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是個古怪的國家。


    當初分封的時候是為數不多的侯國,遷離了原本的故地,被陳健扔到了海邊,當時上下左右都是些東夷戎狄的土地和人口。


    上一世陳健留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強行把這個族群拖入了後農耕時代。


    牛馬牲畜、耬車條播機、高爐鐵、各種新式鐵製農具、灌溉學輪種套種技術、火藥長矛野戰炮騎兵加滑膛火繩槍、文字……


    相對於尚處在邦國銅石並用時代的周邊族群,這是生產力和戰鬥力的碾壓,極高的人口增長率和一些難以描述的文化同化政策,可以讓這些族群以極快地速度殖民適於耕種的土地。


    數百年前與陳健花了二三十年當教書先生弄出了大量識字人口並且靠文明優勢同化、殺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國人舊勢力加強集權不同。


    被扔到四敵環顧的大海邊,齊國所能采用的政策也隻能靠本族的那些人采邑分封,數百年的時間完成了基本盤的殖民同化。


    發現如今齊國所在的大島的時候,島上是有原始部落的。但島上同樣也有黃金、銅礦和大片的肥沃平整的土地。


    借助火槍大炮,挑唆部族內鬥,私人武裝、逃亡的農奴,渴求發財的冒險者,源源不斷地從北邊的半島湧了進去……這座島的緯度正好,同緯度的擴張遠比經度擴張容易。


    不到百年的時間,通婚加同化基本控製了這座幾十萬平方公裏的島嶼,重心基本都在沿海沿河地帶。


    如果沒有那場沒有完成的統一戰爭,這就是一場完美的古典殖民時代的樣板。


    然而隨著統一戰爭的開始,看似奇葩選獨裁王製度的共和國卻有更為集中的權利、血統神聖的君主國卻分權嚴重。


    隨著事態的變化,大量的舊貴族、效忠舊製度的奴仆、一些被裹挾的士兵等等,連同齊侯一同遷到了島上。


    當時大軍在海上,內部混亂,物價飛漲,而舊侯伯國的土地上正殺的人頭滾滾。


    重壓之下,這群舊貴族們前所未有地團結起來,海戰全勝,島上的局麵終於趨於穩定。


    但新的矛盾隨之產生。


    這一任齊侯的父親,在敗亡到島上之後,痛定思痛。


    翻出那些上古時代的舊書本,翻看了一些古老的書籍,從上古時代的《陰陽矛盾說》、《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如何合理盤剝》、《實事求是地分析調查》等書籍。


    連看兩年,如有所悟,終於明白島上的局麵已經和之前大不相同了。


    之前統治的基礎是那些都有血緣關係的舊貴族,他們擁有土地,也擁護血統神聖,維護等級製度。


    而現在在島上,這些舊貴族沒有土地,隻有如今最沒有意義的血統。統治基礎也不再是這些人,而是來到這裏的士兵和大量的普通人。


    這些人一無所有,而島上原本的人除了自耕農還有大莊園主、大礦主、大土地擁有者。


    新的矛盾成了外來者和更早的那批人之間的矛盾。


    新來島上的人沒有土地,人心不穩;早來島上開墾種植的人,擁有土地擁有農奴,但他們絕不會因為親緣、血統之類的東西就愉快地把這一切拱手獻上。


    一場變革勢在必行,否則根本站不住腳,必須培養出新的既得利益階層。


    看過那些上古時代流傳下的在侯伯國視為不詳之書的書籍後,上一任齊侯算是恍然大悟,巨大的壓力之下人往往會變得聰明。


    可惜那時候他已經老了,除了教育好一個孩子外,隻做了幾件事。


    先不觸動島上舊勢力的利益,暫時合作。


    將都城定在島上舊勢力最弱的南部,鼓勵耕種,開辦學堂,集中權利,直轄統治。


    在大量舊貴族逃亡島上造成物價飛漲、重金屬貨幣通脹的情況下,壟斷海運,興辦國家銀行,鑄幣,限製物價,收攏金銀,實行了一段時間的配給製。


    管控海軍,握緊了海軍的軍權,壟斷走私貿易控製島上物價,打擊投機商,扶植海盜盤踞北路航線,切斷北邊舊勢力與華夏之間的走私貿易,探尋南麵群島貿易線。


    “贖買”島嶼南部的大批土地,興辦冶鐵作坊,興修水利,控製牛馬,鼓勵私人墾耕,在直轄地確立私有土地所有製。


    統治的地方狹小,這些事做起來也就簡單。大量的金銀和海軍優勢,保證了穩定與走私的效率。


    上一任齊侯薨,這一任齊侯接任的時候,局麵大好,逃亡或是裹挾過來的這些人已經站穩了腳跟,工商業逐漸發展起來,舊貴族們瑟縮在都城中隻剩下血統和金錢,沒有土地隻剩下名義上華夏故土的封地。新的工商業自耕農群體組成的統治集團代替了舊貴族的勢力,實際上做的那華夏故土上一模一樣,隻不過之前作為既得利益者反對,而到了島上卻又轉而支持。


