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章 甲子恒宇
行走曆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 作者:十九代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帝敕令,使諸世法則跌落,對於無數的真修和妖魔鬼怪而言,可謂之‘絕殺’。但大羅金仙級數不在此列。
大羅金仙是超脫了法則之上的存在,不在法則之中,因此無論法則怎麽變遷,對大羅金仙級數的存在,都沒有任何影響。
而大羅金仙之下的,則在法則之中,法則的變遷對他們來說影響巨大。
大羅金仙不能在諸世肆意妄為,那不是諸世法則對他們的限製,而是高高在上的大道對他們限製。
而隻要不肆意妄為,便可任意行走。因此無論法則變遷之前還是之後,大羅金仙級數的,皆一如既往。
甲字恒宇天界的那些個宗門真修,無法離開天界。便是離開了天界,來到人界,沒有法則支撐,也施展不出神通來。
常昆自身雖不是大羅金仙,卻有堪比大羅金仙的神力——而且神力是例外的存在——是天庭體係大道賦予的力量——較之於尋常的真修,泰山神府的陰神地祗們,在人界反倒沒有影響,並不受當前法則的限製。
——不過天帝敕令對體係內的存在來說,比法則限製更森嚴。
此時常昆屹立於太空中,神力施展無礙。惠蘭和隱娘則封印修為,隻剩下凡人極限無限接近一階的層次。
甲字恒宇的人界,法則已經跌落到不足以支撐一階的地步。
隻剩下凡人極限的體魄力量。
下一瞬,常昆帶著惠蘭和隱娘出現在一座小山上。寒風拂麵,吹的惠蘭和隱娘齊齊打了個寒噤。
隱娘忍不住道:“好久沒有感受過寒冷了...”
自從煉成法力,便已寒暑不侵。現在失了法力,不到一階的修為,已經無法摒除自然環境對自身的影響。
惠蘭卻深深吸了口冰冷的空氣,道:“挺不錯的感受。”
常昆咧嘴笑道:“法則跌落,不到大羅級數,便要被法則嚴格限製。”
他跺了跺腳,一股雲煙從麵前的山石中冒出來,顯化一個持著鋼叉的大漢。這大漢一看常昆,當即惶恐拜道:“小蒼山山神胡猛拜見帝君!”
常昆擺了擺手:“不必多禮。胡猛是吧,這小蒼山是什麽地界?眼下是哪個國家,什麽朝代什麽時候?”
胡猛忙道:“回帝君的話,眼下是大明朝天啟六年丙寅年,遼東小蒼山。七十裏外便是寧遠。”
又道:“不久前明將袁崇煥、滿桂等剛剛在寧遠打了勝仗。”
月前孫承宗命袁崇煥、滿桂率兵萬餘鎮守寧遠,借助孫承宗這些年督師遼東建立的堅固防線,以火炮為主,擊退了來犯的後金軍,取得了勝利。
小蒼山山神借著這個機會,收納不少戰死沙場的戰魂——對他這個山神來說,日常收攏亡魂,一則填充麾下陰兵,二則護送去城隍處,都是功勞。
常昆了然。
原來是大明天啟末年,即將進入大明朝最後一個天子在位的倒計時。
“遼東麽...”常昆咀嚼了一下,對身旁惠蘭、隱娘道:“數百年法則變遷,到這個時候差不多已是最後關頭,天地的環境因著法則變遷的尾聲已到了最嚴酷之時。遼東苦寒,我們去南方落腳。”
惠蘭和隱娘自無不可。
惠蘭道:“妾身與隱娘已不耐苦寒,去南方也好。”
隱娘點頭稱是。
山神胡猛垂首一旁,隻當聽不見。常昆擺擺手,將他打發了,便與惠蘭、隱娘走下小蒼山。
他周身絲絲神力護著惠蘭和隱娘,不使寒冷侵襲。
道:“入鄉隨俗,咱們找個就近之處,看看能不能搞到幾匹馬或者馬車,然後南下。”
常昆說入鄉隨俗,倒也不是不能飛往南方。他有堪比大羅金仙的神力,並不受法則變遷的限製。
主要還是大丫頭和小七的事兒——常昆覺著,老嶽母雖然會給他設置障礙,但不會刻意讓大丫頭她們躲著他。
真宇之下的直係諸世不在少數,不可能專門躲到哪個偏僻的芥子世界裏,讓常昆找不著他們。
多半就是這甲字恒宇。
而不到處亂飛亂找,也算是表明心誠,老老實實,撞機緣。
若是想不到這一點,到處亂飛,必然被老嶽母老嶽父察覺,這兩位心裏稍稍不爽一丁點,別說飛著找,就是趴著找怕也是找不著。
還是老實點吧。
惠蘭和隱娘雖然封了法力,但接近一階的體魄,倒也不懼腳程。
常昆打算先去不遠的寧遠衛瞧瞧。
正行間,聽的馬蹄聲隆隆。抬起眼皮一看,見十餘個矮壯敦實、腦袋光溜溜腦後掛著一根老鼠尾巴的軍兵,正猖狂怪笑著,驅趕著一群惶惶流民,砍殺踐踏,往這邊過來。
常昆皺了皺眉。
顯然,這是後金韃子。
雖然到了常昆這樣的高度,應當不局限於民族,而以更恢廓的眼光,看待整個人族,但常昆心裏,就是不爽。
大明朝的風華啊,那是武功不遜色於漢唐,文化不遜色於大宋的光彩。可惜天時不予,王朝輪回,卻被後金撿了便宜,而後文明黯淡數百年,是何其之悲哀。
文明在徹底進入人道時代的前夕,竟倒退到奴隸文明的糞坑裏,簡直不可理喻!
