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愕之後,鄭靖業肚裏偷笑,依舊在他的坐位上坐得挺直。世有三公與皇帝“坐而論政”的說法,表示皇帝對大臣的尊重。故而宰相是有個坐兒的,這個待遇,皇子諸王都沒有。後來這官製改而又改,但是這個尊重大臣的規定還是變,不過人數上一直有所增減而已。
眼看著這個老家夥跳到坑裏,鄭靖業心裏如何不暢快?
季繁一直在操辦這件事情鄭靖業是知道的,季繁自入朝以來,還真沒辦過什麽大事。原因也簡單,鄭靖業本來就是攛掇著皇帝把這老頭兒弄來當活招牌的,沒打算讓他幹啥實事,也就沒分給他具體任務。鄭靖業已經挖下了坑讓季繁跳,不意季繁的行動力實在成問題。
這也不怪季繁,名士有名士的做法,官吏有官吏的門道。初時看著花團狂錦簇,誰知道裏麵一團爛泥?先是沒僚屬,招聘人手吧,都是要靠推薦的,全都是使得不順手的人。再說議政,他又沒個具體業務,也就是個備谘詢,事事發表一點意見就是不讓他插手去辦。禦史罵人還有個職責所在呢,他就是個看戲的。
季繁要真是個傻子,他也不可能混到現在這樣大的名頭。即使老了,腦子久不動有些鏽了,磨了這些時日也醒過味兒來了。
明白過來也晚了!
季繁騎虎難下。終於明白了政治的一條潛規則:有些不想執行的規定,也不說廢除,就這麽拖拖拖,拖到不了了之。正如民間對於女子的要求還是希望三從四德什麽的,但是如果你穿上男裝帶個奴婢上街,大家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世家找他訴苦,也不是把寶押在了他的身上,明擺著的,皇帝連自家人的爵位承襲都壓下去了,他還管你什麽世家!這位皇帝與以往的皇帝都不同,自古皇帝不長壽,活過五十歲的都算是燒了高香了,在位能超過二十年的都是神人。這位倒好,從小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上馬能砍人,下馬能罵人,活到如今六十歲了,還有心情抱著如花似玉的小老婆。
登基三十餘載,開疆拓土、保境安民,文治武功樣樣行,朝中也有許多心腹。一個人在一個位子上呆得越久,他在這個位子上的威信就越高,就能辦出許多破空這個位子界限的事兒來。他,扛得住!
可是季繁一開始進京就昏了頭,先插了一隻腳進去,跟世家走得太近,還tmd答應了人家。他初時是沒有料到鄭靖業會薦他為官,現在爬到牆上下不來了,為了名士的名頭記,他也要提上一提的,總不能言而無信,季繁還要這個臉皮。他心裏對這些讓他出頭的人也是恨得不行,挖坑的鄭靖業倒讓他給忘了。
要麽就是把世家的要求暫緩,要麽就是克扣軍餉、賑災款、皇帝的用度……反正,必與一項有衝突。季繁也光棍了起來。反正他隻是要給世家一個交待,或者說,一種姿態。那他就上書唄,辦事的又不是他!
季繁在下麵說得動情,朝上立著的一大半的人麵露慘色。是啊,人家努力工作換來的爵位,萬一老婆命不好生不出兒子來,庶子也是子,憑什麽不讓人家襲爵啊?這不白幹了麽?很多人家的爵位在建國之初可真是拿命拚來的。
皇帝是不可能答應的!答應了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還要掏自己的腰包。不幹,堅決不幹!皇帝的手撫上一份折子,這是前兩天遞上來的,對於京畿地區收成的擔憂――今年冬天沒下雪。
混蛋!一群大老爺們兒見識還比不過一個丫頭!國以民為本,懂不?!
