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曾經說過:“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議論和多數人投票能夠解決的,有時候不可避免的,要通過一場鬥爭在解決,一場鐵與血的鬥爭。”
這句話在□□與狄部之間的矛盾這個問題上同樣適用。你來我往的磨牙,勇士兄理所當然地言語恐嚇、敲詐勒索。政事堂也理所當然地寸步不讓,開神馬玩笑!雖然皇帝年紀小,雖然□□也是內憂外患,但是底子還在,又沒有一個以二貨皇帝為首的二貨集團拖後腿,不主動去收拾別人,防禦的能力還是有的吧?
更何況蕭令先這輩子做的唯一一件對事――發掘蕭正乾――對於目前的局勢來說,是一塊至關重要的砝碼。朝廷不會再允許蕭正乾主動出擊,但是有他坐鎮寧遠軍,防守還是綽綽有餘的。除了蕭正乾之外,其餘如張進書等也不算是庸手,守個城還是能做到的,雖然免不了被搶一點點東西走,損失還是在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的。
再者,就像池之所說的,有喂你的功夫,還拿來喂自家人哩!李神策說得就更明白了:“征戰所耗者不外糧草軍械,求和亦如此,朝廷防守的能力還是有的,隻要暫不出擊,狄人也討不到便宜去!戰,諸公還有個好名聲,和,子孫也要蒙羞,態度強硬一點,不但不比求和多損失物資,還能賺個好名聲,劃算!”
這也是建立在經過幾年戰爭,頗有些中下層軍官曆練了出來的基礎上的――熬不下去的都戰死了,能活下來的都是經過戰爭考驗的人。
李神策把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在損失相等的情況下,還有個好名聲可賺,采取個什麽態度,已經顯而易見了。
鄭靖業咳嗽一聲:“國家休養生息,內患不生,前線隻要能夠支持個三、五年,狄人不足為患。”
自從蕭令先死後,國家大權正式落到了政事堂的手裏,就借著蕭複禮的名義發布了輕徭薄賦的命令,免除了許多苛捐雜稅,與民休息。百姓的恢複能力是很強的,隻要上頭不要沒事找事地瞎折騰又是搞麵子工程又是政績建設,社會發展隻會更好不會更差。說來也是奇怪,自從蕭令先死了,這國家不說風調雨順吧,各種天災也少了不少,去年秋天的收成就不算壞。去年冬天雪下得很及時――瑞雪兆豐年,雖然壓塌了幾處民房造成了一些傷害,在有效的救濟之下也沒有產生更多的惡果。今年夏天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出現大麵積的旱澇。可以預見,今年秋天的收成隻有更好。
由於減輕了徭役與租賦,在各地方官有意無意之下――還是需要政績的,各地析出了不少隱田隱戶。鑒於手段並不激進,最後的析出總量也在承受範圍之內,倒沒有引起世家更大的不滿――有蕭令先任期內的簡單粗暴作對比,這樣確實已經很溫和了。
積少成多,全國這一年居然多出了十萬戶出來,蚊子再少也是肉啊!照這個勢頭,國力的恢複與增長也不是不可期待的事情。
有了內政的平穩做底氣,□□對雙鷹王的敲詐勒索再沒一點商量的意思。勇士兄一分錢好處也沒撈到,隻帶了一封措詞嚴肅的回信回去,信中明確指出,雙鷹王這樣坐地起價的行為是不講信用的,希望雙鷹王能夠“懸崖勒馬”。當然,為了兩國的麵子,也是因為□□準備是有些不足――主要是出色將領的缺乏――政事堂還是意思意思地給了雙鷹王帛百匹、金壺金杯一套,香料若幹。
勇士兄氣憤難平,揮著拳頭唾沫四濺地在朝堂上衝蕭複禮道:“我主不欲再興刀兵,你們太不識好了!”
臥槽!收保護費的小流氓你還有理了!尼瑪黑社會保護費收到警察局頭上了,你搞不搞笑啊?!朝上很多人在卷袖子,要知道人民內部矛盾都能在朝上互毆了,何況你個黑社會?!
蕭複禮倒是穩得住,清清脆脆的童聲道:“你們什麽時候好過啦?不是定遠將軍打跑了你們,你們會議和嗎?”
不用懷疑,這樣清晰的思路一定是他那個凶殘的女老師教的。鄭琰不遺餘力地向這小朋友灌輸著愛國主義思想,用極其形象的比喻與模型向蕭複禮講述了一個道理。鄭琰抓了兩把瓜子,一邊兒一半,西瓜籽的是蕭複禮、葵花籽的是雙鷹王,兩邊各抓出一小把:“跟狄人打,你損失,他也得損失,”從西瓜籽裏抓了一把扔到葵花籽子,“但是,不跟他打就給他,你少了,他一點兒損失沒有還有得賺,你就傻了!”頓了一頓,“咱們又不是打不過!”