那些個韃子騎兵驅趕著百姓近前,看到常昆三個,頓時呼喝連天。分出三五人,搖晃著馬刀,奔殺過來。
尤以見著魚蕙蘭和隱娘,眼睛都直了。
常昆悶哼一聲,伸手摘下劈來的馬刀,反手一刀將這幾個騎兵盡數斬了,刀光繞過被驅趕的百姓,將剩下的韃子騎兵也一並斬殺當場。
這一手實在算不得什麽,卻把些個百姓驚的難以自已。
見著常昆三個人的氣度,便叩拜神仙了。
常昆丟下馬刀,叫他們起來,道:“你們是哪裏人?我聽說不久前寧遠才打了勝仗,將韃子擊退,怎麽你們還被韃子驅趕砍殺?”
一個枯瘦的穿著發黑的破爛棉襖的老者顫顫巍巍道:“回神仙的話,月前是打了勝仗。可朝廷的兵馬雖然勝了,但不敢出城。韃子雖然敗了,卻還有一些留著,到處掠殺俺們...”
明軍雖然得勝,但卻是依仗了城牆大炮的堅實防線,不敢出城與韃子野戰。韃子雖然敗了,主力撤回了老巢,卻也留下一支偏師,在這裏監視寧遠,順帶掠殺掠殺周圍的百姓。
大羅金仙是超脫了法則之上的存在,不在法則之中,因此無論法則怎麽變遷,對大羅金仙級數的存在,都沒有任何影響。
而大羅金仙之下的,則在法則之中,法則的變遷對他們來說影響巨大。
大羅金仙不能在諸世肆意妄為,那不是諸世法則對他們的限製,而是高高在上的大道對他們限製。
而隻要不肆意妄為,便可任意行走。因此無論法則變遷之前還是之後,大羅金仙級數的,皆一如既往。
甲字恒宇天界的那些個宗門真修,無法離開天界。便是離開了天界,來到人界,沒有法則支撐,也施展不出神通來。
常昆自身雖不是大羅金仙,卻有堪比大羅金仙的神力——而且神力是例外的存在——是天庭體係大道賦予的力量——較之於尋常的真修,泰山神府的陰神地祗們,在人界反倒沒有影響,並不受當前法則的限製。
——不過天帝敕令對體係內的存在來說,比法則限製更森嚴。
此時常昆屹立於太空中,神力施展無礙。惠蘭和隱娘則封印修為,隻剩下凡人極限無限接近一階的層次。
甲字恒宇的人界,法則已經跌落到不足以支撐一階的地步。
隻剩下凡人極限的體魄力量。
下一瞬,常昆帶著惠蘭和隱娘出現在一座小山上。寒風拂麵,吹的惠蘭和隱娘齊齊打了個寒噤。
隱娘忍不住道:“好久沒有感受過寒冷了...”
自從煉成法力,便已寒暑不侵。現在失了法力,不到一階的修為,已經無法摒除自然環境對自身的影響。
惠蘭卻深深吸了口冰冷的空氣,道:“挺不錯的感受。”
常昆咧嘴笑道:“法則跌落,不到大羅級數,便要被法則嚴格限製。”
他跺了跺腳,一股雲煙從麵前的山石中冒出來,顯化一個持著鋼叉的大漢。這大漢一看常昆,當即惶恐拜道:“小蒼山山神胡猛拜見帝君!”
常昆擺了擺手:“不必多禮。胡猛是吧,這小蒼山是什麽地界?眼下是哪個國家,什麽朝代什麽時候?”
