替。
古人將“大姨媽”稱為“月事”,一個月來一次的事,無比自然而和諧的名字。由於生理知識的匱乏,古人對帶來了“血光之災”的“大姨媽”一直存在偏見。在原始社會,女子來“大姨媽”的時候,會被隔離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給部落帶來晦氣。明朝時,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裏警告男性同胞們,“大姨媽”會損傷陽氣,告誡君子遠離。
古人來“大姨媽”了,也會使用類似今天衛生巾的女性用品,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帶,由於中國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加上封建禮教觀念的影響,月事布這種“黑科技”的東西都是獨門秘傳,沒有公開製造和售賣,其製作方法都是母女相傳。
盡管每一家的月事帶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構造大同小異:用幹淨的布做成10厘米寬的長條形狀,有的中部兩側加寬,類似今天衛生巾的防側漏護翼。月事布兩頭各有一條細長的繩子,用於將月事布係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小口袋,裏麵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燒後的灰燼,有吸水、祛濕、殺菌的作用。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將裏麵的草木灰換掉,並用清水洗淨然後晾幹,以備下次再用。講究一點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時候還會在水裏加些明礬,同樣起殺菌消毒的作用。也有的貴族家庭用棉花或紙張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確切地說是吸血)效果不佳,還是草木灰更物美價廉。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潔、存放月事布時極端隱秘小心,甚至結婚十幾年的夫君有的都不知道月事布為何物。對於經期,女性也常用隱晦的暗號來暗示丈夫,例如“麵點朱砂”“戴戒指”等方法。唐代詩人王建還寫過一首“大姨媽”題材的詩,描繪的對象是宮女:“禦池水色春來好,處處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
到了近代,衛生巾開始從西方傳入我國。1920年,美國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纖維棉和細薄紗批量生產出最早的衛生巾。衛生巾廣告最晚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就已經在我國出現,據此可以推算衛生巾傳入我國也應該在這前後。胡適創辦的《知識》雜誌當時還刊登過一篇名為《女子例假布之研討》的文章,大力提倡女子購買使用西藥房出售的“上等經布”。這種衛生巾包裝成盒,一盒12隻,用後可洗可棄,被胡適讚譽“實為經布中最好者”。衛生紙、衛生巾,都是在民國時期傳入我國的,由此也可以窺見我國近代西化之程度。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物資的匱乏,衛生巾並沒有在我國繼續普及。在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間裏,我國廣大女性還是將衛生紙折疊成長條狀代替衛生巾使用。衛生巾在我國普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大姨媽”的話題咱們就講到這兒。萬一穿越回了古代,又趕上“大姨媽”來探訪,那你就可以自力更生,記得到時候謝謝王老師教會了你這麽多本領!
05 古代的床長什麽樣子
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追求休閑舒適,坐臥用具必不可少,這一篇就聊聊古人的坐臥用具。
古代最早出現的坐臥用具是床。早在處於母係氏族社會階段的半坡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床的雛形——土台,類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時期,床的形製被逐漸確立下來。
床是古人晚上睡覺時用的寢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臥、躺,於是又發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們常說的床榻,在古代是兩種用具。“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將這句話中的臥榻理解為床,其實這是不對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區別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則是席子。古代最初沒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臥都在鋪於地麵的席子上,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席居製”。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戰國之際,貴族們覺得坐在席子上不夠顯示自己尊貴的身份,也可能害怕得痔瘡,所以就發明了一種略高於地麵的木製坐具。這種坐具比床矮小,移動方便,隨坐隨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廳堂。這種坐具就是榻,但“榻”這一名稱的出現是在西漢。後來又出現了加大的榻,人能夠躺在上麵,就是前麵說過的臥榻。
綜上所述,床和榻的區別主要有三:從形製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從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來睡覺的,榻是白天用來坐、臥、躺的;從擺放位置看,床一般放在臥室,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廳。
盡管榻在中國出現得很早,但除了少數貴族用榻外,大部分人還是繼續著“席居製”。隻是鋪的席子逐漸加厚,形成了所謂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稈做材料:較為粗糙的材料鋪墊在下層,稱為筵;較為細軟的材料鋪在上層,稱為席。東漢鄭玄在《周禮注疏》中就講:“鋪陳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麵舉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詞後來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詞。筵席後來傳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內鋪設筵席,慢慢就演化成了後來的“榻榻米”。
席居製的時代,人們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後期,床榻越來越高,人們便開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個敞開胸懷吸收外來文化的時代,特別是對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熱衷。胡人的生活習慣也極大地影響著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雖然稱作床,但體積很小,隻能容坐一個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國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詞也是在唐朝才開始出現的。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床前明月光”,這裏的“床”很有可能是這種胡床。因為胡床能放在院子裏,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舉頭望明月。如果是傳統的寢床,是陳放在臥室的,而在臥室是望不到天邊的明月的,因為古代的窗戶沒有玻璃。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來的椅子在我國空前普及,並出現了風靡後世的太師椅。據說太師椅的發明與秦檜有淵源,因為秦檜又被稱作秦太師,故而叫作太師椅。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古人徹底告別了席居製。當時的貴族圈還流行一種三麵圍起來的圍床,《韓熙載夜宴圖》裏麵的床就是這種。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變成了封閉式的,像一間小屋子。椅子則成為大眾用品,非常普遍。這一時期還有一種介於床和榻之間的“羅漢床”,其造型特點是在榻上安有矮圍子,形體較大,可坐可臥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發。今天的明清題材影視劇中經常有羅漢床的出鏡。
