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 第十二章 教子與育兒--愛的教育1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 作者:牧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活篇第十二章教子與育兒--愛的教育1
有這麽一個故事:
在過新年的時候,一位母親領著5歲的女兒去逛當地最豪華的百貨大樓。
她認為小女兒一定會喜歡那裏的裝飾、玻璃窗、漂亮的衣服、洋娃娃和特色玩具。
可是,一到那裏,不知為什麽,她的小女兒就開始輕聲地哭泣,小手拉緊了她的大衣。
“真掃興,你有什麽委屈的呢,售貨阿姨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
她責怪說。
“噢!也許是孩子的鞋帶沒係好。”
在走廊裏,她靠近自己的小女兒,蹲下給她係鞋帶。
這時,她無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這是第一次,她從一個5歲孩子的眼睛裏看周圍的世界!
沒有玩具、沒有手鐲、沒有禮物、沒有裝飾華麗的展覽,隻有一片混亂的、看不見頂的走廊……人的大腿、屁股、用力的腳,以及其他的龐大物體在亂推亂撞,看上去很可怕。
她立即把孩子領回了家,並發誓再也不把自己認為感興趣的事強加在孩子身上。
世界上的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當你在為“我家有子初長成”滿心歡喜的時候,是否也發現他或她總是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狀況?
不要說孩子變化快,真正的原因僅僅是:你根本就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有的隻是不會教孩子的家長。
遠離校園多年的你,今天也該念念書、上上課,了解一下教育孩子的戰略戰術。
如何對孩子表達“愛”?
一個十歲的女孩一腳把自己養的一隻小雞踩死了。
因為,她看到母親幫自己給小雞喂食的時候,覺得母親對小雞比對自己更好。
一隻小雞,就因為一絲妒忌之心,喪命在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腳下。
這不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事實。
無法否認,小女孩的想法過於偏激,但試想,如果平時這位母親能略微表達一下對女兒的疼愛,也許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
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
如果經常對孩子說:“我愛你!”
“真高興,你是我的寶貝!”
等,以及經常擁抱、撫摸和親吻孩子,會慢慢地給孩子以自信。
孩子們長大後注定要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親子行為溫暖的人更能對付社會環境的壓力,並避免那些與壓力有關的疾病。
生活中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親不知道怎樣合理地去愛孩子,甚至溺愛、放任、專橫等等,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引起各種矛盾,對孩子的成長形成許多不利的因素。
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要求孩子做出相應的行為或取得相應的成績,然後再給予孩子與之相適應的愛,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成了“生意”關係。
這種有條件的愛,極大地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夠好,需要做出相應的動作,父母才能愛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最需要的愛就是無條件的愛。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被遺棄與遺忘。
對孩子來說,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包容,這種無條件的愛會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
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穩定、自在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這樣,人才能勇敢地冒險,不怕艱苦。
怎樣和孩子一塊兒學習?
現在的一些家長,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養家糊口的辛苦,指責孩子泡網吧不學習,一股腦兒地把責任推給社會,而家長自己沉醉在無聊的應酬和消遣裏,把學習丟了,缺失了再學習的能力。
學習不光是學生時代的事,也不局限於你的專業領域。
為父母者,更應該善於和孩子一起學習。
和孩子一起學習是快樂的,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希望有一個夥伴,如果家長和孩子做夥伴,孩子開心家長也會找回童年的記憶,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孩子的言行和愛好是在家長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特點的。
和孩子一起學習,在一個書的環境裏,在大自然中,你會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怎麽學習?
