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靖業一張仍舊稱得上清俊的麵孔掛上猥瑣的討好的笑容,看得鄭琰的臉皮一抽一抽的,尼瑪這要說出去誰信啊?!親爹哎,你是奸賊,奸賊你知道不?在前不久的追封太子生母與冊立太子的事件中 ,你的被唾棄指數達到新高,你的奸詐形象得到了最新詮釋,你的形象現在應該是一身黑漆漆、隻有眼睛是紅的、用來嚇唬小朋友的好嗎?掛上這樣一副諂媚相到底是要鬧哪樣啊?那是佞臣的工作好嗎?嗚嗚,現在池之是佞臣t t
一想到爹是奸賊,老公是佞臣,鄭琰心裏奔過一萬頭神獸,還要掛上跟她爹一模一樣的假笑:“阿爹~”甜度五顆星!
鄭靖業非常不含糊地摸著女兒的頭發,鄭琰這娃也不知道為什麽,不太喜歡往腦袋上堆太多的首飾,這樣也好,摸起來順手。鄭靖業在女兒軟軟的頭發上又摸了兩把:“今天怎麽不去你先生那裏了啊?”
“……不是說先生病了嗎?”
“哎呀呀,先生病了,應該去探病嘛!”
鄭琰頭疼了:“先生慪著氣呢。”還不是你惹的禍!
顧益純真的是個善良的人,一個有良心的人,雖然外表看起來灑脫,某些時候表現得像個紈絝流氓,本質上還是一個好人,比他師弟、老婆、學生都好的好人。說來廢太子的時候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的,甚至還開心的來著,現在想來真是慚愧――顧益純被自己的良心折磨著。他明白由來立太子都要磨一回牙,尤其是像現在這個樣子的,更是難上加難,所以鄭靖業這些人搞操作的時候他沒有鬧意見去添亂。
但是他還是接受無能,尤其是對皇帝這種“以妾為妻”的行為非常地不齒!這是錯誤的,生下的兒子再怎麽樣好,也不能以妾為妻!顧益純可以接受太子登基後尊奉生母為太後,卻不能讚同皇帝扶正小老婆。心中有堅持,這大概就是他為什麽一直不肯出仕的原因吧。
鄭靖業和池之這兩個貨,居然敢辦出這樣的事情來!尤其是池之,居然一點堅持也沒有,還代皇帝擬了詔書!沒節操沒下限到一定程度了,顧益純真不敢相信這是池家的孩子、這是他教過的學生!
顧益純很傷感,活了這麽一把年紀了,他明白世上有許多黑暗的事情,卻不想親眼看見這樣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破壞規則的行為!尤其辦這事兒的還有他印象中十分可愛的師弟,以及眼前非常乖巧的徒弟。真是太傷感了。
等太子冊立之事定了下來,他病了,咳,就是心裏堵,心情不好,身體依舊很硬朗――誰都不見!
顧益純是個很和藹的長輩,就是親生兒子,他也不曾打罵,顧寧顧寬的小屁股,也隻是玩笑式拍兩下。所以他既沒罵師弟、也沒打徒弟,他老人家非暴力不合作――不肯見人!
自認是有人情味兒的好人的鄭靖業與池之翁婿兩個急得團團轉,顧益純把書齋門一關,他倆都不敢去敲門!隔門道歉吧,顧益純也隔門回答:“身上不□□寧,你們回去吧。”學生們自然也都停課了。
好人鄭靖業就把主意打到了女兒身上,不為別的,就因為身邊全是一群臭小子,就這一個閨女,連顧益純也是把鄭琰當閨女看的。想想他自己總是被女兒弄得上不去下不來,想來顧益純也是一樣的吧?
鄭琰應該是最理解顧益純感受的一個人了,所以聽說老師“病”了,她的第一反應是:讓人家好好靜一靜吧。說真的,她自己都非常想靜一靜了,好好地反省一下,然後……再繼續做壞事去。終於明白了什麽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她還沒有高尚到要犧牲自己的地步,就隻好一麵流著鱷魚眼淚,一麵吃肉。唉。
鄭靖業很擔心顧益純的心理狀態,他對顧益純這個人還是很了解的,知道這次的事情已經超出顧益純能夠容忍的範圍了,非要逼著閨女去賣萌哄顧益純不可!見鄭琰沒有痛快答應,胳膊一拐,勾著鄭琰的脖子:“去不去?去不去?”
快要被勒死了!鄭琰吐著舌頭答應了:“鬆開鬆開,去!去!”
然後被拎去了顧益純書房外。慶林長公主、池之等等都在了,顧益純還是窩在書齋裏麵不出來,顧老頭脾氣一上來,還真是誰都不敢惹。
鄭琰舔舔手指,在一幹人等驚詫的目光下,對著厚窗紙一戳,然後就趴了上去偷看屋裏。哦,顧老師正盤腿坐在榻上賭氣呢。那就好辦了,鄭琰後退一步,站起身來,抬腿就踹!
砰!
鄭靖業差點沒跳了起來,顧益純是真的跳了起來,你妹!太囂張了!睜眼一看,居然是鄭琰。
顧益純這兩天下巴碎在地上都要揀不起來了,先是他以為隻是“不得已”而使用手段的鄭靖業居然是個真腹黑,然後是他以為“識禮明法”的池之是個順著皇帝走的混球,最後“乖巧懂事”的鄭琰居然是個暴力女!這丫頭腳還沒收回來呢,大概是踹得太用力了,腳麻,還轉了轉腳腕。
鄭琰沒事兒人似的往顧益純對麵一坐:“咦?氣色不壞呀~”
顧益純:“……”作為一個有下限的好人,誰來告訴他要怎麽應付這個無恥到一定程度的丫頭?分明已經表示不想見人了好嗎?居然踹門!這貨絕對不是他教出來的!顧益純瞪了鄭靖業一眼。
鄭靖業一掃這幾日的黑暗氣場,笑得舒心極了,挺和氣地問:“聽說你身體不適,現在怎麽樣了?”
顧益純看到他就氣不打一處來,很有骨氣地別過了臉。慶林長公主好歹跟他過了好幾年兒子都生了倆,又有鄭琰等人在,脾氣好了好幾個百分點。咬牙又溫柔地問:“郎君,您這又是要做什麽呀?!嗯?!!!”
你傲嬌個毛線啊?
所以說,你們這群猥瑣的政客統統不懂顧名士那顆純潔的老心髒!你們都是魂淡!
鄭琰破門的任務已經完成,乖乖地溜了。池之頂上,一撩下擺,噗通一跪,什麽話都不說,就這麽跪著。顧益純心道,這是在挾勢逼近麽?也由著他跪,鄭琰不幹了:“這又是要做什麽呀?還是不是一家人啊?打什麽啞謎?累不累呀?這般不痛快,嗷~”被鄭靖業給敲了,嘟囔著摸著後腦勺兒,老實了。
池之聲情並茂:“學生知道先生為何而怒,學生不奉詔,難道要讓聖人親自動手嗎?界時要如何收場呢?那畢竟是聖人,且……”
到底是他學生,顧益純哼哼兩聲:“那就讓他自己寫!”
慶林長公主冷哼一聲,顧益純收聲,意識到當著人家妹妹的麵罵哥哥了,改口道:“你就順順溜溜的奉詔了?蠢物!好歹諫一諫啊!你怎麽就能這樣痛快地似詔了呢?你是什麽人?你現在是當朝大臣,你要對得起禮法良心,對得起朝廷俸祿啊!”
鄭靖業滿意於女婿的識相打前鋒,幫腔道:“最後不是也沒成麽?打一開頭兒,我就沒覺得這事兒會成。不過是以進為退罷了,聖人提一議,眾臣不從,則各讓一步。十七郎算是聖人兒子裏還算厚道的人啦,如齊王等隻盯著太子位不恤手足情的,可為人君乎?再如十四郎,無義棄妻,可以麽?可十七郎非嫡非長的畢竟是難事。到最後,許氏不也沒追封成麽?不過是權宜之計!”
“可也開了惡例!後世有私心者會拿這件事情作先例的,終有一天,禮法就是要被你們這樣敗壞的!”顧益純捶桌。
鄭靖業馬上保證:“以後再不會有這樣的事情了!必然從禮從法!”
顧益純繼續哼哼,他也不是不理解現在的情勢,不過是心中有氣,罵人一頓就好了。慶林長公主翻了個白眼,一手拉著鄭琰一手拉著池之,理都沒理那個年紀一大把還在傲嬌的老頭子,三個人出去了,留下鄭靖業繼續解釋。鄭靖業見人都走了,往顧益純身邊一坐,口氣裏帶著疲憊地道:“你尚且如此,可知君臣之心了。”
“哼!”
“你沒想過聖人春秋幾何了麽?慢慢來,怕來不及了呀!到時候儲位不定,又或者太子新立威勢不足。本朝有爭心的藩王還少麽?手足相殘的事情代代有,聖人怎麽不心焦?就算是我等,難道願意在亂局裏混?”
顧益純臉色稍緩:“你也……先打聲招呼嘛!”
鄭靖業搖頭道:“這樣的大事,怎麽可以隨便泄漏呢?看朝上的情形也看出來了,蔣進賢力挺魏王,沈晉呢看中燕王,齊王也不消停,你說,能不機密著來麽?”
三忽悠兩忽悠,顧益純被他忽悠得心軟了:“這些日子,累壞了吧?如今太子已立,大家都該消停一會兒了。”顧益純這麽說是有原因的,曆來藩王造反,成功得少,失敗得多,大臣們精明得很,尤其是世家,這會兒該想著怎麽樣跟新太子打好關係了。
鄭靖業道:“隻盼著聖人能多撐兩年。他還覺得這事兒對貴妃不起,心有愧疚,又常夢到魏靜淵,說對不起魏靜淵,身體也大不如前啦。”
顧益純道:“這個時候,你更該保重你自己才是,聖人有變,首相就要挺住!”
鄭靖業感動地道:“思玄,你不惱我了。”
顧益純哼唧一聲,鄭靖業大樂:“這便好啦,世人不解我便罷,你若惱我,我可受不了啊!”顧益純扭頭:“有些肚餓了。”
――――――――――――――――――――――――――――――――――――――――
身為一個奸賊,在目標人物麵前洗白自己是一項基本技能,鄭靖業這項技能基本上是個滿級。有他在,不但自己洗白了,連女婿、閨女、基友他老婆統統一起洗白了,又是吉祥的一家了。
一切安定,鄭琰被顧益純好一通批評:“你怎麽這麽粗野啊?你是個小娘子,人家男孩子都不像你這樣的。”
“阿爹掐著我脖子逼我叫門兒,我有什麽辦法啊?”鄭琰毫不猶豫地出賣了鄭靖業,“您不知道,他可凶了。成天念叨著,你師傅沒吃飯啊,你不去勸著,你也別吃飯了……您說,我有什麽辦法?”
顧益純笑笑:“隻怕禮法從此多難!”
