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崔文龍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對麵的顧應衍,不過他到底是混跡官場良久之人,片刻震驚之後,便是淡淡笑道:“玉堂,這兩家婚事可不是你一句話就能取消的,想來你父親還不知道吧?”
他對顧階很有信心,不相信顧階會這般衝動地就取消他們之間的婚約。所以這要是顧應衍的自作主張,他自然是不會在意的。
顧應衍也淡然道:“如果我父親在得到崔姑娘對我妹妹做的事情之後,隻怕退婚的態度比我還堅決。”
崔文龍臉上露出尷尬的表情,實在是自家閨女太過分了,這一次又一次的,他都不好意思說她不是故意的。更別提回來之後,蔣氏居然還包庇崔沅,說顧家姑娘先打了崔沅,而崔沅根本沒動手。
可崔謹當時也是在現場的,顧家姑娘衣袖都被崔沅扯壞了,所以崔文龍自然是相信兒子說的話了。他這幾日正準備讓蔣氏帶著禮物,去顧家賠禮呢,結果人家就追上門來了。
他心裏頭這會不僅是惱火,自然還有丟人。
上回崔沅闖進人家顧家姑娘的院子,險些就鬧起來,這會又當眾打了人家。
所以他態度緩和道:“小女年幼,有些不懂事,還請玉堂和尊母見諒。你隻管放心,日後我定會讓夫人,好生管教小女的。”
崔文龍自覺姿態已是放得極低,畢竟對方不過是個小輩而已。
可顧應衍臉上露出諷刺的笑意,“隻怕伯父這話說錯了,崔姑娘今年也有十三歲了吧。”
雖然顧應衍沒繼續往下說,但是崔文龍卻是已聽出他話裏的意思,崔沅都十三歲了,可不算小了,這會說什麽好生管教的話,不是徒讓人笑話嘛。
崔文龍方才還覺得自己已是放低了姿態,這會又被顧應衍這麽一嘲諷,登時也有幾分真火上來,他麵色一冷,說話間已是帶著斥責的意思:“玉堂,這婚事乃是你父親和我親自定下的,若是退婚也該由你父親親自來提,還不是你一個小輩在此處指手畫腳。”
顧應衍淡淡一笑:“我早就同伯父說過了,若是我父親知道此時的話,肯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上回崔姑娘闖進我妹妹的院子,驚嚇地她大病一場,我父親已是極生氣的。”
一直等到顧應衍離開許久,坐在椅子上的崔文龍突然一掃桌子上的茶盞,瓷器落在地上巨大的聲音,立即驚得外頭守著地人大吃一驚。小廝相互瞧了一眼,卻是誰都不敢上前。
驚嚇地大病一場?崔文龍此時眉頭緊鎖,先前他也覺得崔沅行事太過驕縱,可是今日顧應衍的一番話,反倒是讓他開始考慮這個顧家五姑娘了。
要說先前崔沅闖進她的院子,雖是有些無理,可也不至於大病一場吧。
待他到了後院的時候,崔沅正在蔣氏的院子裏頭,見他進來了,便立即起身給他請安。蔣氏也是起身,將他迎到榻上坐著。待丫鬟上茶的時候,她才試探地問道:“聽說顧家大少爺過來了?”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個崔文龍眉頭就皺地更深了,腦門上紋路都深陷,麵容看起來格外嚴肅認真。
“沅姐兒先回自己院子去,”崔文龍開口說道。
崔沅雖有心想打探地多些,可是父親開口讓她離開,她自然不敢說旁的,隻得帶著丫鬟離開了。
而等她離開之後,崔文龍又讓蔣氏身邊的丫鬟退下,這才說道:“那個顧應衍當真是無禮地很,一個小小晚輩,居然敢和我說退婚。”
退婚?蔣氏心中大喜,但臉上卻不敢露出來,隻得小心問道:“顧家為何要突然提出退婚?我們謹哥兒這樣的人才,難不成他們還嫌棄不成。”
其實蔣氏心裏頭知道顧家為何提退婚,這會倒是對衛氏高看了兩眼,可見是個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顧令璿配不上她的兒子。
