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們為了讓親近的人心情好一點,會有許多“善意的隱瞞”,瞞得好了,皆大歡喜,瞞得不好,雞飛狗跳。鄭靖業以前做的“善意的隱瞞”多半是對自家“老弱婦孺”,當然這四個字一般都指的兩個人:他親媽和他嶽母。二老仙逝幾十年了,這項技能基本上都不用了。在他家裏,無論是“老”、“婦”還是“孺”,跟“弱”之間都沒有什麽必然聯係,甚至小女人――比如鄭琰――比男人更凶殘一點。
然而這一回情況有所不同,鄭德興是他和杜氏的長孫,身被數創,遠在千裏之外,杜氏與鄭靖業同庚,今年都是六十九歲了,鄭德興上前線,杜氏雖明事理地沒有阻攔孩子去闖一闖,那擔心的模樣鄭靖業是看在眼裏的。如今鄭德興傷成這樣兒,縱無性命之憂,也要擔心養傷的問題。鄭靖業思慮再三,隻對杜氏說:“受了些小驚嚇,運氣比別人都好,受了一點皮肉傷,並沒有落下殘疾。”
這是一個比較客觀的說法,所謂春秋手法,鄭靖業並沒有形容鄭德興是如何的“皮開肉綻”,他也說了鄭靖業受的是皮肉傷了,同樣的鄭德興也還活著並沒有殘疾,因此杜氏也隻是略擔心。不意現在滿天傳的都是前線□□失利的消息,提到鄭德興自然也有說他“運氣好”的,可不是,死的死殘的殘的,他就是劃破了皮肉,能不說運氣好嗎?
有說好的,也就有說不好的,因為這次被雙鷹王抄底的事兒鬧得比較大,又有死去的身份比較高的人的遺體要運回。蕭正乾必派人帶隊,鄭重其事地給京中一個交待。這就有了第一手資料,杜氏總是鄭靖業唯一的老婆,權威自不必說,居然讓她打聽出來鄭德興受了不輕的傷,整個人被劃了個七橫八豎。
杜氏當時正在吃粽子,剛咽下半口,聽了消息,一口氣沒提上來,差點被糯米粽子給噎死!齊氏略生疏些,鄭德興又是她丈夫,聽了丈夫叫人拿鋼刀給撓了,本就心慌意亂,見杜氏又一副驚呆的樣子,慌得要扶她去歇著躺下再請大夫,忘了這位太婆婆剛才在吃啥了。還是趙氏周到,攔住了道:“快,拍拍背,別把方才吃的東西卡到嗓子眼兒裏了。”
一套兵慌馬亂,杜氏卡在嗓子眼兒裏的粽子給拍了出來,顫著聲兒道:“問明白定遠將軍的信使在哪裏,去給我打聽清楚了,究竟是怎麽樣的!叫阿琰回來,我問她,她興許知道!”
鄭琰聽說她大侄子受傷了,還呆在前線養傷,一顆心也是七上八下,做什麽事都靜不下心來,索性親自打探消息去。消息的來源確實可靠――懷恩,作為皇帝身邊最得用的宦官,一般官員不知道的機密事情他都能知道。有時候甚至因為黨爭的關係,一黨不知另一黨的事,懷恩都能知道。
懷恩先是向鄭琰道惱,又說:“娘子不必過於擔心了,鄭相公府上小郎君受了些傷,卻是沒有大礙的。聖人因著相公和娘子,很是關心小郎君呢,定遠將軍也是不敢撒謊的。說句到家了的話――已經死了好兩個人了,真有事兒,不會隻瞞著這一個的消息。”說完,輕拍了自己一嘴巴。
鄭琰展眉道:“有勞老翁了。”
懷恩道:“不敢當不敢當,娘子客氣了。”
兩人寒暄數句,便各忙各的去了。
鄭琰把打探到的消息捧到杜氏眼前,把懷恩的話給複述了一回,杜氏才鬆了一口氣,恨恨地道:“那個老東西,居然連我也瞞了起來,他皮癢了!”晚間鄭靖業回來,被杜氏一頓埋怨,連連討饒,並且保證:“再也不敢了,”又說,“你被粽子給噎著了?阿琰不是說了嗎,有了年紀的人少吃一點,不易消化。”
杜氏怒道:“少給我東拉西扯,我本來吃得好好的,是被嚇噎的!”
坦白說,鄭家這一套亂算是好的了,杞國公家已經亂成一團糟了,婦孺們哭成一片,靈棚已經紮了起來,就等著撈回遺體好辦喪事兒。杞國公家兄弟姐妹皆同母所出,彼此感情好,哭得那叫一個傷心。莒國夫人哭昏過去三回:“我們本是外戚,就是走關係又怎麽了?非要去戰陣上走個過場,我的兒啊!你死得好冤啊!”言語間把杞國公刮掉一層皮。
徐瑩死了哥哥,自己哭得跟淚人兒似的,翠微宮居所之內,一群人陪著她哭。蕭複禮每日進來都不太自在,名義上的舅舅死了,他也不痛快,可架不住徐瑩這等哭法。尤其可怕的是徐瑩一哭,他也得跟著哭,哪怕沒有那麽悲慟也得作出跟死了親舅似的架式。
每個皇帝一生中,總是要自願或者被迫地做那麽幾回影帝。蕭複禮小小年紀就嚐到了個中滋味,柔聲勸道:“娘子不要哭傷了身子,待阿舅回來,我……追賜他,給他死後哀榮。”
徐瑩擦著眼淚,拉過蕭複禮的手:“好孩子,我知道你有心了。”
蕭複禮舒了一口氣:“此番不似齊國大長公主之事,娘子與我不便出宮,到時候遣使致奠吧。追贈光祿大夫可不可以?”
