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薇看了看窗外的天色道:「還早呢,冷的緊,再睡會兒吧!」采薇搖搖小腦袋:「你聽聲音,南屋裏的木頭舞劍呢,我得去看看是個什麽套路?」
蘇明薇撲哧一聲道:「他既是小叔的師兄,便是你我的長輩,木頭木頭的叫,提防娘聽見數落你的不是。」
采薇吐吐舌頭做了個鬼臉,穿上鞋就跑了出去,穿過爹娘的屋子,劉氏正收拾被褥,一眼看見她,還沒叫住她,已經早一溜煙的跑了出去,劉氏搖頭歎氣,這丫頭越發有些神怪。
蘇采薇跑到院子裏,果見木蕭正在院裏的空地上舞劍,一把劍寒光閃閃,舞將起來,身體跟著閃轉騰挪宛若蛟龍出海,真是帥的天怒人怨。
蘇采薇看的津津有味,木蕭一趟劍法耍完,隻瞄了她一眼就麵無表情的回南屋去了,一進屋就看見師父正看牆上的一副字,昨日進來已是掌燈時分,因此並未仔細瞧牆上掛的什麽字,這會兒一看,即便木蕭,也不禁微微有絲笑意露出來,不是什麽詩詞名句,隻是一句最尋常的話,掛在這鄉村土牆上,卻頗得韻味:「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木簫這時候並不知道,這幅字是出自那個沒事兒就喜歡看著自己發呆的小丫頭之手,事實上,這時期的采薇之於他,雖然有些古怪,卻不過一個鄉下小丫頭罷了,後來看到師弟的家書,才恍然,當年那副頗有韻味的字,竟然就是這個小丫頭寫的,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話說臘月初十這日,蘇善學背了個包袱,跟著唐秉和木蕭走了,舅舅劉大虎也辭別姐夫一家,趕回家去過年。
正趕上縣城裏的大集,蘇善長便想進城去走走,也是想著先去看看行情,年後就要把茶莊開起來。
要說這茶莊開在京城自是最好,可京城是天子腳下,不說那鋪麵值多少銀錢,便是出的起這個錢,京城官麵上地麵上那些事兒也打點不起,又是沒根兒沒葉兒的外鄉人,更沒有個三親六故的門路可尋,買賣若不好,竟等著賠銀子了,若好了,還不知道要出什麽事呢,倒不如從近便的定興縣先開個鋪子試試,若生意好,再慢慢尋北邊的門路,若生意做起來,手裏有了銀子,門路也就不愁了。
打了這個主意,善長便跟蘇婆子和劉氏商量,也想問問他娘,看看有沒有什麽老親戚在城裏的,他一提,蘇婆子真就想起了一個:「說起來倒是有一門可走的親戚。」蘇善長忙問:「什麽親戚」
蘇婆子歎口氣道:「這門親戚提起來,你大約也還記得些,你有個大表姑是跟咱們占著親的,原先就住在鄰村的莊子上,你小時和咱們家也有來有往,你可還記得?他家小子原跟你一般年紀。」
蘇善長道:「娘一說,我倒是記起些影子,趕是她家有個大表姐,賣給城裏富貴人家當丫頭的那個大表姑?」
