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台。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計一百零八層高台忽然於一瞬間崩毀,來勢之快勝過雷霆之速,但見無數碎片炸裂,紛飛如柳絮,向四處空間灑落而去。


    至於先前立於一百零八層高台頂端的風後,卻是早有預料般,一副水波不驚的模樣。


    隻是他雖然靜默地很有高人風範,但其身後那尊高達數千丈的六十四卦王者法相以及坐鎮東南西北各處方位的諸多神像卻是紛紛顫動不休,周身道法動蕩。


    當那股將星隕落之威由遠及近,從常羊山傳至壘壁關摘星台附近時,縈繞在風後周圍的王者法相與神像則是顫動地更加厲害,宛若被狂風暴雨席卷進的棵棵古樹,搖搖欲墜。


    轟!


    醞釀許久的震動於某一刻得到了徹底的爆發,以風後王者法相為中心,周圍所有神像皆是被一股毀滅漩渦籠罩,寸寸龜裂,裂開的碎片卻也未能飄落至地底,而是被虛空所接納,消散於無形。


    風後目睹著這一切,沒有出手阻止,而是順其自然,直到他的王者法相上的六十四卦也開始散亂,隱匿於虛無之中,他才催動法力,於座下鋪展開一張太極圖陣,隨後霍然長身而起,以太極圖陣為基,挺立於長空之上,目光深遠,仍舊是盯著常羊山所在的方向。


    清晨濃霧時他起卦。


    深夜密星時他轉卦。


    六十四卦往複。


    算天機。


    測地運。


    知人事。


    天穹中有一顆顆星辰。


    卦象中有一種種命格。


    星辰扭轉,命格變動。


    異曲同工,實有因果。


    盤古氏始祖開天辟地締造日月,伏羲氏先祖於卦台山創先天八卦,女媧石先祖捏黃土造人,事事廣為流傳,成為佳話。


    然而觀星之術自古便有,卻是始終不知具體是由何人所創造。


    約莫是世間生靈但凡具備靈智者,便可思考,便可觀想,而入夜時星辰抬頭即可見,不可觸卻可觀,久而久之,觀星之術自成,非一人之功,實乃眾生之想。


    眾生芸芸,智慧廣大,而天上群星紛呈,以眾生之無邊智慧觀天穹之無盡群星,的確甚有奇效。


    因為不知具體創始者的緣故,觀星術曆來便是百家爭鳴,經過歲月的淘洗之後,漸漸形成了一些主要派係,往往不同派係之間觀想星辰的方式與思路也是截然不同。


    但星辰與命格息息相關這一道理,卻是普遍被各方所承認。


    關於星辰的劃分,倒是有些不同的聲音出現,但若與主流的劃分方式相比,其餘那些異議在基數上就要遜色了不止一籌,或許在剛剛出現之時還會有部分人驚歎於它的新奇,但隨著歲月的流去,它卻一定會漸漸淪落為再不被人憶起的塵埃。


    海水不可鬥量,星辰不可盡數,故而隻能大概分之,最廣被接納的劃分方式乃是將星辰劃分四類,一類為主星,一類為輔星,一類為凶星,一類為吉星。


    其中吉星與凶星運用最為廣泛,也最易觀察,往往凶星出現時煞氣衝天,若血海飄搖,被凶星纏身者身上也是會不自覺地沾染起死寂之氣,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深厚,至於吉星,則正好相反,往往代表著祥瑞之兆,命中吉星高照者遇事大多順利,少有波折。


    而輔星,顧名思義,為輔助之星,單獨開來難以成事,但若得主星相伴,便可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大功效,以祿存、天馬、天刑、天姚、紅鸞、天喜等星辰為代表。


    主星者則多象征王侯將相命格,以紫薇為最,有帝星之稱,取紫氣東來之意,若有人命格中得此星照拂,當真是一遇風雲便化龍,多半便可成就帝業,最不濟也是富貴之命,當然,那些隻知道仰仗先天命格而放棄後天努力的人要除外。


    紫微星後,又有七殺星、破軍星、廉貞星、貪狼星、天府星、武曲星、天相星、太陽星、巨門星、天機星、太陰星、天梁星、天同星等主星。


    風後以六十四卦成神像,封印鎮壓刑天無頭之身,將其元神逐出體外,借助天雷之威,將後者的元神打散成魂魄,其魂魄四處遊走,怨念不絕,戰意不消,幾度過天門而不入,欲重返人間。直至風後變卦,依照星辰軌跡變幻周天,將天門挪移至星海之中,以星海回流之勢滌蕩刑天魂魄,這才讓與刑天命格勾連的那顆將星隕落。


