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年劉家那邊好過了,弟弟大虎也娶了媳婦兒,誰想劉氏的爹娘一前一後趕著走了,劉氏的舅舅這邊,那年上說出去做買賣,往南邊去了,竟是幾年沒音信,就撇下劉氏的舅媽跟表妹在家裏,前些年,表妹嫁的遠處婆家,舅母也跟著過去了,一開頭還有些音兒捎回來,這兩年越發連個信兒都聽不見了,劉氏讓丈夫托人尋了多次,說表妹的婆家搬了地方,搬去哪兒了也不曉得。
話說遠了,咱們再說劉氏的弟弟劉大虎,這個人天生有點鑽營頭腦,不知怎的,尋了門路做起了皮子生意,鄉裏人都說跑皮子,就是去那深山裏的獵戶人家收了皮子回來,硝製了再賣,趕上好運氣,獲利頗豐,兩年間,便把窮日子過的富裕起來,因念著親姐姐,隔三差五便送些米糧東西接濟。
今年劉大虎貪著多賺點兒錢,便多跑了幾個地兒,年前就沒趕回家,直等到初八才回家,過了年惦記著做買賣又跑了出來,特意饒了道來瞧他姐。
劉大虎還沒到蘇家,路過蘇家莊前路上的茶棚吃了碗茶,就聽見隔壁桌的幾個人嘀咕議論著說姐夫蘇善長,救人得了好報的事兒。
一個中年的漢子道:「怪道那姑子廟裏的姑子說他家兩個丫頭是富貴命,那周家老爺來的時候,咱是沒見著,可他家少爺可正巧從我家門前的道上過,好家夥,兩輛青帷馬車,兩匹高頭大馬拉著,那皮毛都是油光水滑的,連著小廝家丁足有七八個人呢,呼啦啦就過去了,那派頭都快趕上咱們縣太爺了,蘇家結了這門兒女親家,不富貴才奇怪,你說,那晚上怎麽我就沒去外邊溜達溜達,說不準也救個福星回來……」同桌的人一陣笑。
劉大虎自然知道姐夫是個什麽人,卻沒想到他沒來的這幾月裏,竟然生出這麽大件事來,忙匆匆結了茶錢,往蘇家莊行來。
到了大門口,還沒進院呢,隔著竹籬笆就看見蘇善學,手裏拿著根臂粗的木棍子在當院裏耍吧,你說沒有什麽章法吧,卻也是虎虎生風,這樣正月裏的天兒,隻穿了一件兩層皮的薄棉衣,卻滿頭騰騰的冒熱汗,耍吧完了,一抬頭看見劉大虎咧開嘴笑了,仰著脖子喊了一聲:「嫂子,大虎哥來了。」
他大嗓門一吆喝,屋裏的劉氏急忙放下手裏的活計,從屋裏迎了出來,正好劉大虎進了院裏,把手裏一個藍布包塞到姐手裏:「我進家的時候都初八了,便沒得空過來,年前剩下兩塊皮子頭,不成個材料,也賣不出去,你掂量著給姐夫坐件皮背心子穿在裏頭,冬底下比棉的暖和。」
劉氏也沒推辭,攥在手裏,仰著頭,從頭到腳的端詳了會兒自己兄弟,便讓進了屋裏說話,一邊指使蘇善學去村頭的裏正家裏尋他哥回來。
現如今都知道蘇家得了門好親事,那裏正地保的都高看蘇善長一眼,也樂意找蘇善長應酬些事兒,倒是比往年忙了許多去。因前鄰出了正月便聘閨女,特特叫了婆婆過去,做些著急的針線,家裏便隻剩下劉氏跟兩個女兒,還有個無事忙的蘇善學。
劉大虎一進堂屋,明薇便拉著采薇脆生生的叫了聲舅舅,劉大虎摸了摸明薇的頭,從肩頭的褡褳袋子裏,尋出一塊亮粉的緞子擱在她手裏道:「這塊布料原是年前就買好了,想著年下給你和妹妹做件衣裳穿,不想沒趕上,這都快開春了,做件夾襖穿也還使得。」