在古代,坐臥用具的使用還能體現禮製功能。漢朝時,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獨坐一榻更為尊貴。因此,能被邀請同榻而坐是對客人非常尊貴的禮遇。《後漢書》記載,東漢時有位太守陳藩,非常愛才。當時有個叫徐稚的人,人稱“南州高士”,很有學問,陳藩與其交往密切。陳藩在家中專門為徐稚設了一張榻,平時掛在牆上,徐稚來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掛起來。這就是今天“下榻”一詞的來源。在而今的東北地區,如果家中來客人了,主人一般都會熱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這種禮節也頗具古風。因此在古代,主人對客人的最高禮遇就是邀請你同榻而坐,“請你上床”。
06 古人的住宅麵積有多大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16年我國人均住宅麵積已經達到了40.8平方米。在王老師的老家東北,人少房多,很多家庭都能達到這個數字,但若是北京或上海,能達到這個數字的都是富裕家庭。那古人的住宅麵積有多大呢?今天咱們就以唐朝為例,看看古人是否需要“蝸居”。
唐朝實行“均田製”,就是國家免費給民眾分配土地,宅基地也是如此。按照唐朝法律規定,良民三口之家分給一畝地來建房,每增加三口人再增加一畝。唐朝的一畝合今天的522平方米。也就是說,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眾,法定住宅麵積也能達到500多平方米。但要注意,這隻是紙麵上的規定,實際情況可能會小於這個數字。另外,這500多平方米的麵積是加上了院子麵積的,房屋的建築麵積沒有那麽大。而且這一畝宅基地也主要針對農村居民,城裏人多地少空間緊張,住宅肯定沒有農村那麽大。
那城裏人的住宅有多大呢?根據敦煌文書(敦煌出土的唐朝法律文書及判案集)的記載,當時二線城市敦煌有個叫馬法律的平民,他家住宅有5間房,分別是中堂(也就是客廳)、東間房、小東房、西間房和廚房,建築物的套內麵積在82平方米左右。如果加上院子,總共在171平方米左右。
通過對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麵積的研究,我們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結構的特點。首先,客廳一定要大,大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這與文獻記載中“唐朝人重視中堂”的觀點也一致。其次,廚房也較大,大部分在15平方米到23平方米之間,畢竟那時候要生火做飯,灶台之類的占地麵積都很大。再次,唐朝的住宅都不見對廁所的記載,也許他們上廁所都在外麵,或者用馬桶。最後,普通城市居民的住宅總麵積應該在200平方米左右。
達官貴人的房子就要大得多了。比如白居易住在東都洛陽時是太子賓客,其住宅有房屋,有水池,還有一片竹林,水上還建有小橋,占地麵積17畝,約合今天8800平方米,類似一個小公園了。幫助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郭子儀,後來官至兵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副國級幹部。史書記載他在長安的住宅占地四分之一個親仁坊。坊是唐朝時的居民區,其規模類似於今天一個街道辦事處的下轄範圍。親仁坊算是唐朝長安中等規模的一個坊,長度在1公裏多一點,寬度500多米。四分之一親仁坊的麵積約合今天15萬平方米,差不多相當於兩個清華園的麵積。有的朋友可能會震驚,這麽大的宅院,可怎麽住啊?不必擔心,郭子儀全家上下有3000多口人呢!郭家人見麵時,如果互相不熟,可能都不知道對方住在哪兒。腦補一下郭家人平時交往的場景:家人之間都是通過微信搖一搖認識的,見了麵一聊天才發現,都是一個太爺爺生的。“原來你是東院的啊?早點回你的院子,天就要黑了,路上小心!”這就是有錢人的世界,普通人永遠都不會懂!
07 古人見麵為什麽要跪拜
在曆史劇裏,大臣見到皇帝都要下跪,百姓見到官員也要下跪。古人是自古以來就有下跪的傳統嗎?
跪拜最初並非一種禮節,也沒有明顯的等級區別或人格卑微色彩,而隻是一種普通的“坐姿”。先秦時,無論宮殿庭堂,還是官府民宅,都沒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不分貧富貴賤地在地麵鋪設的席子上席地而坐,貴族頂多在下麵加個榻。那時的坐姿是雙膝著地,臀部抵於腳跟而坐。這種坐姿跟跪著很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韓國人依然保持這種跪坐姿勢,並沒有卑微色彩。
跪坐時代,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話,隻要身體前傾並將腰杆伸直,臀部離開腳跟,即變為跪姿。如果雙手觸地,則轉化為拜姿。先秦時君主與臣下麵談時,雙方都是這種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時彼此都互拜。《戰國策·秦策三》中記載:“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範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跪拜是雙方互相表達禮敬與尊重的一種禮儀,沒有尊卑之分。這種坐姿漢朝依然保持,例如漢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議事的時候,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
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國人不再席地而坐。既然平時不跪坐了,跪拜便成為刻意而行的動作,帶上了比較明顯的尊卑色彩。然而,宋代的大臣對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極莊重的儀式典禮上。平時大臣見皇帝也不跪拜,隻是站立表示尊重,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則行雙手交叉的揖拜之禮。
從元朝開始,帶有屈辱、卑賤性質的跪拜禮才推行開來。元代禦前奏聞時,大臣一律下跪奏聞,極具卑微與諂媚色彩,這與元朝將君臣關係視為主仆關係的觀念也是合拍的。明朝取代元朝,跪拜的禮節沒有改變,因為臣民隻是換了個主子,主子骨子裏的主奴思維絲毫沒有變化。朱元璋甚至變本加厲,不光規定臣下見皇帝要下跪,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大明會典》記載:“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到了清朝,不光要跪拜,還要磕頭,並且要磕響。以至於有的大臣麵見皇帝前要賄賂宮中太監,好讓太監將其領到朝堂內的空心地磚處,這樣磕頭才磕得響。
清朝時,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甚至還要求外國的使者下跪。乾隆晚年時,英國使節馬戛爾尼率團訪華,就因為跪拜禮而發生了激烈爭論。甚至有學者認為,馬戛爾尼的跪拜禮問題背後,是幾十年後中英爆發鴉片戰爭的深層次原因之一,這體現了天朝秩序與平等外交的衝突。
跪拜禮的變遷,不僅僅是禮儀的流變,其背後的實質是時代精神的蛻變,是君主權力空前加強的外在表現。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誡皇帝:“天下者,中國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而元朝之後,大臣的地位卑微到隻是皇帝的奴才。至於普通百姓,連當奴才的資格都沒有,隻能是蟻民。辛亥革命後,除了對父母長輩或先人牌位,國人下跪的禮節都被廢除了。然而在精神上,很多人還是跪著的。
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飯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貧窮得無法生存叫“饑寒交迫”。古代沒有暖氣,人們是怎麽取暖的呢?