季繁心裏也是大怒,一群王八蛋,讓我出頭,你們怎麽不跟著附和啊?鄭靖業咳嗽一聲:“複不複舊製,不過聖人一句話的事,為臣子卻要為君分憂的,這一筆錢要從哪裏出?”起身向皇帝躬身道,“臣惶恐,戶部那裏現無這筆款子的。”
鄭靖業多敬業啊,國家去年收入多少,花銷多少,今年又有什麽樣的預算一一說了出來,最重要的是,鄭靖業表示:“諸王年歲漸長,亦需營建府邸,分派封地。”
你們說吧,從哪裏扣出這一筆發俸祿的錢來,從哪裏撥出合計得有幾十萬的封戶出來。克扣軍餉?截留賑災款?讓皇帝兒子沒飯吃?你說你說你說。
鄭靖業上台之後對皇帝來說一個大的好處就是,他擋住了許多人對於魏靜淵政策的反彈。誰也不敢說,你別給大頭兵發工資了,會造反的,也不能說不管災民的死活,他們造不造反另說,你說不賑災那就是不恤民,名聲就臭了。至於皇帝兒子,你自己掂量著看。如果誰有更好的主意,歡迎提出。
鄭琰的縣君,大半由此功勞而來,先時鄭靖業就是拖拖拖的,用各種借口拖下來,也有點“養匪自重”的意思,使皇帝少不了他,再額外撈些好處。此時既是被東宮惦記上了,少不了先糊這些破事,好專心辦了太子。
皇帝笑了:“都不要吵了,剛過完年就嚷嚷,不成話。”讓季繁把計劃寫一寫遞上來,看看可行性。
又一次鄭靖業幫皇帝擋了災,在皇帝心裏,他真是一個大大的好人。
鄭靖業回去把閨女看了好幾圈兒。心說,這丫頭要是個兒子就好了,要是再大幾歲就好了。
――――――――――――――――――――――――――――――――――――――――
皇帝高興了,鄭靖業略有遺憾,季繁這裏就開了鍋了。季繁突然覺得,在京裏再呆下去就沒意思了,鄭靖業的話讓他遍體生寒,老先生幾十年的精明全回來了,走!趕緊走!再不走,幾十年的名聲就全交待了!
季繁悟了,就算是國庫有錢,皇帝也不願意發,也總有各種理由搪塞,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用之於民!如果今天這話被添油加醋傳出去,一個不顧百姓死活、隻管諂媚世家的名聲砸下來,季繁就不要活了!
如今朝廷上寒門出身的官員也不少,許多人隻是門第不如世家,家財絲毫不少的。也就是說,能量也是不小的,他們絕對樂得看見許多世家子弟因為襲爵的原因蔭封不夠級別或者幹脆沒了蔭封的優惠,出頭之日來了!他們絕對會樂意把這消息散播出去,借民間輿論壓一壓這些攔路虎。即使沒有這些人,他那個一肚子壞水的得意門生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趕緊的識相滾蛋,說不定鄭靖業還不至於趕盡殺絕,要是晚了……
季繁一個哆嗦,他得承認,他老了,讓他安心養老去吧。
退休報告還沒打上去,攛掇著他出頭的人不好意思再縮著了,一堆的人跑到季繁家裏去慰問。鄭靖業卻是個做事偏要做絕的人,他老人家輕輕巧巧就把這事兒捅到皇帝跟前兒去了。
眾所周知的事實就是,這時候朝廷人才半在世家,也必須承認世家子弟的教養確實不壞,皇帝給太子選的人馬,大半出自世家。季繁為他們出頭,他們自然也要回報。太子也指望著借季繁的身份壓一壓鄭靖業,能搞臭鄭靖業最好。
