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城,看上去一如既往,馬上就要到十一月,天氣和去年沒有什麽區別,人卻有了些區別。


    標準石油壟斷作坊的原始股票募集處,每天都會聚集很多的人,按照流程交上銀幣,拿到一張印著名字的三年內不能轉讓的股票。


    明年的海運風險投資的募集資金更是早早就被買空了,輪不到的人才會選擇將錢投入到標準石油壟斷作坊當中,怎麽算這也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而且陳健也給出了承諾,三年後就算沒有賺到錢也會按照百分之十的收益返還所有的股票。


    有這樣的承諾,有船引、作坊作為支柱,有名聲和名望作為定心丸,沒有人擔心自己的錢會收不回來。


    大量的現金集中到了陳健的手中,沒有人監管他會到底怎麽用這筆錢,反正之前很多看似無用的事都賺到了,人們隻會以為自己沒有眼光。


    這時候馬上就到了棉花收購的季節,今年隻要不下連陰雨就是一場棉花豐收年。棉紡行會的人都在忙著為今年的棉花收購做準備,心裏暗暗感謝著陳健推廣的軋花機可以讓他們今年賺的更多,卻忽視了被陳健隱藏在標準石油壟斷作坊名義下的大筆資金。


    這兩年閩城的許多人經曆了大起大落,有一夜暴富的,也有一夜一無所有淪為雇工的,但那種及時被刹住車沒有擴大的投機熱潮並未褪去。


    中層小市民以及之上的階層都在想著怎麽賺錢,想著怎麽更快地賺錢。底層則為每天的生活而忙碌。


    那座偏僻的礦場發生的一切,對墨黨內部來說是件大事,但對閩城來說如果按照往年的情況,連水花都濺不起來。


    然而今年不是往年,當有心人推波助瀾的時候,尤其是有錢而且有筆杆子有基層組織的一部人想要推波助瀾的時候,一切就不一樣了。


    那天墨黨的十三人緊急委員會的商量結果是對外保密的,即便是內部成員也隻知道從碼頭、陳健的作坊、運河那裏調走了六十多人的糾察隊。


    正如湖霖所言,法不誅心。


    然而道德、輿論、文字卻有著法律所沒有的誅心之力。


    墨色分子控製的小報,完美地利用了法律的漏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了聲情並茂、煽動人心的筆力,將那座礦場發生的一切展示給了閩城人的眼前。


    有錢,有人,有組織,想要煽動情緒就容易得多。沒錢的底層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所謂的正義的,但他們缺的東西卻有一群吃飽了撐的人弄了出來。


    一時間閩城的大街小巷充滿了對那座礦區的治安官、礦主汪家的聲討,那的確可以說是無心的因而在法上無罪,然而小報的輿論導向卻不是追討那些人的罪責,而是希望議事會允許煤礦建立雇工協會、完善糾責機製、杜絕這種事再發生。


    一切合理而又合法,既沒有打砸也沒有暴力,這件事引發了很多人的關切,包括之前分裂出的神聖道德同盟的那些人,這一次也給予了他們所退出的黨派支持。


    那裏礦區的淒慘生活被一支筆催人淚下的寫出來,墨黨在閩城內的組織快速地走著非暴力請願的路。


    征集中低層簽名、街頭演講、遊說社會名流、溝通議事會成員等等,如同落入煤油的火星,迅速引發了閩城人的熱潮。


    除了那十三個之外,沒有人知道這不是為了那個礦區,也不是為了緩和矛盾,更不是為了妥協請求善意地支持,而是為激化矛盾做著準備。


    想要正大光明地登上政治舞台,就必須要做點大事,順便對此事宣稱負責。


    十一月初七,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平常的一天,但對閩城的另一些真正有實力影響局麵的人來說卻不平常。


    這一天,是閩郡周邊棉花正式開始收購的季節。


    棉紡行會不想招惹陳健,因此明知道墨黨分子的一些合作社或是遊說的的確也種植了棉花,但是他們沒有將觸手伸到那裏。


    從軋花機出現後,非墨黨分子活動的地方,棉花的種植量也大幅度提升。棉紡行會內部商量過之後,決定不去招惹這群瘋子,雖然利潤誘惑,可如果真要是有了矛盾,隻怕雙方都不好看。


    畢竟陳健不是那些隻有千八百個銀幣就像涉足這個行業的人,和他站在一起的也不是三五個人而是一大群人。


    然而他們的退讓沒有讓陳健和商社的人保持體麵,而是不顧顏麵和以往的潛藏規矩,將手伸到了那些以往被棉紡行會壟斷的棉花種植地。


    雙方都有武器,沒有動手,而商社的這群人更是無賴之極無恥之尤,完全置行會規矩為無物,當天就把皮棉的價格提升了百分之三,號稱敞開量收購,如果沒有時間軋花就直接收購籽棉,隻加收一部分的加工費。


