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沒好意思問褒曼一個大姑娘怎麽會懂這些,因為褒曼授課時一句都沒有歪題,那些按摩的穴位也都在上半身,歪了的,是她。
其餘時間,褒曼發現待字閨中的日子真是愜意悠閑,原來日子可以這樣過的——蒔花養草,做點好吃的;在姊姊那兒繡幾針花,泡個茶或沏碗清茶;散散步,讀讀話本,睡個回籠覺,聊會兒天;甚至什麽都不要做,望著窗外的藍天發呆。
以前的她急不可耐的想往高處爬,所學、所想都是為了攀上高枝做準備,所做所為都不是為了自己,甚至隻因聽說靈景王酷愛聽箏《黔中賦》和《箜篌引》,就不吃不睡把箏練好,隻差沒把十指都彈廢了。
她重生回來,腦袋清楚了,沉澱下來的心空曠了許多,命中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上一世她強求了,用盡心機手段,結果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甚至喪失性命。
未穿越前她是別人眼中的老姑婆,活到三十五歲還未嫁,穿越後從死黨謝湘兒口中得知靈景王是個奇貨可居的男人,所以她就一頭熱的栽了進去。
她從未好好享受單身的樂趣,在那段「婚姻」裏又是人家的小三小四,甚至小五小六,她都搞不清楚自己是靈景王第幾房妾室,那位爺過手的女人太多,多的要用畚箕去裝還裝不完,難怪他不娶正妃,正經老婆要是娶回來,為了王府門麵他還能這麽玩嗎?
就算能,總要悠著點,不能撒開手的玩,那有什麽樂趣。
她是從現代過來的人,哪裏曾好好想過古代婚姻可沒辦法像現代,把離婚當飯吃那麽容易,封建社會裏,婚姻就是女人的一生。
嫁了對的人帶你上天堂,嫁到不對的人,很抱歉,苦果隻能自己吞,最麻煩的是不能輕易談離。
她把人心想得太簡單,其實她也醜惡的,以為隻要入了侯門就能吃香喝辣,擁有數不完的富貴榮華,哪知想端那樣的金飯碗得先練好鐵沙掌,還得百毒不侵才是。
高門大戶看起來花團錦簇,其實深似海的侯門裏頭,明槍暗箭能少嗎?她一個不懂宅鬥,不懂人心的女人跟人家發什麽瘋?
何況不管現代還是古代,婚姻都是有條件的。
古代女子為了謀一門好親事把自己弄得好像拍賣場裏的豬肉,琴棋書畫要會,風花雪月不能少,十八般武藝少學了一樣就無法見人了。
但是礙於財力懸殊,她一個小官之女又有什麽上得了台麵的才藝,因此那些年沒少讓謝湘兒和貴女圈嘲笑。
真要說會寫幾首無病呻吟的情詩,會彈幾曲老調牙的曲調就叫才情,還真是小看了男人。
要是沒有佐以美色,再多的才情就是個屁!
再說,這些才藝在真正當上主母時,可是半分都用不上。
女人一旦進了內宅就是柴米油鹽和孩子,男主外,女主內,當初拚死拚活,夙夜匪懈的織素裁衣學箜篌誦詩書,婚後這技藝隻能束之高閣。
男人要小意,要溫存,要輕聲細語,幹麽回來看你這黃臉婆?一個有財有勢的男人多的是想得他青睞的女人。
其實什麽十八般武藝都是虛的,男女看對眼,就算女子真的一無是處,情人眼裏出西施,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就能帶過去,即便一肚子草包,人家還覺得你可愛嬌憨呢。
說來說去,女人哪,何必為了一個連是不是還在娘胎都不知的良人把自己忙成一條狗,真不值。
以前她膚淺無知,最可悲的是去做了人家的數字姨娘,那可是她現在最不齒的。
把之前的自己唾棄了一番,褒曼拋掉那些糟心事,想起這幾天姊姊對她的教導,從開始的試探到發現她真心想學刺繡,於是漸漸也要求嚴謹了起來。
姊姊無私,幾乎一股腦的想把會的技法都教給她,果然親人才是真正會對你好的人。
除了學刺繡,她還有個念頭。
重活一遍,她知道沒有錢的困境,上輩子爹不在了,母親別嫁,姊姊自顧不暇,她身邊老實說隻有一點點的私房錢。
去到王府才知道沒有銀子寸步難行,要叫王府裏的下人辦事要塞錢,想吃點好的,錢先奉上!要打發人更要錢,想買通人安排機會見王爺一麵,沒有銀子打通關,誰理你?
