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伯母一向就……”阿璿到底是晚輩,不好議論長輩的是非。
可對於大伯母楊氏,她可真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當年顧蕙和何祁的事情,她可還是曆曆在目。這般支持自個女兒同外男相交的,隻怕是隻此一家,全京城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所以她聽了方棠的說法,自然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所以這也是她這般著急回來見衛氏的原因。如果兩家真的在議親,那麽就不要再繼續下去。若是沒有這回事,她也要叮囑衛氏好生看著楊氏。
“你放心吧,如果真有這事,我就和你爹爹去請老太太做主。還有崔家,我看他們也不是這等不要臉麵的人家,”衛氏有些生氣地說道。
哪有和堂姐毀了婚約之後,轉頭就和堂妹議親的。難不成這京城適婚的姑娘,就剩下她們顧家姑娘了。
“其實大伯母這人倒是還好說,隻要到時候讓菀姐兒得了一門比崔家還有體麵的婚事,她自然就不會再想著崔家了。”阿璿立即說道。
衛氏想了想,也是點頭,顯然阿璿這個提議才是治標治本的好法子。
她當即笑道:“阿璿到底是當了管事媳婦的,就是不一樣了。”
“菀姐兒是我堂妹,況且她打小性子就好,我自然也希望她能嫁個好人家,”阿璿餘下的話卻沒說出口,當年顧階無論是官位還是前程都比大老爺好,崔謹的母親和妹妹都那般嫌棄她,如今又怎麽會願意讓顧菀進門了。
她不知這其中有什麽隱情,可崔家並不是適合的人家。
衛氏點頭,顯然顧蕙是大房之中,她少有喜歡的姑娘,相比與楊氏的自私、顧蕙的嬌蠻,她可是聰慧又守禮。
此時阿璿倒是想起顧家大姑娘來,也就是她的大堂姐顧怡。
衛氏一聽她提起顧怡的名字,又是哀聲又是歎氣,這才說道。原來顧怡夫婦自打進京之後,黃立暄不僅沒安心讀書,反而是染上了四處和人鬼混的毛病,後來也不知是被帶著去了賭場,居然欠下了三千銀子的賭債。
他被人強逼著在賭債的欠條上欠了名字,可這事自然不敢讓父母和嶽父嶽母知道。況且他又是個舉人,出了這樣的醜事,一個搞不好,說不定不僅連科舉都沒法子參加,就連舉人的功名都保不住了。
所以他最後實在是被人逼地沒有法子,隻得將這事告訴了顧怡。顧怡自然也是驚慌異常,她未來誥命夫人的夢想可都指望著黃立暄呢。
可讓她拿出三千兩銀子,這不等於是要了她的命。況且這麽突然拿出三千兩銀子,她少不得要賣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首飾,說不定還得賣鋪子和賣田莊呢。到時候楊氏肯定會發現的,隻怕賭錢這事就遮不住了。
所以最後夫妻兩人一合計,就想著讓楊氏和大老爺給這筆銀子。可是平白無故讓他們拿出這麽一大筆銀子,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於是顧怡就想出這麽個損招,假裝自個瘋了,讓楊氏和大老爺不得不拿出銀子給她治病。
阿璿聽到這麽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愣得半晌都沒回過神。都說見過坑爹的,可這樣坑爹的,她還真是沒見識。
“說起來,你大伯母也是可憐,生怕你大姐夫嫌棄你大堂姐,把自個壓箱底的銀子都拿了出來,我聽說被他們騙去有五六千兩銀子呢,”衛氏搖頭。
這事已經不能用匪夷所思來評價了,阿璿隻覺得最狗血的編劇,都寫不出這樣的狗血來。
“這事是怎麽被發現的?”阿璿忍不住問道。
衛氏也知道這事實在是丟人,就算這會是和阿璿說起,也是盡量壓低聲音。
“說來也是注定的,就是顧怡還有大姑爺兩人找的那個騙子大夫,之前一個勁地和你大伯母說,要買什麽好藥材,什麽人參都是不夠的,得吃什麽天山雪蓮才管用。那東西可比人參貴多了。於是你大伯母就一直給銀子。誰知有一回你大伯與同僚喝酒,就是聽見這個大夫在旁邊吹噓,他如何幫一對小夫婦騙爹娘的銀子。”
阿璿聽完都覺得唏噓,難怪都說人都有很多麵。在她看來,楊氏狠毒又自私,可她對待自個的子女,卻又這樣掏心掏肺。
“你大伯氣得險些要打死你大姐姐,就連那個姓黃的,都被打了一頓,”衛氏搖頭,說實話,在這件事上,她是完全站在楊氏這一邊的。
阿璿搖頭,問道:“那現在呢?”
