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易馬上強調:“這不是納捐,是存錢,會給利息的。”
這個油滑的商人馬上正色:“對對。是存錢,給利息。小人深受贏氏厚恩,不敢不報。小人有一筆散碎銀子,如果大人不棄,就存入銀行。小人保證,不會取的。”
明白了,他們以為這是贏郡接著辦銀行斂財,所謂給利息什麽的,他們根本不當真。誰敢管嬴悝要利息,可是很奇怪,嬴悝的債券在贏郡當地已經開始作為貨幣交易了,在京城,這些商人竟然以為辦銀行是借口斂財。
至於原因,可能跟贏郡大多是本地商人,而且多在贏水上討生活,能看得見嬴悝將銀子投入了剿匪上。而這些在京商人,做的隻是將贏郡物產送到京城,將京城物產送到贏郡的貿易,跟贏郡地方接觸不多,軌跡兩點一線,港口對港口,少有在贏水上活動的。
也有可能是章程寫的太唬人了,將一條條嬴悝鉛筆簽名的授權,謄錄上去。什麽許可印刷銀行券,許可發行債券,許可開設分行,許可存貸、匯兌業務等等。太多條款,讓這些商人覺得像巧立名目,不由聯想到到封建官府的風氣,不懷疑上斂財才是怪事。
想明白這點,劉知易繼續解釋:“銀行,跟各位做的買賣一樣,是一個買賣。不是官衙。”
眾人果然有所變化,沒有說話,相互之間用眼神交流了一番。
剛才說話的外地商人馬上追問一句:“可是劉公子的買賣?”
劉知易正想說這是嬴悝的買賣,突然覺得這麽說,恐怕比說銀行是官衙更讓這些人忌諱。
替嬴悝擔下這個名義,回頭信裏解釋一番。
“是在下的買賣。”
劉知易點頭。
商人臉上露出笑容:“原來如此。既然是劉公子的買賣,小人怎敢不支持。小人家中尚有一千兩,不,一萬兩閑散銀子。就存入公子的銀行。至於利息,就免了。”
素不相識,借一萬兩銀子,還不要利息。這商人覺得自己可以借此結交嬴悝的好友。
劉知易笑而不語。
其他人一一表態:“小人也有一萬兩閑散銀子。”
“小人也是一萬兩。”
“小人也是……”
一二十個人都願意拿出一萬兩銀子,那群貴族範兒的商人最後表態。
“我家中有一萬五千兩!”
“我兩萬兩。”
“我也兩萬兩。”
“我兩萬五千兩。”
“我三萬兩。”
這些人在這種事上,竟然也要分個三六九等,跟普通商人拉出距離。劉知易突然覺得,這些人將來會死的很慘。他們是占了贏郡商業不發達的便宜,等商業的力量滾動起來,社會會教他們做人。
等所有人表態完後,劉知易抱拳感謝,同時表態:“諸位高義。不過這是一筆買賣,在下也要從中賺錢的。所以該給的利息也會給,諸位存取自由。”
趕完這一場,還有下一場,這次在太學。
太學墨家,一個樸素的茅屋中,劉知易見到了一個中年工匠。
此人神情安靜,體魄強健,給人一種很健康的感覺。就是穿的寒酸了一些,破衣爛衫,隻比乞丐幹淨點。
可是此人出自巨富之家,一出生就錦衣玉食,誰能想到,卻入了墨家,從此身體力行,不勞作不得食,自食其力。倒是沒有跟家族脫離關係,相反,墨家兼愛,他對家族也沒有偏愛,他愛所有人。
劉知易其實能理解這種自幼就在物質上完全滿足之後,追求精神世界的人。看到此人精神安寧的模樣,就知道他其實很幸福。