鄭靖業又不是傻子,在皇帝麵前感歎:“臣原以為,他是海內名士,入朝為官也是為朝廷張目,不想他老人家一派天真爛漫。人本高潔,不相信人心鬼蜮,叫人賣了還在替人數錢呢。”
皇帝原也當季繁是擺設的,此時一點頭:“原也怪不得你。”
鄭靖業搖頭:“臣這師父是死乞白賴拜的,算是要脅著當了人家弟子的,自季師入京,就不樂見我,也有這個緣故的。總想著,當時辦得不地道,說出去也不好聽,也該回饋一二,他又是海內名士,對陛下許有益處,兩下便宜,臣也算是沾了個光,還了師恩,報效聖人,彼此便宜。誰料……”長籲短歎,“先生入京,我就有些怵著見他,後來先生入仕,想登門拜訪,又怕驚了他那裏的客人。這一回,是非去不可了。故此想向聖人討一紙手書,好作敲門磚,否則還真怕被打出來。打出來也沒什麽,那是師傅,要是被旁人看到,臣未免臉上無光,咳咳,宰相叫打出來了,也丟聖人的臉,他那裏日日有不少與臣同朝為官的登門請教。”
“他那有什麽客?”皇帝因鄭靖業把季繁的提議拍回,心情大好。
鄭靖業搖頭:“聖人,寫吧。”
鄭靖業帶著皇帝安撫的小紙條到了季繁家裏,季繁家門口堵著一堆的車馬呢。鄭靖業不客氣地進門,客氣地見季繁,身邊還帶著幾個皇帝好心好意給鄭靖業護航的內官,以期讓他家宰相不會丟臉被趕出來。
至於內官回去會跟皇帝說他在季繁家裏見到了什麽人,那還真不是鄭靖業能控製得了的,不是麽?
師徒再見麵,感慨萬千。鄭靖業依舊恭謹得可以,交待了皇帝的差使之後,馬上執弟子禮。
季繁歎道:“冬春之季,冷暖交替,老夫不中用了,風邪入體,你可要小心才是,多飲薑湯。”
鄭靖業道:“謹遵命。”
接著季繁表示出了要致仕的意思,鄭靖業勸阻無效,隻得道:“先生剛置下的家業,還有這些僚屬,他們可是指望著您吃飯的……”
“無妨,都是他們送的,再還回去罷了,”冷笑,“人也是一般。”
鄭靖業不說話了。
“思玄就留在京中吧。”
這一點鄭靖業是非常感謝的,答得就誠懇得多了。季繁終於忍不住道:“八十老娘倒繃孩兒。這滿朝上下,沒一個好相與的,你當慎之再慎,不要走魏靜淵的老路!今天的話,記住了。東宮那裏,你要仔細,不要結怨。”
給這老東西當了幾十年學生,就今天這幾句話像個人樣兒啊!鄭靖業熱淚盈眶。
季繁算是跑得快的了,沒兩天就寫了致仕的折子上去。皇帝一看,得,老頭兒都八十了,真不好再支使人家的老胳膊老腿兒啦!看你還敢不敢胡說八道了,不對,就是出去了再胡說八道也沒人信啦。
皇帝假惺惺地表示,你是海內名士,不留在朝裏實在是個損失,但是你說你年紀大了,我也確實不好意思再讓你累著了,你回家吧,不過,工資照發。
鄭靖業還跟季繁來的時候一樣,帶著全家老小去送行,吃喝玩樂的東西送了十幾車。顧益純也帶著顧鼐來了,季繁左看右看,說一聲:“你們要相互扶持。”把顧益純給扔下了。
鄭靖業樂了,決定過幾天再給老師送點兒好點的。
顧益純又對鄭靖業道:“不要與李俊太計較了。”
鄭靖業也認真點頭答應了。
――――――――――――――――――――――――――――――――――――――――
鄭靖業知道,經此一事,季繁他老人家絕不會再與自己作對了,不用再擔心被人從道義上壓製,鄭靖業的心情奇爽無比。
這份好心情一直持續到被他師兄和兒子分別質問。顧益純問得很不客氣:“季師何來去匆匆?”
