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九皇子的委屈,梓桃看破不說破,同郭氏一樣,梓桃也不希望筠筠和宮中貴人有什麽沾染,當初讓她和九皇子玩耍也隻是因為要尋兩個孩子來解放九皇子的天性,筠筠恰好合適,如今九皇子像個正常孩子一般,有康華陪著他就好了,筠筠和那些貴女不是一類人。
她也知道堂哥的想法,她不反對堂哥把女兒送入高門,但她不會做這個推手,筠筠以後長大了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彼時如果筠筠自己有這種意象,且梓桃有能力幫她,那她不會吝嗇出力,如今她還是不要枉做好人。
科舉是全國都關注的事情,也是朝中頭等大事,殿試更是眾人翹首以待的。禛哥兒考中了貢士後,上門來提親的人家就比以前高了一個等級,隻是如今卻是三夫人端起架子來了,以前你們對我不屑一顧,如今我讓你們高攀不起!早說了我家禛哥兒能高中,你們不信,如今想來攀親,我還看不上你家姑娘呢!等我兒子中了前三甲,你們這些人就哭天搶地悔之晚矣吧。
關於殿試的名次,朝中也許多人在猜想,眾人都猜測李家公子是狀元公還是探花郎,如果他是狀元公的話,那陸明禛就很可能是探花了,如果李公子是探花,那狀元公隻能是位老進士,總不外乎貢士榜上那前幾名,那陸明禛就隻能往後排了。
皇帝招了榮王過來,問他選小舅子還是小舅舅,小舅子是李公子,小舅舅就是陸明禛了,梓桃不是他的親娘,皇帝這話有調侃之意,卻也暗藏機鋒。
榮王道:「李家滿門進士,也不差一個狀元公吧,不如讓賢?倒是陸家敗落了,當年陸知府也是個清官,如今後繼有人,賢臣之後,理應善待。」
二話不說選了陸明禛,皇帝心中點頭,就喜歡他這份爽利,不愛打馬虎眼,也看得清形勢。
「那你可怎麽和你嶽家交代呢?」
「要怎麽交代?當年李首輔也是二甲出身,不還是做了首輔麽?狀元三年一個,也就麵上好看一些,實在不是什麽稀奇的,也不見得每個狀元都有出息,他們家的孩子什麽樣自個兒有底吧,沒有這個虛名難道就爬不起來了?」
這話實在能噎死個人,若叫王妃聽得了隻怕心中要有想法。
「那你說,他們兩人誰留在翰林院呢?」
既然要捧一個踩一個,那就得踩到底,總不能兩個都留在翰林院,那他精心排的名還有什麽作用?
榮王道:「父皇莫不是糊塗了?我嶽丈在京為官,我小舅子怎麽還能入翰林呢?」
朝中有明文規定,一家人不能同時在朝為官,也是防止家族坐大官場勾結,尤其是李家這樣的大家族,李首輔前兩年去世了,就算如此,他們家三代為官的也不少,這個規定很好的抑製了他們家的發展。李大人正當壯年,他的父親已經為了他致仕回家了,他不可能又為了兒子讓路,也隻能委屈李公子沉潛幾年了。
這也為皇帝打壓李公子鋪了層台階,你學問再好,你的家族就抑製了你的發展,你爹是三品大員,你勢必不能留在京中為官,向來科舉前三甲必入翰林,既如此,隻能委屈你排到後麵一些,外放去吧,朕會給你安排個好職位的。
這兩人的前途,皇帝父子兩幾句話就定了,榮王提起了另一個人,「今年的貢士裏有一個叫齊煥的,此人心思歹毒不擇手段,學問也就那樣,父皇隨便打發了他吧,別讓他爬起來了。」
榮王說的輕飄飄,卻是一句話就能定了人的生死,皇帝問他:「做什麽要打壓這個人?你不會是要排除異己吧。」
難道是他某個兄弟陣營裏的人?