所以在王府最後那幾年,她連母親留給她的簪子都當了。
後來,那些人見她真的拿不出銀子,克扣月例、吃食、布料的事情層出不窮,乞丐起碼還有自由,她連乞丐都不如。
這些都是她當年一念之差造成的後果,怨不得別人。
最可笑的是請人出去替她當簪子也是要給錢的,不然誰願意替她辦事?
她吃足了身邊缺銀少兩無錢可使,被逼到窮途末路的苦頭。
那日她清點自己的私房,差點沒把下巴跌個粉碎。
「阿汝,我一直這麽窮嗎?」清點本錢她沒避諱自己的大丫鬟,她的錢本來就由阿汝管著,雙層的雕花匣子隻有兩隻珍珠簪子,珍珠比小拇指指甲大不了多少,及一條絞絲手煉,兩對耳釘。
就這樣?
她好歹是個知縣的女兒吧?沒穿金戴銀,體己也用不著見底啊啊啊啊啊!
太震驚了,她好一會沒能回過神。
匣子底層就剩下幾個銅錢,她記得每月公中固定月初會發下月例,這銀子發下來也不過幾天,是要怎麽個花錢如流水才能隻剩下這些?
阿汝欲言又止。
「停,我自己想。」她的表情就是一副「姑娘,還要婢子在你的傷口上撒鹽嗎?」,那就不必了,本姑娘自己想。
阿汝動了動唇,慢慢的把匣子扣起來,收回立櫃的暗屜裏。
褒曼很悶,她把錢花哪去了?
托著腮,不用什麽心思也想得出來,之前為了打進謝湘兒為主的貴女圈沒少花錢,衣裳不能重複穿出門,首飾也是,為了要攀比、要跟得上時下流行風潮,為了能在那些貴女裏得到注目,自然都得花錢,為此,她沒少和姊姊母親置氣。
然後戴過一回的首飾衣裳,下回自然不能重複,那些花大錢買來的飾品又拿去熔、去當,換得的銀子自然和買賣時不能比,來來去去,她能有什麽餘錢?
十五歲的褒曼就是個月光族。
這回她要想辦法掙大錢,把她放體己的匣子裝得滿滿的,滿到溢出來為止,但是一個關在內院裏的女人能做什麽賺錢呢?這又是一個頭痛問題。
所以她必須找姊姊合計合計,看能不能商討出什麽賺錢的法子,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說起來慚愧,她上輩子是默默無名的服裝設計師,替一家服裝公司設計衣服,薪水加上年節獎金,每年能出國數次,一個人過得還算舒坦。
飛機失事後穿到官家,當起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官家小姐,更沒為吃穿煩惱過。
說起來,她們姊妹能過上好日子其實是托了巴氏的福,巴氏嫁妝雖然構不上什麽十裏紅妝卻也可觀,她掌家後,對她和姊姊也不小氣,該給的一樣沒少,但是多餘的還真沒有。
她心裏也明白,將來母親要是有個一男半女的,那些資源還是得留著給自己的孩子。
自己想過什麽生活,自己掙,她不眼紅別人的。
這日她帶著姊姊布下的功課去了褒姒的院子,褒姒的丫頭見二姑娘來,本欲通報裏麵的,卻在她的示意下噤了聲。
褒姒的閨房不同於妹妹的江南小調風,她的屋裏有著一整麵牆的書,長案上,各種素調的綢布,剪子粉筆絲線,琳琅繽紛,一個大棚擺在光線最明朗的西窗下,褒姒正埋首在繡棚上,繃子上的繡針如飛,茵茵一幹伺候的丫頭們屏氣凝神,屋裏安靜無聲。
「姊姊這是什麽針法啊,看著一層一層的好有趣。」褒曼不近不遠地瞅著,那短直針順著形的姿勢,以後針繼前針一批一批的搶上去,仕女襦裙層層迭迭的層次就活靈活現的產生了。
「嚇人呢,來也不讓人知會一聲。」褒姒隨手把繡針戳在綢布麵上,也把指上繡圈拿下來,吩咐丫頭沏茶拿果點。
和茵茵站在一塊的丫頭叫依依,她很有眼力的出去吩咐備茶點。
其實大姑娘早知道二姑娘天天這時辰會來小葉什院,茶點什麽的早就備下了,茶是二姑娘愛喝的煙熏小種茶,點心則是白象香糕。
