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平原上,遠處驪山隱約可見,明軍的目標就是擊破吳軍,從金軍側翼的山林地帶,奔襲過去,直撲臨潼縣,不僅解救出被困的馬軍,同時還要斬斷金軍的西逃之路。


    這個戰略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在西線采用的手法很像,都是避開了敵軍強大的工事和正麵防守,從側麵和敵軍不注意的方向突破。


    忠至鎮前陣,指揮的是大將黨守素,曆史上也是個名人,是順係大將,夔東十三家之一。


    這時他騎馬來到陣線前,第一排明軍士卒排成一條直線,在他們對麵的地平線上,一道與他們平行的人牆,出現在明軍眼前。


    對麵的金軍正在列陣,十多門火炮擺放在前,火炮轟鳴,落在明軍陣線與金軍陣線的間隙內,陣線之間飄散著稀薄的白煙。


    金軍士卒站在飄揚的旌旗下,同樣是一條幾裏寬的橫陣,不過他們的編製,卻同明軍有所不同。


    雖然也是橫陣,但是士卒所持有的兵器,金軍卻比較多樣。


    他們有自造的抬槍、鳥銃、刀矛,也有仿造明朝的自生銃,還有繳獲羅刹人的燧發槍,並不像明軍前排隊形中武器那麽單一,都是自生火銃。


    金軍的兵器比較複雜,不像明軍這麽製式化,不過黨守素向南眺望,金軍前排同樣用火器,隻是夾雜著一些抬槍。


    整體而言,金軍與明軍相差並不大,並不能小覷他們,金軍的火銃和抬槍打在身上,同樣能要人性命。


    雖然隔開很遠,但是從金軍的陣線來看,估計是要進行一場對射。


    這讓前排的明軍士卒,都有些緊張,暗暗祈禱滿天神佛,保佑自己不要被彈丸擊中,保佑自己能夠活下去,平安反鄉。


    火銃的精度不高,三十步以外,全憑借運氣才能擊中,所以臨時抱佛腳,祈求一個好運氣,還是有用的。


    金軍前陣,何承誌等將領,按著戰刀在金軍士卒麵前走過,口中高聲喊道:“弟兄們都站好了!拿出精氣神來,同明賊一戰。”


    同吳三桂的馬軍相比,吳軍的步卒就差了一些,他們之前還是使用老的陣型,這兩年來,軍隊才開始轉型,訓練還是差了一點。


    金軍前麵四排是火銃手和抬槍手,他們後麵則是刀矛等冷兵器小陣,士卒們握緊了兵器,在軍官的調動下,逐漸列成攻擊的陣型。


    何承誌從前排走過後,回到前排銃手與後麵小陣的間隙之間,然後對一旁的郭天春道:“按著王爺的意思,你的火器隊前突,排銃連發,擊亂明軍陣線後,我立刻率領近戰隊衝出,撕破明軍的防線,王爺便會帶著騎兵,從我們撕開的缺口衝入,直接攻擊明軍的大纛旗。”


    郭天春點點頭,“明軍人馬雖多,但指揮起來,卻也不太方便。如果王爺能斬將奪旗,那明軍必定會亂。”


    “那好,就這麽來!”何承誌見他沒意見,微微頷首,然後忽然一拳捶在郭天春的肩上,神色凝重的道:“老郭,明軍火器厲害,你在前麵指揮,要小心些。”


    郭天春抿嘴笑了笑,故作淡定的道:“曉得,老兄弟沒幾個了,我會注意的。”


    雖說吳三桂發現了對麵的明軍遠超過他的預計,幾乎是他的兩倍,但是吳三桂並未選擇防守,依然選擇了進攻。


    關寧軍不戰則已,一旦選擇戰鬥,必然要一鳴驚人,攻擊如狂風驟雨。


    防守並不是吳三桂的風格,他的性格比較果敢和勇猛,做決定時基本不會拖泥帶水,他不打算被動防守,而是選擇對攻。


    這樣的選擇看起來有些不明智,但其實是比較正確的選擇。


    金軍步軍少,騎兵占了一半,並不適合防守,而且曠野上,沒有工事依托,明軍火炮又多,防守很難站穩陣腳,騎兵也難以用來防守。


    金軍正按著旗號擺陣,這時對麵明陣那邊一聲號角響起,明軍的陣形迅速向兩翼延展,拉長成了一個長達數裏的橫陣,比金軍的陣列還要寬一些,兩頭還有幾個方陣。


    明軍的火炮,在四匹戰馬的拖行下,迅速進入了兩翼陣地,炮口斜指著金軍。


    陣線前,明軍士卒已經準備就緒,各旗官檢查了屬下士卒的裝備後,紛紛站回隊列,吹響一聲口哨,士卒便不許移動。


    各千戶官,各營指揮依次打出應旗,表示準備完成。


    黨守素見明軍已經準備就緒,對麵金軍步陣還在旌旗揮舞,戰馬穿梭傳信,揚起一片片黃塵,心中底氣大增,大聲命令道:“大軍準備,各營主將聽中軍號鼓出發,行進中用各營號鼓指揮,不到三十步,不準發銃!”


    “軍門,這麽近才射,金軍都打了我們一輪了。”旁邊一名營將不禁說道。


    黨守素解釋道:“我部的任務是從南麵迂回,插向豪格背後,所以不能耗,必須要在迅速擊潰吳軍。”


    “我們固然會在前進中先損失不少人,可隻要一旦靠近,吳軍死的人便更多。”說著他掃視眾多營指揮一眼,“火銃在三十步和五六十步外開火,有多大的差距,你們應該是知道的!”


    眾營將神情凝重,這樣的話對明軍的陣線和士卒的心理,就都提出很大的挑戰,不過眾將對於明軍的陣線和士卒的訓練,都比較有信心,便有將領回道:“末將明白,軍門是想一輪就擊潰金軍的心理防線,讓他們恐懼,崩潰!”


    幾名將領聽了,紛紛領命,“末將等人遵命,靠近在射殺吳軍!”


    “這是大都督的命令,誰要是先放,戰後軍法從事!”黨守素嚴肅道:“開戰之後第一條陣線,在三十步外放一輪,便立刻衝鋒!如果讓金軍撕破陣線,也不要慌,第二條陣線,等金軍靠近三十步,同樣放一輪便衝,我不信吳軍能頂得住……”


    “咚咚咚”就在黨守素說話時,中軍大鼓響起,黨守素不禁回頭看了一眼,見中軍大旗揮動,於是扭頭對眾人道:“鼓響了!打應旗回應中軍,大軍立刻進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七年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