孩子也給出了答案:和他們一起學習。
我們發現,這個調查結果令人驚異,其實,很多孩子並沒有在意家長的收入,而是更看重知識的力量,這無疑是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民族的希望。
麵對這些充滿希望的下一代,家長們應該幡然警醒了,在浮躁和迷失中靜下心來,關上電視、撤掉麻將,在溫暖的燈下,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和討論,把你們的愛鑲上知識的金邊,融入孩子純潔的心靈,嗬護他們健康成長。
許多父母經常教育孩子“多動腦子”、“好好用功”,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這一重要規律。
調查發現:思維活躍、分析問題條理清楚的孩子跟他們的父母有直接關係,這些父母在談話間明顯地表現出思維的準確性和邏輯性,善於動腦筋。
如何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
劉菲的兒子在幼兒園,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就是不愛說話。
但是兒子卻喜歡和他的玩具奧特曼說話,她覺得這孩子怎麽不和人說話,倒喜歡和玩具說話呢。
時間一長,她覺得不是很好,就去谘詢心理專家,在專家的谘詢下,終於找出原因。
其實她的兒子並不是不愛說話,而是每次兒子想和她說話的時候,她總是說媽媽很忙,要做飯,你一個人玩去吧。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會想說了。
積極關注孩子,不是僅僅關注吃飽穿暖,雖然那是疼愛,但更重要是聆聽孩子的傾訴。
經常聆聽孩子的傾訴,力爭準確理解並表述出對他的感受,使孩子感到他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及時讚許孩子表現出的良好品行,使孩子有許多機會了解自己的優點、長處和進步,從而引起積極的進取願望和信心。
生活中,父母應盡可能多地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閱讀或親子遊戲之類的活動,活動中父母可以“助手”或“顧問”的身份,給予孩子好的建議,引導他們提高活動能力和水平。
適當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在勞動中體驗自己的價值,並增強為家庭成員服務的責任感。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足夠的重視。
關注是一種愛,愛有多認真,關注得就有多深多細致。
再忙再累,每天也要花一點時間問及孩子學習以外的生活需求,不要動輒打罵,給予孩子交流溝通的時間與機會。
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調查研究證實,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心理素質、生活習慣、學習行為、各項能力等的發展有直接影響,是影響其心理健康和人生成就的重要因素。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根據調查指出,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理解民主型。
對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打罵,能理性地指導孩子成長,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個正直有用的人。
學習上,對孩子要求不怎麽多,隻需盡力,不施壓力,不要求孩子必須考多少分;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有的家長自己不看電視、少說話。
過分保護型。
什麽事情都由父母代勞,幫助孩子解決一切問題,即溺愛型。
家庭溺愛會熄滅孩子的創造欲望,處處需要別人指點與幫助,智力發展受限;使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積極、自由的發展,從而懦弱、依賴與無能。
嚴厲懲罰型。
教育孩子態度生硬、言語粗魯、方法簡單,強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與認識,常挖苦責備,甚至打罵孩子,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此種教育方式較以前有所減少,但仍然存在,會使孩子的心理自卑、性格壓抑,遇事唯唯諾諾,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同時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樣粗魯、冷酷,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過分幹涉型。
過分限製孩子的言行,逼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和意願去活動,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從而使孩子缺乏獨立思維,做事沒主意,人雲亦雲,心理得不到健康發展。
父母的期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研究發現,孩子能力的發展、學業成就高低與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
父母對子女要求或期望越高,同時在子女成功時給予鼓勵、失敗時給予懲罰,則子女的進步動機就越強烈,成就越高,反之則較低。
可見,學生的學習動力及對自己的期望值與社會和家庭對他的期望值密切相關。
但期望值不可過高,否則孩子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產生焦慮症,尤其是考試焦慮症。
如果父母對子女的發展限度、能力大小及興趣不十分了解,卻有很強的虛榮心,就容易對子女寄以超出其能力限度的期望,形成子女的心理壓力和焦慮。
如果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又把眼睛盯在學生的考分上,一心想讓學生在考試中拔尖揚名,則學生的焦慮心理將更為嚴重。
父母應全麵衡量子女的能力,給予適當的期望,並根據期望采取積極的教育方式,將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身心發展。
哪些做法容易使兒童缺乏安全感?
過度保護孩子。
現今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因而倍受嗬護。
由於家長們或幼兒園老師們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分誇大環境的不安全性,致使孩子即使在沒有任何危險和威脅的情況下,也體驗到了不安全感,不敢麵對任何困難,動不動就退縮和回避,甚至出現社會適應困難。
家庭衝突和暴力。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尤其父母之間的關係,會對孩子的安全感產生直接影響。
夫妻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有利於孩子保持平和的心境;而夫妻之間經常吵架甚至拳腳相加,則會把家變成孩子煩惱的根源,使他們經常處於惶恐不安之中,影響兒童以後的健康成長。
不能為兒童提供安全的居住和活動環境。
由於對兒童安全感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的不同、家庭經濟條件的差異等原因,不同兒童的生存與活動環境也不一樣。
當兒童自身或其父母意識到所處環境的不安全性時,有的兒童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和畏懼心理,久之致使兒童縮手縮腳。
動不動就威脅和懲罰孩子。
棍棒教育早已被人們所反對,至今仍有許多家長和教師把它作為靈丹妙藥來對付孩子,甚至對學前期兒童濫施威脅和懲罰。
當成人威脅或懲罰兒童時,會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
如何采取措施增加兒童的安全感?
