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這個新年不僅淳王府過的冷冷清清,就連宮裏都冷冷清清的。若不是這是冊封皇後之後的第一個新年,隻怕連宮宴都要取消了。
大年初一的時候,肖王妃領著三個兒媳婦進宮皇後請安。等回來的時候,就連久未露麵的六王爺,都難得高興地出來同眾人吃了個晚膳。
好在過年雖然不像往常那樣熱鬧,也沒冷清到底。等阿璿回娘家的時候,顧應承和顧應啟兩人過來給姐姐和姐夫拜年,宋寒川這個做姐夫的,立刻給他們兩個不小的紅包。
就連衛氏都連連說,他們兩太不懂事了,怎麽還能繼續要姐夫的紅包。
正月十五的時候,阿璿連花燈都不能去看。宋寒川一向不喜歡湊熱鬧了,自然是留在家中陪著她的。所以阿璿幹脆讓院子裏頭的丫鬟婆子自個做花燈,掛在院子裏麵,若是誰做得好,得了她的喜歡,到時候便重重有賞。
宋寒川見她即便是被困在家中,照樣都能玩出新花樣來,也是搖頭不語。
所以真到這一日,世子院裏頭擺著琳琅滿目的花燈,可當她瞧見廊下掛著的六角宮燈時,忍不住抿嘴一笑。這個六角美人宮燈,是她當年做的,不過卻被宋寒川高價買了去,當年可是替衛瑄掙了不小的名聲呢。
隻是沒想到,都這麽多久過去了,他居然還留著這宮燈。
“你怎麽知道這宮燈是我做的?”阿璿轉頭看著身邊的男人,笑著問道。
因著是過年,宋寒川難得穿上一身喜慶的顏色,紫紅色錦袍襯地他麵如白玉,站在回廊下,周圍花燈散發地豔麗光芒,將他整個人籠罩在裏麵。
他抬頭看著回廊下的宮燈,嘴角噙著淡淡笑意反問:“誰說我知道這是你做的宮燈才買的?”
阿璿登時結舌,回頭看著他,顯然沒想到他會這麽回答。正要嗔怪的時候,卻見宋寒川伸手輕輕搭在宮燈的一麵上,當他伸手之時,輕輕旋轉著宮燈,隻見宮燈不斷地轉動,六麵上的美人緩緩滾動起來,直到宋寒川將扣住其中一麵。
那是一個穿著紅色披風的女子,寬大的帽兜將她的麵容遮蓋住,讓人想一探她麵色之下的絕美容顏。
此時宋寒川低頭,溫柔地看著麵前地說道:“我是看到這麵上的美人,才想買下這盞宮燈的。”
畫像之上的人正是阿璿自己,她當年穿著紅色披風,寬大的帽兜將自己整張臉都遮蓋住了。可偏偏就是這麽一張畫,一下就吸引住了宋寒川,讓他非要買下不可。
或許當真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吧。
院子裏頭的花燈都很好看,想來都是這些丫鬟婆子也是用心了的。所以阿璿也沒小氣,給院子裏每個做花燈的人都封了大大的紅包。
等新年過去了,轉眼就到了二月,而春天也很快就來臨了。
其實在新年的時候,皇上的身子就開始不好了。那時候眾人心中都有了準備,就連六王爺如今進宮的次數都多了不少。
如今京城倒是安靜地很,似乎大家都有這個預感。
可是就算再做足了準備,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還是讓人忍不住有一種手忙腳亂的錯覺。阿璿依舊還記得,那是三月的一早,她如今月份越發地大了,所以每天晚上睡得都不多。那一天,宋寒川還沒起身,就聽見外麵傳來的敲門聲,是守夜的碧鳶在敲門。
“世子爺,王爺派人過來了,”碧鳶在外頭輕輕說了一聲。
宋寒川豁地從床上坐了起來,連衣裳都沒來得及穿,披著衣服就出去了。
阿璿被身邊的動靜也驚醒,撐著頭往外麵看,隻聽見外麵隱隱傳來的人聲。她撐著手坐了起來後,一直等到宋寒川又進了內室來。
此時宋寒川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嘴角抿地緊緊地,顯得有些不太高興。碧鳶跟著他進來了,阿璿瞧了碧鳶一眼,就見她急急地到桌子上,將桌上的燈點亮了。
等整個屋子裏頭都被照的通亮時,宋寒川低著頭看著臉上還帶著未醒睡意的阿璿,便是在她身邊安靜坐下,伸手將她攬過,低聲說道:“待會讓碧鳶她們伺候你起身,今個隻怕是睡不了了。”
“怎麽了,”阿璿奇怪地問道。
宋寒川低聲說道:“是宮裏。”
