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篇第一章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是什麽?


    一提起心理這個詞,許多人會眨眨眼、搖搖頭,“挺深奧的,不懂啊!”


    說起心理學,一股神秘莫測的感覺便會傳遍人們的全身。


    人們會想起許多所謂詭異的東西來試圖勾勒心理學的大概模樣:魔術?


    算命?


    意念控製?


    乾坤大挪移?


    黑洞?


    ……


    心理和心理學對許多人來說,的確是一種神秘詭異的印象,人們覺得這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


    實際上,這些都是人們的誤解。


    心理和心理現象是所有人每時每刻都在體驗著的,是人類生活和生存必需的。


    可以說,複雜的心理活動正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個本質特征。


    恩格斯曾將人的心理意識讚譽為“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的學說,也是緊緊圍繞著我們的生活的。


    心理活動雖然隱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但它可以通過行為、語言來表現,並且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來猜測。


    心理活動對人體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


    那麽,究竟什麽是心理呢?


    什麽是心理?


    心理是心理活動的簡稱,實質上是人腦的一種功能,即人腦對客觀事物主觀的反映。


    認知活動是心理過程的基礎。


    認知開始於感覺,之後是知覺、記憶和思維等活動或過程。


    比如眼前有一個蘋果,人腦對這個蘋果的顏色、氣味等個別特征的反映就是感覺;人腦對這個蘋果的顏色、形狀、質感、味道等多種特征的整體、綜合反映即為知覺。


    種種感覺、知覺的信息在人腦中的儲存就成為記憶。


    在記憶的基礎上,再借助語言,人腦就可以對客觀的事物進行抽象和概括的反映,即思維。


    上述過程就是人的整個認知過程。


    人在認知中所接受的信息經過大腦的加工,傳導至下丘腦及其邊緣係統,就產生了對這些信息的內心體驗,表現在外就成為了人的情緒。


    根據這些信息,大腦還會產生一個意誌過程,即建立意圖、編製活動程序、確定目標,然後調節和控製人體行為以實現目標。


    人的心理的產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大腦、客觀現實和人的實踐活動。


    其中,大腦是產生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或者說硬件,客觀現實則是產生心理活動的決定性因素或者說軟件;而人的實踐活動則是把上述兩者聯係起來的橋梁。


    什麽是心理學?


    心理學用英文講叫“psychology”,源於古希臘語,意思是“靈魂之科學”。


    心理學的曆史雖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但心理學作為一個專門的術語出現卻是在1502年。


    有一個塞爾維亞人叫馬如利克,在這一年首次用“psychologia”一詞發表了一篇講述大眾心理的文章。


    此後過了七十年,一位名為歌克的德國人又用這個詞出版了《人性的提高,這就是心理學》一書。


    這也是人類曆史上最早記載的以心理學這一術語發表的書。


    在希臘文中,“靈魂”也有呼吸的意思。


    因為古希臘人認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結。


    隨著心理探索的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心理學也就變成了心靈哲學。


    在我們中國,人們習慣認為思想和感情來源於“心”,又把條理和規則叫做“理”,所以用“心理”來總稱心思、思想、感情等等,而心理學則是關於心思、思想、感情等規律的學問。


    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活動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人的任何行為都離不開心理活動,通常說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情感、意誌以及個性特征等等都可稱之為心理現象。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心理學家知道人們在想什麽?


    “你是學心理學的,那麽你說說我正在想什麽?”


    當周圍人得知了你是學心理專業的時候,他們會馬上好奇地發出這樣的問題。


    人們總是以為心理學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應該能透視眼前人的內心活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心理活動具有廣泛的含義,包括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緒和意誌等,並非隻是人在某種情境下的所思所想。


    心理學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這些心理活動的規律--它們如何產生、發展?


    受哪些因素影響?


    相互間有什麽聯係?


    等等。


    心理學家通常是根據人的情緒表現和外在行為等來研究人的心理。


    也許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外在特征或測驗結果來推測你的內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則再老道的心理學家也不可能會所謂的“知心術”--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內心世界。


    心理學是“偽科學”嗎?


    許多人認為心理學是“偽科學”,都是騙人的。


    這著實讓搞心理學的人傷心不已。


    為什麽會這樣呢?


    首先,對於大多數人,所謂“科學”,應該有嚴格的實驗操作和嚴密的邏輯推理,比如物理學或數學。


    而人的心理看不見又摸不著,對它的操作和研究豈不是很玄?


