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王巴蜀之行註定不太平,還未入蜀地,沿途就有不少暗客來訪,個個殺招淩厲要直取他首級,看他們的功夫,分明是江湖路子,與正規軍的穩紮穩打不同,那些人個個身姿輕盈輕器簡服,但手中利劍寒光能晃花人的眼。
雖說江湖人不喜歡招惹朝堂,但有錢能使鬼推磨,還是有許多江湖人願意為朝廷權貴所用的,榮王也不例外,他身邊有戰場殺敵的悍將,也有仗劍走天涯的江湖子弟。
軍隊行經一處峽穀時,能供人行走的途徑便是一條羊腸小道,僅能供一人一馬行走,但兩側卻是高高石壁,上麵是一片竹林,蔥蔥鬱鬱的翠竹隨風搖曳,有落葉從高處飄落下來,原本該是極愜意的場景,但落在一群常年行走在外的老江湖眼裏,這樣的場景卻是最適合伏擊敵人的。
「殿下,咱們改道吧,這條路不好走。」
說這話的是榮王府的一位護衛,曾經是威遠鏢局的鏢師,他押鏢多年,如何能沒有這點兒常識。
「別的路也不一定好走,既然來了,也就別再改道浪費時辰了。」
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去往巴蜀之地的路途哪條好走,敵人事先埋伏,他隻能迎難而上。
「那殿下走中間,我和陳虎開道。」
王秉說完就要驅馬上前,榮王叫住了他,仔細審視了周邊環境,兩邊石壁上有些藤蔓,如果有人堵路,他們或許能能棄馬攀著藤蔓盪過去。
一行人分散開來排著隊走過羊腸小道,榮王是隊伍的核心,走在最中間,他的前後都跟著兩個武功高手時刻注意著他,軍師落在隊伍後方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這一條小道路途不長,約莫就半裏路,榮王走在半道中央時,兩邊石壁上聲響大作,轟隆隆滾下幾塊巨石來,那石頭不大不小,正好能堵住路,從這麽高的石壁上滾下來,砸到了人不死也得殘。
榮王前後的兩個護衛聽到聲響便下了馬拽住榮王,石頭下落速度不一,他們先踩住了下落的石頭,再跳到後落下來的石頭上,幾人身姿靈活,在羊腸小道中踩著壘起來的大石越跳越高,終於站到了能夠到藤蔓的高度。
那上頭埋伏的刺客就等著他們攥著藤蔓盪起來,直接揮刀砍斷藤蔓,讓他們在即將爬上來的時候摔落下去,再亂箭射死。
他們想到的榮王和軍師會想不到嗎,他們壓根就沒想過拽著藤蔓盪起來,在刺客看不到的下方死角處,偷偷掏出藏在衣兜裏的火摺子,點著了幹枯的藤蔓。
水往低處流,火往高處燃,本就是天幹物燥的環境,藤蔓一著了火就劈裏啪啦往上竄,刺客原本埋伏在上頭的竹林裏,一直沒聽到他們爬藤蔓的動靜,等意識到不對勁想探出頭去看看時,被竄上來的火舌席捲麵門,登時便亂了陣型。
竹林裏也有許多枯草枯枝,遇火就著,上頭守株待兔的刺客們自顧不暇,避火的同時還不忘往下頭射箭,隻是情勢不穩準頭也差了些,底下榮王一行人邊擋邊跑,還是有許多死傷,眾人都傾身護住榮王,隻是小道狹窄,榮王身邊隻跟了兩個人,護的不夠嚴實,逃跑途中榮王右臂中了一箭。
榮王還未剿匪便已負傷,這是極動搖軍心的事情,同時也壯大了賊寇的氣焰,進入蜀地之後,有當地官員接應,卻有更多的賊寇紮堆接踵而來,似乎榮王是那軟柿子,誰都能捏一把。
秉持著殺雞儆猴的心態,榮王初入蜀地便領著人滅了一個小山寨,無論老弱婦孺通通殲滅,隻要是寨子裏的人就沒一個倖免的,其中還有被擄上山的良家婦女,榮王也沒有放過,當場滅殺。
一時間榮王凶名遠播,周圍的山寨聞風匿避,也不敢再下山騷擾了,隻做好防衛工作,將寨子圍的鐵桶一般,期盼能安然渡過此劫。
隻是這回他們卻沒這麽好運氣了,榮王可不是以前那些來撈功的二世祖,這一戰是他的立儲之戰,怎麽能輸,不做出點名堂,拿什麽回朝堂縫那些人的嘴。
榮王在蜀地呆了兩個月,每天都領著軍隊出門,鐵蹄踏**皆帶來無休止的殺戮,驚得蜀地風聲鶴唳,小孩子們都不敢出門玩耍了,每天都隔著窗戶看外頭金戈鐵馬戰車轔轔,大人們都用榮王來嚇唬哭鬧的孩子:再哭就把你賣給榮王爺!
