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劉公子也認識儒門四傑啊?”
憐星頗為驚訝,劉知易這樣的真才子,竟然認識儒門四傑那樣的假貨。
儒門四傑這個名號,也就是在這次姚重論道中才被叫響,誰知道事後傳出來,就是太學裏四個不學無術的家夥的自誇之語。姚重以戰敗太學儒門四傑到處宣揚,被傳為笑柄。
劉知易苦笑,這外號還是他起的呢,沒想到真給叫響了,這四朵奇葩沒這麽大的本事,他們就是四個中規中矩的太學儒家弟子。結果愛好虛名,任由小表弟薑言義吹捧他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名不副實下場也不會好,終於遇到了姚重,算是了了因果。
劉知易歎道:“與這四位仁兄在嶺南王府見過,當日諸位名士也在場。”
憐星驚訝:“這麽巧?莫非就是那次,劉公子做出了《明月詞》?”
劉知易點頭:“正是。”
憐星繼續道:“今時今日,美人美酒,劉公子就沒有詩興?”
挑唆鬥詩不成,索性挑明了。
不過劉知易今天是下了決心不作詩了,之前是沒精神也沒心情,現在則是心有餘悸。跟儒門四傑一樣,他也是個假貨啊。詩都是抄的,版權費都沒地給去。幸好這個世界,詩詞還沒發展起來,沒達到唐詩宋詞的高度,讓他可以大抄特抄,但總有露餡的時候,萬一像儒門四傑那樣,得多尷尬。
劉知易搖頭:“詩興,半點都無。”
憐星一臉惋惜:“如此,真是可惜了。”
青樓女子都懂事,更何況是花魁,劉知易都明說了,那就肯定是不會作詩了。不由惱恨,劉知易可以給憐月作詩,一做好幾首,可以給憐花作詩,一首《琵琶行》,為什麽不能給她也作詩,她哪點比不上這些老女人?
劉知易岔開這個話題,繼續追問儒門四傑的情況。
這次沒有問憐星,聽憐星的口氣,她對儒門四傑不熟,辯法詳情也隻是道聽途說。
該問憐風,這姑娘才是宜春院中最八卦的。
“姚公子論道,可惜未能觀摩,殊為可惜。不知憐風姑娘可否講一講論道之事,讓我開開眼界。”
憐風點點頭,緩緩開口:“劉公子見問,賤妾不敢不說。那日講學,姚公子本沒有與人論道的打算,隻想借講學揚名。誰料事後突然有學子跳出來,當麵挑戰,大聲叫喊‘狂妄豎子,可敢與我儒門四傑論道’……”
劉知易小心問道:“這個挑戰的學子是誰?”
其實他心裏已經有了猜測。
憐風搖頭道:“未曾得知姓名,不過聽聞是崇敬儒門四傑的後生。”
這個人的樣子馬上定格到薑言義的形象上,他可不止一次看到薑言義用一副狂熱崇拜的神情高呼“儒門四傑”如何如何,人前人後,不辭辛勞的為儒門四傑揚名,似乎真的是儒門四傑的狂熱粉絲。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劉知易腦子裏不斷閃過,他此刻嚴重懷疑,小表弟是裝的,一直在捧儒門四傑,一直都是在捧殺,直到姚重挑戰太學之際,他終於捧著儒門四傑撞上了姚重這把殺豬刀,這是借刀殺人啊!
小老弟竟如此腹黑!
劉知易不由一陣後怕,他可沒少削表弟的臉麵,親愛的表弟該不會嫉恨他吧?
劉知易繼續發問:“不知道儒門四傑現在如何?”
憐風歎道:“儒門四傑,可惜了,畢竟是太學學子,舉人一樣的老爺。論道,鬥之以意氣,辯之以道理,道心碰撞,頗為驚險。姚公子不知四人深淺,未及防備,失手破了四傑道心。如今已經是廢人。”
道心,就是諸子百家學派中堅定的信念,每個學派都對堅信本家的理念,修煉,修的就是這種信念。
劉知易慢慢明白,這個世界的物理法則不同,精神意誌信念這些事物,在這個世界裏是會具現出具體的力量的。道心是諸子百家最核心的力量源泉,一旦道心破碎,就再也無法凝聚真氣。
真狠!
劉知易不由感慨,小老弟這一手借刀殺人,可真的把儒門四傑殺的涼透了。
看到劉知易震驚的神情,憐風頗為感慨,外人到現在也想不通,儒門四傑那四個庸人為什麽有勇氣挑戰姚重。
劉知易則憂心忡忡,小老弟那麽狠辣,讓他後怕不已。並不擔心表弟真對自己怎麽樣,而是擔心表弟這麽下去,對成長不利,他還是個孩子啊!