徐瑩正哭得發昏,蕭複禮有了提議,她也不及細辨,點頭道:“也行。”
“那娘子好生安歇,隻這要辦白事,娘子這裏的表妹們,得回去穿孝,不便在宮中了,”蕭複禮這話說得小心翼翼,“兒恐娘子孤單,是不是邀些旁家小娘子來陪伴?”
徐瑩果斷地道:“這就不必了,我如今也沒這個心情了,叫她們來白拘著,都悶壞了。”
蕭複禮道:“如此,便請娘子節哀,等見了相公們,我跟他們提一提追贈的事情。聽說還要增援的,這次,舅家先別去人了。”
受害者家屬的情緒難以控製一點也是情理之中,徐瑩一聽戰事,邊哭邊罵:“不是說定遠將軍從無敗績、做事周到麽?怎麽好好的人去投他卻被雙鷹王給害了?為怎麽前頭人死了,後頭他才趕到?是不是拿人做餌?”
這話說得也太重了!驚得來陪伴的蕭複禮刷地從繡墩上站了起來:“娘子何出此言!定遠將軍國之柱石,曾為國家立下大功,其人忠貞可期,絕不是。眼下大戰在妤,娘子無憑無據,豈可無端猜測大臣?”
徐瑩哭道:“你如今也長大了,我也不中用了,竟不能自自在在說話了。”
蕭複禮流淚道:“眼下還指望著定遠將軍呢。”他急出一身牛毛細汗來,定遠將軍正在為國打拚呢,後麵就這樣猜忌人家,這不是道理啊!他向徐瑩陪了許多好話,終於把徐瑩給勸了回來:“我們孤兒寡母,總是委屈些吧。”
蕭複禮舒了一口氣,果斷讓人打水給徐瑩洗臉:“哭成這樣,不要嚇著了二娘。”
徐瑩方收淚:“你前頭有事就去忙,不用管我。”
蕭複禮畢竟殷勤地親自下令宮中派使者去杞國公家先行慰問,順手把徐瑩的幾個侄女、侄孫女送回杞國公府,又給了幾個女孩子些綢緞“酬其陪伴皇太後之辛勞”。徐瑩見他小小年紀樣樣想得周到,甚感欣慰之餘,更覺要多關心關心這個嗣子。
――――――――――――――――――――――――――――――――
蕭複禮不懷疑蕭正乾,也是因為蕭正乾跟他一個姓兒,更是因為他對徐瑩的三哥沒什麽感情,不必要這樣想東想西。前定遠將軍是怎麽回來的?還不是被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宗室給禍害的!可他就得避嫌滾回來,把等了二十年的戰爭舞台拱手讓給了蕭正乾。就因為怕猜忌,怕有人進讒言,怕有人離間。當時的蕭正乾因為是宗室,即使出了點岔子,蕭令先也不會猜忌什麽。現在情勢一變,死的是幼帝名義上的舅舅,蕭正乾別說隻是宗室了,就是蕭複禮的親爹,都要被疑上一疑。
徐瑩說的雖是婦道人家的氣話,卻也是有些人心中所慮的。在他們的心裏,蕭正乾一直壓著狄部開打,以前都沒事兒,怎麽就這麽巧,這一回失了手,讓雙鷹王這樣突進了,順手就把這一群走後門的給滅了呢?
要是大家都倒黴也就算了,偏偏蕭正乾抓著機會吃了雙鷹王的一小半兒精銳,挺大的一筆功勞。越看越像是拿一群肥羊做餌,設了一個套,等雙鷹王入了扣兒,蕭正乾再一拎線頭!臥槽!簡直是太喪心病狂了!
這也是為什麽蕭正乾如此鄭重其事地派人護送遺體回來,又派人回來解釋前因後果。蕭正乾一點也不想功敗垂成,在這個時候被叫回來真是死不瞑目!蕭正乾派的是他這幾年新近提拔上來的心腹校尉,不說死黨也差不多了。張校尉不但攜來了蕭正乾的奏章,還隨身帶著蕭正乾的若幹封書信,又為蕭正乾四下解釋。
蕭正乾恨不得能自己回來解釋,又恐自己一動身,讓已經嚐過了甜頭的雙鷹王再揮師南下。屆時內無主將外有強敵,被雙鷹王攻破了防線,那他就是大罪人了,正好在京裏,省了遣使鎖拿這一道工序了都。
大朝會上,皇太後聲兒都沒吱,張校尉越發覺得不好,倒是小皇帝和老丞相各自撫慰了他良久,又表彰了蕭正乾的功勞。蕭正乾乖覺,見鄭德興胳膊上的傷略好了一點兒,就請他隨手寫幾個字,也讓張校尉給捎帶了回來,鄭靖業看到鄭德興寫的紙條,一估算,傷了胳膊不假,應該沒傷筋動骨,對張校尉的態度越發和藹了。
且不說前線正在仰仗著蕭正乾,就算蕭正乾真的這樣做了,隻要能打贏了,現在朝廷也得用他!至於要不要秋後算賬,那也得等把仗打完了再說啊!
