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識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識生活,還需要情感的滿足。在決定對死者的態度時,不能不考慮理智和情感這兩個方麵。照儒家解釋的,喪祭之禮正好做到了這一點。我已經說過,這些禮本來含有不少迷信和神話。但是經過儒家的解釋,這些方麵都淨化了,其中宗教成分都轉化為詩。所以它們不再是宗教的了,而單純是詩的了。


    宗教、詩,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現。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現實融合起來。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當做真的來說,而詩是把它當做假的來說。詩所說的不是真事,它自己也知道不是真事。所以它是自己欺騙自己,可是是自覺的自欺。它很不科學,可是並不反對科學。我們從詩中得到情感的滿足而並不妨礙理智的進步。


    照儒家所說,我們行喪祭之禮的時候,是在欺騙自己,而又不是真正的欺騙。《禮記》記孔子說:“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為也。”(《檀弓上》)這就是說,我們對待死者,不可以隻按我們所知道的,或者隻按我們所希望的去對待。應當采取中間的方式,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去對待。這種方式就是,對待死者,要像他還活著那樣。


    荀子在他的《禮論》中說:“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背叛之心也。……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複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致重其親,於是盡矣。”“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終始一也。……故喪禮者,無他焉,明死生之義,送以哀敬而終周藏也。”


    《禮論》中還說:“祭者,誌意思慕之情也,忠信愛敬之至矣,禮節文貌之盛矣,苟非聖人,莫之能知也。聖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為鬼事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狀乎無形影,然而成文。”照這樣解釋,喪禮、祭禮的意義都完全是詩的,而不是宗教的。


    除了祭祖先的祭禮,還有其他各種祭禮。荀子用同一個觀點對它們做了解釋。《天論》有一段說:“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


    為求雨而祭禱,為做出重大決定而占卜,都不過是要表示我們的憂慮,如此而已。如果以為祭禱當真能夠感動諸神,以為占卜當真能夠預知未來,那就會產生迷信以及迷信的一切後果。


    荀子還作了《樂論》,其中說:“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製《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使夫邪汙之氣無由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所以在荀子看來,音樂是道德教育的工具。這一直是儒家奉行的音樂觀。


    邏輯理論


    《荀子》中有《正名》篇。這是儒家學說中的一個老題目。“正名”是孔子提出來的,這一點在第四章講過。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孟子也說:“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孔子、孟子隻對倫理有興趣,所以他們應用正名的範圍也基本上限於倫理。可是荀子生活在名家繁榮的時代,因此他的正名學說既有倫理的興趣,更有邏輯的興趣。


    在《正名》篇,荀子首先敘述了他的知識論的理論,它與後期墨家的相似。他寫道:“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就是說,人所有的認識能力叫做“知”;認識能力與外物相合者叫做“智”,即知識。認識能力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他所謂的“天官”,例如耳目之官;另一個部分就是心。天官接受印象,心解釋印象並予之以意義。荀子寫道:“心有征知。征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無說,則人莫不然謂之不知。”(《荀子·正名》)就是說,心將意義賦予印象。它將意義賦予印象,隻有在這個時候,才可以憑耳朵知道聲音,可以憑眼睛知道形狀。五官雖能記錄某物而不能辨別它,心試圖辨別它若未能說出意義,在這個時候,人們還隻好說是沒有知識。


    關於名的起源和功用,荀子說:“製名以指實,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荀子·正名》)就是說,名的起因部分是倫理的,部分是邏輯的。


    至於名的邏輯功用,荀子說,名是給予事物的,“同則同之,異則異之。……知異實者之異名也。故使異實者莫不異名也,不可亂也,猶使同實者莫不同名也”(《荀子·正名》)。


    關於名的邏輯分類,荀子進一步寫道:“萬物雖眾,時而欲遍舉之,故謂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則有共,至於無共然後止。有時而欲遍舉之,故謂之鳥獸。鳥獸也者,大別名也。推而別之,別則有別,至於無別然後止。”(《荀子·正名》)荀子這樣地區分名為兩種:共名、別名。共名是我們推理的綜合過程的產物,別名是分析過程的產物。


    一切名都是人造的。名若是還在創立過程中,為什麽這個實非要用這個名而不用別的名,這並無道理可講。比方說,這種已經叫做“狗”的動物,如果當初不叫它“狗”,而叫它“貓”,也一樣的行。但是,一定的名,一旦經過約定應用於一定的實,那就隻能附屬於這些實。正如荀子解釋的:“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荀子·正名》)


    荀子還寫道:“若有王者起,必將有循於舊名,有作於新名。”(《荀子·正名》)所以創立新名,定其意義,是君主及其政府的職能。荀子說:“故王者之製名,名定而實辨,道行而誌通,則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辭擅作名以亂正名,使名疑惑,人多辨訟,則謂之大奸;其罪猶為符節、度量之罪也。”(《荀子·正名》)


    論其他幾家的謬誤


    荀子認為,名家和後期墨家的論證大都是以邏輯的詭辯術為基礎,所以是謬誤的。他把它們分為三類謬誤。


    第一類謬誤,他叫做“惑於用名以亂名”。他把墨辯“殺盜非殺人也”歸入此類。這是因為,照荀子的看法,是盜就蘊涵是人,因為在外延方麵“人”的範疇包含“盜”的範疇。所以,說到“盜”的時候,就意味著說他同時也是“人”。


    第二類謬誤,他叫做“惑於用實以亂名”。他把“山淵平”歸入此類,這句話是根據惠施的“山與澤平”改寫的。實是具體的,個別的;而名是抽象的,一般的。誰若想以個別例外否認一般規律,結果就是用實以亂名。高山上的某一個淵,很可能真地與低地的某一個山一樣高。但是不可以從這個例外的情況推論說,一切淵與一切山一樣高。


    第三類謬誤,他叫做“惑於用名以亂實”。他把墨辯的“牛馬非馬”歸入此類,這跟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正是同類的。如果考察“牛馬”這個名,它確實與“馬”這個名不相等。可是在事實上,有些動物屬於“牛馬”一類,而作為實,的確是“馬”。


    於是荀子斷言,出現這一切謬誤,是由於“今聖王沒”。若有聖王,他就會用政治權威統一人心,引導人們走上生活的正的正道,那就沒有爭辯的可能和必要了。


    荀子在這裏反映了他那個動亂的時代精神。那是一個人們渴望政治統一以結束動亂的時代。這樣的統一,雖然事實上隻是統一中國,可是在這些人看來,就等於是統一天下。


    荀子的學生,有兩個最著名:李斯、韓非。這二人都在中國曆史上有重大影響。李斯後來做了秦始皇帝的丞相,始皇最後於公元前221年以武力統一了中國。這兩位君臣一起致力於統一,不僅是政治的統一,也是思想的統一,這個運動的頂點就是公元前213年的“焚書坑儒”。另一位學生韓非,成為法家的領袖人物,為這次政治的、思想的統一提供了理論的辯護。法家思想將在下一章論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哲學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友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友蘭並收藏中國哲學簡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