此人家中經營著京城最大的書局,養著數百工匠雕版印刷,他從小接觸,後來入了墨家,以此謀生。他有修為加身,水平比一般工匠更佳,名氣很大,他的作品往往是豪門大戶爭相收藏的目標。可是他的工錢又很低,這就造成一種現象,找他做工的人每天都要排隊。找他刻一副圖,就能吃幾代人了。
可這人也怪,他的手藝明明已經是藝術,卻繼續以匠人的方式生活,隻取微薄之力,這叫做不取不義之利。此人什麽都能雕,雕木、雕玉、雕石頭,他來者不拒,而且隻收普通匠人的工錢。為了躲避那些每天追著他的人,他每日行蹤不定,總是悄悄出門,找一處集市,然後攤開牌子,等人上門。他名氣大,可不用名氣牟利,也不喬裝打扮,他不在乎浮名,也不怕以身份示人。
夏京城中,坊市數百,因此很難有人找到他。他的許多作品,都被人偶得。許多藏家看到,精湛的手藝,用在普通材質上,都不禁扼腕歎息。有巧合遇到他的富人,往往不惜傾家蕩產買來最好的璞玉,請他刻印,而且舍不得賣,因為打算傳家。
這樣一個人,找他很不容易。幸好他是墨家,劉知易拜托太學墨家弟子尋找,找了旬月,終於找到他了。
但此人不慕浮名,別說劉知易了,就是太學學正請他,都未必請的動。墨家紀律森嚴,墨家掌院讓他做事,倒是可以命令,但墨家掌院比他還執拗,誰的麵子都不給,而且更不好找,因為墨家掌院也是這德行,不知道躲那個集市做工去了。
劉知易能打動他,是找人給他傳了一句話,告訴他請他用雕刻傳國玉璽的刻刀,雕一麵版。
藝術家級別的工匠,尤其是墨家的工匠,功名利祿打動不了他們,可工具卻能讓他們癡迷。
所以今天這個刻工不但沒有拒絕,反而在太學等了劉知易一天。
得知情況,劉知易趕緊致歉:“鮮於先生,學生不知先生歸來,讓先生久等了。”
此人名鮮於公樞,這個姓氏出自西戎,戎朝時遷入中原,學會了雕刻印刷技術。
鮮於公樞平靜道:“無礙。久聞劉公子大名,公子所製顯微鏡,神乎其技。在下歎服!”
劉知易能請動墨家幫忙,主要就是顯微鏡這個精巧工具,讓墨家驚歎不已,不少墨家工匠很認劉知易的名頭。尤其是鮮於公樞這樣的大師,隻認技術,不認名氣。
“鮮於先生誇讚,愧不敢當。”
一邊客氣著,一邊拿出一副圖樣,紙幣大小。
鮮於公樞看著直皺眉,他向來不挑活,客人讓刻什麽,他就刻什麽,但今天反差太大,雕刻的圖案過於粗俗,實在看不下去。
都什麽啊,外麵一圈銅錢做邊飾,主要圖案有金銀錠,有五穀雜糧,有綢緞布匹,有油鹽醬醋,一坨雜亂無章的物品,毫無美感。就算剛學徒的畫師,也畫不出這樣的圖案。可偏偏這幅畫畫的極為精致,每一筆都見功力,將紋路畫的十分細微。
“這是一張銀票?”
京城裏的大錢莊會印刷銀票,朝廷也曾經印製過寶鈔。但錢莊的銀票,流通不大,因為麵額很大,小到百兩,大到萬兩,明顯不是作為貨幣用的,而是方便豪門大戶的大宗資金流通。銀票的防偽,靠的也不是複雜的圖案,而是暗記、筆跡等,每張銀票的麵額,都是錢莊掌櫃親手填寫,用的墨汁、筆法,都是特殊設計的,隻有錢莊自己知道。朝廷的寶鈔,是戰爭時期,用來搜刮民財的,那些文官毫無節製的印鈔,根本不考慮兌現,徹底耗盡紙幣的信用,在文帝時期就廢除了。
劉知易這張,麵額十兩。就是衝著普通交易去的,京城物價很高,工錢也高,普通壯勞力月收入就是十兩,因此普通人也用得到。更小的麵額,實在劃不來印刷,成本都收不回來,不然劉知易甚至考慮印刷一兩麵額,那樣用途更廣。
劉知易點點頭,問道:“鮮於先生,能否雕刻?”
