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篇第二章人物與流派--心理學家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在100多年的曆程中,人類對心理現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眾多學派中,有從內在的意識去研究的、有從外在的行為去研究的;有從靜態去研究的、有從動態去研究的;還有從生物學、數理學、幾何學、物理學、拓撲學、民族學、文化學等種種不同角度去研究的。


    所有的學派,包括相互承繼的學派,在它們的心理研究對象、範圍、性質、內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聯係,又各不相同。


    這百餘年心理學發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在此之前的人類曆史上心理科學研究成果的總和。


    了解心理學常識,需要對當時的主要心理學家有所了解。


    例如,他們生活的年代、家庭和時代背景,他們是怎樣成為心理學家的,他們的代表作,他們各自的理論特點和對心理學發展的貢獻,以及他們與其他心理學家的關係等等。


    這些正是本章講述的主要內容。


    心理科學這100多年的曆史,主要集中體現在一些重要的學派及其發展曆程中,這些流派在世界範圍內,都曾代表過一個時期的心理學發展的曆史,都曾對心理學本身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都曾客觀地影響過心理學的發展進程。


    心理科學100餘年來所取得的成果,也主要反映在這些心理學學派的研究成果上。


    誰是心理學之父?


    --馮特


    威廉·馮特(wilhelmwundt,1832-1920)出生於德國曼海姆北郊內卡勞的一個牧師家庭。


    孩提時代的他,對學習並不感興趣,更是個習慣性的白日夢者,哪怕是父親來學校裏,發現他心不在焉而搧了他幾個耳光,也沒有改變過什麽。


    直到後來父親過世,母親隻有少量的養老金維持生活的時候,他才慢慢控製走神的毛病,痛改前非,在海德堡大學學習醫學,並於1856年畢業。


    1857年出任海德堡大學的生理學講師,次年跟隨當時名望大振的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在他的生理學研究擔任實驗室助手。


    這份工作加強了馮特對生理心理的興趣。


    1864年,馮特晉升為副教授,並辭去了亥姆霍茲的助手工作,在家建立實驗室和進行心理學實驗,其間,不惑之年的他也與未婚妻訂了婚。


    1871年亥姆霍茲離開了海德堡大學,但是海德堡大學也並未讓馮特頂替亥姆霍茲的位子,隻是授於他臨時教授的頭銜。


    這次提升長了薪水,使得他與未婚妻成婚,並專心撰寫《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


    而這書著作也給帶來希望,1875年出任德國萊比錫大學聘為教授。


    1879年,他在萊比錫大學開創了一項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事業--創建了世界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心理實驗室。


    個人名聲和實驗室的名氣,吸引了許多助手來到萊比錫,在這所心理實驗室裏,他領導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心理學研究者有效地完成了100多項心理學實驗研究,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心理學專門人才。


    這些人回到他們各自的祖國,也在各自的國家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其中也不泛後來成為知名的心理學家,如美國的赫爾、卡特爾、安吉爾,英國的鐵欽納,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閔斯特伯格、馬爾比、朗格等等。


    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一支訓練有素的心理學專業隊伍,為心理學的建立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誰是美國心理學之父?


    --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出生於紐約市,祖父是從愛爾蘭來到美國的商人,因投資開發伊利運河而成富豪。


    父親對宗教與哲學極感興趣,對美國學校頗有偏見,於是不時帶著家人赴歐漫遊,這使得長子詹姆斯受益匪淺。


    詹姆斯曾在美國、英國、法國、瑞士和德國都念過書,並且在私立學校接受啟蒙教育。


    去過許多名城的博物館和畫廊,也學會了五國語言,甚至於當時的梭羅、愛默生、霍桑等名人都是他家的常客。


    他曾經想當一名畫家,但父親希望他在科學或哲學上有所建樹;後入哈佛學習化學,又對繁文縟節的實驗室工作失去耐心;也想過當一名醫生,可惜醫學也沒喚起他的熱情。


    最後,他又赴往德國,跟亥姆霍茲學習生理學,並漸漸對新心理學熟悉起來。


    1872年,他接受了哈學大學校長的邀請,去哈佛大學教授生理學。


    1875年成立一個比較正式的心理實驗室,比馮特1879在萊比錫大學建立的世界第一個正式的心理實驗室還早四年。


    可是他一方麵強調實驗的價值,另一方麵也覺得實驗在學術上的局限性。


    他不喜歡做實驗,但是證明或駁斥一個理論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實驗。


    所以,他在他的著作《心理學原理》中描述了如何通過練習來強化記憶的實驗,也就是在這本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意識流思想。