“你大伯父直接給黃家人寫了信,聽說是讓黃立暄回去再讀幾年書。你大伯父氣得說他讓先學會做人,再想想日後能不能做官,”因為顧階全程參與了這件事了,所以衛氏對於這前前後後也是了解的。
阿璿點頭,確實應該是這樣。
待母女兩人正說話時候,就見玉露又進來,笑著說道:“太太,大姑奶奶,前頭大姑爺派人來說,讓大姑奶奶好生陪太太說說話,不著急回去。在這留了晚飯回去也行。”
阿璿一聽居然還能留晚飯,當即就是笑道:“世子爺是這樣說的?”
玉露點頭,高興地應了一聲。
衛氏見她這樣高興的模樣,當即就笑著說道:“你瞧瞧你,還跟個孩子一樣的。世子爺雖這麽說了,可哪有做媳婦的,在娘家留到這麽晚的。”
阿璿聽她還要喋喋不休,就是撇嘴,耍賴一般說道:“那我不管,反正我就要陪著娘、爹爹吃飯,況且我都多久沒瞧見承哥兒和啟哥兒了,我看他們都該忘了姐姐長什麽樣子了。”
“就你鬼靈精的,”衛氏忍不住搖頭。
冬日黑得有些早,待顧應衍兄弟三人從書院時,天色都黑得差不多了。顧應承和顧應啟被叫到了衛氏的後院,兩人一見姐姐居然回來,就是一陣高興。
顧應啟忍不住抱怨道:“姐姐,你怎麽這麽久才回來一次啊?”
“是不是特別想姐姐啊,“阿璿看著麵前半大的少年,感覺前他們上回見麵還都是孩子呢,一下子就抽條長高了。
原本肉嘟嘟的臉頰,也變得消瘦,帶著少年特有的單薄感。兩人個子還是一般高,至於長相卻已是從孩童的可愛,轉變成了少年的俊美。
其實阿璿不過才出嫁多久,可偏偏這會卻感覺已是很久沒見他們了。可姐弟三人在一塊,卻是連一點生疏的感覺都沒有。
顧應啟說了幾件在學堂裏頭趣事,就是有些得意地跟阿璿說,如今他拉弓可是極厲害,若是騎著馬射箭,都能箭箭都直中靶心了。
阿璿立即點頭,笑道:“咱們啟哥兒如今可真是越發厲害了。那姐姐是不是明年就能吃上,你打的野味了?”