鄭靖業答得非常直白:“好過師徒相殘。”他本來有更狠的手段的,比如多留季繁一段時間,讓太子與季繁走得再近一點,兩處與急著恢複世襲的人牽扯得再深一點,到時候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那能一勺燴了。
後來還是收手了,畢竟是顧益純的老師。再者,季繁是他推薦的,真壞了事兒,他要負個連帶的責任,到時候就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了。趕緊的,送老先生回去。
饒是如此,鄭靖業還是借季繁坑了太子一把。皇帝肯定已經知道太子做的好事了,結交名士沒關係,太子結交大臣就有點問題了,如果是安慰提出了與他皇帝爹對著幹的建議的大臣。
小子,你爹會懷疑你的眼光的。
顧益純冷笑道:“你還算顧及了師徒情份了!”他也就這麽氣上一氣,鄭靖業出手有多狠,他也是知道的――不死不休。昔年一同窗,恃才傲物,給了鄭靖業難看。鄭靖業二話不說,在人家最得意的書法上頭把人砸得從此不敢碰筆,拿筷子手都哆嗦,吃飯都要用勺子,那是心理陰影。
如今這般,真是給麵子了。
“你有心情看外麵,且把眼睛往家裏看一看。”
鄭靖業聽顧益純這麽說,大概是不會再深究了“怎麽?”
“大郎有些兒不大對勁兒。”這說的是鄭德興。顧益純對於鄭德興與顧鼐的互動也有察覺,本來覺得鄭德興教養還行,不過也確實差了幾分火候,與顧鼐相處一下,熏陶熏陶也是好的,沒想到熏陶了個亂七八糟,倒有些像邯鄲學步了。
鄭靖業心中有數,還不及跟孫子談話,兒子又來了。鄭l最近不厭其煩說的就是東宮,他總覺得父親這樣硬扛著不好:“父親便是為東宮好,也不能失之嚴厲,免得東宮誤會。就是勸諫,也有不同的勸法。”
鄭靖業樂了:“你倒長進了!一頓板子沒白敲!”
發跡之後,最難的就是子女教育。鄭家算是不錯的了,鄭靖業基本上算是十項全能,除了生孩子他什麽都能做了。但是,鄭l還是想要勸諫他,鄭德興還是傻乎乎地學個皮毛。
創業容易守業難呐!
世家,在傳承方麵真是值得敬佩了。
鄭靖業不是沒考慮過教育問題,他知道自己的行事有些剛硬,那是有倚仗的,是因為知道自己能對付得了後續發展。但是子孫不行,兒孫不傻,比起自己卻要差著些,蠢人發狠是自尋死路,不如教得柔和些。還有就是,個性好一點,為人規矩一點,少惹禍!
指導思想是好的,至少鄭家子孫到現在沒走了大褶,沒像於家似的雞飛狗跳。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鄭靖業能夠鎮得住場麵的基礎上的。教育方針,從現在開始要變上一變了。
幸而鄭l也不全是一派天真,畢竟做了官,在皇帝身邊看到的黑暗事情多了,鄭靖業也常與他分析一些案例,最後都讓鄭靖業給說中了。鄭l由初時的不解,到後來的習慣,腦袋也不那麽四四方方的了,卻還是擔心父親扛上太子。
沒有一個幹掉過太子or準備幹掉太子的人可以被人們稱為好人,即使那個太子再矬再不堪再250,不管你成功還是失敗,你都不是好人。幹掉皇帝,還能說推翻□□為人民,太子,代表的是正統傳承,雖然太子比不上皇帝,但是這意義竟是更不好搞。
鄭靖業深覺,此時跟兒子說這個絕不是個好時機。正要開口,卻聽到外麵守門的小廝的聲音:“六郎、七娘,相公正與大郎說話。”
閨女就是貼心,來得可真巧。鄭靖業咳嗽一聲:“阿琰麽?進來說話。”
鄭琰進得屋來,向父親、哥哥斂衽而禮。鄭靖業道:“你的功課如何了?”又問垂手而立的鄭瑞,“你妹妹回來學女紅,你回來做什麽?”
鄭瑞小聲道:“有些事兒不大妥當。”
鄭l板起臉問弟弟:“有什麽事要現在急著回來,晚上不能說?真有急事,怎麽把侄子們撂到外頭?你惹禍了?”