    他反對當時流行的馮特把心理現象分解為各種感覺、感情元素的做法,主張意識是不可分解的整體,這也是後來的格式塔心理學的主旨。


    1884年,詹姆斯與丹麥生理學家蘭格(carnge,1834-1900)提出了一種的情緒學說,人稱“詹姆斯-蘭格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情緒是對於身體所發生的變化的感覺,身體變化在先,情緒體驗在後,簡單地說就是悲傷由哭泣引起的,快樂是由大笑引起的。


    這個情緒學說以內省觀察為依據,沒有嚴格的解剖生理學和實驗的證明,但推動了許多關於情緒的實驗研究,被認為是現代情緒研究和情緒理論的出發點。


    1904年他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1910年他最後一次從歐洲旅行回國兩天後逝世。


    誰是心靈深處的探索者?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出生在奧地利帝國摩拉維亞(今捷克)弗萊堡一個猶太商人家庭。


    他母親共生了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是長子;但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所以童年的擁擠而艱辛生活讓他有焦慮感。


    或許是他早年就立誌刻苦用功,所以他並沒有像父親那樣成為小商小販,於1873年考上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


    在學醫的中途,他並沒感到醫學對他的吸引,而受生理學教授布呂克(ernstbrucke)的影響,全心投入到布呂克的生理研究院。


    就這樣一邊學習醫學,一邊在研究院裏學習,1881年他拿到了維也納大學的碩士學位。


    其間,認識了妹妹的朋友、後來的未婚妻瑪莎(marthabernays)。


    為了開辦私人診所,他投身於維也納通用學院,學習神經科學,成為腦損傷與腦疾病專家。


    1886年他個人開業治療神經病,同時致力於生理學的研究,並於當年娶下瑪莎。


    其實他獨特的職業生涯,源於與醫生布洛伊爾(josefbreuer)的合作。


    他曾幫助布洛伊爾治療一位患有歇斯底裏症的女子安娜(annao),利用催眠,用宣泄(catharsis)恢複痛苦記憶而治愈。


    並與布洛伊爾合作於1895年發表了一部劃時代的著作《關於歇斯底裏症的研究》。


    他逐漸開展心理分析的研究,放棄催眠術而改用自由聯想(freeassociation)法以及自我分析(self-analysis)法,創造了用精神分析來治療精神病的方法。


    發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學學說,如有關焦慮、阻抗、移情、壓抑、投射、升華等等。


    著有《夢的解析》用作心理分析與無意識研究,極大地引起了人們對心理學的興趣,對他的許多觀點在過去和現在都存在很大爭論,既受到尊崇也遭遇詆毀。


    他雖然不是心理學的鼻祖,但顯然他是在現代心理學發展中最有影響、最重要的人物。


    晚年的他患有頜癌,曾先後做過三十多次手術。


    1938年納粹分子占領奧地利,由於弗洛伊德是猶太人,八十二歲高齡的他不得不搬到英國倫敦,1939年在那裏因癌症不幸去世。


    誰是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


    --桑代克


    愛德華·桑代克(edwardthorndike,1874-1949)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一位牧師家庭。


    孩子時代,孤獨害羞的他,隻有在學習中尋找到樂趣。


    極高的天賦,讓他1985年就以衛斯理大學50年最高的平均成績畢業。


    考入哈佛大學研究生後,他覺得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教程很在意思,並且在聽過詹姆斯兩次課以後,就完全陷入其中了。


    他曾用小雞、貓等動物,設計一些迷宮和箱子,來研究動物的學習能力和逃脫行為。


    例如,他將小雞放入迷宮,裏麵有四條路,三條是死胡同,隻有一條路通往有食物、有水和其他雞的地方。


    小雞在一次次的實驗中,慢慢學會了找到出口,他認為導致成功的行為帶來的快樂讓小雞記住了這些行為,同時也忘記那些不愉快的行為。


    他將貓放在箱子裏,或踩上踏板、或按動按鈕,或拉動繩子就可以逃脫。


    貓經過試誤,慢慢排除了無用的動作,把合適的動作與目標建立了聯係。


    於是,桑代克形成了自己的聯結主義理論,並提出了一係列學習的定律,包括強化律和效果律,這兩條定律也成為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基礎。


