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津瑤搖了搖頭:“當然不會是史馬遷同學手懶,我看隻有一種可能:當時的‘哀牢’是貶意,所以不宜上書。


    而且哀牢人並未建立真正的國家體係,沒法跟‘夜郎國’、乘象國‘滇越’相比擬,所以不提。


    隻將哀牢人所居住的地方按地名記為‘同師’和‘嶲’。”


    小亂嘀咕著:“哀牢,哀牢,這哀牢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過好像有點不太好的意思。”


    周津瑤說道:“這哀牢的其意思為‘酒氣大’,與今‘酒醉包’之意相近。


    ‘哀牢’諧音‘愛醪’,即為愛酒;


    哀牢人的嫡係後裔如住今緬甸的‘卡拉’稱水為‘也’,稱酒為‘啊也’,其中之‘啊’是酒氣,與近兩千年前的“哀”仍相去不遠,傳承關係十分明顯;


    另外,哀牢人的老鄰居‘越人’之後——傣族現在說酒為‘牢’,說酒氣為‘哀牢’。


    正因此,哪個地方酒氣大就可稱‘哀牢’了,因此‘哀牢山’一名就可以不在滇西而在滇中南。”


    忽悠哈哈哈大笑:“這幫家夥都是酒人啊!


    都是喝碴。[.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嗬嗬嗬!


    有點意思。


    不過聽您這意思這哀牢古國到底在哪裏還沒有定論?”


    周津瑤說道:“也不是這哀牢古國疆域很大,原來的中心應該在保山一帶,可是後來一部分歸漢,另一部分卻有意抗爭,就遷移到了哀牢山一帶。


    哀牢人不僅精於紡織,而且精通製造青銅器,不僅有日常生活的器皿,而且更精於製造禮器。


    甚至雙音編鍾,他們鑄造的年代基本和中原地區同步。


    可見當時哀牢人的鑄造技術是相當高操的。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銅鼓。


    雲南的銅鼓是世界銅鼓的起源,迄今為止發現了六種類型二百餘具,而古哀牢出土和傳承的占了一半以上。


    而且形製也是最齊全的。


    其中包括五具長幼有序、‘孟、仲、叔、季’齊全的始祖型鼓和雲南此類鼓的‘長兄、少弟’。


    銅鼓的大量出現和使用,標誌著哀牢國兩級分化的加劇和階級關係的明朗和固定,通俗地說就是少數人先富起來並如典籍所載成了“王、渠帥、小王、邑君”等級隸主貴族,而更多的人則淪為奴隸。


    如果說,象征著物主政治地位的青銅鍾、鼓等禮樂重器是古哀牢國階級社會業已定型的標誌的話,那麽此間出士的象征著物主軍事權威的銅鉞、鋼戚等軍中重器以及刀、劍、矛、戈、矢等常規實戰兵器的大量出現和使用,則表明,以掠奪或反掠奪、征服和反征服為基本動因的戰爭這種大規模的暴力行為,已成為哀牢國生存及發展進程中一個經常性的‘國之大事’。


    事實上,哀牢國之所以能夠崛起於西南極邊並強盛一時,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關係的相對先進固然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但戰爭的直接催化作用也不可低估:隨著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的逐步增強,侵略和擴張也就在所難免——‘哀牢略微,自古有之’,史載哀牢王扈栗的自白恰好說明了這一點。


    其結果是,周邊一些原非九隆世係的部族也主動或被迫加盟以求得自身的生存。


    這樣,‘哀牢夷’也就由最初的九隆氏族擴展演化為:有閨濮、鴻僚、傈越、裸濮、身毒之民。


    的龐大族群,而哀牢國的疆域則隨之東擴、西漸、南伸,並最終開創了‘其地東西三千裏,南北四千六百裏’的曆史輝煌。”


    小亂說道:“這麽說來,哀牢人也是很好戰的了?”


    周津瑤點了點頭:“那是肯定的了,那時候是奴隸製社會,戰爭是立國之本。


    好不好戰,也是要戰的。”


    小亂插嘴問道:“你剛才說什麽九隆氏族,是怎麽回事?”


    周津瑤說道:“這個九隆氏族也是哀牢人的祖先,這有個神話傳說:有一婦人名沙壺,因到江邊捕魚,觸沉水而懷孕,生下十個兒子。


    後沉木化為龍作人言問‘我的兒子何在?’


    九子驚走,獨幼子不去,背龍而坐,因而取名九隆。


    九隆長大後,雄桀出眾被推為王。


    當時有一婦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個女兒,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子孫繁衍,散居溪穀。


    九隆死後,世世相繼,分置小王。


    到了唐代初期細奴邏的父親自哀牢避難到蒙舍川,耕於巍山之麓,當地白國王將女兒嫁給細奴邏並讓位於他,這便是流傳民間的開國神話。


    據說,遺留在哀牢群山中的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小亂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的來曆,這故事越聽越有意思了。


    既然這哀牢也算是古國。


    是不是也該有國君啊?”


    周津瑤點了點頭:“都還別說。


    這還真是當了領導的。


    說是皇上也不為過吧?”


    小亂又問道:“那到底誰是最後一任國君呢?”


    周津瑤想了想說道:“那說是應該是柳貌吧!


    東漢永平十二年大概是公元六十九年,柳貌率眾人七十七邑王、五萬餘戶、五十五萬多人舉國‘內附’—主動加入中華民族行列,從而使古代保山由奴隸社會一步跨入了封建製的門檻。


    漢王朝則因勢利導,借此機會將郡縣治推行到‘東西三千裏,南北四千六百裏’的整個哀牢地,並設永昌郡統一管轄。


    為彰柳貌內屬之功,漢明帝給他頒賜了性質、字體類同於漢武帝所賜‘滇王之印’的‘哀牢王章’,並舉行盛大宮廷慶典。


    ‘綏哀牢,開永昌’,為中國曆史上的一大盛事,柳貌順應曆史潮流,功不可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師歪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動凡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動凡心並收藏天師歪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