他腦子還算清楚,一下子就問了許多種可能。鄭靖業穩坐釣魚台,心道,不是什麽大事兒。
“你兒子快要傻掉啦!”鄭琰笑眯眯地對她大哥道。
鄭l:“……”
眼看著這個老家夥跳到坑裏,鄭靖業心裏如何不暢快?
季繁一直在操辦這件事情鄭靖業是知道的,季繁自入朝以來,還真沒辦過什麽大事。原因也簡單,鄭靖業本來就是攛掇著皇帝把這老頭兒弄來當活招牌的,沒打算讓他幹啥實事,也就沒分給他具體任務。鄭靖業已經挖下了坑讓季繁跳,不意季繁的行動力實在成問題。
這也不怪季繁,名士有名士的做法,官吏有官吏的門道。初時看著花團狂錦簇,誰知道裏麵一團爛泥?先是沒僚屬,招聘人手吧,都是要靠推薦的,全都是使得不順手的人。再說議政,他又沒個具體業務,也就是個備谘詢,事事發表一點意見就是不讓他插手去辦。禦史罵人還有個職責所在呢,他就是個看戲的。
季繁要真是個傻子,他也不可能混到現在這樣大的名頭。即使老了,腦子久不動有些鏽了,磨了這些時日也醒過味兒來了。
明白過來也晚了!
季繁騎虎難下。終於明白了政治的一條潛規則:有些不想執行的規定,也不說廢除,就這麽拖拖拖,拖到不了了之。正如民間對於女子的要求還是希望三從四德什麽的,但是如果你穿上男裝帶個奴婢上街,大家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世家找他訴苦,也不是把寶押在了他的身上,明擺著的,皇帝連自家人的爵位承襲都壓下去了,他還管你什麽世家!這位皇帝與以往的皇帝都不同,自古皇帝不長壽,活過五十歲的都算是燒了高香了,在位能超過二十年的都是神人。這位倒好,從小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上馬能砍人,下馬能罵人,活到如今六十歲了,還有心情抱著如花似玉的小老婆。
登基三十餘載,開疆拓土、保境安民,文治武功樣樣行,朝中也有許多心腹。一個人在一個位子上呆得越久,他在這個位子上的威信就越高,就能辦出許多破空這個位子界限的事兒來。他,扛得住!
可是季繁一開始進京就昏了頭,先插了一隻腳進去,跟世家走得太近,還tmd答應了人家。他初時是沒有料到鄭靖業會薦他為官,現在爬到牆上下不來了,為了名士的名頭記,他也要提上一提的,總不能言而無信,季繁還要這個臉皮。他心裏對這些讓他出頭的人也是恨得不行,挖坑的鄭靖業倒讓他給忘了。
要麽就是把世家的要求暫緩,要麽就是克扣軍餉、賑災款、皇帝的用度……反正,必與一項有衝突。季繁也光棍了起來。反正他隻是要給世家一個交待,或者說,一種姿態。那他就上書唄,辦事的又不是他!
季繁在下麵說得動情,朝上立著的一大半的人麵露慘色。是啊,人家努力工作換來的爵位,萬一老婆命不好生不出兒子來,庶子也是子,憑什麽不讓人家襲爵啊?這不白幹了麽?很多人家的爵位在建國之初可真是拿命拚來的。
皇帝是不可能答應的!答應了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還要掏自己的腰包。不幹,堅決不幹!皇帝的手撫上一份折子,這是前兩天遞上來的,對於京畿地區收成的擔憂――今年冬天沒下雪。
混蛋!一群大老爺們兒見識還比不過一個丫頭!國以民為本,懂不?!