顧應啟很是得意點頭,結果旁邊的顧應承立即打擊他,淡淡說道:“姐姐,你別光聽他說。應啟也就是嘴上功夫。咱們上回跟著大哥還有姐夫去打獵,就他騎射最差了。”
“大哥和姐夫,那都是拿過秋圍比試第一的人,就算是整個京城都找不出幾個比他們騎射功夫更好的吧,我比不過他們那是當然的,”顧應啟也是反駁。
如今顧應承倒是比小時候要話多些,不過他的話主要是用來打擊顧應啟的。至於顧應啟依舊還是個小孩樣子,倒是十足家中幺兒的模樣。即便他的雙胞胎哥哥隻比他大幾分鍾而已,可兩個人之間,感覺心理年齡最起碼差上了三歲。
所以說,吃著一家米,卻長出百樣人來。
晚膳是擺在花廳裏頭,因著也沒有外人,所以連桌子都沒有分。顧家五口人再加上宋寒川這個女婿,老太太如今正在顧家大伯家住著,所以一桌上也就六個人。
顧階心情不錯,就是和兒子還有女婿多喝了兩杯。宋寒川酒量不錯,陪著老丈人是喝了一杯又一杯,還擺出一副,謹遵老丈人教導的順從女婿模樣。
就連顧階都難免腳底有些發飄,畢竟宋寒川日後可是正一品的親王,不管是模樣還是長相、人品,那都是頂頂好的。如今衙門裏頭的同僚,一談起各自的女婿,誰都是很羨慕顧階啊。
都誇他教女有方,這才讓皇上親自看中他家閨女,賜婚給了世子爺。
如今再看小兩口這模樣,就知道他待阿璿肯定也是極好。
倒是衛氏瞧他拉著宋寒川,一個勁地說朝中之事,就是笑道:“這會都在家裏頭了,怎麽還談論朝事啊。不許再說了,要說也該說點有趣的。”
顧階回頭瞧了她一眼,無奈笑道:“既然你嶽母不許咱們說了,那咱們就不說了。”
可誰知顧階轉頭就考校起兩個小兒子的功課來了,顧應承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的。可顧應啟回答時,卻沒顧應承那般順暢,好在還都能回答上來。
不過顧階還是有些不滿地提點他道:“做學問最重要的就是紮實,你瞧你兩個哥哥,學問就是極紮實。所以不管為父問什麽,他們都能對答如流。”
待晚膳用完之後,阿璿就是依依不舍地同父母兄弟告別。跟著宋寒川回去了,在路上的時候,宋寒川身上裹著微微酒氣,就是輕聲問道:“是不是舍不得嶽丈和嶽母?”
這種事情,她倒是不需要隱瞞,就是很自然地點頭。
宋寒川將她拉過來,抱在自己懷中,就是說道:“好了,你放心,嶽父和嶽母這邊,我也會好生照顧的。畢竟我也算他們的半子。”
等兩人回去之後,阿璿就去給肖王妃請安,畢竟回來了,總該給婆婆報備一聲的。
誰知到了那裏,才知道六王爺居然也在。
肖王妃陪著六王爺正坐在榻上說話呢,就聽說世子妃回來了,她就是輕笑一聲說道:“可算是回來了,我還真擔心出了什麽事情呢。”
六王爺皺了下眉頭,立即問道:“她出門的時候,沒和你說嗎?”
“瞧王爺說的,世子妃做事處處周到,出門前倒是和我說過,是去參加魏國公府的賞梅宴,我也沒去過,所以不知這會宴會居然要到這會才散了,”肖王妃解釋道。
六王爺這才點頭。
待阿璿進來時,就是給兩人請安。
六王爺開口便問道:“你今個是去參加了魏國公府的賞梅宴?”