    1912年,桑代克當選為國心理學會主席,1917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誰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


    --華生


    約翰·布魯德斯·華生(watsonjohnbroadus,1878~1958)出生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


    上小學時他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和同學打架,“直到一個人流血為止”。


    孩提時代的他就顯示出了日後成名立業所需具備的兩個特點:喜歡攻擊,又富有建設性。


    上小學時的他很懶還有些反叛,考試從未及格過,不擅長社交,沒有幾個知心朋友。


    但就是這樣一個似乎缺乏熱情的人,日後改寫了心理學的方向。


    1903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08年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在此期間他開始探索用行為主義的方法來取代當時的心理學,他的觀點很快受到了學術界的歡迎。


    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他的主要觀點是:心理學研究行為而不研究意識,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應該是客觀觀察而不是自我內省,心理學的任務在於預測和控製行為。


    他認為行為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製的,隻要確定了刺激和反應(即s-r)之間的關係,就可以通過控製環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


    他曾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並在我自己設定的特殊環境中養育他們,那麽我願意擔保,可以隨便挑選其中一個嬰兒,把他們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特殊人物,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傾向、能力、天資和他們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


    可見,華生特別強調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是典型的“環境決定論”。


    根據這一理論,犯罪心理和行為的形成與發展,是人在不良的環境中不斷學習、訓練的結果。


    行為主義強調環境的影響,有其合理的一麵,但這一理論過分誇大了環境的作用,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它的不足之處。


    這一理論後來也得到了不斷的改良與補充。


    華生的觀點在美國20年代心理學界居最優勢地位。


    他的環境決定論對美國社會發生了廣泛影響。


    誰是兒童心理學之父?


    --皮亞傑


    讓·皮亞傑(jeanpiaget,1896-1980)出生於瑞士的納沙特爾。


    父親是位一絲不苟的曆史學教授,所以皮亞傑的童年,不像馮特那樣迷糊,也不像詹姆斯那樣糾結,更不像弗洛伊德那樣焦慮。


    他相對平淡無奇的幼年生活,唯一與眾不同的是幾乎沒有童年生活,這也可能是他後來為什麽喜歡和孩子泡在一起的原因吧。


    7歲的時候就開始研究鳥類、海貝等事物,這位少年老成的孩子10歲時,就在當地的自然曆史雜誌社發表過一篇簡要的科學報告。


    1918年,他獲得瑞士納沙特爾大學自然科學的博士學位。


    1921年任日內瓦大學盧梭研究所的研究所主任,然後他在納沙泰爾大學擔任了5年的哲學教授。


    曾先後當選為瑞士心理學會、法語國家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1954年任第14屆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


    1956年起,他一直任新成立的日內瓦大學基因認識論研究中心主任。


    此外,還是多國著名大學的名譽博士或名譽教授。


    皮亞傑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


    主要研究人類的認識,包括認知、智力、思維、心理的發生和結構。


    他認為,人類的知識不管多麽高深、複雜;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時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時期。


    兒童出生以後,認識是怎樣形成的,智力思維是怎樣發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製約的,它的內在結構是什麽,各種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維結構是如何先後出現的,等等。


    所有這些,就是皮亞傑心理研究所企圖探討和解答的問題。


    皮亞傑解答這些問題的主要科學依據是生物學、邏輯學和心理學。


    他認為,生物學可以解釋兒童智力的起源和發展,而邏輯學則可以解釋思維的起源和發展。


    生物學、邏輯學和心理學一道,是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和智力(思維)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誰是新行為主義代表者?


    --斯金納


    伯爾赫斯·弗雷德裏克·斯金納(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薩斯奎漢納鎮上,父親是當地的律師。


    他從小就愛製作各種小玩藝,成為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後,又發明並改造了很多動物實驗的裝置。


    像許多心理學先驅者一樣,斯金納在1922年進漢密爾頓學院讀書時,並未打算成為一名心理學家,而是專修英文,打算成為一名作家。


    在畢業後的兩年內,從事於寫作,結果感到沒有什麽可寫的,於是攻讀生物學。


    在這個過程中,他讀了華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從而開始對人類和動物的行為感興趣,就進了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


    1930年獲心理學碩士學位,193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接著留校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至1944年在明尼蘇達大學任講師和副教授,1945年任印第安納大學心理係教授和係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學任心理學教授,直到1974年退休。


    在這期間,他於195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授予的傑出科學獎;1968年獲美國政府頒發的最高科學獎--國家科學獎;1971年獲美國心理學會基金會頒發的金質獎章。


    誰是人本主義的創始人?