幾個小姐姐看到劉知易神色不對,以為是為四傑惋惜,紛紛安慰。
劉知易卻已經有些坐不住了。
不行,回頭我得去看看表弟,看看儒門四傑怎麽樣了。
第二日一早,劉知易回太學,直接去了儒家。
儒門四傑的宿舍內,小表弟正仰躺在床上,四傑站在屋內,畢恭畢敬,人人臉上帶傷。
隻聽小表弟正在訓話:
“四位學長。不是學弟不懂尊卑,我表哥有篇《師說》,你們讀過,也都說好。《師說》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徒之間尚且不分先後,更枉論同學之間。學弟如今修行多有進境,奈何學業頗重,以後這舍內雜務,就有勞四位學長多多費心了!”
劉知易在門外小心偷聽,臉色越聽越黑。
小老弟這是在欺負人吧?
我要怎麽辦,現在進去收拾他嗎?話說這儒門四傑也是自找的,他們四人當年聯合起來欺負小老弟,現在真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報應不爽。被小老弟欺負回來,也無可厚非。可欺負人是不對的,任由小老弟如此,日後對他成長會不會不利?
可如果現在就進去收拾他,讓他積壓已久的那口惡氣釋放不出來,會不會讓他心生怨憤,更加不利成長。不及時製止,任由他這麽肆無忌憚下去,是不是又給他養成一種睚眥必報的習慣,讓他學會為了報複而進行隱忍,而不是為了某些大業忍辱負重。
正猶豫著,突然有路過的儒家弟子給劉知易打招呼。
“劉兄。多日不見了!”
一個麵善的儒家弟子,捧著書,邊走邊讀。
認識劉知易的人太多了,他並不認識這個人。
拱手:“多日不見,多日不見。”
頗有些尷尬。
打過招呼後,這同學捧著書讀著,走了。
劉知易身後的門,嘎吱一聲開了,已經被人發現。
小表弟正站在門後,捋衣,正冠,躬身行禮。
“見過表兄。”
劉知易回禮:“表弟,多日不見。”
儒門四傑站在身後,一臉尷尬的同時行禮。
憐星頗為驚訝,劉知易這樣的真才子,竟然認識儒門四傑那樣的假貨。
儒門四傑這個名號,也就是在這次姚重論道中才被叫響,誰知道事後傳出來,就是太學裏四個不學無術的家夥的自誇之語。姚重以戰敗太學儒門四傑到處宣揚,被傳為笑柄。
劉知易苦笑,這外號還是他起的呢,沒想到真給叫響了,這四朵奇葩沒這麽大的本事,他們就是四個中規中矩的太學儒家弟子。結果愛好虛名,任由小表弟薑言義吹捧他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名不副實下場也不會好,終於遇到了姚重,算是了了因果。
劉知易歎道:“與這四位仁兄在嶺南王府見過,當日諸位名士也在場。”
憐星驚訝:“這麽巧?莫非就是那次,劉公子做出了《明月詞》?”
劉知易點頭:“正是。”
憐星繼續道:“今時今日,美人美酒,劉公子就沒有詩興?”
挑唆鬥詩不成,索性挑明了。
不過劉知易今天是下了決心不作詩了,之前是沒精神也沒心情,現在則是心有餘悸。跟儒門四傑一樣,他也是個假貨啊。詩都是抄的,版權費都沒地給去。幸好這個世界,詩詞還沒發展起來,沒達到唐詩宋詞的高度,讓他可以大抄特抄,但總有露餡的時候,萬一像儒門四傑那樣,得多尷尬。
劉知易搖頭:“詩興,半點都無。”
憐星一臉惋惜:“如此,真是可惜了。”
青樓女子都懂事,更何況是花魁,劉知易都明說了,那就肯定是不會作詩了。不由惱恨,劉知易可以給憐月作詩,一做好幾首,可以給憐花作詩,一首《琵琶行》,為什麽不能給她也作詩,她哪點比不上這些老女人?
劉知易岔開這個話題,繼續追問儒門四傑的情況。
這次沒有問憐星,聽憐星的口氣,她對儒門四傑不熟,辯法詳情也隻是道聽途說。
該問憐風,這姑娘才是宜春院中最八卦的。
“姚公子論道,可惜未能觀摩,殊為可惜。不知憐風姑娘可否講一講論道之事,讓我開開眼界。”
憐風點點頭,緩緩開口:“劉公子見問,賤妾不敢不說。那日講學,姚公子本沒有與人論道的打算,隻想借講學揚名。誰料事後突然有學子跳出來,當麵挑戰,大聲叫喊‘狂妄豎子,可敢與我儒門四傑論道’……”
劉知易小心問道:“這個挑戰的學子是誰?”