鄭靖業揣著字條兒回家往杜氏麵前一遞:“看吧,大孫子寫的。”
杜氏冷笑道:“你又哄我,字兒是他的字兒,寫都寫歪了,統共還隻寫了這麽幾句話,顯是沒力氣了!”
鄭靖業抹汗:“夫人果然明察秋毫。”
杜氏抹淚道:“我怎麽不知道你的心呢?富貴險中求,下多少力氣就收多少穀子。孩子是自家的好,可這再好,我也知道,這些兒孫不是頂尖兒的,不說別人,比起池女婿也是差了許多的,再不趁少小努力,等咱們去了,他們想出頭就難了。”
鄭靖業聽妻子如此說,靜默了一陣兒方道:“大郎兩口子也快抵京了,算來有十多年沒有好好在家裏住過了,正好多聚聚。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愁,莫愁。”
杜氏收淚道:“我知道,我知道。大郎回來是一說,女婿要出京,又是怎麽話說的呢?那塊地方可不太平。他們孩子又小,家裏也沒有個幫襯照顧的,春華和長生都要上學,也不能帶走,阿琰究竟是跟著去呢還是不跟著去。”在她看來,憑池之到目前為止的表現,已經堪與鄭靖業看齊了,人老實啊。
鄭靖業也頗為躊躇,不但有杜氏說的這些問題,他重家庭是隻是一個方麵。更麻煩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鄭琰還兼任著蕭複禮的書法老師,平時還夾帶點兒私貨什麽的。這要是走了就等於把皇帝放給其他人了,鄭黨現在跟世家是一種不冷不熱的關係,這就算了,反正鄭靖業還在京裏。難的是以後,鄭靖業是決定退休的,李幼嘉怎麽看也差一點火候,隻能采取守勢。
鄭靖業是想培養女婿來接班的,無奈他不能再撐了,池之沒個十年當不了宰相,十年之後小皇帝都十九了!不用多久,隻要蕭複禮過了十四、五,再把著朝政不放手,那話就不好聽、樣子更不好看,沒的招皇帝忌恨。
可是從鄭靖業下台到池之上台,這中間是有個空檔期的!鄭琰的身份恰好可以填補這個空檔,如果鄭琰離開了,不止是鄭黨的損失,更會為池之的發展減去一條有利因素。這並不是貪戀權勢,完全是跟當初顧益純他哥拚命削尖了腦袋想往京裏鑽是一個道理――人不能被邊緣化。尤其是現在這種情況,被權貴係統邊緣化了,到時候你有錢又怎麽樣?隨便一個縣令郡守就能滅你家門,就算翻案了,你虧也吃了罪也受了,以後還是不得翻身。
說完以上,還有一條,那就是池之一直以來對妻子都很敬愛,兩人感情也好。且不說民風彪悍、妹子強大,致使許多人家的沒有姬妾或者前腳惹上了後腳就幹掉,即使是那樣的人家,也沒有男人外出幾年老婆不跟著,還不讓在外頭有個照顧起居的人的。
可這有了小老婆就難免有庶子庶女,不認吧,良心難安,誰了,臥槽,要被嘔死了!別的不說,池之現在的家業,幾乎全是鄭琰給攢下來的,幫你升官幫你發財還要幫你養庶子?哪那麽賤的人呐?!
鄭靖業越算這筆它買賣越不劃算。不幫他吧,大家以後都過不好,幫他吧,他好了,自己也有可能會不好,這種事兒,全tm要看男人的良心,鄭靖業頭大了一圈兒不止。屋裏轉了八圈兒,鄭靖業還是決定,把小兩口叫過來問一問打算,再跟池之他老師溝通一下。
――――――――――――――――――――――――――――――――
鄭靖業在發愁的時候,鄭琰和池之也在犯愁,鄭靖業能想到的,鄭琰都能想到,隻不過這最後一條她的想法是介於杜氏和鄭靖業之間,未必就是不相信池之,可一想到池之孤身外出,還是一州刺史,少不得有上趕著巴結的。池之不願意,再有人起壞心呢?
鄭琰這麽想了,也就這麽說了。
池之看老婆愁眉苦臉的樣兒,被她逗樂了:“你也太小看我了,我又不是那樣的人。當我就真這麽傻?我此去司州,路途艱難,又是疲弊之地,哪有心思尋歡作樂?”
“你不想,旁人還上趕著呢,灌你個爛醉,分不清東南西北,叫人占了便宜去,哭都沒地方哭去你。”
池之在鄭琰嗔怨的目光下舉起雙手:“我不喝酒。”
“可這……”
“怎麽?”