能畫出來,未必能刻出來。能刻出來,未必能印出來。印刷,是反向的,文字上反文,圖畫也必然要反著刻,又畫的這麽複雜雜亂。
鮮於公樞沉默了片刻點點頭:“可以。用什麽刻?”
劉知易道:“鋼板。”
鮮於公樞問道:“為何不用玉雕?”
顯然他又覺得用鋼板雕刻太浪費了,刻刀可是雕刻傳國玉璽的傳說中的寶物。
劉知易笑道:“不值當。用什麽雕都一樣。”
他考慮的是防偽問題,用玉雕,有些浪費。這絕不是第一版,一旦發行量大,出現偽鈔是必然的,到時候就得改版。
用傳說中的刻刀請出鮮於公樞這樣的大家,倒不是想占他便宜,同樣是出於防偽需要。而且劉知易也沒想到能請的動他,萬一他不來,備用方案是找一個高級雕工,花高價製版。
鮮於公樞笑了起來:“劉公子果然不是俗人。”
雖然拿了一副俗的跟狗屎一樣的俗畫,人卻不俗。鮮於公樞雕刻,朽爛的樹根他都雕,最普通的石頭他也雕,顧客讓雕什麽雕什麽。
劉知易又問:“得多久?”
鮮於公樞道:“一個月。”
劉知易驚歎,他拿著畫問過幾個老師傅,最快的也說得一年。鋼板凹版印刷,刻版很困難,所以防偽效果也好。沒想到鮮於公樞隻需要一個月,讓人驚歎。
談好技術問題後,就該談工錢了。
墨家的工錢要的不高,不給去不行。
“鮮於先生,那工錢怎麽算?”
劉知易問道。
鮮於公樞笑道:“不要錢。我要一張圖!”
劉知易問道:“什麽圖?”
鮮於公樞道:“顯微鏡製作圖!”
這個油滑的商人馬上正色:“對對。是存錢,給利息。小人深受贏氏厚恩,不敢不報。小人有一筆散碎銀子,如果大人不棄,就存入銀行。小人保證,不會取的。”
明白了,他們以為這是贏郡接著辦銀行斂財,所謂給利息什麽的,他們根本不當真。誰敢管嬴悝要利息,可是很奇怪,嬴悝的債券在贏郡當地已經開始作為貨幣交易了,在京城,這些商人竟然以為辦銀行是借口斂財。
至於原因,可能跟贏郡大多是本地商人,而且多在贏水上討生活,能看得見嬴悝將銀子投入了剿匪上。而這些在京商人,做的隻是將贏郡物產送到京城,將京城物產送到贏郡的貿易,跟贏郡地方接觸不多,軌跡兩點一線,港口對港口,少有在贏水上活動的。
也有可能是章程寫的太唬人了,將一條條嬴悝鉛筆簽名的授權,謄錄上去。什麽許可印刷銀行券,許可發行債券,許可開設分行,許可存貸、匯兌業務等等。太多條款,讓這些商人覺得像巧立名目,不由聯想到到封建官府的風氣,不懷疑上斂財才是怪事。
想明白這點,劉知易繼續解釋:“銀行,跟各位做的買賣一樣,是一個買賣。不是官衙。”
眾人果然有所變化,沒有說話,相互之間用眼神交流了一番。
剛才說話的外地商人馬上追問一句:“可是劉公子的買賣?”
劉知易正想說這是嬴悝的買賣,突然覺得這麽說,恐怕比說銀行是官衙更讓這些人忌諱。
替嬴悝擔下這個名義,回頭信裏解釋一番。
“是在下的買賣。”
劉知易點頭。
商人臉上露出笑容:“原來如此。既然是劉公子的買賣,小人怎敢不支持。小人家中尚有一千兩,不,一萬兩閑散銀子。就存入公子的銀行。至於利息,就免了。”
素不相識,借一萬兩銀子,還不要利息。這商人覺得自己可以借此結交嬴悝的好友。
劉知易笑而不語。
其他人一一表態:“小人也有一萬兩閑散銀子。”
“小人也是一萬兩。”
“小人也是……”
一二十個人都願意拿出一萬兩銀子,那群貴族範兒的商人最後表態。
“我家中有一萬五千兩!”