皇上,阿璿立即聯想到這裏,登時心頭一顫。雖然所有人都在等著這麽一天,可是真到來了,她也不知心裏頭是什麽感覺,是等待了許久之後的鬆一口氣,還是別的什麽情緒。
此時宋寒川已經站了起來,幾個等在門口的丫鬟,立刻進來伺候他更衣洗漱。而旁邊的碧竹則是領著另一個小丫鬟,將阿璿從床榻上扶了起身。
等阿璿穿上衣裳時,宋寒川已經收拾妥當,準備離開了。他回頭看了阿璿一眼,又是快步走了過來,伸手拉著她垂在身側的手掌,輕聲哄道:“別怕,不會有事的。”
阿璿點頭。
等她收拾妥當到了外間之後,才從窗子看見外頭的天空,此時還是暮色四沉,連天上的星星都清晰可見。原本是該安睡的時候,偏偏這會卻讓人放心不下。
肖王妃也起身了,因為六王爺也派人來通知她一聲了。自從成王之亂後,她就在院子裏頭建了個小佛堂,每天早晚一炷香。先前被人拿著刀壓在脖子上的滋味,可真是是實在不好受了。
所以如今哪怕是求個心理安慰也好,她穿戴完畢之後,便到了小佛堂。
一定要保佑她得償所願,一定要保佑王爺登上大寶。
若是從前有康王和成王在,再加上六王爺實在是沒什麽上進心,所以肖王妃也沒敢往那個位置上想。可如今皇上就隻剩下六王爺這麽一個兒子,那麽帝位眼看就是唾手可得了。
她出身並不顯赫,甚至說以她的出身,王妃之位已是前世修來的福氣了。可誰曾想,如今不僅僅是王妃之位,隻怕皇後之位她都能伸手夠到了。
自打過完年之後,宮裏就隱隱傳出關於皇上身子的消息。所以越是這個時候,她越是要穩住。就連肖家那頭,她都叮囑了自己的大嫂,要是肖家人這段日子敢給她為非作歹,她必不會輕易饒恕了的。
也不知怎麽回事,外頭居然開始下起了雨,等到天蒙蒙亮的時候,整個天空都是暗沉一片。外頭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如今正是倒春寒的時候,所以阿璿又讓人把窗子關了起來。
“世子妃,你還是再吃點吧,”碧鳶瞧著桌子上擺著的早膳,阿璿基本沒用幾口,便是心疼地說道。
阿璿聽著外頭的雨聲,低頭瞧見麵前小碟裏頭擺著的麵點,卻是怎麽都吃不下去。
好在今日宋寒川是坐馬車進宮的,所以這才沒有淋雨。等到了宮門口的時候,勤政殿的二總管已經站在宮門口等著了。
瞧著六王爺是帶著宋寒川一塊來的,趕緊上前請安道:“奴才見過王爺,見過世子爺。”
“好了,起身吧,”六王爺因擔心皇上的病情,立刻讓他起身。
此時二總管身邊的小太監,立即拿出了兩把傘,就是要給六王爺和宋寒川撐著。六王爺也沒說話,隻徑直往前走。
好在那太監個子也不低,勉強跟住他的腳步。
等一路走到勤政殿時,眾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沾上了雨水。就連宋寒川的肩膀都被雨水打濕了些許,等到了勤政殿門口,六王爺突然身形一頓。
宋寒川原本跟在他身後,在看見他身形一頓後,也是默默地停下了腳步。
半晌,伴隨著六王爺一聲輕又輕地歎息聲,他已跨進勤政殿中。而宋寒川緊跟著他的腳步,走了進去。
他自小在宮中長大,對於勤政殿並不陌生,當初一班小皇孫在宮裏頭讀書,不時就被皇上叫進勤政殿考究學業。宋寒川一直是諸位小皇孫裏麵,表現最好的兩個人。
可當今天他在踏入勤政殿的時候,他竟是從未發現這裏是這樣的幽深安靜。皇上乃是本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人,整整四十年的時間。他人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勤政殿之中度過的。
也許這就是帝王吧,唯我獨尊卻又孤涼寂寞的一生。
因為太過尊貴,所以身邊連個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人都沒有。當宋寒川跟著六王爺進到內殿時,就看見皇後娘娘就坐在明黃床榻旁邊,正一臉溫柔地看著床上的人。
也許是皇上聽見了外頭的動靜,便出聲問道:“可是老六來了?”