    --馬斯洛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父母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俄羅斯移民,他是一個生活在非猶太人地區的猶太人,他從小在圖中館中度過了孤獨而不幸的童年。


    起初,父母意願讓他學習法律,但是他對醫學一點興趣也沒有。


    1926年入康奈爾大學,三年後轉到威斯康辛大學學攻讀心理學。


    在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的指導下,1934年取得博士學位。


    193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助理,所以他曾是一個忠實的行為主義者。


    1937年他到紐約布魯克林學院任教,在那裏待了14年。


    1951年被聘為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係主任。


    1969年離任,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其間曾任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


    馬斯洛在自己漫長的生命曆程中,將畢生精力致力於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征進行研究,並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證明了這一思想,成功地樹立了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形象。


    如果說弗洛伊德為我們提供了心理學病態的一半,而馬斯洛則將健康的那一半補充完整。


    他的理論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需要層次論,認為人的需要有五種: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與愛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誰是人本主義的代表人?


    --羅傑斯


    卡爾·蘭塞姆·羅傑斯(carlransomrogers,1902-1987)出生於芝加哥郊區的橡樹園。


    父親是位土木工程師,也是位自由職業者,母親的觀念很傳統,父母都信教。


    童年的羅傑斯雖然容易害羞,但是很聰明。


    念中學的時候,常在父母的農場上做農活。


    1919年羅傑斯考入威斯康星大學學習農業,但是學習農業對他來說太沒有挑戰性了。


    1924年畢業於威斯康大學,同年前往紐約聯合神學院,準備當個牧師。


    但是在紐約的學習中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他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學習臨床及教育心理學。


    1928年起,羅傑斯就在羅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兒童研究室工作,主要為犯罪和貧困兒童提供谘詢和指導。


    後來輾轉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大學任教。


    曾任1946-1947年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49-1950年美國臨床和變態心理學會主席,還擔任過美國應用心理學會第一任主席。


    羅傑斯主要從事谘詢和心理治療的時間和研究,他對人類自我實現潛能、人的積極自主性的堅信,以心理治療和心理谘詢的經驗論證了人的內在建設性傾向,認為這種內在傾向雖然會受到環境條件的作用而發生障礙,但能通過醫師對患者的無條件關懷、移情理解和積極誘導使障礙消除而恢複心理健康。


    對人的真正關心是貫穿他職業生涯的主線,他把歐洲存在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引入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把勇氣的培養、焦慮的克服和自我的選擇導向光明的未來。


    誰是中國現代心理學的先驅者?


    --陳大齊


    陳大齊,字百年(1887-1983)出生於浙江省海鹽縣武原鎮。


    十四歲,隨父親去往上海,在當時江南製造局附近的廣方言館就讀,主學中文和英文。


    因為當時的新式學堂還沒有數理化等自然學科。


    到了1903年,陳大齊去往日本求學,先是補習了日文,同時補習了各門自然科學。


    1906年,他考取日本仙台第二高等學校。


    1909年,陳大齊升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哲學。


    受當時心理學的權威元良勇次郎教授的影響,陳大齊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選心理學為主科,社會學為輔科。


    到了1912年,陳大齊從獲得東京帝國大學的文學士學位。


    從日本回國後,陳大齊與當時的海寧望族查氏之女查淑雲結,同年秋天出任浙江高等學校(浙江大學前身)校長。


    半年後,他來到北京擔任北京法政專門學校預科教授,講授心理學課程。


    次年夏天,應北京大學校長胡仁源的邀請,陳大齊轉至北大任教。


    陳大齊在北大教學期間,主要教學與學術研究以心理學為主。


    他在心理學領域的主要貢獻有: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出版中國第一部大學心理學教材《心理學大綱》,運用心理學知識反對宣揚神靈的迷信思想,並翻譯國外心理學著作等等。


    誰是中國的兒童心理學家?