崔文龍也一向以崔謹為驕傲,他當初未能中進士,已是生平憾事,如今一心想讓兒子中進士。當初若不是看在顧階乃是出身耕讀世家,家中連著三代都有進士出身,他又怎麽會輕易答應這麽婚事。
如今顧家竟是這般不知好歹,還嫌棄他的兒子。崔文龍冷哼了一聲,怒道:“當真是不知所謂。”
“老爺,您現在打算怎麽辦啊?”蔣氏仔細地看著他說道。
崔文龍好久沒說話,蔣氏心裏七上八下的,生怕他都到這個地步了,還是不願同意退婚。要她說,自己的兒子是景陽侯府的嫡孫,又這樣會讀書,待日後高中進士了,什麽名門貴女娶不到,何必非要娶這個顧家姑娘。
她又說:“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如今不是咱們要提退婚,而是對方不願再繼續這門婚事。不如就此算了,要不然這日後真娶進門來,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這究竟是娶親呢,還是娶仇呢。”
崔文龍和蔣氏也算是夫妻和睦,但凡家中有什麽事情,也都是兩人有商有量地來。如今蔣氏這一番話,也讓他忍不住思考。又聯想起方才顧應衍說的話,他也漸漸覺得顧家五姑娘並非是佳媳人選。
不過這門婚事到底是他和顧階定下的,若是真退婚了,他也得和顧階通信之後再商定。畢竟他可不是蔣氏那樣的內宅婦人,崔顧兩家的婚事,並不是單單的婚事,更多的是要承載著聯姻的作用。
如今顧階在京城身受皇上信任,外加他有個得力的嶽家幫扶著,他從自己的消息渠道已是聽說,他將不日出人吏部侍郎。這個位置可不單單是正三品那麽簡單,因為吏部有六部之首之稱,掌管著天下百官的監察和考選,他們這些地方官的升遷和調任,可都掌管在這些人手中了。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崔文龍不願意和顧階生分,甚至是鬧翻了。
******
阿璿不知道顧應衍去了崔家的事情,反而因為夏九歌的到來,將自個壓箱底的銀子都拿了出來。
其中有半箱子的銀錁子,聽說都是過年的時候,顧階和衛氏給她玩的,也是讓她賞人用的。不過顯然她賞人的速度,可趕不上他們給銀子的速度,所以這麽些年來居然存了小半箱子。
她帶著兩個丫鬟在屋子裏頭數銀子,結果三人數了一刻鍾才數完,因為有些是四錢的銀錁子,有些是八錢的,還有一兩的。阿璿先讓三人把銀錁子按著重量分了個大概,再數數一共有多少銀子。
待數完之後,阿璿又拿了金簪在桌子上驗算,看著旁邊的丫鬟一愣一愣地。等她算完之後,才吃驚地說道:“這裏頭居然有六十二兩銀子。”
兩個丫鬟也是吃了一驚,隨後兩人把銀子裝進早就準備好的荷包裏頭,四錢的銀錁子用粉色荷包裝著,八錢的銀錁子用藍色荷包裝著,至於一兩的銀錁子就用紅色荷包裝著。
等收拾完這些銀錁子,她又讓碧竹她們把自己最貴重的箱子拿過來。這裏頭就是裝著她的銀票和銀元寶,這箱子還挺重的,兩個丫鬟得抬著箱子過來。
阿璿這才發現她用來裝銀子的箱子,居然很繁複的鎖,聽說這箱子是顧階給她的,她就用來裝銀子了。此時她看著最古老的密碼箱,隻有將大寫的數字捺對了,才能打開箱子。
她沉思了一會,這才很是慎重地開始按密碼,好在第一回就對了。
等她數著銀票的時候,這才發現居然有十六張一百兩的銀。而箱子裏頭不僅有十二錠十兩紋銀,還有五錠金元寶,如今一兩金子換十兩銀子。所以這五錠十兩的金元寶,那就能換五百兩的銀子呢。
至於那些平日賞人用的銅錢,她就沒再管了。因為那個銅錢足足有滿滿一箱子,平日裏頭阿璿讓碧鳶和碧竹打賞人的話,她們都是隨便抓一把,就賞給小丫鬟了。
