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是擔當不夠!”朱由檢暗自歎息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淡淡的失望,隨即有飛快消失不見,不曾被人看見。
崔呈秀看的不錯,朱由檢的確對他有些失望。早在前些時日,他就將這次會議的一些大致事宜和進程下發下去。
然而,此刻崔呈秀還是沒起到宰輔的作用,沒再皇帝愣神的情況下,主持會議,而是大聲詢問皇帝。
這雖然沒錯,但顯得他非常沒有擔當,不能做主處理事務,讓他當個大學士已經是極限,決不能再進一步,放在首輔的位置上。
腦中雖然閃過這麽多的念頭,但絲毫不影響朱由檢說話,他看了看劉若愚,然後說了聲開始吧。
“朝會開始,各部奏陳部務。”劉若愚喊道,他的嗓音一如既往的尖利,但卻似乎多了些什麽,變得更加圓潤一些,沒有了以前那種刺耳的感覺。
“老劉有了些變化啊!”朱由檢疑惑的看了對方一眼,然後沒放在心上。
時間在不斷流逝,經過一段時間後,人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些變化,他不就是如此,去年剛登基的他和此時的他就有很大的不相同。
吏部尚書周應秋深吸一口氣,戰出班次,六部中,以吏部為尊,六部發言,自然是他先開始。
說實話,對於這種總結性發言,他有些發怵,不知道該說哪些,不該說哪些,大明很大,一年下來,發生的事情非常多,要從中挑選總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就算僅僅局限在官員當中,也很難理清楚,什麽是重點,更何況還要所謂的總結,總結什麽?
這裏麵似乎有很深的水,周應秋有些把握不住,但此刻到了他發言,他還是要站出來。
“乾聖元年,目前有文官兩萬三千八百四十一人,武官八萬一千二十四人.....”吏部既然是管理官員的,那就從官員著手,周應秋開始列舉目前全國有多少官員,增補了多少,致仕了多少,一樣樣的,都很清晰,有數字可查。
說實話,念叨這些數字時,周應秋十分感謝閣老崔呈秀,若不是他頻繁被皇帝打回來的奏折,吏部還不會有這麽詳細的數字,雖然各地反饋回來的數字皇帝似乎沒用上,但卻讓吏部的工作順暢了很多。
大致訴說了一番,他話鋒一轉,又轉到了考成法上了,如今已經到了十一月下旬,被稱之為‘上計’的考成早就開始了,往日的一些反饋也都到了吏部,這些也成立周應秋的材料。
“考成法自頒布後,便開始實行,成果顯著。”周應秋慢慢說著,然後又是很詳實的數字出來,比如各地受到申飭的官員數字,公務完成成情況等等,看起來很有些東西。
考成法雖然主要是都察院在監督,但最終反饋還是匯總到吏部,誰讓執行巡撫處罰的是吏部呢。
最終這些匯總,就成了周應秋的匯報,這也是他的奏報重點,官員官員數目和增補,以及考成法實施的情況。
當將精心準備的東西都給念完後,周應秋偷眼看了下皇帝,卻見皇帝麵無表情,不知道對他的奏報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周應秋惴惴不安的站了回去,吏部之後,按照排名,則是戶部。
畢自嚴站了出來,咳嗽了聲,也不拿奏本,徑直開始稟報起來,“乾聖元年,太倉庫入銀七百一十三萬兩,其中遼餉五百六十萬兩,庫銀兩百五十三萬兩。秋糧征收為1529萬石,北運漕糧為400萬石。”
一連串的數字從畢自嚴口中蹦出來,他雖僅僅上任不過數月,但業務已經非常嫻熟,朝廷各種收入都在他心中。
他說的這些都是朝廷收入的大頭,其他的一些小東西,如木材、絲麻布帛之類的,也一一在冊。這些數字看起來很豐富,然而各種消耗,卻讓人頭皮發麻。
首先是俸祿,其中文官漲了俸祿,在以往基礎上,翻了好幾倍,其中每月缺口是七十萬兩,這些缺口中,一部分是增長的,一部分是不發糧食本色後,改成銀幣發放的缺口,而相應的,各地糧倉多了很多糧食。
而按照皇帝的說法,文官俸祿不夠的,以遼餉衝抵,而遼餉隻有五百多萬兩,就今年來說,隻要發五個月的新俸祿,遼餉暫時來說還夠,但到了明年,肯定不夠,而且,皇帝並未全部停掉對遼東的支援,時不時的還會有餉銀送過去。
比如今年,就送了兩次,共計四十萬兩。剩下的五百二十萬兩,也就夠俸祿的發放。同時,餉銀的解送也是個問題,有的地方是不征收遼餉的,比如北直隸,還有點因為戰亂沒有收,比如雲貴,這些地方的官員俸祿,從何而出?