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兒童可能因為擔心失去父母和老師的愛而產生焦慮和不安。
因此,不論兒童的言行舉止是否令人滿意,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無條件地、積極地關注孩子。
提供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
學前兒童生活與學習的環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兒園。
因此,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負起責任,既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也要為其發展創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包括穩固的住房,溫馨舒適的房間設計布置和室內的采光照明,美麗的校園環境,良好的飲食衛生條件,各種器具和設備安全等等;和諧的心理氣氛,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互相關心,夫妻之間的恩恩愛愛,幼兒教師的真誠熱愛、關心和良好的教育等等。
鼓勵探究行為。
學前兒童的認知動力強烈,好奇好問、樂於探究。
在為他們創造安全的活動環境的基礎上,家長和教師還應允許和鼓勵他們對一定危險情境的探究行為,培養其冒險精神、增強其安全感。
僅僅因為怕出危險而過多地限製兒童的探究行為,會壓抑兒童的探究傾向,導致其個性的不健全。
實施心理輔導。
學前兒童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如果不安全感太強,對不該怕的也怕,就有必要通過心理輔導來增強其安全感。
此類兒童的家長或老師也應該積極向有關專家進行谘詢,幫助糾治孩子的不良心理傾向。
什麽是兒童的“學校恐懼症”?
案例一:活潑好動的小明樣樣討人喜歡,就是經常逃學。
父母為此傷透了腦筋。
訓斥、哄騙甚至打罵,都不起作用。
一到上學時間,小明要麽頭暈,要麽肚子疼,隻要答應不送他去上學,他的病就一下子就好了。
即使被迫去上學,他也經常逃學去玩耍。
有這麽一個故事:
在過新年的時候,一位母親領著5歲的女兒去逛當地最豪華的百貨大樓。
她認為小女兒一定會喜歡那裏的裝飾、玻璃窗、漂亮的衣服、洋娃娃和特色玩具。
可是,一到那裏,不知為什麽,她的小女兒就開始輕聲地哭泣,小手拉緊了她的大衣。
“真掃興,你有什麽委屈的呢,售貨阿姨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
她責怪說。
“噢!也許是孩子的鞋帶沒係好。”
在走廊裏,她靠近自己的小女兒,蹲下給她係鞋帶。
這時,她無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這是第一次,她從一個5歲孩子的眼睛裏看周圍的世界!
沒有玩具、沒有手鐲、沒有禮物、沒有裝飾華麗的展覽,隻有一片混亂的、看不見頂的走廊……人的大腿、屁股、用力的腳,以及其他的龐大物體在亂推亂撞,看上去很可怕。
她立即把孩子領回了家,並發誓再也不把自己認為感興趣的事強加在孩子身上。
世界上的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當你在為“我家有子初長成”滿心歡喜的時候,是否也發現他或她總是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狀況?
不要說孩子變化快,真正的原因僅僅是:你根本就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有的隻是不會教孩子的家長。
遠離校園多年的你,今天也該念念書、上上課,了解一下教育孩子的戰略戰術。
如何對孩子表達“愛”?
一個十歲的女孩一腳把自己養的一隻小雞踩死了。
因為,她看到母親幫自己給小雞喂食的時候,覺得母親對小雞比對自己更好。
一隻小雞,就因為一絲妒忌之心,喪命在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腳下。
這不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事實。
無法否認,小女孩的想法過於偏激,但試想,如果平時這位母親能略微表達一下對女兒的疼愛,也許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
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
如果經常對孩子說:“我愛你!”
“真高興,你是我的寶貝!”