    --陳鶴琴


    陳鶴琴(1892-1982)出於浙江省上虞縣百官鎮一個小商人家庭。


    六歲時,父親病逝,祖傳的小雜貨鋪也隨後倒閉。


    七八歲時,他與母親以替人洗衣服維持生計,並讀完了私塾。


    1911年,他考入上海。


    一次偶然的機公,得知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在國內招生的消息,他報名考加考試,並順利通過。


    1914年,他前住美國進入霍普金斯大學,並於1917年,獲得該校的方文學學士學位。


    隨後,他轉至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主修教育學。


    1919年,陳鶴琴學成歸國,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育科任教,擔任教授。


    1925年,商務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兒童心理學之研究》,被心理學和教育界公認的學術代表作。


    陳鶴琴十分重視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主張和提倡科學的家庭教育,以及他的“活教育”主張、他的道德教育的文章等等都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誰是中國現代理論心理學的奠基人?


    --潘菽


    潘菽(1897-1988),原名潘淑,字水淑,號有年,出生於江蘇宜興鎮的書香門弟。


    1917年,潘菽畢業於常州江蘇省立第五中學;1920年,潘菽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


    當時名字還潘淑,他覺得“淑”有點女性化,而當他知道南北朝宋文帝有個妃子也叫潘淑後,他但堅定了改名的決定。


    取“淑”字的諧音,取“啜菽飲水”之意。


    1921年,他前往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主修教育學,後轉入印地安納大學。


    在美國求學的留學期間,生活異常艱苦,他通常在學校食堂做零工,到了博士後,他還會利用業餘時間去外麵餐館打工。


    當時,同學們都戲稱他為“博士小工”。


    1927年,潘菽學成歸國,受聘於中山大學(東南大學的前身)擔任心理學副教授,半年後又升為教授兼心理係主任。


    潘菽從事心理學研究數十年,不僅作出了很多獨創性的貢獻,也為中國培養了大批的工作者,為中國心理學的發展作了重要貢獻。


    心理學都有哪些流派?


    公認的七大心理學派包括:內容心理學派、機能主義學派、行為主義學派、格式塔學派、精神分析學派、日內瓦學派和人本主義。


    而當代心理學的七種心理學觀點:生物的、心理動力學的、行為主義的、人本主義的、認知的、進化的,以及文化的。


    內容心理學派主張什麽思想?


    --心理元素是心理構成的最小單位


    內容心理學派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德國,代表人物是馮特。


    該學派主張對人的直接經驗進行研究。


    所謂直接經驗就是人在具體的心理過程中可以直接體驗到的,如感覺、知覺、情感等。


    不過,馮特這裏研究的並不是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的本身,而是感覺或知覺到的心理內容,即感覺到了什麽,知覺到了什麽。


    馮特認為,人的這種直接經驗(心理或意識)是可以進行分析的。


    他將心理被分析到最後不能再進行分析的成分稱為心理元素。


    他認為心理元素是心理構成的最小單位,而人的心理,是通過聯想或感覺才把這些心理元素綜合為人的直接經驗的。


    因此,馮特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結構和內容,發現心理元素複合成複雜觀念的內在原理與規律。


    馮特的構造主義心理理論觀點,後來被他的學生鐵欽納帶到美國,鐵欽納一方麵繼承了馮特的心理學體係,另一方麵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發展了馮特的心理學體係。


    並於19世紀末在美國發展形成一個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與馮特觀點相似但又有所區別的較大學派--構造主義心理學派。


    由於“內容”與“構造”兩個學派在主體思想上是一致的,故後人一般都傾向將它們視為一個整體的學派。


    該學派的理論興盛了二三十年。


    機能主義學派主要什麽思想?


    --實用主義哲學


    機能主義是與構造主義相對立的一個學派,它與實用主義哲學緊密聯係在一起,產生於19世紀末的美國。


    機能派認為,意識是機體適應環境達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學的任務是對意識狀態“適應功能”的描述和解釋。


    它認為,意識狀態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整體,稱之為“思想流、意識流或主觀生活流”;人和動物的心理活動都是“本能”衝動的作用。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和安吉爾。


    詹姆斯的主要觀點: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意識,心理學是對意識狀態的描述和解釋,意識狀態是一種川流不息的狀態,是思想流、意識流和主觀生活流,反對把意識分解為基本元素的做法,認為這種做法容易破壞心理的整體,詹姆斯關於意識的觀點有:(1)每一種意識都是個人意識的一部分;(2)意識是經常變化的;(3)每個人的意識都可以感到是連續不斷的,每個人的意識狀態都是意識流的一部分;(4)意識的選擇性。


    安吉爾的主要觀點:認為心理學的方法是內省法(主觀觀察)和客觀觀察法,尤其看重內省法,認為它是心理學的基本方法。


    積極主張心理研究的領域應包括一切心理過程及其生理基礎和外部行為,看重心理學的應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和醫療心理學等。


    行為主義學派主張什麽思想?