“姑娘,您再仔細想想?”碧竹見她抽出六張銀票之後,就是又忍不住勸道。
阿璿抬頭瞧了她們一眼,就是湊個箱子裏頭,隨後拿了兩錠銀子,給她們一人分了一錠,就是吩咐道:“好了,你們現在拿了我的封口費,這事可不許跟別人說。”
碧鳶和碧竹苦著臉看著手中的紋銀,她們本來不敢要的,姑娘非要塞進她們手裏,這會又說是什麽封口費,哪有這樣強迫旁人的。
“姑娘還是趕緊把銀子收好了,我們是姑娘的丫鬟,就算沒拿銀子,也不敢把姑娘的事情隨便出去亂說的,”碧鳶把手裏的銀子還回去,就是說道。
“就是,姑娘把我們想成什麽人了,”碧竹也是將銀子放回去。
阿璿瞧著她們兩人富貴不能淫的模樣,立即就笑了,“逗你們玩的,姑娘我平時也沒給你們什麽好東西,所以這會難得大方一回。再說了,給什麽都沒有給銀子實在。”
“姑娘待咱們的好,又豈是能用銀子衡量的,”碧鳶立即甜嘴地說道。
阿璿立即便說:“那好,你們就把銀子拿好了。”
最後,兩個丫鬟還是將銀子拿著了,就沒見過阿璿這樣非要賞人的,你不拿她還不讓。
好吧,阿璿這會把銀票整理出來了,還讓碧鳶給她準備了賬冊子,這可是她的秘密小金庫。所以得單獨弄一本賬冊,而且她日後她要是私底下得了什麽好東西,就登記在這個冊子上頭。
碧鳶和碧竹兩個丫鬟都是識文斷字的,雖說寫詩還差得遠了,但是登記個賬冊卻是沒問題的。
“你們放心,等姑娘我日後發達了,必是忘不了你們的,”阿璿一副咱們富貴不相忘的姿態,直讓兩個丫鬟笑得花枝亂顫的。
大姑娘顧怡的公婆終於趕到了信陽,她公公本來是在四川做官,可因為身子不好,去年卸了職務就回了江南休養。如今兒子在嶽家鬧出這等事情,他自然也親自趕過來了。
他和大老爺是同窗,如今小輩弄出這樣的事情,也頗有些相顧無言。
後來也不知怎麽商量的,顧怡就跟著黃家人一塊離開了。
而在顧蕙一次得意的炫耀中,阿璿這才知道,當初解決的辦法就是,待生了孩子之後,留子去母。
簡單四個字,卻是用血寫成的。
崔文龍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對麵的顧應衍,不過他到底是混跡官場良久之人,片刻震驚之後,便是淡淡笑道:“玉堂,這兩家婚事可不是你一句話就能取消的,想來你父親還不知道吧?”
他對顧階很有信心,不相信顧階會這般衝動地就取消他們之間的婚約。所以這要是顧應衍的自作主張,他自然是不會在意的。
顧應衍也淡然道:“如果我父親在得到崔姑娘對我妹妹做的事情之後,隻怕退婚的態度比我還堅決。”
崔文龍臉上露出尷尬的表情,實在是自家閨女太過分了,這一次又一次的,他都不好意思說她不是故意的。更別提回來之後,蔣氏居然還包庇崔沅,說顧家姑娘先打了崔沅,而崔沅根本沒動手。
可崔謹當時也是在現場的,顧家姑娘衣袖都被崔沅扯壞了,所以崔文龍自然是相信兒子說的話了。他這幾日正準備讓蔣氏帶著禮物,去顧家賠禮呢,結果人家就追上門來了。
他心裏頭這會不僅是惱火,自然還有丟人。
上回崔沅闖進人家顧家姑娘的院子,險些就鬧起來,這會又當眾打了人家。
所以他態度緩和道:“小女年幼,有些不懂事,還請玉堂和尊母見諒。你隻管放心,日後我定會讓夫人,好生管教小女的。”
崔文龍自覺姿態已是放得極低,畢竟對方不過是個小輩而已。
可顧應衍臉上露出諷刺的笑意,“隻怕伯父這話說錯了,崔姑娘今年也有十三歲了吧。”
雖然顧應衍沒繼續往下說,但是崔文龍卻是已聽出他話裏的意思,崔沅都十三歲了,可不算小了,這會說什麽好生管教的話,不是徒讓人笑話嘛。
崔文龍方才還覺得自己已是放低了姿態,這會又被顧應衍這麽一嘲諷,登時也有幾分真火上來,他麵色一冷,說話間已是帶著斥責的意思:“玉堂,這婚事乃是你父親和我親自定下的,若是退婚也該由你父親親自來提,還不是你一個小輩在此處指手畫腳。”