鄭琰不語,心中還是很難過,居然頭腦發熱地應了一聲道:“您放心,咱們不會容法度敗壞的。”
顧益純摸著學生的腦袋,不再說話了,難呐!池之柔聲道:“此事無成,足證以妾為妻這事不可行。”這是個反例。顧益純隻好歎氣:“但願吧。”精神還是不太好,池之打起精神來忽悠他老師,從某些方麵來看,池之更像是鄭靖業的學生,比如忽悠人。
鄭琰見池之這個腹黑在忽悠自家純潔的老師,非常之不忍心,於是她走掉了。卻不知池之也在懊悔,確實應該“不奉詔”來的,至少要拒絕一次,然後再“勉為其難”,嗯,以後要注意了。
鄭琰去尋了慶林長公主。慶林長公主正在閑著沒事兒撥著手爐裏的炭塊兒:“他們還在說著呢?”
“嗯。”
“你先生就是心太重,這事兒,有什麽呢?”
“師母,幫我個忙唄。”
“嗯?”
“貴妃那裏,好久不見了,大概不想見我們了吧?我還是有些不忍心呐,想見一見她。”
“理她做什麽?”慶林長公主冷笑道,“我原以為她是個聰明人,不料這十多年了還是沒個長進。一個女人,要是以為哄住了男人就能拿住了江山,她就沒藥治了!一個皇帝,要是為著個寵妾胡亂定了太子,那這江山也就完了。”
“這麽些年,貴妃對我確是不壞的。”
“你要不是首相的閨女,看她對你還好不好。”
“這緣份呐,怎麽開頭的也不是那麽重要,還是看相處呢。就讓我見一麵吧。”
苗妃到底不是皇後,如果是皇後鄭琰這樣身上有封號的,可以打申請。苗妃隻是貴妃,原則上說,是沒資格收受申請的。就算皇帝給了她代理權,現在鄭琰打申請,估計也會被駁回來。慶林長公主就不一樣了,她能直接見她皇帝哥,也能把鄭琰給夾帶進宮。
慶林長公主最終還是答應了鄭琰,而且還陪著鄭琰進宮了,當然,還是要先見一見皇帝的。
皇帝周身的氣場都變了,以前雖然須發皆白,到底帶著一股活力,現在神態平和得不得了,卻讓鄭琰周身不自在。這老頭兒,活力不見了啊!臉上的皺紋也深了許多,雙眉之間的川字紋透著惆悵。憂鬱範兒的皇帝,讓人很hold不住。
“聖人,您――”
皇帝淡笑:“阿琰來了啊。”
慶林長公主快人快語:“她說想貴妃了,非要來看一看。”
皇帝很慈祥地看著鄭琰:“你是個有良心的好孩子。”
說得鄭琰心虛不已,她也不知道自己心虛個什麽勁兒,使勁低頭看自己的裙角。直到皇帝發話:“去看看她吧,她近來也不好過。”
鄭琰答應一聲,慶林長公主道:“我也跟著去看看。”
鄭琰道:“且不用了,師母還是跟聖人說說話吧。”老頭兒看起來怪寂寞的。
慶林長公主想了想,反正鄭琰也不是個會吃虧的人:“倚欄,你陪阿琰去吧。唔,到底是宮裏,跟大哥借個人吧。”
皇帝點頭,慶林長公主直接借了懷恩,鄭琰黑線。
懷恩倒是挺歡喜地應了,親自給鄭琰引路。一路上,鄭琰有一搭沒一搭地跟懷恩說話:“您這一向還好嗎?”懷恩笑道:“勞郡君惦記,老奴還算硬朗。”又介紹了一下宮中的形勢:“也就您還記著昭仁殿了,如今昭仁殿實是清冷。”鄭琰道:“那裏的熱鬧,本來就是貴妃的笑聲居多的。”
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到了昭仁殿,皇帝沒有苛待苗妃,昭仁殿還是讓她住著,打掃得也很幹淨,卻不知為何透著一股子的蕭條。鄭琰吐了口氣,舉步邁上了台階。昭仁殿裏,早有人看到了鄭琰一行,鄭琰原是這是這裏常客,懷恩更是熟麵孔,涼秋飛奔進去報告苗妃。
苗妃冷笑道:“終於來了麽?”別人說鄭琰有良心,從苗妃這個角度來看,鄭琰已經幾個月沒有踏足昭仁殿了。
鄭琰進來見禮,苗妃也是不冷不熱的,再認得清形勢,苗妃的性格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得過來的:“郡君現在不忙了?有空過來看了?”自覺感情受到了傷害的苗妃沒有口出惡言已是好修養了。
鄭琰道:“忙自是忙的,再沒空,也要來看看貴妃的。”
懷恩眼觀鼻、鼻觀心,抄手立在鄭琰身後,不言不語,隻管聽。
一問一答,苗妃以前見了鄭琰總有話說,現在卻覺得與這些人已是無話可說。她不說話,鄭琰卻是打好腹稿來的,總還算有些交情,也不太忍心苗妃這樣沉淪下去。
鄭琰本來想了一堆的話,看苗妃這樣,也就靜靜地陪她坐著。苗妃沉不住,嘴巴張了幾次,是真的沒話能說,呼吸倒是急促了進來。抱怨?抱怨什麽呢?人家沒幫她?可人家誰說過要幫她啊?苗妃是看清了現實,卻沒有辦法調整出一套應對的策略來。
鄭琰還是坐著,苗妃這個樣子,很悲哀啊!身上帶著冷硬的氣息,再不是那個鮮豔明媚的妃子了。鄭琰忽然覺得自己很虛偽,因為她覺得,此時就走,也許是最好的。話說得太多,反而不利於情緒。就這麽走了吧,苗妃的怨恨就會少很多。大不了,以後苗妃有困難的時候,伸手幫一把吧。
否則還能如何呢?幫她造反?幫她兒子當太子當皇帝?自家在苗妃這裏的評價已經很低了吧?不過自己這一趟,究竟是給自己家拉形象分,還是要來幫苗妃的呢?鄭琰自己都迷惑了。
鄭琰複回去見皇帝,皇帝還挺關心苗妃,問:“如何?”
“貴妃氣色還好。”
“可說了什麽?”
“什麽都沒說,貴妃沒說,我也沒說,就坐了一會兒。現在說什麽,也沒什麽用了吧?如果就這樣平靜的生活,還是挺不錯的,對吧?”
“是啊!”皇帝感歎,“早就該讓她平和一些的。”
鄭琰主動去看苗妃,倒是沒引起過多的猜測,也確如她所想,在苗妃事件上,關於鄭氏的非議小了許多。此後鄭琰隔一兩個月就往昭仁殿去一回,一般是靜坐,有時候也帶一些消息,比如鄭靖業提醒皇帝,二十三郎差不多該娶媳婦兒了,二十四郎的府邸也要提前建造了。
前者猶可,後者苗妃就要炸毛:“就這樣迫不及待地要趕我們走麽?”
“有聖人在,周王府邸必然舒服,太子是周王兄長,雖說長兄如父,到底差了一層。”
苗妃平靜了下來,咧了咧嘴:“倒是有勞你們了。”語氣說不出是嘲諷還是什麽。
“我自幼與貴妃相熟,如今已有十餘年了,貴妃與聖人相處的時日比這個還要長。可是貴妃知道麽?便是聖人,曾經想諡李太後為先帝皇後而不可得。”
苗妃一愣,鄭琰已經走了。
鄭琰完全看明白了,苗妃就不適合搞政治,換一個主兒,你把兒子教好不就結了?皇帝要的是繼承人啊!就算是現在,雖然認清形勢了,還是沉浸在受害者的身份裏拔不出來。本質上來說,苗妃是個自我中心的人,不管你說什麽,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就死掐著這一點不肯轉彎。人都會遇到委屈的事情,但是,即使是心存愧疚,被一張□□臉照得多了,也會不想再見這個人吧。
她要結婚了,以後看苗妃的次數也會少很多吧!搖搖頭,鄭琰步下昭仁殿的台階,初春的陽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圓圓短短的。
――――――――――――――――――――――――――――――――――――――――
除了苗妃,最讓鄭琰鬧心的就是池之了。去看苗妃,隻是對鄭琰、對鄭家的聲望有點好處,至於池之,他很不幸,自從擬了那道詔書,他就被攻擊得很厲害。嚴重到池外婆都聽到了風聲,她的消息不靈通,晚了好幾個月,才於池之去看她的時候泣不成聲:“你怎麽能做這種事情?!你該是讀書識禮的大家公子啊!”
池之默,他已經很後悔了好嗎?他無時無刻不在深刻反省著,不能因為猜出來皇帝的想法就得意忘形啊!怎麽能因為覺得自己看透了,就很哈皮地奉詔了呢?好歹也要裝模作樣一下嘛!
這樣,即使新任太子對他表達了足夠的善意,也不能溫暖池之那顆後悔的心。他覺得在奉詔的那一刻,他的智商被蒙蔽了。
池之的不乖,讓來看池外婆的鄭琰都成了好人,拉著鄭琰的手,池外婆痛哭流涕:“他父母去得早,他還早,不懂事兒。我隻恨自己沒用,教不好他!聽說,顧先生也惱了他,把他關到書齋門外了?好孩子,以後他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勸勸他。如果他做了糊塗事兒,你一定要攔著啊!”嗚嗚地哭,“我就隻有這一個命根子了,萬不能讓他走上邪道啊,不然我對不起他爹娘啊!七百年池氏,從來都是受人稱讚的,這樣好的聲名不能毀於一旦啊!”
鄭琰好聲好氣地應道:“您放心。他都明白的,不過是年輕,聖人有命,他不敢不從,並不是他的本心如此。誰少年的時候不犯一點兒錯呢?犯過一次,以後就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了。”
池外婆隻是嗚咽,最後哭得打嗝,然後累得睡了。
池之百感交集,奉詔之事,對他內心的衝擊遠沒有表現出來得那麽輕。他可以在顧益純麵前砌詞狡辯,可以在外婆麵前賣萌認錯,然而隨著時間的了推移,他心中的負罪感就越濃重。池之削瘦了,連在此事上對他不滿的顧益純看著都不忍心了,想辦法勸他:“你這樣也是於事無補的,時光難倒流,為什麽不把眼睛往前看?真要懺悔,以後就不要犯錯!你要真愧疚死了,你就永遠是個阿承上意的中書舍人了!”
顧益純隻要不對上鄭靖業這個大忽悠,腦筋還是很清楚的,勸人還是很有一套的,池之又活了過來。
唉唉,苗妃不算,從顧益純、池外婆這兩個的態度上就能看得出來,追封的事情上,不管是池之還是鄭靖業的表現,都是很不得人心的。對此,鄭琰十分地不安。
鄭靖業完全不能理解女兒的心情:“你這都要嫁了,怎麽還愁眉苦臉的?不想嫁?”最後三個字鄭靖業問得極是小心。
“不是~”鄭琰跺跺腳,“外麵說得很難聽啊,什麽阿承上意的,還有貴妃……”
“她又怎麽了?”鄭靖業怒了。
“她現在不得意了,我們就立時疏遠了她,總不太好。雖然她現在陰沉沉的,我不大樂意見她,可是吧……”
“沒什麽可是,”鄭靖業斬釘截鐵地道,“本就是世態炎涼。再說了,這一年,趨炎赴勢的可不是我們!自從你先生娶妻,你沒覺出來,你們母女往昭仁殿就去得少了麽?”
“嘎?”好像是這樣耶。
“貴妃以為周王穩做太子了,可沒少四處聯絡人,各家夫人也沒少進宮裏呢。都道是能趁個熱灶,想搶在咱們前頭表忠心,否則苗氏那個傻女人也不至於這般熱心腸,最後丟了個大醜。”
“哈?”鄭琰呆了,“我……我怎麽不知道?”