其餘時間,褒曼發現待字閨中的日子真是愜意悠閑,原來日子可以這樣過的——蒔花養草,做點好吃的;在姊姊那兒繡幾針花,泡個茶或沏碗清茶;散散步,讀讀話本,睡個回籠覺,聊會兒天;甚至什麽都不要做,望著窗外的藍天發呆。
以前的她急不可耐的想往高處爬,所學、所想都是為了攀上高枝做準備,所做所為都不是為了自己,甚至隻因聽說靈景王酷愛聽箏《黔中賦》和《箜篌引》,就不吃不睡把箏練好,隻差沒把十指都彈廢了。
她重生回來,腦袋清楚了,沉澱下來的心空曠了許多,命中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上一世她強求了,用盡心機手段,結果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甚至喪失性命。
未穿越前她是別人眼中的老姑婆,活到三十五歲還未嫁,穿越後從死黨謝湘兒口中得知靈景王是個奇貨可居的男人,所以她就一頭熱的栽了進去。
她從未好好享受單身的樂趣,在那段「婚姻」裏又是人家的小三小四,甚至小五小六,她都搞不清楚自己是靈景王第幾房妾室,那位爺過手的女人太多,多的要用畚箕去裝還裝不完,難怪他不娶正妃,正經老婆要是娶回來,為了王府門麵他還能這麽玩嗎?
就算能,總要悠著點,不能撒開手的玩,那有什麽樂趣。
她是從現代過來的人,哪裏曾好好想過古代婚姻可沒辦法像現代,把離婚當飯吃那麽容易,封建社會裏,婚姻就是女人的一生。
嫁了對的人帶你上天堂,嫁到不對的人,很抱歉,苦果隻能自己吞,最麻煩的是不能輕易談離。
她把人心想得太簡單,其實她也醜惡的,以為隻要入了侯門就能吃香喝辣,擁有數不完的富貴榮華,哪知想端那樣的金飯碗得先練好鐵沙掌,還得百毒不侵才是。
高門大戶看起來花團錦簇,其實深似海的侯門裏頭,明槍暗箭能少嗎?她一個不懂宅鬥,不懂人心的女人跟人家發什麽瘋?
何況不管現代還是古代,婚姻都是有條件的。
古代女子為了謀一門好親事把自己弄得好像拍賣場裏的豬肉,琴棋書畫要會,風花雪月不能少,十八般武藝少學了一樣就無法見人了。
但是礙於財力懸殊,她一個小官之女又有什麽上得了台麵的才藝,因此那些年沒少讓謝湘兒和貴女圈嘲笑。
真要說會寫幾首無病呻吟的情詩,會彈幾曲老調牙的曲調就叫才情,還真是小看了男人。
要是沒有佐以美色,再多的才情就是個屁!
再說,這些才藝在真正當上主母時,可是半分都用不上。
女人一旦進了內宅就是柴米油鹽和孩子,男主外,女主內,當初拚死拚活,夙夜匪懈的織素裁衣學箜篌誦詩書,婚後這技藝隻能束之高閣。
男人要小意,要溫存,要輕聲細語,幹麽回來看你這黃臉婆?一個有財有勢的男人多的是想得他青睞的女人。
其實什麽十八般武藝都是虛的,男女看對眼,就算女子真的一無是處,情人眼裏出西施,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就能帶過去,即便一肚子草包,人家還覺得你可愛嬌憨呢。
說來說去,女人哪,何必為了一個連是不是還在娘胎都不知的良人把自己忙成一條狗,真不值。
以前她膚淺無知,最可悲的是去做了人家的數字姨娘,那可是她現在最不齒的。
把之前的自己唾棄了一番,褒曼拋掉那些糟心事,想起這幾天姊姊對她的教導,從開始的試探到發現她真心想學刺繡,於是漸漸也要求嚴謹了起來。
姊姊無私,幾乎一股腦的想把會的技法都教給她,果然親人才是真正會對你好的人。
除了學刺繡,她還有個念頭。
重活一遍,她知道沒有錢的困境,上輩子爹不在了,母親別嫁,姊姊自顧不暇,她身邊老實說隻有一點點的私房錢。
去到王府才知道沒有銀子寸步難行,要叫王府裏的下人辦事要塞錢,想吃點好的,錢先奉上!要打發人更要錢,想買通人安排機會見王爺一麵,沒有銀子打通關,誰理你?