其實他心裏已經有了猜測。
憐風搖頭道:“未曾得知姓名,不過聽聞是崇敬儒門四傑的後生。”
這個人的樣子馬上定格到薑言義的形象上,他可不止一次看到薑言義用一副狂熱崇拜的神情高呼“儒門四傑”如何如何,人前人後,不辭辛勞的為儒門四傑揚名,似乎真的是儒門四傑的狂熱粉絲。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劉知易腦子裏不斷閃過,他此刻嚴重懷疑,小表弟是裝的,一直在捧儒門四傑,一直都是在捧殺,直到姚重挑戰太學之際,他終於捧著儒門四傑撞上了姚重這把殺豬刀,這是借刀殺人啊!
小老弟竟如此腹黑!
劉知易不由一陣後怕,他可沒少削表弟的臉麵,親愛的表弟該不會嫉恨他吧?
劉知易繼續發問:“不知道儒門四傑現在如何?”
憐風歎道:“儒門四傑,可惜了,畢竟是太學學子,舉人一樣的老爺。論道,鬥之以意氣,辯之以道理,道心碰撞,頗為驚險。姚公子不知四人深淺,未及防備,失手破了四傑道心。如今已經是廢人。”
道心,就是諸子百家學派中堅定的信念,每個學派都對堅信本家的理念,修煉,修的就是這種信念。
劉知易慢慢明白,這個世界的物理法則不同,精神意誌信念這些事物,在這個世界裏是會具現出具體的力量的。道心是諸子百家最核心的力量源泉,一旦道心破碎,就再也無法凝聚真氣。
真狠!
劉知易不由感慨,小老弟這一手借刀殺人,可真的把儒門四傑殺的涼透了。
看到劉知易震驚的神情,憐風頗為感慨,外人到現在也想不通,儒門四傑那四個庸人為什麽有勇氣挑戰姚重。
劉知易則憂心忡忡,小老弟那麽狠辣,讓他後怕不已。並不擔心表弟真對自己怎麽樣,而是擔心表弟這麽下去,對成長不利,他還是個孩子啊!
幾個小姐姐看到劉知易神色不對,以為是為四傑惋惜,紛紛安慰。
劉知易卻已經有些坐不住了。
不行,回頭我得去看看表弟,看看儒門四傑怎麽樣了。
第二日一早,劉知易回太學,直接去了儒家。
儒門四傑的宿舍內,小表弟正仰躺在床上,四傑站在屋內,畢恭畢敬,人人臉上帶傷。
隻聽小表弟正在訓話:
“四位學長。不是學弟不懂尊卑,我表哥有篇《師說》,你們讀過,也都說好。《師說》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徒之間尚且不分先後,更枉論同學之間。學弟如今修行多有進境,奈何學業頗重,以後這舍內雜務,就有勞四位學長多多費心了!”
劉知易在門外小心偷聽,臉色越聽越黑。
小老弟這是在欺負人吧?
我要怎麽辦,現在進去收拾他嗎?話說這儒門四傑也是自找的,他們四人當年聯合起來欺負小老弟,現在真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報應不爽。被小老弟欺負回來,也無可厚非。可欺負人是不對的,任由小老弟如此,日後對他成長會不會不利?
可如果現在就進去收拾他,讓他積壓已久的那口惡氣釋放不出來,會不會讓他心生怨憤,更加不利成長。不及時製止,任由他這麽肆無忌憚下去,是不是又給他養成一種睚眥必報的習慣,讓他學會為了報複而進行隱忍,而不是為了某些大業忍辱負重。
正猶豫著,突然有路過的儒家弟子給劉知易打招呼。
“劉兄。多日不見了!”
一個麵善的儒家弟子,捧著書,邊走邊讀。
認識劉知易的人太多了,他並不認識這個人。
拱手:“多日不見,多日不見。”
頗有些尷尬。
打過招呼後,這同學捧著書讀著,走了。
劉知易身後的門,嘎吱一聲開了,已經被人發現。
小表弟正站在門後,捋衣,正冠,躬身行禮。
“見過表兄。”
劉知易回禮:“表弟,多日不見。”
儒門四傑站在身後,一臉尷尬的同時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