顧應衍淡淡一笑:“我早就同伯父說過了,若是我父親知道此時的話,肯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上回崔姑娘闖進我妹妹的院子,驚嚇地她大病一場,我父親已是極生氣的。”
一直等到顧應衍離開許久,坐在椅子上的崔文龍突然一掃桌子上的茶盞,瓷器落在地上巨大的聲音,立即驚得外頭守著地人大吃一驚。小廝相互瞧了一眼,卻是誰都不敢上前。
驚嚇地大病一場?崔文龍此時眉頭緊鎖,先前他也覺得崔沅行事太過驕縱,可是今日顧應衍的一番話,反倒是讓他開始考慮這個顧家五姑娘了。
要說先前崔沅闖進她的院子,雖是有些無理,可也不至於大病一場吧。
待他到了後院的時候,崔沅正在蔣氏的院子裏頭,見他進來了,便立即起身給他請安。蔣氏也是起身,將他迎到榻上坐著。待丫鬟上茶的時候,她才試探地問道:“聽說顧家大少爺過來了?”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個崔文龍眉頭就皺地更深了,腦門上紋路都深陷,麵容看起來格外嚴肅認真。
“沅姐兒先回自己院子去,”崔文龍開口說道。
崔沅雖有心想打探地多些,可是父親開口讓她離開,她自然不敢說旁的,隻得帶著丫鬟離開了。
而等她離開之後,崔文龍又讓蔣氏身邊的丫鬟退下,這才說道:“那個顧應衍當真是無禮地很,一個小小晚輩,居然敢和我說退婚。”
退婚?蔣氏心中大喜,但臉上卻不敢露出來,隻得小心問道:“顧家為何要突然提出退婚?我們謹哥兒這樣的人才,難不成他們還嫌棄不成。”
其實蔣氏心裏頭知道顧家為何提退婚,這會倒是對衛氏高看了兩眼,可見是個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顧令璿配不上她的兒子。
崔文龍也一向以崔謹為驕傲,他當初未能中進士,已是生平憾事,如今一心想讓兒子中進士。當初若不是看在顧階乃是出身耕讀世家,家中連著三代都有進士出身,他又怎麽會輕易答應這麽婚事。
如今顧家竟是這般不知好歹,還嫌棄他的兒子。崔文龍冷哼了一聲,怒道:“當真是不知所謂。”
“老爺,您現在打算怎麽辦啊?”蔣氏仔細地看著他說道。
崔文龍好久沒說話,蔣氏心裏七上八下的,生怕他都到這個地步了,還是不願同意退婚。要她說,自己的兒子是景陽侯府的嫡孫,又這樣會讀書,待日後高中進士了,什麽名門貴女娶不到,何必非要娶這個顧家姑娘。
她又說:“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如今不是咱們要提退婚,而是對方不願再繼續這門婚事。不如就此算了,要不然這日後真娶進門來,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這究竟是娶親呢,還是娶仇呢。”
崔文龍和蔣氏也算是夫妻和睦,但凡家中有什麽事情,也都是兩人有商有量地來。如今蔣氏這一番話,也讓他忍不住思考。又聯想起方才顧應衍說的話,他也漸漸覺得顧家五姑娘並非是佳媳人選。
不過這門婚事到底是他和顧階定下的,若是真退婚了,他也得和顧階通信之後再商定。畢竟他可不是蔣氏那樣的內宅婦人,崔顧兩家的婚事,並不是單單的婚事,更多的是要承載著聯姻的作用。
如今顧階在京城身受皇上信任,外加他有個得力的嶽家幫扶著,他從自己的消息渠道已是聽說,他將不日出人吏部侍郎。這個位置可不單單是正三品那麽簡單,因為吏部有六部之首之稱,掌管著天下百官的監察和考選,他們這些地方官的升遷和調任,可都掌管在這些人手中了。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崔文龍不願意和顧階生分,甚至是鬧翻了。