“父皇,是兒臣來了,”六王爺顫聲回道。
“讓老六過來吧,”皇帝的聲音衰老而死氣沉沉,似乎是從喉管之中擠出來的一般。
皇後娘娘點頭,便是起身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六王爺。而她則是帶著所有人都走了出去,連帶著一行太醫都跟著出去了。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藥石之力已然無用。就連尊貴如帝王,都免除不了生老病死的輪回。
宋寒川站在外麵的大殿之中,腳下明亮的金磚倒映著他的身影。旁邊的皇後娘娘見他麵色深沉地看著裏麵,知他心中也難過,便是說道:“東廷,過來陪皇祖母坐一坐吧。”
祖孫兩人在外麵的暖炕上坐下,此時已是三月,但因為皇上身子不好。所以勤政殿還處處用著炭火,整個大殿溫暖如春。
皇後瞧著他肩頭打濕的地方,輕聲說道:“外頭下雨了?”
“是的,來的時候還沒下,路上下了,”宋寒川一板一眼地回道。
此時整個勤政殿安靜地可怕,似乎此時有人在此處大喊一聲,便會有回響之聲傳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隻見一聲痛哭之聲從內殿之中突然傳來。而宋寒川看著對麵的皇後娘娘,身子突然劇烈地顫抖,緊接著便是一手搭在炕桌上,讓自己站了起來。
此時內殿之中的哭聲連綿不絕地傳出來,所有人都麵麵相覷。而皇後娘娘走下腳踏時,身子一趔趄,險些要摔倒。還是宋寒川上前一步,將她扶住了。
“皇祖母,”宋寒川聽著耳畔父王的哭喊聲,再瞧著麵前皇後娘娘的表情,是痛苦、迷惘的表情。
皇後抬起頭,看著麵前的人,半晌才拉著他的手,抖著聲音說道:“扶我進去看看。”
宋寒川扶著皇後娘娘到內殿時,就看見原本坐在椅子上的六王爺,已經跪在床榻上麵。他整個人趴在明黃龍床之上,哭得不能自已,而皇上的手卻被他緊緊抓著。
當走到一半的時候,皇後突然推開了皇上,往前麵走了幾步,在看見皇上閉著的眼睛時,她一直壓抑著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落下來。
紅塵富貴一場空,連這世間最尊貴的人,都抵不住這輪回之路。
宋寒川跪了下來,而皇後則是又往前走了幾步,終是跪在床榻邊上。
等宮裏的鍾聲敲響之時,幾乎所有人都被這連綿不絕地鍾聲所吸引。此時阿璿正站在回廊下,雨還在下個不停,可是鍾聲卻那般地沉重,穿透雨幕傳遞而來。
沒多久,就有人來了世子院,宮裏已經派人傳了消息過來。
皇上駕崩了。
阿璿極少參加別人的葬禮,就算是參加也多是西方葬禮,所有人穿著一身黑色,神色沉重地聽著神父為他祈禱,希望他能早日回到天父身邊。
可這樣莊嚴而宏偉的葬禮,卻是她頭一次參加。當一個帝王逝去時,整個天下都為之失色。
阿璿的素衣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全身上下一點花紋都沒有,就連頭上連首飾都沒有帶著,最後還是碧鳶覺得太過素淡了,在發髻上插了一隻白花。
等眾人在肖王妃院子裏頭聚集時,就見所有人都是一身素鎬。而肖王妃臉上也是沉重,隻見她緩緩瞧著眾人,輕聲說道:“想來你們也都知道了吧,所以咱們要進宮。”
肖王妃又瞧了阿璿的肚子,總算是問了句:“世子妃的身子可還能堅持?”