胡猛忙道:“回帝君的話,眼下是大明朝天啟六年丙寅年,遼東小蒼山。七十裏外便是寧遠。”
又道:“不久前明將袁崇煥、滿桂等剛剛在寧遠打了勝仗。”
月前孫承宗命袁崇煥、滿桂率兵萬餘鎮守寧遠,借助孫承宗這些年督師遼東建立的堅固防線,以火炮為主,擊退了來犯的後金軍,取得了勝利。
小蒼山山神借著這個機會,收納不少戰死沙場的戰魂——對他這個山神來說,日常收攏亡魂,一則填充麾下陰兵,二則護送去城隍處,都是功勞。
常昆了然。
原來是大明天啟末年,即將進入大明朝最後一個天子在位的倒計時。
“遼東麽...”常昆咀嚼了一下,對身旁惠蘭、隱娘道:“數百年法則變遷,到這個時候差不多已是最後關頭,天地的環境因著法則變遷的尾聲已到了最嚴酷之時。遼東苦寒,我們去南方落腳。”
惠蘭和隱娘自無不可。
惠蘭道:“妾身與隱娘已不耐苦寒,去南方也好。”
隱娘點頭稱是。
山神胡猛垂首一旁,隻當聽不見。常昆擺擺手,將他打發了,便與惠蘭、隱娘走下小蒼山。
他周身絲絲神力護著惠蘭和隱娘,不使寒冷侵襲。
道:“入鄉隨俗,咱們找個就近之處,看看能不能搞到幾匹馬或者馬車,然後南下。”
常昆說入鄉隨俗,倒也不是不能飛往南方。他有堪比大羅金仙的神力,並不受法則變遷的限製。
主要還是大丫頭和小七的事兒——常昆覺著,老嶽母雖然會給他設置障礙,但不會刻意讓大丫頭她們躲著他。
真宇之下的直係諸世不在少數,不可能專門躲到哪個偏僻的芥子世界裏,讓常昆找不著他們。
多半就是這甲字恒宇。
而不到處亂飛亂找,也算是表明心誠,老老實實,撞機緣。
若是想不到這一點,到處亂飛,必然被老嶽母老嶽父察覺,這兩位心裏稍稍不爽一丁點,別說飛著找,就是趴著找怕也是找不著。
還是老實點吧。
惠蘭和隱娘雖然封了法力,但接近一階的體魄,倒也不懼腳程。
常昆打算先去不遠的寧遠衛瞧瞧。
正行間,聽的馬蹄聲隆隆。抬起眼皮一看,見十餘個矮壯敦實、腦袋光溜溜腦後掛著一根老鼠尾巴的軍兵,正猖狂怪笑著,驅趕著一群惶惶流民,砍殺踐踏,往這邊過來。
常昆皺了皺眉。
顯然,這是後金韃子。
雖然到了常昆這樣的高度,應當不局限於民族,而以更恢廓的眼光,看待整個人族,但常昆心裏,就是不爽。
大明朝的風華啊,那是武功不遜色於漢唐,文化不遜色於大宋的光彩。可惜天時不予,王朝輪回,卻被後金撿了便宜,而後文明黯淡數百年,是何其之悲哀。
文明在徹底進入人道時代的前夕,竟倒退到奴隸文明的糞坑裏,簡直不可理喻!
那些個韃子騎兵驅趕著百姓近前,看到常昆三個,頓時呼喝連天。分出三五人,搖晃著馬刀,奔殺過來。
尤以見著魚蕙蘭和隱娘,眼睛都直了。
常昆悶哼一聲,伸手摘下劈來的馬刀,反手一刀將這幾個騎兵盡數斬了,刀光繞過被驅趕的百姓,將剩下的韃子騎兵也一並斬殺當場。
這一手實在算不得什麽,卻把些個百姓驚的難以自已。
見著常昆三個人的氣度,便叩拜神仙了。
常昆丟下馬刀,叫他們起來,道:“你們是哪裏人?我聽說不久前寧遠才打了勝仗,將韃子擊退,怎麽你們還被韃子驅趕砍殺?”
一個枯瘦的穿著發黑的破爛棉襖的老者顫顫巍巍道:“回神仙的話,月前是打了勝仗。可朝廷的兵馬雖然勝了,但不敢出城。韃子雖然敗了,卻還有一些留著,到處掠殺俺們...”
明軍雖然得勝,但卻是依仗了城牆大炮的堅實防線,不敢出城與韃子野戰。韃子雖然敗了,主力撤回了老巢,卻也留下一支偏師,在這裏監視寧遠,順帶掠殺掠殺周圍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