明薇甜甜一笑:「謝謝舅舅。」劉大虎伸手把采薇抱起來悠了幾下子道:「皮丫頭,今兒怎麽這般老實,倒跟換了個人似的,這才幾月不見,卻跟舅舅認起生來,舅舅給你帶了好玩意呢……」說著,抱著采薇進了裏屋,從褡褳裏掏出個皮子做的娃娃,放在炕桌上。
是用些碎皮子拚湊縫製的,難為拚的巧,且眉眼頭發都用那細細的絨線縫出形來,活靈活現的,很是稀罕,即便采薇,都拿在手裏擺弄了半天。
劉氏知道,這定是弟妹做的,便嗔道:「她一個小孩子家的,弟妹一個人帶著大栓,家裏的活計還做不清呢,卻還做這些沒用的幹嘛,年前聽說大栓那孩子病了一場,可好全了?」
劉大虎道:「早好了,沒兩天就滿村裏跑的沒影兒了,不吃飯都見不著人,倒真不如生個丫頭的好……」姐倆個正說著話兒,外麵蘇善長回來了,見了大虎也歡喜起來,把大虎讓到炕上說話,聽說這一路來了沒得吃飯,忙讓劉氏去操持飯菜……
填飽了肚子,劉大虎才細細問了親事,劉氏夫妻少不得與他一一道來,劉大虎聽了卻道:「雖是件天上掉下來的好親事,可周家這般富貴,來日明薇嫁過去,難免讓人家瞧不起,說咱家攀高枝,與其將來落下這個口實,不若早做些計較才好。」
劉氏也長歎口氣道:「我這裏也正愁呢,心裏算著,到明薇娶時,怎的也要四五年光景,日子倒也寬裕,隻是家裏的境況你是清楚的,指望著那幾畝地,至多餓不死罷了,哪裏還能有別的想頭。」
劉大虎略沉吟忽道:「若是姐姐姐夫真有計量,我這裏倒有個現成的營生,或可有些賺頭。」
蘇善長忙問:「啥營生?不是讓我跟著你跑皮子去吧!」劉大虎搖頭:「跑皮子這個買賣,得入了秋才能瞧見利,現如今穿的起皮毛衣裳的,都是那些大富貴的人家,平常的寒門小戶能吃飽飯已經不易了,哪裏還有這個閑錢,便是富貴的人家,也要到入了秋才會添置,那些獵戶們得了好皮毛也團在手裏等著好行情,這時候是不賣的。」
劉氏點頭:「這話可是,我倒忘了問你,往年前半年你都在家裏,怎的今年還沒出正月就出來了?」劉大虎道:「這話卻要從年前說起,年前我得了幾塊好皮毛,想賣個好價錢,便沿路進了京,不想被雪阻在路上,便尋了個店家落腳,正讓我遇上一個跑南邊的生意人,因瞧中了我手裏的一塊皮子,我給了他個公道價錢,他便請我吃酒,吃醉了,卻跟我說,你做這個買賣能賺幾個錢,橫豎要東跑西顛,不若把南邊的貨運到北邊來,這一來一去,管保你一年能賺這個數。」說著,舉起一根手指頭來。
蘇善長猜度著道:「一兩,十兩?」劉大虎哧一聲笑了:「姐夫真是個老實人,我跑幾個月皮子也能賺十幾二十兩呢?」
劉氏有些不信的道:「難不成還能賺一百兩,哪裏有這樣發財的營生,若有天下人哪有傻子,豈不都幹去了。」劉大虎道:「這卻不是常人能幹的買賣,第一件南北這樣遠,路上難免有什麽閃失,膽小圖安穩的是不會幹的,二一個,大老遠的跑這麽一趟,自然不能三五兩的貨,還不夠拉腳挑擔的錢,這本錢至少也要幾十兩銀子,才使得,有了這兩宗,跑南北的買賣人就少了七八成了。」