“也罷,叫葉文和阿慶跟著你,內外管事兒的就都齊活了,他們有孩子,可以給葉老翁帶著。”
池之攬過鄭琰:“你好歹信我一信。”
“我是信得過你的,你又不傻!”一指戳在池之的額角上。
池之笑眯眯地道:“那是,有這麽好的老婆,我還看得上誰呀?就這麽定了吧。明日向先生和嶽父討教一二,後日我就該啟程了。”
這裏鄭琰在擔心老公離遠了會被人惦記,卻不知道兩下分開,最先被人盯上的是她――這是後話了。
次日見了鄭靖業與顧益純,兩人各的話囑咐,又問池之有沒有帶齊幫手一類。當年鄢郡能撐得下來,完全得益於池之帶了足夠的幫手。池之這回也有經驗了,他也有了一個小小的池黨,當下報出幾個名字來:“一切都在草創,先這幾個人使著,司州遠離京城,究竟是個什麽情形,還要到了當地再說,能把架子支起來就好。我想到了司州,再擇些本地賢良來用,一來是熟悉當地情形,二來也好與當地士紳有所聯係好辦事。隻怕人數未必夠,不知嶽父和先生有沒有什麽人手可以幫我?”
顧益純笑罵一句:“在我們麵前耍起心眼兒來了!隻管請教你嶽父。”
鄭靖業也不客氣:“阿l要回來了,就在這幾日,他在任上倒是有些人,都是隨著他做慣了的,想來也可用。”
池之大喜:“大舅兄在外十餘年,從無舛錯,非止是嶽父的情麵,也是大舅兄的本事,他手裏出來的人,旁的不說,穩重是必有的。司州經逢大亂,首要便是一個穩字。”
鄭靖業道:“就是這個穩字,你既明白了,旁的話也就不用我多說了。我倒有一件事情要問你――此番阿琰隨你去嗎?”
池之道:“孩子還小,離不得親娘,再者,她還教著聖人呢,輕易怕離不得。實是兩難。”
鄭靖業挑挑眉,顧益純知道,這貨心裏不爽了,咳嗽一聲,臉色不太好地看著池之:“還有難得倒你的事兒?”
池之不敢賣關子:“實在是,還要請您二老多多照顧她,我這一走,家裏沒個主事的男人了,她再厲害,有些事兒還是不太好出麵的。”
鄭靖業一點也不客氣地問:“就你自己去?你的起居要何人照顧?”
池之不愧是曾經的鄭靖業粉,明白這位嶽父大人說的是什麽,偶像都不要臉地過問女婿外出會不會搞外遇了,他還要臉做什麽?笑嘻嘻地道:“也就這麽些日子,每年我還回來呢,您能問我,就是心疼我了。”
顧益純對鄭靖業道:“這下可放心了吧?我就說,他是個明事理的孩子。”
鄭靖業神色有些複雜,長歎一聲:“他要不好,我也不能把女兒給他呀!”
池之外出竟成定局,由於是受命於危難之時,動身非常快,都未及與返京的鄭l打上一個照麵。而鄭l原來的僚屬,是後一腳拿著鄭l的推薦信去投奔池之的。
池之走的那一天,鄭琰帶著孩子們給他送行,孩子們嘰嘰喳喳,池春華道:“阿爹可要記得我們呀,我會侍奉好阿娘、照顧好弟弟的。”池憲悶悶地道:“我才是長子。”三小:“阿爹~”
池之眼眶一紅:“你們都乖。”回望鄭琰。
鄭琰勉強笑笑:“要說的,我先前都說啦,現在就三個字,我等你。”
池之大大方方地上前,一口親在鄭琰的額頭上:“我已經開始想你了。”
鄭琰從此過上了留守的生活。
――――――――――――――――――――――――――――――――
池之到了司州,發現情況比想象的也好不到哪裏去,狄人過境,比蝗蟲也好不到哪裏去。雙鷹王深得日寇之精髓:能搶的就搶,搶不了的就毀掉。要不是司州大族聚族而居,北地民風彪悍,有效地組織起了主要以家族為單位的塢堡進行抵抗,情況還要更慘一點。
池之到任,先是帶來了朝廷的免三年賦的通知,又通告各家族他來了,再召集官員。幾大家保證,朝廷已經修補了北方防線,安全木有大問題,大家安心恢複生產。接下來就是統計轄區人口,組織補種農作物,總要把這一個秋冬給熬過去,才好說來年。
司州的情況,比鄢郡還要糟糕。
更糟糕的是前線,雖然有蕭正乾坐鎮,以蕭複禮為首的朝廷也表示不追究,又有袁守誠也展現出了才華,畢竟遭逢新敗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糧草被焚、司州逢難,後方太穩,短期內,至少是今年內就無法出擊。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這個後勤不止是糧草兵源,還有朝廷的態度等等。
蕭正乾心裏明白,不定有多少人瞧他不順眼了,他必須打贏,所以就更不能行事輕佻。
更坑爹的是,雙鷹王似乎是開了竅兒,他打起了遊擊戰,今天燒這個堡,明天搶那個村,仗著騎兵的優勢總是騷擾。每每損失不太大,卻又讓你提心吊膽,弄得朝廷上開始興起了議和的言論。
這也是有依據的,比如楚椿就算了一筆賬:如果朝廷議和每年哪怕多給雙鷹王兩萬石糧、千鬥鹽,也比現在這樣被燒了敖倉、毀了城池、屠了人民、搶了錢帛,還要無時無刻不忍受騷擾、供養邊境軍隊劃算得多。
從國家利益上來講,現在這樣不劃算。
然而這一回情況有所不同,鄭德興是他和杜氏的長孫,身被數創,遠在千裏之外,杜氏與鄭靖業同庚,今年都是六十九歲了,鄭德興上前線,杜氏雖明事理地沒有阻攔孩子去闖一闖,那擔心的模樣鄭靖業是看在眼裏的。如今鄭德興傷成這樣兒,縱無性命之憂,也要擔心養傷的問題。鄭靖業思慮再三,隻對杜氏說:“受了些小驚嚇,運氣比別人都好,受了一點皮肉傷,並沒有落下殘疾。”
這是一個比較客觀的說法,所謂春秋手法,鄭靖業並沒有形容鄭德興是如何的“皮開肉綻”,他也說了鄭靖業受的是皮肉傷了,同樣的鄭德興也還活著並沒有殘疾,因此杜氏也隻是略擔心。不意現在滿天傳的都是前線□□失利的消息,提到鄭德興自然也有說他“運氣好”的,可不是,死的死殘的殘的,他就是劃破了皮肉,能不說運氣好嗎?