早在史前文明時代,北方人在建築房屋時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為了防風保暖。屋內地麵中間還挖個坑,周邊用泥土夯實,用來燒火取暖,稱為“火塘”。
秦漢時期又出現了火牆,最早是宮廷裏用的,秦朝的鹹陽宮遺址中就有火牆。火牆的內部是中空的,從裏麵把牆燒熱,這樣屋子就暖和了。火牆的衍生品是火炕,在東北地區特別流行。《宋文鑒》記載,北方女真族“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而飲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區的一些農村還在使用火牆和火炕,尤其是東北,招待客人最溫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進屋上炕,然後把炕燒得熱乎乎的。王老師生活在東北地區,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一個與火炕有關的故事:話說民國時期東北某地征兵,征兵負責人把村裏的青年集合起來,圍炕而坐,進行動員宣傳。可青年們不願當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態。負責人就吩咐他人一個勁地燒炕,炕上熱得燙屁股,有人熱得受不了就站起來了,站起來就算同意參軍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並未得到考證,但內容卻體現了火炕與東北民眾生活的密切關係。東北人對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關,所謂“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以上說的是大型取暖設備,接下來再說說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見的是火盆,就是在盆裏燒炭火。有條件的富貴人家用精致點的金屬火盆,沒條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為火盆裏要燒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時候官員發俸祿,不光發錢發米,還要發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這一點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一集中就有體現——為了薪炭,家裏人竟要勾心鬥角。
“圍爐而坐”是古代冬日裏常見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會擔心,古人冬天在屋裏燒火盆取暖,會不會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沒有今天這麽好,房屋到處漏風,所以一氧化碳堆積濃度不高,達不到中毒的濃度。另外,火盆是開放式的,氧氣與火盆的接觸麵積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燒不充分導致一氧化碳堆積的情況。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沒有,有學者就猜測: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可能就死於一氧化碳中毒。據說古代人冬天燒火盆時,會在屋裏放一盆冷水,如果發現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們已經知道白蘿卜湯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間就有這樣一個傳說:晚清時,一個宮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後就讓人把她扶到通風處喂她白蘿卜湯解毒。
火盆形製比較大,不方便移動,所以古人又發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爐,裏麵裝著尚有餘溫的炭灰,走到哪裏都可以拿著取暖。明清時期是手爐最為風靡的時代,《紅樓夢》裏就經常提到手爐。明清時的手爐工藝也達到了鼎盛,好的手爐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那時,大戶人家使用手爐時還會在裏麵放些香料或藥材,這樣不光能取暖,還能當香薰用。
還有一種便攜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現,名曰“湯婆子”。這種取暖物件,一直到現代,還有地方在使用。湯婆子一般是金屬或陶瓷材質的,形狀類似一個沒有壺嘴的大水壺,裏麵加滿熱水,外麵再套上布套,睡覺時就能放進被窩取暖。“湯”就是熱水的意思,而“婆子”則是戲指其有陪伴人睡覺的作用。
09 古人夏天如何降溫
聊完了古人冬天如何取暖,再聊聊古人夏天如何降溫。古代夏天並不比我們今天涼快,《浮山縣誌》就記載過乾隆八年的極端高溫天氣:“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氣象學家分析,當時的天氣至少達到了40c以上。那在沒有空調的古代,這麽熱的夏天,古人是如何降溫的呢?
首先可以使用降溫設備,比如人工風扇。這人工風扇並不是找兩三個丫環給你用扇子扇風,那點兒風力太小了!古時候的大戶人家廳堂上方會安裝拉拽式風扇,一大片扇葉差不多有門板那麽大,由丫環拽根繩子拉動扇葉給廳堂送風。此外,還有手搖式的風扇,類似手搖鼓風機。據說古時候還有“空調風扇”。古人使用風扇的時候,還會把風扇放在水池後麵,或者在風扇前擺兩盆冰塊,這樣送出來的風就是涼的,這種風扇已經具備了空調的功能。還有的人會在風扇前擺很多盆鮮花,這樣吹出來的風都是香的。有錢人就是會玩!另外,古代大宅院的客廳,都會有一種“空調”係統——空調井。在廳堂裏挖一口深井,一直連通地下水,然後在地麵留一個送風口,這樣,井下涼風就會源源不斷送進廳堂,達到降溫效果。最豪華的當屬降溫亭——將水引到屋頂,製造人工瀑布,以達到降溫效果。
除了降溫設備,還有降溫飲食。比如吃冷飲、冰鎮水果或飲料。那古人用什麽進行冰鎮呢?其實,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人工冰箱了,叫作“冰鑒”。其原理很簡單:製作一個有夾層的容器,在夾層裏放入冰塊,然後在容器內放入食物或飲料進行冰鎮,成為冷飲。宋代的冷飲已經平民化了,北宋都城開封就有種叫“冰團冷元子”的冷飲很是暢銷,其做法類似今天鮮芋仙等甜品店中的芋圓。到了元朝,蒙古貴族喜歡在冷飲裏加入奶製品,稱為“奶冰”。據說馬可·波羅來到元朝後就很喜歡吃這種冷飲,並將其製作方法帶回了歐洲,歐洲人在此基礎上發明了冰激淩。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搞笑?正宗的土耳其冰激淩可能來自中國。
有的讀者可能會產生疑惑:古代夏天的冰是從哪裏弄來的?我聽過多種說法,技術含量最高的說法是古人用硝石製冰:將硝石溶於水,大量吸熱,便可將水冷凍成冰。但這個方法的製冰量太小了,而且非常費事,無法滿足古代夏天巨大的冰塊需求量。所以,王老師認為古人一般不會用這麽麻煩的製冰方法。
其實古人取得冰塊通常的方式不是製冰法,而是存冰法。很簡單,等到冬天自然結冰時將冰塊儲存到地窖裏,然後等到夏天時取出使用。這種簡單的存冰方法,從先秦一直使用到新中國成立後。儲存的冰塊都取自城市裏的天然河湖,比如北京的北海、積水潭、太平湖,還有濟南的大明湖,都是過去重要的取冰處。寒冬時節,湖麵結冰,待到冰麵上能走人了,就開始進行切冰作業,把冰切成一米見方的冰塊,運送到地窖裏保存。保存時還要在上麵蓋上厚厚的稻草保溫,這樣就能挺到夏天而不融化。古代大城市內都建有很多的冰窖。清朝時,北京城內的官方冰窖就有4處18座,由工部統一管理,存冰量在20萬塊以上。今天北京的冰窖胡同,就因清朝時這裏設置的冰窖而得名,類似的還有西安的冰窖巷。
北方城市可以在冬天時存冰,那南方城市冬天也不結冰啊,怎麽辦呢?答案是進口!而且進口的是正宗的美國貨!19世紀上半葉,歐美商人就將北美的冰塊用商船販賣至中國廣東,非常暢銷。有人可能會疑惑,從北美到中國,要穿越赤道,那冰不融化嗎?因為這種出口的冰塊體積特別大,運輸時放在船艙底部避免陽光照射,還會在上麵蓋上鋸末等物,阻擋空氣流通,所以融化速度非常緩慢。等運到中國時,除去損耗,還會剩很多。有人還會疑惑:跨越半個地球販賣冰塊,能賺錢嗎?的確不怎麽賺錢,但沒辦法,歐美需要進口中國的貨物,而自給自足的中國卻不怎麽進口歐美貨物。你運別的東西到中國也賣不出去,賣冰塊總比空跑一趟強。而且遠洋航行需要重物壓艙,用冰塊壓艙總比用石頭好。沒辦法,與清朝做買賣就得這樣!
10 古人夏天如何驅蚊
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種,其中雌蚊子主要以吸人或動物血為食。被蚊子叮咬後,不光皮膚發癢,甚至還會傳播瘧疾等傳染類疾病。所以,每當夏天來臨,防蚊都是生活中時刻需要注意的事。蚊子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一億多年了,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祖先茁壯成長。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天運篇》裏就有記載“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表達了對蚊子的痛恨。那古人夏天是如何防蚊、滅蚊的呢?