    --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


    行為主義學派產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代表人物是華生和斯金納。


    這是針對馮特學派理論的不足而在美國進行的一場心理學革命。


    它一反傳統心理學主張對人的意識進行研究的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隻是研究人腦中的那種無形的像“鬼火”一樣不可捉摸的東西--意識,而應該去研究那些從人的意識中折射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的東西,即人的行為。


    他們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這些反應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則隱藏於身體內部,強度也有大有小。


    行為主義學派認為,具體的行為反應取決於具體的刺激強度,因此,他們把“s-r”(刺激一反應)作為解釋人的一切行為的公式。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在於發現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的聯係,從而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或是反過來通過反應推知刺激,最終達到預測和控製行為的目的。


    行為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20年代發展到頂峰,從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的整整30年間,行為主義學派在美國心理學研究中一直處於統治地位。


    這在美國心理學史甚至世界心理學史上都絕無僅有。


    格式塔學派主張什麽思想?


    --反對把心理現象分解為心理元素


    20世紀初,格式塔學派產生於德國,代表人物有魏特曼、卡夫卡和苛勒。


    這是在馮特本國因反對馮特的理論觀點而產生的一大學派。


    “格式塔”這一古怪的名稱,是由表示“形狀、完形、整體”等意思的德文音譯而來。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構造主義把心理活動分割成一個個獨立元素進行研究的方法並不合理,因為人對事物的認識具有整體性,心理、意識不等同於感覺元素的機械總和。


    因此,它主張要從整體的角度來研究整個心理現象以及心理過程。


    格式塔心理學既反對馮特把心理現象分析為各個元素,也反對行為主義用來表示刺激與反應的“s-r”公式。


    他們認為,任何一個心理現象都是一個完整的整體。


    整體具有特殊的內在規律的完整的曆程,具有具體的整體原則的結構。


    整體並不簡單地等於各部分的和。


    他們有一句名言:“整體總比部分相加還要多。”


    比如,把許多單個的音符放在一起,從它們的組合中會出現新東西(一支曲調),而這種新東西並不存在於任何個別的音符中;把四根線段組成一個正方形,它就已是具有一種新的性質的新的形式,它的含義比四根線段本身的含義要多得多。


    格式塔心理學派強調整體的觀點,重視各部分之間的綜合。


    這對心理學的研究是一個較大的貢獻。


    但其不足是,它們研究隻局限於感知覺的領域;另外,它的一些原則究竟是否能適用於心理學的全麵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這一學派在20世紀30年代達到高峰。


    精神分析學派主張什麽思想?


    --弗洛伊德究竟說了什麽


    精神分析學派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代表人物是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派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療實踐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經過無數次的總結和多年的累積而逐漸形成的。


    它對傳統的心理學課題,如意識、感知覺、注意等不感興趣,主要著重於精神分析和治療,並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獨特的解釋。


    它認為,人內心的生物方麵的衝動、情欲等原始本能的東西,是人的個體複雜生存活動和傳宗接代的種族生存的主導驅動力。


    弗洛伊德認為,外部的一些社會倫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人的這種原始衝動的自由表現,所以,弗洛伊德進一步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意識,另一部分是潛意識(無意識)。


    意識包括個人現在意識到的和現在雖意識不到但卻可以記憶的。


    無意識是不能被本人意識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衝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後被壓抑的欲望。


    無意識的東西並不會因壓抑而消失,它一直存在並伺機改頭換麵表現出來。


    這就是精神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麵,它首次闡述了無意識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辟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


    在精神病治療方麵,不僅提供了一整套治療的理論和方法,而且成為現代醫學心理學之先聲;另外,精神分析理論還在藝術創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學方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弗洛伊德學說的消極方麵主要表現為,它過分誇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貶低了人的社會性。


    後來,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學生又發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義,表現為不再那麽強調人的本能作用,而開始重視人和人之間關係的社會因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是心理學百餘年史中唯一的一個經久不衰的心理學派,它的許多理論至今仍在心理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日內瓦學派研究什麽?