倒沒聽說過。
榮王道:「確實是排除異己,不過不是為了我一己私慾。」
「不是為了你一己私慾,你還是為了江山社稷不成?」
「也可以說是為了江山社稷,這種人就算做了官也是官場的毒瘤,我提前肅清了,免生許多事端。」
如此倒讓皇帝來了興致,「他做了什麽事情能得你如此高的評價?」
榮王沒細說,不過是些上不得台麵的事情,揪著不放倒顯得他小肚雞腸如婦人般瑣碎,一點兒不大氣。
他不說,皇帝便派人去查,查到了齊煥和陸家的公案,原來又是為了貴妃出頭來了。
得了皇帝的準信,榮王回府後便同王妃交了底,讓她和小舅子說說,殿試時藏些鋒芒,不要讓父皇難做。
王妃麵上溫和應下,心中有不滿,王爺這是選了陸家公子了?明明修文和他更親。
挑了個時候,王妃回了李家一趟,李首輔去世後,李家就分了家,但王妃的祖父還在,他們家依舊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
王妃帶來的可不是好消息,李修文聽說了姐姐的意思後沉默良久,畢竟這對於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人來說非常難接受,他明明有狀元之才,卻要藏起鋒芒明珠蒙塵,怎麽不叫人憋屈。
不過畢竟是大家族教導出來的孩子,他們從小接受的理念就是一切以家族為重,個人利益可以先放一邊。不僅他需要沉潛,他的家族也需要沉潛,樹大招風,他們家已經夠顯赫了,不需要再來一個少年狀元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我明白的,姐姐回去和姐夫說,讓姐夫放心。」
王妃眼含熱淚撫摸弟弟稚嫩卻堅毅的麵龐,「好孩子,姐姐不會虧待你的,今兒你受的委屈,以後姐姐加倍補償你!」
中不了狀元又如何?入不了翰林又如何?比起內閣首輔,封疆大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她相信弟弟有這個本事,她也不會讓弟弟一直被埋沒。
王妃走後,李家人還聚在一起說了會兒話,畢竟王妃如今已是出嫁女了,有些事情她不方便聽。
李大人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又領著他去書房說了會兒話,就怕兒子想不開。好在兒子是個通透伶俐的,比他母親姐姐都強了不少,李夫人和王妃都為此對貴妃和陸明禛有了芥蒂呢。
</br>
她也知道堂哥的想法,她不反對堂哥把女兒送入高門,但她不會做這個推手,筠筠以後長大了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彼時如果筠筠自己有這種意象,且梓桃有能力幫她,那她不會吝嗇出力,如今她還是不要枉做好人。
科舉是全國都關注的事情,也是朝中頭等大事,殿試更是眾人翹首以待的。禛哥兒考中了貢士後,上門來提親的人家就比以前高了一個等級,隻是如今卻是三夫人端起架子來了,以前你們對我不屑一顧,如今我讓你們高攀不起!早說了我家禛哥兒能高中,你們不信,如今想來攀親,我還看不上你家姑娘呢!等我兒子中了前三甲,你們這些人就哭天搶地悔之晚矣吧。
關於殿試的名次,朝中也許多人在猜想,眾人都猜測李家公子是狀元公還是探花郎,如果他是狀元公的話,那陸明禛就很可能是探花了,如果李公子是探花,那狀元公隻能是位老進士,總不外乎貢士榜上那前幾名,那陸明禛就隻能往後排了。
皇帝招了榮王過來,問他選小舅子還是小舅舅,小舅子是李公子,小舅舅就是陸明禛了,梓桃不是他的親娘,皇帝這話有調侃之意,卻也暗藏機鋒。
榮王道:「李家滿門進士,也不差一個狀元公吧,不如讓賢?倒是陸家敗落了,當年陸知府也是個清官,如今後繼有人,賢臣之後,理應善待。」
二話不說選了陸明禛,皇帝心中點頭,就喜歡他這份爽利,不愛打馬虎眼,也看得清形勢。
「那你可怎麽和你嶽家交代呢?」
「要怎麽交代?當年李首輔也是二甲出身,不還是做了首輔麽?狀元三年一個,也就麵上好看一些,實在不是什麽稀奇的,也不見得每個狀元都有出息,他們家的孩子什麽樣自個兒有底吧,沒有這個虛名難道就爬不起來了?」
這話實在能噎死個人,若叫王妃聽得了隻怕心中要有想法。
「那你說,他們兩人誰留在翰林院呢?」
既然要捧一個踩一個,那就得踩到底,總不能兩個都留在翰林院,那他精心排的名還有什麽作用?