煙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驅蚊辦法。蚊子怕煙熏,還懼怕一些特殊的味道。古人發現蚊子的這一習性後,就用煙熏驅蚊。古人發現,燃燒艾草、蒿草的驅蚊效果不錯,而且煙霧不多,味道不嗆人。於是,艾草、蒿草就成為古人驅蚊的常用材料,還被製作成最早的驅蚊工具“火繩”。一直到改革開放前,火繩還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被使用。秋天,人們將結過籽的艾草、蒿草采集回家,像編辮子一樣將其編成繩狀,然後掛在房梁上曬幹,避免受潮。等到第二年夏天,火繩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晚上睡覺將其在屋內點燃,驅蚊效果是極好的!火繩的功能類似初級版的蚊香。
至少到了宋朝,古人已經在火繩的基礎上製作出了蚊香。宋代《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幹,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蚊香”裏有雄黃的成分。雄黃是硫化砷礦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廣的殺蟲劑。另外,書中還提到了古人在端午時節采集材料製作蚊香,這很有可能與古代端午采集艾草的習俗有關。
蚊香的製作工藝在清代進一步提高。晚清時,一個來華采集茶種的英國人曾寫過一部名為《居住在華人之間》的書,其中就有關於蚊香的記載。這個英國人當時從浙江西部去福建武夷山,途中由於氣候炎熱潮濕,被蚊子叮得整夜無法合眼。他的隨從就購買了一些當地人使用的蚊香,驅殺蚊蟲很有效。他把這一信息傳回歐洲後,引起了歐洲昆蟲學家和化學家的極大興趣,詢問他這種蚊香是由何種物質合成的。後來,他在浙江定海獲得了這種蚊香的配方——由鬆香粉、艾蒿粉、煙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黃混合而成。是的,含有砒霜!不知道古人燒這種蚊香會不會中毒。
除了蚊香,古人還用香囊驅蚊。香囊在明清時期很是流行,除了有香水的功效,還有驅蚊的效果,因此也成為古代文人雅士和貴族公子的驅蚊最愛。香囊中含有多味中藥,這些中藥的味道具有驅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這就和今人把“風油精”“花露水”塗在身上的效果一樣。
除了驅蚊法,古人還有避蚊法。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把蚊子擋在外麵!擋蚊子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蚊帳了。南朝梁元帝撰寫的《金樓子》記載:春秋時期的齊桓公經常在“翠紗之幬”裏避蚊。這裏的“翠紗之幬”就是今天的蚊帳。唐宋以後蚊帳進一步普及。北宋張耒《離楚夜泊高麗館寄楊克一甥四首》詩稱:“備饑朝煮飯,驅蚊夜張幬。”可以看出,蚊帳已是當時居家必備之物。蚊帳在我國使用了兩千多年,其雄風在當下依舊不減。2016年裏約奧運會時,萊卡病毒肆虐,而蚊子正是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在其他國家運動員“談蚊色變”之時,我國運動員拿出了老祖宗的法寶——蚊帳,有效地防止了病毒傳播,也引起了他國運動員的效仿。兩千年前的中國製造,而今也能派上大用場。
此外,古人還有許多種奇葩的滅蚊法。比如在家中大缸內注水養青蛙。蚊子喜陰涼,又需要在水中產卵,所以愛往缸裏飛,一飛進去就會被青蛙吃掉。還有一種“滅蚊燈”,小說《金瓶梅》裏有提及。滅蚊燈吊在蚊帳內,燈盞的側麵開有小口,當燈繩被點燃後,就會因冷熱不均產生氣流,蚊帳內的蚊子便會被氣流吸進燈盞內燒死。
可以說,與蚊子戰鬥的曆史貫穿了整個人類的文明史。王老師不禁驚歎古人的聰明才智,也感歎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確不易。在此,向我們的先人致敬!
11 古人如何生火
古代沒有打火機和火柴,可小說裏浪跡江湖的大俠們卻能隨時隨地點火來個燒烤,他們是如何生火的呢?接下來就介紹幾種古代的生火方式。
最早的生火方式是鑽木取火,原始人就會用此方法生火了,一直到唐代還有人使用。杜甫的《清明詩》裏就有寫道:“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說的就是鄉下人采用鑽木取火的方式生火。一個熟練掌握鑽木取火方法的人,五六分鍾就可以鑽出火來。當然,這需要極高的手速,男子比較擅長。
鑽木取火比較麻煩,對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必須有幹燥的木頭和引燃材料。後來,人們發明了鑽木取火的升級版——火弓。就是在鑽木取火的那個棒棒上加了個旋轉弓,來回抽拉旋轉弓,就能帶動棒棒高速旋轉,這樣不到一分鍾就可以生出火來。
古代還有一種利用聚焦太陽光生火的工具——陽燧。陽燧可以看作是一個大凹麵鏡,能聚集太陽光到一點,引燃生火材料。類似陽燧的生火工具在其他古文明中也較為常見。古人認為這種方式取得的火來自太陽,是與天地相通的,無比自然神聖。今天奧運會的聖火采集用的就是這種神聖的方式。但陽燧取火受天氣限製較大,趕上陰雨連綿,你一周都別想生火。
古代有沒有不受天氣影響且便攜快速的取火工具呢?有的,那就是火石。火石在魏晉時就有了。火石取火比較高級,是小說裏大俠們常用的方式。火石一般用燧石或鵝卵石製成,將兩塊火石打擊或摩擦,能產生火星,引燃易燃的火絨。火絨的材質有很多種,有的用艾絨,有的用被硝水泡過的紙或者塗有硫黃的木片,還有的用易燃的炭布。
火石也有升級版,叫作火鐮。火鐮本身是一個手掌大小的小皮包,側方鑲有一片鐮刀形的鋼條,稱為火鋼。火鐮裏麵裝有火石和艾絨,點火的時候就用火石打擊火鋼,引燃艾絨取火,非常方便。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陝北的一些農村地區還有用火鐮生火的。
古代還有一種神奇的生火工具——火折子。我們在電視劇裏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大俠們在黑暗處需要點火照明時,就會掏出一個小竹筒,往裏一吹氣,竹筒裏就會生出小火苗,看起來無比神奇。這種生火工具就是“火折子”,其利用的是物理學上的複燃原理——已經燃燒的東西因為缺氧而處在一種半燃半滅的狀態,當重新獲得充足的氧氣後又可以重新燃燒。火折子的製作方法是:將易燃的草紙卷或加工過的藤蔓點燃後吹滅火焰,然後塞進小竹筒,再蓋上蓋子,造成竹筒內部的缺氧環境,但竹筒裏麵的火星實際還在緩慢燃燒。用的時候打開蓋子,向裏麵吹氣供氧,火星就會複燃。
20世紀初,火柴從西方傳入我國,上述生火工具便慢慢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12 古人用什麽化妝品
愛美之心自古有之,古代的小姐姐們也是要化妝的。古代的化妝品種類繁多,而且成分非常恐怖,古人真的是“什麽東西都敢往臉上抹”!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皮膚白皙是古今東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妝的基礎是美白用的粉底,而古代美女化妝也用粉來美白。“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齊民要術》記載了“古代粉底”的製作方法:將米磨成細粉,淘洗至水清,然後沉於涼水之中發酵,直至發出腐爛臭味。發酵後將米粉沉澱濾出,並研磨成漿,等米漿幹透就製成了粉餅。削去粉餅四周粗劣的部分,將中間雪白光潤的部分留下,稱之為“粉英”。用刀將粉英削成薄片,放在太陽下暴曬,曬幹後揉碎成粉末,粉末越細越好,這就是最後可以化妝用的“粉底”了。
這種用米做的粉底有一個缺點——容易脫落,所以古代美女臉上經常掉渣。這就不好了,男人親一口,然後滿口的粉,場麵太尷尬了。於是古人又發明了改進款的粉底——白鉛粉。白鉛粉潔白細膩,還不掉妝。成語“洗盡鉛華”裏的“鉛”指的就是古代女子化妝用的鉛粉。《水滸傳》裏武鬆跑路時,孫二娘就是用鉛粉給武鬆塗麵的。鉛粉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王老師作為一個文科生愣是沒看懂其工藝流程,所以也就不給大家詳細介紹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鉛粉裏含有大量的金屬鉛,而鉛是重金屬,有毒,因此古代女子使用鉛粉久了肌膚變色成黃臉婆,嚴重的還會鉛中毒。古代的女生們為了美也是蠻拚的!