******
阿璿不知道顧應衍去了崔家的事情,反而因為夏九歌的到來,將自個壓箱底的銀子都拿了出來。
其中有半箱子的銀錁子,聽說都是過年的時候,顧階和衛氏給她玩的,也是讓她賞人用的。不過顯然她賞人的速度,可趕不上他們給銀子的速度,所以這麽些年來居然存了小半箱子。
她帶著兩個丫鬟在屋子裏頭數銀子,結果三人數了一刻鍾才數完,因為有些是四錢的銀錁子,有些是八錢的,還有一兩的。阿璿先讓三人把銀錁子按著重量分了個大概,再數數一共有多少銀子。
待數完之後,阿璿又拿了金簪在桌子上驗算,看著旁邊的丫鬟一愣一愣地。等她算完之後,才吃驚地說道:“這裏頭居然有六十二兩銀子。”
兩個丫鬟也是吃了一驚,隨後兩人把銀子裝進早就準備好的荷包裏頭,四錢的銀錁子用粉色荷包裝著,八錢的銀錁子用藍色荷包裝著,至於一兩的銀錁子就用紅色荷包裝著。
等收拾完這些銀錁子,她又讓碧竹她們把自己最貴重的箱子拿過來。這裏頭就是裝著她的銀票和銀元寶,這箱子還挺重的,兩個丫鬟得抬著箱子過來。
阿璿這才發現她用來裝銀子的箱子,居然很繁複的鎖,聽說這箱子是顧階給她的,她就用來裝銀子了。此時她看著最古老的密碼箱,隻有將大寫的數字捺對了,才能打開箱子。
她沉思了一會,這才很是慎重地開始按密碼,好在第一回就對了。
等她數著銀票的時候,這才發現居然有十六張一百兩的銀。而箱子裏頭不僅有十二錠十兩紋銀,還有五錠金元寶,如今一兩金子換十兩銀子。所以這五錠十兩的金元寶,那就能換五百兩的銀子呢。
至於那些平日賞人用的銅錢,她就沒再管了。因為那個銅錢足足有滿滿一箱子,平日裏頭阿璿讓碧鳶和碧竹打賞人的話,她們都是隨便抓一把,就賞給小丫鬟了。
“姑娘,您再仔細想想?”碧竹見她抽出六張銀票之後,就是又忍不住勸道。
阿璿抬頭瞧了她們一眼,就是湊個箱子裏頭,隨後拿了兩錠銀子,給她們一人分了一錠,就是吩咐道:“好了,你們現在拿了我的封口費,這事可不許跟別人說。”
碧鳶和碧竹苦著臉看著手中的紋銀,她們本來不敢要的,姑娘非要塞進她們手裏,這會又說是什麽封口費,哪有這樣強迫旁人的。
“姑娘還是趕緊把銀子收好了,我們是姑娘的丫鬟,就算沒拿銀子,也不敢把姑娘的事情隨便出去亂說的,”碧鳶把手裏的銀子還回去,就是說道。
“就是,姑娘把我們想成什麽人了,”碧竹也是將銀子放回去。
阿璿瞧著她們兩人富貴不能淫的模樣,立即就笑了,“逗你們玩的,姑娘我平時也沒給你們什麽好東西,所以這會難得大方一回。再說了,給什麽都沒有給銀子實在。”
“姑娘待咱們的好,又豈是能用銀子衡量的,”碧鳶立即甜嘴地說道。
阿璿立即便說:“那好,你們就把銀子拿好了。”
最後,兩個丫鬟還是將銀子拿著了,就沒見過阿璿這樣非要賞人的,你不拿她還不讓。
好吧,阿璿這會把銀票整理出來了,還讓碧鳶給她準備了賬冊子,這可是她的秘密小金庫。所以得單獨弄一本賬冊,而且她日後她要是私底下得了什麽好東西,就登記在這個冊子上頭。
碧鳶和碧竹兩個丫鬟都是識文斷字的,雖說寫詩還差得遠了,但是登記個賬冊卻是沒問題的。
“你們放心,等姑娘我日後發達了,必是忘不了你們的,”阿璿一副咱們富貴不相忘的姿態,直讓兩個丫鬟笑得花枝亂顫的。
大姑娘顧怡的公婆終於趕到了信陽,她公公本來是在四川做官,可因為身子不好,去年卸了職務就回了江南休養。如今兒子在嶽家鬧出這等事情,他自然也親自趕過來了。
他和大老爺是同窗,如今小輩弄出這樣的事情,也頗有些相顧無言。
後來也不知怎麽商量的,顧怡就跟著黃家人一塊離開了。
而在顧蕙一次得意的炫耀中,阿璿這才知道,當初解決的辦法就是,待生了孩子之後,留子去母。
簡單四個字,卻是用血寫成的。