“回父王,確實是,隻是後來世子爺來接我,我娘親病了,所以兒媳又回去看望了母親,”阿璿在回來之前,便已經想好了說辭。
六王爺聽到是親家母病了,就立即關心了衛氏的病情如何。
阿璿立即說道:“父王放心,母親也隻是風寒而已。隻是到底有了些年紀,所以纏綿病榻好幾日了。”
“既是親家母病了,那王妃就準備一份禮物,派人上門去瞧一瞧,”六王爺吩咐道。
肖王妃見這事輕易被阿璿翻了過去,隻得咬牙說道:“妾身知道。”
不過肖王妃也不著急,馬上就要到年關了,這裏頭多少事情要忙呢,她就不信世子妃當真有三頭六臂不成。她要是連一絲差錯都不出,那她還當真是服氣了。
“大伯母一向就……”阿璿到底是晚輩,不好議論長輩的是非。
可對於大伯母楊氏,她可真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當年顧蕙和何祁的事情,她可還是曆曆在目。這般支持自個女兒同外男相交的,隻怕是隻此一家,全京城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所以她聽了方棠的說法,自然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所以這也是她這般著急回來見衛氏的原因。如果兩家真的在議親,那麽就不要再繼續下去。若是沒有這回事,她也要叮囑衛氏好生看著楊氏。
“你放心吧,如果真有這事,我就和你爹爹去請老太太做主。還有崔家,我看他們也不是這等不要臉麵的人家,”衛氏有些生氣地說道。
哪有和堂姐毀了婚約之後,轉頭就和堂妹議親的。難不成這京城適婚的姑娘,就剩下她們顧家姑娘了。
“其實大伯母這人倒是還好說,隻要到時候讓菀姐兒得了一門比崔家還有體麵的婚事,她自然就不會再想著崔家了。”阿璿立即說道。
衛氏想了想,也是點頭,顯然阿璿這個提議才是治標治本的好法子。
她當即笑道:“阿璿到底是當了管事媳婦的,就是不一樣了。”
“菀姐兒是我堂妹,況且她打小性子就好,我自然也希望她能嫁個好人家,”阿璿餘下的話卻沒說出口,當年顧階無論是官位還是前程都比大老爺好,崔謹的母親和妹妹都那般嫌棄她,如今又怎麽會願意讓顧菀進門了。
她不知這其中有什麽隱情,可崔家並不是適合的人家。
衛氏點頭,顯然顧蕙是大房之中,她少有喜歡的姑娘,相比與楊氏的自私、顧蕙的嬌蠻,她可是聰慧又守禮。
此時阿璿倒是想起顧家大姑娘來,也就是她的大堂姐顧怡。
衛氏一聽她提起顧怡的名字,又是哀聲又是歎氣,這才說道。原來顧怡夫婦自打進京之後,黃立暄不僅沒安心讀書,反而是染上了四處和人鬼混的毛病,後來也不知是被帶著去了賭場,居然欠下了三千銀子的賭債。
他被人強逼著在賭債的欠條上欠了名字,可這事自然不敢讓父母和嶽父嶽母知道。況且他又是個舉人,出了這樣的醜事,一個搞不好,說不定不僅連科舉都沒法子參加,就連舉人的功名都保不住了。
所以他最後實在是被人逼地沒有法子,隻得將這事告訴了顧怡。顧怡自然也是驚慌異常,她未來誥命夫人的夢想可都指望著黃立暄呢。
可讓她拿出三千兩銀子,這不等於是要了她的命。況且這麽突然拿出三千兩銀子,她少不得要賣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首飾,說不定還得賣鋪子和賣田莊呢。到時候楊氏肯定會發現的,隻怕賭錢這事就遮不住了。
所以最後夫妻兩人一合計,就想著讓楊氏和大老爺給這筆銀子。可是平白無故讓他們拿出這麽一大筆銀子,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於是顧怡就想出這麽個損招,假裝自個瘋了,讓楊氏和大老爺不得不拿出銀子給她治病。
阿璿聽到這麽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愣得半晌都沒回過神。都說見過坑爹的,可這樣坑爹的,她還真是沒見識。
“說起來,你大伯母也是可憐,生怕你大姐夫嫌棄你大堂姐,把自個壓箱底的銀子都拿了出來,我聽說被他們騙去有五六千兩銀子呢,”衛氏搖頭。
這事已經不能用匪夷所思來評價了,阿璿隻覺得最狗血的編劇,都寫不出這樣的狗血來。
“這事是怎麽被發現的?”阿璿忍不住問道。
衛氏也知道這事實在是丟人,就算這會是和阿璿說起,也是盡量壓低聲音。
“說來也是注定的,就是顧怡還有大姑爺兩人找的那個騙子大夫,之前一個勁地和你大伯母說,要買什麽好藥材,什麽人參都是不夠的,得吃什麽天山雪蓮才管用。那東西可比人參貴多了。於是你大伯母就一直給銀子。誰知有一回你大伯與同僚喝酒,就是聽見這個大夫在旁邊吹噓,他如何幫一對小夫婦騙爹娘的銀子。”
阿璿聽完都覺得唏噓,難怪都說人都有很多麵。在她看來,楊氏狠毒又自私,可她對待自個的子女,卻又這樣掏心掏肺。
“你大伯氣得險些要打死你大姐姐,就連那個姓黃的,都被打了一頓,”衛氏搖頭,說實話,在這件事上,她是完全站在楊氏這一邊的。
阿璿搖頭,問道:“那現在呢?”