古代也有彩妝,最古老的便是朱砂。從字麵上理解,朱砂就是指紅色的礦石,即硫化汞的天然礦石。將天然朱砂礦石研磨、漂製後得到的紅色顏料就是朱砂。早在商周時,女性,尤其是舞姬與宮女,就將朱砂擦拭在麵部當腮紅,畢竟她們都是靠臉吃飯的人。
漢代的朱砂不光能抹臉當腮紅,還能塗唇。但朱砂本身不具有黏性,敷在嘴唇上很快就會被唾沫溶化,聰明的古人就在朱砂裏摻入適量的動物脂膏,其形態和功能很接近今天的口紅了。
漢代還出現了一種外來化妝品——胭脂。胭脂從匈奴地區傳入我國,屬於進口貨,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胭脂是將紅藍花搗碎過濾,提取其中的紅色素製作而成的。然而,後唐學者馬縞在其《中華古今注》裏又說胭脂“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燕支”。如果馬縞的說法屬實,那麽胭脂至少已經存在三千年了。不管是進口貨還是國產貨,胭脂在古代彩妝中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否認的,甚至在文學作品裏成為美女的代名詞。
再說下古代的“眉筆”。古代畫眉用黛,所謂“六宮粉黛無顏色”中的粉黛,就是指“粉”和“黛”兩種古代化妝品。黛是一種黑色礦物,又名石黛。將石黛放在黛硯上磨,碾成粉末後加水調和,蘸著它就可以畫眉毛了。畫眉之風起於戰國時期,在黛出現之前,女子們都是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改革開放前,物資極端匱乏,大部分女子沒有眉筆可用,就用燃燒過的火柴頭沾上唾沫後塗在眉毛上,此法還頗具古風。
聊完古代的化妝品後,不難發現古人為了化妝真的是什麽都敢用,據說當時為了美白還有用砒霜的。終於知道為啥“自古紅顏多薄命”了,原來都是化妝品“害”的!
13 古人用什麽洗頭發
古人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所以不怎麽剪頭發,連小哥哥們也是及腰長發並梳成發髻的。而古代的美女們都是一頭秀發,其不光能提升形象,關鍵時刻還能撩人,甚至是皇帝。漢朝的衛子夫,當年就是靠一頭秀發征服漢武帝的。《太平禦覽》記載:“(衛子夫)頭解,上見其發鬢,悅之,因立為後。”
古人重視頭發,所以也重視洗頭發。“沐浴”一詞中的“沐”字,最初就是指洗頭發。漢朝時,公務員每五天放假一天,就是讓他們回家洗頭發,這個假期被稱為“休沐”。
有的朋友會詫異,五天洗一次頭發也太久了,現在三天不洗頭發都受不了!此一時彼一時,古代的條件和現在沒法比。劈柴、點火、燒水、洗發、擦幹、梳理,哪個工序都很費時費力。《史記》記載,周公說自己“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意思是說,周公禮賢下士,洗頭發的時候如果趕上有人來求見,他就會握著濕漉漉的頭發去見。洗一次頭發,會出現三次這樣的情況。盡管有些誇張,但也能從側麵看出古人洗頭發的確是一個大工程。
那古人洗頭發用什麽當洗發水呢?