道義什麽的,蕭複禮的其他老師講得也不少了,鄭琰要向他講的,就是什麽叫“國家利益”,什麽叫“弱國無外交”,什麽叫“裏子和麵子的辯證關係”。
勇士兄氣咻咻灰溜溜地走了,臨走還揚言報複。
鄭靖業一哂:“怎麽誰還曾指望過雙鷹王變成小白兔嗎?”
―――――――――――――――――――――――――――――――――――――――――
要真論起打仗來,雙鷹王還真是忌憚著蕭正乾,蕭正乾對戰爭的敏感,隻能用“天授”來形容。有些時候麵對有些人,你不得不承認“天命”的存在。雙鷹王不但感受到了來自蕭正乾的威脅,也感受到了□□邊境將領守城技能在不斷地刷著熟練度,狄部就是那個“有私奉獻”的陪練。
能夠統一草原的人就不會太傻,雙鷹王也知道就整體實力而言,狄部與□□有著不小的差距,這樣搞下去不是辦法,小打小鬧的根本就是在鍛煉對方的業務水平,他要大軍壓境,選一個突破口,撕開南朝防線的薄弱環節,狠狠地搶一票,在蕭正乾反應過來之前回來!
這需要很快的速度,也需要打一場攻堅戰,還需要比較詳細的情報。雙鷹王早在統一狄部的同時就抽調了一點人手探聽南朝情報了,但是由於人手有限,得到的情報也比較粗略,更不要說雙方開戰之後南朝的調整了。
大家從地圖上來看,邊境線是漫長的,而防守的一方不可能排出人牆來攔著,似乎選一個沒人看守的地方就能進來,實則不然。現實中,有些地方沒人看守,那是因為根本不用看守!懸崖峭壁,有種你就爬吧!泥潭沼澤,不怕被活埋了你就過來呀!哦,表忘了還有大漠戈壁哦親!
雙鷹王決定,暫時要和平,麻痹對方,滲透南朝至少要得到比較方便的行軍路線情報。
勇士兄非常不忿,對著王座上的魁梧男子叫道:“王,南朝人太壞了!不打不知道老實!”
雙鷹王扶額,你以為我不想打嗎?但是他麵容沉毅,從那表情上看不出正在吐槽著自己的下屬,聲音裏帶著男性的低沉:“你打得贏蕭正乾嗎?”
勇士兄道:“隻要王答應,我帶本部人馬去!”
馬駿連忙站了起來:“不可!南朝已經有準備了,現在過去,人多也未必能占到便宜,人少了就隻好讓蕭正乾揀便宜了。如果出去大軍,隻怕後方不穩――青牛部西逃,聽說我們與南朝開戰,他們正在蠢蠢欲動呢。”
勇士兄極度不滿,輕蔑地看了馬駿一眼:“前怕狼後怕虎,真沒出息!”狠狠地啐了一口。不是沒人拿馬駿的出身說事兒,不過上一個這樣幹的人已經被滅得骨頭渣子都碎了,勇士兄也隻好說馬駿膽小。
馬駿不搭理勇士兄,嚴肅地對雙鷹王道:“南朝人多奸詐,最好挑唆他人內鬥,如今青牛部現在的在那裏,又似不聽號令,南朝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如果我們要大動,也需要時間準備,要出其不意,不能給他們察覺到了。現在就要表現得和平,如果隻是國書來往討價還價也就罷了,貿然出擊被蕭正乾打敗了,再要議和,就是求和了,太丟臉了!”
雙鷹王認為馬駿說得有道理,勇士兄憤怒地道:“你們總有理!”說不過你們,我不說了!拂袖而去,接著就擅自帶著本部三千人南下找蕭正乾的麻煩去了。
也就是給蕭正乾添了一點兒小麻煩罷了,要不怎麽說北方友人純樸呢?明知道蕭正乾不好惹,還去挑他的防線搞,這不是找死呢嗎?蕭正乾以死傷七十九人為代價,重創勇士兄,斬首千餘級,追著勇士兄的屁股後麵跑,把他的人馬都打散了,勇士兄還被一箭穿心了。
馬駿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得到敗報,雙鷹王很有範兒地沒有暴跳如雷,卻急召馬駿來商議:“這一仗我軍士氣”
“南朝讓蕭正乾做小皇帝的老師,眼下離間之計用不了。勇士不聽號令,擅自出擊,可見有些人還是不能令行禁止,這樣衝動,打起仗來是要吃大虧的,我們準備也不足,就讓南朝再得意些時候吧。我所擔心的,是南朝鼓動青牛部,他們知道草原上的一切,哪裏有水源,哪裏的避風處,哪裏的草場肥美……”
雙鷹王道:“聽你的!”