“我兩萬兩。”
“我也兩萬兩。”
“我兩萬五千兩。”
“我三萬兩。”
這些人在這種事上,竟然也要分個三六九等,跟普通商人拉出距離。劉知易突然覺得,這些人將來會死的很慘。他們是占了贏郡商業不發達的便宜,等商業的力量滾動起來,社會會教他們做人。
等所有人表態完後,劉知易抱拳感謝,同時表態:“諸位高義。不過這是一筆買賣,在下也要從中賺錢的。所以該給的利息也會給,諸位存取自由。”
趕完這一場,還有下一場,這次在太學。
太學墨家,一個樸素的茅屋中,劉知易見到了一個中年工匠。
此人神情安靜,體魄強健,給人一種很健康的感覺。就是穿的寒酸了一些,破衣爛衫,隻比乞丐幹淨點。
可是此人出自巨富之家,一出生就錦衣玉食,誰能想到,卻入了墨家,從此身體力行,不勞作不得食,自食其力。倒是沒有跟家族脫離關係,相反,墨家兼愛,他對家族也沒有偏愛,他愛所有人。
劉知易其實能理解這種自幼就在物質上完全滿足之後,追求精神世界的人。看到此人精神安寧的模樣,就知道他其實很幸福。
此人家中經營著京城最大的書局,養著數百工匠雕版印刷,他從小接觸,後來入了墨家,以此謀生。他有修為加身,水平比一般工匠更佳,名氣很大,他的作品往往是豪門大戶爭相收藏的目標。可是他的工錢又很低,這就造成一種現象,找他做工的人每天都要排隊。找他刻一副圖,就能吃幾代人了。
可這人也怪,他的手藝明明已經是藝術,卻繼續以匠人的方式生活,隻取微薄之力,這叫做不取不義之利。此人什麽都能雕,雕木、雕玉、雕石頭,他來者不拒,而且隻收普通匠人的工錢。為了躲避那些每天追著他的人,他每日行蹤不定,總是悄悄出門,找一處集市,然後攤開牌子,等人上門。他名氣大,可不用名氣牟利,也不喬裝打扮,他不在乎浮名,也不怕以身份示人。
夏京城中,坊市數百,因此很難有人找到他。他的許多作品,都被人偶得。許多藏家看到,精湛的手藝,用在普通材質上,都不禁扼腕歎息。有巧合遇到他的富人,往往不惜傾家蕩產買來最好的璞玉,請他刻印,而且舍不得賣,因為打算傳家。
這樣一個人,找他很不容易。幸好他是墨家,劉知易拜托太學墨家弟子尋找,找了旬月,終於找到他了。
但此人不慕浮名,別說劉知易了,就是太學學正請他,都未必請的動。墨家紀律森嚴,墨家掌院讓他做事,倒是可以命令,但墨家掌院比他還執拗,誰的麵子都不給,而且更不好找,因為墨家掌院也是這德行,不知道躲那個集市做工去了。
劉知易能打動他,是找人給他傳了一句話,告訴他請他用雕刻傳國玉璽的刻刀,雕一麵版。
藝術家級別的工匠,尤其是墨家的工匠,功名利祿打動不了他們,可工具卻能讓他們癡迷。
所以今天這個刻工不但沒有拒絕,反而在太學等了劉知易一天。
得知情況,劉知易趕緊致歉:“鮮於先生,學生不知先生歸來,讓先生久等了。”
此人名鮮於公樞,這個姓氏出自西戎,戎朝時遷入中原,學會了雕刻印刷技術。
鮮於公樞平靜道:“無礙。久聞劉公子大名,公子所製顯微鏡,神乎其技。在下歎服!”
