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麽以理學、綱常為核心的儒家治政和學術群體在新朝如此迅速地失勢了。這個問題上,李文瀾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當先一個原因,也同時是新朝統治天下的一個隱患,就是即使沒有那些掉書袋的腐儒當官治政,皇帝有百萬歸民可以為他治理國家。


    如果那些抱著什麽綱常倫理、理學大義的所謂當代聖賢、名臣不拋棄這些觀念,那麽他們就無法掌握權力。對於他們來說如果他們矯情,那麽他們就沒有當官的命了,就算是什麽世家,隻要有三代不出官僚,家族地位肯定要急轉直下。以前改朝換代,新朝都必須求著這些保守勢力、前朝官僚,為他們治理地方等等。但是,如今新朝求都不求他們,直接換上一茬歸民。反而,由於新朝嫌棄舊式官僚沒有多少治政真才實學,隻會叫叫什麽之乎者也,一概不予錄用。


    李文瀾後來看出來了,現在的王朝,更曆朝曆代比起來就是兩碼事,做任何事情都務求懂行和專業,以往官場哲學上的欺瞞做作全都被歸民官員那種實幹精神給逆轉了。他覺得,其實形式上,來自海外的漢族歸民,跟當年清軍入關其實形勢相近。隻不過,滿清是剛從落後的社會形態走出,而且知識匱乏、人才不足,難以駕馭廣闊的中原疆土。反觀現在坐天下的何氏王朝,血緣上他們是中土的漢人無疑,曆史文化都與中原漢人一般無二,但他們又各自懂得一番別人都沒有的本事。有人精善數理。有人通曉農學,他們有一套固定而且有效的體製,可以直接施用在中國,所以他們的狀況要比當時入關時窘迫的滿清強很多。


    但是一定程度上,新朝又與滿清類似,他們都帶著跟中原傳統本土文明不同的東西進入了中原。(.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滿清是異族人,但是落後文明,他們進入中原後。為了統治這片錦繡河山,不得不進行漢化,用漢人的東西,也就是理學儒家來統治中國,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入夏則夏。而歸民是漢人,但卻在漢家文明上演化發展了,大異於傳統的儒家禮教、理學綱常,他們不接受理學,反而用自己的文化強行割理學的腦袋。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文明變革。”李文瀾在自己的畢業論文中寫道。


    掌握不住官場、掌握不住權力。理學儒家的文人就無法掌握一國文明的走向,就掌握不住百姓的遵從力。在強大武力和國家機器的轄製下,大部分儒士都無法抵抗來自歸民的新文化的入侵。八股文不是取士標準了,考試的內容不再是四書五經了。儒學士不能獨霸朝堂了,甚至望眼今朝,所謂的國家最高政府——內閣之上,一個儒士都沒有,清一色都是歸民。


    就算是當年八旗入關,還有寧完我、範文程之流進入中樞。影響決策,可是現在一個重量級的儒士都沒有進入國家中樞,大部分的儒學子弟、前朝大官都被封在家中,再接觸不了國家權力。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文化。


    這個沒文化是狹義的,也許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背誦大量的儒家經義,各種道德文章張口就來。但是他們不會實務,或者說實務不成體係。不會怎樣發展經濟,讓民眾越來越富足,不知道怎麽鼓勵文教,讓百姓都懂得道理。


    李文瀾突然發現,所謂的儒家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僅僅是讓儒士一族保有長久的榮光,他們的子嗣可以入朝為官,可以榮華富貴,而千百年來,小民還是小民,他們不學儒就無法改變生涯,而大部分的寒士,都沒有改變社會地位,隻是淪落鄉間,與八股文終老一生。(.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在他的畢業論文中,他嚴謹但卻大膽地將所學運用,稱前朝三千年,與今朝不到十年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三千年儒家社會,重視不變二字,儒士抱殘守缺,在很多問題上唯獨求的就是一個穩當,一切照舊,平平常常就好,不需要任何起伏波瀾,隻求皇帝坐得穩皇位,儒士坐得穩富貴。但是,這個社會中卻沒有一個王朝能逃得出三百年輪回,必然經曆起落興衰,百姓的生活三千年來沒有特別的變化,仍然辛苦勞作、苟且偷生。相比之下,新朝立國,反其道而行之,重視的就是一個變字。國家要變,人民要變,社會要變,文化也要變。看起來有些商鞅變則通不變則亡的意思,但是觀現在之發展,卻可以看出,國家的變,向前地演進,使得國家財富增加,使得軍隊戰力增強,百姓生活富裕,國民的素質在提高,這些都是三千年中任何一個王朝都沒有做到的事情,而新朝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卻完成了這項壯舉。那麽,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年中,都是錯了麽?