“哦,你快要嫁了,有事要忙,我們沒太讓你知道。”鄭靖業這個老鬼早看出來女兒還是心軟,
“萬事都要多想兩三步才行,早一步都有可能讓別人搶了先機。下手作準備也要盡早,事到臨頭才想起來,手忙腳亂的能成什麽事?你就要成親了,池家無長輩,你要自己當家作主的,必須沉穩,毛毛躁躁的怎麽能讓我與你娘放得下心?”
鄭琰呆呆地點頭,學到了!鄭琰突然覺得,自己比顧益純還要單純,委屈死了,被瞞了這麽久,她比她家老師還純潔了!有冤沒處訴,鄭琰苦逼著一張臉,被杜氏叫去點嫁妝。
別看杜氏近來時常不給鄭琰好臉色,心裏是真的疼愛幼女,嫁妝給得比鄭瑜足得多。為了防止大女兒還有成國公府有意見,她還專門叫鄭瑜回來談心:“阿琰太小,我與你阿爹不放心啊!”
單從條件來看,鄭琰比鄭瑜嫁得差得多了,以至於鄭瑜跟她老公吳熙私下裏不得不懷疑,鄭靖業這樣嫁女兒完全是不得已的舉動,雖不知內情如何,但也腦補出了各種“楊白勞與黃世仁”的段子出來,鄭琰就是可憐的喜兒!可不是麽,京兆池氏都已經完蛋了,池之現在除了張漂亮的臉,再也沒有更多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了。
鄭瑜表示萬分理解:“我明白、我明白,我們也琢磨著給她添妝呢。”池之這貨好像還有克父克母的嫌疑啊!鄭瑜一個哆嗦:“新女婿合過八字了麽?”反悔還來不來得及?
此外還有鄭l、鄭琦、鄭琛等等兄長,也都萬分愧疚,大家抱著悲涼的心情嫁掉妹妹。雖然池之原本看著不錯的,但是最近犯了大錯。本來配自家妹子都覺得略有不足,現在更是替妹子委屈。鄭瑞原是有些怕池之的,現在私下也在嘀咕,要不要攛掇他爹反悔呢?
被蕭氏一巴掌拍飛了去:“胡說什麽呢?池之是顧先生的高徒啊!你們還要在顧先生那裏讀書呢。”
也許這就是真相?押個妹子給顧益純的學生當老婆,然後顧益純才答應教他們家孩子的。否則顧益純這樣一直不肯收學生的名士,何至於入京之後就收了他們呢?他們的資質也算不得很好。嗚嗚,妹子,我們對不起你。
鄭琰就是在大家的同情與補償的心態裏,被塞了各種嫁妝,直到出嫁的。大家完全忘了,是他們入顧益純的門牆比池之還早。
杜氏不知道這些兒女的心思,取得諒解之後繼續收拾嫁妝,其內容之豐富,把鄭琰嚇得不輕。她知道嫁女有“十裏紅妝”,郭氏、蕭氏的嫁妝都非常多,但是,杜氏給了她多少東西啊?
京中大宅、熙山別業、京郊良田、金銀珠玉、綾羅綢緞、奴婢仆役、香車寶馬……鄭琰曾經打過主意在京中弄鋪子的,但是根本沒辦法下手,杜氏也大手筆地給了好幾座鋪子。
鄭琰乍舌:“這也太多了……”
杜氏直抹淚:“你小小的一個人,不多些東西傍身怎麽行?契紙都收好了,誰都不許給!以後傳給兒孫,或給我外孫女兒當嫁妝……”她也後悔了,怎麽辦?她不想把女兒嫁出去了!
擦擦眼淚:“對了,阿宣她們兩個留下來,你身邊還缺兩個聽用的小丫頭,我已經給你選好了,身契在我這裏,她們家裏人也打聽清楚了……”
鄭琰道:“真不用,池家人少事少,我也不用這麽多人侍候。”
杜氏瞪起眼睛:“胡說八道!要是嫁人是吃苦,誰肯嫁女兒?!你……要是出嫁了沒有以前過得順暢,就幹脆不要嫁了。”
鄭琰忍氣吞聲:“我收下了,先讓阿肖她們帶一帶吧。”
“這才像話!”杜氏滿意了,“來看看這個。”
鄭琰看著杜氏打開一隻扁平的大匣子,裏麵居然是件珍珠衫,而且是與鄭琰送杜氏那件不相上下的,珠粒飽滿圓潤、大小均一。
“這……”
“我讓他們照著你的身量略做大了一點兒,你還會再長兩年個頭兒,穿著正好。”
鄭琰:“……”
“還有,池之雖看著是個好脾氣的人,婚前婚後,男人還是會有點兒不一樣的,你可不能再跟在娘家似的憨吃憨玩。他們家的仆役,你雖管過,過沒過門,還是不一樣的。”杜氏一直在念叨著這些,最後連著趙氏也跟著一起念叨了起來。
趙氏說的很是靠譜:“到了池家,先問他家祖上的家規。那樣的家族,應該有規矩傳下來的,你照著做,會省很多力氣。也不要因為新婚,就由著他胡來。你的嫁妝與池家的祖業,你要分得清楚,他們那裏,是積世的老仆,可與你身邊的這些人不大一樣的。打個比方,原本再如何,你幫他照看家裏,那是客,幫他照看外祖母,是情意是幫忙,他們都感念。現在再去外祖母處問安,那就是為人媳的規矩。”她對池之的奉詔也不太滿意。
她如果不提醒,鄭琰可能真會不太注意這些:“嗯,我記下了。”
郭氏一卷袖子:“新女婿是個精細人兒,你可要小心看好了他,他敢胡來,隻管回家招呼一聲,自己不方便,派個人來,咱們可為你撐著腰。”
唉唉,這就是婚前的新娘課程,馴夫。
蕭氏也是一臉的猙獰:“該硬氣的時候就硬氣,他要是花天酒地了,你就不要再念著他甜言蜜語時的好,打,打到他不敢鬼混為止!”殺氣十足啊!
郭氏道:“就是就是,人手不夠了,我們家阿靖那裏盡有人的。”蕭氏也說:“十一郎也能幫忙!”
你們這是要拉著禦林軍幫我幹架嗎?
鄭琰還是要很感激地道:“那我就先謝謝啦~”
趙氏對兩個弟妹略感無語,還是很盡心地對鄭琰道:“就是成了親,也要多出來走動出去,這裏是你娘家啊!對了,還有長公主處,她是新女婿的師母,可也不會不管你的。”
“噯。”
到了慶林長公主那裏,慶林長公主非常給力地道:“你也要多看著他一點兒,不要讓他有機會鬼混,誰敢勾著他胡鬧,你先把這作死的貨拉來打死,再問之。平日警醒一點兒,夫妻相處,還要貼心啊。”
鄭琰配合地表示受教了。
此外還有於元濟的妻子薑氏,又有李莞娘等一幹閨蜜小妹,個個給出主意,中心思想:如何降伏池之。
池之完全不用降伏好嗎?人家已經自甘墮落了好嗎?他還怕老婆不要他好嗎?鄭琰生日還沒到,他就又四處尋找著生日禮物了,漂亮別致的簪子啊、親手調的香啊,就差把自己打上個蝴蝶結給送到鄭琰跟前了。
――――――――――――――――――――――――――――――――――――――――
新太子對池之印象非常之不錯,最近池之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蕭令先是很承他的情的。得知他要娶鄭琰,非常地不放心,特意找了個機會跟池之談話:“鄭氏雖是宰相女,你亦是天子臣,千萬千萬,為夫之道,不能懼內啊!”
池之憔悴不少,微微一笑,看得蕭令先心頭一顫,哎呀,真是好看啊!蕭令先的語氣輕柔了八百度不止:“本朝女子多好妒,你不能由著她們來。若是她敢鬧,你……來告訴我!我替你作主。”蕭令先突然之間來了勇氣。
“殿下。”
“嗯?”
“臣妻溫柔可愛。”
“……”你沒救了!你那個表情,不會是受協迫才這麽說的吧?
除了太子,再沒別的人會鼓勵池之大振夫綱了。就是皇帝,也是說:“珠連璧合,好生過日子,莫要辜負好時光。”
與池之關係不錯的人,多半是用羨慕的口吻說起能娶宰相女真tm是好運氣,因為據說這位郡君秀外慧中,於飲食上也頗有造詣。她還是個風雅的人,一筆書法深得三大家真傳,比池之寫得好得多了,還會品評人物,還……反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鄭琰的名聲,比她爹、她老公,好得太多太多了。以至於很多男性在說起這場婚事的時候無不惋歎:“卿本佳人,奈何從賊!”唉呀呀,好可憐!像池之那樣人品猥瑣的男人,怎麽能配得上那樣一個好女子呢?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聽了,都要認為鄭琰成了個苦情媳婦。
其實人家過得很好!相反,感歎鄭琰“巧婦伴拙夫”的人,自己卻很不好。
比如周原,周原的老婆是安儀公主蕭令媛,這女人本來就瞧鄭琰不順眼。周原呢,又有一個不良前科:意圖勾引鄭琰未遂。蕭令媛一聽這個就火了,怎麽我不順心的事兒,樣樣都跟她有關聯?說起來周原與蕭令媛的新婚生活還算不錯,周原人是花心,好歹是新婚,對老婆也算客氣。蕭令媛這裏呢,見周原長得也不壞,到底是小女兒心態,雖然周原以前花名在外,但是在結婚之前經家中長輩“談心”,也收斂了許多,還遣散了不少美婢,她也覺得這樣還行。夫妻倆也是相敬如賓,還偶爾搞個小情調。
可是周原這一句感歎,打破了這樣的平靜生活。
蕭令媛袖子都不卷地追打周原:“你這賤人,是不是還念著鄭七的好呢?人家都要嫁了,沒你的份兒了!除非她水性楊花,那也看不上你!你這個賤人!”
唉!駙馬成賤人,周原這日子,以後也甭想好過啦。最可憐的是周原的娘,周原的母親本來就因為性格的關係為周氏所不喜,現在見
兒子可憐,她還發怒來著。被周原的父親一句:“你們婆媳倒是相像,你罵公主做什麽?”氣得她也要追打丈夫,又被族中長輩看到。亂作一團。
周原得知母親受氣,對於蕭令媛更是不滿,結婚不到一年,便互看不順眼。
――――――――――――――――――――――――――――――――――――――――
甭管別人怎麽說吧,鄭琰與池之這婚是結定了。顧益純親自為學生操持婚事,也為池之與世家作合解,世家不看顧益純的麵子,也要看在太子很欣賞池之的麵子上,至少表麵上很客氣。
鄭靖業接受了許多人的道賀,心情正好,不意池之麵無表情地過來了。鄭靖業心中大為不爽:娶我女兒你很不開心嗎?你應該天天笑得像個白癡才對!