“你大伯父直接給黃家人寫了信,聽說是讓黃立暄回去再讀幾年書。你大伯父氣得說他讓先學會做人,再想想日後能不能做官,”因為顧階全程參與了這件事了,所以衛氏對於這前前後後也是了解的。
阿璿點頭,確實應該是這樣。
待母女兩人正說話時候,就見玉露又進來,笑著說道:“太太,大姑奶奶,前頭大姑爺派人來說,讓大姑奶奶好生陪太太說說話,不著急回去。在這留了晚飯回去也行。”
阿璿一聽居然還能留晚飯,當即就是笑道:“世子爺是這樣說的?”
玉露點頭,高興地應了一聲。
衛氏見她這樣高興的模樣,當即就笑著說道:“你瞧瞧你,還跟個孩子一樣的。世子爺雖這麽說了,可哪有做媳婦的,在娘家留到這麽晚的。”
阿璿聽她還要喋喋不休,就是撇嘴,耍賴一般說道:“那我不管,反正我就要陪著娘、爹爹吃飯,況且我都多久沒瞧見承哥兒和啟哥兒了,我看他們都該忘了姐姐長什麽樣子了。”
“就你鬼靈精的,”衛氏忍不住搖頭。
冬日黑得有些早,待顧應衍兄弟三人從書院時,天色都黑得差不多了。顧應承和顧應啟被叫到了衛氏的後院,兩人一見姐姐居然回來,就是一陣高興。
顧應啟忍不住抱怨道:“姐姐,你怎麽這麽久才回來一次啊?”
“是不是特別想姐姐啊,“阿璿看著麵前半大的少年,感覺前他們上回見麵還都是孩子呢,一下子就抽條長高了。
原本肉嘟嘟的臉頰,也變得消瘦,帶著少年特有的單薄感。兩人個子還是一般高,至於長相卻已是從孩童的可愛,轉變成了少年的俊美。
其實阿璿不過才出嫁多久,可偏偏這會卻感覺已是很久沒見他們了。可姐弟三人在一塊,卻是連一點生疏的感覺都沒有。
顧應啟說了幾件在學堂裏頭趣事,就是有些得意地跟阿璿說,如今他拉弓可是極厲害,若是騎著馬射箭,都能箭箭都直中靶心了。
阿璿立即點頭,笑道:“咱們啟哥兒如今可真是越發厲害了。那姐姐是不是明年就能吃上,你打的野味了?”