    而那顆隕落的將星正是主星破軍。


    破軍者,破殺千軍萬馬,霸道絕倫,無奈至剛易折,若無性格謙和中正之人從旁輔助,很容易一意孤行,變作凶煞之星,終跌入深淵之中,無法回頭。


    刑天此刻的狀態也正與破軍之意相合。


    先是率領三十萬神農氏大軍連破七部,兵臨栗陸氏門前,兵鋒遙遙對準栗陸氏背後的有熊氏,誓要替炎帝薑榆罔打折人皇軒轅的羽翼。


    但栗陸氏族長陸伯涯的實力卻是超出了他的估計,陸伯涯第一次以誅神劍斬他的頭顱,倒是有部分運氣之嫌,畢竟那時刑天是正欲催動火係道法,以烈火燎原之勢率先圍剿陸伯涯,但卻被薑白鶴突然動用的偽九重焚天塔給擾亂了氣機,失去先手,反被聚齊十萬八千神劍之力的陸伯涯搶攻,一劍削去項上首級。


    隻是陸伯涯雖得手,但以他與刑天相仿的修為,按常理而言根本不可能一劍斬斷刑天的生機,哪怕他動用的是先天大道,故而繼那一招誅神劍後,刑天很快就憑借神農血脈恢複過來。


    直到陸伯涯最後以命借天道,出絕響天刑劍鎮壓了刑天體內的神農血脈,這才真正將刑天梟首,然而後者的戰意和執念太強,即便血脈被封,頭顱不再,也依舊能以手中大斧繼續殺敵,如此便有了刑天的無頭身軀與應龍以及人皇軒轅道身搏殺的場景。


    連番大戰,且對手無一在神王層次之下,重傷在身,風後可謂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他也正是因為心中篤定了幾度大戰後的刑天不可能再擁有多麽強的力量,這才於壘壁關中建摘星台,布下六十四卦,鎮壓刑天肉身,遣散刑天魂魄,又將那顆將星也打得隕落,讓後者無再度複生的機會。


    此舉雖然有趁人之危之嫌,但風後素來不以君子自居,對他自己而言,倒也無傷大雅。


    緊盯著常羊山方向的他倏然滿意一笑,在反複確認刑天已不會再複生歸來之後,他終是決定轉身離去,好生調養一番,彌補催動六十四卦所流失的法力。


    然而略感虛弱的他才剛剛轉身踏出一步,腳下太極圖陣還未來得及消散,上方天穹便陡然湧現出無窮無盡的金色烈焰,當真是有焚山煮海之能,與此同時,一道偉岸身影從烈焰中跨出,以怒搗乾坤之威鎖定風後。


    風後心中一凜,立時變色,驚呼道:“炎帝!”


    ......


    伊川,昭明殿。


    自第一任炎帝薑石年即位之後,便作為神農氏本部最高等級議事之所,非重臣大將等高層人物不得進入其中,傳至炎帝薑榆罔這一代,已有上萬年的光景,可謂見證了神農氏的興衰榮辱。


    殿名昭明,表麵上是取“昭”與“明”二字之意,但事實上“昭”這一字便包含了“明”之意,故而昭明一詞,“昭”字為主,“明”字不過為屬。


    昭字,日為形,召為聲,從日召聲,止遙切,日明也。


    引伸為凡明之偁。


    廟有昭穆。


    昭取陽明,穆取陰幽。


    皆本無正字,叚此二字為之。


    故昭字極陽極明極剛,有天地正統之寓意。


    神農氏曆任炎帝保留此殿名中的“昭”字,足見其誌不在小,不願偏安一隅,做一條隻比大蟒強出一點的蛟龍,而是有意化真龍,代日月,暢遊天地。


    此刻乃是卯時。


    正是晨光熹微,日出時分。


    當許多人尚還賴在床上不願醒來的時候,正值盛年卻早就滿頭白發的炎帝薑榆罔已從寢宮中走出,換上一身剪裁得體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舒適的暗色龍袍,一步一步,悄然走向了昭明殿中。


    他的步伐並不輕快,但卻很有規律,每一步的間距都大致相當,並且都做到了寂靜無聲,過而無痕。


    他似是不想驚擾到任何人。


    與他朝夕相伴恩愛有加的寵妃如是。


    鎮守在大殿周圍各處的守衛如是。


    一花一草一磚一瓦如是。


    就連天上雲霧也如是。


    他的態度謙和,神色恭敬,渾身上下無不透露著溫良之意,像極了少年時他第一次走入這片宮殿林立守衛森嚴的神農氏中心地帶。


    不同的是,那時的他隻是神農氏眾多薑姓後人中一個不起眼的小家夥,而今他卻已坐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炎帝寶座,寶物、美人、權利......應有盡有。


    擁有了很多的他應當很高興,應當很幸福。


    他也曾一度告知自己應當擁有那樣的心態。


    可當他開始發覺自己既在獲得也在失去,既在強大也在弱小之時,他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怎麽也笑不出來。


    唯有當麵對兩人時,他才會破例地笑上片刻,極盡真摯,看不出絲毫偽裝。


    這或許便是帝王的無奈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道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荊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荊暮並收藏萬道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