有說好的,也就有說不好的,因為這次被雙鷹王抄底的事兒鬧得比較大,又有死去的身份比較高的人的遺體要運回。蕭正乾必派人帶隊,鄭重其事地給京中一個交待。這就有了第一手資料,杜氏總是鄭靖業唯一的老婆,權威自不必說,居然讓她打聽出來鄭德興受了不輕的傷,整個人被劃了個七橫八豎。
杜氏當時正在吃粽子,剛咽下半口,聽了消息,一口氣沒提上來,差點被糯米粽子給噎死!齊氏略生疏些,鄭德興又是她丈夫,聽了丈夫叫人拿鋼刀給撓了,本就心慌意亂,見杜氏又一副驚呆的樣子,慌得要扶她去歇著躺下再請大夫,忘了這位太婆婆剛才在吃啥了。還是趙氏周到,攔住了道:“快,拍拍背,別把方才吃的東西卡到嗓子眼兒裏了。”
一套兵慌馬亂,杜氏卡在嗓子眼兒裏的粽子給拍了出來,顫著聲兒道:“問明白定遠將軍的信使在哪裏,去給我打聽清楚了,究竟是怎麽樣的!叫阿琰回來,我問她,她興許知道!”
鄭琰聽說她大侄子受傷了,還呆在前線養傷,一顆心也是七上八下,做什麽事都靜不下心來,索性親自打探消息去。消息的來源確實可靠――懷恩,作為皇帝身邊最得用的宦官,一般官員不知道的機密事情他都能知道。有時候甚至因為黨爭的關係,一黨不知另一黨的事,懷恩都能知道。
懷恩先是向鄭琰道惱,又說:“娘子不必過於擔心了,鄭相公府上小郎君受了些傷,卻是沒有大礙的。聖人因著相公和娘子,很是關心小郎君呢,定遠將軍也是不敢撒謊的。說句到家了的話――已經死了好兩個人了,真有事兒,不會隻瞞著這一個的消息。”說完,輕拍了自己一嘴巴。
鄭琰展眉道:“有勞老翁了。”
懷恩道:“不敢當不敢當,娘子客氣了。”
兩人寒暄數句,便各忙各的去了。
鄭琰把打探到的消息捧到杜氏眼前,把懷恩的話給複述了一回,杜氏才鬆了一口氣,恨恨地道:“那個老東西,居然連我也瞞了起來,他皮癢了!”晚間鄭靖業回來,被杜氏一頓埋怨,連連討饒,並且保證:“再也不敢了,”又說,“你被粽子給噎著了?阿琰不是說了嗎,有了年紀的人少吃一點,不易消化。”
杜氏怒道:“少給我東拉西扯,我本來吃得好好的,是被嚇噎的!”
坦白說,鄭家這一套亂算是好的了,杞國公家已經亂成一團糟了,婦孺們哭成一片,靈棚已經紮了起來,就等著撈回遺體好辦喪事兒。杞國公家兄弟姐妹皆同母所出,彼此感情好,哭得那叫一個傷心。莒國夫人哭昏過去三回:“我們本是外戚,就是走關係又怎麽了?非要去戰陣上走個過場,我的兒啊!你死得好冤啊!”言語間把杞國公刮掉一層皮。
徐瑩死了哥哥,自己哭得跟淚人兒似的,翠微宮居所之內,一群人陪著她哭。蕭複禮每日進來都不太自在,名義上的舅舅死了,他也不痛快,可架不住徐瑩這等哭法。尤其可怕的是徐瑩一哭,他也得跟著哭,哪怕沒有那麽悲慟也得作出跟死了親舅似的架式。
每個皇帝一生中,總是要自願或者被迫地做那麽幾回影帝。蕭複禮小小年紀就嚐到了個中滋味,柔聲勸道:“娘子不要哭傷了身子,待阿舅回來,我……追賜他,給他死後哀榮。”
徐瑩擦著眼淚,拉過蕭複禮的手:“好孩子,我知道你有心了。”
蕭複禮舒了一口氣:“此番不似齊國大長公主之事,娘子與我不便出宮,到時候遣使致奠吧。追贈光祿大夫可不可以?”