榮王道:「父皇莫不是糊塗了?我嶽丈在京為官,我小舅子怎麽還能入翰林呢?」
朝中有明文規定,一家人不能同時在朝為官,也是防止家族坐大官場勾結,尤其是李家這樣的大家族,李首輔前兩年去世了,就算如此,他們家三代為官的也不少,這個規定很好的抑製了他們家的發展。李大人正當壯年,他的父親已經為了他致仕回家了,他不可能又為了兒子讓路,也隻能委屈李公子沉潛幾年了。
這也為皇帝打壓李公子鋪了層台階,你學問再好,你的家族就抑製了你的發展,你爹是三品大員,你勢必不能留在京中為官,向來科舉前三甲必入翰林,既如此,隻能委屈你排到後麵一些,外放去吧,朕會給你安排個好職位的。
這兩人的前途,皇帝父子兩幾句話就定了,榮王提起了另一個人,「今年的貢士裏有一個叫齊煥的,此人心思歹毒不擇手段,學問也就那樣,父皇隨便打發了他吧,別讓他爬起來了。」
榮王說的輕飄飄,卻是一句話就能定了人的生死,皇帝問他:「做什麽要打壓這個人?你不會是要排除異己吧。」
難道是他某個兄弟陣營裏的人?
倒沒聽說過。
榮王道:「確實是排除異己,不過不是為了我一己私慾。」
「不是為了你一己私慾,你還是為了江山社稷不成?」
「也可以說是為了江山社稷,這種人就算做了官也是官場的毒瘤,我提前肅清了,免生許多事端。」
如此倒讓皇帝來了興致,「他做了什麽事情能得你如此高的評價?」
榮王沒細說,不過是些上不得台麵的事情,揪著不放倒顯得他小肚雞腸如婦人般瑣碎,一點兒不大氣。
他不說,皇帝便派人去查,查到了齊煥和陸家的公案,原來又是為了貴妃出頭來了。
得了皇帝的準信,榮王回府後便同王妃交了底,讓她和小舅子說說,殿試時藏些鋒芒,不要讓父皇難做。
王妃麵上溫和應下,心中有不滿,王爺這是選了陸家公子了?明明修文和他更親。
挑了個時候,王妃回了李家一趟,李首輔去世後,李家就分了家,但王妃的祖父還在,他們家依舊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
王妃帶來的可不是好消息,李修文聽說了姐姐的意思後沉默良久,畢竟這對於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人來說非常難接受,他明明有狀元之才,卻要藏起鋒芒明珠蒙塵,怎麽不叫人憋屈。
不過畢竟是大家族教導出來的孩子,他們從小接受的理念就是一切以家族為重,個人利益可以先放一邊。不僅他需要沉潛,他的家族也需要沉潛,樹大招風,他們家已經夠顯赫了,不需要再來一個少年狀元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我明白的,姐姐回去和姐夫說,讓姐夫放心。」
王妃眼含熱淚撫摸弟弟稚嫩卻堅毅的麵龐,「好孩子,姐姐不會虧待你的,今兒你受的委屈,以後姐姐加倍補償你!」
中不了狀元又如何?入不了翰林又如何?比起內閣首輔,封疆大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她相信弟弟有這個本事,她也不會讓弟弟一直被埋沒。
王妃走後,李家人還聚在一起說了會兒話,畢竟王妃如今已是出嫁女了,有些事情她不方便聽。
李大人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又領著他去書房說了會兒話,就怕兒子想不開。好在兒子是個通透伶俐的,比他母親姐姐都強了不少,李夫人和王妃都為此對貴妃和陸明禛有了芥蒂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