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裏隻有謝忠一個人,其他人應該都去學習了。


    謝忠見了劉知易,那叫一個熱情。


    劉知易恰好也心煩,正好跟他聊聊,兩人把最近懸壺院發生的事情聊了一個遍。


    掌院去了太醫院,這個劉知易知道。他不知道的是,新的掌院竟然是董封董封可是一個禍害,結果一大批懸壺院弟子選擇去太醫院投奔孫望堂,於是懸壺院上舍幾乎為之一空。


    結果董封當了掌院之後,好像也沒發生什麽壞事,大家該怎麽過還怎麽過,因為董封根本不出麵。出麵管理的,是李問寒,他現在已經升為學諭,是董封之下的二號人物,老學諭辭官了,聽說是不滿懸壺院的任命,沒能接任掌院。


    “對了。還有一件事,李問寒今天私下透露,朝廷要南征了。我們懸壺院的弟子要隨軍,讓大家做好準備。”


    “每個人都要去?”


    劉知易問道。


    謝忠搖頭:“全憑自願。不過隨軍可以算軍功,不是啥壞事。反正又不用醫官衝鋒陷陣,在後方診脈開方,就有大把軍功,又能治病救人,又能升官發財,兩全其美。所以應該都會去的。”


    兩全其美,治病救人和升官發財,又是算計。


    劉知易病又犯了,怎麽所有人都在算計,把治病救人跟升官發財聯係起來,劉知易感覺無比的齷齪。看著謝忠勢利的神情,他不由得厭惡,可他卻很了解謝忠,知道這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謝忠見劉知易眼神不對,疑惑道:“劉兄。你該不會不想去吧?”


    劉知易搖搖頭:“沒想過。”


    謝忠道:“也對。你用不著軍功,你可以考科舉。一舉成名天下知。”


    考科舉,就是為了一舉成名嗎?這麽功利!


    劉知易突然意識到他可能病了,中了儒家的毒。或者說是反儒家的毒,他覺得儒家功利,處處算計,他本能反感,過猶不及。


    深吸一口氣,決定什麽都不想了,不修煉,不做事,把自己清空。


    沒來由的,劉知易想到了道家三子,那三棵樹一樣的老道。


    “嗯。謝兄,我去一趟道院。晚上請你們去喝花酒。”


    提起道家,劉知易始終心有餘悸,感覺那三個修道的人,把自己修成了木石。他怕變成那樣,隻是現在十分煩惱,隱約覺得淡薄的道家,可能幫到他。


    謝忠道:“你要去道院?那破地方,陰森的很。”


    道院對太學所有弟子來說,都是一個不太舒服的地方,去了那地方,感覺不到生氣。越是修行的人,越是敏感,越不舒服。所以極少有人去道院,但也沒有關於道院危險的傳言,似乎並沒有人因為誤入道院,而發生什麽意外。所以劉知易覺得,他上次去隻是一個偶然。


    但他還有些忌憚:“晚飯之前,要是我沒回來就去找我!”


    萬一他陷入道院,舍友會把他救回來。


    謝忠點點頭:“放心吧。你跑不了的!”


    輕車熟路來到道院,這裏還是那麽陰森,還是那麽荒蕪。幾株李樹後的大殿屋簷下,還是坐著三個道人。一人膝頭一隻鳥巢,一人頭頂一片青草,一人坐下長滿蘑菇。


    冰涼的空氣讓人平靜,三個道人讓人清冷,劉知易直接在他們對麵坐下。


    劉知易心中揣測著。這三個木石一樣的人,他們在追求什麽?


    這世界上的道家,跟他以前印象中的道家有些不同。他以為道家追求的是長生不老,追求的是羽化成仙,其實不是。這世界上有追求長生不老的道人,他們同樣會打坐參悟,但目的是追求長生,傾心於燒丹煉汞,這些道人被稱作方家;有追求羽化成仙的道人,他們追求的是超脫物外,這些道人被稱作仙家;與方家、仙家相近的,是陰陽家。


    陰陽家和方家、仙家都源自道家,也都研究五行循環,推演陰陽變化,但方家和仙家被稱作左道,陰陽家則是諸子百家之一,因為陰陽家的目的,不是明確的私利,是為了研究萬事萬物的本質規律。


    方家燒丹煉汞,隻求自己長生,外人學不到好處,百姓學了,傾家蕩產,權貴學了,放浪形骸,君王學了,荒廢朝政,所以方家是左道;仙家離群索居,遊蕩名山大川,與世無爭,他們隻追求超脫,萬事萬物,在他們眼中,如若無物,他們的道遠人,所以不是真道,也是左道。


    渴望長生而整天燒製丹藥的方家,追求超脫而幽居山澤的仙家,都不被認可,而陰陽家,追尋五行變化的奧秘,上製天文曆法,下定陰陽風水,有利於萬民,所以被列入諸子百家,受萬民供奉。


    難道隻有對百姓,對社會有好處的學術,才能成家立派,得到認可?難道連開宗立派這樣的大事業,也是功利的?