“娘娘隻管放心,我沒事的,”阿璿搖頭說道。
肖王妃點頭,便領著她們出門了。
等馬車到了宮門口,早有人在那裏等著迎接。如今雖然消息還沒傳,可是誰都知道一旦老皇帝去世,那麽六王爺就是未來的皇上,如今肖王妃就是未來的皇後娘娘了。
所以宮中裏頭眼看著,頭頂上已經變天了,自然有知道眉眼高低的人。
哭靈並不是一件好差事,就連阿璿這樣挺著八個月肚子的,都得跪在那裏哭個不停。就算她來之前,已經在膝蓋上墊了東西,可是真跪了一會,還是覺得疼得厲害。
等她跪了一刻鍾,就有個宮女走到她跟前,輕聲說道:“世子妃,皇後娘娘讓奴婢來請您過去呢。”
阿璿還以為皇後召見自己有急事,便是扶著宮女的手慢慢站了起來。她不過跪了一刻鍾,可是渾身都酸麻。如今她都八個月的肚子了,雖然孩子早就穩健了,可她還是不敢拿自己的肚子賭。
等皇後見了她時,瞧著她有些發白的臉色,立即便有些生氣道:“這個王妃也真是,明知你如今已有八個月的身孕,還讓你在那裏跪著。”
“並不關娘娘的事情,是禮數本就該如此,”阿璿低頭輕聲說道。
皇後立即讓人扶著她坐下,又是吩咐人將早就準備好的參湯給她準備了。瞧著她喝下之後,才說道:“如今東廷在前頭忙著,肯定是顧不上你的。所以他特意求了我,要好生照顧你。”
“多謝皇祖母,”阿璿素來得皇後青眼,所以她也極是乖巧地跟著宋寒川一並叫著皇祖母。
皇後本心緒不佳,可是聽到她乖巧的模樣,也是歎氣道:“如今你正懷孕,不過外頭也是沒法子。好在外麵守靈的人也多,我會讓人安排你歇息的。”
阿璿也不敢做意氣之爭,所以點了點頭。
果然如皇後所說的,宋寒川如今是真的忙。他自己也要守靈,可還有很多事情也要他去做。
在皇上去世的第二天,詔書就被請了出來,是由新任內閣首輔當眾宣讀的。六王爺成了新皇,改國號成熙。
至於宋寒川等人,則是暫時沒提。
倒是新皇的第一道聖旨便是給康王府的,皇上恩準宋文翰承襲康親王府爵位,乃是第二任康王爺。
如今顧嵐也在宮裏頭守靈,因為每隔兩個時辰就可換人。所以她休息之時,便會來找阿璿。總算在宮裏頭,也有熟人不是。
所以康王府的聖旨剛下來,她就是笑著過來感謝阿璿。
“你可別謝我,估計也不關世子爺的事情,”阿璿輕聲說道,想來先皇之所以遲遲未提起康王府的事情,就是為了將這事留給成熙帝,讓他施恩給自己的侄子。
顧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低聲說道:“怎麽如今還叫世子爺呢?”
阿璿但笑不語。
沒過多久,關於皇上幾個兒子的分封也下來了。隻是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在眾人眼中理所當然的太子人選宋寒川,居然隻是被封為了恪親王。
宋寒川本就是恪王府的世子爺,既然恪王爺登基為帝,那麽按道理,就該將宋寒川封為皇太子。
可誰知最後居然隻將他封為恪王,當然恪王爺乃是皇上登基之前的王號,所以這也可以說成是皇上依舊對宋寒川報以厚望。
但皇太子和一個區區王爺相差實在是太遠了,而宋寒川沒有被立即封為太子,似乎也是預示著,皇上好像又要從他的四個兒子之中,從前挑選。
這是不是意味著,皇上隻認為宋寒川隻適合做一個王爺,所以當初會替他請封世子位。但是如今涉及到太子之位,他又開始猶豫了呢。
要說這裏頭最高興的,隻怕就是新晉的皇後娘娘了。
從五品官之女到王妃,從王妃到皇後,肖皇後這條路走得實在是太順暢了。以至於當皇上冊封宋寒川為恪王爺的時候,她都覺得比自己得了這個皇後之位還要高興。
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兒子,又有機會問鼎帝位了。
這次還沒有大婚的宋寒遠也被冊封了,所以不少人都覺得,皇上這是在兩個嫡子之間猶豫不決呢。
內外命婦也都要進宮的,自打衛氏得知皇上冊封幾位王爺之後,就一直想找阿璿談談。可阿璿如今長居宮中,她竟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所以顧階回來的時候,她又是拉著顧階的手,擔憂地問道:“你可見到王爺了?”
“這些時日王爺一直忙著幫皇上處理政務,隻怕一時不得空見我,”顧階搖頭,因為先皇駕崩,所以他們這些官員在百日內都不得剃頭和剃須,此時顧階看起來也老了有十歲。
衛氏有些驚慌地看著他,忍不住問道:“你說皇上究竟是什麽意思啊?”
顧階環視了身後的丫鬟婆子,便是立即分幅度道:“你們都下去吧。”
待眾人下去之後,他才伸手扶著衛氏,有些無奈地說道:“就算你心裏頭再不開心,也不能當著下人麵說這些。”
“我不是不開心,我實在是擔心,”衛氏忍不住說道。
雖說之前已預料到六王爺登基的事情,可是她怎麽都沒想到,六王爺居然會隻冊封宋寒川為恪王爺。還記得先前顧階當著她麵,誇讚宋寒川在平定成王之亂時,可是豐功偉績。
但如今瞧著皇上對他的態度,莫非是他功高震主了?
果然是帝王家啊,這老子一登上皇位,就對先前委以重任的兒子產生了懷疑。
“好了,這事咱們便是擔心,也無濟於事了,”顧階無奈說道,如今他就是想安慰衛氏,都不知該怎麽安慰。
衛氏看著他,半晌才顫聲說道:“你說皇上是不是已經不信任王爺了?”