所以在王府最後那幾年,她連母親留給她的簪子都當了。
後來,那些人見她真的拿不出銀子,克扣月例、吃食、布料的事情層出不窮,乞丐起碼還有自由,她連乞丐都不如。
這些都是她當年一念之差造成的後果,怨不得別人。
最可笑的是請人出去替她當簪子也是要給錢的,不然誰願意替她辦事?
她吃足了身邊缺銀少兩無錢可使,被逼到窮途末路的苦頭。
那日她清點自己的私房,差點沒把下巴跌個粉碎。
「阿汝,我一直這麽窮嗎?」清點本錢她沒避諱自己的大丫鬟,她的錢本來就由阿汝管著,雙層的雕花匣子隻有兩隻珍珠簪子,珍珠比小拇指指甲大不了多少,及一條絞絲手煉,兩對耳釘。
就這樣?
她好歹是個知縣的女兒吧?沒穿金戴銀,體己也用不著見底啊啊啊啊啊!
太震驚了,她好一會沒能回過神。
匣子底層就剩下幾個銅錢,她記得每月公中固定月初會發下月例,這銀子發下來也不過幾天,是要怎麽個花錢如流水才能隻剩下這些?
阿汝欲言又止。
「停,我自己想。」她的表情就是一副「姑娘,還要婢子在你的傷口上撒鹽嗎?」,那就不必了,本姑娘自己想。
阿汝動了動唇,慢慢的把匣子扣起來,收回立櫃的暗屜裏。
褒曼很悶,她把錢花哪去了?
托著腮,不用什麽心思也想得出來,之前為了打進謝湘兒為主的貴女圈沒少花錢,衣裳不能重複穿出門,首飾也是,為了要攀比、要跟得上時下流行風潮,為了能在那些貴女裏得到注目,自然都得花錢,為此,她沒少和姊姊母親置氣。
然後戴過一回的首飾衣裳,下回自然不能重複,那些花大錢買來的飾品又拿去熔、去當,換得的銀子自然和買賣時不能比,來來去去,她能有什麽餘錢?
十五歲的褒曼就是個月光族。
這回她要想辦法掙大錢,把她放體己的匣子裝得滿滿的,滿到溢出來為止,但是一個關在內院裏的女人能做什麽賺錢呢?這又是一個頭痛問題。
所以她必須找姊姊合計合計,看能不能商討出什麽賺錢的法子,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說起來慚愧,她上輩子是默默無名的服裝設計師,替一家服裝公司設計衣服,薪水加上年節獎金,每年能出國數次,一個人過得還算舒坦。
飛機失事後穿到官家,當起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官家小姐,更沒為吃穿煩惱過。
說起來,她們姊妹能過上好日子其實是托了巴氏的福,巴氏嫁妝雖然構不上什麽十裏紅妝卻也可觀,她掌家後,對她和姊姊也不小氣,該給的一樣沒少,但是多餘的還真沒有。
她心裏也明白,將來母親要是有個一男半女的,那些資源還是得留著給自己的孩子。
自己想過什麽生活,自己掙,她不眼紅別人的。
這日她帶著姊姊布下的功課去了褒姒的院子,褒姒的丫頭見二姑娘來,本欲通報裏麵的,卻在她的示意下噤了聲。
褒姒的閨房不同於妹妹的江南小調風,她的屋裏有著一整麵牆的書,長案上,各種素調的綢布,剪子粉筆絲線,琳琅繽紛,一個大棚擺在光線最明朗的西窗下,褒姒正埋首在繡棚上,繃子上的繡針如飛,茵茵一幹伺候的丫頭們屏氣凝神,屋裏安靜無聲。
「姊姊這是什麽針法啊,看著一層一層的好有趣。」褒曼不近不遠地瞅著,那短直針順著形的姿勢,以後針繼前針一批一批的搶上去,仕女襦裙層層迭迭的層次就活靈活現的產生了。
「嚇人呢,來也不讓人知會一聲。」褒姒隨手把繡針戳在綢布麵上,也把指上繡圈拿下來,吩咐丫頭沏茶拿果點。
和茵茵站在一塊的丫頭叫依依,她很有眼力的出去吩咐備茶點。
其實大姑娘早知道二姑娘天天這時辰會來小葉什院,茶點什麽的早就備下了,茶是二姑娘愛喝的煙熏小種茶,點心則是白象香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