池之一揖:“相公,詹事府的考試,結果出來了,太子親自取中了梁橫。”
哢!鄭靖業也麵無表情了,心裏那叫一個後悔,真不該讓太子親自取人的啊。原來,三月間,詹事府缺員的考試在京舉行,在那之前,已經提前了兩個月把這個消息散發到全國各地。十裏八鄉的書生們都想過來一試運氣。
皇帝想讓兒子自己培養班底,太子正有此意,鄭靖業也樂得順水推舟――考試的題目是他與太子、皇帝商議的,能答得不錯的,政治觀點應該很可靠。想控製一個皇帝,如果你不想篡位,最好不要讓他覺得受到了束縛。鄭靖業放手讓太子去選人。
誰想到梁橫居然也來考試了,還讓蕭令先給看上了呢?
鄭靖業麵無表情地道:“知道了。你不用把這事放在心上,安心準備婚事。你先生知道這件事麽?”
“先生不在宮中,小婿遇到嶽父,先稟嶽父。”
“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
池之點點頭。
鄭靖業奔去找顧益純,又找了梁橫的文章,袖子裏一揣,再往大正宮見駕。
太子讀了梁橫的文章,心中十分歡喜,皇帝卻說:“似略急。”蕭令先興奮的心情冷靜了下來:“阿爹是說?”
“隻以一人之力,難呐!我窮四十年之功,不過得眼下的局麵,你,”沉重地拍拍兒子的肩膀,“任重而道遠。切不可急躁,否則易為人所趁,更容易自亂陣腳。”
蕭令先欣然點頭:“兒臣領會得。”不就是一步一步來麽?
鄭靖業來了,向這對父子見過禮,蕭令先很客氣地還了半禮,名義上,鄭靖業是他老師,他必須尊師。鄭靖業麵上似是惋歎:“聖人、殿下,有一件事啊~”
“什麽事?居然能讓你也為難了起來?”皇帝略略提了點興致。
鄭靖業順勢把手中的文稿遞了上去:“去年有個は氐哪昵崛耍猿屏漢幔菟夾Γ源宋耐兌琛!
一聽梁橫,皇帝父子精神一振,湊著看文稿,看得心情大爽。詹事府的考題考的是時政、具體的斷案、寫作文等幾項,因為有題目,所以不能自由發揮,隻能看出梁橫的態度,並不能全麵理解他的主張。這一篇文稿卻是他的心血,寫得格外用心。蕭令先激動得不能自已:“太傅知道此人現在何處?應該早薦啊!”
鄭靖業搖頭道:“我打發他回家了,此子心性太急啊!年輕人,有衝勁是好,總得認清實際。”
蕭令先有些不以為然,皇帝卻很讚同,鄭靖業留了文稿,就說明有心用此人,但是時機不太好,所以壓一壓,等這人年紀再長些,閱曆再豐富些,拿起來用,正好。這是給太子準備的人。
蕭令先卻不太明白:“這樣的人,應該為國效力的。”
皇帝心說,這孩子還是太年輕,等會兒需要單獨教育,對鄭靖業道:“先放到東宮,給他一個閑職,磨練磨練。”
蕭令先心急,但是父親和老師都持一樣的觀點,他也隻好問一問原因:“這又是為什麽呢?”
鄭靖業道:“他先前沒有為過官,更不知朝廷是怎麽一回事,就算有想法,也得一步一步來,至少知道朝廷政令如何施行,內裏又有什麽門道,才能不為人蒙蔽。”
皇帝點頭:“就是你,現在不也是在學習麽?這也是磨磨他的性子。”
鄭靖業添上一句:“這個年輕人像把刀,刃磨得越薄越尖銳,但是用力太急,會折斷的。殿下要想用他,得讓他厚實一點才行。”
蕭令先一想,也是,現在放在詹事府裏曆練,等自己登基了,正好可用,也同意了。
說完這件事,皇帝又問鄭靖業:“阿琰的事情準備得怎麽樣啦?”
鄭靖業道:“總是不放心呐!”
皇帝笑道:“你養了七個孩子,這是最小的一個,嫁女娶婦該做熟了的,居然還不放心?”鄭靖業微笑:“這就是做父母的心啊。”兩個老頭感歎,皇帝也想了起來:“我好像說過要給阿琰添點兒嫁妝的,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準備吧。”
鄭琰就這樣又收到了來自宮中的祝福,她已經無法點清自己有多少家當了。阿肖等笑著恭喜:“這下七娘的嫁妝更豐厚了,隻怕公主也比不得了。”
鄭琰道:“我如何比得公主呢?”公主人家的食封上千戶好嗎?
阿慶道:“七娘今年及笄,還有得好東西收呢。”
她說得沒錯,及笄是個大日子,要舉行儀式,賓客各有禮物相送。主賓請的是慶林長公主,宜和長公主等都來湊熱鬧。又有衛王妃、曹王妃等。於元濟妻薑氏等鄭黨家眷都到了,場麵著實熱鬧。
筵開百餘席,入目皆朱紫。
杜氏喜極而泣:“阿琰終於長大了!”
――――――――――――――――――――――――――――――――――――――――
鄭琰及笄,最開心的當屬池之,他最近的日子頗覺淒苦,因為有著要娶媳婦的想頭支撐著,才覺得好過了些。如今勝利就在眼前,心情頗為激動。回到家裏又把程度看了一遍,再沒有什麽失誤的了,才按著胸口睡下。
到了結婚這一天,一大早起來,鄭家就開始打包嫁妝。顧益純、慶林長公主作為男方家長也帶著人在新居裏張羅,這宅子還是當初皇帝賜的,占地麵積不算小,但是慶林長公主評估了一下鄭琰的嫁妝,還是覺得不夠,悄悄對顧益純道:“幸虧早留心了,放到陪嫁的宅子裏了。”
鄭琰的嫁妝非常驚人,隊伍從鄭家出來,頭到了池家,尾還沒出完。鄭靖業還陪送了女兒四匹駿馬,一大堆的武器,據說其中有鄭琰用得順手的長刀。這是在熙山!六月裏,京中衙署西遷,池之得到的熙山別業離鄭氏的別業可不近!隊伍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排出一道喜色來。
慶林長公主連自家家令都出借了,又是安排喜宴,又是確認賓客。
鄭琰今天非常閑,她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再起來吃飯,中間還能睡個午覺,然後起來梳洗打扮、拜別父母,再離開家門。婚者,昏也,本來就是快天黑的時候才舉行儀式的。
池之的兩個伴郎,一個是蕭深,這個是皇帝借的,另一個是顧鼐,這是個顧益純借的。其他的伴郎,實在是湊不齊,池之的名聲不太好也是真的。
鄭琰根本睡不著!早上起來頂著兩個黑眼圈,急得阿肖團團轉:“這可如何是好?”鄭琰看著她著急,心裏也急了起來:“快煮個雞蛋。”敷一下應該能消吧?
雞蛋沒用上,鄭琰實在熬不過,中午還真的午睡了,起來之後精神倒是好了少。要不是她今天要出嫁,杜氏真想抽她:“我的小祖宗!你、你、悖 貝咦派獻薄4┘摶隆
新郎新娘都是有品級的人,各有禮服,很是繁複。鄭琰的頭上光是規定的首飾就插了半頭,這還跟傳說中的鳳冠不一樣。以前看電視,就是個大帽子樣的鳳冠往腦袋上一蓋就完事兒。這裏的婚俗,是有那樣的冠不錯,隻是小很多,隻蓋頭頂,後腦勺那兒還是梳髻,要插簪。此外之耳環、鐲子、玉佩……鄭琰這樣全副武裝,隻有裝淑女。
也不是坐花轎,而是乘車。她有品級,本該乘郡君的車,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臨結婚前給她提成了郡夫人,品級比她老公還高。
什麽為難新郎、什麽送嫁的隊伍,鄭琰完全看不到。與所有的婚禮一樣,新郎想接到新娘總要過五關斬六將的。池之分外淒慘,雖然男人們對他諸多不滿,但是對上他這個俏郎君,女人們是分外寬容的。隻是他出現的時機不對,他在迎娶,女人們想看他歪戴帽子的樣子,包括郭氏在內,這些親眷們都往他腦袋上招呼。
那叫一個狼狽!
到了繡樓下,鄭琰還在樓上不能下來。池之還要被難為。鄭琰什麽都不缺,尤其是侄子外甥。池之被這些小輩攔在了樓下,身上帶的金錢、銀錢全被搶走。
鄭悅扒開一條窗戶縫兒,看了一回又縮回頭來:“來了!來了!”引得女郎們都往窗戶邊兒上擠。蕭深一抬頭,眾女不由輕呼:“居然還有一個俏郎君啊!”
新郎帶著人開始催新娘,送完了買路前,開始吆喝了,吆喝得比較雅,是在念詩,意思不外催新娘早點出來一類。
終於,難為夠了,鄭琰團扇覆麵,被推了出來。送到車上,一路顛簸。鄭琰苦中作樂地想,這算是娛樂群眾了,也終於明白結婚錄像的重要性了――她什麽都看不到。
到了池宅,不但有傳統的拜天地,還要取下麵前團扇。這是賓客們期待已久的內容了,看新娘子嘛!鄭琰舉得手酸,挺想放下來的,她又不怕被看。但是還不行,還要等吟了卻扇詩才行。
團扇拿下,池之的呼吸一頓,滿場也安靜了下來。接著,不知道誰說了一聲“好”!滿堂喝彩。可不是,李丞非常八卦地想,池之娶了個天下最漂亮的媳婦兒!
可惜,池之快要小氣死了,飛快地把老婆往新房裏帶。後麵周原揚聲道:“新郎可不要逃席呀!”
你妹!要不是結婚這樣的好日子,池之根本不想讓這貨到自家來喝酒!
鄭靖業心疼女兒,暗中早派人護住了女婿,池之身上酒氣很濃,其實喝得並不多。反正是結婚,他逃得光明正大,他要會媳婦兒去!
外麵的看客們就不爽了,很想鬧一鬧洞房。結果……遇上慶林長公主這個愛護學生的好師母,她老人家武裝了二十個健壯的婢女,一人手持一根短棒。好男不跟女鬥!一群男人怏怏地回去喝酒了。
――――――――――――――――――――――――――――――――――――――――――
燈下美人如玉,是他老婆。
燈下美人如玉,是她老公。
鄭琰沒來由地緊張,她其實在這新房裏沒坐多久,卻覺得快要緊張得暈過去了。兩輩子頭一次好嗎?又是六月天,汗流浹背什麽的,更是加劇了緊張。
池之踩地在上,紅棗桂圓被踩得哢哢響,鄭琰的心緊張得快要跳出來了。
四目交接,都在笑,明顯看出緊張來。
合巹酒盛在高足玉杯裏,口、底都包著金邊兒,在燈光下泛著光。執壺斟酒,緊緊地握住,勾起手臂,送入唇邊。鄭琰喝了半杯,再與池之交換杯子,不由想,這算不算間接接吻了?
好沒出息,互啃都不止一次了好嗎?還臉紅!
喝過合巹酒,退去外套禮服,婢女們識相地全都退了下去。
池之手指微抖,拉著張帕子,顫顫地按在鄭琰額頭上:“有點兒熱吧?等會兒要不要洗個澡?”