等,以及經常擁抱、撫摸和親吻孩子,會慢慢地給孩子以自信。
孩子們長大後注定要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親子行為溫暖的人更能對付社會環境的壓力,並避免那些與壓力有關的疾病。
生活中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親不知道怎樣合理地去愛孩子,甚至溺愛、放任、專橫等等,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引起各種矛盾,對孩子的成長形成許多不利的因素。
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要求孩子做出相應的行為或取得相應的成績,然後再給予孩子與之相適應的愛,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成了“生意”關係。
這種有條件的愛,極大地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夠好,需要做出相應的動作,父母才能愛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最需要的愛就是無條件的愛。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被遺棄與遺忘。
對孩子來說,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包容,這種無條件的愛會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
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穩定、自在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這樣,人才能勇敢地冒險,不怕艱苦。
怎樣和孩子一塊兒學習?
現在的一些家長,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養家糊口的辛苦,指責孩子泡網吧不學習,一股腦兒地把責任推給社會,而家長自己沉醉在無聊的應酬和消遣裏,把學習丟了,缺失了再學習的能力。
學習不光是學生時代的事,也不局限於你的專業領域。
為父母者,更應該善於和孩子一起學習。
和孩子一起學習是快樂的,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希望有一個夥伴,如果家長和孩子做夥伴,孩子開心家長也會找回童年的記憶,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孩子的言行和愛好是在家長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特點的。
和孩子一起學習,在一個書的環境裏,在大自然中,你會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怎麽學習?
孩子也給出了答案:和他們一起學習。
我們發現,這個調查結果令人驚異,其實,很多孩子並沒有在意家長的收入,而是更看重知識的力量,這無疑是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民族的希望。
麵對這些充滿希望的下一代,家長們應該幡然警醒了,在浮躁和迷失中靜下心來,關上電視、撤掉麻將,在溫暖的燈下,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和討論,把你們的愛鑲上知識的金邊,融入孩子純潔的心靈,嗬護他們健康成長。
許多父母經常教育孩子“多動腦子”、“好好用功”,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這一重要規律。
調查發現:思維活躍、分析問題條理清楚的孩子跟他們的父母有直接關係,這些父母在談話間明顯地表現出思維的準確性和邏輯性,善於動腦筋。
如何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
劉菲的兒子在幼兒園,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就是不愛說話。
但是兒子卻喜歡和他的玩具奧特曼說話,她覺得這孩子怎麽不和人說話,倒喜歡和玩具說話呢。
時間一長,她覺得不是很好,就去谘詢心理專家,在專家的谘詢下,終於找出原因。
其實她的兒子並不是不愛說話,而是每次兒子想和她說話的時候,她總是說媽媽很忙,要做飯,你一個人玩去吧。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會想說了。
積極關注孩子,不是僅僅關注吃飽穿暖,雖然那是疼愛,但更重要是聆聽孩子的傾訴。
經常聆聽孩子的傾訴,力爭準確理解並表述出對他的感受,使孩子感到他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及時讚許孩子表現出的良好品行,使孩子有許多機會了解自己的優點、長處和進步,從而引起積極的進取願望和信心。
生活中,父母應盡可能多地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閱讀或親子遊戲之類的活動,活動中父母可以“助手”或“顧問”的身份,給予孩子好的建議,引導他們提高活動能力和水平。
適當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在勞動中體驗自己的價值,並增強為家庭成員服務的責任感。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足夠的重視。
關注是一種愛,愛有多認真,關注得就有多深多細致。
再忙再累,每天也要花一點時間問及孩子學習以外的生活需求,不要動輒打罵,給予孩子交流溝通的時間與機會。
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調查研究證實,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心理素質、生活習慣、學習行為、各項能力等的發展有直接影響,是影響其心理健康和人生成就的重要因素。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根據調查指出,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理解民主型。
對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打罵,能理性地指導孩子成長,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個正直有用的人。
學習上,對孩子要求不怎麽多,隻需盡力,不施壓力,不要求孩子必須考多少分;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有的家長自己不看電視、少說話。