    這一任齊侯在做繼承人的時候就露出要幹大事的姿態。


    學堂讀書期間,完成了意識形態建設。


    齊侯的法理性源於當年的親族分封,這一點保持不變。


    而在島上,必須要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王,以平衡各個階層之間的矛盾,否則將會陷入混亂。


    人性本惡,在沒有絕對權利的情況下,就會陷入無休止的爭端。為了防止這種爭端的出現,所有人必須奉獻出自己的部分權利,交由某個人行使。


    而所有人必須服從自己為了免於遭受人性本惡的混亂死亡而交出的由別人行使的權利。


    君主,即為國家。


    那麽國家又是由人構成的,所以君主的榮光、財富、權利、勝利,即為國家的榮光、財富、權利、勝利,即為所有人的財富、榮耀……因為如果每個人都窮困,那麽國家必然窮困,而作為國家化身的權利君主也必然窮困……


    這樣的言論不但盛行,而且鼓動了一批人寫成了書籍,大肆傳播。


    同時籠絡了一大群年輕人,建立了一些組織,逐漸完善了非血統神聖的君權至上合法性理念,但卻放棄了最重要的君……是誰的問題。


    這是自己挖坑埋自己,但他顯然也明白過來沒有什麽亙古不變的東西,什麽血統神聖之類的東西已經在統一戰爭被徹底擊碎,他隻要自己的權利,自己死後哪管自己的兒孫什麽樣。


    這種不求後世隻求自己這一生的態度讓他變得堅強無比。


    隨著去年萬物微粒說、人的權利、自然趨勢狀態、國家權利等小冊子出爐後,這位齊侯更是找到了自己這一套理論的“科學”解構支撐點,所以他對陳健的名字早已耳熟,雖然陳健弄出的那些東西根本不是想說這個。


    齊侯仔細讀過那本流傳過來的小冊子後,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關鍵點——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如果本惡,那麽沒有絕對權利的狀態人世悲慘,最壞的政府也好過沒有政府,而隻有絕對的權利才有可能趨近於完美的狀態。


    如果本善,那麽沒有絕對的權利之下人與人之間可能會形成一個更為完美的世界,所以人如果對政府不滿的話可以推翻重新建立。


    事實並非這樣,可對如今的世界來說這還是很有道理的一種基於歸納和邏輯的推理。


    這位齊侯既然有這樣的雄心,又活到了讀到小冊子、微粒說的時候,自然是做了很多的變革並且獲勝完成了集權。


    在父親薨後,即位不久便以自己在學堂時候信奉他那一套的年輕人為班底,組建了親衛軍,鼓勵工商業,繼續開辦學堂,重建太學,開辦藝術院,建立新式軍官學校並且自認督辦。


    即位四年後,頒布新的律法,宣布集中權利、解放北邊莊園土地所有製下的農奴,允許北部土地私有,允許農奴遷徙,廢除北部莊園的自治權和對農奴的處置權,允許農奴自由結婚,廢棄北部的一些礦山專營權,贖買土地,重新分配等政策。


    借助海軍的勢力,在對岸沒有反應過來準備幹涉的時候,兩場戰役完美地解決掉了內部矛盾,殺了一批,贖買一批,統戰了一批。


    農奴們分到了小塊土地,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除了國家賦稅外不再繳納任何形式的地租。


    跟他站在一起的一批人得到了被沒收的土地,礦山,興高采烈。


    沒有參與叛亂和武力抗拒的莊園主舊勢力們,以農奴分到土地的糧食產量的三倍作為贖買資金,無息分二十年償還。


    收回軍權,所有陸海軍的權利歸君主所有。統一鑄幣,廢除行會法,廢除部分專賣權,實行全民開蒙教育,推行新法典。


    廢除采邑莊園,采用郡縣兩層的政治結構,把權利的手自上而下地伸到最下麵,將順從的舊勢力全部遷到了國都。


    組建內閣和虛名議事會,君主具有一票否決權,可以指定議事會成員,內閣與議事會沒有關係,隻對君主負責,可以隨時裁撤內閣。


    內閣成員基本都是舊貴族和新勢力階層的子女,基層官員則是通過考核上任從底層幹起。


    製定君主行為法,在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上對自己進行法律約束……


    土地狹小可以勤政巨細,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培養除了新的知識階層作為後背官僚,軍權在手,意識形態建設深入,借助了北部農奴和莊嚴土地主的矛盾,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順利地完成了。


    當年逃亡過來的大批依附貴族生存的藝術家或是生活優越可以奢侈的學習自然科學的博物學家們,讓這邊的藝術氛圍濃厚,取得了大發展。


    解放後的農奴們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勞動積極性,農作物的產量急速提升,土地私有製下的兼並政策也讓部分農民走入了手工業發達的城市,普及的開蒙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讓很多人第一次有了國民的概念,而這個概念並不與君主製衝突。


    變革之後的第十年,一場戲劇性的全民實名推選下,年已不惑的齊侯終於有了兩個稱號。


    “華夏的齊侯。”


    “東海諸島貴族、工商業主、自耕農及剩餘全民推選的無上權利的裁決者。”


    前者源於數百年前的盟書,後者以據稱以識字且地產財產在一定數量上的人百分之百的實名支持率獲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