    --從兒童到老年縱向研究人的心理


    日內瓦學派認為,心理學研究不僅不能離開生物學而且不能離開邏輯學,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亞傑。


    該學派主要研究兒童的認知活動、探索智慧的結構和機能及其形成發展的規律。


    他們認為,人類智慧的本質就是適應。


    而適應主要是因為有機體內的同化和異化兩種機能的協調,從而使得有機體與環境取得了平衡的結果。


    皮亞傑心理學理論的核心,是“發生認識論”。


    這一理論主要就是從縱向來研究人的各種認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層次的發展形式的規律。


    在皮亞傑學派以前的各個學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意識或病態的意識,以及行為的橫斷麵的研究上,而從未由兒童到老年縱向地、全麵地、發展地去考察、去研究人類的智慧的產生和發展規律。


    因此,皮亞傑學說對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說是心理史上的一個空前創舉,它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的認識論,拓展了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促進了兒童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


    同時,對其他一些學科如認識論、邏輯學、語言學和教育學等的產生也有很大的影響。


    它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對人的社會性和實踐性活動重視不夠,對環境特別是對教育的作用估計偏低,對人類智慧的結構化有些牽強、武斷。


    人本主義學派主張什麽思想?


    --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


    人本主義於20世紀50~60年代在美國興起,70~80年代迅速發展,它既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隻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內在本性,又批評弗洛伊德隻研究神經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稱之為心理學的第三種勢力。


    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


    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傑斯。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係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


    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


    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


    神經生理學主張什麽思想?


    --生理機製決定心理活動


    神經生理學派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前後,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潘菲爾德、瑞典的海登等一大批學者。


    該學派主要強調對心理的生理機製的研究。


    它主要從解剖結構、生物化學組成、電活動等三個方麵對腦及神經係統結構與探能進行研究。


    例如,對腦的蛋白質、核糖核酸化學物質的研究;對大腦皮層機能定位的研究;對大腦的記憶過程的研究,等等。


    目前國際上有相當多的學者,包括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生理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他們有的甚至不惜放棄原來已研究多年的課題轉而投入對神經生理的研究中。


    德國解剖學家加爾提出了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觀點;法國生理學家弗洛侖斯用精確的切除法研究了人腦,發現了腦機能的整體性;法國醫生布洛卡通過對患“失語症”的病人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了左側大腦皮層專管“語言”的機能區域的存在;德國醫生弗立奇以及法國生理學家形齊格用電流刺激大腦皮層而發現了大腦皮層上的專管人體肢體動作的“運動”機能區的存在;加拿大醫生潘菲爾德用微電極探查大腦皮層得到了更精確的機能定位,並首次發現了“記憶”機能區的存在;諾貝爾獎獲得者柯貝通過對記憶的研究發現,記憶是通過大量的神經元的觸突變化儲存在中樞神經的大片網絡上的,這種儲存是擴布性的,很像全息照相;諾貝爾獎獲得者斯佩裏通過長期對“裂腦人”的研究,發現人的左右兩個腦半球有分工,左半球主管語言、數理和邏輯等的抽象思維,右半球主管空間形式、音樂和藝術等形象思維;瑞典生物學家海登在生物學上的dna和rna的發現之後,通過對動物的實驗發現rpja是記憶物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理學教授休貝爾和威塞爾通過腦電的研究發現,大腦皮層的細胞還有進一步的分工,有的管看線條,有的管看角,有的管看運動等,這項研究於1981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認知心理學主張什麽思想?


    --意識支配行為


    認知心理學派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目前正處於高潮。


    一般認為,該學派的奠基者是美國的耐塞和西蒙。


    認知心理學是在行為主義失敗,而信息論、控製論、係統論以及計算機科學發展起來的條件下產生的。


    該學派反對行為主義,認為應承認人的主觀意識,並認定,人的行為主要決定於認識活動,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人的意識支配人的行為。


    強調人是進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機體,人對外界的認知實際上就是一種信息的接受、編碼、操作、提取和使用的過程。


    為此他們認為,認知心理學就是要研究人類認識的信息加工的過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


    認知心理學強調了意識(理性)在行為上的重要作用,強調了人的主動性,重視了各心理過程的聯係、製約,基本上博采了幾大學派的長處,尤其是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有較大的貢獻。


    認知心理學已表現出來的缺陷是忽視了人的客觀現實生活條件和人的實踐活動的意義,而集中於人的主觀經驗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之並收藏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