馬駿還真是了解南朝人,至少鄭靖業、李神策這兩個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當年抓到的幾個青牛部的人一直關在京中,也沒還給青牛部,今年早些時候就以他們為向導,順著大概的方向,摸到了青牛部所在地,許以優厚的條件:隻要青牛部能打回去,□□就承認青牛部的存在,還給冊封,必要的時候還會給軍事援助。
鄭靖業人盡其用地給這個代表□□去了商人、地痞、騙子等人作為成員,極盡忽悠之能事:“雙鷹王南下,為定遠將軍所阻,喪師而遁,南下受阻,以雙鷹王的野心,他會安份嗎?其他六部已經被他吞了,你說,他接下來是往西打呢往西打呢還是往西打呢?什麽,你不信?不信就派人往東邊露個頭瞧瞧呀!”
“這麽短的時候並吞六部,雙鷹王內部也不穩呀,不趁著現在出手,等他真正變成鐵板一塊了,咱們扛得住,你們就要倒黴了。”
“跟著朝廷混,有酒喝喲、有絲綢穿哦、有菜吃哦~跟著雙鷹王混,你們是後到的,哪怕他南侵成功了,得到的好處怎麽會先分給你們?到時候出力的是你,享受沒你的份兒,你說是不是啊?”
“嗨,就算再不行,也能入京受封啊,京城不比草原過得舒服嗎?什麽?看重門第?您瞧,我是商人,都能做使團成員了,這個,以前是做小買賣的(騙人的買賣),他也能來呢。京城沒那麽多歧視的啦!”
一群仙人跳的大騙子,京城的人精兒都有被騙的時候,何況是純樸的少數民族同胞?數次告訴自己“南朝沒好人”、“我們吃過虧”等等等等的青牛部,最後還是被忽悠到了,開始試探性地東進打聽消息。遊牧民族不存在什麽故土難離,但是被逼逃難什麽的真是讓人不爽,西遷之處是有草場,卻不如老家豐美,本身就有些少壯派想回去。
――――――――――――――――――――――――――――――――――――――――
挑動群眾鬥群眾計劃奏效,朝廷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了,對勇士兄說得硬氣,政事堂心裏卻明白,這一仗雖然免不了,但是現在能不打就不打,國家前一段時間折騰得有點兒厲害,也需要時間來恢複。
熙山的空氣卻輕鬆了起來,前線緊張,腐敗階層不一定緊張,前線放鬆了,腐敗階層一定跟著放鬆。就跟物價似的。
一放鬆,就要有娛樂,隻恨蕭令先去年才死,現在還要意思意思地不要太鬧騰。成年人不能聽歌看舞,尤其是翠微宮裏,小朋友們就沒有這個顧忌了,他們也不需要歌舞,就是喜歡四處跑,做遊戲、玩玩具、過家家。
徐瑩最終留下了一個五歲、兩個四歲、一個六歲的四個侄女在翠微宮裏跟女兒一起養著玩兒,內心未嚐沒有在家族下一代裏擇一而立為皇後的意思。阿元雖好,畢竟不是親生,如果能夠娶了親侄女兒,這親上作親,徐瑩才好放心。讓侄女入宮,一是感受宮廷的氛圍――徐瑩從自己身上吸取了教訓,宮廷裏的生活跟宮外不一樣――二是爭取能夠跟蕭複禮青梅竹馬,三則是讓二娘與未來可能的嫂子們多多相處。
是的,嫂子們,徐瑩不介意蕭複禮留下複數個的徐家女孩子,兩到三個都可以。能保證孫子的母親姓徐就再好不過了!
有了這樣的小算盤,徐瑩就有意培養侄女們,開始熟記宮中的規則,派人指導她們的儀態,也讓她們讀書、學習技藝。二娘自是與表姐們一起學習,這讓她頗為頭痛。二娘的父母資質都不算太好,除非基因變異,或者環境逼迫,否則學成個一代才女的概率不比她變成個淑女高。
哼哼唧唧地跑到徐瑩那裏要求寬限,徐瑩為難了,一是準備培養的準兒媳婦們,一是自己心愛的女兒。為了讓女兒開心,不讓兒媳婦們學習,最後不討皇帝歡心,這似乎不行。哪怕有把握蕭複禮看在她的麵子上不會對徐家女孩兒不好,可不學無術的皇後未免讓人看不過眼。為了讓侄女們讀書,限製了女兒的個性,徐瑩又心疼。
最後隻好決定:“你上課的時候別亂動,下了課,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這個指導思想也不錯,該學就學該玩就玩,但是徐瑩低估了二娘的破壞力。不認真聽課的孩子比認真聽講的孩子學得好的機率有多大?學得壞的孩子比學得好的孩子更受老師誇獎的機率有多大?尤其在徐家幾個女孩子還是皇太後的親侄女的情況下,教授禮儀的宦官偏心也不能偏得太厲害。
人家是丈夫夾在媳婦和婆婆中間受氣,徐瑩是夾在女兒和侄女中間頭疼。