劉氏道:「這話雖有理,可也不知真假,醉了的話或當不得真也未可知。」劉大虎道:「我也慮著這個,從哪兒起,我便留心掃聽了幾個走南北貨跑單幫的生意人,雖不十分準,瞧著石頭卻也可信,因想試試,便趕著正月出來了,這次不去北邊,卻要往南走,頭一回,路生,我這裏正愁沒個搭伴兒的人,姐夫若有意跟我跑這一趟,說不得運氣到了,就能賺幾個錢回來……」
話說遠了,咱們再說劉氏的弟弟劉大虎,這個人天生有點鑽營頭腦,不知怎的,尋了門路做起了皮子生意,鄉裏人都說跑皮子,就是去那深山裏的獵戶人家收了皮子回來,硝製了再賣,趕上好運氣,獲利頗豐,兩年間,便把窮日子過的富裕起來,因念著親姐姐,隔三差五便送些米糧東西接濟。
今年劉大虎貪著多賺點兒錢,便多跑了幾個地兒,年前就沒趕回家,直等到初八才回家,過了年惦記著做買賣又跑了出來,特意饒了道來瞧他姐。
劉大虎還沒到蘇家,路過蘇家莊前路上的茶棚吃了碗茶,就聽見隔壁桌的幾個人嘀咕議論著說姐夫蘇善長,救人得了好報的事兒。
一個中年的漢子道:「怪道那姑子廟裏的姑子說他家兩個丫頭是富貴命,那周家老爺來的時候,咱是沒見著,可他家少爺可正巧從我家門前的道上過,好家夥,兩輛青帷馬車,兩匹高頭大馬拉著,那皮毛都是油光水滑的,連著小廝家丁足有七八個人呢,呼啦啦就過去了,那派頭都快趕上咱們縣太爺了,蘇家結了這門兒女親家,不富貴才奇怪,你說,那晚上怎麽我就沒去外邊溜達溜達,說不準也救個福星回來……」同桌的人一陣笑。
劉大虎自然知道姐夫是個什麽人,卻沒想到他沒來的這幾月裏,竟然生出這麽大件事來,忙匆匆結了茶錢,往蘇家莊行來。
到了大門口,還沒進院呢,隔著竹籬笆就看見蘇善學,手裏拿著根臂粗的木棍子在當院裏耍吧,你說沒有什麽章法吧,卻也是虎虎生風,這樣正月裏的天兒,隻穿了一件兩層皮的薄棉衣,卻滿頭騰騰的冒熱汗,耍吧完了,一抬頭看見劉大虎咧開嘴笑了,仰著脖子喊了一聲:「嫂子,大虎哥來了。」
他大嗓門一吆喝,屋裏的劉氏急忙放下手裏的活計,從屋裏迎了出來,正好劉大虎進了院裏,把手裏一個藍布包塞到姐手裏:「我進家的時候都初八了,便沒得空過來,年前剩下兩塊皮子頭,不成個材料,也賣不出去,你掂量著給姐夫坐件皮背心子穿在裏頭,冬底下比棉的暖和。」
劉氏也沒推辭,攥在手裏,仰著頭,從頭到腳的端詳了會兒自己兄弟,便讓進了屋裏說話,一邊指使蘇善學去村頭的裏正家裏尋他哥回來。
現如今都知道蘇家得了門好親事,那裏正地保的都高看蘇善長一眼,也樂意找蘇善長應酬些事兒,倒是比往年忙了許多去。因前鄰出了正月便聘閨女,特特叫了婆婆過去,做些著急的針線,家裏便隻剩下劉氏跟兩個女兒,還有個無事忙的蘇善學。
劉大虎一進堂屋,明薇便拉著采薇脆生生的叫了聲舅舅,劉大虎摸了摸明薇的頭,從肩頭的褡褳袋子裏,尋出一塊亮粉的緞子擱在她手裏道:「這塊布料原是年前就買好了,想著年下給你和妹妹做件衣裳穿,不想沒趕上,這都快開春了,做件夾襖穿也還使得。」
明薇甜甜一笑:「謝謝舅舅。」劉大虎伸手把采薇抱起來悠了幾下子道:「皮丫頭,今兒怎麽這般老實,倒跟換了個人似的,這才幾月不見,卻跟舅舅認起生來,舅舅給你帶了好玩意呢……」說著,抱著采薇進了裏屋,從褡褳裏掏出個皮子做的娃娃,放在炕桌上。