顧階心頭一震。
這個新年不僅淳王府過的冷冷清清,就連宮裏都冷冷清清的。若不是這是冊封皇後之後的第一個新年,隻怕連宮宴都要取消了。
大年初一的時候,肖王妃領著三個兒媳婦進宮皇後請安。等回來的時候,就連久未露麵的六王爺,都難得高興地出來同眾人吃了個晚膳。
好在過年雖然不像往常那樣熱鬧,也沒冷清到底。等阿璿回娘家的時候,顧應承和顧應啟兩人過來給姐姐和姐夫拜年,宋寒川這個做姐夫的,立刻給他們兩個不小的紅包。
就連衛氏都連連說,他們兩太不懂事了,怎麽還能繼續要姐夫的紅包。
正月十五的時候,阿璿連花燈都不能去看。宋寒川一向不喜歡湊熱鬧了,自然是留在家中陪著她的。所以阿璿幹脆讓院子裏頭的丫鬟婆子自個做花燈,掛在院子裏麵,若是誰做得好,得了她的喜歡,到時候便重重有賞。
宋寒川見她即便是被困在家中,照樣都能玩出新花樣來,也是搖頭不語。
所以真到這一日,世子院裏頭擺著琳琅滿目的花燈,可當她瞧見廊下掛著的六角宮燈時,忍不住抿嘴一笑。這個六角美人宮燈,是她當年做的,不過卻被宋寒川高價買了去,當年可是替衛瑄掙了不小的名聲呢。
隻是沒想到,都這麽多久過去了,他居然還留著這宮燈。
“你怎麽知道這宮燈是我做的?”阿璿轉頭看著身邊的男人,笑著問道。
因著是過年,宋寒川難得穿上一身喜慶的顏色,紫紅色錦袍襯地他麵如白玉,站在回廊下,周圍花燈散發地豔麗光芒,將他整個人籠罩在裏麵。
他抬頭看著回廊下的宮燈,嘴角噙著淡淡笑意反問:“誰說我知道這是你做的宮燈才買的?”
阿璿登時結舌,回頭看著他,顯然沒想到他會這麽回答。正要嗔怪的時候,卻見宋寒川伸手輕輕搭在宮燈的一麵上,當他伸手之時,輕輕旋轉著宮燈,隻見宮燈不斷地轉動,六麵上的美人緩緩滾動起來,直到宋寒川將扣住其中一麵。
那是一個穿著紅色披風的女子,寬大的帽兜將她的麵容遮蓋住,讓人想一探她麵色之下的絕美容顏。
此時宋寒川低頭,溫柔地看著麵前地說道:“我是看到這麵上的美人,才想買下這盞宮燈的。”
畫像之上的人正是阿璿自己,她當年穿著紅色披風,寬大的帽兜將自己整張臉都遮蓋住了。可偏偏就是這麽一張畫,一下就吸引住了宋寒川,讓他非要買下不可。
或許當真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吧。
院子裏頭的花燈都很好看,想來都是這些丫鬟婆子也是用心了的。所以阿璿也沒小氣,給院子裏每個做花燈的人都封了大大的紅包。
等新年過去了,轉眼就到了二月,而春天也很快就來臨了。
其實在新年的時候,皇上的身子就開始不好了。那時候眾人心中都有了準備,就連六王爺如今進宮的次數都多了不少。
如今京城倒是安靜地很,似乎大家都有這個預感。
可是就算再做足了準備,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還是讓人忍不住有一種手忙腳亂的錯覺。阿璿依舊還記得,那是三月的一早,她如今月份越發地大了,所以每天晚上睡得都不多。那一天,宋寒川還沒起身,就聽見外麵傳來的敲門聲,是守夜的碧鳶在敲門。
“世子爺,王爺派人過來了,”碧鳶在外頭輕輕說了一聲。
宋寒川豁地從床上坐了起來,連衣裳都沒來得及穿,披著衣服就出去了。
阿璿被身邊的動靜也驚醒,撐著頭往外麵看,隻聽見外麵隱隱傳來的人聲。她撐著手坐了起來後,一直等到宋寒川又進了內室來。
此時宋寒川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嘴角抿地緊緊地,顯得有些不太高興。碧鳶跟著他進來了,阿璿瞧了碧鳶一眼,就見她急急地到桌子上,將桌上的燈點亮了。
等整個屋子裏頭都被照的通亮時,宋寒川低著頭看著臉上還帶著未醒睡意的阿璿,便是在她身邊安靜坐下,伸手將她攬過,低聲說道:“待會讓碧鳶她們伺候你起身,今個隻怕是睡不了了。”
“怎麽了,”阿璿奇怪地問道。
宋寒川低聲說道:“是宮裏。”