最後隻好默許了二娘逃學到處跑,二娘的玩伴學習去了,可她還有個姐姐,大娘是個不得不老實的孩子,爹沒了,媽懦弱,還被當□□宮的人嚇過一跳。無奈之下,大娘被二娘拖著滿宮跑,倒是被帶得活潑了幾分。
一個二娘就夠受的了,再來一個漸漸活潑的大娘,翠微宮裏未免太過活潑了些,蕭複禮也跟著遭了一回殃。
話說,蕭複禮同學現在雖然在翠微宮裏上學了,卻收到了鄭老師和池小師弟的大包禮物,把住的地方辟了一小塊兒作遊戲角,學累了就玩一玩。楚椿等人雖然古板,卻還沒有到另一個時空裏某些老夫子動轍說小朋友“玩物喪誌”那麽變態的地步。蕭複禮同學過得還是很開心的。
直到二娘某天中午不肯午睡,跑到她哥那裏玩。
蕭二娘對蕭複禮比雙鷹王對朝廷手黑多了,看上了就想要,蕭複禮還不能不給。當哥的人最苦逼了,一句:“你比她大,要讓著她。”就能讓所有的公平正義滾到馬裏亞納海溝裏不見天日。
蕭複禮笑得有點兒扭曲地看著妹妹:“二娘喜歡就拿去玩罷。”
蕭二娘現在倒也懂了些禮貌,要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開心地道:“謝謝大哥。”招呼人就把她喜歡的給搬走了,隻給蕭複禮留下一幅拚了一半的拚圖,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她沒耐心拚,希望蕭複禮拚完了之後再來討要。
拖著一大捧玩具去找徐瑩的蕭二娘樂得一蹦一跳像隻可愛的小白兔,進門就喊:“阿娘阿娘,快來看,大郎給我好玩的東西啦!”
“大郎哪裏來的這些?我怎麽不知道?”徐瑩打發女兒去玩,又把蕭複禮叫來詢問。
蕭複禮隻好坦白:“到先生那裏讀書,看到先生家大郎玩的,瞧著喜歡,就要了些來。”
經他這麽一提,徐瑩記起來鄭琰似乎有一雙兒女的,隻不過出於種種原因她還沒有見到。算一算,鄭琰的長女比二娘還要大一歲,不如宣進宮來一見。
徐瑩想見池小蘿莉還真是不容易,小蘿莉無法自己入宮,得有人帶著,她親媽正在養胎中,皇太後什麽時候想見還真要約個差不多的時間。選了個陰天,鄭琰帶著女兒到了翠微宮。
池小蘿莉頭一回到這裏來,滿眼心奇地扒著車窗看東看西,一等車到了地頭兒,她又作一副沉著冷靜狀,要多淑女有多淑女。鄭琰腹誹:這樣裝x的本事,真不愧是姓池!
沒了個解說員兼軍師,徐瑩已經有一段日子不每天聽政了――聽也聽不懂,隻在鄭琰給蕭複禮上課的時候才出席大朝會,聽一聽解說。今天不是大朝會,蕭複禮去旁聽,徐瑩帶著女孩子們玩。她們先見到了鄭琰母女。
看到鄭琰,徐瑩的眼睛先往她肚子上一瞄,帶一點酸意地道:“已經顯出一點來了。”
鄭琰道:“還早呢,這是穿得寬鬆。”
池小蘿莉乖乖上前給徐瑩見禮,徐瑩畢竟年輕,對可愛的小孩子沒啥抵抗力,抱過來一頓親:“長得可真好!”點著她的小鼻子,覺得小鼻尖兒又軟又q,真的好可愛呀!
問池小蘿莉:“叫什麽,今年幾歲了。”一類的問題,小蘿莉一一回答,口齒頗為清楚,還回答了弟弟多大了這類的問題。
蕭二娘等幾個小女孩子也好奇地看著池小蘿莉,蕭二娘還跑過來爬到坐榻上拉拉池小蘿莉的小手。
正在這時,蕭複禮“下班”回來了。看到鄭琰在他很高興,先問了徐瑩好,又問了鄭琰好,還向池小蘿莉打了個招呼:“春華也來了呀?”口氣像個親切的大哥哥。
徐瑩沒來由生出一股危機感來,池小蘿莉爹娘都是美人兒,她本人生得也極漂亮可愛。雖然二娘的表姐們也能用漂亮可愛來形容,可是吧,這有一億也是富人,有一百億也是富人。侄女們差點變成對照組這件事情,讓徐瑩有點介懷:“好啦,小娘子們去玩,我們有正事說呢。”
把女孩子們打發掉,不在蕭複禮麵前作對照,徐瑩又沒話找話地問一點今天的朝政,再讓鄭琰解說一下。今天不是鄭琰上課的日子,蕭複禮隻好再戀戀不舍地跑去上課,他很想跟鄭琰告狀:二娘把我的玩具給搶走了,可惜有徐瑩在。
咳咳,不用他自己上陣,就已經有人把消息傳到鄭琰耳朵裏了。池小蘿莉在回家的車上就匯報了:“阿娘,阿元把你給他的玩具給蕭二了。”
這句話在□□與狄部之間的矛盾這個問題上同樣適用。你來我往的磨牙,勇士兄理所當然地言語恐嚇、敲詐勒索。政事堂也理所當然地寸步不讓,開神馬玩笑!雖然皇帝年紀小,雖然□□也是內憂外患,但是底子還在,又沒有一個以二貨皇帝為首的二貨集團拖後腿,不主動去收拾別人,防禦的能力還是有的吧?