顧應啟很是得意點頭,結果旁邊的顧應承立即打擊他,淡淡說道:“姐姐,你別光聽他說。應啟也就是嘴上功夫。咱們上回跟著大哥還有姐夫去打獵,就他騎射最差了。”
“大哥和姐夫,那都是拿過秋圍比試第一的人,就算是整個京城都找不出幾個比他們騎射功夫更好的吧,我比不過他們那是當然的,”顧應啟也是反駁。
如今顧應承倒是比小時候要話多些,不過他的話主要是用來打擊顧應啟的。至於顧應啟依舊還是個小孩樣子,倒是十足家中幺兒的模樣。即便他的雙胞胎哥哥隻比他大幾分鍾而已,可兩個人之間,感覺心理年齡最起碼差上了三歲。
所以說,吃著一家米,卻長出百樣人來。
晚膳是擺在花廳裏頭,因著也沒有外人,所以連桌子都沒有分。顧家五口人再加上宋寒川這個女婿,老太太如今正在顧家大伯家住著,所以一桌上也就六個人。
顧階心情不錯,就是和兒子還有女婿多喝了兩杯。宋寒川酒量不錯,陪著老丈人是喝了一杯又一杯,還擺出一副,謹遵老丈人教導的順從女婿模樣。
就連顧階都難免腳底有些發飄,畢竟宋寒川日後可是正一品的親王,不管是模樣還是長相、人品,那都是頂頂好的。如今衙門裏頭的同僚,一談起各自的女婿,誰都是很羨慕顧階啊。
都誇他教女有方,這才讓皇上親自看中他家閨女,賜婚給了世子爺。
如今再看小兩口這模樣,就知道他待阿璿肯定也是極好。
倒是衛氏瞧他拉著宋寒川,一個勁地說朝中之事,就是笑道:“這會都在家裏頭了,怎麽還談論朝事啊。不許再說了,要說也該說點有趣的。”
顧階回頭瞧了她一眼,無奈笑道:“既然你嶽母不許咱們說了,那咱們就不說了。”
可誰知顧階轉頭就考校起兩個小兒子的功課來了,顧應承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的。可顧應啟回答時,卻沒顧應承那般順暢,好在還都能回答上來。
不過顧階還是有些不滿地提點他道:“做學問最重要的就是紮實,你瞧你兩個哥哥,學問就是極紮實。所以不管為父問什麽,他們都能對答如流。”
待晚膳用完之後,阿璿就是依依不舍地同父母兄弟告別。跟著宋寒川回去了,在路上的時候,宋寒川身上裹著微微酒氣,就是輕聲問道:“是不是舍不得嶽丈和嶽母?”
這種事情,她倒是不需要隱瞞,就是很自然地點頭。
宋寒川將她拉過來,抱在自己懷中,就是說道:“好了,你放心,嶽父和嶽母這邊,我也會好生照顧的。畢竟我也算他們的半子。”
等兩人回去之後,阿璿就去給肖王妃請安,畢竟回來了,總該給婆婆報備一聲的。
誰知到了那裏,才知道六王爺居然也在。
肖王妃陪著六王爺正坐在榻上說話呢,就聽說世子妃回來了,她就是輕笑一聲說道:“可算是回來了,我還真擔心出了什麽事情呢。”
六王爺皺了下眉頭,立即問道:“她出門的時候,沒和你說嗎?”
“瞧王爺說的,世子妃做事處處周到,出門前倒是和我說過,是去參加魏國公府的賞梅宴,我也沒去過,所以不知這會宴會居然要到這會才散了,”肖王妃解釋道。
六王爺這才點頭。
待阿璿進來時,就是給兩人請安。
六王爺開口便問道:“你今個是去參加了魏國公府的賞梅宴?”
“回父王,確實是,隻是後來世子爺來接我,我娘親病了,所以兒媳又回去看望了母親,”阿璿在回來之前,便已經想好了說辭。
六王爺聽到是親家母病了,就立即關心了衛氏的病情如何。
阿璿立即說道:“父王放心,母親也隻是風寒而已。隻是到底有了些年紀,所以纏綿病榻好幾日了。”
“既是親家母病了,那王妃就準備一份禮物,派人上門去瞧一瞧,”六王爺吩咐道。
肖王妃見這事輕易被阿璿翻了過去,隻得咬牙說道:“妾身知道。”
不過肖王妃也不著急,馬上就要到年關了,這裏頭多少事情要忙呢,她就不信世子妃當真有三頭六臂不成。她要是連一絲差錯都不出,那她還當真是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