榮王的暴力鎮壓雖然惹人詬病,但也效果顯著,很快就剿清了匪寇,至於剿匪途中的擾民行為,事後再一一清算補償。或有人命關天沒法補償的,也沒辦法了,多給些銀錢,發個為國捐軀的牌子,以後一家子都得朝廷庇蔭,也算犧牲小家成全大家吧,他不能因為一兩戶人家的安危而放縱那些匪寇逃匿,否則他們以後會危害更多的人家。
剿清匪寇後,榮王帶著一身的大傷小傷回京,原來以為還有不少硬仗要打,卻不想路上竟然出奇的太平,可能是他爹良心發現了,提前幫他肅清了道路吧,也防止他行事過激拿那些兄弟開刀。
榮王剿匪歸來,皇帝也應該履行諾言立他為儲,但他在朝上提到這事時遭到了部分朝臣的反對,直言榮王殘酷暴虐不是仁君,立他為儲不利江山社稷。
榮王不客氣地反諷:「亂世之中當用重典,巴蜀年年剿匪,賊寇卻越發猖獗,不就是某些人婦人之仁放虎歸山?黃大人嘴皮子利索,一支筆能戳死人,要不要拿著你的筆桿子去剿匪?同那些窮凶極惡的匪徒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用你的好口才去感化他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一群老匹夫,他上位是大勢所趨,他們還摸不清形勢想垂死掙紮?等他上位了首先要收拾的就是這幾個老東西!
黃禦史被他堵的一口氣梗在喉中險些上不來,到底是禦史台出身,別的不行,口才最好,還能饒過他?
「匪寇當然該殺,但寨子裏的老弱婦孺犯了什麽錯,他們怎麽該死?那些被擄上山的良家婦女本就是受害者,等著朝廷去解救,你卻直接讓她們送了命!你如何對得起百姓的愛戴,如何對得起你身上的皇室血統,如何對得起陛下的栽培!」
黃禦史唾沫橫飛,恨不能用唾沫星子噴死榮王,榮王目光淩厲,黃禦史也不甘示弱,兩人目光相觸間火光四射。
</br>
雖說江湖人不喜歡招惹朝堂,但有錢能使鬼推磨,還是有許多江湖人願意為朝廷權貴所用的,榮王也不例外,他身邊有戰場殺敵的悍將,也有仗劍走天涯的江湖子弟。
軍隊行經一處峽穀時,能供人行走的途徑便是一條羊腸小道,僅能供一人一馬行走,但兩側卻是高高石壁,上麵是一片竹林,蔥蔥鬱鬱的翠竹隨風搖曳,有落葉從高處飄落下來,原本該是極愜意的場景,但落在一群常年行走在外的老江湖眼裏,這樣的場景卻是最適合伏擊敵人的。
「殿下,咱們改道吧,這條路不好走。」
說這話的是榮王府的一位護衛,曾經是威遠鏢局的鏢師,他押鏢多年,如何能沒有這點兒常識。
「別的路也不一定好走,既然來了,也就別再改道浪費時辰了。」
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去往巴蜀之地的路途哪條好走,敵人事先埋伏,他隻能迎難而上。
「那殿下走中間,我和陳虎開道。」
王秉說完就要驅馬上前,榮王叫住了他,仔細審視了周邊環境,兩邊石壁上有些藤蔓,如果有人堵路,他們或許能能棄馬攀著藤蔓盪過去。
一行人分散開來排著隊走過羊腸小道,榮王是隊伍的核心,走在最中間,他的前後都跟著兩個武功高手時刻注意著他,軍師落在隊伍後方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這一條小道路途不長,約莫就半裏路,榮王走在半道中央時,兩邊石壁上聲響大作,轟隆隆滾下幾塊巨石來,那石頭不大不小,正好能堵住路,從這麽高的石壁上滾下來,砸到了人不死也得殘。
榮王前後的兩個護衛聽到聲響便下了馬拽住榮王,石頭下落速度不一,他們先踩住了下落的石頭,再跳到後落下來的石頭上,幾人身姿靈活,在羊腸小道中踩著壘起來的大石越跳越高,終於站到了能夠到藤蔓的高度。