徐瑩正哭得發昏,蕭複禮有了提議,她也不及細辨,點頭道:“也行。”
“那娘子好生安歇,隻這要辦白事,娘子這裏的表妹們,得回去穿孝,不便在宮中了,”蕭複禮這話說得小心翼翼,“兒恐娘子孤單,是不是邀些旁家小娘子來陪伴?”
徐瑩果斷地道:“這就不必了,我如今也沒這個心情了,叫她們來白拘著,都悶壞了。”
蕭複禮道:“如此,便請娘子節哀,等見了相公們,我跟他們提一提追贈的事情。聽說還要增援的,這次,舅家先別去人了。”
受害者家屬的情緒難以控製一點也是情理之中,徐瑩一聽戰事,邊哭邊罵:“不是說定遠將軍從無敗績、做事周到麽?怎麽好好的人去投他卻被雙鷹王給害了?為怎麽前頭人死了,後頭他才趕到?是不是拿人做餌?”
這話說得也太重了!驚得來陪伴的蕭複禮刷地從繡墩上站了起來:“娘子何出此言!定遠將軍國之柱石,曾為國家立下大功,其人忠貞可期,絕不是。眼下大戰在妤,娘子無憑無據,豈可無端猜測大臣?”
徐瑩哭道:“你如今也長大了,我也不中用了,竟不能自自在在說話了。”
蕭複禮流淚道:“眼下還指望著定遠將軍呢。”他急出一身牛毛細汗來,定遠將軍正在為國打拚呢,後麵就這樣猜忌人家,這不是道理啊!他向徐瑩陪了許多好話,終於把徐瑩給勸了回來:“我們孤兒寡母,總是委屈些吧。”
蕭複禮舒了一口氣,果斷讓人打水給徐瑩洗臉:“哭成這樣,不要嚇著了二娘。”
徐瑩方收淚:“你前頭有事就去忙,不用管我。”
蕭複禮畢竟殷勤地親自下令宮中派使者去杞國公家先行慰問,順手把徐瑩的幾個侄女、侄孫女送回杞國公府,又給了幾個女孩子些綢緞“酬其陪伴皇太後之辛勞”。徐瑩見他小小年紀樣樣想得周到,甚感欣慰之餘,更覺要多關心關心這個嗣子。
――――――――――――――――――――――――――――――――
蕭複禮不懷疑蕭正乾,也是因為蕭正乾跟他一個姓兒,更是因為他對徐瑩的三哥沒什麽感情,不必要這樣想東想西。前定遠將軍是怎麽回來的?還不是被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宗室給禍害的!可他就得避嫌滾回來,把等了二十年的戰爭舞台拱手讓給了蕭正乾。就因為怕猜忌,怕有人進讒言,怕有人離間。當時的蕭正乾因為是宗室,即使出了點岔子,蕭令先也不會猜忌什麽。現在情勢一變,死的是幼帝名義上的舅舅,蕭正乾別說隻是宗室了,就是蕭複禮的親爹,都要被疑上一疑。
徐瑩說的雖是婦道人家的氣話,卻也是有些人心中所慮的。在他們的心裏,蕭正乾一直壓著狄部開打,以前都沒事兒,怎麽就這麽巧,這一回失了手,讓雙鷹王這樣突進了,順手就把這一群走後門的給滅了呢?
要是大家都倒黴也就算了,偏偏蕭正乾抓著機會吃了雙鷹王的一小半兒精銳,挺大的一筆功勞。越看越像是拿一群肥羊做餌,設了一個套,等雙鷹王入了扣兒,蕭正乾再一拎線頭!臥槽!簡直是太喪心病狂了!
這也是為什麽蕭正乾如此鄭重其事地派人護送遺體回來,又派人回來解釋前因後果。蕭正乾一點也不想功敗垂成,在這個時候被叫回來真是死不瞑目!蕭正乾派的是他這幾年新近提拔上來的心腹校尉,不說死黨也差不多了。張校尉不但攜來了蕭正乾的奏章,還隨身帶著蕭正乾的若幹封書信,又為蕭正乾四下解釋。
蕭正乾恨不得能自己回來解釋,又恐自己一動身,讓已經嚐過了甜頭的雙鷹王再揮師南下。屆時內無主將外有強敵,被雙鷹王攻破了防線,那他就是大罪人了,正好在京裏,省了遣使鎖拿這一道工序了都。
大朝會上,皇太後聲兒都沒吱,張校尉越發覺得不好,倒是小皇帝和老丞相各自撫慰了他良久,又表彰了蕭正乾的功勞。蕭正乾乖覺,見鄭德興胳膊上的傷略好了一點兒,就請他隨手寫幾個字,也讓張校尉給捎帶了回來,鄭靖業看到鄭德興寫的紙條,一估算,傷了胳膊不假,應該沒傷筋動骨,對張校尉的態度越發和藹了。
且不說前線正在仰仗著蕭正乾,就算蕭正乾真的這樣做了,隻要能打贏了,現在朝廷也得用他!至於要不要秋後算賬,那也得等把仗打完了再說啊!