亦或者其他省份轉運過去?
這些都是問題,畢自嚴一邊匯報,一邊直接將問題擺了出來。而朱由檢也沒裝作看不到,直接開始處理。
“官糧多了多少?”朱由檢冷靜問道。
“兩百萬石。”畢自嚴答道,這是全國官員俸祿轉發銀幣後多出來的。
“賣給四海商行,以糧換錢,衝抵缺口。”朱由檢說道,然後看對方有些不解的神色,便加了一句,“四海商行乃皇店。”
對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皇帝的店鋪,難怪能吃下這麽多糧食。對於內廷的種種變化,畢自嚴也有所耳聞,知道皇帝動作不小,而且似乎賺了很多錢。
“依然不夠。”畢自嚴暗自算了下,還是搖頭。
兩百萬石糧食,按照現在的糧價來說,應該能賣到兩萬兩,民間糧食一石更貴些,但大宗出貨肯定不可能和零售一個價,不過一石一兩銀還是能賣到的,就算少些,也少不了太多。
不過,兩百萬兩還是不過,官員一年俸祿下來,要八百多萬兩銀子,加上遼餉,還有將近一百萬的缺口,而且遼餉還不可能全給。
對於這個問題,朱由檢沒有說,畢自嚴看了皇帝一眼,見對方沒有當場解決的意思,便繼續往下匯報。
崔呈秀看的不錯,朱由檢的確對他有些失望。早在前些時日,他就將這次會議的一些大致事宜和進程下發下去。
然而,此刻崔呈秀還是沒起到宰輔的作用,沒再皇帝愣神的情況下,主持會議,而是大聲詢問皇帝。
這雖然沒錯,但顯得他非常沒有擔當,不能做主處理事務,讓他當個大學士已經是極限,決不能再進一步,放在首輔的位置上。
腦中雖然閃過這麽多的念頭,但絲毫不影響朱由檢說話,他看了看劉若愚,然後說了聲開始吧。
“朝會開始,各部奏陳部務。”劉若愚喊道,他的嗓音一如既往的尖利,但卻似乎多了些什麽,變得更加圓潤一些,沒有了以前那種刺耳的感覺。
“老劉有了些變化啊!”朱由檢疑惑的看了對方一眼,然後沒放在心上。
時間在不斷流逝,經過一段時間後,人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些變化,他不就是如此,去年剛登基的他和此時的他就有很大的不相同。
吏部尚書周應秋深吸一口氣,戰出班次,六部中,以吏部為尊,六部發言,自然是他先開始。
說實話,對於這種總結性發言,他有些發怵,不知道該說哪些,不該說哪些,大明很大,一年下來,發生的事情非常多,要從中挑選總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就算僅僅局限在官員當中,也很難理清楚,什麽是重點,更何況還要所謂的總結,總結什麽?