    人的心理又是變化莫測,是個十分難以控製的變量,所以人們認為心理學研究是靠不住的。


    其次,心理谘詢往往令人們很失望。


    由於人們對心理谘詢沒有一個正確和充分的了解,產生了瞬間治愈心理問題的希望,這樣當然會失望。


    沒有什麽藥能瞬間愈病,心理谘詢解決心理困擾同樣需要一個過程。


    而且,心理谘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谘詢者需要積極配合谘詢師的要求,不能隻由谘詢師一方努力,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諸多的原因,使許多人認為心理學是“偽科學”。


    心理學是一門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學。


    1982年,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正式成為國際科學聯合會的會員。


    這證明了心理學的學術地位。


    心理學的許多研究領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心理物理學,向來就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相近似。


    發展到現在,心理學的各個領域,從實驗控製、統計學分析,直到結論的提出,都已經采取了嚴格的科學設計,都已製定了統一的科學標準。


    關於心理谘詢,在谘詢者的積極配合的基礎上,往往需要數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


    這是一個互動的和漫長的過程。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三尺冰塊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家對心理谘詢要有正確的理解和現實的期望,不宜因為急於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谘詢,否定整個心理學。


    心理學家都會催眠嗎?


    很多人對催眠術有濃厚的興趣,因為覺得它很玄妙。


    提起催眠術,人們又往往想起心理學家。


    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誤導。


    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既然他使用催眠術,那麽心理學家應該都會催眠術。


    另外,可能是緣於幾部頗有知名度的“心理電影”的誤導,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


    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學家使用催眠術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純粹為了商業炒作而對催眠術的作用進行了誇大甚至歪曲。


    催眠術源自18世紀的麥斯麥術。


    19世紀,英國醫生布雷德研究得出,令患者凝視發光物體會誘導其進入催眠狀態。


    他認為麥斯麥術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經性睡眠,因此另創了“催眠術”一詞。


    但催眠的內在機製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


    催眠術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徹底放鬆,把注意力固定在諸如晃動的鍾擺和閃爍的燈光等某個小東西上,引導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後誘發出昏睡狀態。


    催眠前要先測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此類人的催眠治療效果較好。


    在催眠狀態下,人會按照治療師的暗示行事,可能會有不良副作用,因此應該由經驗豐富的催眠師來實施。


    催眠術並非所有心理學家必然會的“招牌本領”。


    它隻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在心理治療中使用的方法之一。


    實際上,大多數心理學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術的。


    他們更傾向於運用實驗和行為觀察等更為嚴謹的科學研究方法。


    在國外,催眠術常用於幫助審訊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狀態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況。


    現在,很多司法心理學家認為催眠狀態下的問訊有誘導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著催眠師的暗示給出所希望的但並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對此持反對態度。


    心理學就是心理谘詢嗎?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心理谘詢蓬勃發展,越來越火。


    各種各樣的心理門診、心理谘詢中心、心理谘詢熱線等不斷湧現,通過不同的渠道衝擊著人們的視聽。


    再加上心理谘詢師資格考試製度的實施,使心理學的社會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這些動向使很多人一聽到心理學就想起心理谘詢,以致於使它作了心理學的代名詞。


    另外,對大多數人來說,傾向於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去認識一門學科。


    而心理學最為廣泛的應用就是心理谘詢或心理治療,較之其他心理學知識更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將心理谘詢等同於心理學。


    這是一種誤解。


    必須明確,心理谘詢隻是心理學的一個應用分支。


    心理谘詢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認識和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擾,更幸福地生活下去。


    心理谘詢的對象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對夫婦、一個家庭或一個群體。


    通常,心理谘詢是麵向正常人的,谘詢者雖然有各種心理困擾,但並不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


    如果是嚴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給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病學家來處理了。


    在發達國家,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較重,因此心理谘詢機構繁多。


    如日本的心理谘詢機構,經常為人們所稱道。


    當在工作、生活中麵臨巨大的壓力時,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醫生那裏去宣泄,比如心理醫生提供辦公室和家庭設施,隨便讓顧客進行摔、砸、啐等破壞行為以充分發泄。


    當然顧客必須支付價格不等的谘詢費用。


    在國內,目前的心理谘詢機構多分布在一些高校、醫院等地方,也有一些專門的谘詢中心。


    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責任重大的職業。


    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有專業知識背景,足夠的實際技能培訓,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


    心理學家隻研究變態的人?


    很多人對心理學抱有這樣的看法:去心理谘詢的人都是“心理有問題”的人,而有問題就是變態;心理學家隻研究變態的人;與心理學有幹係的非專業人士都是變態的。


    這些看法可以解釋為什麽很多人在決定進行心理谘詢時需要很大勇氣和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


    為什麽會對心理學和心理學家有這樣的偏見呢?