是用些碎皮子拚湊縫製的,難為拚的巧,且眉眼頭發都用那細細的絨線縫出形來,活靈活現的,很是稀罕,即便采薇,都拿在手裏擺弄了半天。
劉氏知道,這定是弟妹做的,便嗔道:「她一個小孩子家的,弟妹一個人帶著大栓,家裏的活計還做不清呢,卻還做這些沒用的幹嘛,年前聽說大栓那孩子病了一場,可好全了?」
劉大虎道:「早好了,沒兩天就滿村裏跑的沒影兒了,不吃飯都見不著人,倒真不如生個丫頭的好……」姐倆個正說著話兒,外麵蘇善長回來了,見了大虎也歡喜起來,把大虎讓到炕上說話,聽說這一路來了沒得吃飯,忙讓劉氏去操持飯菜……
填飽了肚子,劉大虎才細細問了親事,劉氏夫妻少不得與他一一道來,劉大虎聽了卻道:「雖是件天上掉下來的好親事,可周家這般富貴,來日明薇嫁過去,難免讓人家瞧不起,說咱家攀高枝,與其將來落下這個口實,不若早做些計較才好。」
劉氏也長歎口氣道:「我這裏也正愁呢,心裏算著,到明薇娶時,怎的也要四五年光景,日子倒也寬裕,隻是家裏的境況你是清楚的,指望著那幾畝地,至多餓不死罷了,哪裏還能有別的想頭。」
劉大虎略沉吟忽道:「若是姐姐姐夫真有計量,我這裏倒有個現成的營生,或可有些賺頭。」
蘇善長忙問:「啥營生?不是讓我跟著你跑皮子去吧!」劉大虎搖頭:「跑皮子這個買賣,得入了秋才能瞧見利,現如今穿的起皮毛衣裳的,都是那些大富貴的人家,平常的寒門小戶能吃飽飯已經不易了,哪裏還有這個閑錢,便是富貴的人家,也要到入了秋才會添置,那些獵戶們得了好皮毛也團在手裏等著好行情,這時候是不賣的。」
劉氏點頭:「這話可是,我倒忘了問你,往年前半年你都在家裏,怎的今年還沒出正月就出來了?」劉大虎道:「這話卻要從年前說起,年前我得了幾塊好皮毛,想賣個好價錢,便沿路進了京,不想被雪阻在路上,便尋了個店家落腳,正讓我遇上一個跑南邊的生意人,因瞧中了我手裏的一塊皮子,我給了他個公道價錢,他便請我吃酒,吃醉了,卻跟我說,你做這個買賣能賺幾個錢,橫豎要東跑西顛,不若把南邊的貨運到北邊來,這一來一去,管保你一年能賺這個數。」說著,舉起一根手指頭來。
蘇善長猜度著道:「一兩,十兩?」劉大虎哧一聲笑了:「姐夫真是個老實人,我跑幾個月皮子也能賺十幾二十兩呢?」
劉氏有些不信的道:「難不成還能賺一百兩,哪裏有這樣發財的營生,若有天下人哪有傻子,豈不都幹去了。」劉大虎道:「這卻不是常人能幹的買賣,第一件南北這樣遠,路上難免有什麽閃失,膽小圖安穩的是不會幹的,二一個,大老遠的跑這麽一趟,自然不能三五兩的貨,還不夠拉腳挑擔的錢,這本錢至少也要幾十兩銀子,才使得,有了這兩宗,跑南北的買賣人就少了七八成了。」
劉氏道:「這話雖有理,可也不知真假,醉了的話或當不得真也未可知。」劉大虎道:「我也慮著這個,從哪兒起,我便留心掃聽了幾個走南北貨跑單幫的生意人,雖不十分準,瞧著石頭卻也可信,因想試試,便趕著正月出來了,這次不去北邊,卻要往南走,頭一回,路生,我這裏正愁沒個搭伴兒的人,姐夫若有意跟我跑這一趟,說不得運氣到了,就能賺幾個錢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