蘇婆子點點頭道:「就是她,那時候我們私下裏還說,你這大表姐的命不濟,那幾年連年鬧災荒,丫頭還頂不上個牲口的價錢,那些富貴人家也不拿著當人使喚,賣進去,不明不白死的多了去了,但能有口飯吃的人家,都不舍得賣了閨女去當丫頭,哪想到你大表姐那麽個脾性的人,竟是個心高有本事的,在那富貴人家當了幾年丫頭,倒是沒怎樣,且好吃好喝的養著,肉皮也細粉了,模樣也俊了,後來被縣衙的師爺給瞧上了,求了家去當了個二房,第二年上就得了個大胖小子,這師爺正愁沒後,這一來,樂得直擺了三天流水席,後來沒過兩年,師爺家的大房夫人不知怎的,得了個極重的症候,竟是撒手走了,那師爺便把你大表姐扶了正,成了正經的大房夫人,後來你表姑夫死了,家裏沒個頂梁的漢子,你大表姑便賣了房子地,帶著兒子進城投奔她大閨女去了。」
說著,輕輕歎口氣:「她跟咱們家雖然沾著親,卻是一表三千裏的遠親,以前都是貧家小戶的,來往走動著也還有些情麵,後來人家富貴了,咱家也好去攀附,讓人家知道了,說咱們攀高枝,一來二去也就生疏了,如今你既要去城裏做買賣找鋪麵,不如登門去尋這個門路,卻不能空著手去,尋常的東西也不見得能入她的眼,倒是你從南邊帶回來的那些精細布料和茶葉,挑了好的帶去些,或可有些體麵,若她真念舊認下你,你便說我老了,這些年越發惦記這些老親戚,囑你來走動走動也就是了,不管怎樣,這鍾啊你得去撞一撞,萬一要是撞響了,豈不省事。」
因有這個緣由,臘月十五這一日,天剛蒙蒙亮,蘇善長便起來了,剛收拾好,還未出門就見裏麵小間的門一響,采薇走出來道:「爹,我跟你一起進城趕集去。」被她娘瞪了她一眼道:「姑娘家街麵上瞎跑什麽,讓人家笑話你。」
蘇采薇癟癟嘴道:「娘,你看我,誰又瞧得出我是個丫頭呢。」劉氏這才你發現,可不嗎,這丫頭這一年長得飛快,個頭竄的,跟她姐明薇差不離高了,便拾不著明薇的舊衣裳,這丫頭又是個淘氣喜歡到處鑽的性子,那些鮮亮的好衣裳做了,也等著年節時才給她穿,平時便把她小叔穿不著的那些半舊衣裳改了,給她磨著穿,穿破了也不心疼。
今兒穿的正是善學舊年間的一件青布棉襖,這丫頭也不喜梳抓髻,隻把頭發歸總到頭頂紮起一個揪,用個青布頭巾裹了,站在哪裏,真就活脫脫一個小子,哪有半點丫頭相。
蘇善長笑著哄她:「你跟爹去做什麽?集上亂的緊,有那專拐小孩去賣的壞人,回頭拐了你去賣了換錢。」
蘇采薇眼角抽了抽,心話兒自己看著有這麽傻嗎,眼珠子轉了轉,想著怎麽也得琢磨個由頭,讓爹帶著她進城去才好。
蘇采薇真是憋壞了,這一年多,就在蘇家莊這一畝三分地兒轉悠了,至多去地裏看看收麥子種玉米,再遠就甭想,好容易有這麽個機會,她怎麽能放過去,再說,這一回爹爹跟舅舅的生意這樣成功,也給了她巨大信心,看來她那一套挪過來還是大有可為的,不過光憑空想也不是法子,得親眼去瞧瞧才行,或許就讓她尋到什麽商機,也好提醒爹爹莫放過去。
以她看,這個爹雖然運氣不差,可人真有些古板,說白了沒有商人該有的圓滑機變,若以後銀錢多了,還是多買些地,最妥當,想來地主家的小姐,過的日子也不賴。
蘇采薇給自己設定的目標相當美好,但前提是得先賺來足夠的銀子,賺錢上麵,她比她爹娘更急不可待,所以這一趟,她勢必要賴著跟去。
蘇善長看女兒大眼睛嘰裏咕嚕轉了不停,一張小臉粉妝玉琢,可愛的不行,不禁喜歡上來,抱起她道:「好,爹就帶我們采薇進城逛逛去。」
劉氏道:「這丫頭如今越發沒個姑娘相,你還這樣寵她,趕明寵的更不像樣子了,看將來怎麽結果?」「怎麽結果?有什麽大不了,橫豎以後有我這個爹養活著呢,是不是丫頭。」蘇善長倒是想得開。