    年輕的才子在這裏提出了疑問,很快又自問自答。他說,祖先並沒有錯。國家的變,政局的變,並不是盲目地變,而是隨變則變。他引用了一個經典的理論,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社會形態。三千年時間,中國的生產力有了顯著的變化,三千年前,祖先們可以用儒家統治社會,因為百姓需要安寧,國家需要平靜,在外部威脅近乎為零,社會紛亂的情況下,儒家思想和治政理念,有利於那個時期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安寧,從而使得人民在和平穩定環境下,進行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大的財富,人民生活向前邁進。


    但是,三千年後,世界變小了,西夷就在身旁窺伺,並且通過巧取豪奪,獲得與中華相較的實力。其他人、其他國家都在變,都在發展,如果儒士們還是抱殘守缺,凡事向著維持國家穩定,同時閉關鎖管,兩耳不聞海外事,那麽中華將被後來居上的西夷給超過,甚至羞辱。我們求國家穩定安寧的的心情將被完全踐踏,變成拖累國家穩定和安寧的罪魁禍首。


    他提出,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下,就應該有一定的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社會製度與之適應,從而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他列舉了許多前清國家破壞生產力發展的力證,舉出傳統的小農經濟對於國家的負累,以及與同時期西方國家的差距,證明了那些閉著眼睛就知道念四書五經的腐儒們所謂的天朝上國,基本上已成幻夢,所謂的天朝已經不複存在。


    “儒家治政理念在當代社會的失敗,並不代表儒家文化的失敗。”李文瀾這樣寫道。


    絕對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至少有半壁江山是儒家傳統思想撐起來的,我們今天並不是為了全盤否決儒家思想,而是剔除儒家思想中,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因素,最直接的對象就是程朱理學。新朝建立以來,並沒有提出任何毀儒滅儒的政策和口號,任何相關看法都是儒士自己強加上去的。反而,新朝重新訂立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基本社會禮儀,要求重新建立一個禮樂社會。當然,這個禮樂社會跟孔子所推行的禮樂已經有著較大出入,但是卻能更好地提高國民素質,興複人民道德,而且是全民的道德。王道儒家複古也是最近在報紙上大行其道的一個口號,很多學者開始重新闡釋儒家經義,挑選出於現代社會相符合的內容。


    所以當今社會基本上是這樣一個情況:講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卻拋棄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極端理論;講求家庭和睦、夫唱婦隨、兄友弟恭等傳統道德,卻拋棄了過激的貞潔觀念、人身依附觀念等;提倡知識的重要性,卻不限於儒家知識。


    德泰皇帝、尹勝吉首相天天在報紙上發表的言論,基本上找不出一篇中間沒有引述儒家經典的,但是腐儒們卻徹底地從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國家到處宣揚著仁德友愛的儒家社會道德觀念,但是僅僅懂得這些的人再也沒有了權力。


    李文瀾稱之為怪現象,由於社會形態的發展,當今國家有著遠勝千代數十倍的對民眾影響力,儒家精神在民間有著遠超三千年的流傳,反而儒士們卻哭叫著國家在滅儒。


    年輕的學子最終沒有忍住他當年頂撞權貴的那一分傲骨,徑直提出,叫著滅儒的人是不真正懂得道理知識,學習沒有學透的儒士,他們如果掌權給社會帶來的災難,遠勝於昔日的奸臣邪佞百倍。


    這篇論文最終被送到了何沐平的案頭,何沐平對這篇萬言書論文評價很高,交給了官方媒體《華夏新聞》,讓他們進行發表,並進行相關評論。一時間,國內又開始討論到到底什麽是真儒,什麽事假儒的大辯論。


    “還好我有係統人員給我做官,看了這篇文章,想想我要是獨身一人穿越,還不知道得受多少窩囊氣呢。現在我不需要向那些腐儒們妥協,而是他們必須向我妥協。”何沐平悠然歎道,他出現的時間十分巧,正是外夷蜂起,儒家本身開始逐漸走低的時候,所以在思潮上,他絲毫不占下風,反而現在壓得他們喘不過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再起之全麵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城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城寺並收藏帝國再起之全麵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