更何況蕭令先這輩子做的唯一一件對事――發掘蕭正乾――對於目前的局勢來說,是一塊至關重要的砝碼。朝廷不會再允許蕭正乾主動出擊,但是有他坐鎮寧遠軍,防守還是綽綽有餘的。除了蕭正乾之外,其餘如張進書等也不算是庸手,守個城還是能做到的,雖然免不了被搶一點點東西走,損失還是在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的。
再者,就像池之所說的,有喂你的功夫,還拿來喂自家人哩!李神策說得就更明白了:“征戰所耗者不外糧草軍械,求和亦如此,朝廷防守的能力還是有的,隻要暫不出擊,狄人也討不到便宜去!戰,諸公還有個好名聲,和,子孫也要蒙羞,態度強硬一點,不但不比求和多損失物資,還能賺個好名聲,劃算!”
這也是建立在經過幾年戰爭,頗有些中下層軍官曆練了出來的基礎上的――熬不下去的都戰死了,能活下來的都是經過戰爭考驗的人。
李神策把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在損失相等的情況下,還有個好名聲可賺,采取個什麽態度,已經顯而易見了。
鄭靖業咳嗽一聲:“國家休養生息,內患不生,前線隻要能夠支持個三、五年,狄人不足為患。”
自從蕭令先死後,國家大權正式落到了政事堂的手裏,就借著蕭複禮的名義發布了輕徭薄賦的命令,免除了許多苛捐雜稅,與民休息。百姓的恢複能力是很強的,隻要上頭不要沒事找事地瞎折騰又是搞麵子工程又是政績建設,社會發展隻會更好不會更差。說來也是奇怪,自從蕭令先死了,這國家不說風調雨順吧,各種天災也少了不少,去年秋天的收成就不算壞。去年冬天雪下得很及時――瑞雪兆豐年,雖然壓塌了幾處民房造成了一些傷害,在有效的救濟之下也沒有產生更多的惡果。今年夏天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出現大麵積的旱澇。可以預見,今年秋天的收成隻有更好。
由於減輕了徭役與租賦,在各地方官有意無意之下――還是需要政績的,各地析出了不少隱田隱戶。鑒於手段並不激進,最後的析出總量也在承受範圍之內,倒沒有引起世家更大的不滿――有蕭令先任期內的簡單粗暴作對比,這樣確實已經很溫和了。
積少成多,全國這一年居然多出了十萬戶出來,蚊子再少也是肉啊!照這個勢頭,國力的恢複與增長也不是不可期待的事情。
有了內政的平穩做底氣,□□對雙鷹王的敲詐勒索再沒一點商量的意思。勇士兄一分錢好處也沒撈到,隻帶了一封措詞嚴肅的回信回去,信中明確指出,雙鷹王這樣坐地起價的行為是不講信用的,希望雙鷹王能夠“懸崖勒馬”。當然,為了兩國的麵子,也是因為□□準備是有些不足――主要是出色將領的缺乏――政事堂還是意思意思地給了雙鷹王帛百匹、金壺金杯一套,香料若幹。
勇士兄氣憤難平,揮著拳頭唾沫四濺地在朝堂上衝蕭複禮道:“我主不欲再興刀兵,你們太不識好了!”
臥槽!收保護費的小流氓你還有理了!尼瑪黑社會保護費收到警察局頭上了,你搞不搞笑啊?!朝上很多人在卷袖子,要知道人民內部矛盾都能在朝上互毆了,何況你個黑社會?!
蕭複禮倒是穩得住,清清脆脆的童聲道:“你們什麽時候好過啦?不是定遠將軍打跑了你們,你們會議和嗎?”
不用懷疑,這樣清晰的思路一定是他那個凶殘的女老師教的。鄭琰不遺餘力地向這小朋友灌輸著愛國主義思想,用極其形象的比喻與模型向蕭複禮講述了一個道理。鄭琰抓了兩把瓜子,一邊兒一半,西瓜籽的是蕭複禮、葵花籽的是雙鷹王,兩邊各抓出一小把:“跟狄人打,你損失,他也得損失,”從西瓜籽裏抓了一把扔到葵花籽子,“但是,不跟他打就給他,你少了,他一點兒損失沒有還有得賺,你就傻了!”頓了一頓,“咱們又不是打不過!”