    劉知易盤坐在地,他來道院,是追求心靈的安寧的。可坐在三個道人麵前,卻心思煩亂。他依然無法擺脫儒家強行開悟後對他產生的影響,受到儒家矛盾理論的幹擾,看什麽都功利,看什麽都不順眼。


    隻有看著眼前這三個正宗的道家,他才能感受到純粹。他們清靜無為,上次來的時候,劉知易覺得一切外物都影響不到他們,他們是他們,世界是世界。這次來,他有了新感受,他覺得這三個人根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無所謂外物也無所謂自身,他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他們。


    他們不在乎一切,他們就是一切,他們融入一切。他們對政治、經濟、文化,對社會變遷,都沒有興趣,可偏偏任何學派,任何存在都承認他們,沒人能否認他們是諸子百家之一,甚至奉為諸子百家之首。因為他們在用自己知行合一的行為,在宣揚一個理念:清靜無為,這個理念,百姓悟了,與世無爭,官員悟了,無為而治。他們本身或許不在乎別人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麽,可外人因他們而受益,所以尊崇他們。


    “道不遠人,才是道家。”


    劉知易腦子裏對比了幾大道家學派,突然有了新的認識。


    不過他的領悟,依然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腦子一片混亂中,突然聽到一聲仿佛起字幽靜的遠古時代的聲音:坐忘~


    如聽魔音,劉知易感覺心中的雜念,瞬間被擊的粉碎。


    他立刻進入了一種深度禪定的狀態,這種狀態他偶爾打坐中會進入,但最近已經很難做到。


    清淨中,隻有一點光,似靜似動,似乎在此處,又似乎在彼處,無所在,又無所不在。一片清明之中,突然升起一縷疑惑:我是什麽?我在哪裏?


    這絲疑惑仿佛船錨,將那道光墜下,掙紮著似乎要醒來。


    突然有聲音響起:“坐忘,可遊乎無人之野,遊乎四海之外”。


    光定住了,光清澈了,萬物在動,念頭不動。


    光景如浮雲,流光溢彩凝聚、消散、扭動、糾纏,似曾相識的感覺,十分親切。


    念頭不動,任由流光變幻,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直到肩上傳來一點疼痛,流光炸散,光點坍縮,劉知易回過神來了。


    睜開眼,眼前還是三個枯木一般的道人,以及身後一臉緊張的謝忠和尤所為。


    兩人擺手催促著。


    劉知易不急,恭恭敬敬磕頭,三拜九叩。


    輕輕地來,輕輕地走,沒有出聲。


    出了道院大門,幾人才敢說話。


    “劉兄,你剛才怎麽了?”


    謝忠疑問道。


    劉知易道:“我悟道了!”


    他真的悟道了,開悟了道家。


    尤所為好奇:“你怎麽悟道的?”


    太學道家,已經六十年沒有過新弟子了。


    怎麽悟道的?劉知易回憶剛才的感覺,想到了萬物皆空後,那一道光。


    “貴乎一點靈明,圓混混,活潑潑,無心無而為,時止時行,以輔萬物之自然”。


    兩人沒聽懂,但覺得很厲害。


    “劉兄,你要兼修道家?”


    謝忠驚歎道。


    劉知易兼修不是什麽秘密,最初兼修法家,還有人勸說他,覺得醫家不適合兼修。後來他辯法勝過嬴悝之後,就沒人勸了,反而勸他該直接修法家,放棄醫家修為。再後來儒家找到劉知易,劉知易又兼修了儒家,這時候更沒人勸了,隻剩下感慨。


    所以聽說劉知易在道院悟道,謝忠也隻是驚歎,至於劉知易修不修,他根本不發表意見。反正他們對木石一般的道家,避而遠之。


    “劉兄,你以後會不會像道玄先生一樣?”


    尤所為擔憂道。


    謝忠馬上道:“千萬不要。”


    劉知易笑道:“當然不會,我還要請大家喝花酒呢。對了,其他人呢?”


    尤所為道:“老熊、許多福去太醫院當值了。李園去南陵縣義診去了,那邊發了時疫。”


    謝忠嘿嘿一笑:“怪他們沒運氣!”


    劉知易歎道:“人不全啊,沒意思,突然不想去了。”


    謝忠連忙道:“別別。三人為眾,上次幫你做骨牌,我倆可忙了三天。”


    劉知易想起來了,尤所為早出晚歸的,好容易跟大家去了一趟青樓,卻沒能跟花魁談心,回來懊惱的睡不著覺,劉知易安慰要單獨帶他去,謝忠死皮賴臉要跟著。劉知易請兩人幫忙做了一副骨牌撲克應付嶺南郡主,但之後已經帶他們去過了。


    不過不在乎,今天請他們去青樓,本就是散心去的。說不想去了,是開玩笑。


    “是這樣啊。那咱們三個眾人就去吧!”


    劉知易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異界需要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這個異界需要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