季繁心裏也是大怒,一群王八蛋,讓我出頭,你們怎麽不跟著附和啊?鄭靖業咳嗽一聲:“複不複舊製,不過聖人一句話的事,為臣子卻要為君分憂的,這一筆錢要從哪裏出?”起身向皇帝躬身道,“臣惶恐,戶部那裏現無這筆款子的。”
鄭靖業多敬業啊,國家去年收入多少,花銷多少,今年又有什麽樣的預算一一說了出來,最重要的是,鄭靖業表示:“諸王年歲漸長,亦需營建府邸,分派封地。”
你們說吧,從哪裏扣出這一筆發俸祿的錢來,從哪裏撥出合計得有幾十萬的封戶出來。克扣軍餉?截留賑災款?讓皇帝兒子沒飯吃?你說你說你說。
鄭靖業上台之後對皇帝來說一個大的好處就是,他擋住了許多人對於魏靜淵政策的反彈。誰也不敢說,你別給大頭兵發工資了,會造反的,也不能說不管災民的死活,他們造不造反另說,你說不賑災那就是不恤民,名聲就臭了。至於皇帝兒子,你自己掂量著看。如果誰有更好的主意,歡迎提出。
鄭琰的縣君,大半由此功勞而來,先時鄭靖業就是拖拖拖的,用各種借口拖下來,也有點“養匪自重”的意思,使皇帝少不了他,再額外撈些好處。此時既是被東宮惦記上了,少不了先糊這些破事,好專心辦了太子。
皇帝笑了:“都不要吵了,剛過完年就嚷嚷,不成話。”讓季繁把計劃寫一寫遞上來,看看可行性。
又一次鄭靖業幫皇帝擋了災,在皇帝心裏,他真是一個大大的好人。
鄭靖業回去把閨女看了好幾圈兒。心說,這丫頭要是個兒子就好了,要是再大幾歲就好了。
――――――――――――――――――――――――――――――――――――――――
皇帝高興了,鄭靖業略有遺憾,季繁這裏就開了鍋了。季繁突然覺得,在京裏再呆下去就沒意思了,鄭靖業的話讓他遍體生寒,老先生幾十年的精明全回來了,走!趕緊走!再不走,幾十年的名聲就全交待了!
季繁悟了,就算是國庫有錢,皇帝也不願意發,也總有各種理由搪塞,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用之於民!如果今天這話被添油加醋傳出去,一個不顧百姓死活、隻管諂媚世家的名聲砸下來,季繁就不要活了!
如今朝廷上寒門出身的官員也不少,許多人隻是門第不如世家,家財絲毫不少的。也就是說,能量也是不小的,他們絕對樂得看見許多世家子弟因為襲爵的原因蔭封不夠級別或者幹脆沒了蔭封的優惠,出頭之日來了!他們絕對會樂意把這消息散播出去,借民間輿論壓一壓這些攔路虎。即使沒有這些人,他那個一肚子壞水的得意門生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趕緊的識相滾蛋,說不定鄭靖業還不至於趕盡殺絕,要是晚了……
季繁一個哆嗦,他得承認,他老了,讓他安心養老去吧。
退休報告還沒打上去,攛掇著他出頭的人不好意思再縮著了,一堆的人跑到季繁家裏去慰問。鄭靖業卻是個做事偏要做絕的人,他老人家輕輕巧巧就把這事兒捅到皇帝跟前兒去了。
眾所周知的事實就是,這時候朝廷人才半在世家,也必須承認世家子弟的教養確實不壞,皇帝給太子選的人馬,大半出自世家。季繁為他們出頭,他們自然也要回報。太子也指望著借季繁的身份壓一壓鄭靖業,能搞臭鄭靖業最好。
鄭靖業又不是傻子,在皇帝麵前感歎:“臣原以為,他是海內名士,入朝為官也是為朝廷張目,不想他老人家一派天真爛漫。人本高潔,不相信人心鬼蜮,叫人賣了還在替人數錢呢。”
皇帝原也當季繁是擺設的,此時一點頭:“原也怪不得你。”
鄭靖業搖頭:“臣這師父是死乞白賴拜的,算是要脅著當了人家弟子的,自季師入京,就不樂見我,也有這個緣故的。總想著,當時辦得不地道,說出去也不好聽,也該回饋一二,他又是海內名士,對陛下許有益處,兩下便宜,臣也算是沾了個光,還了師恩,報效聖人,彼此便宜。誰料……”長籲短歎,“先生入京,我就有些怵著見他,後來先生入仕,想登門拜訪,又怕驚了他那裏的客人。這一回,是非去不可了。故此想向聖人討一紙手書,好作敲門磚,否則還真怕被打出來。打出來也沒什麽,那是師傅,要是被旁人看到,臣未免臉上無光,咳咳,宰相叫打出來了,也丟聖人的臉,他那裏日日有不少與臣同朝為官的登門請教。”
“他那有什麽客?”皇帝因鄭靖業把季繁的提議拍回,心情大好。
鄭靖業搖頭:“聖人,寫吧。”
鄭靖業帶著皇帝安撫的小紙條到了季繁家裏,季繁家門口堵著一堆的車馬呢。鄭靖業不客氣地進門,客氣地見季繁,身邊還帶著幾個皇帝好心好意給鄭靖業護航的內官,以期讓他家宰相不會丟臉被趕出來。
至於內官回去會跟皇帝說他在季繁家裏見到了什麽人,那還真不是鄭靖業能控製得了的,不是麽?