鄭琰故作鎮定地道:“郎君真是善解人意。”
池之略急地道:“我一點都不善的,除了我自己,我誰的衣服都沒解過……”
我去!你個流氓!鄭琰用眼睛控訴著,不知不覺間,緊張的感覺全飛了。
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麽,池之整個人都辶恕8紗嗥乒奩撲さ乜苛鬆先ィ骸昂媚鎰櫻襠袷潰喚餑鬩狻
呸!鄭琰作了個口型,池之也放開了,嘟起了嘴巴親了上去……
鄭琰迷迷糊糊地想,笨蛋,池之真是個笨蛋,笨手笨腳的,這套內衣明天一定報廢了。
紅燭搖曳,被翻紅浪。洗澡什麽的,還是留到明天早上再善解吧~
一想到爹是奸賊,老公是佞臣,鄭琰心裏奔過一萬頭神獸,還要掛上跟她爹一模一樣的假笑:“阿爹~”甜度五顆星!
鄭靖業非常不含糊地摸著女兒的頭發,鄭琰這娃也不知道為什麽,不太喜歡往腦袋上堆太多的首飾,這樣也好,摸起來順手。鄭靖業在女兒軟軟的頭發上又摸了兩把:“今天怎麽不去你先生那裏了啊?”
“……不是說先生病了嗎?”
“哎呀呀,先生病了,應該去探病嘛!”
鄭琰頭疼了:“先生慪著氣呢。”還不是你惹的禍!
顧益純真的是個善良的人,一個有良心的人,雖然外表看起來灑脫,某些時候表現得像個紈絝流氓,本質上還是一個好人,比他師弟、老婆、學生都好的好人。說來廢太子的時候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的,甚至還開心的來著,現在想來真是慚愧――顧益純被自己的良心折磨著。他明白由來立太子都要磨一回牙,尤其是像現在這個樣子的,更是難上加難,所以鄭靖業這些人搞操作的時候他沒有鬧意見去添亂。
但是他還是接受無能,尤其是對皇帝這種“以妾為妻”的行為非常地不齒!這是錯誤的,生下的兒子再怎麽樣好,也不能以妾為妻!顧益純可以接受太子登基後尊奉生母為太後,卻不能讚同皇帝扶正小老婆。心中有堅持,這大概就是他為什麽一直不肯出仕的原因吧。
鄭靖業和池之這兩個貨,居然敢辦出這樣的事情來!尤其是池之,居然一點堅持也沒有,還代皇帝擬了詔書!沒節操沒下限到一定程度了,顧益純真不敢相信這是池家的孩子、這是他教過的學生!
顧益純很傷感,活了這麽一把年紀了,他明白世上有許多黑暗的事情,卻不想親眼看見這樣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破壞規則的行為!尤其辦這事兒的還有他印象中十分可愛的師弟,以及眼前非常乖巧的徒弟。真是太傷感了。
等太子冊立之事定了下來,他病了,咳,就是心裏堵,心情不好,身體依舊很硬朗――誰都不見!
顧益純是個很和藹的長輩,就是親生兒子,他也不曾打罵,顧寧顧寬的小屁股,也隻是玩笑式拍兩下。所以他既沒罵師弟、也沒打徒弟,他老人家非暴力不合作――不肯見人!
自認是有人情味兒的好人的鄭靖業與池之翁婿兩個急得團團轉,顧益純把書齋門一關,他倆都不敢去敲門!隔門道歉吧,顧益純也隔門回答:“身上不□□寧,你們回去吧。”學生們自然也都停課了。
好人鄭靖業就把主意打到了女兒身上,不為別的,就因為身邊全是一群臭小子,就這一個閨女,連顧益純也是把鄭琰當閨女看的。想想他自己總是被女兒弄得上不去下不來,想來顧益純也是一樣的吧?
鄭琰應該是最理解顧益純感受的一個人了,所以聽說老師“病”了,她的第一反應是:讓人家好好靜一靜吧。說真的,她自己都非常想靜一靜了,好好地反省一下,然後……再繼續做壞事去。終於明白了什麽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她還沒有高尚到要犧牲自己的地步,就隻好一麵流著鱷魚眼淚,一麵吃肉。唉。
鄭靖業很擔心顧益純的心理狀態,他對顧益純這個人還是很了解的,知道這次的事情已經超出顧益純能夠容忍的範圍了,非要逼著閨女去賣萌哄顧益純不可!見鄭琰沒有痛快答應,胳膊一拐,勾著鄭琰的脖子:“去不去?去不去?”
快要被勒死了!鄭琰吐著舌頭答應了:“鬆開鬆開,去!去!”
然後被拎去了顧益純書房外。慶林長公主、池之等等都在了,顧益純還是窩在書齋裏麵不出來,顧老頭脾氣一上來,還真是誰都不敢惹。
鄭琰舔舔手指,在一幹人等驚詫的目光下,對著厚窗紙一戳,然後就趴了上去偷看屋裏。哦,顧老師正盤腿坐在榻上賭氣呢。那就好辦了,鄭琰後退一步,站起身來,抬腿就踹!
砰!
鄭靖業差點沒跳了起來,顧益純是真的跳了起來,你妹!太囂張了!睜眼一看,居然是鄭琰。
顧益純這兩天下巴碎在地上都要揀不起來了,先是他以為隻是“不得已”而使用手段的鄭靖業居然是個真腹黑,然後是他以為“識禮明法”的池之是個順著皇帝走的混球,最後“乖巧懂事”的鄭琰居然是個暴力女!這丫頭腳還沒收回來呢,大概是踹得太用力了,腳麻,還轉了轉腳腕。
鄭琰沒事兒人似的往顧益純對麵一坐:“咦?氣色不壞呀~”
顧益純:“……”作為一個有下限的好人,誰來告訴他要怎麽應付這個無恥到一定程度的丫頭?分明已經表示不想見人了好嗎?居然踹門!這貨絕對不是他教出來的!顧益純瞪了鄭靖業一眼。
鄭靖業一掃這幾日的黑暗氣場,笑得舒心極了,挺和氣地問:“聽說你身體不適,現在怎麽樣了?”
顧益純看到他就氣不打一處來,很有骨氣地別過了臉。慶林長公主好歹跟他過了好幾年兒子都生了倆,又有鄭琰等人在,脾氣好了好幾個百分點。咬牙又溫柔地問:“郎君,您這又是要做什麽呀?!嗯?!!!”
你傲嬌個毛線啊?
所以說,你們這群猥瑣的政客統統不懂顧名士那顆純潔的老心髒!你們都是魂淡!
鄭琰破門的任務已經完成,乖乖地溜了。池之頂上,一撩下擺,噗通一跪,什麽話都不說,就這麽跪著。顧益純心道,這是在挾勢逼近麽?也由著他跪,鄭琰不幹了:“這又是要做什麽呀?還是不是一家人啊?打什麽啞謎?累不累呀?這般不痛快,嗷~”被鄭靖業給敲了,嘟囔著摸著後腦勺兒,老實了。
池之聲情並茂:“學生知道先生為何而怒,學生不奉詔,難道要讓聖人親自動手嗎?界時要如何收場呢?那畢竟是聖人,且……”
到底是他學生,顧益純哼哼兩聲:“那就讓他自己寫!”
慶林長公主冷哼一聲,顧益純收聲,意識到當著人家妹妹的麵罵哥哥了,改口道:“你就順順溜溜的奉詔了?蠢物!好歹諫一諫啊!你怎麽就能這樣痛快地似詔了呢?你是什麽人?你現在是當朝大臣,你要對得起禮法良心,對得起朝廷俸祿啊!”
鄭靖業滿意於女婿的識相打前鋒,幫腔道:“最後不是也沒成麽?打一開頭兒,我就沒覺得這事兒會成。不過是以進為退罷了,聖人提一議,眾臣不從,則各讓一步。十七郎算是聖人兒子裏還算厚道的人啦,如齊王等隻盯著太子位不恤手足情的,可為人君乎?再如十四郎,無義棄妻,可以麽?可十七郎非嫡非長的畢竟是難事。到最後,許氏不也沒追封成麽?不過是權宜之計!”
“可也開了惡例!後世有私心者會拿這件事情作先例的,終有一天,禮法就是要被你們這樣敗壞的!”顧益純捶桌。
鄭靖業馬上保證:“以後再不會有這樣的事情了!必然從禮從法!”
顧益純繼續哼哼,他也不是不理解現在的情勢,不過是心中有氣,罵人一頓就好了。慶林長公主翻了個白眼,一手拉著鄭琰一手拉著池之,理都沒理那個年紀一大把還在傲嬌的老頭子,三個人出去了,留下鄭靖業繼續解釋。鄭靖業見人都走了,往顧益純身邊一坐,口氣裏帶著疲憊地道:“你尚且如此,可知君臣之心了。”
“哼!”
“你沒想過聖人春秋幾何了麽?慢慢來,怕來不及了呀!到時候儲位不定,又或者太子新立威勢不足。本朝有爭心的藩王還少麽?手足相殘的事情代代有,聖人怎麽不心焦?就算是我等,難道願意在亂局裏混?”
顧益純臉色稍緩:“你也……先打聲招呼嘛!”
鄭靖業搖頭道:“這樣的大事,怎麽可以隨便泄漏呢?看朝上的情形也看出來了,蔣進賢力挺魏王,沈晉呢看中燕王,齊王也不消停,你說,能不機密著來麽?”
三忽悠兩忽悠,顧益純被他忽悠得心軟了:“這些日子,累壞了吧?如今太子已立,大家都該消停一會兒了。”顧益純這麽說是有原因的,曆來藩王造反,成功得少,失敗得多,大臣們精明得很,尤其是世家,這會兒該想著怎麽樣跟新太子打好關係了。
鄭靖業道:“隻盼著聖人能多撐兩年。他還覺得這事兒對貴妃不起,心有愧疚,又常夢到魏靜淵,說對不起魏靜淵,身體也大不如前啦。”
顧益純道:“這個時候,你更該保重你自己才是,聖人有變,首相就要挺住!”
鄭靖業感動地道:“思玄,你不惱我了。”
顧益純哼唧一聲,鄭靖業大樂:“這便好啦,世人不解我便罷,你若惱我,我可受不了啊!”顧益純扭頭:“有些肚餓了。”
――――――――――――――――――――――――――――――――――――――――
身為一個奸賊,在目標人物麵前洗白自己是一項基本技能,鄭靖業這項技能基本上是個滿級。有他在,不但自己洗白了,連女婿、閨女、基友他老婆統統一起洗白了,又是吉祥的一家了。
一切安定,鄭琰被顧益純好一通批評:“你怎麽這麽粗野啊?你是個小娘子,人家男孩子都不像你這樣的。”
“阿爹掐著我脖子逼我叫門兒,我有什麽辦法啊?”鄭琰毫不猶豫地出賣了鄭靖業,“您不知道,他可凶了。成天念叨著,你師傅沒吃飯啊,你不去勸著,你也別吃飯了……您說,我有什麽辦法?”
顧益純笑笑:“隻怕禮法從此多難!”
鄭琰不語,心中還是很難過,居然頭腦發熱地應了一聲道:“您放心,咱們不會容法度敗壞的。”
顧益純摸著學生的腦袋,不再說話了,難呐!池之柔聲道:“此事無成,足證以妾為妻這事不可行。”這是個反例。顧益純隻好歎氣:“但願吧。”精神還是不太好,池之打起精神來忽悠他老師,從某些方麵來看,池之更像是鄭靖業的學生,比如忽悠人。
鄭琰見池之這個腹黑在忽悠自家純潔的老師,非常之不忍心,於是她走掉了。卻不知池之也在懊悔,確實應該“不奉詔”來的,至少要拒絕一次,然後再“勉為其難”,嗯,以後要注意了。
鄭琰去尋了慶林長公主。慶林長公主正在閑著沒事兒撥著手爐裏的炭塊兒:“他們還在說著呢?”