這裏麵似乎有很深的水,周應秋有些把握不住,但此刻到了他發言,他還是要站出來。
“乾聖元年,目前有文官兩萬三千八百四十一人,武官八萬一千二十四人.....”吏部既然是管理官員的,那就從官員著手,周應秋開始列舉目前全國有多少官員,增補了多少,致仕了多少,一樣樣的,都很清晰,有數字可查。
說實話,念叨這些數字時,周應秋十分感謝閣老崔呈秀,若不是他頻繁被皇帝打回來的奏折,吏部還不會有這麽詳細的數字,雖然各地反饋回來的數字皇帝似乎沒用上,但卻讓吏部的工作順暢了很多。
大致訴說了一番,他話鋒一轉,又轉到了考成法上了,如今已經到了十一月下旬,被稱之為‘上計’的考成早就開始了,往日的一些反饋也都到了吏部,這些也成立周應秋的材料。
“考成法自頒布後,便開始實行,成果顯著。”周應秋慢慢說著,然後又是很詳實的數字出來,比如各地受到申飭的官員數字,公務完成成情況等等,看起來很有些東西。
考成法雖然主要是都察院在監督,但最終反饋還是匯總到吏部,誰讓執行巡撫處罰的是吏部呢。
最終這些匯總,就成了周應秋的匯報,這也是他的奏報重點,官員官員數目和增補,以及考成法實施的情況。
當將精心準備的東西都給念完後,周應秋偷眼看了下皇帝,卻見皇帝麵無表情,不知道對他的奏報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周應秋惴惴不安的站了回去,吏部之後,按照排名,則是戶部。
畢自嚴站了出來,咳嗽了聲,也不拿奏本,徑直開始稟報起來,“乾聖元年,太倉庫入銀七百一十三萬兩,其中遼餉五百六十萬兩,庫銀兩百五十三萬兩。秋糧征收為1529萬石,北運漕糧為400萬石。”
一連串的數字從畢自嚴口中蹦出來,他雖僅僅上任不過數月,但業務已經非常嫻熟,朝廷各種收入都在他心中。
他說的這些都是朝廷收入的大頭,其他的一些小東西,如木材、絲麻布帛之類的,也一一在冊。這些數字看起來很豐富,然而各種消耗,卻讓人頭皮發麻。
首先是俸祿,其中文官漲了俸祿,在以往基礎上,翻了好幾倍,其中每月缺口是七十萬兩,這些缺口中,一部分是增長的,一部分是不發糧食本色後,改成銀幣發放的缺口,而相應的,各地糧倉多了很多糧食。
而按照皇帝的說法,文官俸祿不夠的,以遼餉衝抵,而遼餉隻有五百多萬兩,就今年來說,隻要發五個月的新俸祿,遼餉暫時來說還夠,但到了明年,肯定不夠,而且,皇帝並未全部停掉對遼東的支援,時不時的還會有餉銀送過去。
比如今年,就送了兩次,共計四十萬兩。剩下的五百二十萬兩,也就夠俸祿的發放。同時,餉銀的解送也是個問題,有的地方是不征收遼餉的,比如北直隸,還有點因為戰亂沒有收,比如雲貴,這些地方的官員俸祿,從何而出?
亦或者其他省份轉運過去?
這些都是問題,畢自嚴一邊匯報,一邊直接將問題擺了出來。而朱由檢也沒裝作看不到,直接開始處理。
“官糧多了多少?”朱由檢冷靜問道。
“兩百萬石。”畢自嚴答道,這是全國官員俸祿轉發銀幣後多出來的。
“賣給四海商行,以糧換錢,衝抵缺口。”朱由檢說道,然後看對方有些不解的神色,便加了一句,“四海商行乃皇店。”
對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皇帝的店鋪,難怪能吃下這麽多糧食。對於內廷的種種變化,畢自嚴也有所耳聞,知道皇帝動作不小,而且似乎賺了很多錢。
“依然不夠。”畢自嚴暗自算了下,還是搖頭。
兩百萬石糧食,按照現在的糧價來說,應該能賣到兩萬兩,民間糧食一石更貴些,但大宗出貨肯定不可能和零售一個價,不過一石一兩銀還是能賣到的,就算少些,也少不了太多。
不過,兩百萬兩還是不過,官員一年俸祿下來,要八百多萬兩銀子,加上遼餉,還有將近一百萬的缺口,而且遼餉還不可能全給。
對於這個問題,朱由檢沒有說,畢自嚴看了皇帝一眼,見對方沒有當場解決的意思,便繼續往下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