道義什麽的,蕭複禮的其他老師講得也不少了,鄭琰要向他講的,就是什麽叫“國家利益”,什麽叫“弱國無外交”,什麽叫“裏子和麵子的辯證關係”。
勇士兄氣咻咻灰溜溜地走了,臨走還揚言報複。
鄭靖業一哂:“怎麽誰還曾指望過雙鷹王變成小白兔嗎?”
―――――――――――――――――――――――――――――――――――――――――
要真論起打仗來,雙鷹王還真是忌憚著蕭正乾,蕭正乾對戰爭的敏感,隻能用“天授”來形容。有些時候麵對有些人,你不得不承認“天命”的存在。雙鷹王不但感受到了來自蕭正乾的威脅,也感受到了□□邊境將領守城技能在不斷地刷著熟練度,狄部就是那個“有私奉獻”的陪練。
能夠統一草原的人就不會太傻,雙鷹王也知道就整體實力而言,狄部與□□有著不小的差距,這樣搞下去不是辦法,小打小鬧的根本就是在鍛煉對方的業務水平,他要大軍壓境,選一個突破口,撕開南朝防線的薄弱環節,狠狠地搶一票,在蕭正乾反應過來之前回來!
這需要很快的速度,也需要打一場攻堅戰,還需要比較詳細的情報。雙鷹王早在統一狄部的同時就抽調了一點人手探聽南朝情報了,但是由於人手有限,得到的情報也比較粗略,更不要說雙方開戰之後南朝的調整了。
大家從地圖上來看,邊境線是漫長的,而防守的一方不可能排出人牆來攔著,似乎選一個沒人看守的地方就能進來,實則不然。現實中,有些地方沒人看守,那是因為根本不用看守!懸崖峭壁,有種你就爬吧!泥潭沼澤,不怕被活埋了你就過來呀!哦,表忘了還有大漠戈壁哦親!
雙鷹王決定,暫時要和平,麻痹對方,滲透南朝至少要得到比較方便的行軍路線情報。
勇士兄非常不忿,對著王座上的魁梧男子叫道:“王,南朝人太壞了!不打不知道老實!”
雙鷹王扶額,你以為我不想打嗎?但是他麵容沉毅,從那表情上看不出正在吐槽著自己的下屬,聲音裏帶著男性的低沉:“你打得贏蕭正乾嗎?”
勇士兄道:“隻要王答應,我帶本部人馬去!”
馬駿連忙站了起來:“不可!南朝已經有準備了,現在過去,人多也未必能占到便宜,人少了就隻好讓蕭正乾揀便宜了。如果出去大軍,隻怕後方不穩――青牛部西逃,聽說我們與南朝開戰,他們正在蠢蠢欲動呢。”
勇士兄極度不滿,輕蔑地看了馬駿一眼:“前怕狼後怕虎,真沒出息!”狠狠地啐了一口。不是沒人拿馬駿的出身說事兒,不過上一個這樣幹的人已經被滅得骨頭渣子都碎了,勇士兄也隻好說馬駿膽小。
馬駿不搭理勇士兄,嚴肅地對雙鷹王道:“南朝人多奸詐,最好挑唆他人內鬥,如今青牛部現在的在那裏,又似不聽號令,南朝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如果我們要大動,也需要時間準備,要出其不意,不能給他們察覺到了。現在就要表現得和平,如果隻是國書來往討價還價也就罷了,貿然出擊被蕭正乾打敗了,再要議和,就是求和了,太丟臉了!”
雙鷹王認為馬駿說得有道理,勇士兄憤怒地道:“你們總有理!”說不過你們,我不說了!拂袖而去,接著就擅自帶著本部三千人南下找蕭正乾的麻煩去了。
也就是給蕭正乾添了一點兒小麻煩罷了,要不怎麽說北方友人純樸呢?明知道蕭正乾不好惹,還去挑他的防線搞,這不是找死呢嗎?蕭正乾以死傷七十九人為代價,重創勇士兄,斬首千餘級,追著勇士兄的屁股後麵跑,把他的人馬都打散了,勇士兄還被一箭穿心了。
馬駿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得到敗報,雙鷹王很有範兒地沒有暴跳如雷,卻急召馬駿來商議:“這一仗我軍士氣”
“南朝讓蕭正乾做小皇帝的老師,眼下離間之計用不了。勇士不聽號令,擅自出擊,可見有些人還是不能令行禁止,這樣衝動,打起仗來是要吃大虧的,我們準備也不足,就讓南朝再得意些時候吧。我所擔心的,是南朝鼓動青牛部,他們知道草原上的一切,哪裏有水源,哪裏的避風處,哪裏的草場肥美……”
雙鷹王道:“聽你的!”