蘇明薇撲哧一聲道:「他既是小叔的師兄,便是你我的長輩,木頭木頭的叫,提防娘聽見數落你的不是。」
采薇吐吐舌頭做了個鬼臉,穿上鞋就跑了出去,穿過爹娘的屋子,劉氏正收拾被褥,一眼看見她,還沒叫住她,已經早一溜煙的跑了出去,劉氏搖頭歎氣,這丫頭越發有些神怪。
蘇采薇跑到院子裏,果見木蕭正在院裏的空地上舞劍,一把劍寒光閃閃,舞將起來,身體跟著閃轉騰挪宛若蛟龍出海,真是帥的天怒人怨。
蘇采薇看的津津有味,木蕭一趟劍法耍完,隻瞄了她一眼就麵無表情的回南屋去了,一進屋就看見師父正看牆上的一副字,昨日進來已是掌燈時分,因此並未仔細瞧牆上掛的什麽字,這會兒一看,即便木蕭,也不禁微微有絲笑意露出來,不是什麽詩詞名句,隻是一句最尋常的話,掛在這鄉村土牆上,卻頗得韻味:「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木簫這時候並不知道,這幅字是出自那個沒事兒就喜歡看著自己發呆的小丫頭之手,事實上,這時期的采薇之於他,雖然有些古怪,卻不過一個鄉下小丫頭罷了,後來看到師弟的家書,才恍然,當年那副頗有韻味的字,竟然就是這個小丫頭寫的,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話說臘月初十這日,蘇善學背了個包袱,跟著唐秉和木蕭走了,舅舅劉大虎也辭別姐夫一家,趕回家去過年。
正趕上縣城裏的大集,蘇善長便想進城去走走,也是想著先去看看行情,年後就要把茶莊開起來。
要說這茶莊開在京城自是最好,可京城是天子腳下,不說那鋪麵值多少銀錢,便是出的起這個錢,京城官麵上地麵上那些事兒也打點不起,又是沒根兒沒葉兒的外鄉人,更沒有個三親六故的門路可尋,買賣若不好,竟等著賠銀子了,若好了,還不知道要出什麽事呢,倒不如從近便的定興縣先開個鋪子試試,若生意好,再慢慢尋北邊的門路,若生意做起來,手裏有了銀子,門路也就不愁了。
打了這個主意,善長便跟蘇婆子和劉氏商量,也想問問他娘,看看有沒有什麽老親戚在城裏的,他一提,蘇婆子真就想起了一個:「說起來倒是有一門可走的親戚。」蘇善長忙問:「什麽親戚」
蘇婆子歎口氣道:「這門親戚提起來,你大約也還記得些,你有個大表姑是跟咱們占著親的,原先就住在鄰村的莊子上,你小時和咱們家也有來有往,你可還記得?他家小子原跟你一般年紀。」
蘇善長道:「娘一說,我倒是記起些影子,趕是她家有個大表姐,賣給城裏富貴人家當丫頭的那個大表姑?」
蘇婆子點點頭道:「就是她,那時候我們私下裏還說,你這大表姐的命不濟,那幾年連年鬧災荒,丫頭還頂不上個牲口的價錢,那些富貴人家也不拿著當人使喚,賣進去,不明不白死的多了去了,但能有口飯吃的人家,都不舍得賣了閨女去當丫頭,哪想到你大表姐那麽個脾性的人,竟是個心高有本事的,在那富貴人家當了幾年丫頭,倒是沒怎樣,且好吃好喝的養著,肉皮也細粉了,模樣也俊了,後來被縣衙的師爺給瞧上了,求了家去當了個二房,第二年上就得了個大胖小子,這師爺正愁沒後,這一來,樂得直擺了三天流水席,後來沒過兩年,師爺家的大房夫人不知怎的,得了個極重的症候,竟是撒手走了,那師爺便把你大表姐扶了正,成了正經的大房夫人,後來你表姑夫死了,家裏沒個頂梁的漢子,你大表姑便賣了房子地,帶著兒子進城投奔她大閨女去了。」