鄭靖業揣著字條兒回家往杜氏麵前一遞:“看吧,大孫子寫的。”
杜氏冷笑道:“你又哄我,字兒是他的字兒,寫都寫歪了,統共還隻寫了這麽幾句話,顯是沒力氣了!”
鄭靖業抹汗:“夫人果然明察秋毫。”
杜氏抹淚道:“我怎麽不知道你的心呢?富貴險中求,下多少力氣就收多少穀子。孩子是自家的好,可這再好,我也知道,這些兒孫不是頂尖兒的,不說別人,比起池女婿也是差了許多的,再不趁少小努力,等咱們去了,他們想出頭就難了。”
鄭靖業聽妻子如此說,靜默了一陣兒方道:“大郎兩口子也快抵京了,算來有十多年沒有好好在家裏住過了,正好多聚聚。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愁,莫愁。”
杜氏收淚道:“我知道,我知道。大郎回來是一說,女婿要出京,又是怎麽話說的呢?那塊地方可不太平。他們孩子又小,家裏也沒有個幫襯照顧的,春華和長生都要上學,也不能帶走,阿琰究竟是跟著去呢還是不跟著去。”在她看來,憑池之到目前為止的表現,已經堪與鄭靖業看齊了,人老實啊。
鄭靖業也頗為躊躇,不但有杜氏說的這些問題,他重家庭是隻是一個方麵。更麻煩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鄭琰還兼任著蕭複禮的書法老師,平時還夾帶點兒私貨什麽的。這要是走了就等於把皇帝放給其他人了,鄭黨現在跟世家是一種不冷不熱的關係,這就算了,反正鄭靖業還在京裏。難的是以後,鄭靖業是決定退休的,李幼嘉怎麽看也差一點火候,隻能采取守勢。
鄭靖業是想培養女婿來接班的,無奈他不能再撐了,池之沒個十年當不了宰相,十年之後小皇帝都十九了!不用多久,隻要蕭複禮過了十四、五,再把著朝政不放手,那話就不好聽、樣子更不好看,沒的招皇帝忌恨。
可是從鄭靖業下台到池之上台,這中間是有個空檔期的!鄭琰的身份恰好可以填補這個空檔,如果鄭琰離開了,不止是鄭黨的損失,更會為池之的發展減去一條有利因素。這並不是貪戀權勢,完全是跟當初顧益純他哥拚命削尖了腦袋想往京裏鑽是一個道理――人不能被邊緣化。尤其是現在這種情況,被權貴係統邊緣化了,到時候你有錢又怎麽樣?隨便一個縣令郡守就能滅你家門,就算翻案了,你虧也吃了罪也受了,以後還是不得翻身。
說完以上,還有一條,那就是池之一直以來對妻子都很敬愛,兩人感情也好。且不說民風彪悍、妹子強大,致使許多人家的沒有姬妾或者前腳惹上了後腳就幹掉,即使是那樣的人家,也沒有男人外出幾年老婆不跟著,還不讓在外頭有個照顧起居的人的。
可這有了小老婆就難免有庶子庶女,不認吧,良心難安,誰了,臥槽,要被嘔死了!別的不說,池之現在的家業,幾乎全是鄭琰給攢下來的,幫你升官幫你發財還要幫你養庶子?哪那麽賤的人呐?!
鄭靖業越算這筆它買賣越不劃算。不幫他吧,大家以後都過不好,幫他吧,他好了,自己也有可能會不好,這種事兒,全tm要看男人的良心,鄭靖業頭大了一圈兒不止。屋裏轉了八圈兒,鄭靖業還是決定,把小兩口叫過來問一問打算,再跟池之他老師溝通一下。
――――――――――――――――――――――――――――――――
鄭靖業在發愁的時候,鄭琰和池之也在犯愁,鄭靖業能想到的,鄭琰都能想到,隻不過這最後一條她的想法是介於杜氏和鄭靖業之間,未必就是不相信池之,可一想到池之孤身外出,還是一州刺史,少不得有上趕著巴結的。池之不願意,再有人起壞心呢?
鄭琰這麽想了,也就這麽說了。
池之看老婆愁眉苦臉的樣兒,被她逗樂了:“你也太小看我了,我又不是那樣的人。當我就真這麽傻?我此去司州,路途艱難,又是疲弊之地,哪有心思尋歡作樂?”
“你不想,旁人還上趕著呢,灌你個爛醉,分不清東南西北,叫人占了便宜去,哭都沒地方哭去你。”
池之在鄭琰嗔怨的目光下舉起雙手:“我不喝酒。”
“可這……”
“怎麽?”