皇上,阿璿立即聯想到這裏,登時心頭一顫。雖然所有人都在等著這麽一天,可是真到來了,她也不知心裏頭是什麽感覺,是等待了許久之後的鬆一口氣,還是別的什麽情緒。
此時宋寒川已經站了起來,幾個等在門口的丫鬟,立刻進來伺候他更衣洗漱。而旁邊的碧竹則是領著另一個小丫鬟,將阿璿從床榻上扶了起身。
等阿璿穿上衣裳時,宋寒川已經收拾妥當,準備離開了。他回頭看了阿璿一眼,又是快步走了過來,伸手拉著她垂在身側的手掌,輕聲哄道:“別怕,不會有事的。”
阿璿點頭。
等她收拾妥當到了外間之後,才從窗子看見外頭的天空,此時還是暮色四沉,連天上的星星都清晰可見。原本是該安睡的時候,偏偏這會卻讓人放心不下。
肖王妃也起身了,因為六王爺也派人來通知她一聲了。自從成王之亂後,她就在院子裏頭建了個小佛堂,每天早晚一炷香。先前被人拿著刀壓在脖子上的滋味,可真是是實在不好受了。
所以如今哪怕是求個心理安慰也好,她穿戴完畢之後,便到了小佛堂。
一定要保佑她得償所願,一定要保佑王爺登上大寶。
若是從前有康王和成王在,再加上六王爺實在是沒什麽上進心,所以肖王妃也沒敢往那個位置上想。可如今皇上就隻剩下六王爺這麽一個兒子,那麽帝位眼看就是唾手可得了。
她出身並不顯赫,甚至說以她的出身,王妃之位已是前世修來的福氣了。可誰曾想,如今不僅僅是王妃之位,隻怕皇後之位她都能伸手夠到了。
自打過完年之後,宮裏就隱隱傳出關於皇上身子的消息。所以越是這個時候,她越是要穩住。就連肖家那頭,她都叮囑了自己的大嫂,要是肖家人這段日子敢給她為非作歹,她必不會輕易饒恕了的。
也不知怎麽回事,外頭居然開始下起了雨,等到天蒙蒙亮的時候,整個天空都是暗沉一片。外頭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如今正是倒春寒的時候,所以阿璿又讓人把窗子關了起來。
“世子妃,你還是再吃點吧,”碧鳶瞧著桌子上擺著的早膳,阿璿基本沒用幾口,便是心疼地說道。
阿璿聽著外頭的雨聲,低頭瞧見麵前小碟裏頭擺著的麵點,卻是怎麽都吃不下去。
好在今日宋寒川是坐馬車進宮的,所以這才沒有淋雨。等到了宮門口的時候,勤政殿的二總管已經站在宮門口等著了。
瞧著六王爺是帶著宋寒川一塊來的,趕緊上前請安道:“奴才見過王爺,見過世子爺。”
“好了,起身吧,”六王爺因擔心皇上的病情,立刻讓他起身。
此時二總管身邊的小太監,立即拿出了兩把傘,就是要給六王爺和宋寒川撐著。六王爺也沒說話,隻徑直往前走。
好在那太監個子也不低,勉強跟住他的腳步。
等一路走到勤政殿時,眾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沾上了雨水。就連宋寒川的肩膀都被雨水打濕了些許,等到了勤政殿門口,六王爺突然身形一頓。
宋寒川原本跟在他身後,在看見他身形一頓後,也是默默地停下了腳步。
半晌,伴隨著六王爺一聲輕又輕地歎息聲,他已跨進勤政殿中。而宋寒川緊跟著他的腳步,走了進去。
他自小在宮中長大,對於勤政殿並不陌生,當初一班小皇孫在宮裏頭讀書,不時就被皇上叫進勤政殿考究學業。宋寒川一直是諸位小皇孫裏麵,表現最好的兩個人。
可當今天他在踏入勤政殿的時候,他竟是從未發現這裏是這樣的幽深安靜。皇上乃是本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人,整整四十年的時間。他人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勤政殿之中度過的。
也許這就是帝王吧,唯我獨尊卻又孤涼寂寞的一生。
因為太過尊貴,所以身邊連個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人都沒有。當宋寒川跟著六王爺進到內殿時,就看見皇後娘娘就坐在明黃床榻旁邊,正一臉溫柔地看著床上的人。
也許是皇上聽見了外頭的動靜,便出聲問道:“可是老六來了?”