最常用的是皂莢,俗稱皂角。將泡製過的皂角放在水盆裏加水反複揉搓,或用硬物砸碎,待水質略微黏稠後將雜質撈出,剩下的液體就是古人的皂角純草本洗發水了。用這種皂角洗發液洗發,去汙、養發的功能極佳,還有烏發、固發的功效。
用皂角洗頭發,稍微有點刺激性味道,有的人不太習慣。於是,跟皂角功效類似,味道卻更為清爽的木槿葉便大受歡迎。木槿葉洗發水的製作方法和皂角大同小異。關於木槿葉洗頭發,還有一個傳說:七夕時,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織女流下的相思淚水會從鵲橋上飄落下來,落在凡間的木槿樹葉上。所以七夕那天用木槿葉洗頭,就可以得到織女的保佑,未婚的女子就能很快找到如意郎君。今天,我國南方的一些地方,依然有七夕用木槿葉洗發的習俗。
古人還有用茶枯洗發的。茶枯餅通過油茶籽榨油後殘渣壓製而成,雖然看起來很髒,但因其具有殺菌去汙的能力,一直是古人的洗發佳品。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南方女性還在用茶枯洗發。
古人還有用草木灰洗頭發的。草木灰屬於堿性洗發劑,可以去油止癢。草木灰中富含碳酸鉀,對油脂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用草木灰洗頭發可以讓油膩膩的頭發變得幹淨清爽,非常適合油性發質。
另外,古人還有許多取材容易的洗發用品,據說先秦時期已經有人開始用淘米水來洗頭發了。還有用醋洗頭發的,我小時候就見過我媽媽用醋洗頭發,洗完後,她渾身充滿了酸味。
14 古代男子有哪些發型
上一篇咱們講了,古代的男子也是長發及腰的。但在公眾場合,一般不會讓它飄起來,而是要把頭發梳起來盤成發髻。古代男子的發式,不僅具有美學價值,而且更多體現的是社會的象征意義。每個時代的社會情況不同,男子的發式也隨之演變。
上古時代,沒有禮教約束,男子的發式比較放飛自我,頭發都是散著的,被稱作“披發”。慢慢地,中原地區出現了將頭發梳起來盤成發髻的習俗,被稱作“綰髻”。綰髻就是把頭發都集中攏到頭頂,在頭頂盤出一個發髻,最開始是一個小團狀,後來逐漸變成錐子狀,也稱“錐髻”。古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發式,可能因為這樣方便勞動。
周朝製定禮法,確立了冠服禮俗製度,男子的綰髻也成為定製。綰發時將頭發全部束至頭頂,然後戴個小冠,並用笄(也稱“簪”)橫穿冠下的小孔把發髻固定住。身份低微的人,就用一塊包頭布把發髻包裹起來。小孩子是不綰發的,一般是散著或者梳小辮子。等到20歲成年了(民間多在15歲),就要舉行成人儀式,名曰“冠禮”,意思就是可以綰發加冠了,所以從古人的發型也能看出他們的年齡。
古人的綰髻束發是全束的,不會留下一部分散著。今天的古裝劇中,很多男子是半束發,一半梳成發髻,一半散著飄在腦後,看起來飄逸帥氣,但這不符合真實的曆史。剛才說過,發式還具有社會功能——區分華夏和夷狄。綰髻束發是華夏正統的標誌,隻有被看作是夷狄的少數民族才會散發或編成辮子。中國古代隻有在南北朝時出現過半束發,那時候北方遊牧民族南下,遊牧民族盛行的披發對中原產生了影響,開始流行半束發的發式。半束發是胡漢結合的表現,存在的時間很短。
在周朝之後的絕大多數時間裏,中原人都是綰髻束發的。不同時期的區別就在於發髻外麵的佩飾有所不同。周朝至漢朝,發髻上是戴冠或包頭巾。唐宋時期流行戴“襆頭”,襆頭是類似帽子一樣的飾品。唐與宋的襆頭區別也很大,唐朝的襆頭帽頂是圓弧的,且帽後的兩腳是下垂的,有點像耷拉下來的兔子耳朵;而宋代的襆頭帽頂是平的或矩形的,帽後的兩腳是平直的,而且很長很長,很像飛機機翼。據說,將襆頭加長是宋太祖的決定,因為他討厭朝會時大臣們在下麵竊竊私語。將襆頭加長後,大臣們就不敢相互靠近,因為襆頭容易撞臉。
遼金元三朝,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入主中原,遊牧民族髡發留辮的習俗開始在中原流行起來。髡發是將頭頂部分的頭發剃除,隻在兩鬢或前額留下少量頭發,這些頭發一般會梳成辮子,也叫留辮。在中原王朝統治時期,髡發是一種刑罰,人犯罪了就把你頭發剃光,以示懲戒。但少數民族平時就有髡發的習慣。遼金元三朝統治者就是少數民族,為了表示順從,其統治區域內的漢族人便也跟著流行髡發。特別是元朝時,不光中國實行髡發,就連在元朝控製下的高麗國也是髡發。高麗元宗的世子忠烈王,早年在元朝生活,歸國繼位後,就在高麗主張盡快實行髡發,與元朝官方發式保持高度一致。
明朝時期,又恢複了綰髻束發的發式。可是僅僅過了兩百多年,遊牧民族又回來了。清朝建立,中國再次開始髡發留辮,而且清朝政府對發式的要求異常苛刻,將是否髡發留辮視為是否歸服清王朝的標誌。不剪發留辮,就是不服從清朝的統治,是要殺頭的,以至於清初還有“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說法。清朝人留的辮子,不同時期的樣式也不盡相同。早期的辮子短而細,被稱為“金錢鼠尾”,中後期辮子就粗又長了。
古代男子如此重視發式,一旦脫發了就會更鬧心。怪不得杜甫會哀歎“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5 古人刷牙嗎
有的朋友認為:古代又沒有牙膏牙刷,古人肯定不刷牙,口氣就如廁所裏的氣味。並因此而擔憂穿越回古代是否需要多帶點“益達”?其實這種擔憂大可不必,古人也是刷牙的。在這一篇我們就聊聊古人是如何刷牙的。
中國人自古就重視牙齒的整潔與美觀。例如:《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就是牙齒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那時人們清潔牙齒的方式不是“刷”牙,而是“漱”牙。《禮記·內則》中就記載:“雞初鳴,鹹盥嗽。”意思就是說,天亮了,雞打鳴了,就要洗臉漱口了。漱口一直是古人最主要的牙齒清潔方式,一直沿用到近代。
古人用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門。最常用的是鹽水,不光用鹽漱口,還能用鹽擦牙,《紅樓夢》裏賈寶玉就有每天清晨用鹽擦牙的習慣。鹽的確有殺菌消炎的作用,還能一定程度上預防牙周疾病和牙齦出血。此外,古人還有用茶水、酒和明礬水漱口的,據說明礬水能有效預防口瘡。現代社會確實也有將明礬水加橄欖用於漱口的,可以去除口臭。
到了隋唐時期,“刷牙”開始在中國出現了。那時候的刷牙方式和我們今天不一樣,用的是“揩齒法”。這種“揩齒法”源於古印度,和佛教有關。相傳,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布教,圍繞在周圍的弟子們口臭相當嚴重。於是釋迦牟尼開始勸說人們重視清潔牙齒,並教弟子們如何用樹枝製造刷牙工具。後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揩齒法”也傳到了中國。唐朝醫書《外台秘要》具體記載了這種揩齒法:“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意思是說將楊柳枝的一頭用牙齒咬軟了,再蘸上少許藥粉,用來刷牙。這種刷牙方法也被稱為“楊柳枝揩齒法”,所用的楊柳枝又叫作“齒木”。齒木是中國最早的刷牙用具,可謂那個時代的“牙刷”。如果沒有楊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樹枝代替,實在不行就用手指直接揩牙。敦煌石窟第196窟有一幅晚唐壁畫《勞度叉鬥聖變》,其中就能看到用手指揩齒的畫麵。今天的日語中還有“楊枝”一詞,意為牙簽、牙刷,應該就是保留了中國唐朝的叫法。