師徒再見麵,感慨萬千。鄭靖業依舊恭謹得可以,交待了皇帝的差使之後,馬上執弟子禮。
季繁歎道:“冬春之季,冷暖交替,老夫不中用了,風邪入體,你可要小心才是,多飲薑湯。”
鄭靖業道:“謹遵命。”
接著季繁表示出了要致仕的意思,鄭靖業勸阻無效,隻得道:“先生剛置下的家業,還有這些僚屬,他們可是指望著您吃飯的……”
“無妨,都是他們送的,再還回去罷了,”冷笑,“人也是一般。”
鄭靖業不說話了。
“思玄就留在京中吧。”
這一點鄭靖業是非常感謝的,答得就誠懇得多了。季繁終於忍不住道:“八十老娘倒繃孩兒。這滿朝上下,沒一個好相與的,你當慎之再慎,不要走魏靜淵的老路!今天的話,記住了。東宮那裏,你要仔細,不要結怨。”
給這老東西當了幾十年學生,就今天這幾句話像個人樣兒啊!鄭靖業熱淚盈眶。
季繁算是跑得快的了,沒兩天就寫了致仕的折子上去。皇帝一看,得,老頭兒都八十了,真不好再支使人家的老胳膊老腿兒啦!看你還敢不敢胡說八道了,不對,就是出去了再胡說八道也沒人信啦。
皇帝假惺惺地表示,你是海內名士,不留在朝裏實在是個損失,但是你說你年紀大了,我也確實不好意思再讓你累著了,你回家吧,不過,工資照發。
鄭靖業還跟季繁來的時候一樣,帶著全家老小去送行,吃喝玩樂的東西送了十幾車。顧益純也帶著顧鼐來了,季繁左看右看,說一聲:“你們要相互扶持。”把顧益純給扔下了。
鄭靖業樂了,決定過幾天再給老師送點兒好點的。
顧益純又對鄭靖業道:“不要與李俊太計較了。”
鄭靖業也認真點頭答應了。
――――――――――――――――――――――――――――――――――――――――
鄭靖業知道,經此一事,季繁他老人家絕不會再與自己作對了,不用再擔心被人從道義上壓製,鄭靖業的心情奇爽無比。
這份好心情一直持續到被他師兄和兒子分別質問。顧益純問得很不客氣:“季師何來去匆匆?”