那上頭埋伏的刺客就等著他們攥著藤蔓盪起來,直接揮刀砍斷藤蔓,讓他們在即將爬上來的時候摔落下去,再亂箭射死。
他們想到的榮王和軍師會想不到嗎,他們壓根就沒想過拽著藤蔓盪起來,在刺客看不到的下方死角處,偷偷掏出藏在衣兜裏的火摺子,點著了幹枯的藤蔓。
水往低處流,火往高處燃,本就是天幹物燥的環境,藤蔓一著了火就劈裏啪啦往上竄,刺客原本埋伏在上頭的竹林裏,一直沒聽到他們爬藤蔓的動靜,等意識到不對勁想探出頭去看看時,被竄上來的火舌席捲麵門,登時便亂了陣型。
竹林裏也有許多枯草枯枝,遇火就著,上頭守株待兔的刺客們自顧不暇,避火的同時還不忘往下頭射箭,隻是情勢不穩準頭也差了些,底下榮王一行人邊擋邊跑,還是有許多死傷,眾人都傾身護住榮王,隻是小道狹窄,榮王身邊隻跟了兩個人,護的不夠嚴實,逃跑途中榮王右臂中了一箭。
榮王還未剿匪便已負傷,這是極動搖軍心的事情,同時也壯大了賊寇的氣焰,進入蜀地之後,有當地官員接應,卻有更多的賊寇紮堆接踵而來,似乎榮王是那軟柿子,誰都能捏一把。
秉持著殺雞儆猴的心態,榮王初入蜀地便領著人滅了一個小山寨,無論老弱婦孺通通殲滅,隻要是寨子裏的人就沒一個倖免的,其中還有被擄上山的良家婦女,榮王也沒有放過,當場滅殺。
一時間榮王凶名遠播,周圍的山寨聞風匿避,也不敢再下山騷擾了,隻做好防衛工作,將寨子圍的鐵桶一般,期盼能安然渡過此劫。
隻是這回他們卻沒這麽好運氣了,榮王可不是以前那些來撈功的二世祖,這一戰是他的立儲之戰,怎麽能輸,不做出點名堂,拿什麽回朝堂縫那些人的嘴。
榮王在蜀地呆了兩個月,每天都領著軍隊出門,鐵蹄踏**皆帶來無休止的殺戮,驚得蜀地風聲鶴唳,小孩子們都不敢出門玩耍了,每天都隔著窗戶看外頭金戈鐵馬戰車轔轔,大人們都用榮王來嚇唬哭鬧的孩子:再哭就把你賣給榮王爺!
榮王的暴力鎮壓雖然惹人詬病,但也效果顯著,很快就剿清了匪寇,至於剿匪途中的擾民行為,事後再一一清算補償。或有人命關天沒法補償的,也沒辦法了,多給些銀錢,發個為國捐軀的牌子,以後一家子都得朝廷庇蔭,也算犧牲小家成全大家吧,他不能因為一兩戶人家的安危而放縱那些匪寇逃匿,否則他們以後會危害更多的人家。
剿清匪寇後,榮王帶著一身的大傷小傷回京,原來以為還有不少硬仗要打,卻不想路上竟然出奇的太平,可能是他爹良心發現了,提前幫他肅清了道路吧,也防止他行事過激拿那些兄弟開刀。
榮王剿匪歸來,皇帝也應該履行諾言立他為儲,但他在朝上提到這事時遭到了部分朝臣的反對,直言榮王殘酷暴虐不是仁君,立他為儲不利江山社稷。
榮王不客氣地反諷:「亂世之中當用重典,巴蜀年年剿匪,賊寇卻越發猖獗,不就是某些人婦人之仁放虎歸山?黃大人嘴皮子利索,一支筆能戳死人,要不要拿著你的筆桿子去剿匪?同那些窮凶極惡的匪徒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用你的好口才去感化他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一群老匹夫,他上位是大勢所趨,他們還摸不清形勢想垂死掙紮?等他上位了首先要收拾的就是這幾個老東西!
黃禦史被他堵的一口氣梗在喉中險些上不來,到底是禦史台出身,別的不行,口才最好,還能饒過他?
「匪寇當然該殺,但寨子裏的老弱婦孺犯了什麽錯,他們怎麽該死?那些被擄上山的良家婦女本就是受害者,等著朝廷去解救,你卻直接讓她們送了命!你如何對得起百姓的愛戴,如何對得起你身上的皇室血統,如何對得起陛下的栽培!」
黃禦史唾沫橫飛,恨不能用唾沫星子噴死榮王,榮王目光淩厲,黃禦史也不甘示弱,兩人目光相觸間火光四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