“父皇,是兒臣來了,”六王爺顫聲回道。
“讓老六過來吧,”皇帝的聲音衰老而死氣沉沉,似乎是從喉管之中擠出來的一般。
皇後娘娘點頭,便是起身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六王爺。而她則是帶著所有人都走了出去,連帶著一行太醫都跟著出去了。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藥石之力已然無用。就連尊貴如帝王,都免除不了生老病死的輪回。
宋寒川站在外麵的大殿之中,腳下明亮的金磚倒映著他的身影。旁邊的皇後娘娘見他麵色深沉地看著裏麵,知他心中也難過,便是說道:“東廷,過來陪皇祖母坐一坐吧。”
祖孫兩人在外麵的暖炕上坐下,此時已是三月,但因為皇上身子不好。所以勤政殿還處處用著炭火,整個大殿溫暖如春。
皇後瞧著他肩頭打濕的地方,輕聲說道:“外頭下雨了?”
“是的,來的時候還沒下,路上下了,”宋寒川一板一眼地回道。
此時整個勤政殿安靜地可怕,似乎此時有人在此處大喊一聲,便會有回響之聲傳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隻見一聲痛哭之聲從內殿之中突然傳來。而宋寒川看著對麵的皇後娘娘,身子突然劇烈地顫抖,緊接著便是一手搭在炕桌上,讓自己站了起來。
此時內殿之中的哭聲連綿不絕地傳出來,所有人都麵麵相覷。而皇後娘娘走下腳踏時,身子一趔趄,險些要摔倒。還是宋寒川上前一步,將她扶住了。
“皇祖母,”宋寒川聽著耳畔父王的哭喊聲,再瞧著麵前皇後娘娘的表情,是痛苦、迷惘的表情。
皇後抬起頭,看著麵前的人,半晌才拉著他的手,抖著聲音說道:“扶我進去看看。”
宋寒川扶著皇後娘娘到內殿時,就看見原本坐在椅子上的六王爺,已經跪在床榻上麵。他整個人趴在明黃龍床之上,哭得不能自已,而皇上的手卻被他緊緊抓著。
當走到一半的時候,皇後突然推開了皇上,往前麵走了幾步,在看見皇上閉著的眼睛時,她一直壓抑著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落下來。
紅塵富貴一場空,連這世間最尊貴的人,都抵不住這輪回之路。
宋寒川跪了下來,而皇後則是又往前走了幾步,終是跪在床榻邊上。
等宮裏的鍾聲敲響之時,幾乎所有人都被這連綿不絕地鍾聲所吸引。此時阿璿正站在回廊下,雨還在下個不停,可是鍾聲卻那般地沉重,穿透雨幕傳遞而來。
沒多久,就有人來了世子院,宮裏已經派人傳了消息過來。
皇上駕崩了。
阿璿極少參加別人的葬禮,就算是參加也多是西方葬禮,所有人穿著一身黑色,神色沉重地聽著神父為他祈禱,希望他能早日回到天父身邊。
可這樣莊嚴而宏偉的葬禮,卻是她頭一次參加。當一個帝王逝去時,整個天下都為之失色。
阿璿的素衣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全身上下一點花紋都沒有,就連頭上連首飾都沒有帶著,最後還是碧鳶覺得太過素淡了,在發髻上插了一隻白花。
等眾人在肖王妃院子裏頭聚集時,就見所有人都是一身素鎬。而肖王妃臉上也是沉重,隻見她緩緩瞧著眾人,輕聲說道:“想來你們也都知道了吧,所以咱們要進宮。”
肖王妃又瞧了阿璿的肚子,總算是問了句:“世子妃的身子可還能堅持?”