鄭靖業答得非常直白:“好過師徒相殘。”他本來有更狠的手段的,比如多留季繁一段時間,讓太子與季繁走得再近一點,兩處與急著恢複世襲的人牽扯得再深一點,到時候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那能一勺燴了。
後來還是收手了,畢竟是顧益純的老師。再者,季繁是他推薦的,真壞了事兒,他要負個連帶的責任,到時候就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了。趕緊的,送老先生回去。
饒是如此,鄭靖業還是借季繁坑了太子一把。皇帝肯定已經知道太子做的好事了,結交名士沒關係,太子結交大臣就有點問題了,如果是安慰提出了與他皇帝爹對著幹的建議的大臣。
小子,你爹會懷疑你的眼光的。
顧益純冷笑道:“你還算顧及了師徒情份了!”他也就這麽氣上一氣,鄭靖業出手有多狠,他也是知道的――不死不休。昔年一同窗,恃才傲物,給了鄭靖業難看。鄭靖業二話不說,在人家最得意的書法上頭把人砸得從此不敢碰筆,拿筷子手都哆嗦,吃飯都要用勺子,那是心理陰影。
如今這般,真是給麵子了。
“你有心情看外麵,且把眼睛往家裏看一看。”
鄭靖業聽顧益純這麽說,大概是不會再深究了“怎麽?”
“大郎有些兒不大對勁兒。”這說的是鄭德興。顧益純對於鄭德興與顧鼐的互動也有察覺,本來覺得鄭德興教養還行,不過也確實差了幾分火候,與顧鼐相處一下,熏陶熏陶也是好的,沒想到熏陶了個亂七八糟,倒有些像邯鄲學步了。
鄭靖業心中有數,還不及跟孫子談話,兒子又來了。鄭l最近不厭其煩說的就是東宮,他總覺得父親這樣硬扛著不好:“父親便是為東宮好,也不能失之嚴厲,免得東宮誤會。就是勸諫,也有不同的勸法。”
鄭靖業樂了:“你倒長進了!一頓板子沒白敲!”
發跡之後,最難的就是子女教育。鄭家算是不錯的了,鄭靖業基本上算是十項全能,除了生孩子他什麽都能做了。但是,鄭l還是想要勸諫他,鄭德興還是傻乎乎地學個皮毛。
創業容易守業難呐!
世家,在傳承方麵真是值得敬佩了。
鄭靖業不是沒考慮過教育問題,他知道自己的行事有些剛硬,那是有倚仗的,是因為知道自己能對付得了後續發展。但是子孫不行,兒孫不傻,比起自己卻要差著些,蠢人發狠是自尋死路,不如教得柔和些。還有就是,個性好一點,為人規矩一點,少惹禍!
指導思想是好的,至少鄭家子孫到現在沒走了大褶,沒像於家似的雞飛狗跳。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鄭靖業能夠鎮得住場麵的基礎上的。教育方針,從現在開始要變上一變了。
幸而鄭l也不全是一派天真,畢竟做了官,在皇帝身邊看到的黑暗事情多了,鄭靖業也常與他分析一些案例,最後都讓鄭靖業給說中了。鄭l由初時的不解,到後來的習慣,腦袋也不那麽四四方方的了,卻還是擔心父親扛上太子。
沒有一個幹掉過太子or準備幹掉太子的人可以被人們稱為好人,即使那個太子再矬再不堪再250,不管你成功還是失敗,你都不是好人。幹掉皇帝,還能說推翻□□為人民,太子,代表的是正統傳承,雖然太子比不上皇帝,但是這意義竟是更不好搞。
鄭靖業深覺,此時跟兒子說這個絕不是個好時機。正要開口,卻聽到外麵守門的小廝的聲音:“六郎、七娘,相公正與大郎說話。”
閨女就是貼心,來得可真巧。鄭靖業咳嗽一聲:“阿琰麽?進來說話。”
鄭琰進得屋來,向父親、哥哥斂衽而禮。鄭靖業道:“你的功課如何了?”又問垂手而立的鄭瑞,“你妹妹回來學女紅,你回來做什麽?”
鄭瑞小聲道:“有些事兒不大妥當。”
鄭l板起臉問弟弟:“有什麽事要現在急著回來,晚上不能說?真有急事,怎麽把侄子們撂到外頭?你惹禍了?”
他腦子還算清楚,一下子就問了許多種可能。鄭靖業穩坐釣魚台,心道,不是什麽大事兒。
“你兒子快要傻掉啦!”鄭琰笑眯眯地對她大哥道。
鄭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