“嗯。”
“你先生就是心太重,這事兒,有什麽呢?”
“師母,幫我個忙唄。”
“嗯?”
“貴妃那裏,好久不見了,大概不想見我們了吧?我還是有些不忍心呐,想見一見她。”
“理她做什麽?”慶林長公主冷笑道,“我原以為她是個聰明人,不料這十多年了還是沒個長進。一個女人,要是以為哄住了男人就能拿住了江山,她就沒藥治了!一個皇帝,要是為著個寵妾胡亂定了太子,那這江山也就完了。”
“這麽些年,貴妃對我確是不壞的。”
“你要不是首相的閨女,看她對你還好不好。”
“這緣份呐,怎麽開頭的也不是那麽重要,還是看相處呢。就讓我見一麵吧。”
苗妃到底不是皇後,如果是皇後鄭琰這樣身上有封號的,可以打申請。苗妃隻是貴妃,原則上說,是沒資格收受申請的。就算皇帝給了她代理權,現在鄭琰打申請,估計也會被駁回來。慶林長公主就不一樣了,她能直接見她皇帝哥,也能把鄭琰給夾帶進宮。
慶林長公主最終還是答應了鄭琰,而且還陪著鄭琰進宮了,當然,還是要先見一見皇帝的。
皇帝周身的氣場都變了,以前雖然須發皆白,到底帶著一股活力,現在神態平和得不得了,卻讓鄭琰周身不自在。這老頭兒,活力不見了啊!臉上的皺紋也深了許多,雙眉之間的川字紋透著惆悵。憂鬱範兒的皇帝,讓人很hold不住。
“聖人,您――”
皇帝淡笑:“阿琰來了啊。”
慶林長公主快人快語:“她說想貴妃了,非要來看一看。”
皇帝很慈祥地看著鄭琰:“你是個有良心的好孩子。”
說得鄭琰心虛不已,她也不知道自己心虛個什麽勁兒,使勁低頭看自己的裙角。直到皇帝發話:“去看看她吧,她近來也不好過。”
鄭琰答應一聲,慶林長公主道:“我也跟著去看看。”
鄭琰道:“且不用了,師母還是跟聖人說說話吧。”老頭兒看起來怪寂寞的。
慶林長公主想了想,反正鄭琰也不是個會吃虧的人:“倚欄,你陪阿琰去吧。唔,到底是宮裏,跟大哥借個人吧。”
皇帝點頭,慶林長公主直接借了懷恩,鄭琰黑線。
懷恩倒是挺歡喜地應了,親自給鄭琰引路。一路上,鄭琰有一搭沒一搭地跟懷恩說話:“您這一向還好嗎?”懷恩笑道:“勞郡君惦記,老奴還算硬朗。”又介紹了一下宮中的形勢:“也就您還記著昭仁殿了,如今昭仁殿實是清冷。”鄭琰道:“那裏的熱鬧,本來就是貴妃的笑聲居多的。”
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到了昭仁殿,皇帝沒有苛待苗妃,昭仁殿還是讓她住著,打掃得也很幹淨,卻不知為何透著一股子的蕭條。鄭琰吐了口氣,舉步邁上了台階。昭仁殿裏,早有人看到了鄭琰一行,鄭琰原是這是這裏常客,懷恩更是熟麵孔,涼秋飛奔進去報告苗妃。
苗妃冷笑道:“終於來了麽?”別人說鄭琰有良心,從苗妃這個角度來看,鄭琰已經幾個月沒有踏足昭仁殿了。
鄭琰進來見禮,苗妃也是不冷不熱的,再認得清形勢,苗妃的性格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得過來的:“郡君現在不忙了?有空過來看了?”自覺感情受到了傷害的苗妃沒有口出惡言已是好修養了。
鄭琰道:“忙自是忙的,再沒空,也要來看看貴妃的。”
懷恩眼觀鼻、鼻觀心,抄手立在鄭琰身後,不言不語,隻管聽。
一問一答,苗妃以前見了鄭琰總有話說,現在卻覺得與這些人已是無話可說。她不說話,鄭琰卻是打好腹稿來的,總還算有些交情,也不太忍心苗妃這樣沉淪下去。
鄭琰本來想了一堆的話,看苗妃這樣,也就靜靜地陪她坐著。苗妃沉不住,嘴巴張了幾次,是真的沒話能說,呼吸倒是急促了進來。抱怨?抱怨什麽呢?人家沒幫她?可人家誰說過要幫她啊?苗妃是看清了現實,卻沒有辦法調整出一套應對的策略來。
鄭琰還是坐著,苗妃這個樣子,很悲哀啊!身上帶著冷硬的氣息,再不是那個鮮豔明媚的妃子了。鄭琰忽然覺得自己很虛偽,因為她覺得,此時就走,也許是最好的。話說得太多,反而不利於情緒。就這麽走了吧,苗妃的怨恨就會少很多。大不了,以後苗妃有困難的時候,伸手幫一把吧。
否則還能如何呢?幫她造反?幫她兒子當太子當皇帝?自家在苗妃這裏的評價已經很低了吧?不過自己這一趟,究竟是給自己家拉形象分,還是要來幫苗妃的呢?鄭琰自己都迷惑了。
鄭琰複回去見皇帝,皇帝還挺關心苗妃,問:“如何?”
“貴妃氣色還好。”
“可說了什麽?”
“什麽都沒說,貴妃沒說,我也沒說,就坐了一會兒。現在說什麽,也沒什麽用了吧?如果就這樣平靜的生活,還是挺不錯的,對吧?”
“是啊!”皇帝感歎,“早就該讓她平和一些的。”
鄭琰主動去看苗妃,倒是沒引起過多的猜測,也確如她所想,在苗妃事件上,關於鄭氏的非議小了許多。此後鄭琰隔一兩個月就往昭仁殿去一回,一般是靜坐,有時候也帶一些消息,比如鄭靖業提醒皇帝,二十三郎差不多該娶媳婦兒了,二十四郎的府邸也要提前建造了。
前者猶可,後者苗妃就要炸毛:“就這樣迫不及待地要趕我們走麽?”
“有聖人在,周王府邸必然舒服,太子是周王兄長,雖說長兄如父,到底差了一層。”
苗妃平靜了下來,咧了咧嘴:“倒是有勞你們了。”語氣說不出是嘲諷還是什麽。
“我自幼與貴妃相熟,如今已有十餘年了,貴妃與聖人相處的時日比這個還要長。可是貴妃知道麽?便是聖人,曾經想諡李太後為先帝皇後而不可得。”
苗妃一愣,鄭琰已經走了。
鄭琰完全看明白了,苗妃就不適合搞政治,換一個主兒,你把兒子教好不就結了?皇帝要的是繼承人啊!就算是現在,雖然認清形勢了,還是沉浸在受害者的身份裏拔不出來。本質上來說,苗妃是個自我中心的人,不管你說什麽,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就死掐著這一點不肯轉彎。人都會遇到委屈的事情,但是,即使是心存愧疚,被一張□□臉照得多了,也會不想再見這個人吧。
她要結婚了,以後看苗妃的次數也會少很多吧!搖搖頭,鄭琰步下昭仁殿的台階,初春的陽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圓圓短短的。
――――――――――――――――――――――――――――――――――――――――
除了苗妃,最讓鄭琰鬧心的就是池之了。去看苗妃,隻是對鄭琰、對鄭家的聲望有點好處,至於池之,他很不幸,自從擬了那道詔書,他就被攻擊得很厲害。嚴重到池外婆都聽到了風聲,她的消息不靈通,晚了好幾個月,才於池之去看她的時候泣不成聲:“你怎麽能做這種事情?!你該是讀書識禮的大家公子啊!”
池之默,他已經很後悔了好嗎?他無時無刻不在深刻反省著,不能因為猜出來皇帝的想法就得意忘形啊!怎麽能因為覺得自己看透了,就很哈皮地奉詔了呢?好歹也要裝模作樣一下嘛!
這樣,即使新任太子對他表達了足夠的善意,也不能溫暖池之那顆後悔的心。他覺得在奉詔的那一刻,他的智商被蒙蔽了。
池之的不乖,讓來看池外婆的鄭琰都成了好人,拉著鄭琰的手,池外婆痛哭流涕:“他父母去得早,他還早,不懂事兒。我隻恨自己沒用,教不好他!聽說,顧先生也惱了他,把他關到書齋門外了?好孩子,以後他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勸勸他。如果他做了糊塗事兒,你一定要攔著啊!”嗚嗚地哭,“我就隻有這一個命根子了,萬不能讓他走上邪道啊,不然我對不起他爹娘啊!七百年池氏,從來都是受人稱讚的,這樣好的聲名不能毀於一旦啊!”
鄭琰好聲好氣地應道:“您放心。他都明白的,不過是年輕,聖人有命,他不敢不從,並不是他的本心如此。誰少年的時候不犯一點兒錯呢?犯過一次,以後就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了。”
池外婆隻是嗚咽,最後哭得打嗝,然後累得睡了。
池之百感交集,奉詔之事,對他內心的衝擊遠沒有表現出來得那麽輕。他可以在顧益純麵前砌詞狡辯,可以在外婆麵前賣萌認錯,然而隨著時間的了推移,他心中的負罪感就越濃重。池之削瘦了,連在此事上對他不滿的顧益純看著都不忍心了,想辦法勸他:“你這樣也是於事無補的,時光難倒流,為什麽不把眼睛往前看?真要懺悔,以後就不要犯錯!你要真愧疚死了,你就永遠是個阿承上意的中書舍人了!”
顧益純隻要不對上鄭靖業這個大忽悠,腦筋還是很清楚的,勸人還是很有一套的,池之又活了過來。
唉唉,苗妃不算,從顧益純、池外婆這兩個的態度上就能看得出來,追封的事情上,不管是池之還是鄭靖業的表現,都是很不得人心的。對此,鄭琰十分地不安。
鄭靖業完全不能理解女兒的心情:“你這都要嫁了,怎麽還愁眉苦臉的?不想嫁?”最後三個字鄭靖業問得極是小心。
“不是~”鄭琰跺跺腳,“外麵說得很難聽啊,什麽阿承上意的,還有貴妃……”
“她又怎麽了?”鄭靖業怒了。
“她現在不得意了,我們就立時疏遠了她,總不太好。雖然她現在陰沉沉的,我不大樂意見她,可是吧……”
“沒什麽可是,”鄭靖業斬釘截鐵地道,“本就是世態炎涼。再說了,這一年,趨炎赴勢的可不是我們!自從你先生娶妻,你沒覺出來,你們母女往昭仁殿就去得少了麽?”
“嘎?”好像是這樣耶。
“貴妃以為周王穩做太子了,可沒少四處聯絡人,各家夫人也沒少進宮裏呢。都道是能趁個熱灶,想搶在咱們前頭表忠心,否則苗氏那個傻女人也不至於這般熱心腸,最後丟了個大醜。”
“哈?”鄭琰呆了,“我……我怎麽不知道?”