    一方麵,這與我們的人文傳統有關。


    中國人比較顧及麵子,認為有了心理困擾是不光彩的事,傾向於自己解決,如果大搖大擺地去心理谘詢,就會被人說成是精神病了。


    另一方麵,和媒體的誤導有關。


    為了謀求利潤,媒體會抓住人們的獵奇心理,在表現與心理學有關的題材時,喜歡選擇和炒作心理變態。


    從電視、電影、報紙和雜誌上接觸心理學的,很難逃出這種誤導。


    好萊塢和日本的所謂“心理電影”便是典型,如《沉默的羔羊》、《精神變態者》、《發條橙》、《催眠》等,描繪了心理變態中最為嚴重的情況,應該對人們對於心理學的這種偏見負很大責任。


    人們也常常把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混在一起。


    精神病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精神病學家是醫生。


    他們的工作對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謂“變態”的人,主要從事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的治療。


    和其他醫生一樣,精神病學家在治療精神疾病時使用藥物;與此不同,盡管臨床心理學家也關注精神病人,但他們不能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要知道,大多數心理學研究都是針對正常人的,如兒童情緒的發展、性別差異、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較等等都是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心理學就是解夢分析嗎?


    這種誤解的產生同樣和弗洛伊德分不開。


    對於多數了解心理學的人來說,解夢是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這是因為人們總是喜歡挖掘自己和別人內心深處的秘密,而夢被當做是透視內心世界的一扇天窗。


    由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家“代表性”,許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論等同於夢的分析,進而使解夢成為心理學的代名詞。


    好萊塢的電影對此也是脫不了幹係的,例如《最後分析》,是很多人對心理學的最初了解的來源。


    《愛德華大夫》是好萊塢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績斐然,使精神分析題材開始在電影中盛行。


    這部影片的一個中心內容就是解夢,其中有一句經典台詞,也是許多人以為的心理學家的口頭禪,“晚安。


    做個好夢,明天拿出來分析一下。”


    解夢隻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療技術之一,僅僅是心理學熱帶雨林中的一株樹木而已,怎麽能等同於整個雨林呢?


    心理學知識是一般常識嗎?


    很多人對心理學研究很不以為然,覺得心理學家成天搞來搞去,搞出來的不過是些盡人皆知的簡單常識。


    這是一種十分不公平的誤解。


    心理學知識是來源於一般生活的,但並非一般常識,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遠不是一般常識所能夠解決和理解的。


    你不相信?


    下麵證明給你看。


    試著回答下麵幾個常識性問題,體會一下心理學知識與一般常識有什麽區別。


    1、做夢用多長時間?


    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裏,萊桑德爾說真正的愛情是“簡單”又“短暫”的,像做夢一樣。


    夢真的是來去一瞬間嗎?


    你認為做一個夢所用的時間是:


    1.一秒鍾的幾分之一;


    2.幾秒鍾;


    3.一兩分鍾;


    4.若幹分鍾;


    5.幾個小時。


    2、牛奶一樣多嗎?


    五歲的瑤瑤看到媽媽在廚房裏忙,便走了進去。


    在廚房的桌子上放著完全相同的兩瓶牛奶。


    她看到媽媽打開其中一瓶,把裏麵的牛奶倒進一個大玻璃壇子裏。


    她的眼睛溜溜地轉,目光從那隻仍裝滿牛奶的瓶子轉回到壇子。


    這時媽媽突然記起她在一本心理學書上讀到的情況,便問:“瑤瑤,是瓶子裏的牛奶多呢,還是壇子裏的牛奶多?”


    瑤瑤的可能回答:


    1.瓶子裏的多;


    2.壇子裏的多;


    3.一樣多。


    下麵是心理學上的答案:


    做一個夢要用若幹分鍾,而且每個人每天夜裏都會做好幾次夢。


    看到這個答案你可能會很奇怪,覺得自己沒做什麽夢或夢沒那麽多。


    這是因為你將夢忘記了,或隻記住了醒來之前的那個夢裏的一些片段。


    研究夢的心理學家做過實驗證明,夢中所發生事情的持續時間幾乎和這種事情現實發生所持續的時間相等。


    瑤瑤會認為瓶子裏的牛奶比壇子裏的多。


    一般情況下,兒童到了七歲左右才會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裏體積是不會變的。


    瑤瑤隻有五歲,當她看見瓶子裏的牛奶比壇子裏的牛奶液麵高很多時,便會認為是瓶子裏的牛奶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兒童。


    “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那個更重呢?”


    恐怕這個問題,瑤瑤也是回答不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之並收藏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