馬駿還真是了解南朝人,至少鄭靖業、李神策這兩個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當年抓到的幾個青牛部的人一直關在京中,也沒還給青牛部,今年早些時候就以他們為向導,順著大概的方向,摸到了青牛部所在地,許以優厚的條件:隻要青牛部能打回去,□□就承認青牛部的存在,還給冊封,必要的時候還會給軍事援助。
鄭靖業人盡其用地給這個代表□□去了商人、地痞、騙子等人作為成員,極盡忽悠之能事:“雙鷹王南下,為定遠將軍所阻,喪師而遁,南下受阻,以雙鷹王的野心,他會安份嗎?其他六部已經被他吞了,你說,他接下來是往西打呢往西打呢還是往西打呢?什麽,你不信?不信就派人往東邊露個頭瞧瞧呀!”
“這麽短的時候並吞六部,雙鷹王內部也不穩呀,不趁著現在出手,等他真正變成鐵板一塊了,咱們扛得住,你們就要倒黴了。”
“跟著朝廷混,有酒喝喲、有絲綢穿哦、有菜吃哦~跟著雙鷹王混,你們是後到的,哪怕他南侵成功了,得到的好處怎麽會先分給你們?到時候出力的是你,享受沒你的份兒,你說是不是啊?”
“嗨,就算再不行,也能入京受封啊,京城不比草原過得舒服嗎?什麽?看重門第?您瞧,我是商人,都能做使團成員了,這個,以前是做小買賣的(騙人的買賣),他也能來呢。京城沒那麽多歧視的啦!”
一群仙人跳的大騙子,京城的人精兒都有被騙的時候,何況是純樸的少數民族同胞?數次告訴自己“南朝沒好人”、“我們吃過虧”等等等等的青牛部,最後還是被忽悠到了,開始試探性地東進打聽消息。遊牧民族不存在什麽故土難離,但是被逼逃難什麽的真是讓人不爽,西遷之處是有草場,卻不如老家豐美,本身就有些少壯派想回去。
――――――――――――――――――――――――――――――――――――――――
挑動群眾鬥群眾計劃奏效,朝廷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了,對勇士兄說得硬氣,政事堂心裏卻明白,這一仗雖然免不了,但是現在能不打就不打,國家前一段時間折騰得有點兒厲害,也需要時間來恢複。
熙山的空氣卻輕鬆了起來,前線緊張,腐敗階層不一定緊張,前線放鬆了,腐敗階層一定跟著放鬆。就跟物價似的。
一放鬆,就要有娛樂,隻恨蕭令先去年才死,現在還要意思意思地不要太鬧騰。成年人不能聽歌看舞,尤其是翠微宮裏,小朋友們就沒有這個顧忌了,他們也不需要歌舞,就是喜歡四處跑,做遊戲、玩玩具、過家家。
徐瑩最終留下了一個五歲、兩個四歲、一個六歲的四個侄女在翠微宮裏跟女兒一起養著玩兒,內心未嚐沒有在家族下一代裏擇一而立為皇後的意思。阿元雖好,畢竟不是親生,如果能夠娶了親侄女兒,這親上作親,徐瑩才好放心。讓侄女入宮,一是感受宮廷的氛圍――徐瑩從自己身上吸取了教訓,宮廷裏的生活跟宮外不一樣――二是爭取能夠跟蕭複禮青梅竹馬,三則是讓二娘與未來可能的嫂子們多多相處。
是的,嫂子們,徐瑩不介意蕭複禮留下複數個的徐家女孩子,兩到三個都可以。能保證孫子的母親姓徐就再好不過了!
有了這樣的小算盤,徐瑩就有意培養侄女們,開始熟記宮中的規則,派人指導她們的儀態,也讓她們讀書、學習技藝。二娘自是與表姐們一起學習,這讓她頗為頭痛。二娘的父母資質都不算太好,除非基因變異,或者環境逼迫,否則學成個一代才女的概率不比她變成個淑女高。
哼哼唧唧地跑到徐瑩那裏要求寬限,徐瑩為難了,一是準備培養的準兒媳婦們,一是自己心愛的女兒。為了讓女兒開心,不讓兒媳婦們學習,最後不討皇帝歡心,這似乎不行。哪怕有把握蕭複禮看在她的麵子上不會對徐家女孩兒不好,可不學無術的皇後未免讓人看不過眼。為了讓侄女們讀書,限製了女兒的個性,徐瑩又心疼。
最後隻好決定:“你上課的時候別亂動,下了課,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這個指導思想也不錯,該學就學該玩就玩,但是徐瑩低估了二娘的破壞力。不認真聽課的孩子比認真聽講的孩子學得好的機率有多大?學得壞的孩子比學得好的孩子更受老師誇獎的機率有多大?尤其在徐家幾個女孩子還是皇太後的親侄女的情況下,教授禮儀的宦官偏心也不能偏得太厲害。