“娘娘隻管放心,我沒事的,”阿璿搖頭說道。
肖王妃點頭,便領著她們出門了。
等馬車到了宮門口,早有人在那裏等著迎接。如今雖然消息還沒傳,可是誰都知道一旦老皇帝去世,那麽六王爺就是未來的皇上,如今肖王妃就是未來的皇後娘娘了。
所以宮中裏頭眼看著,頭頂上已經變天了,自然有知道眉眼高低的人。
哭靈並不是一件好差事,就連阿璿這樣挺著八個月肚子的,都得跪在那裏哭個不停。就算她來之前,已經在膝蓋上墊了東西,可是真跪了一會,還是覺得疼得厲害。
等她跪了一刻鍾,就有個宮女走到她跟前,輕聲說道:“世子妃,皇後娘娘讓奴婢來請您過去呢。”
阿璿還以為皇後召見自己有急事,便是扶著宮女的手慢慢站了起來。她不過跪了一刻鍾,可是渾身都酸麻。如今她都八個月的肚子了,雖然孩子早就穩健了,可她還是不敢拿自己的肚子賭。
等皇後見了她時,瞧著她有些發白的臉色,立即便有些生氣道:“這個王妃也真是,明知你如今已有八個月的身孕,還讓你在那裏跪著。”
“並不關娘娘的事情,是禮數本就該如此,”阿璿低頭輕聲說道。
皇後立即讓人扶著她坐下,又是吩咐人將早就準備好的參湯給她準備了。瞧著她喝下之後,才說道:“如今東廷在前頭忙著,肯定是顧不上你的。所以他特意求了我,要好生照顧你。”
“多謝皇祖母,”阿璿素來得皇後青眼,所以她也極是乖巧地跟著宋寒川一並叫著皇祖母。
皇後本心緒不佳,可是聽到她乖巧的模樣,也是歎氣道:“如今你正懷孕,不過外頭也是沒法子。好在外麵守靈的人也多,我會讓人安排你歇息的。”
阿璿也不敢做意氣之爭,所以點了點頭。
果然如皇後所說的,宋寒川如今是真的忙。他自己也要守靈,可還有很多事情也要他去做。
在皇上去世的第二天,詔書就被請了出來,是由新任內閣首輔當眾宣讀的。六王爺成了新皇,改國號成熙。
至於宋寒川等人,則是暫時沒提。
倒是新皇的第一道聖旨便是給康王府的,皇上恩準宋文翰承襲康親王府爵位,乃是第二任康王爺。
如今顧嵐也在宮裏頭守靈,因為每隔兩個時辰就可換人。所以她休息之時,便會來找阿璿。總算在宮裏頭,也有熟人不是。
所以康王府的聖旨剛下來,她就是笑著過來感謝阿璿。
“你可別謝我,估計也不關世子爺的事情,”阿璿輕聲說道,想來先皇之所以遲遲未提起康王府的事情,就是為了將這事留給成熙帝,讓他施恩給自己的侄子。
顧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低聲說道:“怎麽如今還叫世子爺呢?”
阿璿但笑不語。
沒過多久,關於皇上幾個兒子的分封也下來了。隻是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在眾人眼中理所當然的太子人選宋寒川,居然隻是被封為了恪親王。
宋寒川本就是恪王府的世子爺,既然恪王爺登基為帝,那麽按道理,就該將宋寒川封為皇太子。
可誰知最後居然隻將他封為恪王,當然恪王爺乃是皇上登基之前的王號,所以這也可以說成是皇上依舊對宋寒川報以厚望。
但皇太子和一個區區王爺相差實在是太遠了,而宋寒川沒有被立即封為太子,似乎也是預示著,皇上好像又要從他的四個兒子之中,從前挑選。
這是不是意味著,皇上隻認為宋寒川隻適合做一個王爺,所以當初會替他請封世子位。但是如今涉及到太子之位,他又開始猶豫了呢。
要說這裏頭最高興的,隻怕就是新晉的皇後娘娘了。
從五品官之女到王妃,從王妃到皇後,肖皇後這條路走得實在是太順暢了。以至於當皇上冊封宋寒川為恪王爺的時候,她都覺得比自己得了這個皇後之位還要高興。
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兒子,又有機會問鼎帝位了。
這次還沒有大婚的宋寒遠也被冊封了,所以不少人都覺得,皇上這是在兩個嫡子之間猶豫不決呢。
內外命婦也都要進宮的,自打衛氏得知皇上冊封幾位王爺之後,就一直想找阿璿談談。可阿璿如今長居宮中,她竟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所以顧階回來的時候,她又是拉著顧階的手,擔憂地問道:“你可見到王爺了?”
“這些時日王爺一直忙著幫皇上處理政務,隻怕一時不得空見我,”顧階搖頭,因為先皇駕崩,所以他們這些官員在百日內都不得剃頭和剃須,此時顧階看起來也老了有十歲。
衛氏有些驚慌地看著他,忍不住問道:“你說皇上究竟是什麽意思啊?”
顧階環視了身後的丫鬟婆子,便是立即分幅度道:“你們都下去吧。”
待眾人下去之後,他才伸手扶著衛氏,有些無奈地說道:“就算你心裏頭再不開心,也不能當著下人麵說這些。”
“我不是不開心,我實在是擔心,”衛氏忍不住說道。
雖說之前已預料到六王爺登基的事情,可是她怎麽都沒想到,六王爺居然會隻冊封宋寒川為恪王爺。還記得先前顧階當著她麵,誇讚宋寒川在平定成王之亂時,可是豐功偉績。
但如今瞧著皇上對他的態度,莫非是他功高震主了?
果然是帝王家啊,這老子一登上皇位,就對先前委以重任的兒子產生了懷疑。
“好了,這事咱們便是擔心,也無濟於事了,”顧階無奈說道,如今他就是想安慰衛氏,都不知該怎麽安慰。
衛氏看著他,半晌才顫聲說道:“你說皇上是不是已經不信任王爺了?”
顧階心頭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