    這在棉紡行會的人看來簡直是無法無天,這麽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在開始收購之前,牙行、中間商、軋花作坊、投機商等一起碰個麵,商定出今年的收購價,分掉這塊蛋糕,賺上一筆。


    這麽多年都是這樣的,誰也不敢違背了規矩,誰違背的規矩就會家破人亡,叫你在閩城站不住腳。


    可今年一切的規矩都被打亂了,這算是徹底與棉紡行會為敵,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勝利者隻有一個,勝了,就可以通吃,以後永遠通吃。輸了,不敢說一無所有,但以後再也不敢涉足這一行業。


    在棉紡行會的人看來,陳健這簡直是以卵擊石。


    錢,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與棉紡行會有直接關係的各種人的生存,這也是一個籌碼,在他們看來陳健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


    真逼到那一步,行會宣布同盟歇業,把責任全都推倒陳健身上,那些家庭作坊的織工紗工才不會管這個什麽商社做了多少好事,會把怒火宣泄過來,砸個粉碎。


    而官麵上……又怎麽敢讓閩城亂起來呢?


    不過這是最壞的打算,在這之前這比到嘴的錢還是要賺的,可是之前從未出現過這種狀況,棉紡行會內部有盤根錯節還是議事製度,論起效率實在比不過一個人說的算的商社和以讓更多人過得更好為宣言的狂熱年輕人。


    ……


    同樣是這一天,湖霖和墨黨的同情者、一些閩城的開明名流們一起,高舉著許多人簽名的請願書,前往郡議事會,請求議事會召開特別會議,以通過這個並不過分的提案。


    墨黨已經開始把爪牙伸到了當局沒有伸到的地方,開始慢慢侵蝕,但還沒有觸動到核心利益,並不會立刻招致強烈的反對,畢竟還是站在輿論道德的製高點。


    這是閩郡的各種官僚們從沒有遇到的情況,他們還不知道如何處理,從前就算有鬧事的也沒有組織在背後暗中支持。


    以往的經驗仿佛在這一刻失效了,完全不知道該怎麽應對這件事。


    這種無助無奈的感覺不是從這一天開始的,而是從蘭花風潮碎裂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那一次的應對簡直就是一場鬧劇,不得體而又事件頻發,甚至差點釀出了大規模的騷亂。


    反應緩慢、不知所措、推脫責任、尋找替罪羊卻找不到……這些問題就像是一個鮮紅的耳光,牢牢地印在了閩城官員的臉上。


    之前的風潮驚動了上麵,也因為閩城的傳說太多,更高一層的中樞機構已經派下來人前往閩郡考察,不幹涉閩郡的正常政務處理,隻是作為觀察者。


    舊時代的那些經驗指導不了新的時代,麵對著被煽動起來的數百人提交的請願書,閩城已經亂的沒有時間去管那些棉紡行會大商人的哀嚎,隻能先盡力把這件事處理好。


    “商人的事,交給你們商人,難不成我們還要出台法令,規定棉花隻能賣給你們?”


    被這件事攪的焦頭爛額的閩郡事物官們回應著棉紡行會的請求,看著湖霖等人遞交上的請願書,頭大如鬥。


    議事會裏有三分之一的官員指派名額,能不能通過大部分要看官方的態度。


    然而那些煤礦主,怎麽可能答應這些請求?


    偏向這張請願書,閩郡就要亂掉,那麽多靠煤生存的行業,誰能擔負起這個責任?燒陶、繅絲、染色、冶鐵、鍛打、船錨、日用……這幾乎涉及到了閩城的各行各業,議事會的成員基本都是這些大作坊主和大商人,他們顯然會擔心自己的利益,站在煤礦主一邊不希望出現任何的狀況。


    偏向煤礦主,輿論已經徹底偏向了那些悲慘的礦工,已經被有組織有計劃地有金錢支撐煽動起的民意,到時候這責任是誰背?礦主得了好處,可黑鍋全都讓官員背著,那又能怎麽辦?如果激起了民變,閩城已經混的很不如意了,這兩年事情頻發,旁邊的南安又像是一個有魔力的洞穴一樣把勞動力和錢財吸過去,對比之下民意一旦滔天背鍋的還是自己。


    毀就毀在當初立國之時的那些誓言,雖然立國的那個人墳都沒有不知道死在了哪裏,可卻沒人敢徹底否定當初立下的誓言,至少麵上不太好違背。


    野心家到處都是,有人敢違背自有人把這東西拾起來,不管是不是真的那麽想,但屍骨總是可以拉起來披在身上利用的。


    兩難選擇,卻又不能和稀泥。站在哪邊?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