人家是丈夫夾在媳婦和婆婆中間受氣,徐瑩是夾在女兒和侄女中間頭疼。
最後隻好默許了二娘逃學到處跑,二娘的玩伴學習去了,可她還有個姐姐,大娘是個不得不老實的孩子,爹沒了,媽懦弱,還被當□□宮的人嚇過一跳。無奈之下,大娘被二娘拖著滿宮跑,倒是被帶得活潑了幾分。
一個二娘就夠受的了,再來一個漸漸活潑的大娘,翠微宮裏未免太過活潑了些,蕭複禮也跟著遭了一回殃。
話說,蕭複禮同學現在雖然在翠微宮裏上學了,卻收到了鄭老師和池小師弟的大包禮物,把住的地方辟了一小塊兒作遊戲角,學累了就玩一玩。楚椿等人雖然古板,卻還沒有到另一個時空裏某些老夫子動轍說小朋友“玩物喪誌”那麽變態的地步。蕭複禮同學過得還是很開心的。
直到二娘某天中午不肯午睡,跑到她哥那裏玩。
蕭二娘對蕭複禮比雙鷹王對朝廷手黑多了,看上了就想要,蕭複禮還不能不給。當哥的人最苦逼了,一句:“你比她大,要讓著她。”就能讓所有的公平正義滾到馬裏亞納海溝裏不見天日。
蕭複禮笑得有點兒扭曲地看著妹妹:“二娘喜歡就拿去玩罷。”
蕭二娘現在倒也懂了些禮貌,要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開心地道:“謝謝大哥。”招呼人就把她喜歡的給搬走了,隻給蕭複禮留下一幅拚了一半的拚圖,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她沒耐心拚,希望蕭複禮拚完了之後再來討要。
拖著一大捧玩具去找徐瑩的蕭二娘樂得一蹦一跳像隻可愛的小白兔,進門就喊:“阿娘阿娘,快來看,大郎給我好玩的東西啦!”
“大郎哪裏來的這些?我怎麽不知道?”徐瑩打發女兒去玩,又把蕭複禮叫來詢問。
蕭複禮隻好坦白:“到先生那裏讀書,看到先生家大郎玩的,瞧著喜歡,就要了些來。”
經他這麽一提,徐瑩記起來鄭琰似乎有一雙兒女的,隻不過出於種種原因她還沒有見到。算一算,鄭琰的長女比二娘還要大一歲,不如宣進宮來一見。
徐瑩想見池小蘿莉還真是不容易,小蘿莉無法自己入宮,得有人帶著,她親媽正在養胎中,皇太後什麽時候想見還真要約個差不多的時間。選了個陰天,鄭琰帶著女兒到了翠微宮。
池小蘿莉頭一回到這裏來,滿眼心奇地扒著車窗看東看西,一等車到了地頭兒,她又作一副沉著冷靜狀,要多淑女有多淑女。鄭琰腹誹:這樣裝x的本事,真不愧是姓池!
沒了個解說員兼軍師,徐瑩已經有一段日子不每天聽政了――聽也聽不懂,隻在鄭琰給蕭複禮上課的時候才出席大朝會,聽一聽解說。今天不是大朝會,蕭複禮去旁聽,徐瑩帶著女孩子們玩。她們先見到了鄭琰母女。
看到鄭琰,徐瑩的眼睛先往她肚子上一瞄,帶一點酸意地道:“已經顯出一點來了。”
鄭琰道:“還早呢,這是穿得寬鬆。”
池小蘿莉乖乖上前給徐瑩見禮,徐瑩畢竟年輕,對可愛的小孩子沒啥抵抗力,抱過來一頓親:“長得可真好!”點著她的小鼻子,覺得小鼻尖兒又軟又q,真的好可愛呀!
問池小蘿莉:“叫什麽,今年幾歲了。”一類的問題,小蘿莉一一回答,口齒頗為清楚,還回答了弟弟多大了這類的問題。
蕭二娘等幾個小女孩子也好奇地看著池小蘿莉,蕭二娘還跑過來爬到坐榻上拉拉池小蘿莉的小手。
正在這時,蕭複禮“下班”回來了。看到鄭琰在他很高興,先問了徐瑩好,又問了鄭琰好,還向池小蘿莉打了個招呼:“春華也來了呀?”口氣像個親切的大哥哥。
徐瑩沒來由生出一股危機感來,池小蘿莉爹娘都是美人兒,她本人生得也極漂亮可愛。雖然二娘的表姐們也能用漂亮可愛來形容,可是吧,這有一億也是富人,有一百億也是富人。侄女們差點變成對照組這件事情,讓徐瑩有點介懷:“好啦,小娘子們去玩,我們有正事說呢。”
把女孩子們打發掉,不在蕭複禮麵前作對照,徐瑩又沒話找話地問一點今天的朝政,再讓鄭琰解說一下。今天不是鄭琰上課的日子,蕭複禮隻好再戀戀不舍地跑去上課,他很想跟鄭琰告狀:二娘把我的玩具給搶走了,可惜有徐瑩在。
咳咳,不用他自己上陣,就已經有人把消息傳到鄭琰耳朵裏了。池小蘿莉在回家的車上就匯報了:“阿娘,阿元把你給他的玩具給蕭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