盡管唐朝有了揩齒法,但學界對於這種刷牙方式在唐朝的普及程度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唐朝時隻有僧人團體會揩齒,並未在社會上廣泛普及。
到了宋朝,中國終於出現了真正的牙刷,叫作“刷牙子”。宋人周守中在《養生類纂》中記載:“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最初的牙刷毛多是用馬尾巴製作的,一寸多長,置於牛角之上,其形狀跟現代的牙刷類似。不過,宋朝比較缺馬,馬尾較少,用來做牙刷成本太貴,所以市場上常見的牙刷不一定都用馬尾製作,也可能是用豬毛製作的。
南宋遺老周密在《夢粱錄》裏回憶道:“獅子巷口有淩家刷牙鋪,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鋪。”說明南宋時期杭州已經有人專門開店賣牙刷了,看來刷牙在南宋已經比較普遍。
古人刷牙的時候並不是用牙刷幹刷,而是和現代人用牙膏一樣,要在牙刷頭上蘸清潔劑。這種牙齒清潔劑有膏和粉兩種,其成分包含皂角、生薑、升麻、地黃、旱蓮等中草藥,可能會再放一些鹽。古人的牙膏可是純草本的。宋朝時,還發明了一種牙刷和牙膏的結合品,叫“牙香籌”。用香料和藥材製成固體清潔劑,固定在牙刷上,用牙香籌反複清潔牙齒,然後再漱口。這種牙香籌可反複使用多次,而且攜帶方便,是古代人旅途必備之佳品。
後來,中國的牙刷傳到了歐洲,受到貴族階層的歡迎。但由於售價較高,一般歐洲民眾難以承受。直到19世紀30年代,用尼龍做毛的牙刷誕生了,因其價格低廉,從而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16 古人養寵物嗎
日益孤獨的現代社會,寵物成為很多人的知心陪伴。其實,不隻是今人,古人也養寵物,這一篇咱們就聊聊古代比較常見的寵物。
最先陪伴古人的寵物,是忠心耿耿的“汪星人”——狗。狗的祖先是狼,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距今已有上萬年了。有研究表明,中國南方是最早馴化狗的地方。狗是從中國奔向全世界的,可以說中國是狗的“故鄉”。先秦時期,狗和馬、牛、羊、雞、豬合稱六畜,還有專門負責養狗的官,稱為“犬人”,就是“狗官”的意思。
但中國人最初養狗的目的不是當寵物,而是為了打獵和吃肉。漢初名將樊噲,就是屠狗出身,可以看出直到漢朝初年,中國人還保留著吃狗的習慣。到了唐宋時期,養寵物狗成為風尚,狗還在唐朝名畫《簪花仕女圖》中成功搶鏡。
慈禧是曆史上有名的愛狗人士,她在皇宮裏設立了養狗處,養了許多京巴,還配有四個太監專門伺候。這些狗吃的是牛肉、鹿肉,喝的是雞鴨魚湯。慈禧愛狗,甚於愛人。正所謂“慈禧的小京巴,大姐的小奶狗,說人不人,說狗不狗”。
貓在古代也被當作寵物來養,但其馴化曆史比狗短很多。普遍認為,三四千年前的埃及人開始馴化貓。貓在埃及最初是被當作神來看待的。在古代中國,貓的地位也很高,甚至祭祀的時候還是主角之一。《禮記》中記載:天子每年臘月的祭天儀式中有個“迎貓”環節。之所以這麽看重貓,可能是其目光神秘迷離,被認為能通神。另外,貓能抓老鼠,“迎貓”也有祈求滅鼠的意味。莊重嚴肅的祭天儀式中,眾目睽睽之下,“喵星人”被抬著出場,那畫麵想想就有喜感。
到了宋朝,文人愛養貓,陸遊的詩裏就稱貓為“狸奴”。現在的文人似乎也更偏愛貓,也許是因為貓比狗安靜的緣故。宋朝的貓還登上過政治舞台,上演了“狸貓換太子”事件。明朝嘉靖皇帝是個有名的貓奴,其養的愛貓死了,讓大臣寫詞紀念,並厚葬景山北麵,稱“虯龍塚”,立碑祭祀。盡管人類很愛貓,但貓對人類卻始終高冷。有人說貓很薄情,還說貓不懂感恩,以至於人類在它麵前更像奴隸,所以人才是“貓奴”。其實這是和貓半馴化的特性有關的。狗是完全馴化了,所以跟人更親近。但是科研人員通過對比野貓和家貓的基因組後發現,家貓仍然隻是停留在“半馴化”狀態。與其說是人類馴化了貓,不如說是貓選擇了和人類一起生活並馴化了人類。
除了阿貓阿狗,古人也馴養其他寵物。比如說養鶴,《簪花仕女圖》中,貴婦人在逗弄小狗的時候,邊上還站著一隻仙鶴。仙鶴在古代象征吉祥長壽,所以受到古人的喜愛,成為寵物。
還有個長壽的動物古人也很愛養,那就是烏龜。古人養烏龜的曆史很久遠,《論語·公冶長》中就講到魯國貴族看到烏龜長壽,便將烏龜視為靈物,為烏龜建了很奢華的屋子。烏龜在古代一直象征吉祥如意,甚至人們起名字時都帶“龜”字。比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個好朋友叫李龜年,我們上學時都學過杜甫的那首《江南逢李龜年》。今天,烏龜的地位則一落千丈,帶上了貶義色彩,出現了縮頭烏龜、龜公之類的說法。
養烏龜在古代還有個作用,就是用來檢測水質。據說古人打井後,多會在井裏投放一隻烏龜。如果烏龜活著,就說明水質安全;如果烏龜死了,就說明這水有問題,甚至可能是有人投毒。所以,烏龜在古代不光是寵物,還是水質檢測員。抖音上有人直播在野外荒廢的水井裏下網,說老井裏能捕上來烏龜。我當時看了還質疑,水井裏哪來的烏龜?後來看到古人養烏龜的原因,我就恍然大悟了。也許那個人抓的烏龜,就是自己的祖輩投放的“水質檢測員”,或者是它的後代。
17 古人最愛什麽體育運動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古代也有休閑的體育運動,這一篇咱們就來介紹兩種比較流行的項目。
第一個是投壺。投壺是古代士人階層宴飲時常玩的一項遊戲,也屬於投擲類體育運動。投壺的基本玩法是在地麵上立一個細身小口的高身壺,參與者離壺一定距離向壺內投擲弓箭,以投中多少和投中位置定勝負。投壺在古代也是一種社交禮儀,早期貴族在宴飲集會時要進行“射禮”,但射禮太危險,而且太費體力,慢慢就被投壺所取代。投壺於戰國時就比較流行了,唐宋時更是普及成為全民運動。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第一集中,就上演了宋代大戶宴飲時的投壺場麵,比較真實地還原了投壺這一運動的曆史原貌。
投壺的具體規則是怎樣的呢?不同時代的規則不盡相同,同一時代不同地區的規則也有區別。司馬光是個投壺愛好者,看到社會上投壺玩法繁雜,就寫了一部《投壺新格》來總結和規範投壺的規則。位高權重的司馬光,居然會為一項體育運動寫專著,可以看出古人並不是死板一塊,也是愛生活、愛運動的。我們就以宋代為例,說說古代的投壺規則。