“也罷,叫葉文和阿慶跟著你,內外管事兒的就都齊活了,他們有孩子,可以給葉老翁帶著。”
池之攬過鄭琰:“你好歹信我一信。”
“我是信得過你的,你又不傻!”一指戳在池之的額角上。
池之笑眯眯地道:“那是,有這麽好的老婆,我還看得上誰呀?就這麽定了吧。明日向先生和嶽父討教一二,後日我就該啟程了。”
這裏鄭琰在擔心老公離遠了會被人惦記,卻不知道兩下分開,最先被人盯上的是她――這是後話了。
次日見了鄭靖業與顧益純,兩人各的話囑咐,又問池之有沒有帶齊幫手一類。當年鄢郡能撐得下來,完全得益於池之帶了足夠的幫手。池之這回也有經驗了,他也有了一個小小的池黨,當下報出幾個名字來:“一切都在草創,先這幾個人使著,司州遠離京城,究竟是個什麽情形,還要到了當地再說,能把架子支起來就好。我想到了司州,再擇些本地賢良來用,一來是熟悉當地情形,二來也好與當地士紳有所聯係好辦事。隻怕人數未必夠,不知嶽父和先生有沒有什麽人手可以幫我?”
顧益純笑罵一句:“在我們麵前耍起心眼兒來了!隻管請教你嶽父。”
鄭靖業也不客氣:“阿l要回來了,就在這幾日,他在任上倒是有些人,都是隨著他做慣了的,想來也可用。”
池之大喜:“大舅兄在外十餘年,從無舛錯,非止是嶽父的情麵,也是大舅兄的本事,他手裏出來的人,旁的不說,穩重是必有的。司州經逢大亂,首要便是一個穩字。”
鄭靖業道:“就是這個穩字,你既明白了,旁的話也就不用我多說了。我倒有一件事情要問你――此番阿琰隨你去嗎?”
池之道:“孩子還小,離不得親娘,再者,她還教著聖人呢,輕易怕離不得。實是兩難。”
鄭靖業挑挑眉,顧益純知道,這貨心裏不爽了,咳嗽一聲,臉色不太好地看著池之:“還有難得倒你的事兒?”
池之不敢賣關子:“實在是,還要請您二老多多照顧她,我這一走,家裏沒個主事的男人了,她再厲害,有些事兒還是不太好出麵的。”
鄭靖業一點也不客氣地問:“就你自己去?你的起居要何人照顧?”
池之不愧是曾經的鄭靖業粉,明白這位嶽父大人說的是什麽,偶像都不要臉地過問女婿外出會不會搞外遇了,他還要臉做什麽?笑嘻嘻地道:“也就這麽些日子,每年我還回來呢,您能問我,就是心疼我了。”
顧益純對鄭靖業道:“這下可放心了吧?我就說,他是個明事理的孩子。”
鄭靖業神色有些複雜,長歎一聲:“他要不好,我也不能把女兒給他呀!”
池之外出竟成定局,由於是受命於危難之時,動身非常快,都未及與返京的鄭l打上一個照麵。而鄭l原來的僚屬,是後一腳拿著鄭l的推薦信去投奔池之的。
池之走的那一天,鄭琰帶著孩子們給他送行,孩子們嘰嘰喳喳,池春華道:“阿爹可要記得我們呀,我會侍奉好阿娘、照顧好弟弟的。”池憲悶悶地道:“我才是長子。”三小:“阿爹~”
池之眼眶一紅:“你們都乖。”回望鄭琰。
鄭琰勉強笑笑:“要說的,我先前都說啦,現在就三個字,我等你。”
池之大大方方地上前,一口親在鄭琰的額頭上:“我已經開始想你了。”
鄭琰從此過上了留守的生活。
――――――――――――――――――――――――――――――――
池之到了司州,發現情況比想象的也好不到哪裏去,狄人過境,比蝗蟲也好不到哪裏去。雙鷹王深得日寇之精髓:能搶的就搶,搶不了的就毀掉。要不是司州大族聚族而居,北地民風彪悍,有效地組織起了主要以家族為單位的塢堡進行抵抗,情況還要更慘一點。
池之到任,先是帶來了朝廷的免三年賦的通知,又通告各家族他來了,再召集官員。幾大家保證,朝廷已經修補了北方防線,安全木有大問題,大家安心恢複生產。接下來就是統計轄區人口,組織補種農作物,總要把這一個秋冬給熬過去,才好說來年。
司州的情況,比鄢郡還要糟糕。
更糟糕的是前線,雖然有蕭正乾坐鎮,以蕭複禮為首的朝廷也表示不追究,又有袁守誠也展現出了才華,畢竟遭逢新敗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糧草被焚、司州逢難,後方太穩,短期內,至少是今年內就無法出擊。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這個後勤不止是糧草兵源,還有朝廷的態度等等。
蕭正乾心裏明白,不定有多少人瞧他不順眼了,他必須打贏,所以就更不能行事輕佻。
更坑爹的是,雙鷹王似乎是開了竅兒,他打起了遊擊戰,今天燒這個堡,明天搶那個村,仗著騎兵的優勢總是騷擾。每每損失不太大,卻又讓你提心吊膽,弄得朝廷上開始興起了議和的言論。
這也是有依據的,比如楚椿就算了一筆賬:如果朝廷議和每年哪怕多給雙鷹王兩萬石糧、千鬥鹽,也比現在這樣被燒了敖倉、毀了城池、屠了人民、搶了錢帛,還要無時無刻不忍受騷擾、供養邊境軍隊劃算得多。
從國家利益上來講,現在這樣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