“哦,你快要嫁了,有事要忙,我們沒太讓你知道。”鄭靖業這個老鬼早看出來女兒還是心軟,
“萬事都要多想兩三步才行,早一步都有可能讓別人搶了先機。下手作準備也要盡早,事到臨頭才想起來,手忙腳亂的能成什麽事?你就要成親了,池家無長輩,你要自己當家作主的,必須沉穩,毛毛躁躁的怎麽能讓我與你娘放得下心?”
鄭琰呆呆地點頭,學到了!鄭琰突然覺得,自己比顧益純還要單純,委屈死了,被瞞了這麽久,她比她家老師還純潔了!有冤沒處訴,鄭琰苦逼著一張臉,被杜氏叫去點嫁妝。
別看杜氏近來時常不給鄭琰好臉色,心裏是真的疼愛幼女,嫁妝給得比鄭瑜足得多。為了防止大女兒還有成國公府有意見,她還專門叫鄭瑜回來談心:“阿琰太小,我與你阿爹不放心啊!”
單從條件來看,鄭琰比鄭瑜嫁得差得多了,以至於鄭瑜跟她老公吳熙私下裏不得不懷疑,鄭靖業這樣嫁女兒完全是不得已的舉動,雖不知內情如何,但也腦補出了各種“楊白勞與黃世仁”的段子出來,鄭琰就是可憐的喜兒!可不是麽,京兆池氏都已經完蛋了,池之現在除了張漂亮的臉,再也沒有更多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了。
鄭瑜表示萬分理解:“我明白、我明白,我們也琢磨著給她添妝呢。”池之這貨好像還有克父克母的嫌疑啊!鄭瑜一個哆嗦:“新女婿合過八字了麽?”反悔還來不來得及?
此外還有鄭l、鄭琦、鄭琛等等兄長,也都萬分愧疚,大家抱著悲涼的心情嫁掉妹妹。雖然池之原本看著不錯的,但是最近犯了大錯。本來配自家妹子都覺得略有不足,現在更是替妹子委屈。鄭瑞原是有些怕池之的,現在私下也在嘀咕,要不要攛掇他爹反悔呢?
被蕭氏一巴掌拍飛了去:“胡說什麽呢?池之是顧先生的高徒啊!你們還要在顧先生那裏讀書呢。”
也許這就是真相?押個妹子給顧益純的學生當老婆,然後顧益純才答應教他們家孩子的。否則顧益純這樣一直不肯收學生的名士,何至於入京之後就收了他們呢?他們的資質也算不得很好。嗚嗚,妹子,我們對不起你。
鄭琰就是在大家的同情與補償的心態裏,被塞了各種嫁妝,直到出嫁的。大家完全忘了,是他們入顧益純的門牆比池之還早。
杜氏不知道這些兒女的心思,取得諒解之後繼續收拾嫁妝,其內容之豐富,把鄭琰嚇得不輕。她知道嫁女有“十裏紅妝”,郭氏、蕭氏的嫁妝都非常多,但是,杜氏給了她多少東西啊?
京中大宅、熙山別業、京郊良田、金銀珠玉、綾羅綢緞、奴婢仆役、香車寶馬……鄭琰曾經打過主意在京中弄鋪子的,但是根本沒辦法下手,杜氏也大手筆地給了好幾座鋪子。
鄭琰乍舌:“這也太多了……”
杜氏直抹淚:“你小小的一個人,不多些東西傍身怎麽行?契紙都收好了,誰都不許給!以後傳給兒孫,或給我外孫女兒當嫁妝……”她也後悔了,怎麽辦?她不想把女兒嫁出去了!
擦擦眼淚:“對了,阿宣她們兩個留下來,你身邊還缺兩個聽用的小丫頭,我已經給你選好了,身契在我這裏,她們家裏人也打聽清楚了……”
鄭琰道:“真不用,池家人少事少,我也不用這麽多人侍候。”
杜氏瞪起眼睛:“胡說八道!要是嫁人是吃苦,誰肯嫁女兒?!你……要是出嫁了沒有以前過得順暢,就幹脆不要嫁了。”
鄭琰忍氣吞聲:“我收下了,先讓阿肖她們帶一帶吧。”
“這才像話!”杜氏滿意了,“來看看這個。”
鄭琰看著杜氏打開一隻扁平的大匣子,裏麵居然是件珍珠衫,而且是與鄭琰送杜氏那件不相上下的,珠粒飽滿圓潤、大小均一。
“這……”
“我讓他們照著你的身量略做大了一點兒,你還會再長兩年個頭兒,穿著正好。”
鄭琰:“……”
“還有,池之雖看著是個好脾氣的人,婚前婚後,男人還是會有點兒不一樣的,你可不能再跟在娘家似的憨吃憨玩。他們家的仆役,你雖管過,過沒過門,還是不一樣的。”杜氏一直在念叨著這些,最後連著趙氏也跟著一起念叨了起來。
趙氏說的很是靠譜:“到了池家,先問他家祖上的家規。那樣的家族,應該有規矩傳下來的,你照著做,會省很多力氣。也不要因為新婚,就由著他胡來。你的嫁妝與池家的祖業,你要分得清楚,他們那裏,是積世的老仆,可與你身邊的這些人不大一樣的。打個比方,原本再如何,你幫他照看家裏,那是客,幫他照看外祖母,是情意是幫忙,他們都感念。現在再去外祖母處問安,那就是為人媳的規矩。”她對池之的奉詔也不太滿意。
她如果不提醒,鄭琰可能真會不太注意這些:“嗯,我記下了。”
郭氏一卷袖子:“新女婿是個精細人兒,你可要小心看好了他,他敢胡來,隻管回家招呼一聲,自己不方便,派個人來,咱們可為你撐著腰。”
唉唉,這就是婚前的新娘課程,馴夫。
蕭氏也是一臉的猙獰:“該硬氣的時候就硬氣,他要是花天酒地了,你就不要再念著他甜言蜜語時的好,打,打到他不敢鬼混為止!”殺氣十足啊!
郭氏道:“就是就是,人手不夠了,我們家阿靖那裏盡有人的。”蕭氏也說:“十一郎也能幫忙!”
你們這是要拉著禦林軍幫我幹架嗎?
鄭琰還是要很感激地道:“那我就先謝謝啦~”
趙氏對兩個弟妹略感無語,還是很盡心地對鄭琰道:“就是成了親,也要多出來走動出去,這裏是你娘家啊!對了,還有長公主處,她是新女婿的師母,可也不會不管你的。”
“噯。”
到了慶林長公主那裏,慶林長公主非常給力地道:“你也要多看著他一點兒,不要讓他有機會鬼混,誰敢勾著他胡鬧,你先把這作死的貨拉來打死,再問之。平日警醒一點兒,夫妻相處,還要貼心啊。”
鄭琰配合地表示受教了。
此外還有於元濟的妻子薑氏,又有李莞娘等一幹閨蜜小妹,個個給出主意,中心思想:如何降伏池之。
池之完全不用降伏好嗎?人家已經自甘墮落了好嗎?他還怕老婆不要他好嗎?鄭琰生日還沒到,他就又四處尋找著生日禮物了,漂亮別致的簪子啊、親手調的香啊,就差把自己打上個蝴蝶結給送到鄭琰跟前了。
――――――――――――――――――――――――――――――――――――――――
新太子對池之印象非常之不錯,最近池之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蕭令先是很承他的情的。得知他要娶鄭琰,非常地不放心,特意找了個機會跟池之談話:“鄭氏雖是宰相女,你亦是天子臣,千萬千萬,為夫之道,不能懼內啊!”
池之憔悴不少,微微一笑,看得蕭令先心頭一顫,哎呀,真是好看啊!蕭令先的語氣輕柔了八百度不止:“本朝女子多好妒,你不能由著她們來。若是她敢鬧,你……來告訴我!我替你作主。”蕭令先突然之間來了勇氣。
“殿下。”
“嗯?”
“臣妻溫柔可愛。”
“……”你沒救了!你那個表情,不會是受協迫才這麽說的吧?
除了太子,再沒別的人會鼓勵池之大振夫綱了。就是皇帝,也是說:“珠連璧合,好生過日子,莫要辜負好時光。”
與池之關係不錯的人,多半是用羨慕的口吻說起能娶宰相女真tm是好運氣,因為據說這位郡君秀外慧中,於飲食上也頗有造詣。她還是個風雅的人,一筆書法深得三大家真傳,比池之寫得好得多了,還會品評人物,還……反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鄭琰的名聲,比她爹、她老公,好得太多太多了。以至於很多男性在說起這場婚事的時候無不惋歎:“卿本佳人,奈何從賊!”唉呀呀,好可憐!像池之那樣人品猥瑣的男人,怎麽能配得上那樣一個好女子呢?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聽了,都要認為鄭琰成了個苦情媳婦。
其實人家過得很好!相反,感歎鄭琰“巧婦伴拙夫”的人,自己卻很不好。
比如周原,周原的老婆是安儀公主蕭令媛,這女人本來就瞧鄭琰不順眼。周原呢,又有一個不良前科:意圖勾引鄭琰未遂。蕭令媛一聽這個就火了,怎麽我不順心的事兒,樣樣都跟她有關聯?說起來周原與蕭令媛的新婚生活還算不錯,周原人是花心,好歹是新婚,對老婆也算客氣。蕭令媛這裏呢,見周原長得也不壞,到底是小女兒心態,雖然周原以前花名在外,但是在結婚之前經家中長輩“談心”,也收斂了許多,還遣散了不少美婢,她也覺得這樣還行。夫妻倆也是相敬如賓,還偶爾搞個小情調。
可是周原這一句感歎,打破了這樣的平靜生活。
蕭令媛袖子都不卷地追打周原:“你這賤人,是不是還念著鄭七的好呢?人家都要嫁了,沒你的份兒了!除非她水性楊花,那也看不上你!你這個賤人!”
唉!駙馬成賤人,周原這日子,以後也甭想好過啦。最可憐的是周原的娘,周原的母親本來就因為性格的關係為周氏所不喜,現在見
兒子可憐,她還發怒來著。被周原的父親一句:“你們婆媳倒是相像,你罵公主做什麽?”氣得她也要追打丈夫,又被族中長輩看到。亂作一團。
周原得知母親受氣,對於蕭令媛更是不滿,結婚不到一年,便互看不順眼。
――――――――――――――――――――――――――――――――――――――――
甭管別人怎麽說吧,鄭琰與池之這婚是結定了。顧益純親自為學生操持婚事,也為池之與世家作合解,世家不看顧益純的麵子,也要看在太子很欣賞池之的麵子上,至少表麵上很客氣。
鄭靖業接受了許多人的道賀,心情正好,不意池之麵無表情地過來了。鄭靖業心中大為不爽:娶我女兒你很不開心嗎?你應該天天笑得像個白癡才對!
池之一揖:“相公,詹事府的考試,結果出來了,太子親自取中了梁橫。”
哢!鄭靖業也麵無表情了,心裏那叫一個後悔,真不該讓太子親自取人的啊。原來,三月間,詹事府缺員的考試在京舉行,在那之前,已經提前了兩個月把這個消息散發到全國各地。十裏八鄉的書生們都想過來一試運氣。
皇帝想讓兒子自己培養班底,太子正有此意,鄭靖業也樂得順水推舟――考試的題目是他與太子、皇帝商議的,能答得不錯的,政治觀點應該很可靠。想控製一個皇帝,如果你不想篡位,最好不要讓他覺得受到了束縛。鄭靖業放手讓太子去選人。
誰想到梁橫居然也來考試了,還讓蕭令先給看上了呢?