劉知易能請動墨家幫忙,主要就是顯微鏡這個精巧工具,讓墨家驚歎不已,不少墨家工匠很認劉知易的名頭。尤其是鮮於公樞這樣的大師,隻認技術,不認名氣。
“鮮於先生誇讚,愧不敢當。”
一邊客氣著,一邊拿出一副圖樣,紙幣大小。
鮮於公樞看著直皺眉,他向來不挑活,客人讓刻什麽,他就刻什麽,但今天反差太大,雕刻的圖案過於粗俗,實在看不下去。
都什麽啊,外麵一圈銅錢做邊飾,主要圖案有金銀錠,有五穀雜糧,有綢緞布匹,有油鹽醬醋,一坨雜亂無章的物品,毫無美感。就算剛學徒的畫師,也畫不出這樣的圖案。可偏偏這幅畫畫的極為精致,每一筆都見功力,將紋路畫的十分細微。
“這是一張銀票?”
京城裏的大錢莊會印刷銀票,朝廷也曾經印製過寶鈔。但錢莊的銀票,流通不大,因為麵額很大,小到百兩,大到萬兩,明顯不是作為貨幣用的,而是方便豪門大戶的大宗資金流通。銀票的防偽,靠的也不是複雜的圖案,而是暗記、筆跡等,每張銀票的麵額,都是錢莊掌櫃親手填寫,用的墨汁、筆法,都是特殊設計的,隻有錢莊自己知道。朝廷的寶鈔,是戰爭時期,用來搜刮民財的,那些文官毫無節製的印鈔,根本不考慮兌現,徹底耗盡紙幣的信用,在文帝時期就廢除了。
劉知易這張,麵額十兩。就是衝著普通交易去的,京城物價很高,工錢也高,普通壯勞力月收入就是十兩,因此普通人也用得到。更小的麵額,實在劃不來印刷,成本都收不回來,不然劉知易甚至考慮印刷一兩麵額,那樣用途更廣。
劉知易點點頭,問道:“鮮於先生,能否雕刻?”
能畫出來,未必能刻出來。能刻出來,未必能印出來。印刷,是反向的,文字上反文,圖畫也必然要反著刻,又畫的這麽複雜雜亂。
鮮於公樞沉默了片刻點點頭:“可以。用什麽刻?”
劉知易道:“鋼板。”
鮮於公樞問道:“為何不用玉雕?”
顯然他又覺得用鋼板雕刻太浪費了,刻刀可是雕刻傳國玉璽的傳說中的寶物。
劉知易笑道:“不值當。用什麽雕都一樣。”
他考慮的是防偽問題,用玉雕,有些浪費。這絕不是第一版,一旦發行量大,出現偽鈔是必然的,到時候就得改版。
用傳說中的刻刀請出鮮於公樞這樣的大家,倒不是想占他便宜,同樣是出於防偽需要。而且劉知易也沒想到能請的動他,萬一他不來,備用方案是找一個高級雕工,花高價製版。
鮮於公樞笑了起來:“劉公子果然不是俗人。”
雖然拿了一副俗的跟狗屎一樣的俗畫,人卻不俗。鮮於公樞雕刻,朽爛的樹根他都雕,最普通的石頭他也雕,顧客讓雕什麽雕什麽。
劉知易又問:“得多久?”
鮮於公樞道:“一個月。”
劉知易驚歎,他拿著畫問過幾個老師傅,最快的也說得一年。鋼板凹版印刷,刻版很困難,所以防偽效果也好。沒想到鮮於公樞隻需要一個月,讓人驚歎。
談好技術問題後,就該談工錢了。
墨家的工錢要的不高,不給去不行。
“鮮於先生,那工錢怎麽算?”
劉知易問道。
鮮於公樞笑道:“不要錢。我要一張圖!”
劉知易問道:“什麽圖?”
鮮於公樞道:“顯微鏡製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