投壺用的壺,最初是光麵的,晉朝時壺身上部多了兩個壺耳,壺耳內也可投擲。宋代的投壺沿用了帶壺耳的壺。投壺有多種得分方式。第一箭投入壺中,叫作“有初”,得分十算,也叫十籌。第二箭開始,連續投入的,叫作“連中”,得分五算。最後一箭投入壺中的,叫作“有終”,得分二十算。投壺一局一般投12支箭,全部投中稱為“全壺”,如果一方“全壺”則立即勝利。投壺時,箭身前半段進入壺內,後半段倚在壺口邊緣的,叫作“倚竿”。倚竿是很難操作的,多半是靠運氣。在電視劇《知否》裏,明蘭投壺時最後一箭就是倚竿,還因此贏得了比賽。然而按照司馬光的新標準,倚竿是不能得分的。因為司馬光認為倚竿是靠運氣,不合禮儀,所以不算分。司馬光是《知否》同時期的人物,也許是新規還沒有普及,否則明蘭就贏不了了。還有比倚竿得分更高的“倒中”,即箭倒著進入壺中,這種操作極難,可以得分一百算。
說完了投壺,我們再介紹一下古代的足球。無須驚訝,從某種角度講,中國還是“足球”的發源地呢!隻是那時候還不叫足球,而叫“蹴鞠”。1958年7月,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2005年,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布拉特還為足球起源地山東臨淄頒發了“足球起源地證書”。但古代的蹴鞠和現代足球的玩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蹴鞠在戰國時代就有了,的確是起源於齊國都城臨淄,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淄博。到了漢代,已形成一整套的比賽規則:雙方各六人,外加一個裁判,以踢進對方球門的次數定勝負。但那時的球門是地上挖的洞,而且是各六個球門,踢的球也是實心的。
宋代是我國蹴鞠發展的巔峰時代。雙方隊員可增加至16人,球門也變成了各一個,而且高度也變高了,差不多有今天籃球籃筐的高度。宋代蹴鞠還出現了新玩法,即表演性質的,看誰踢球踢得好看,看誰的動作高難,這有點像今天的踢毽子。這種非對抗性玩法在當時更受歡迎,因為它更符合我國古代“和為貴”的處世態度。
宋代蹴鞠已經開始職業化運營,有專業的球員,還有專門的蹴鞠社團,類似今天的足球俱樂部。當時最有名的蹴鞠社團叫“齊雲社”。齊雲社有自己的隊歌,屬於頂級豪門,在當時有資格舉辦全國聯賽,並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設有分社,以臨安(杭州)的齊雲社實力最為雄厚。齊雲社中的社員在全國走穴,還要根據技術高低分成等級,最高級稱校尉。如果是女社員,進入校尉級就稱女校尉。看來我國自古就重視“女足”的發展。
千年前的宋代人竟如此熱愛蹴鞠,甚至有了商業化運營的模樣,真的讓今人自愧不如。難怪今人會打趣:自從高俅離開之後,中國足球已經沒落了八百年。
18 古人能活多少歲
很多人以為古人都很長壽,估計是覺得那時自然環境無汙染,食品也都綠色安全,所以古人都很能活。網絡上談古人壽命的話題時,總會提到一個叫彭祖的人,生活在四千年前的上古時代,活了800歲。有一種合理的解釋說當時采用的是“小花甲計歲法”,即60天為一年,這樣計算的話,彭祖的800歲隻相當於130歲。盡管130歲也是難以置信的,但至少人類努力一下還能接近。
那麽一般情況下,古人能活多少歲呢?學者林萬孝經過研究統計,在《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中給出的古人平均壽命是:先秦18歲,漢朝22歲,唐朝27歲,宋朝30歲,清朝33歲。杜甫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實活過三十都不易。
為何會這麽短?
首先,古代的嬰幼兒夭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壽命。乾隆皇帝17個兒子,有7個不到8歲就夭折了。皇家尚且如此,育嬰條件欠佳的尋常百姓家,孩子的夭折率肯定更高了。夭折率一高,平均壽命就會低一大截。就像你家房子的麵積是200平方米,隔壁老王家房子的麵積是20平方米,你倆的人均住房麵積就被拉低到110平方米!根據人口學的寇爾—德曼模型生命表,在平均壽命為30歲的社會情中,40%的人會在10歲前死亡。對於古人來說,10歲是一個檻兒,活過去了,後麵的日子就細水長流了。不夭折的話,一般能活到四五十歲。陝西臨潼新豐鎮秦文化墓地的考古結果顯示,在200例確定年齡的遺骸中,死於24~35歲壯年階段的占39例,死於36~59歲中年階段的占73例,還有29例活過了60歲。這座墓葬中不含未成年人,古代夭折的孩子一般是不和成人埋在一起的。
其次,即使古人好不容易活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壽終正寢,還有好多考驗等著他。比如頻繁的戰亂。像五胡亂華的魏晉時期、蒙古族人入主中原的宋末元初時期,還有太平天國運動的晚清時期,都是我國古代人均壽命的低穀時期。另外,戰亂和自然災害導致的饑荒,也會使很多人餓死。
最後,還有一個影響壽命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醫療條件。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貴的,《紅樓夢》裏講醫生出診一次要一兩銀子,相當於普通人近半個月的收入,這還不算藥費。在古代,除了達官貴人等有錢人家,普通民眾幾乎看不起病。盡管古代也有慈善機構可以免費診治疾病,但僅限於大城市,且作用有限。“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國古代的普遍醫療狀況。小說《駱駝祥子》裏,虎妞難產,祥子去請醫生,卻花不起診費,最後隻能看著虎妞死去。
在古代即使你有錢看得起醫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運氣,因為那時醫術普遍不高,“庸醫殺人”的事經常出現。在沒有現代醫學(西醫)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個流感都可能會死。現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傷寒、瘧疾、肺結核。肺結核在古代叫肺癆,有分析認為林黛玉就是得這個病死的。還有天花,死亡率極高,以至於清朝皇帝立儲時都會考慮皇子是否已經熬過天花的考驗。這種死亡率極高的病,在現代已經被根除消滅了。在古代,被狗咬了都會有生命危險,如傷口感染,一旦染上狂犬病,那更是必死無疑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普及現代醫學,提高了人均壽命。一五計劃時期,我們依靠蘇聯援助建立了華北製藥廠,基本滿足了青黴素和鏈黴素的需求。不要小看青黴素,這個在20世紀由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現的抗菌素,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曆史是發展的,時代是進步的。很多人羨慕古人的生活,但如果真讓你穿越回去,沒準兒都熬不過一年,得個感冒就一命嗚呼了。所以,穿越之前,別忘了買點藥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