鄭靖業麵無表情地道:“知道了。你不用把這事放在心上,安心準備婚事。你先生知道這件事麽?”
“先生不在宮中,小婿遇到嶽父,先稟嶽父。”
“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
池之點點頭。
鄭靖業奔去找顧益純,又找了梁橫的文章,袖子裏一揣,再往大正宮見駕。
太子讀了梁橫的文章,心中十分歡喜,皇帝卻說:“似略急。”蕭令先興奮的心情冷靜了下來:“阿爹是說?”
“隻以一人之力,難呐!我窮四十年之功,不過得眼下的局麵,你,”沉重地拍拍兒子的肩膀,“任重而道遠。切不可急躁,否則易為人所趁,更容易自亂陣腳。”
蕭令先欣然點頭:“兒臣領會得。”不就是一步一步來麽?
鄭靖業來了,向這對父子見過禮,蕭令先很客氣地還了半禮,名義上,鄭靖業是他老師,他必須尊師。鄭靖業麵上似是惋歎:“聖人、殿下,有一件事啊~”
“什麽事?居然能讓你也為難了起來?”皇帝略略提了點興致。
鄭靖業順勢把手中的文稿遞了上去:“去年有個は氐哪昵崛耍猿屏漢幔菟夾Γ源宋耐兌琛!
一聽梁橫,皇帝父子精神一振,湊著看文稿,看得心情大爽。詹事府的考題考的是時政、具體的斷案、寫作文等幾項,因為有題目,所以不能自由發揮,隻能看出梁橫的態度,並不能全麵理解他的主張。這一篇文稿卻是他的心血,寫得格外用心。蕭令先激動得不能自已:“太傅知道此人現在何處?應該早薦啊!”
鄭靖業搖頭道:“我打發他回家了,此子心性太急啊!年輕人,有衝勁是好,總得認清實際。”
蕭令先有些不以為然,皇帝卻很讚同,鄭靖業留了文稿,就說明有心用此人,但是時機不太好,所以壓一壓,等這人年紀再長些,閱曆再豐富些,拿起來用,正好。這是給太子準備的人。
蕭令先卻不太明白:“這樣的人,應該為國效力的。”
皇帝心說,這孩子還是太年輕,等會兒需要單獨教育,對鄭靖業道:“先放到東宮,給他一個閑職,磨練磨練。”
蕭令先心急,但是父親和老師都持一樣的觀點,他也隻好問一問原因:“這又是為什麽呢?”
鄭靖業道:“他先前沒有為過官,更不知朝廷是怎麽一回事,就算有想法,也得一步一步來,至少知道朝廷政令如何施行,內裏又有什麽門道,才能不為人蒙蔽。”
皇帝點頭:“就是你,現在不也是在學習麽?這也是磨磨他的性子。”
鄭靖業添上一句:“這個年輕人像把刀,刃磨得越薄越尖銳,但是用力太急,會折斷的。殿下要想用他,得讓他厚實一點才行。”
蕭令先一想,也是,現在放在詹事府裏曆練,等自己登基了,正好可用,也同意了。
說完這件事,皇帝又問鄭靖業:“阿琰的事情準備得怎麽樣啦?”
鄭靖業道:“總是不放心呐!”
皇帝笑道:“你養了七個孩子,這是最小的一個,嫁女娶婦該做熟了的,居然還不放心?”鄭靖業微笑:“這就是做父母的心啊。”兩個老頭感歎,皇帝也想了起來:“我好像說過要給阿琰添點兒嫁妝的,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準備吧。”
鄭琰就這樣又收到了來自宮中的祝福,她已經無法點清自己有多少家當了。阿肖等笑著恭喜:“這下七娘的嫁妝更豐厚了,隻怕公主也比不得了。”
鄭琰道:“我如何比得公主呢?”公主人家的食封上千戶好嗎?
阿慶道:“七娘今年及笄,還有得好東西收呢。”
她說得沒錯,及笄是個大日子,要舉行儀式,賓客各有禮物相送。主賓請的是慶林長公主,宜和長公主等都來湊熱鬧。又有衛王妃、曹王妃等。於元濟妻薑氏等鄭黨家眷都到了,場麵著實熱鬧。
筵開百餘席,入目皆朱紫。
杜氏喜極而泣:“阿琰終於長大了!”
――――――――――――――――――――――――――――――――――――――――
鄭琰及笄,最開心的當屬池之,他最近的日子頗覺淒苦,因為有著要娶媳婦的想頭支撐著,才覺得好過了些。如今勝利就在眼前,心情頗為激動。回到家裏又把程度看了一遍,再沒有什麽失誤的了,才按著胸口睡下。
到了結婚這一天,一大早起來,鄭家就開始打包嫁妝。顧益純、慶林長公主作為男方家長也帶著人在新居裏張羅,這宅子還是當初皇帝賜的,占地麵積不算小,但是慶林長公主評估了一下鄭琰的嫁妝,還是覺得不夠,悄悄對顧益純道:“幸虧早留心了,放到陪嫁的宅子裏了。”
鄭琰的嫁妝非常驚人,隊伍從鄭家出來,頭到了池家,尾還沒出完。鄭靖業還陪送了女兒四匹駿馬,一大堆的武器,據說其中有鄭琰用得順手的長刀。這是在熙山!六月裏,京中衙署西遷,池之得到的熙山別業離鄭氏的別業可不近!隊伍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排出一道喜色來。
慶林長公主連自家家令都出借了,又是安排喜宴,又是確認賓客。
鄭琰今天非常閑,她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再起來吃飯,中間還能睡個午覺,然後起來梳洗打扮、拜別父母,再離開家門。婚者,昏也,本來就是快天黑的時候才舉行儀式的。
池之的兩個伴郎,一個是蕭深,這個是皇帝借的,另一個是顧鼐,這是個顧益純借的。其他的伴郎,實在是湊不齊,池之的名聲不太好也是真的。
鄭琰根本睡不著!早上起來頂著兩個黑眼圈,急得阿肖團團轉:“這可如何是好?”鄭琰看著她著急,心裏也急了起來:“快煮個雞蛋。”敷一下應該能消吧?
雞蛋沒用上,鄭琰實在熬不過,中午還真的午睡了,起來之後精神倒是好了少。要不是她今天要出嫁,杜氏真想抽她:“我的小祖宗!你、你、悖 貝咦派獻薄4┘摶隆
新郎新娘都是有品級的人,各有禮服,很是繁複。鄭琰的頭上光是規定的首飾就插了半頭,這還跟傳說中的鳳冠不一樣。以前看電視,就是個大帽子樣的鳳冠往腦袋上一蓋就完事兒。這裏的婚俗,是有那樣的冠不錯,隻是小很多,隻蓋頭頂,後腦勺那兒還是梳髻,要插簪。此外之耳環、鐲子、玉佩……鄭琰這樣全副武裝,隻有裝淑女。
也不是坐花轎,而是乘車。她有品級,本該乘郡君的車,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臨結婚前給她提成了郡夫人,品級比她老公還高。
什麽為難新郎、什麽送嫁的隊伍,鄭琰完全看不到。與所有的婚禮一樣,新郎想接到新娘總要過五關斬六將的。池之分外淒慘,雖然男人們對他諸多不滿,但是對上他這個俏郎君,女人們是分外寬容的。隻是他出現的時機不對,他在迎娶,女人們想看他歪戴帽子的樣子,包括郭氏在內,這些親眷們都往他腦袋上招呼。
那叫一個狼狽!
到了繡樓下,鄭琰還在樓上不能下來。池之還要被難為。鄭琰什麽都不缺,尤其是侄子外甥。池之被這些小輩攔在了樓下,身上帶的金錢、銀錢全被搶走。
鄭悅扒開一條窗戶縫兒,看了一回又縮回頭來:“來了!來了!”引得女郎們都往窗戶邊兒上擠。蕭深一抬頭,眾女不由輕呼:“居然還有一個俏郎君啊!”
新郎帶著人開始催新娘,送完了買路前,開始吆喝了,吆喝得比較雅,是在念詩,意思不外催新娘早點出來一類。
終於,難為夠了,鄭琰團扇覆麵,被推了出來。送到車上,一路顛簸。鄭琰苦中作樂地想,這算是娛樂群眾了,也終於明白結婚錄像的重要性了――她什麽都看不到。
到了池宅,不但有傳統的拜天地,還要取下麵前團扇。這是賓客們期待已久的內容了,看新娘子嘛!鄭琰舉得手酸,挺想放下來的,她又不怕被看。但是還不行,還要等吟了卻扇詩才行。
團扇拿下,池之的呼吸一頓,滿場也安靜了下來。接著,不知道誰說了一聲“好”!滿堂喝彩。可不是,李丞非常八卦地想,池之娶了個天下最漂亮的媳婦兒!
可惜,池之快要小氣死了,飛快地把老婆往新房裏帶。後麵周原揚聲道:“新郎可不要逃席呀!”
你妹!要不是結婚這樣的好日子,池之根本不想讓這貨到自家來喝酒!
鄭靖業心疼女兒,暗中早派人護住了女婿,池之身上酒氣很濃,其實喝得並不多。反正是結婚,他逃得光明正大,他要會媳婦兒去!
外麵的看客們就不爽了,很想鬧一鬧洞房。結果……遇上慶林長公主這個愛護學生的好師母,她老人家武裝了二十個健壯的婢女,一人手持一根短棒。好男不跟女鬥!一群男人怏怏地回去喝酒了。
――――――――――――――――――――――――――――――――――――――――――
燈下美人如玉,是他老婆。
燈下美人如玉,是她老公。
鄭琰沒來由地緊張,她其實在這新房裏沒坐多久,卻覺得快要緊張得暈過去了。兩輩子頭一次好嗎?又是六月天,汗流浹背什麽的,更是加劇了緊張。
池之踩地在上,紅棗桂圓被踩得哢哢響,鄭琰的心緊張得快要跳出來了。
四目交接,都在笑,明顯看出緊張來。
合巹酒盛在高足玉杯裏,口、底都包著金邊兒,在燈光下泛著光。執壺斟酒,緊緊地握住,勾起手臂,送入唇邊。鄭琰喝了半杯,再與池之交換杯子,不由想,這算不算間接接吻了?
好沒出息,互啃都不止一次了好嗎?還臉紅!
喝過合巹酒,退去外套禮服,婢女們識相地全都退了下去。
池之手指微抖,拉著張帕子,顫顫地按在鄭琰額頭上:“有點兒熱吧?等會兒要不要洗個澡?”
鄭琰故作鎮定地道:“郎君真是善解人意。”
池之略急地道:“我一點都不善的,除了我自己,我誰的衣服都沒解過……”
我去!你個流氓!鄭琰用眼睛控訴著,不知不覺間,緊張的感覺全飛了。
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麽,池之整個人都辶恕8紗嗥乒奩撲さ乜苛鬆先ィ骸昂媚鎰櫻襠袷潰喚餑鬩狻
呸!鄭琰作了個口型,池之也放開了,嘟起了嘴巴親了上去……
鄭琰迷迷糊糊地想,笨蛋,池之真是個笨蛋,笨手笨腳的,這套內衣明天一定報廢了。
紅燭搖曳,被翻紅浪。洗澡什麽的,還是留到明天早上再善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