過分保護型。
什麽事情都由父母代勞,幫助孩子解決一切問題,即溺愛型。
家庭溺愛會熄滅孩子的創造欲望,處處需要別人指點與幫助,智力發展受限;使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積極、自由的發展,從而懦弱、依賴與無能。
嚴厲懲罰型。
教育孩子態度生硬、言語粗魯、方法簡單,強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與認識,常挖苦責備,甚至打罵孩子,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此種教育方式較以前有所減少,但仍然存在,會使孩子的心理自卑、性格壓抑,遇事唯唯諾諾,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同時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樣粗魯、冷酷,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過分幹涉型。
過分限製孩子的言行,逼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和意願去活動,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從而使孩子缺乏獨立思維,做事沒主意,人雲亦雲,心理得不到健康發展。
父母的期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研究發現,孩子能力的發展、學業成就高低與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
父母對子女要求或期望越高,同時在子女成功時給予鼓勵、失敗時給予懲罰,則子女的進步動機就越強烈,成就越高,反之則較低。
可見,學生的學習動力及對自己的期望值與社會和家庭對他的期望值密切相關。
但期望值不可過高,否則孩子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產生焦慮症,尤其是考試焦慮症。
如果父母對子女的發展限度、能力大小及興趣不十分了解,卻有很強的虛榮心,就容易對子女寄以超出其能力限度的期望,形成子女的心理壓力和焦慮。
如果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又把眼睛盯在學生的考分上,一心想讓學生在考試中拔尖揚名,則學生的焦慮心理將更為嚴重。
父母應全麵衡量子女的能力,給予適當的期望,並根據期望采取積極的教育方式,將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身心發展。
哪些做法容易使兒童缺乏安全感?
過度保護孩子。
現今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因而倍受嗬護。
由於家長們或幼兒園老師們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分誇大環境的不安全性,致使孩子即使在沒有任何危險和威脅的情況下,也體驗到了不安全感,不敢麵對任何困難,動不動就退縮和回避,甚至出現社會適應困難。
家庭衝突和暴力。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尤其父母之間的關係,會對孩子的安全感產生直接影響。
夫妻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有利於孩子保持平和的心境;而夫妻之間經常吵架甚至拳腳相加,則會把家變成孩子煩惱的根源,使他們經常處於惶恐不安之中,影響兒童以後的健康成長。
不能為兒童提供安全的居住和活動環境。
由於對兒童安全感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的不同、家庭經濟條件的差異等原因,不同兒童的生存與活動環境也不一樣。
當兒童自身或其父母意識到所處環境的不安全性時,有的兒童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和畏懼心理,久之致使兒童縮手縮腳。
動不動就威脅和懲罰孩子。
棍棒教育早已被人們所反對,至今仍有許多家長和教師把它作為靈丹妙藥來對付孩子,甚至對學前期兒童濫施威脅和懲罰。
當成人威脅或懲罰兒童時,會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
如何采取措施增加兒童的安全感?
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兒童可能因為擔心失去父母和老師的愛而產生焦慮和不安。
因此,不論兒童的言行舉止是否令人滿意,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無條件地、積極地關注孩子。
提供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
學前兒童生活與學習的環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兒園。
因此,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負起責任,既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也要為其發展創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包括穩固的住房,溫馨舒適的房間設計布置和室內的采光照明,美麗的校園環境,良好的飲食衛生條件,各種器具和設備安全等等;和諧的心理氣氛,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互相關心,夫妻之間的恩恩愛愛,幼兒教師的真誠熱愛、關心和良好的教育等等。
鼓勵探究行為。
學前兒童的認知動力強烈,好奇好問、樂於探究。
在為他們創造安全的活動環境的基礎上,家長和教師還應允許和鼓勵他們對一定危險情境的探究行為,培養其冒險精神、增強其安全感。
僅僅因為怕出危險而過多地限製兒童的探究行為,會壓抑兒童的探究傾向,導致其個性的不健全。
實施心理輔導。
學前兒童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如果不安全感太強,對不該怕的也怕,就有必要通過心理輔導來增強其安全感。
此類兒童的家長或老師也應該積極向有關專家進行谘詢,幫助糾治孩子的不良心理傾向。
什麽是兒童的“學校恐懼症”?
案例一:活潑好動的小明樣樣討人喜歡,就是經常逃學。
父母為此傷透了腦筋。
訓斥、哄騙甚至打罵,都不起作用。
一到上學時間,小明要麽頭暈,要麽肚子疼,隻要答應不送他去上學,他的病就一下子就好了。
即使被迫去上學,他也經常逃學去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