說著,輕輕歎口氣:「她跟咱們家雖然沾著親,卻是一表三千裏的遠親,以前都是貧家小戶的,來往走動著也還有些情麵,後來人家富貴了,咱家也好去攀附,讓人家知道了,說咱們攀高枝,一來二去也就生疏了,如今你既要去城裏做買賣找鋪麵,不如登門去尋這個門路,卻不能空著手去,尋常的東西也不見得能入她的眼,倒是你從南邊帶回來的那些精細布料和茶葉,挑了好的帶去些,或可有些體麵,若她真念舊認下你,你便說我老了,這些年越發惦記這些老親戚,囑你來走動走動也就是了,不管怎樣,這鍾啊你得去撞一撞,萬一要是撞響了,豈不省事。」
因有這個緣由,臘月十五這一日,天剛蒙蒙亮,蘇善長便起來了,剛收拾好,還未出門就見裏麵小間的門一響,采薇走出來道:「爹,我跟你一起進城趕集去。」被她娘瞪了她一眼道:「姑娘家街麵上瞎跑什麽,讓人家笑話你。」
蘇采薇癟癟嘴道:「娘,你看我,誰又瞧得出我是個丫頭呢。」劉氏這才你發現,可不嗎,這丫頭這一年長得飛快,個頭竄的,跟她姐明薇差不離高了,便拾不著明薇的舊衣裳,這丫頭又是個淘氣喜歡到處鑽的性子,那些鮮亮的好衣裳做了,也等著年節時才給她穿,平時便把她小叔穿不著的那些半舊衣裳改了,給她磨著穿,穿破了也不心疼。
今兒穿的正是善學舊年間的一件青布棉襖,這丫頭也不喜梳抓髻,隻把頭發歸總到頭頂紮起一個揪,用個青布頭巾裹了,站在哪裏,真就活脫脫一個小子,哪有半點丫頭相。
蘇善長笑著哄她:「你跟爹去做什麽?集上亂的緊,有那專拐小孩去賣的壞人,回頭拐了你去賣了換錢。」
蘇采薇眼角抽了抽,心話兒自己看著有這麽傻嗎,眼珠子轉了轉,想著怎麽也得琢磨個由頭,讓爹帶著她進城去才好。
蘇采薇真是憋壞了,這一年多,就在蘇家莊這一畝三分地兒轉悠了,至多去地裏看看收麥子種玉米,再遠就甭想,好容易有這麽個機會,她怎麽能放過去,再說,這一回爹爹跟舅舅的生意這樣成功,也給了她巨大信心,看來她那一套挪過來還是大有可為的,不過光憑空想也不是法子,得親眼去瞧瞧才行,或許就讓她尋到什麽商機,也好提醒爹爹莫放過去。
以她看,這個爹雖然運氣不差,可人真有些古板,說白了沒有商人該有的圓滑機變,若以後銀錢多了,還是多買些地,最妥當,想來地主家的小姐,過的日子也不賴。
蘇采薇給自己設定的目標相當美好,但前提是得先賺來足夠的銀子,賺錢上麵,她比她爹娘更急不可待,所以這一趟,她勢必要賴著跟去。
蘇善長看女兒大眼睛嘰裏咕嚕轉了不停,一張小臉粉妝玉琢,可愛的不行,不禁喜歡上來,抱起她道:「好,爹就帶我們采薇進城逛逛去。」
劉氏道:「這丫頭如今越發沒個姑娘相,你還這樣寵她,趕明寵的更不像樣子了,看將來怎麽結果?」「怎麽結果?有什麽大不了,橫豎以後有我這個爹養活著呢,是不是丫頭。」蘇善長倒是想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